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合式课程建设

混合式课程建设

混合式课程建设

混合式课程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Web2.0;混合式学习;混聚;学习系统设计;学习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8―0021―05

一 问题提出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当前,以互联网技术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应用进程之中。随着网络接入设备的普及、接入速度的提升,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应用已越来越多地涉入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之中。特别是被称为“数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的年轻一代,几乎每天都在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PSP等内置联网功能的计算终端,并利用电子邮件、文字信息(手机短信或即时通讯)、在线聊天或诸如“魔兽世界”等虚拟世界进行人际交互。可以说,以互联网应用为代表的数字体验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轻一代对数字生存的倚重及其在虚拟生活中投入的大量精力,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蕴含了很多有待挖掘的教育潜力。首先,越来越普及的联网终端提供了传输和展示交互式多媒体学习资源的极佳渠道;其次,在适当的引导与自我管理之下,现有技术环境可以很好地支持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除了以资源、技术等方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之外,还能以时间管理、认知辅助等方式支持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最终使个人学习生态(Personal Learning Ecosystem)健康演进;第三,联网终端及其应用系统变革了人类社会的通讯方式与互动结构,学习者可以按任务、兴趣、人际等多种维度构建学习共同体并进行交互。ICT的这一特征,也与近十余年来关注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的学习观不谋而合,可以说ICT已经为新学习理论下开展以技术为中介的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

基于以上原因,教学设计者如何利用新兴的ICT特别是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利用泛在数字生活资源的教育潜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资源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变革,转变学生学习理念,提升学习效果,成为一个必须关注的研究课题。所谓Web2.0,主要是指自大约2003年兴起的,以RSS(Atom/Jason)、Tag、Ajax等技术为基础,以Blog、Wiki、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SNS)、社会书签等应用为载体,以用户创建内容、注重集体智慧积聚和用户体验等为特征的一种互联网应用形态。当前,对Web2.0的关注早已不再是技术领域的专利,实际上它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当前经济、生活、教育等诸多社会活动的运作方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以Web2.0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本身也应该是学生(特别是高校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也理应成为新时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重要研究内容。

国内外研究者对新互联网技术的教育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关于Web2.0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占据了主要部分。部分学者探析了Web2.0的技术特征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建议Web2.0技术应纳入21世纪教师的必备技能之一[1]:研究者认为Web2.0具有“可写”(Writable)性,有助于吸引学习者参与学习内容的创建,从而获得更深的学习体验[2];同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能引导深入的人际互动,构建多维的、高内聚的在线学习共同体;此外,Web2.0可以营造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人学习生态(环境)[3]。基于Web2.0技术的教育实践也很普遍,研究者对Blog[4][5][6]、Wiki[7]、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SNS)[8]等技术形态的教育应用进行了大量尝试,以社会网络为例,仅在SNS站点Ning中,以“Education”为主题的在线共同体就已达到4995个[9]。国内研究者对Web2.0教育应用的研究也同样表现出极大热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同时包含“Web2.0”和“教育”、“教学”或“学习”关键词的记录在短短三、四年间已经达到235条,就研究内容上,既有对Web2.0教育应用理论分析与探讨[10][11][12],同时相关的实践也在各级教育系统中广泛开展,研究者除了将Blog、Wiki、社会书签等Web2.0应用作为开展英语、化学、文献检索[13][14][15]等课程的支持平台外,有的还将Web2.0应用技能作为学习内容进行课程化建设[16]。

可见,以Web2.0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的教育价值已为教育工作者所共识,但由于Web2.0这一概念框架本身技术架构庞杂、应用形态多样、更新发展迅速等特点,加之相关研究也缺乏明晰的范式与研究方法加以借鉴,因此对于这一新技术对学习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以及对新技术环境下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仍有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种考虑,本文试以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系《人类学习与认知》课程进行的混合式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基于互联网络服务设计与开展混合式教学。本文介绍了以Google Sites(协作平台)为核心构建课程资源站点,并依赖Google Groups(讨论组)、微博客、社会网络和即时通讯软件等公共Web2.0应用规划和设计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方式与方法。

二 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的混合式学习课程规划与建设

1 课程概况

《人类学习与认知》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计3学分48学时,规划于本科第4学期开设。课程内容包括三大模块:1)学习科学发展中的主要学习理论流派;2)影响学习绩效的个体认知心理与群体认知因素;3)当前ICT背景下进行学习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本课程一方面是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前期有关“学习理论”的系统梳理,同时也是对“技术支持学习”这一本专业重要研究领域的引领与指导。课程设计者希望借此促进学生搭建理论与技术的桥梁,提高个体和组织学习的效能,推进知识创新的组织方式、支持策略与激励机制应用,能以系统、整合的、生态观的方式开展设计、开发、管理与评价ICT支持下的人类学习活动。

2 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规划

依据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研究者规划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在课程站点设计上,研究者希望除基本的在线学习功能外,还为学生提供及时、多渠道的课程资源获取方式,以使学生能以即时通讯、Web、E-mail、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共同体交互,将学习融入学生日常数字生活,整合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为学生创建一个一体化的学习生态。

