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

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

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

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造价人员;基本素质

人的素质,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生理条件、知识水平和品质等要素的质量状况。每个人的素质,不一定是先天所固有的,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锻炼提高的。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最根本的是由其工作的特殊性来决定的。工程建设有它的特殊性,它不定型,它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地理位置,生产工艺而决定的,一项工程从开工到竣工,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才能完成,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要针对这些不同的设计,施工图纸,现行规范规程和法律、法规、政策,编制或审查工程设备材料预算价格和工程概算、预算以及竣工结算。因此,造价专业人员与其它行业的工作相比较,宏观上,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是相同的;微观上,工作任务、对象、程序、要求等是不同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造价人员的工作特点。因此,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好良好的专业素质、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

一、专业素质

专业的造价人员执业范围广,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的编制、审核及项目经济评价,工程概、预、结(决)算,标底价、投标报价的编审,工程变更及合同价款的调整和索赔费用的计算,建设项目各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程经济纠纷的鉴定,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编审,与工程造价业务有关的其他事项。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造价专业人员,就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

(一)基础知识:造价专业人员必须做到熟练应用各类工程造价软件,如工程预(决)算软件、定额管理软件、工程量计算软件等,网络时代的到来,能使造价管理者更便捷、灵活、及时地获取价格信息,进行造价信息及工程资料的交流,造价专业人员大量的工作将依赖计算机及其信息系统来完成,尤其是网络信息与共享技术将是支持造价人员专业服务的核心。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大大减少了造价人员计算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二)专业知识:工程的计量和估价知识,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技术知识,工程管理知识,现代经济学知识,有关法律知识等。工程造价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综合性很强,要求造价人员即要懂工程技术、又要懂工程经济和管理,它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因此,造价人员不应该满足于完成识图、计算工程量、套定额、取费、算总价等工作,应该能够准确地进行各种造价分析,能够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二、道德素质

当今社会,道德已成为评价人的首要因素,专业的造价人员的职业特点也要求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正直,诚实、受人尊敬和有尊严;2、要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地为公众服务;3、努力提高职业能力,维护职业信誉;4、应该建立有利于服务而不是不公平竞争的职业声誉;5、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综合能力素质

(一)一名合格专业的造价人员,应该深入现场,根据施工图纸和有关依据性的文件,自己编制一份文件。只有采用全面审核的方法,才能消除高估冒算带来的损失。

(二)要学会利用信息平台。在信息时代,企业之间的优势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信息优势。只有具有其它单位造价人员的信息优势,才能掌握主动权。

(三)要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作为造价人员,遇到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机会和可能性要多。只有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及时更新知识,才能做好造价管理工作。

(四)要具备谈判能力。作为造价管理人员,面对的好像只是工程、材料和设备,实际上都不能回避人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谈判与沟通能力,才能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维护公司的利益。要有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不要事事先考虑自己,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待人要热情。

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工程造价 教学体系

近几年来,我国公路工程造价领域,计价模式、计价方法以及计价依据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对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作为向社会一线输送公路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高职高专院校,其教学却远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方面均存在缺陷。为了使人才的培养

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高职高专院校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职高专院校公路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目标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点鲜明,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强调学生技能教育和实战训练。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公路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理论和初步的社会创新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能应用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

毕业生面向公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企业中的相关部门;咨询单位;银行投资信贷管理等部门。主要从事工程造价概算、预算、决算,工程项目的费用监理,工程项目管理,投资管理咨询等工作。具体的岗位有:概算、预决算、咨询、监理、招投标等。

二、现行公路工程造价类教材剖析

从目前已出版的面向高职高专的工程造价类教材看,主要有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定额原理,以及一些针对特定专业工程的计价类教材。这些教材的主体内容基本是类同的,主要包括几大部分:工程造价构成及其计算方法、定额理论、定额计价方法、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计量、工程结算与竣工决算、计算机应用等,有的还加入了投标报价、投标策略、国际工程投标报价等。这种内容设置,主要是为了满足本科生教育的需要,而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并不完全吻合。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实战内容加以补充,如定额的应用、工程计价案例等,缩减理论内容。此外,近几年计价依据、计价办法不断变化,老教材难以适应新形式的变化,造成教材与实际脱节。因此,有必要对公路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设置,进而对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

