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文化的起源

中西文化的起源

中西文化的起源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资源;山西;复合资源;经济发展

引言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全省人文、自然、社会等各类资源极其丰富,但是经济却相对落后,这与资源优势极不相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做到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文资源开发综合协调发展。

山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煤产量居全国第一。长期以来,山西注重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但却给本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我们怎么调整现状呢?

在自然资源方面山西有名山、瀑布、泉水、峡谷。在人文资源方面,山西有古文化遗址、古城、寺院、石窟、故居、壁画、古墓珠串全省。在山西可以从黄河文化的渊源中探寻中华文化的起源,从北方游牧文明圈中解读边塞文化,以五台山和云冈石窟为中心展示中国的佛教文化,从中国古建筑的宝库中弘扬建筑文化,晋商文化。而这些自然文化资源对山西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在很长时间里被轻视,政府原来只是发展单项经济价值,后期把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山西的能源结合起来发展复合型经济,它的价值远远大于单项价值。合理开发山西的复合型资源使其成为山西吸引世界目光的生态文化精品,营造自然与人文和谐互动的良好氛围来共同促进山西经济的腾飞。

在21世纪,大家都关注着新世纪中国的命运。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人们深切地体会到“发展是一个硬道理”。为了更加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并通过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已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对“文化资源”的重视,将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1 “文化资源”的含义

所谓资源,通常是指可供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资财的来源,或者说资源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

目前,资源学者习惯把资源按其属性分为两类:一类为自然资源,另一类为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一般是指能够进入人类劳动生产过程并被加工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那部分自然要素。社会资源包括的范围则相当广泛,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主要是指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它不仅包括人类劳动所提供的以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劳动力资源和经济资源,而且也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信息、管理等非物质形态的资源。我们常说的“文化资源”就属于社会资源。

地方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它本身是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与“人”一体的。我们在这里之所以将它变为主体“人”的客体,并将其称为“资源”,是因为我们考虑到非物质文化层面的各个要素或特质对于物质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地方文化的各个要素只有当其对物质文化发展有作用时,才能称之为“文化资源”。

在以往的资源观念中,人们更多的是从经济增长与发展要素的角度,关注那些与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且易于感知的各种资源,如矿藏资源、土地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而那些由人类文明所创造出的,与经济社会发展共生、同构、互动的人文资源却易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用大资源观来看,任何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延续中都会形成、积累起具有一定时空特点的人文资源。对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特别是对于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或其特定区域来说,长期积淀下来的雄厚灿烂的人文资源层,是其社会财富的重要构成部分,如能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将会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

2 山西的“文化资源”

现代旅游业的灵魂就是“文化”,没有文化的旅游资源是没有活力的。可以说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支撑和灵魂。在“文化资源”方面,山西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誉。山西现在已经形成了三大文化品牌,即晋北佛教古建文化旅游,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旅游,晋南华夏根祖文化旅游。

晋北佛教古建文化旅游区以五台山风景区、云冈石窟、恒山风景区以及应县木塔等为重点,辅之以大同的九龙壁、上下华严寺、善化寺、朔州的崇福寺等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这一景区以其宏伟壮丽的古建艺术,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吸引着中外游客来参观。

晋中晋商民俗文化旅游区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曹家大院等中国北方民居,以及中国现代的大院文化和晋商文化,兼有园林山水风光为一体的晋祠等,都形成以晋商文化和民俗文化为鲜明特色的旅游区。

晋南华夏和祖文化旅游区以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华夏文化为主体形象,吸引广大中外游客特别是东南亚华人华侨寻根祭祖。“试问我祖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闻名全国的明代移民遗址——洪洞大槐树,被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大槐”后裔视为“祖”或“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故乡。

另外,山西还有如下文化资源:

自然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条件使山西拥有众多自然旅游资源,造就了许多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瀑布,珍奇生物等。

革命军事文化。无论古今,山西都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像上党战役主战场、文水刘胡兰纪念馆、武乡左权八路军指挥部等,都是深厚的军事文化的象征。

地方节庆也是文化资源中的一部分,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好的契机。如今山西政府已充分意识到节日文化活动是带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在这些节日如旅游节、庙会、灯会期间当地可以组织经贸洽谈会,来发展省内的经济。