为更好地进行课程规划,研究者于2008年12月提前对选修该课程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前期调研,内容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已有的技术基础以及对课程的期待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只停留于对一些名词如“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的了解,而对于理论的意义和整体脉络较为混乱;在技术方面,选修学生均自备电脑,每周平均上网时间约为18小时,每周平均使用即时通讯工具QQ与社交网站校内网(省略)超过8小时;同时学生对课程拟提供的多渠道、多维度的技术支持系统期待较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研究者采取了以下策略开展本门课程教学。

(1)在资源提供方式上,使用公共互联网,基于Google协作平台和讨论组、微博客(选用“饭否”、“嘀咕”)、社会网络(选用“校内网”)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与信息。

(2)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在方法上主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案例教学法。同时,为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与能力,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对各学习模块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活动,最终拟定的学习活动规划如表1所示。此外,课程还设计了一个贯穿整个学期的学习任务,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网络平台进行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3)在教学组织与学习支持服务上,课程采用了本、硕互动的组织方式,由预修过本课程的4名硕士二年级研究生担任本课程的助教,通过面对面、电话及课程互联网平台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同时鉴于研究者先行研究[17]中已验证同伴互助学习模式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的互相支持与自我服务方面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兼职管理员制度,吸纳部分学生参与课程建设与学习支持。

2、注册微博客并绑定即时通讯、跟踪课程内容更新微博客

2 2009年2―3月,18学时 学习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1、学生在社交网站中为学习理论家创建个人页面;

2、学生将学习理论家的观点制作成一个专题学习网站;

3、学生小组间作品互评、展示与终评。

3 2009年4月,12学时 新兴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社会与情境取向的学习论、非正式学习等) 1、学生小组协作学习生涯规划知识,完成个人大学四年生涯规划,集体策划一个面向新生的生涯规划教育项目;

2、对策划生涯教育项目的过程进行会话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分析集体协作的发生过程。

4 2009年4-5月,12学时 新兴学习技术与学习设计 1、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规划与管理个人网上活动生态;

2、基于公共互联网服务进行一个具体的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

5 2009年5月下旬,3学时 课程内容梳理与总结 无

3 课程站点的设计与集成

课程站点作为混合式学习中在线学习部分的起点,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也是学习支持服务设计的技术基础,是课程资源信息、师生和教辅人员交互的中枢。根据本课程规划的功能需求与应用流程,研究者最终选定Google Sites作为课程门户站点(sites.省略/site/coglearning/,图1),Sites可以创建页面(Pages)、列表(Lists)、公告牌(Announcements)、文件夹(File Cabinets)和面板(Dashboards)等5类Web对象,可以满足Web资源建设的主要功能;同时支持无限分级、文档附件、多人协作和版本管理等功能,便于开展基于Web的协作活动; Sites还可以Web部件的方式混聚与利用Google Docs等外部应用和资源。

依据课程内容、先行调研并辅以运行过程中的持续修正,课程站点最终模块包括课程简介、学习指南、最新公告、教学日历、课程资源、课外阅读、每周电子报、课程讨论区等9部分。

功能模块 功能说明 实现技术

课程简介(主页) 课程及师生基本信息、课程最新动态展示 Google Sites页面

学习指南 课程目标、评价方法以及学习方法指南 Google Sites页面

最新公告 课程相关的通知、公告以及资源信息 Google Sites公告牌

课程大纲 提供课程教学大纲及各章节学习目标 Google Sites页面

教学日历 提供教学进程安排及资源建设动态 Google Sites列表

课程资源 提供课程面授讲稿、学习活动规划,阶段学习成果展示等 Google Sites页面、文件夹。其中在线课件由Google Docs后嵌入(同时也以文档附件形式提供PDF版本下载)

课外阅读 提供各章节相关的课外拓展阅读资料 Google Sites文件夹

每周电子报 由助教和学生兼职课程管理员收集并编辑的电子小报,用于展示学生每周心得、制品及推荐的优秀资源。 Google Sites公告牌

课程讨论组 兼有邮件列表与Web讨论区功能,提供师生及学生之间的交互 Google Groups邮件列表

其它资源 提供了微博客(饭否、嘀咕)和社交网站(校内网)的课程资源更新源 基于GMail、Google Groups、饭否、嘀咕等服务混聚而成

4 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

在以技术为中介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支持服务的作用尤为重要。本课程学习支持服务设计主要依循三条思路,一是发挥学生者自我服务的意识与作用;二是注重学习群体的建设与学习氛围的营造;三是提供多源、泛在的信息资源,支持学习者的非正式学习。

具体的讲,除了提供课程讨论组、教师及助教定期答疑等常规支持服务形式之外,本课程还在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尝试。

首先是征集部分学生承担学生兼职管理员,他们与研究生助教协同参与课程网站建设、讨论组释疑解惑等支持服务;此外,管理员还负责维护一份称为“每周电子报”的在线杂志,用于收集全体学生每周在课程学习方面的经验、心得、作品以及分享的网络资源。采用这一方式的用意一是为了创建学习者共同体;二是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生成自主意识。此外,研究者组织优秀学员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探讨并分享课程学习的经验,期望以模仿学习的方式,诱导其他学生的非正式学习。

