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远程医疗服务解决方案

远程医疗服务解决方案

远程医疗服务解决方案

远程医疗服务解决方案范文第1篇

    LiangXH等人设计的移动医疗服务中的一种紧急呼救模式,用于在紧急状况中提取患者的基本数据,并发送给附近的搜救人员[3]。LiuC等人提出使用苹果公司推出的IOS系统作为医疗数据传输的平台,添加移动医疗的相关软件,供患者和医生接收信息[4]。HalterenAV等人设计出几种有效的监控设备BAN,他们通过患者佩戴的BAN终端传感器收集患者的医疗数据,例如:体温、脉搏频率等信息,并将其传输到患者的移动设备,然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处理单元,并将其信息展现给专业人员查看[9]。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实践进展在实践中,移动医疗服务技术也处于技术研发的主要阶段,应用解决方案是目前热切关注的问题。欧洲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来开发移动医疗设备,主要使用计算机和无限网络技术,结合嵌入式解决方案,开发可以随身携带甚至直接穿戴的医疗监护系统[10]。很多知名公司已加入了研发的热潮,如诺基亚、飞利浦、爱立信等公司正在对移动医疗服务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10]。爱立信研制的MobiHealth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该系统通过在患者身体上佩带传感器,以获取病人的健康数据,然后通过蓝牙技术将数据传输给医生,供医生进行诊断与实时的医疗监护。飞利浦目前正在研究可以对心脏进行实时监护的衣服,由患者直接穿在身上,便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医生的医疗监护。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是目前移动医疗服务技术所处的主要阶段,而嵌入式是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主要技术之一[10]。例如:嵌入医用传感器的衣服、手表、戒指等,病人穿戴在身上便可以轻松检测到各种生理参数。然而,由于移动应用涉及技术的多样性和实施的复杂性,移动医疗服务技术的解决方案仍然存在很多的障碍,导致产业链暂时还无法实现整体产品价值的创造和交付,技术研发仍处在不断的探索中[10]。移动医疗服务信息传送方式研究在医疗信息传送方式上也有几种不同的技术:1)信息的静态传送方式,将患者的实时医疗信息定期发送到一个固定的远程计算机上,由计算机记录处理数据,并展示给医生查看。该模式中信息的传送方式固定,接收端不变,由统一的主机接收并处理信息,有助于医疗资源的统一调度。2)信息的动态传送方式,将紧急的医疗数据传送到患者附近的局部区域,由患者最近的医护站点处理该医疗请求,信息的传送范围与接收对象都随着患者的移动而发生动态变化。该方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减少了医疗救助的交通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3]。3)信息的动静结合传送方式,结合了静态和动态两种特征,在产生医疗实时信息时,信息首先被传送到内部网络,在局部范围内寻找回应。若寻不到回应或因信息内容需要,信息会被内部网络传送出去,发送到医疗信息处理中心,由特定单位进行接收处理,并提供医护服务[2]。