三、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知识体系

教学是为生产实践服务的,课程知识体系的内容必须服从于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因此,公路工程造价类课程的知识体系应从不同工程造价岗位的职业要求出发,参照公路工程造价人员和造价员、造价工程师考试的业务内容,结合学生就业去向的差异进行设置。考虑上述因素,工程造价课程的知识体系可划分为如下5个方面:

1.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2.具有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的工程专业知识。

3.具有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施工机电、工程监理等工程专业知识。

4.具有财务基础、经济及管理相关知识。

5.具有公路工程概算、预算、施工结算、竣工决算,工程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编制和审核,对工程造价进行监控以及提供有关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等方面的知识。

四、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能力体系

知识体系的完善需要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入大量的教学实践内容,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学生的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具有识读图纸和使用AutoCAD软件制图的能力。

2.具有道路桥梁工程勘测、施工放养和竣工测量的能力。

3.具有道路桥梁工程材料试验的能力。

4.具有从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能现场指导施工技术工人的技术工作。

5.具有编制道路桥梁工程造价的能力,满足现场工程计量和工程结算的技术要求。

6.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尤其培养其应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问题,取得计算机操作员或以上资格。

7.具有有关造价方面的合同管理、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

8.掌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造价工程师的基本职责、权利与义务和资格考试、注册与管理,毕业实践几年后,参加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获取资格证书的能力。

9.通过理论与实践学习,具有工程造价编制与效益分析的能力;具有工程招、投标与工程概预算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熟悉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核算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10.掌握工程造价依据,在建设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发包阶段、施工阶段等进行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决定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内容、编制方法与评估以及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五、结束语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公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培养的能力体系构成,教学中实践环节应占相当的比重。比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该专业中采用“2+1”的教学模式,实践环节占整个教学环节的1/3之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吴国贤.工程估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宁素莹.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齐宝库,刘光忱.工程造价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1999,(3).

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cdio;课程体系;项目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04-02

工程造价专业是土建类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的综合专业,是经济类与工程类专业的结合,专业实践性强,实践面宽。工程造价专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包括工程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能力。工程能力是指学生必须能熟练读懂工程图纸、掌握建筑构造做法、了解对现场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熟练运用计算规范和计算机软件计算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是指运用建筑市场相关的法律规范,解决合同纠纷;社会能力是指主要指从事工程造价职业活动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土建类专业中,工程造价专业招生生源往往优于其他专业,但毕业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知识面狭窄,面对实际工程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相当多的学生对于图纸的识读、构造做法和施工工艺不能很好地结合加以理解,虽然图例、标识能看懂,但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平面表达上,不能形成实物立体的设计构想,对施工图的阅读停留在平面的、独立的感知上,不能形成立体的、联系的认识,究其原因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涉及到设计、施工、经济、管理等方面,在开设的课程体系中,往往“工程”“管理”两大体系各自独立,各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衔接和灵活配合,大部分训练仍以单项技能为主,缺乏针对企业工作实际设置科学、实用、合理的实践内容和课题,来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融会贯通。这些年我们不断在探索课程改革,大幅度地调整增加了工程基础课程,尝试“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等等,但由于专业及行业特点,课程开发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效果总不理想。2010年学院派出了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学习,系统地学习cdio,全面了解cdio运行模式,受工程教育理念的启发,在工程造价专业开展基于cdio理念下融合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建立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一、cdio教育理念

cdio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创立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分别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构思,即针对工作实践,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确定未来发展方向;设计,即以产品制造方案为核心,通过设计方案,拟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执行,即以产品制造过程为核心,强调一体化的课程观,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能力;运作,即产品应用的具体环节,学生必须了解掌握,并有能力提供服务。它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项目训练,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将所有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都围绕项目设计这个核心展开,并与这个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课程与项目的有机关联。在cdio的教育理念中,各层次素质的培养是融于总体培养框架之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强调各知识之间的关联,倡导从构思、设计、实施到完成的全过程训练。