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整合公共互联网技术,规划与构建多源、立体的学习支持服务网络。出于引发学生在日常网络生活中的偶发学习的考虑,研究者采用混聚方法设计实现了以微博客为中介,面向学生即时通讯工具(如QQ/MSN/Gtalk)和社交网站(暂时支持校内网)的信息推送机制。首先是课程站点的更新信息自动通知管理员,并由管理员审核后通过邮件转发在讨论组(groups.省略/group/coglearning),而讨论组的所有更新(包括师生创建的交流主题)均以RSS源的方式混聚自动更新课程微博客(省略/coglearning 或省略/coglearning),考虑到学生较多地使用社会网络,研究者同样利用微博客站点的插件将更新信息同步至至建于社交网站校内网的信息帐号(省略/profile.do?id=230650652 )。这样,学生只需要注册相关的微博客服务或社交网站并将课程的信息帐号加为好友,即可以及时地接收课程资源、师生交互等方面的最新动态,在将自己的微博客与即时通讯软件绑定后,还能在QQ等即时通讯软件中及时了解课程动态。另外,由于课程服务采用的Google讨论组具有邮件列表的功能,因此师生也可以通过收发电子邮件实现及时接收课程信息,并参与异步的讨论。本研究中课程信息资源的最终流程如图2所示。

三 应用效果及讨论

1 应用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研究者依据学生到课注册率、学习活动成果、课程作业、课程考试以及研究者编订的调查问卷,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了综合的评价。

从课程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到课注册情况较好,两个平行班的平均到课率分别达到93%和87%,当然由于研究设计上无法应用组间比较进行检验,这一数据无法证实与课程组织方式之间的相关程度,但就此数据大致可以判断,学生对课程的组织方式持有认同感和欢迎的态度。从课程学习活动成果、课程论文及期末成绩的分析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除了对课程内容体系有了较全面的掌握之外,对于课程讲授的相关技术有了更多的理解,对于技术的教育化应用意识也有所提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此外,研究者还采用自编订的问卷就这一课程组织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式、知识习得、技能掌握、学习态度与学习意识改变等方面影响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评价。首先,研究者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method)分两轮向领域专家征求意见,同时结合对目的抽样样本进行的深度访谈,最终编制成一份包括课外学习情况、课程内容掌握、技能掌握、技术教育应用设计与应用能力等四个维度共25题的自编问卷,经试测并修正后对87名修读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94.3%;问卷信效度分析Cronbach α=0.775、KMO=0.685)。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基于协作平台的,师生协作构建课程网络资源、基于微博客与即时通讯等方式提供及时课程更新信息通知、学生兼职管理员制度等课程组织形式具有较高认同度;另外,借助多源信息通知的技术机制来引发非正式学习的设计也获得明显效果,学生借由这一方式引发的课外自主学习达到4.3次/周和3.1小时/周之多,而学生在同时期修读的同类其它课程上,每周的自主学习活动则为1.7次和1.2小时,效果较为明显。用于调查学生对课程组织方式的Likirt 5点量表(1=完全不认同 5=非常认同),显示学生对这一课程组织方式的总体接受程度较高,如表3所示。

此外,学生也普遍认为这一课程组织方式调动了其对课程学习的主体意识与参与热情,有助于其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对选修学生对课程学习效果的调查(采用李克特5点式量表,1=完全没有效果、5=非常有效果)结果也显示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课程内容体系把握、相关的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学生对于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选择、设计与规划技术支持的意识与方法等方面有较佳的效果,如表4所示。由此可见,学生在知识、技能与应用意识等方面较好地达到课程设计的预定目标。

总之,本研究的结果证实,这种新课程设计与组织方式有助于大学生的学习,该研究对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

2 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不足,需要在进一步研究中做更为深入的探讨。

(1)要使这一较多融合了非正式学习的课程组织形式具有实效,首先前提是学习者发挥主体意识,意识到学习是自身成长的自觉诉求。但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却缺乏这种对个人意义的追求,只是将课程学习视为任务,处于被动化。这影响了学生对课程设计思想的理解,并限制课程学习效果的拓展和深化。

(2)在设计本课程之初,研究者试图发挥多样的计算技术来帮助学习者学习,但在应用中发现学生对于相关的技术背景缺乏基本的了解,加之课程前半期在技术支持上的不足,限制了技术对学习的支持力度,直至课程后半期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并建立以兼职管理员制度为核心的同伴互助机制后情况才有所好转。另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不是专门为教育而设计的,而课程是有着严密组织与逻辑结构的教育项目,当将其放置在公共互联网上时出现了诸多限制,特别是在任务分发与作品统一回收、多系统之间同步学习内容等方面也偶有捉襟见肘之感。

混合式课程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混合式;支撑体系

一、从传统式教学到混合式学习

Singh& Reed 提出,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何克抗教授将混合式学习定义为:“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学习分为浅层学习和深层学习。浅层学习以记忆为特征,关注信息的回忆,是一种低效的学习;深层学习则强调新知识和个体已有知识框架的耦合,关注对知识的领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传统式教与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对知识本身讲解和传授,忽略了学生主动将新知识耦合到既有知识结构中的需要,轻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混合式教与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对知识建构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知识建构。显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首要教学原理”的混合式教与学已经从延伸了传统教与学的概念,混合式教与学和翻转课堂的结合进一步有力地助推了深层学习。