    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发展前景

    移动医疗设备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或维护患者的健康状态,并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11]。移动医疗服务在紧急事故处理[3],慢性疾病的日常护理和远程医疗服务[1]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移动医疗服务平台下,无论是非紧急情况(头疼,感冒,咳嗽等),还是紧急情况(交通事故,烧伤,急性胃痛等),用户都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与移动医疗服务中心取得及时联系,轻松地获取医疗帮助[12]。动通信网络的普及和低成本的手机、PAD等终端设备,为移动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大量的应用和服务都可以通过低成本的带宽接入通信网络,同时网络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展,这些现象都为移动医疗服务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帮助。紧急状况的处理移动医疗服务设备可以在患者遇到紧急的生命威胁状况时,通过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将患者的实时数据传送给附近的救助者或医疗服务中心。当紧急状况发生时,移动医疗服务设备可以迅速收集当时的有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地址、健康记录信息以及生理状况,供医护人员了解并及时施救[3]。目前,在医疗紧急事故中,因未获得及时拯救而丧命的人很多,移动医疗服务设备有助于缓解这一状况。根据医疗卫生统计年鉴[13],2009年,我国有166万的居民死于交通运输事故,若在发生交通运输事故时,患者能及时获得合理的救治,交通运输事故死亡率将大大降低。同样,我国每年急性病患病率很高,由于病情紧急和交通问题而延误就医,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丢失生命的病例也非常普遍。移动医疗服务可有效缓解紧急状况给患者带来的就医压力。使用信息传输方式中的动态方式,将紧急状况中患者的医疗信息发送给离患者最近的医疗点,可更高效地展开施救,并且为医院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慢性疾病的监控慢性疾病是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14],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恶劣影响。慢性病长期以来一直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防治不及时,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慢性病需要长期的医治,传统的医疗方式是住院治疗。但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教育限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给慢性病的长期治疗带来了很多障碍[1]。2003年,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达到近1.6亿人,而2008年上升至2亿多人,可见慢性病在我国的分布比重非常大。慢性病的治疗导致医疗资源的长期占用,是造成医疗资源短缺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可以大幅度减轻慢性病的治疗压力。慢性病患者在佩戴移动医疗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接受远程医疗监控。BAN将患者的生物信号实时的发送给远程监控系统,医生查看发送过来的数据,当发生异常或病情加重时,再进行入院治疗。移动医疗终端设备可以替代医院的某些医疗设备,无需留院查看,即可获取医疗数据。这一技术不仅给慢性病患者带来了自由,减轻了住院的经济负担,而且为医院节约了医疗资源。特别是,与慢性病性质相似,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医疗监控。由于老年人的患病率是所有年龄阶层中的最高者,因此,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每一个老年人都佩戴移动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的医疗监控。为偏远地区就医提供帮助目前,解决偏远地区就医难的主要途径是使用流动医院,虽然给偏远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流动医院的构建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医疗资源,就医成本依然较高[15]。移动医疗服务可以为偏远地区就医难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途径。远程医疗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移动医疗属于远程医疗的一种方式。偏远地区的居民可以借助移动医疗设备将医疗信息传输给远程的医疗中心,医疗中心也可以借助移动医疗设备为患者开展远程治疗。在很多情况下,偏远地区的居民无需前往医院即可获得医疗服务,移动医疗服务大大降低了偏远地区居民就医的医疗成本。

远程医疗服务解决方案范文第2篇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7411734765050)

高昭昇李翠华徐静:广州市卫生信息中心广东广州510180

陆均暐: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通讯作者:李翠华

浅谈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及应用

高昭昇陆均暐李翠华徐静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LEMEDICINE SYSTEM BASED ON REG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PLATFORM

GAO Zhaosheng, LU Junwei, LI Cuihua, et al

【摘要】

介绍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目标、技术架构及主要功能,并结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花山医院试点建设成效,探讨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通过建设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等多元化的远程医疗应用,促进大型医院优质资源共享共用,缓解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促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从而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及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关键词】远程医疗专家会诊区域卫生远程教育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bjective, technical framework and main functions of Guangzhou telemedicine system and probes into telemedicine service model by making two successful examples of Guangd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nd Huashan Hospital.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elemedicine remote consultation, construction of remote diagnosis, remote education, two-way referral and remote reservation, the quality resources of the comprehensive hospital can be shared so a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from unbalanced displaying of medical health resources and speed up the resolu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in visiting a doctor and the problem of high medical expenses" so a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edical service and improve the primary hospital severe problems the level of treatment.

【Key words】 Telemedicine; Expert Consultation; Regional Health; Distance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Guangzhou Medical Information Center,Guangdong,510180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5.07.055

1引言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但即使是在大城市周边也存在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差、卫生服务效率不高、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近年来,

远程医疗因在整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也成为了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远程医疗即是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构建网络化信息平台,联通不同地区的医疗机构与患者,进行跨机构、跨地域医疗诊治与医学专业交流等的医疗活动[1]。

广州市作为国内超大型城市,由于城乡间医疗水平差距的日益扩大,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广州市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计算机软件、硬件水平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广州市已建成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市内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初步整合。基本建成了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把市民在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住院、检验检查、健康体检、慢病访视、献血等信息关联起来,形成记录连续、自动更新的“活”档案。

本文旨在以广州市现有的卫生信息化成果为基础,探讨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和应用模式,为促进解决广州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患者“看病难、排队烦”等问题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2远程医疗系统概述

广州市远程医疗系统是基于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建的,集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等多元化应用为一体的远程医疗服务子平台,具有开放、易拓展、区域资源共享等特点。本文重点从该系统的技术架构、主要功能及应用等方面,探讨区域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及应用模式,为促进区域大型医院优质资源共享共用,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提升提供信息化支撑。