二、基于cdio的课程体系框架

基于cdio教育理念,参照企业对造价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从岗位工作任务调研入手,确定专业核心能力为造价计价与控制;针对造价岗位职业工作,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将核心能力分为造价计价、定额测定、招投标合同管理、造价控制等四项专项能力,根据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分三个层次设立相关课程群,每个层次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群中的课程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项目设计贯穿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提升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按照课程群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建立一个将基本知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练、学融为一体的培养方案架构。

围绕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职业核心能力要求,设置体现本专业主要能力要求的一级项目,一级项目包含专业主要核心课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根据造价计价、定额测定、招投

标合同管理、造价控制等四项专项能力要求,建立二级项目,二级重点突出对某项能力要求,根据每一项专项能力要求,设立相关课程群,二级项目引导一组相关核心课程的学习;按照课程群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建立三级项目,三级项目则针对单门课程,是为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的理解而设置。

整个课程体系是以一级项目为主线、二级项目为支撑、三级项目与核心课程为基础,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将各项能力的培养分解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形成可以落实到具体学习课程和项目,建立了从专业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的映射、从课程目标到各知识单元教学目标的映射,进而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实施

cdio是一种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教学流程设计是关键所在。

(一)工程项目设计

1、一级项目。从第一学期开始到第6学期,一级项完整地贯穿于整个教学阶段,每个学年都开设一个一级项目,一级项目之间围绕核心能力循序渐近设置教学内容,每个一级项目作为单独一门课程单独计分。

一级项目分为四个阶段实施,分别在第一学年、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三学年开展。第一阶段是从新生入学开始,新生的专业教育、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施工企业和工地的认知实习,让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有深刻的认识,了解本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岗位的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专业知识有整体概念。学生通过撰写专业调研报告、建筑市场材料调研报告等方式,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第一阶段在第一学年实施;第二阶段是在完成定额测定、工程计价两个二级项目后,针对某一工程完成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编制,第二阶段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实施;第三阶段是在完成招投标合同管理、造价控制等二级项目完成后,对同一工程在第一阶段成果基础上,完成投标报价书编制,合同签订,该阶段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实施;顶岗实践是最后一次一级项目训练,是在第三学年,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针对工程实际项目完整地展开构思、设计、执行、运作等全过程的训练,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验证、巩固、完善和提高,同时,学习企业文化、适应工作环境、培养团队意识与敬业精神,为毕业后“零距离”就业做好准备。 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出发来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兴趣,引导他们探索并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二级项目。二级项目包含一组相关课程群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培养要求的项目,每个课程群都有一个项目,通过二级项目训练把相关联的课程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避免了学科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根据造价岗位要求,将核心能力分解为造价计价、定额测定、招投标合同管理、造价控制四项专项能力,对应设置造价计价、定额测定、招投标合同管理、造价控制四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设立一个二级项目,每个二级项目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计分。比如造价计价课程群,由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价、安装工程计价等课程组成,根据课程群特点,设置二级项目,即项目针对某一实际工程,完成该工程施工图纸的识读、钢筋翻样、工程量计算、最后通过软件套用,计算出该工程的造价,形成计价文件。

通过二级项目的实施,使学生再次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了解课程群内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二级项目作为一级项目的支撑,既是对相关课程群的整合,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主体部分。

3、三级项目。三级项目针对单门课程,是基于单个课程而设计,是为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的理解而设置的项目。三级项目的设立由各门课程大纲根据需要确定,如,在建筑施工课程中,设置施工现场观摩、钢筋绑扎、墙体砌筑等实训项目,通过三级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该核心课程主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课程教学流程