混合式教与学不仅仅变革了教与学的方法,连教与学的目标、教与学的内容、教与学的检验标准都发生了变化。混合式教与学的目的不是要精简成本而是要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尽管混合式教与学未必适合高职院校的所有课程,但是近半数以上的课程如果采用混合式教与学可以显著提升学习效果。混合式教与学的探索与推广是一个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系统化教学改革工程,唯有探索新的政策支撑体系才能有效地助推混合式教与学的发展。

二、支撑混合式教与学的组织架构

结构决定结果,健全的结构可以保证组织的责权不缺位。混合式教与学不仅实现了线上线下学习的融合,就连其课堂学习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学习从形式、内容和任务上都发生显著变化,新的模式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在学校领导集体的大力支持下,教师团队、学生群体、教学管理团队、课程制作支持团队及课程平台技术支持团队等相关团体协调配合,构建起了混合式教与学的组织架构,团队协作是混合式教与学组织架构的重要特点。

教师团队是混合式教与学的核心,包括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助教等成员。教师团队负责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课程标准制定、课程资源的设计、制作与维护、在线课程的运营与支持服务、面授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学习效果的检验与评价等工作。这些工作的有效完成需要教师团队的集体协作。团队的课程负责人必须专职、其他成员可以兼职兼任。

课程制作支持团队是教师团队的重要助手,由擅长于多媒体制作技术、动态课件制作技术、以及WEB制作技术的成员构成。该团队主要辅助教师团队将课程建设的思想转化成能够有效学习的网络课程;帮助教师团队将知识技能点表达成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以及具有交互功能的动态课件;帮助教师团队完成课程音视频的录制与编辑;帮助教师团队完成其他与课程资源建设相关的技术工作。团队成员可以专兼职并举,甚至可以来自校外合作,但是团队负责人和核心技术力量必须稳定。

课程平台技术支持团队承担着课程平台建设、运营与维护的重任。团队包括技术开发人员与运营维护人员。专业化的课程平台需要满足与组织文化和组织资源相适应的个性化需求,专门的技术开发力量就是为了满足个性化需求并实现需求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运营维护人员则负责维持平台的秩序,让众多课程有序共享同一个课程平台,保障平台运行环境的功能健全,性能可靠。如果课程平台采用整体外包,平台技术支持团队也无须学校自有,但是这需要非常可靠的战略合作关系。如果网络课程学习规模较大,选择自建课程平台相对稳妥,尽管课程平台技术支持团队成员可以不必完全自有,但是技术开发和运维的核心人员应该自有并专业。

教学管理团队负责组织、指导、服务和管理混合式教与学的活动,具体内容包括教学活动安排、教学资源协调、学习过程监控、学习成果认定、学习效果评价以及教师工作量认定等方面。教学管理团队存在于学校层面和二级院系层面。二级院系的教学管理团队侧重从专业需求出发对混合式教与学活动的管理、支持和服务。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团队侧重从资源协调和教学规范出发对教与学活动进行管理、支持服务。混合式教与学的管理团队可以共享传统式教学管理的成员,但是必须明确专人专岗对混合式教与学活动的责权。

学生群体既是混合式教与学的受益者,也是混合式教与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混合式教与学强调学生主体、自主学习与协同学习,如果学生缺乏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过程应付了事,就很容易让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了保证学习效果,除了要重视和优化课程设计及课程资源建设以外,因势利导的学习制度与规范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支撑混合式教与学的制度架构

混合式教与学是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作业过程。参与者的背景、意愿、诉求以及行为习惯多有不同,要想充分地调动各方积极性,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按照标准与规范行事,那么就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政策与制度,让组织中大部分的成员在实现集体目标的同时也成就自我。

支撑混合式教与学的制度架构涉及作业流程与规范、资源配置规则、成果形式与认定原则、队伍建设等方面,具体包括:学习平台建设规划与规范、学习平台使用规范、课程资源建设与评价规范、教与学活动管理规范、学习成果认定规范等等。

1.学习平台建设规划与规范

学习平台不仅仅要满足在线教与学的需要,而且还需要满足各种教学管理的需要。通常教学管理的流程及规范都随组织文化和资源状况而具有较明显的学校特色,个性化的功能开发与扩展是平台建设必须面对的事情。因此,学习平台应该是基于标准的开放环境,它可以适应现实需求的延伸与改变实现相应功能模块的扩展。学习平台的开发可以按周期分步骤逐步完成。

《学习平台建设规划与规范》就是但是从制度层面上明确开发计划并落实配套资源,从技术层面定义了平台开发的各种技术标准及逻辑结构。它主要为学校决策层、教学管理团队以及技术开发团队提供从功能需求到功能实现的沟通依据。

2.学习平台使用规范

众多个性化的课程共享着同一个课程平台,只有让每门课程都共同遵守一个有利于平台高效运行的统一规范才能有效避免课程间在平台上的矛盾和冲突。大量的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都需要在同一个课程平台上并行处理相关任务,功能使用指导、错误纠正指南以及容错提示说明等信息都需要便捷有效地传递到每一个用户。

《学习平台使用规范》就是面向一切用户的使用手册,它定义了平台使用相关的流程及要求,规定了平台共享相关的标准与规则,明确了违规使用的后果及处理方法,确保了平台高效稳定的运行和用户便捷的操作。