2.1建设目标

建设基于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应用,构建高端远程医学网络平台,将大型医院的优质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辐射,形成以区域大型医院为核心,覆盖全市联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学信息交流平台。支撑区域联网机构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育、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多元化的服务,突破地域限制,促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从而提高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促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2.2技术架构如图2-1所示,远程医疗系统总体架构由基础平台、协同应用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基础平台为系统功能实现提供网络传输、视频通信、视频录制点播管理、数据安全可靠存储等设备保障。协同应用则包括基于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会诊系统、远程专科诊断系统、远程监护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视频通信系统、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系统等,以Web网站、手机客户端等方式为联网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监护、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互动式远程教育、远程学科合作、医学影像、心电实时传输和交互式操作、虚拟化病理切片等远程医疗业务提供信息化支撑服务。

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是在国家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服务体系基础上建设的,具有安全、实用、先进、易维护、可扩展等特点。同时系统在遵循IHE XDS/XDS-I、DICOM、HL7等国际通用标准基础上与现有信息系统进行了集成,进一步完善了《广州市卫生业务信息基本数据集》,形成了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业务规范。

具体来说,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具有如下特点:

①形成了医疗机构“即插即用”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以缩短医院远程医疗系统的建设周期、减少建设投资,降低日常的运营管理费用,并且保证相关技术方案能不断完善和升级。

②整个系统采用SOA架构,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扩展性、开放性。

③整个系统基于B/S模式开发,方便软件的升级、部署与维护。

④会诊终端软件包提供各种第三方系统的标准接口或定制接口,可以广泛的接入院内已有的医疗信息系统,实现病人资料的共享。

⑤基于数字证书的安全认证机制可以充分保证病人资料与会诊信息的安全传输。

⑥系统可以运行在各种网络环境。[2]

2.3主要功能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的远程医疗服务子平台主要以远程会诊系统为核心系统。该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远程诊断、远程监护以及远程预约等,具体如图2-2所示。

2.4应用模式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已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等联网医疗卫生机构上线启用。其中,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是目前最常用的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模式,取得较好的应用成效。

①远程会诊系统

远程会诊系统是医生通过对远地患者图像和其它信息进行分析做出诊断结论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通过该系统,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生通过对花都区花山医院或其它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图像、电子病历等其它信息进行分析做出诊断结论,系统采用同步交互方式,影像图像及患者其他相关信息实现统一存储,远程会诊服务中心是整个远程会诊系统的核心,远程会诊终端通过政务网接入会诊中心,使用Web浏览器浏览会诊中心主页,进行远程会诊申请、远程会诊专家资讯查询、远程医疗会诊申请、远程医疗会诊取消、远程医疗会诊申请答复、远程医疗会诊资料传输等功能,同时远程会诊服务中心还设立了会诊数据库,基层医疗机构可通过接口方式或人工导入HIS和PACS系统会诊患者的完整病历数据和影像数据,为了能使多位异地的医生对某个患者病历数据进行会诊讨论,系统还支持多对多的会诊模式,实现多个专家之间的交流讨论的功能;

②远程教育系统

远程教育是通过远程通讯网络提供教育材料,根据医学远程教育的要求,支持文档和图像共享的视频会议系统,系统可根

图2-2远程会诊系统功能模块图

据实际需要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通讯,并具备在线讨论及离线继续教育等功能。

花山镇卫生院各科室的医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积极参与到远程医疗活动中来,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学专家保持经常性沟通。在远程会诊中学习、在远程培训中学习、在专家指导下的实践中提高自我,通过再学习、再实践、再提高,使经验、知识积少成多,从而使花山医院的重点科室能力增强,使较弱的基层科室能力建设得到明显提高。

由于能够经常与优秀的医学专家进行互动沟通,医技、临床等相互关联、紧密配合的各科室医生能够在知识、经验、技能方面都得到提高,医院内部的综合能力将得到提升。原先不认识的疾病、诊断不清的疾病、不会治的疾病能够得到较好解决,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缓和医生们因不能得到更多学习机会而形成的对医院的不满情绪、增强医生们救治疑难、危重病人的信心,提升医生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安心工作,潜心钻研诊疗技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

③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

双向转诊和远程预约是在广州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已有的双向转诊、预约挂号等协同应用基础上,针对远程医疗业务的需求,与远程医疗系统实现整合及升级,方便医疗卫生机构在远程诊断过程中直接为患者进行预约转诊,如在花山镇卫生院的医生可以在医生工作站直接为符合转诊要求的患者预约市内的大型医院。基层医院的医生通过该系统对转诊到大型医院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随访。大型医院则可以通过系统将确诊后的慢性病患者或手术后的康复患者转至基层,促进建立“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双向转诊诊疗模式,从而达到方便市民,服务于市民的预期效果 [3] 。

