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第1篇

摘 要 构建循环经济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循环经济体系的定义,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优势,并且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和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循环经济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以循环利用物质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从而使得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循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而言的。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而传统的工业经济则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和污染排放”的线性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1]。所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目前,循环经济体系尚无明确定义,本文认为循环经济体系是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体现循环经济的特点。循环经济体系由横向三层次与纵向三条块综合构成。横向三层次是指:在企业层面形成循环经济小循环,在工业园区形成循环经济中循环,在区域层面形成循环经济大循环。纵向三条块是指三次产业各自形成循环经济增长模式,重点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形成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一个区域构建起循环经济体系,即是在整个区域实现空间上、地域上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二、少数民族资源与环境现状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的利用

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种资源呈现出日益减少的趋势,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资源。我国少数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一些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水源丰富、年降雨量较大,一些少数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有些地方还处于干旱地带。内蒙古、宁夏的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大型支撑性灌溉工程非常少,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低,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第二,矿产资源。无疑是少数民族地区引以为豪的“长项”,尤其青海、等地,矿产种类及储藏量,都要大大高于中东部地区。但是,由于科技力量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并不充分。而且这些地区是生态脆弱区,在一些进行了矿产开发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科研水平的掣肘,无序和低水平开采现象严重,已经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第三,土地资源。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山地、丘陵和山间平坝分布较广,普遍存在着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综合影响,可利用土地资源损耗浪费严重,使得土地侵蚀与退化日益加剧,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草原、森林资源。近年来由于过度追求高产出,高收入使生产能力超出生态承载能力,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新疆、内蒙古、草场都由于超载放牧和使用不当而严重退化,并出现沙漠化的迹象,并且已经直接影响到农牧民增收[2]。少数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形成的对本地区的森林资源过度依赖,以及不法商家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每年有大量的森林被猎伐。草原过度放牧和森林过度开采都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现状

根据《中国统计年签2007》的统计数据,可从下述三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现状。

第一,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全国工业废水达标率平均为90.7%,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宁夏和新疆工业废水达标率分别为77.0%、28.2%、64.8%和61.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从工业废气各组成成分去除量和排放比例来看,全国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0.64、27.27和9.0。内蒙古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32、30.25和5.9;广西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51、10.3和4.1;宁夏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10、12.1和4.1;新疆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分别为0.04、9.53、3.3。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废气排放和去除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内蒙古以外,工业烟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新疆地区固体废弃物处置情况较突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之比为0.0000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0329。广西与宁夏的这一数据分别为0.00390、0.00376,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优势

(一)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国家先后在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批循环型工业企业;近年来优先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并实行投资倾斜,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注入更多的资源;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原基本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对土地贫瘠进行治理,扶持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和帮助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科技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举办民族院校和民族班。

(二)应用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目前,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内,基本存在已建成及在建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实践及研究,可总结并借鉴已有应用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从而将循环经济模式扩大到全区,建立起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

(三)独特的后发优势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三个层次上的九大优势:首先,与东部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在资源富集、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廉三个方面有潜在优势;其次,与西部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在沿边开放的区位、丰富多彩的文化、优惠倾斜的政策三个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最后,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能源战略接替区、生态安全的屏障、巩固国防的保障三个绝对优势。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教育水平都比较低,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利用后发优势,少走弯路,把跟随战略转变为赶超战略,能更快更好的构建起循环经济体系。

四、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资源节约机制

为了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建立自然资源节约机制。自然资源的节约主要表现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节约资源,降低自然资源,从而原材料的消耗,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也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因此,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统称自然资源的节约。自然资源节约机制,包括建立目标机制、价格机制等。

(二)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

为了保证环境质量的“生产和再生产”,必须建立资源耗费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结合起来[3]。应由政府和国家组织制度环保法,建立法律机制,用国际和国内的环保法规规范环保行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税收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和相应税率收取环保税,以此收入作为治理环境的投入;建立行政审批机制,限制严重污染的企业的开办;建立行政监督机制,对于环保不合格企业,实行关闭、停产整顿和高额罚款的处罚,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荐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进程。