3.课程资源建设与评价规范

课程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在线学习的效果。课程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团队与课程制作支持团队的协调配合。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资源评价方案通常是课程资源建设的行动导向。课程资源因其学科特点和学习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正确定义好个性化与通用标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课程资源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需要不断与时俱进,针对学习者和技能需求变化而不断完善,这就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持续的更新和维护。如何处理好资源新建与资源维护的关系,明确其责权也至关重要。

《课程资源建设与评价规范》明确定义出课程资源建设的目标、标准、配套资源的供给规则、建设参与者的责权利以及课程资源的评价标准与方案,充分地调动课程建设团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有的放矢地致力于个性化课程资源建设。

4.教与学活动管理规范

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单向的知识灌输者,而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在线学习的服务者、线上线下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答疑者以及知识应用指导者。混合式教学的面授课堂也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因势利导的教学活动、针对学生个性化问题的答疑、针对现实任务的解决方案探讨。

学生不再单纯地被动接受课堂上的理论解析,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方式带着问题主动参加网络自主学习,通过人机间、师生间、生生间的协同互动参与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通过设问、释疑、模仿、创新等方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学习活动。

《混合式教与学活动管理规范》就要适用教与学的需求,分别针对教师团队、学生群体、教学管理团队定义出活动开展的主要流程、活动内容、质量标准、资源配置规则及相关责权等内容,保障教与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5.学习成果认定规范

学习成果的认定是对学习活动的指引与驱动。传统学习成果通常是根据一次或几次理论型笔试成绩来认定,其结果具有偶然性和投机性。由于纳入考量的因素较少,最后一次的笔试强调考核内容对知识点的大面积覆盖,因而考试方式的个性化与创新性较难实现。混合式学习成果认定综合了学习过程中所有线上线下学习进度完成情况、学习活动的按时参与情况、平时作业与单元测试的按时完成情况等因素,极大地丰富了考量因素,课程的终结性测试就可以创新地采用个性化的实操型测试,不必强调知识点的覆盖面,而强调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考察。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习惯不良,理论知识积淀不深,对理论学习具有一定的排斥情绪,这些与混合式学习强调自主学习、协同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冲突。随着混合式学习对学习目标及要求的升级,单门课程学习工作量也随之增加,进一步加剧上述矛盾。尽管混合式学习采用了项目引导、任务驱动,问题学习、广阔的情景、丰富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等要素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传统的认知途径,提升了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要根本性促使学生完成学习就必须细化考核标准,通过政策的引导、约束和规范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如果条件允许,应该为学生提供重修和学分积累与认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第一期

[2]陈声健.基于Moodle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混合式课程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大学英语;内涵与特点;组织与实施

一、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兴起与发展

20世纪末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兴起了一股E-learning浪潮。国际上曾经展开了“有围墙的大学是否将被没有围墙的大学(网络学院)所取代”的激烈辩论。但是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人们认识到E-Learning虽然能够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功能,但是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取代学校教育。随着E-Learning崇拜的逐渐退潮,一种探索把传统课堂教学与E-learning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即所谓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Blending Learning),正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重视,展现出新的活力和优势。

混合学习是在网络学习的发展进入低潮后,人们对纯技术学习环境进行反思后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混合学习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起来,把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国内外教育界对混合式学习模式内涵的理解不尽完全相同,对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定义和特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归纳起来,混合式学习模式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涵与特点:其一,混合式学习首先体现为多种学习理论的指导。混合学习以多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适应不同课程的学习者、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不同学习资源的要求。教学方法以“主导―主体”双主模式为主,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和支持者。学生不再被当成知识接受的“容器”,而成为认知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成为在一定的环境中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其二,混合式学习不是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的简单结合,而是教与学多方面的融会贯通。它包括基于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教学媒体、教学材料与教学资源诸要素混合使用等。其三,混合式学习体现为多种学习资源的混合。混合式学习的资源来自于不同的媒介,可以是来源于传统课本等印刷品、光盘、磁带、手机、互联网等。学习者借助于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其四,混合式学习的核心内涵是对教与学的所有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以实现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学习效益。一是以人为本,选择合适的学习风格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二是从实际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教学设计模式和传递知识信息的载体,用最低的成本产生最大的学习效益。其五,混合式学习是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混合。混合学习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混合了传统面对面的教学和E-learning不同学习方式,因此,学习者不但可以在教室学习,也可以在各种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是上课听教师讲解,可以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其六,混合式学习极大扩展了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通道。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教学信息通道的选择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相适应。混合式学习的教学信息传递通道包括了教室、虚拟教室、基于Web的课程、印刷品、光盘、视频、电子邮件、电话、电子绩效系统、软件模拟、在线协同、移动和无线通道等。这些信息通道的扩展,无疑极大地改变了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效率。

三、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由于课程性质的差异,不同课程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必然各有其特点。混合式学习在英语课程中具有广泛应用的空间,这是语言学习的特点决定的。教学实践证明,英语课程非常适合推广混合式学习模式。

首先,混合式学习推动了学生在英语应用中来掌握语言。语言学习的理想途径是在随时随地的实际应用中完成,如果学生的语言学习缺乏这种真实环境,教师最好能够创造出仿真的模拟语言环境。混合式学习恰好可以为学生提供这种英语学习的仿真交流环境。混合式学习可以有效改变学生上课听老师讲课,课后单调地一个人默默背单词、读课文、做习题的学习方式,使英语教学突破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推动学生课后利用多种媒体进行语言应用与交流,推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无限延伸,使学生能全方位多角度挖掘运用教学资源,积极主动地消化和分享学习内容,更加自信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知识。