3结束语

广州市远程医疗系统是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建的,具有开放、安全、易维护、可扩展等特点的区域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与传统的远程会诊系统相比,该系统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进行构建,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数据的实时采集,并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形式,实现会诊医生间的实时患者数据的交流,实现对不同患者的同时实时观察、沟通和治疗。

广州市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远程医疗系统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等试点实施取得较好成效,优化了原有的会诊、转诊等医疗服务模式,使得联网大型医院的优质资源得以共享共用,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实践表明这种由政府引导、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建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模式具有优越性,值得在全市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骆华伟,等.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45-47.

远程医疗服务解决方案范文第3篇

不久前,“2006华为3Com新一代数字化医院研讨会”在成都和武汉同时拉开帷幕。会议历时一个月,来自全国六大区域一、二级城市的行业用户和专家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期间,华为3Com最新推出的智能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模式成为行业关注的亮点。

华为3Com此次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针对医院行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特殊网络信息需求,结合全线产品,不仅能够促进OA、HIS、PACS等系统的相互融合,同时还能有效地实现数据、语音、视讯等多业务的统一承载。有关专家表示,华为3Com这次推广的新一代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顺应了医院信息化逐渐向“高性能”、“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可以看到,在助跑医疗领域信息化过程中,国内的IT厂商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努力。建设“数字医院”,不仅需要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拿出一套切实有效的网络解决方案,帮助医院实现信息化进程向更高级过渡。

把脉医疗信息化,打开数字网络的症结

李包罗教授还曾戏言:医疗信息化已经接近IT的前沿阵地了。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医疗系统的复杂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个单一企业的信息系统。要满足医疗信息化的需要,仅对新旧系统进行更新或套用是不够的,而必须实现医院内部众多异构平台之间的跨越式集成。这就对IT服务厂商们的解决方案提出了超乎寻常的挑战。

现在,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由管理信息系统(HMIS)向临床信息系统(HCIS)过渡。HIS遇到的瓶颈还很多,例如数据库平台、软件设计方法和工具欠佳,建设大中型HIS系统经验不足等。究其根源,除了资金投入缺口外,还在于开发商偏向于自身熟悉的业务领域,而对医院业务的特殊需求缺乏深入研究,因而导致了双方接口不能很好地统一。

在这种情况下,华为3Com整合了内部产品和技术资源,同时还设立了专门针对医疗行业的业务模块,加大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投入。经过几年来的精耕细作,2006年华为3Com正式提出了智能数字化医院多业务信息平台――即搭建一个多业务融合、智能可控、安全可靠的高品质IP医院网络,全面提升医院全业务综合能力。

智能数字平台,助医疗全业务升级

随着信息化平台的成形,医疗体系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了给病人提供一个高效、有序、可控的就医环境,智能数字化信息平台覆盖到了从门诊挂号到住院治疗的整个过程,简化繁复的操作流程,帮助医院实现综合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针对门诊业务系统的并发性、实时性和突发性强的特点,华为3Com利用IRF智能堆叠技术,不仅增加了网络的接入带宽,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同时还能降低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并为未来的平滑扩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了高性能的网络技术保障,病人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就诊,而不必经过漫长的排队等待。接下来,真正能够体现医院信息网络综合能力的,还取决于住院系统的全面性和可控性。

住院系统覆盖了WLAN移动查房、PACS系统的IP存储/千兆桌面接入、ICU病房/传染病房的IP视频监控、客户关怀/移动办公IP电话、以及网络安全等多业务流程解决方案,能够满足医院综合业务扩展的需求。

通过部署WLAN,医生只需手持平板电脑或者PDA即可在病床前实时调阅病人的各种信息。医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下达医嘱,并随时与护士进行信息交流,处理紧急情况。这样,新技术的使用将最大程度地缩短诊治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全系列的视频产品,利用16分屏技术,医护人员可在一个屏幕上同时对16个患者进行远程监控。而利用大型医院的技术力量对社区诊所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在逐渐兴起的社区医疗体系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解决了社区医疗技术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扩展了医疗业务,成为一举双得的最佳解决方案。