(三)建立生产活动影响的评估机制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还必须建立生产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影响的评估机制,以便有可能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首先,对每一项生产活动,特别是像水电、火电、核电建设、化工企业的开办等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要组织相关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评估,依靠专家进行决策,以使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改变为人类的目标服务。其次,对每一项生产活动,特别是像电子计算机的生产等生产活动,对社会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要组织相关社会科学家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发挥它们对社会生态的积极影响,限制他们对社会生态的消极影响。

(四)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首先,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资金支持。把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其次,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同时,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通过财税杠杆的调节,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观念,奠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

第一,树立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内部要减少物料的使用,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建立生态工业网络,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再利用。

第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4]。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狭隘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逐步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树立新的经济增长观。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二)科学评价,引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机制的基本思路。一是理论评价与具体操作相结合。建立评价机制包含两种类型:理论评价主要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原理入手,从各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水平。操作型评价偏重于研究区域的实用性,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评价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经济和资源环境指标相结合。循环经济更加强调资源的节约和高效率利用。因此,从“3r”准则出发,设定三个类指标,建立评价机制: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旨在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总量上实现高速度增长的同时,提高就业率,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和科学文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则是利用各项环境质量指数,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二,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机制。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机制应考虑五个方面的指标。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指标[5]。应包括人均GDP(绿色GDP),低能耗、高产出行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以工业废弃物和垃圾为生产原料的循环类型企业产值,循环经济增加值。这一评价体系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状况。二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应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单位GDP耗水量、耗电量等。用以表明单位能源利用率。三是污染减量排放指标。主要包括废气排放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业烟尘达标排放率等。主要说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四是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率、回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城市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率等,这一指标体系主要反映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三)完善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一,坚持制度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改变外部不经济这一长期困扰的问题,使企业自觉“循环起来”,构建资源再利用和再生的生产环节的赢利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政策、合理的费用机制。如政府投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收费和税收机制等。只有通过制度安排,通过市场机制,企业才会去追求经济的循环。

第二,构筑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除国家制订法律外,地方政府要依照法律法规制订政策法规性文件,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还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尽管个别企业、个别产业、个别领域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技术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但整个技术支撑体系是零碎的,不全面的和薄弱的,其深度和广度远不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率和废物处理率都比较低。在电厂烟气脱硫、化工厂废液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对发展循环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直接影响到循环经济的推进。建立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对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势在必行。

第三,依靠科技,建立绿色技术设计、开发与应用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系统[6]。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治本之策。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能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应着眼于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材料,加快对新材料的替代和开发研究,实施产品“前端”研发、“中端”控制和产品“末端”治理的研究,加快研究开发低成本的、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循环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转型,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

六、小结

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严行方.循环经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09):67-69.

[2]西闻.广西贵糖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消费日报.2008(09):161-164.

[3]王来喜."后发优势"论及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7-10.

[4]张小兰.少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应走循环经济之路.贵州民族研究.2006(2):38-41.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体育发展 互动关系

1.引言

生产力变革引起了生产方式和劳动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变化使得体育运动的社会价值越来越凸显,而这种价值就在于适应生产力变革引起的身体机能的变化。正是因为这样,体育运动才有了真正走向社会并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依托。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生产水平是体育产生的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水平决定了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性质和程度,社会生产水平决定了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体育运动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协调,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体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了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指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众体育和职业体育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已经比较成熟。如,在美国体育产业总值超过千亿;在其他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产值达到上百亿美元;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迅猛发展,被誉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体育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

物质生产资料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当然也是体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是人为了身心需要、社会交往的需求,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性需要。而人类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物质生产资料所决定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用于生产劳动、工作、家务劳动的时间逐渐缩短,用于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逐步增加,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和时间必然越来越多,体育活动内容也日益丰富。例如:社区体育的迅速发展,娱乐体育、康复体育、保健体育、体育旅游就是这种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

3.经济对体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经济制约体育运动的规模和水平,体育的发展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其他物质条件。欧洲之所以成为现代体育的发源地,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较发达。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主要是看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水平。而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总收入,经济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统计结果表明:(1)亚运会、奥运会成绩与本国经济实力高度相关,而与本国经济水平相关不显著;(2)竞技体育水平与经济实力是同步发展的,群众体育水平与经济水平是同步发展的;(3)体育整体发展既包括竞技体育的发展又包括群众体育的发展,既与经济实力高度显著相关又与经济水平高度显著相关。