其次,混合式学习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混合式学习克服了传统英语学习中死记硬背式的单调学习方式,为学生扩展了更为丰富的课外多媒体语言练习资源,创造出师生更多的交流机会、使学生有条件接触地道英语资料,从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英语的信心,并愿意在英语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再次,混合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养成依赖课堂依赖老师的习惯。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面授机会减少将促成他们反思自身的学习方式,在线学习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的自主学习精神。

四、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1.重视英语课程混合学习资源库建设

目前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基础设施普遍非常先进完善,为英语混合学习资源建设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在融合网络学习和多媒体课堂学习的混合学习平台上,不管学生开展的是基于资源的自主探究学习,还是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都需要为学习者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库建设直接影响到学生在线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所以,开发与设计出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库是混合式学习模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学习资源建设的第一步工作,是教师搜集大量各种形式与介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录像、CD-ROM、电影、各种视频短片、动画、听力资料等,为学生课外在线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读、听、说学习材料。学习资源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匹配性;二是学习资源内容与学生英语基本教材的相关性;三是生动与趣味性。

2.做好英语课程混合学习资源的分类整理与学习链接

学习资源库建设决不是把电子学习资料塞进资料库就完成了。为了充分发挥学习资源库的辅助学习功能,方便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在线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资源库建设的第二步工作,是教师将这些网络与电子学习资源进行认真科学地整理与分类,并且根据学生英语课程学习进度与学习内容,按基本教材章节进行合理链接。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进程非常方便地找到对应的网络电子学习资源,达到学生课内学习与课外资源的交互,提高学生参与网上学习的便捷性与积极性。

3.加强混合学习的顶层教学设计

混合式学习不是教师提供了网络学习资源,学生就会自动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混合。混合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首要的是教师必须做好这种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通过这种合理的教学设计推动学生达到混合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将每一章节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进行创造性设计,分成许多学习任务模块,确定哪些内容在课堂学习中完成,哪些内容与练习在课外学习中完成。教师特别需要设计出具体的课外学习任务,网络作业评估方式,作业检查与成绩评定方式等,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完成课外学习。在教学设计中,包括教师制作微课的方式,分解本章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课外学习内容。混合学习的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如何用最优的媒体(或媒体组合)呈现适合学习者学习的最佳模块(或模块组合),从而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

4.重视课外师生互动与学生间互动

混合式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下课后很少参与过问学生的课外学习。而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上课”与“下课”的界限被打破了。混合式学习要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混合,首先必须做到教师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混合,教师课堂面对面教学与在线交流的混合。这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师生课堂互动,更要重视师生在线互动。通过网络实时和非实时交互,教师在线时间不间断,让学生能够随时“见到”老师,教师能够及时有效回答学生提出问题,督促与引导学生课外学习。其次,要注重学生间互动的组织与引导。可以指导学生组合成几个人的学习小组,小组长由组内成员轮流承担,开展小组协作学习活动,增强在线学习氛围。就学生间互动的具体形式而言,现代网络技术提供了灵活便捷的在线即时交流方式,教师以及学习小组可以根据每单元的学习内容与主题,设计全班或者小组的情景对话、角色扮演、即兴微话剧、三分钟演讲、辩论等活动,吸引学生通过互动在仿真环境下应用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语言的习得和学得。

参考文献:

[1] 郑静.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6).

[2] 唐良玉.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分类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2).

混合式课程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心能力;程序设计;混合教学模式;线上线下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建设的基石,是承担培养工程开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开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支柱之一。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包括C/c++方向、Java方向和Python方向。目前高校开设的程序类课程,C/C++方向包括面向过程的C/c++程序设计(基于函数),面向对象的C/C++程序设计(基于对象)和智能应用开发。Java方向包括JavaSE程序设计、JavaWeb开发和JavaEE开发。Python方向包括Python程序设计和PythonWeb开发课程。程序设计课程覆盖了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是专业能力培养的支柱。与时俱进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是当前高等教学研究的热点。