此外,存储管理战略和相应的存储架构也是医院信息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医院信息数据的特点是海量、复杂,并且对安全性、实时性要求较高,为保证PACS系统的大量影像数据在影像楼内部的高速传递,华为3Com建议在医学影像楼内部构建千兆到桌面的高速网络,使IP存储系统高性价比、高性能、高扩展性和高安全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综合实力见证,免除医院的后顾之忧

一位企业医院信息中心的负责人曾感慨:“医院对信息化的要求很迫切,因为信息化带来的不仅是便捷,更是医院管理的现代化。不过只有医院的热情和强烈需求是不够的,还需要IT厂商的积极参与,通过高性价比的HIS产品,带给医院信息化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以山东省立医院合作为例,为了解决原有组网的单点故障、多厂家设备管理困难等问题,华为3Com通过智能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应用,帮助医院构建了一个高安全、高可靠、多业务承载的网络平台,圆满地解决了近3000信息点接入。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为了保持在信息化方面的前瞻性,华为3Com一方面保持年销售额15%的技术研发高投入,为医疗信息化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还将服务上升到战略高度,2006年推出了H3Care服务品牌,通过全面架构“快捷、专业、规范”的质量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

可以看到,华为3Com在行业竞争中,始终保持技术与服务双管齐下的策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信息网络服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想客户所想,忧客户所忧,正是华为3Com成功开拓各个行业领域的法宝在他们看来,免除了客户的忧虑也就是免去了自己的忧虑。

现在,华为3Com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设备逐渐在全国各地的医院用户中树立起了自己的信誉。例如北京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仁济医院、广东中山人民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天津人民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武汉同济医院、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第一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都成为华为3Com的服务客户。

结语

远程医疗服务解决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社区远程诊疗;医生服务站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6-1345-03

Application and Design of Community Telemedicine System

ZHANG Ling1, ZHU Guang-ping2

(1. Network Center of Shangqiu Medical College, Shangqiu 476100, China; 2.Henan Roady Limited by Share Ltd, Nanyang 473000,China)

Abstract:The community telemedicine system is the use of computer,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medical technology will be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practical hospital moved to the Internet, remote medical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can solve the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between rural and city's problem; sudden natural disasters, city well-known experts can not reach the disaster scene, community medical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level in rural areas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can use the remo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of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for treatment of the wounded.

Key words:Computer network; community telemedicine; doctor workstation

最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中国的老人越来越多。人们工作时间长、生活没有规律,人们的心里压力都是由不好的生活方式和受污染环境所致,最终引起所有慢性病的发作,如人们的血压高于正常值、心脑血管阻塞、糖尿病和骨头软化症等症状的病人非常多。当前,中国医院的资源建设出现严重不足,各省市经济不同资源建设极其不平衡。威望高医疗经验丰富的学者专家和世界先进的医疗器械非常有限,这些有限的资源都是集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大中城市。而偏远农村的慢性病和老年病人行走不方便,想去医院做检查看病非常不便,给老年患者和偏远农村的居民带来健康隐患,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和偏远农村的病人长途跋涉跑到市或省城看病增加了病人的经济开支,还使省市等城市大医院床位出现紧缺、医疗辅助检查器械不够用的情况,反而使乡村医院病床闲置和医生清闲。这就是设备分布的不均和医疗人员浪费造成的严重后果。因此,社区数字化远程诊疗系统对于提高社区医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整体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提高卫生资源的价值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理的能力,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和解决市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1]

近几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四川的汶山地震和玉树地震等,这些自然灾害发生后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由于道路基础设施受到破坏,知名专家无法马上赶到现场,农村社区医务人员缺少,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很多重症伤员得不到有效和及时的治疗,失去宝贵生命。社区远程诊疗系统的推广应用,遇到自然灾害时,知名专家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当地的社区医护人员进行指导救治,使重症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他们的生命得到有效的保护。

1 系统分析

社区远程诊疗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医院的医疗服务,打破了医疗服务原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主要集医疗咨询、会诊、远程病理图象诊断、医疗保健、医疗数字化管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社区远程诊疗系统采用的体系结构是B/S体系。设计系统时采用B/S体系结构,用户是通过浏览器完成一系统操作。打开社区远程诊疗系统的网页,先注册个人信息,然后再登录系统,输入个人信息登录后在网页中,首先查询远程专家的个人信息、远程服务请求、远程服务请求答复等一系列功能[2]。社区远程诊疗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通过先进成熟的Intelnet,完成网上远程看病服务工作。患者的的咨询、诊断和治疗等服务都可以借助远程视频技术来实现。看病者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异地挂号选择专家进行远程看病,在当地医院看病的流程,我们通过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网络上实现。化验报告和X射片通过高清扫描仪实现远程传输,供专家医生会诊;病人有疑问需要咨询医生,可以通过高清摄像头和话筒实现提问,专家医生利用该设备在线和患者进行在线答疑、交流、讲解注意事项。最后医生根据病人的综合情况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2]。社区远程诊疗服务系统改变了传统的看病方式,使医生的看病空间得到延伸,使患者在农村社区都能享受到三甲医院专家级的医疗服务。社区远程诊疗服务系统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社区远程诊疗系统的流程