3 山西“文化资源”的开发

各个地方的文化资源从类型上都大同小异,但其外延却千差万别。地方优势文化资源的确定一般依照以下原则:

第一,跨地方优势突出原则。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是在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而肓的,各地都有的文化就不是特色文化了。要突出当地的某个文化要素或文化特质在当地的文化结构中所有的明显而突出的地位。

第二,优势长期延续原则。在开发利用地方优势文化资源时,要考虑到该文化资源的优势是否可以在较长的时间之内具有稳定性,而不会出现昙花一现、流行一时就消失的情况。

第三,优势一体性原则。地方文化资源中的优势文化要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优势资源连在一起的,应能组成整体。综合利用,引人注目度与日剧增。

在三晋大地上,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必须贯彻上面提到的地方优势文化资源的确定原则。实际上,山西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错。首先,突出了自己的民俗特色。晋北豪放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古建文化相交融,晋中突出了近代金融商业气息的大院文化和古城特色,晋南则是打出了根祖文化。这样就各具特色地突出了当地的文化结构,而所选择的这些“文化旅游资源”又具有稳定性、长久性的特点,不易消失;从而使得“文化”这种非自然的资源,作为现代人欣赏的旅游资源,将会长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开发方面,山西文化旅游资源除上述三大品牌外,其他方面的开发还有待加强。因其他文化资源的开发只是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点而孤立发展,其间还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这既不利于带动全省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也不能使各种文化资源的利用形成有效的互动局面。文化旅游产品以静态为主,缺乏动态性。同时,对于山西的旅游业而言,交通问题比较突出,至今没有一趟贯穿山西省南北的省内列车,由于山西省的旅游景点相对分散,因此,游客会在路上耽误时间,从而影响了来省旅游的人数,使得经济受到限制。此外,文化资源的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经营的旅游商品的商店既少而且规模较小,商品单调,严重影响旅游者的购物情绪,阻碍旅游业的发展。今后。应提升开发的质量,提升文化的层次,同时要改善交通条件,加强科普宣传,注重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形式的多样性,挖掘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保护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性,提高从事文化旅游资源管理、服务人员的总体素质,以吸引中外游客,促进山西经济发展。

4 结语

我国当前的文化资源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从“事业模式”转化为“产业模式”,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这个变革将文化与现实经济联系了起来。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江西;红色文化;平面设计;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61-02

赣鄱大地存留的红色文化资源,博大精深,自成体系,它是红色年代赋予赣鄱儿女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鲁迅曾说过“越是地方特色的,越容易被别人别国认知”,江西红色文化作为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如能科学合理的加以开发利用,必能发挥其价值被让更多的人所认知。本文主要探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平面设计中的价值与融合问题,旨在充分展示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传达优势,为平面设计作品添加新的活力和视觉元素。

一、江西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开发利用的价值体现

(一)承传开创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弘扬民族精神

同志曾说过:“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此语深刻说明了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蕴涵了丰富而强烈的民族精神,将其运用于平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式进行鲜明直观展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江西红色文化的承传开创,因为江西红色文化视觉符号的市场商业运用,必会将江西红色文化中的经典事例、英雄风采、激昂的词汇等以静态视觉语言的方式展现于众,在一定程度上既能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又能唤起受众对那段特殊时期人们的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坚定的理想信念及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等精神内核的回忆,从而鼓励和影响受众的精神世界,达到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此外,江西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有效运用与传播,在借鉴现已存留的红色资源的同时,与时俱进,将其再设计,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承传开创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目的。

(二)为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注入新鲜血液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是在特殊时期,特殊氛围下的产物,因其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质,其独特的艺术气质让受众为之震撼,红色文化的符号图式还能唤起红色时期的红色记忆,引发奇妙的视觉艺术想象。如此独特和魅力的视觉资源,如若在平面设计中有效的开发利用,可进一步丰富当前平面设计的创意源泉和艺术表现形式,为平面设计提供极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和极大的启发与滋养;为平面设计作品增加内核上的深刻生动,形式上的激昂注目。以独具特色的江西红色文化武装的平面设计作品,必能让其在国际平面设计的舞台上更具识别性,为国外的受众获取更多关注和视觉交流沟通的机会。