4.双向互动的利益取向

体育运动与经济结下的不解之缘,以及这种融合产生的巨大魅力,促使人们极力把握由此产生的巨大机遇。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竞相角逐国际性体育大赛的主办权,以奥运会和足球世界杯主办权的争夺最为激烈,一旦拥有,便大举筹资,悉心操持,锐意经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承办体育竞争不仅盈利,还给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诱导效应。之所以这样,除了竞技体育本身蕴含的激励因素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经济。

通过体育竞赛获取巨额利润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现代体育运动对国家经济或区域经济的莫大助长,即间接的经济诱导作用,借助体育运动和运动竞赛的舞台,激烈竞争,开拓市场,开辟财源,开发产品,开掘技术。体育运动与经济发展唇齿相依、水融而密不可分,体育依赖经济,经济借助体育,这是双向互动的利益取向使然。

5.结语

经济基础决定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体育产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体育运动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在相对劳动时间缩短、余暇时间增多的未来社会,体育将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要落实到体育运动的智慧开发和运用上。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进程更离不开当前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足以表明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张志云.浅谈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9).

[2]蒙钢.浅谈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今日南国,2009,(145):59-60.

[3]杨美芬.试论体育运动与经济发展的互动策略[J].体育与科学,1998,19(6):32-34.

[4]张剑珍.论体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1):19-22.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货币合作;经济发展;汇率;GDP;年通胀率

一、欧洲货币体系

(一) 欧洲货币体系的特点

欧洲货币合作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先后经历了欧洲支付联盟(EPU)、维纳尔报告中有关汇率稳定机制的规定、欧洲货币体系(EMS)以及到最后欧元的流通,体现了多个国家在强权之外实现货币合作的强烈意愿。欧洲货币合作的过程伴随着欧洲各国汇率的波动,每一次汇市的波动都带来了货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

(二) 货币体系变迁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二战洗礼的欧洲把重点放在了经济的重建上,当时正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大环境下,美元称霸于世,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在50年代运行良好,但是这种货币制度并不利于欧洲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发展。进入60年代以来,美元危机频频爆发,造成国际汇市不稳,以致对欧洲国家金融市场乃至经济的恢复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客观上需要稳定的货币环境,长期的内战也使欧洲各国更趋向于合作,因此欧洲各国政府达成一致,开始了长达50年,历经四个阶段的货币一体化过程。

战后欧洲各国有大量的对外支付需求,为了实现多边贸易,欧洲各国就需要能够进行货币兑换,但当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没有对此给出相应的规定。双边贸易中的逆差只能通过黄金来进行结算,但是黄金的存量有限,因此产生了支付危机。为了解决这个危机,促进欧洲经济发展,欧洲各国领导人在时任IMF外汇管制部主任的罗伯特特里芬的倡导下于1950年成立了欧洲支付联盟(EPU),欧洲支付联盟的成立大大解决了欧洲成员国无法进行多边贸易的困难,促进了欧洲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当欧洲各国出口大幅度增加并积累足量的头寸,清算也变得更加容易后,欧洲各国急于摆脱各种束缚,EPU也终于在1958年解散。EPU作为早期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施措施,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60年代初期,布雷登森林体系的弊端日益的显露出来,美国对外贸易赤字、资本外流造成了美元贬值,国际金融市场动荡。欧洲成员国货币也出现了剧烈的波动,为了在动荡的环境下谋求发展,欧洲成员国于1957年签订了《罗马条约》,建立共同农业政策和关税同盟,并建立货币委员会,共同协调有关货币方面的事务。欧洲各成员国为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稳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国际市场汇率波动剧烈以及欧共体自身面临着一些新问题,整个60年代一直到70年代初,欧洲货币汇率稳定性不是很好。

尽管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进展不顺,但欧洲各成员国并没有就此放弃。1970年“维纳尔报告”出台。维纳尔报告主张分三阶段走,并最终实现单一货币,建立共同的中央银行,同时实现商品劳务、人员、资本完全自由流动。虽然维纳尔报告具有超前的预见性,但是受到当时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报告里有关内容没有被所有成员国接受,因此该报告并没有被完全的实施。“维纳尔计划”中被实际运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是内部汇率管理机制,也就是后来被称为“蛇形浮动”的固定但可浮动的汇率机制,“蛇形浮动”汇率机制运行六年,欧洲整体汇率比较稳定,在国际货币市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下阶段EMS的建立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正由于“蛇形浮动”过于松弛的汇率管理机制,很多成员国都陆续的退出了该汇率机制,此时外部国际环境也异常严峻。1976年美国大选结束,此后美国推行更加膨胀的经济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马克被迫升值,进而影响德国的出口乃至整个欧洲经济的发展。欧洲成员国又重新走上了加强货币合作的道路。1978年各国首脑提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EMS),欧洲货币体系(EMS)最终在1979年诞生。