1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程序设计课程计算机类专业都在开设,但课程教学模式缺乏针对性。程序设计课程培养目标与专业大数据智能背景结合不够,线上线下教学整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没有同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结合起来,没有同当前智能化时代需求和技术场景结合起来,没有同大数据智能化人才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没有同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没有建立起适合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体系。目前线下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还存在一些问题。①课堂预习缺乏目的性。②教学活动互动参与性不强。③习题资源不够,测试操作不方便。④作业提交不及时。⑤作业评阅不方便。⑥学情统计、课堂统计和成绩统计缺乏数据支持,无法自动进行。⑦学生自学拓展缺乏平台资源。因此,大数据智能背景下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是当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程序设计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大数据智能背景下,程序设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采用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新工科建设和课程群建设的思路进行研究与实践,坚持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持续改进为目标[1-2]。坚持以成果为导向,依据市场和专业发展需求,确定程序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培养的核心能力体系,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资源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全体学生为中心制定课程群培养目标及配置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持续改进,改革课程考评体系,建立多元测评系统,强调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3]。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主要考虑以下问题。2.1构建程序设计课程培养核心能力的体系。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构建,需应对市场需求的大数据创新应用型人才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建设发展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4]。专业人才培养以“面向工程、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为目标,依据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5-6]。根据毕业要求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培养的学生核心能力进行分类分层次打造。课程核心能力体系分为通识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识能力分为口头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专业能力分为识记理解能力、阅读修改程序能力、程序编写调试能力、程序逻辑思维能力、系统分析设计能力、系统开发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根据核心能力体系重构程序设计课程体系,明确课程具体培养目标和要求。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主要包括C方向、Java方向和Python方向。对语言方向的每一门课程知识体系进行研究与实践,明确与核心能力匹配的课程知识体系,与课程内容匹配的学生能力目标体系。2.2构建语言-课程-平台一体的程序设计课程体系,解决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系统性问题。根据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构建面向应用、面向工程、面向能力理念的语言-平台一体化课程体系[6-7]。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程序设计语言选择主流的C语言、Java语言和Python语言。根据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开设课程,一个语言方向统一开发平台,解决学生培养知识脱节,开发平台混乱的问题。开发平台的选择要符合市场主流,选择具有模块化开发、代码分层、功能分层的框架集成式开发环境,以便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C方向课程体系分为面向过程的C/C++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智能应用开发,统一开发平台可选择DEVC++,MicrosoftVisualStudio和Qt。DEVC++是C/C++轻量级开发环境,侧重于算法,VisualStudio是Window集成式开发环境,侧重于项目开发,Qt是跨平台GUI开发环境。Java方向包括Java程序设计,JavaWeb开发和JavaEE企业级开发课程,统一开发平台可选择MyEclipse和IDEA。Python方向包括Python程序设计,PythonWeb和爬虫课程,统一开发平台可选择PyCharm。同时要解决语言方向课程知识的衔接问题,确定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程序设计语言-方向-课程一体图如图1所示。2.3开发在线课程资源,解决线上线下融合教学问题以全体学生为中心,应是集中学和分层分散教学的统一。线下课堂集中教学,适合课程理论知识的讲解学习,线上教学适合课程实训指导和拓展。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过程分为资源开发、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课程总结五个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参与式、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利用平台提供的签到、章节学习、讨论、选人、分组、抢答、作业、测试、互评、群聊、通知等教学手段,实施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融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通识能力、识记理解能力、阅读修改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修改调试能力、项目开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1,6,7]。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2.4构建程序设计阶梯能力训练平台,解决能力培养平台单一问题。构建程序开发能力训练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思维、体制和管理问题。依据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层次,构建与能力培养匹配的阶梯能力训练模型,解决能力培养平台单一问题是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根据学生程序能力培养层次建立课程章节训练、课程设计项目训练、方向课程综合训练、程序算法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和开发竞赛训练的阶梯式训练平台。每个阶梯训练平台要有具体的目标、训练内容、场地保障和组织管理。课程章节训练主要在课堂,解决章节模块知识的应用问题。课程设计项目综合训练旨在通过项目形式进行课程知识的综合训练,解决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问题。语言方向课程综合训练通过理论和项目形式解决同一门语言前后课程衔接和知识综合应用问题。程序算法竞赛利用一种语言工具进行算法专题训练,比如查找排序、贪心和动态规划算法等。创新创业项目训练通过创新创业项目与程序设计课程结合,提高项目分析设计和开发能力问题。学科竞赛通过对创新创业项目培养,按照竞赛文件要求,完善系统功能和文档,提高项目开发能力。通过程序设计阶梯能力训练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核心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例如C语言方向程序设计课程能力阶梯训练模型如图3所示。2.5考核方式改革,解决学生能力考核科学系统性问题。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型人才程序设计课程考核,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要注重全面性、科学性,突出课程培养的核心能力考核。课程考核应建立标准化考核、过程化考核和能力考核的多元测评系统[1,7]。标准化考核利用在线平台,建立标准的试题库和试卷进行课程章节、期中和期末考核。过程化考核充分利用平台对学生学习全过程活动进行记录、跟踪和统计分析。能力考核从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和科技创新方面来进行,注重学生程序设计开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同时改革考核线下操作模式,利用平台对学习过程进行大数据分析,利用在线平台进行半自动或全自动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工作效率。改革老师单一的评阅方式,建立学生互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阅的方式,合理地分配成绩权值,建立重能力考核的观点及理念。能力考核多从单元知识应用、课程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和科技创新方面来进行,注重学生程序设计开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

3结束语

本文对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大数据智能化背景下程序设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结合专业背景优势和课程本身教学需求,从教学思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保障和组织管理方面建立起适合专业发展需求的程序设计课程完整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老师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程序设计开发能力,培养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昱,郭晓燕,梁艳春.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0.311(11):111

[2]高晓娟,牟莉,张旭风.程序设计类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20.34(2):60

[3]杨卫明.创新应用型信息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学现代化,2019.6(88):21

[4]王晓芳,刘鹍,赵燕.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探索-以济南大学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4):134

[5]乔加新,梁后军,魏苏林.构建全方位分层次程序设计类课程创新教学体系-基于新工科理念下的计算机专业[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9.9:20