(三)突出地域特色,彰显江西魅力,为江西的经济发展增加新的附加值

通过创作具有江西红色文化特征的平面设计作品,充分发挥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识别优势,将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与地域性平面设计创作进行有效嫁接,营造“本土特色”的平面设计作品,满足受众一定的精神诉求,以此突出地域特色,彰显江西魅力,为江西形象和江西企业增加高经济附加值,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江西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开发利用的对策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江西的名片,理应积极探索和广泛应用于设计领域,经过调研,笔者了解到当前已有学者和设计师关注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利用,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红色文化资源与平面设计融合问题认识不够深刻、相关教育滞后、运用技法不当等,致使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未能在平面设计领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价值。如何在平面设计中切实有效地开发利用我省红色文化资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切实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

政府职能部门的正确导向是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关键,政府职能部门应切实宣贯国家关于地域特色文化的相关文件精神,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提供政策、制度支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科学开发、合理保护

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做到科学开发、合理保护,如开发不善,资源保护不力,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政府职能部门应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给予正确的政策导向和科学的实施建议,开发过程中应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对于开发方案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全面而深入论证。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引导建构政府、企业、社会三维一体的立体开发格局,可以筹集多方资金,群策群力,为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贯彻实施,形成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保护机制。

2.注重宣传,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

为使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唤起受众的思想认同,深度挖掘其潜在价值。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对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拓展和创新宣传形式,积极组织相关研讨会、文化节,鼓励和引导各媒体部门制作形式新颖、与时俱进的红色文化宣传作品等,营造江西红色文化的浓厚氛围,增强江西红色文化的吸引力,达到宣传江西红色文化和宣传红色江西的终极目的。

(二)江西高校应在平面设计教学中构建科学有效的教育机制

文化传承重在教育,江西地方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担负起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承传开创的重任。江西红色文化资源给现在设计创意全新的滋养和启发,并丰富了设计语言的表现力,理应成为江西高校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为使江西红色文化资源在地方高校的有效传播,构建科学的教育机制是关键,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机制的构建。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丝路文化资源与产业;影视动漫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22-0011-04

一、丝绸之路新起点的争夺与发展趋向

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是当前我国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推行的一项重大国际战略决策。丝绸之路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之路,也是推进丝绸之路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国同中亚、东欧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着力建立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以宏大的国际视野确定了中国多维、多极、多层次、全方位的外交格局,以及向欧亚内陆全面开放的文化战略新态势。

自2013年秋季以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中亚峰会上提出要与周边国家、地区共同开发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闻风而动,积极论证与定位各自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所处的地位与角色。陕西省西安市过去被公认为横贯亚、欧、非洲的丝绸之路的起点,但是近年对此定论似乎有所怀疑。有学者相继提出河南洛阳或南阳是陆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有学者认为,福建泉州,江苏扬州,浙江杭州、宁波,山东烟台,广西合浦等,以及澳门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始发港。

20世纪末,横贯东亚、中亚、东欧、北欧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建成。21世纪初,又有江苏连云港、广东广州、以及天津、上海、重庆等地声称是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如今,全国丝绸之路沿途各行政区域又在火热争夺诸如经济与文化中心、高地、桥头堡的署名权。在此形势之下,陕西西安的传统名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仅西北五省来说,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做文章,而且动作都比较大。诸如青海省提出打造“新唐蕃古道”或“新丝绸之路”;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要建成中国与世界穆斯林经济文化交流的“新丝路”;甘肃省借助丝绸之路在境内最长距离的区域优势,高调唱响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段”的新理念;有着全国最长边境线和诸多边防口岸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不甘示弱,屡次亮出“丝绸之路桥头堡”的国际品牌。

从整个中国西部来看,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丝绸之路沿线的众多省、市、自治区都在闻风而动,频繁使用丝绸之路“交通枢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文化产业高地”、“经济文化重镇”等新名称。因为特殊的地缘优势,如云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拟以“西南丝绸之路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而扬名海内外。

在历史与现实面前,到底谁能把握天赐良机得以长足发展,谁能借助于国家大政方针,名副其实地担当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建设的“排头兵”、“领军者”。归根到底,这都要靠各自所拥有的丝绸之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资源财富多少与所创造的经济、文化产业价值高低来向世人证实。