尽管欧洲货币体系在最初运行并不是很顺利,但并没有动摇欧洲各国领导人实现货币统一的决心。1989年出台的《德洛尔报告》、以及1991年出台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和1997年初出台的《阿姆斯特丹条约》为欧元的最终启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图1中显示了欧洲主要国家近50年来汇率波动情况,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欧洲近50年来货币一体化的进程。

二、欧洲货币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欧洲货币的统一将会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秦爱华(2010)从经济周期的角度论证欧洲货币政策的统一使得欧洲各国的经济周期趋于一致,从而使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联动性。杨伟国(2003)分别从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的角度论证了欧元的流通将会节约交易成本,消除汇率波动的风险,促进资本形成、就业创造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曹勇(1999)从贸易的角度论证了欧元的流通促进了欧洲各国贸易的发展。但大多数学者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所选用的时间数据跨度较短,本文将采用较长的时间数据,从历史发展脉络的角度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欧洲货币体系的每一次变迁都导致了欧洲经济的波动,而欧洲经济的发展有不断地促进欧洲货币体系发展的进一步统一。欧洲货币体系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影响如图2所示:

自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欧洲货币体系的变迁,欧洲各国汇率也在不断的波动。随着汇率的波动,欧洲各国都努力发展本国经济。但从整体上看,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两者之间具有联动性。图3是按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年通胀率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本国居民生活水平,过高和过低的年通胀率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通过对比图1、图3和图4,在图1中由于1979-1980年间“蛇形于洞”的汇率机制的施行,欧洲各国汇率波动很小,相应的在此期间,图3中出现了温和的年通胀率,图4中在此期间欧洲各个国家GDP出现了第一次小幅度增长。1989年随着《德洛尔报告》和《马约》的出台,为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欧洲各国领导再一次呼吁建立欧洲统一货币,欧洲各国汇率波动幅度降低并趋于一致,与此同时,图3中欧洲各国年通胀率从过低状态回归到温和状态,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欧洲各国GDP经过小幅度停顿后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表明欧洲各国经济快速增长,如图4所示。

三、结论

通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欧洲货币体系发展的脉络我们发现,每一次当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遭遇瓶颈时,欧洲各国领导人都达成共识并进一步加强货币合作,而每一次货币体系的变迁也都促进了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反过来,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欧洲货币合作强度的加深,为欧元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自欧元实施以来欧洲国家经济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快速发展,许多对欧洲一体化持怀疑态度的学者也都普遍认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权利分散的财政政策的协调性较差,但这只是说明了欧元的实施与政策的协调还不够完善。欧元的诞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它是欧洲货币体系演进的结果,欧元流通将会不断发挥自身优势进而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欧洲经济的发展也将会推动欧洲各国将合作延伸到各个领域,增强欧洲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为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提供宝贵经验。(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施学光. 论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及其影响[J].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2):29.

[2]杨伟国. 欧元与欧洲经济增长[J]. 欧洲研究,2003(1):1.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平稳性检验;协整;因果关系检验;时滞性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先决条件。交通系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既包括交通基础建设以及交通运营产值所产生的直接效果,还包括与此相关的进出口贸易、制造业及金融行业等方面所产生的波及效果。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会促使交通运输的发展与之相匹配,两者相互影响。但是两者究竟如何影响?尚缺乏确切定论。目前主要认为,经济发展能够带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需要相关的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进入。而发达的交通运输能够减少人们的时间成本,促进人和物的流动,并且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在所有的交通基础设施中,铁路、公路和机场建设俗称“铁公机”占据着主要部分,研究这三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交通运输的完善发展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具有滞后性,因而在建设交通设施时要有前瞻性的思维。