[6]吕娜,张琎,张芊茜,史桂娴.混合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9.5:115

混合式课程建设范文第5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59-03

一、改革背景及依据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来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2012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基础。因此,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这样既可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的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流和趋势。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混合式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将重点放在校内教学资源的建设上,对于社会综合资源的关注和利用相对不足;高职院校往往在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及校园网带宽等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多,但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应用等方面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限制了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大多教师还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思想,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推广和创新较少,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难以激发和维持。而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除进行课堂学习外,课后还可以实现网络自主学习,进行在线测试、答疑、讨论协作等学习活动。因此,课程内容能否吸引学生主动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是成功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关键。

为了更好地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关键一步。据此,为了让教学内容更符合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国内外一些职业院校尝试通过将岗位、课程、职业资格认证、竞赛相互融合的方式来改革课程教学,从而更好地将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直接与企业、行业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对接。《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而近年来,基于专业基础、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企业岗位能力的职业技能大赛应运而生。借助职业技能竞赛平台促进专业教学和激发学生潜能,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以赛促改”的目的,也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课、证、赛、岗”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已在商务英语专业、会计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国贸专业、市场营销专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等专业尝试和开展,而在环境监测相关专业的应用尚未见有相应的报道。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环境监测技术是高职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专业技能。在职业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对环境监测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为了保证混合式教学的顺利实施,通过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改革,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内容落实到授课计划中,将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真正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适应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提高今后在就业中的竞争力,将是对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一种新尝试,也是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

二、改革目标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将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和学生考证、竞赛相结合,强调岗证一体、课证融合,构建“课、证、赛、岗”相融合的环境监测课程体系,结合更多元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为环境监测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教学内容保障。同时,确保学生通过混合式教学学有所成,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以此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潜能,培养学生扎实的环境监测技能,为社会输送高技术高素质的环境监测技术人才。

三、改革措施

(一)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参照当前环境监测相关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依据学生毕业后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任务组织和优化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模块化(详见图1)。根据环境监测行业工种考证的类别对环境监测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将环境监测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不仅让整门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技能要求更加具体化和明确化,还能使学生在掌握一个完整专业模块的内容后具备报考相应工种技能鉴定考试的能力。

同时,在完善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及时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补充教授新的测定方法和监测技术、行业标准等,淘汰过时和陈旧的知识。优化教学课件,完善多媒体资源库,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从而实现网络互动教学、网上答疑和练习、在线测试和讨论、教学资源网络共享等,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自主学习,为环境监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从而为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课、证、赛、岗”相融合的环境监测课程体系

紧密联系岗位能力、技能认证、技能大赛、实训基地,实施“理论和技能相互融通,课、证、赛、岗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探索和改革建设,全方位推动环境监测课程的工学结合改革。将环境监测各工种的考证要点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和“大气环境?O测与治理技术”赛项的竞赛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模块与职业岗位、课程体系与考证培训及竞赛训练的完美融合,使混合式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也让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更为有效,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建设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目的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学习中真实体验实际工作过程,使其掌握更多的职业岗位技能。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构建系统的“实验―实习―技能训练”实践教学体系,使实验和实习、考证培训、技能大赛进行有机结合。在实验课程的设置中,根据实际条件建立“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开放性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模式,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设计与创新能力以及理论认知能力,从而实现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实现实验教学内容与当前环境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有效接轨,同时结合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等后续课程开展综合性的实验内容。

(四)加强校企合作,建设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

在课程改革中要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必须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增强学生的环境监测技能水平,达到“毕业能上岗,上岗能称职”的企业用人标准。因此,可以通过专业技术支持、技能培训、实训教材编写、校内授课等合作方式,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使企业由单一的用人单位角色转变为人才培养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使用者,实现校企同育。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技能实操机会和了解工作岗位职业要求的机会,学校为企业培养出符合需求的人才,学校也在深入的校企合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的目标。当然,在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也必须加大校内实训基地资金投入,建设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装备水平先进、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五)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和技能水平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要求任课教师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专业实践教学经验,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定期前往监测企业、分析仪器公司进行学习和培训,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分析仪器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并结合行业动态,将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

四、改革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结合行业动态和社会需求,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优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网络课程。这是保证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基础。但教学资源库及网络课程的建设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化制作技术。教改团队需要拥有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微课、网络平台建设的经验,才能够满足混合式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要求。

第二,利用已有的教学条件,开设与岗位实习、考证培训、技能大赛密切相关的教学项目,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改团队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了解岗位能力要求以及知识体系,还需对职业技能证书考证要点进行有效归纳,并在实验设计与考证项目结合上进行反复地实践、探索和讨论。同时还要对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赛项内容和要求进行深入的解读,具备丰富的指导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经验。以此才能实现“工学结合”的原则,更好地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修订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性强的实训项目,形成以行动导向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认知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协作能力等,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行业竞赛和企业工作岗位体验。

第三,结合后续课程和监测环境设计综合性及开放性的实验项目。授课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后续相应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条件和环境,才能确保实验项目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拓展性。

第四,构建符合职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团队需要深入到典型环保公司、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等单位调研,了解企业岗位设置、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知识、素养、资格证书需求,并通过咨询环境监测行业的有关专家,对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全面分析,确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人才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和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建设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制定出“课、证、赛、岗”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