2 系统设计

社区远程诊疗系统包括医生服务站系统、远程设备管理系统、药物发放系统等[2]。

2.1 医生服务站系统

医生服务站是远程专家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远程诊疗系统对病人的信息进行管理,能够满足病人信息的及时处理,如收集,处理、保存、传输等。进入该系统后,显示患者详细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远程专家确定诊疗对象,通过系统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同时查看电子病历、主要症状、检查和化验结果等。远程专家看完病人的基本病情之后还可以利用远程高清视频进行询问其它的症状,患者进行主诉病因。上述工作做完后,远程专家确诊,修改病人的基本信息,书写电子病历、开电子处方并提供详细的治疗方案。患者和社区医生根据远程专家提供的治疗方案和电子处方在本社区进行治疗。

2.2 远程诊疗设备

远程诊疗设备是在网络计算机平台上运行的电子设备。该设备的信息传输是通过网络实现交互传递,远程专家和病人之间实现语言沟通、文件传阅、结果查询等功能。同时,社区远程诊疗系统还能够把病人的电子病历贮存起来,作为患者的电子健康档案,远程专家为病人确诊时做为参考依据。

2.3 药物发送系统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浩的方方面面,我们购物时可以通过物流业把货物送到我们手中。同样,患者利用社区远程诊疗系统看完病之后,如果远程专家开的电子处方里的药物,在当地社区和医院不能买到,患者就可以利用系统的药品配送功能,把患者需要的药物通过物流业的配送,送到患者手中。解决了患者看病后拿不到需要药品的后顾之忧。药品配送的一个前提是,患者需要在线把药品的费用结算。医院只需要把患者需要的药品进行划价之后,患者通过一卡通医保卡就可以完成在线支付。最后,医院进行药品发送。

3 数据处理

3.1 Server服务器

Server服务器处理用户端提交的各种用户信息。包括医生服务站和远程诊疗终设备等,提交的患者注册信息、远程专家和病人的登录信息等。数据库中的信息需要变动操作时,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信号,服务器程序作出相应的回答请求[2]。患者注册就是病人申请将个人的信息写入到数据库,成为合法用户。远程专家和患者登录是指数据库中的合法用户通过服务器验证合法后实现相关的服务,可以进行相关的授权操作。退出系统是合法用户处理完工作后,将授权的操作和服务交还给服务器。

3.2 辅助设备数据处理

多媒体通信是指在一次呼叫过程中能同时提供多种媒体信息如声音、图像、图形、数据、文本等的新型通信方式。它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远程专家对患者的辅助检查信息要求精确,其中做的各种检查图像、远程视频、询诊音频信息要有诊断的参考价值。远程视频诊疗系统,远程专家和病人双方实现互动沟通,要实现网络在传输视频和音频时达到画面清晰流畅、声音和口形一致,便于远程专家对病人的病情更加了解,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那些不及时需要的信息实现单向传输。为了更加有效、合理利用网络带宽,我们在传输信息时,可采用实时传输信息和非实时传输信息结合的原则,这种传输原则能够把远程专家急需的数据信息及时送达,帮助远程专家尽可能早点做出诊疗方案,使病人得到治疗。

3.3 数据安全交换

我们在社区远程诊疗系统和医院内网中分别设立远程诊疗业务数据交换的服务器,在内外网的服务器成对出现,目的是建立远程诊疗业务访问的逻辑连接。服务器把业务的数据转换成可以交换的数据文件,并且指定交换的发送人与接收人为远程诊疗内外网的服务器。通过网闸没有应用协议,业务应用在内外网中间是中断的。远程诊疗业务数据交换是针对每个需要内外网大量数据交换的远程诊疗业务开发的,业务针对性强,认证、加密等方式各不相同,由于业务开发的认证、加密属于私密处理,每个应用都不相同,被攻击的可能比较小。即使有攻击,也只能针对本业务,不会扩展到远程诊疗内网的其他业务。与进行协议解析相比,网闸解析协议开通的是一类协议的所有应用,而远程诊疗业务是针对一个应用的开通。协议原理比较公开,被利用攻击的可能性较高,即使使用安全的用户身份确认技术,也不能与应用不同而改变,当应用增多时,危险增大。而远程诊疗业务服务的数据转换是远程诊疗业务本身开发的,根据远程诊疗业务本身的安全级别要求,采取各自的身份确认机制,与应用的融合性好,对业务使用者本身的权限管理也比较严格,对资源的安全管理粒度也比较细。