一、我国“铁公机”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简况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我国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线路长度成倍增长。到2011年末,这三种运输线路总长度已经达到769.02万公里,比1980年增长了5.76倍。其中,铁路营业里程9.32万公里,增长了0.75倍;公路里程410.64万公里,增长了3.62倍。国内航线里程349.06万公里,增长了16.87倍。本文选取《中国统计年鉴》1980~2011年的统计数据,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GDP由1980年的4545.6亿元到2011年的472881.6万亿元,平均增长为16.16%。由图1可以看出,

我国交通运输里程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与GDP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对于各自的发展方式又不完全相同,铁路(TL)增长一直较为平稳,08年虽然经历全球性金融危机,但是由于国家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得铁路建设投资加大,从而使铁路发展更为迅速;公路(GL)建设在04以前一直稳定增长,从04年以后国家开始重点建设公路,特别是城际高速公路的发展尤为迅速。航空业(HK)除了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有稍微的下降以外,整体也呈稳定增长态势。

二、“铁公机”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一)时间序列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本文使用Eviews7.2软件,采用ADF-Fisher检验的方法对GDP 和三种交通交通运输进行时间序列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其平稳性。其中最优滞后期阶数的确定采用AIC和SC准则。

由表1和表2可见,GDP和三种运输方式的ADF统计量都大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序列是非平稳的,存在单位根;而其一阶差分的ADF统计量均小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序列是平稳的。因此得出结论:四个变量均是一阶单整变量,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二)Johansen协整检验

在进行协整检验前需要建立一个VAR模型,以确定滞后阶数,以保证协整关系统计上的可信度。根据LR、PRE、AIC、SC等准则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3.由此得出Johansen协整检验的最佳滞后期阶数为2。协整检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3和表4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两个协整向量。通过协整关系检验得出,GDP与三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在无约束条件下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方程为:

从协整方程的符号来看,所得结果是符合经济意义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经济有正向的推动作用。这与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上是相同的。从协整方程参数大小来看,铁路运输对经济促进作用最大,其系数为3.80左右,其次是航空业,而公路运输队经济影响较弱。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检验是一种用来分析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由于各变量均是一阶单整,因此可以进行Granger检验,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期的长度比较敏感,不同滞后期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检验结果,因此,需要对不同滞后期进行检验。运用Eviews7.2分别对GDP与三种运输方式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文中只给出GDP与铁路(TL)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GDP与铁路(TL)、公路(GL)和航空(HK)的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结果,随着滞后期的不同,检验救过也有所差异。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滞后1、2、3、4阶的检验结果显示:GDP不是TL的Granger原因,p值均小于0.05,被拒绝,滞后4期时,TL不是GDP的Granger的原因被拒绝;GDP不是GL的Granger的原因只有在滞后4期时才被拒绝,GL不是GDP的Granger的原因均被接受;HK不是Granger的原因均被接受,GDP不是HK的Granger的原因均被拒绝。

(四)研究结果

发展与经济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绿色发展;关系

一、研究背景简介

自20世纪中期开始,随着全球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如废弃物、噪声、农药、大气等污染危害、能源稀缺的潜在危机、淡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和全球变暖等环境和生态问题成为世界性议题,特别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儿・卡逊于1962年发表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唤醒了二十世纪以后的人类绿色关怀和绿色意识。伴随着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冲突日益尖锐,人们最初提出“绿色经济”的思想,试图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环节应对环境和生态危机,例如2010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与环境、生态的联系日益密切,“绿色发展”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在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中国首次把“绿色发展”提到“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强调“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笔者查找目前已有的文献,发现尽管两种理论的单独研究较为丰富,但未找到关于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二者关系的直接研究,已有的资料大多将二者等同于一个概念,或者等同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本文试图清晰梳理“绿色发展”与“绿色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准确界定二者的内涵与关系,从而有助于后来者的研究,以及更好地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现实价值。

二、概念解析中的比较

绿色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颜色,是很多种类植物的原色调,最多见于万物复苏的春天,象征着清新的自然、友好的环境、带有活力的生命以及宁静舒适的生活等。中国学者黄志斌先生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别从感性直观、知性分析和理性综合三个层次来阐释绿色的内涵;首先将感性直观中关于“绿色”的视觉性、联觉性、象征性认识综合起来,其含义;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其次从优先考虑环境属性的角度阐明了“绿色”知性分析的含义:节约、回用、循环;最后在感性直观、知性分析含义的基础上,厘清了“绿色”的哲学意蕴;生生、协变、臻善。“绿色”概念既有其直观感性层面的表象含义,亦有其技术应用层面的本质规定,还有其深藏的哲学意蕴,而这就是本文中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内涵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决定了这两个概念在本质上的相通性。