每一级项目教学过程都注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指导学生遇到问题自己主动寻找答案,所有的项目均为团队合作项目,学生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学习探索、综合应用知识,锻炼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完威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将“构思一设计一实现一运作”这一核心

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每一项目实施一般分五步骤:

1、教师下发任务书,给出项目任务、进度和资源要求,指出涉及的教材相关知识章节,启发、指导学生选择研究对象。

2、学生自由组合,确定组长,明确分工。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要求,查找资料,共同讨论,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

3、按照小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分阶段项目运作,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4、对分阶段项目汇报,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对阶段任务完成情况考核。

5、对项目的成果进行技术检查与运行,给出验收结论和团队及个人考核成绩,团队成绩看整体效果,个人成绩看参与贡献度。

项目运作之中,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学会检查,学会管理计划与时间,学会探索学习知识,项目构思、设计后,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启发学生分析失败原因,以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评价合格的进入后续操作,项目实施后进行项目总结交流,实现经验分享,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协调能力,加强系统思考和知识发现的能力。

四、一体化课程体系效果

(一)拓宽了专业知识的广度

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群中的课程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将所有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都围绕项目设计这个核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拓宽学生专业知识广度,能在毕业进入企业后很快学习并掌握进一步的专业知识。

(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实际工程情景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批判创新、系统思维、计划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开展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三)提高了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cdio教育模式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从构思到成果的评估,学生参与整个过程每个环节,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不仅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训练了学生合作沟通能力。

基于cdio的一体化项目课程体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系统地掌握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外,还应该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所以,如何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打造复合型教师队伍是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顾佩华.从cdio到eip2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2]黄道业.基于cdio的机械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6).

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CDIO;课程体系;项目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04-02

工程造价专业是土建类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形成的综合专业,是经济类与工程类专业的结合,专业实践性强,实践面宽。工程造价专业要求的职业能力包括工程能力、管理能力和社会能力。工程能力是指学生必须能熟练读懂工程图纸、掌握建筑构造做法、了解对现场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熟练运用计算规范和计算机软件计算工程造价;管理能力是指运用建筑市场相关的法律规范,解决合同纠纷;社会能力是指主要指从事工程造价职业活动所需的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土建类专业中,工程造价专业招生生源往往优于其他专业,但毕业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知识面狭窄,面对实际工程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相当多的学生对于图纸的识读、构造做法和施工工艺不能很好地结合加以理解,虽然图例、标识能看懂,但对设计意图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平面表达上,不能形成实物立体的设计构想,对施工图的阅读停留在平面的、独立的感知上,不能形成立体的、联系的认识,究其原因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涉及知识面比较广,涉及到设计、施工、经济、管理等方面,在开设的课程体系中,往往“工程”“管理”两大体系各自独立,各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衔接和灵活配合,大部分训练仍以单项技能为主,缺乏针对企业工作实际设置科学、实用、合理的实践内容和课题,来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融会贯通。这些年我们不断在探索课程改革,大幅度地调整增加了工程基础课程,尝试“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多元整合课程模式”等等,但由于专业及行业特点,课程开发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效果总不理想。2010年学院派出了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学习,系统地学习CDIO,全面了解CDIO运行模式,受工程教育理念的启发,在工程造价专业开展基于CDIO理念下融合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建立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一、CDIO教育理念

CDIO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创立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分别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构思,即针对工作实践,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确定未来发展方向;设计,即以产品制造方案为核心,通过设计方案,拟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执行,即以产品制造过程为核心,强调一体化的课程观,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能力;运作,即产品应用的具体环节,学生必须了解掌握,并有能力提供服务。它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项目训练,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将所有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都围绕项目设计这个核心展开,并与这个核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了课程与项目的有机关联。在CDIO的教育理念中,各层次素质的培养是融于总体培养框架之内,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等,强调各知识之间的关联,倡导从构思、设计、实施到完成的全过程训练。