4 远程诊疗流程

4.1 注册登录

注册登录是病人在社区远程诊疗系统里如实填写自己的详细信息,获取到登录社区远程诊疗系统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ID、姓名、姓别、年龄、住址和密码等[2]。登录是患者在社区远程诊疗系统里获得合法的用户信息后,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能够登录社区远程诊疗系统,并能享受系统分配的权限服务。患者登录系统成功后可以看到远程专家和排队挂号人数;还可以提前把自己做的各项检查指标和化验结果通过高清扫描仪上传到诊疗系统,供远程专家做参考诊断。

4.2 预约远程专家

患者在远程诊疗系统上注册成功后,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社区远程诊疗系统,从远程专家库里调取专家的详细情况、根据远程专家的工作时间,发出预约请求,预约信息确定提交后等待远程专家会诊。

4.3 “一卡通”交费

可利用医保卡网络发展“一卡通”,只要患者到医保中心办理一张“一卡通”在卡里面充值一定的金额。患者需要付费时,只需要拿出一卡通在读卡机上刷卡就能完成一定的交费。全国医保实现互联互通,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医院实现刷卡看病。医保中心是所有一卡通的结算结点。一卡通的推广试运行,给患者带来很大便利,看病时不需要带大额现金,对病人来说增加了安全感。

4.4 药物购买

远程专家确认之后,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开具电子处方,患者就可以根据电子处方在当地社区拿药和治疗。如果当地的社区医院没有电子处方的里的药物,那么患者可以在指定的医院里购买,医院进行药物划价后,通过一卡通交费,医院通过发达的物流配送功能将患者在医院购买的药物送到患者手中。方便病人,同时降低了病人看病的支出成本。

5 结束语

社区远程诊疗系统可以把大中城市的医疗资源充分的调动起来,为偏远的农村患者更好的服务。有利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患者在当地就能享受到大城市的医疗服务;有利于解决了大中城市医院床位紧张,专家号一号难求,患者拥挤现象。当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时,远程专家不能到达救灾现场时,可以利用社区远程诊疗系统对重伤员进行指导救治,为受灾的患者开通了获救的生命通道。

参考文献:

[1] 胡外光,龙朝杰,陈敏莲,等.医院网上挂号系统的应用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5);55-57.

[2] 马锡坤.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视频诊疗服务系统方案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4(30):208-210.

[3] 魏晓慧,盛海云.中小医院开展远程医疗的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 2007, 4 (11) : 37-38.

[4] 边长杰,田俊峰,潘丽娅,等. 智能在远程医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1, 22 (3) : 50-53.

[5] 师硕,李锡杰.远程医学的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展望[D]. 上海:2005中国医学图像技术应用论坛论文集,2005: 162-164.

[6] 朱新建,吴宝明,彭承琳. 国内远程医疗系统建设进展与展望[J].医疗卫生装备, 2003 (5) : 26-28.

远程医疗服务解决方案范文第5篇

2003年成立的远东宏信有限公司医疗系统事业部(下称“远东医疗”),早在成立之初就已预判了中国医疗机构的发展趋势。由此,远东医疗确立了以融资租赁为先导,从产业端入手了解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并适时向医疗机构推出了金融、贸易、工程、投资、管理服务平台,助推医疗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

十年来,远东医疗在迅猛的经济浪潮中,与中国医疗机构携手成长。深耕医疗领域十年,远东医疗如何为医疗机构提供综合运营服务?如何助力医疗产业升级?本刊记者专访了远东宏信有限公司医疗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吴志军。

《中国医院院长》:远东医疗如何判断中国医疗市场的进程?如何适时推出服务平台助力医疗机构发展?