“绿色经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学者大卫・皮尔斯等发表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将其定义为“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式”。目前世界组织和国内外学者关于绿色经济的定义颇为丰富,总体上都认可绿色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形式,例如中国学者刘思华认为“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形态和形象体现,是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另外绿色经济的目标可概括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增加经济、环境和社会福利,最终改进人类福祉其特征可简单概括为能源低消耗、资源高利用和可持续状态等:具体内容包括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绿色工业、绿色技术、清洁交通、水资源管理、废弃物管理、土地管理等。

尽管研究生态与发展关系的问题很早就是人类思考的热点,但“绿色发展”概念最早只能追溯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里,并且只是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通俗性代称,其要义是通过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的革新,解决人类正面临的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困境,也就是实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目前国外关于绿色发展的相关理论较为分散,以致于有多种名词的提法,例如一些国家倡议的绿色增长、绿色经济等观念,等同于广义上的绿色发展概念。但国内外学者在提及绿色发展概念时,均重点强调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不过绿色发展从最初关注的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与生态可持续性,一定程度上与绿色经济的概念相吻合,随后逐渐扩展为如何整体构建一种可持续的经济、自然和社会系统。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其内涵可简要概括为原则上强调人、自然、社会的一体性;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增加人类绿色福祉;具体内容包括绿色生态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政治发展、绿色文化发展、绿色社会发展五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子系统。

三、二者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之间二者的理论来源、价值目标、评价指标、演化历程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存在着共通之处,但其侧重点又有着细微差别。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全球生态环境却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关系成为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和脱钩理论成为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认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恶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即环境质量会随着经济增长先恶化后改善;脱钩理论认为,当经济发展不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即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资源利用等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不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则呈脱钩关系,反之,则呈耦合关系。因此绿色经济的侧重点在于关注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直接关系,并从经济层面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关于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自17世纪的古典经济学家已经开始关注,例如英国学者威廉?配第指出劳动创造财富的能力并不是无限的,这是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由此可见,绿色发展与绿色经济的理论源头基本一致,但早期学者的研究不单纯是从财富增加的视角思考问题,也不局限于经济学领域,尤其是随着人类绿色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人类的绿色发展延伸至人口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亦来源于众多学科理论的交叉分析。

其次,尽管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最终目标都是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但其侧重点略有差异,“绿色经济”期望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生态和环境,更多注重经济系统对自然和社会系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经济、自然与社会系统的整体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发展的价值目标要远远高于绿色经济,不偏重于经济系统,而是要经济、自然、社会系统三者整体协调,共同发展。换言之实现绿色发展也是绿色经济的目标追求。二者目标的细微差别亦导致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目前国外未有明确关于绿色经济或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的欧美发达国家均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来衡量一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发展状况,例如瑞士最早创建了瑞士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M0NET),涵盖了健康、收入、社会治安、生物多样性、能源消耗等多项指标,涉及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的各个方面,整体而言,这个指标体系更符合绿色发展的内涵要求而中国自2010年开始每年中国绿色发展指数,从资源环境承载潜力、经济增长绿化度和政府政策支持度三个方面,全面评估中国各省市的绿色发展情况。另外,我国学者建立了实证研究中的绿色经济评价体系,例如学者张雪花、张宝安提出“以碳产出水平、碳排放水平、低碳资源、人民生活等四大方面为准则建立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绿色经济。综述所述,虽然二者的评价指标存在众多重叠的地方,但绿色发展涵盖的范围依旧大于绿色经济,而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最后,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相关理论,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观念的诞生,最早一定是源于人们对于技术进步、工业发展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进程中导致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危机的反思和觉醒。起初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实现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增加、经济基础充实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即绿色经济层面的思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物质生活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的思考点不仅仅重点停留在经济系统对自然、社会系统的影响上,而是开始研究经济、自然、社会三个系统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均衡、协调、统一及共赢的发展。因此,将绿色经济视为绿色发展的起点和组成部分有一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