二、基于CDIO的课程体系框架

基于CDIO教育理念,参照企业对造价人员的素质要求,以及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从岗位工作任务调研入手,确定专业核心能力为造价计价与控制;针对造价岗位职业工作,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将核心能力分为造价计价、定额测定、招投标合同管理、造价控制等四项专项能力,根据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分三个层次设立相关课程群,每个层次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群中的课程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项目设计贯穿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提升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按照课程群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建立一个将基本知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练、学融为一体的培养方案架构。

围绕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职业核心能力要求,设置体现本专业主要能力要求的一级项目,一级项目包含专业主要核心课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根据造价计价、定额测定、招投标合同管理、造价控制等四项专项能力要求,建立二级项目,二级重点突出对某项能力要求,根据每一项专项能力要求,设立相关课程群,二级项目引导一组相关核心课程的学习;按照课程群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建立三级项目,三级项目则针对单门课程,是为增强学生对该门课程内容的理解而设置。

整个课程体系是以一级项目为主线、二级项目为支撑、三级项目与核心课程为基础,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将各项能力的培养分解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形成可以落实到具体学习课程和项目,建立了从专业培养目标到课程体系的映射、从课程目标到各知识单元教学目标的映射,进而形成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三、课程体系实施

CDIO是一种以工程项目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工程项目的设计以及教学流程设计是关键所在。

(一)工程项目设计

工程造价的专业知识范文第5篇

?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两个参考、三层进阶、多方联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3JSJG450)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4-06-12

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19)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咨询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与管理。

一、课程体系的确立

(一)分析“造价员”职业资格考试大纲,梳理行业协会对“造价员”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有一项重要职能,即对造价员的执业与职业资格进行考核与管理――编写考试大纲、组织考试、认定与注册实施管理。《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大纲》分为《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和《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两个科目。第一科目《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有:(1)工程造价相关法规与制度;(2)建设项目管理;(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4)工程造价的构成;(5)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和依据;(6)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7)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合同价款的确定;(8)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与调整。第二科目《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工程)的考试大纲由各地方、各行业有关管理机构根据需要自行制定,送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备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了××工程考试大纲框架,其考核内容包括:(1)专业基础知识;(2)工程计量;(3)工程量清单的编制;(4)工程计价。

各省、直辖市根据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编制的大纲精神,也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与实际编制了相应的考试大纲,都与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的要求相吻合,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是一致的。

(二)适合就业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目标

开展广泛的市场调研及对企业实践专家访谈活动,分析“造价员”的岗位,整理出“造价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归纳出行动领域内容,将行动领域内容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在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与职业能力岗位对应的核心能力课程,以工作过程导向开发核心课程。[1]

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是最为常见的建筑,因此围绕一栋建筑物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是课程体系的目标。一栋建筑物的工程造价一般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土建与装饰工程)造价、安装工程造价等。针对性地开设相应的造价类核心课程,可按照“识图―施工―计量―计价”这一工作过程建构课程体系。

(三)基于工程过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施工员与造价员岗位。为什么施工员成为造价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呢?因为熟悉施工流程及相关知识是从事造价工作的基础,而造价人员也多从施工员成长起来,基于此,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多从施工员起步。其中,施工员的岗位工作就是按图施工,进行施工管理。造价员的工作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主要进行工程计算、编制工程量清单与工程计价文件等工作。围绕这两个就业岗位,以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能力学习任务途径,可开发出相应的学习领域课程。(见表1)

(四)其他课程

在确定主要专业课程后,可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公共课程、工程基础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共同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基础素养。如将制图基础与CAD融合成建筑制图基础与CAD;在文化基础课程数学中补充概率统计与数理统计知识解决一些复杂性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问题;计算机课程中强化Excel知识的教学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等。

二、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开发完成后,在具体课程,尤其是核心课程建设上要进行精心设计。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工程造价核心课程的开发大致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层分析、三次转换、四级分解、多方参与等基本内容。