吴志军:远东医疗作为远东宏信有限公司下的一个事业部,本身承袭了公司在融资租赁领域悠久的探索历史,并拥有深厚的金融服务行业经验。然而远东医疗并未将自己定位为单纯的资金提供方,而是提出了“产业+金融”的双驱动战略,期望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聚焦医疗产业研究,撬动产业发展,打造繁荣的产业环境。这样的定位让远东医疗谋划战略布局时,能以更广阔和长远的视角,站在医疗整个行业的角度,开展业务。虽然早在2003年远东医疗就已提出了金融、贸易、工程、投资、管理等平台建设方向,但事业部并未贸然推出新产品线,而是在十余年的业务探索中,把握住了医疗行业的发展脉搏。

经过与全国数千家医院的合作,我们认为,中国医院的发展阶段大概可分为三个阶段。2006年以前,中国医院的硬件条件尚可,但设备相对落后,因此这个阶段的医疗机构都在加强设备添置;2006年以后,随着设备添置的成熟,医院的收入达到一定提升,此时原有的医院基础建设已无法满足大量的就医需求,中国医院的发展随之走入了基础建设阶段;2012年,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进一步清晰,已完成前两轮外延式建设的医院,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即注重内涵的提升。

在前两个阶段,远东医疗主要提供与设备和基础建设有关的融资租赁服务,并根据客户需求,定义出以医院手术室净化工程为核心的工程技术服务平台业务。与此同时,由于东西部经济水平的差异,东部的医疗机构以及少部分西部领先的医疗机构,已在第二个医院发展阶段中显现出提升医疗管理的渴求,部分高端的东部沿海医院甚至对资本市场萌发了兴趣。远东医疗洞察医院的需求之后,选择做实前期考察与准备,静待国家对医疗行业政策的进一步清晰。

在积累了大量上游客户、行业知名厂商,寻找到管理产品提供方之后,2012年,远东医疗推出了管理公司和投资公司,以匹配中国医疗机构第三个阶段的发展。其中与台湾中部最大的彰化基督教医院合作成立的管理公司,旨在为国内医疗机构提供高品质、个性化的医院运营管理服务。管理公司设计的绩效管理、品牌管理、评级评价管理等管理项目,如果放在5年前,会与大陆医院的真正需求错配。但远东医疗恰当把握了时机,在医疗机构最需要的时刻推出了最合理的服务。

《中国医院院长》:当医疗机构产生硬件软件提升需求时,倾向于选择何种方式达成需求?远东医疗是如何为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

吴志军:回顾远东医疗探索市场推进服务的历程可知,中国的医疗机构普遍愿意接受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助力医院发展。其中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医院更早对金融服务产生需求,之后才是偏远地区医院及基层医院。随着远东医疗自身风险识别能力的提高,可达到将服务覆盖至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能力。

就提供服务的方式而言,首先,远东医疗以全国14家办事处、近170名金融服务人员的团队覆盖了除外的主要地区,能够以高效的团队达到为医疗机构服务的能力;其次,远东医疗要求每个项目经理能够为其所负责区域内的医疗机构提供开展设备融资计划的评价与指导,为其引进设备做出性价比分析、设备使用效能分析以及设备在区域内竞争能力分析,真正站在医院的角度,制定出与其资金状况相匹配的资金方案,而非单一融资方案。随着远东医疗与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合作成立的宏信医院管理公司顺利运行,远东医疗又导入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以提供管理咨询方案推动医疗机构的内涵建设。

远东医疗与广西东南部地区最大的一家综合医院长达8年的合作案例,可以恰当诠释远东医疗的服务模式。2005~2010年间,我们与该医院共合作进行了8期融资租赁项目。之后数年,随着这家医院自身资金供给能力的提高,对金融产品的需求度有所降低,同时医院的核心需求也转移至更注重内涵的运营与管理模式。于是在2013年,担任宏信医院管理公司常务副总与彰化基督教医院副院长的陈秀珠女士,亲自带领管理团队入驻该院,为他们定制了多维度的管理咨询方案,包括针对其在建新院提供的新建院运营规划辅导、针对绩效管理进行的BSC平衡积分卡工作坊辅导、科室绩效奖金分配辅导等。在此过程中,远东医疗又将可量身定制资金需求额度、设计年限和还款方式的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给这家医院,为其在建新院提供了一亿元的支持资金。这样的案例,体现的正是远东医疗高效的多元化整合方案在解决医院发展过程中复合型需求的价值。

《中国医院院长》:远东医疗旗下的上海宏信医疗投资有限公司是如何服务于医疗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