(一)一个中心

所谓“一个中心”,也就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技能为中心,以编制一栋建筑物的造价文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为目标,结合市场现状与发展方向设置课程。第一,设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类课程。如一栋建筑物的单位工程涉及的内容有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安装工程等,因此核心课程中也要对应设置,进行训练。第二,设置《钢筋算量》课程。在工程造价工程量计算中,因为平法的实施,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在整个工程量的计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一般施工企业与造价咨询企业中都有专门人员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同时,因为需求量非常大,一部分造价人员常以个人名义进行钢筋算量工作,单独承接任务,这样工作能得到社会认可,也有不错的经济收益。加之钢筋算量确实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因此将以往放在土建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钢筋算量内容单独分离出来开设一门课程――钢筋算量。第三,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工程量的计算是现在工程造价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如果说早期的工程造价软件解决了手工进行工料分析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的话,那么现在工程造价软件就是要解决工程量的计算电算化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现在很多工程造价软件企业已经或正在开发一些造价软件,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图形算量”训练,以便学生适应发展趋势。第四,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不断发展,从早期的竣工结算审核已经发展到现在的跟踪审核(跟踪审计)。这要求造价工程人员不光要能编制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文件、投标报价文件,更要能编制工程结算文件,并能与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的协商工作。因此,要开设工程结算课程,对学生这方面能力进行训练。

这些课程均为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而设置,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个中心服务。同时,相应其他课程的开设也是为这个中心服务,课程教学中要体现为专业服务及职业技能服务的精神。当然,必须说明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解决什么能力培养问题。

(二)两层分析

把课程开发过程分为职业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两个层面。学习领域课程是第一层面,由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内容后再进行转换配置,因此在课程开发时首先进行职业工作分析,即以企业技术人员为主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分析;教学分析是第二层面,以教师为主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论分析与加工,设计课程内容。

(三)三个转换

将一系列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单元(或模块),并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训练内容。

第一个转换:从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减法”,按照从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到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进行任务分析,并依据技术复杂程度和知识难易程度,逆向归纳,形成由复杂到简单的三个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能力递减法”突显归纳性特征:一是终结性(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关性(选择合适载体,合并关联程度高的工作内容);二是非重复性(归纳出与某典型工作任务有关联的部分,形成一个结构完整、任务不重复的工作)与同级性(所合并的任务应当处于同一个层级上);三是支撑性(分析能力群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基础,对完成终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具有支撑作用,上一级能力对下一级能力支撑,形成新的能力体系)。如在《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分为项目初步、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电气工程计量与计价、通风与空调工程计量与计价。其中给排水工程计量与计价过程又分解成给排水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确定、给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给排水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等。

第二个转换:从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内容的转换。运用“能力递增法”,按照从低端简单的典型工作任务到高端复杂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顺序顺向分析,对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能力递增法”突出成长性特征:一是职业性(学习领域间的排序符合职业成长规律),二是教育性(学习领域内部结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穿插相关知识和技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三是连续性和递进性(以职业行动能力为对象,进行递增培养,对知识的重构具有连续性,能力培养具有递进性)。如图1的《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

第三个转换: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的转换。运用“能力分担法”,划分学习领域的内容,构成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中的某一任务为基本单位,以行动导向为教学的出发点,是课程设计的二级培养目标,分担一级目标中的能力。然后依此进行教学设计,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步骤予以实施。“能力分担法”能实现知识的重构,体现了学习的均衡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目标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行动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情境为导向,按照这一思路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四)四级分解

这四个层级分别是:由整个工作过程所构成的行为领域,它需要基本或导向性的知识,将工程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设计整个建筑物的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核心课程对应的单元是单位工程造价,再逐步分解到分步工程造价、分项工程造价、计量与计价单元,不同层次所需的知识越来越细化。这样一种工作过程知识为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框架,相应的理论知识分别与每个层次相互对应。这就清楚地显示出课程的每个部分与工作过程的对应性。工作过程框架下的课程内容将确保内容与生产体系的灵活性相适应,这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