丝绸之路形成于中国秦汉以前,又称“玉石之路”或“陶瓷之路”。汉代奠定丝绸之路基本走向,以西北沙漠、绿洲为主干道,是贯通欧亚内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陕西关中盆地、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塔里木盆地,跨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经中亚、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而达地中海东岸,全长7000多公里。其中在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全长4000多公里,约为全程的1/2强。

新丝绸之路即1992年全线开通的由中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港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穿越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六个省区,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荷兰七国。这条新的国际大通道全长10800公里,在我国境内为4131公里,其中穿越西北地区的陆桥总长为3300公里。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居于黄河中游,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东南与湖北、河南相接,南邻四川省,西接甘肃省,西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北界内蒙古自治区。全省面积20.56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4%。如果按古丝绸之路与新丝绸之路实际距离算,自西安经咸阳至宝鸡的距离仅有177公里。应该说,在此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空间非常有限,所占份额比较小。

不过,若论及地缘优势,西安居于中国的中心地理位置,为贯通东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又是对世界历史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中国封建社会十三朝古都。古都长安在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方面积淀很厚,并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与权威性。但是,自汉唐以后中国传统社会经历数千年的变迁。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迁移,陕西省的历史地位有所下降,成为目前中国36个行政区之一,西安也只是西北地区的一个普通省会城市。

那么,如何恢复昔日陕西西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祥地、丝绸之路起点的辉煌历史地位,怎样借助中国西部大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良好历史机遇,大力挖掘陕西境内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促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神圣而艰巨的任务。

二、陕西境内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

陕西历史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闻名遐迩,传统文化资源雄厚,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间最长的省份。古代建都长安有13个朝代,先后有79个帝王在此执政,时间跨度长达1180多年,为中国七大古都之首。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决策的提出,给陕西省西安市恢复历史的荣耀,推动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的长足进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物遗存极为丰富多样。据不完全统计,陕西省现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浏览陕西这座“天然历史博物馆”,随处可看到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等,其中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

根据有关资料所显示,陕西最佳历史遗迹如西安古城、秦始皇陵、黄帝陵、法门寺、古汉台、宝塔山等,多与省内丝绸之路文化有关。西安景区中主要有西安城墙、西安碑林博物馆、钟楼、鼓楼、大清真寺、城隍庙、八仙庵、关中书院、湘子庙、大雁塔、小雁塔、曲江遗址、唐代艺术馆、秦阿房宫、汉长安城遗址、大兴善寺、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唐长安遗址等,也同样体现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

根据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等著《陕西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对陕西旅游区划文化资源统计:陕西省现有旅游资源9972项,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类型,其中地文景观380项,水域风光129项,生物景观22项,天象与气候景观5项,遗址遗迹2190项,建筑与设施1864项,旅游商品533项,人文活动1204项。人事记录分为人物、事件,艺术分为艺术团体、文学艺术作品、民间习俗、现代节庆。①按其自然与人文类划分,包含众多的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在内。

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涉及丝绸之路文化路段与建筑,主要集中在路、关、驿、亭、津、桥等方面。如乾县漠谷道、淳化秦直道、长安子午关和临皋驿、凤翔大和关、宝鸡大散关和汉栈道、陇县安戎关和大震关、眉县凤泉驿、咸阳杜邮亭和陶化驿、兴平县马嵬驿和望苑驿、岐山龙尾驿、永寿麻亭驿、长安西渭桥等。唐代诗人温庭筠《题望苑驿》诗曰:“东有马嵬驿,西有相思树。”《元和郡县图志》“清水县”条记: “分水驿,行人歌曰: 陇头流水,呜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断绝。”唐代诗人杜甫《兵车行》诗云:“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云:“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均散溢着浓厚的丝绸之路文化意蕴。

在陕西省境内与丝绸之路经济、文化关系密切的名胜古迹很多。如西安有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灞桥、大兴善寺、卧龙寺、青龙寺遗址、大雁塔、小雁塔、曲江池、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碑林、化觉巷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城隍庙、广仁寺等,咸阳有周陵、秦都咸阳遗址、六国宫殿遗址、长陵、汉陵、中渭桥遗址、李墓、顺陵、千佛铁塔等,宝鸡有北首岭遗址、陈仓故城、金台观、鸡峰山等。

自古迄今,陕西籍的丝路历史名人很多,如云游西域昆仑的西周第五代君主周穆王,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汉中城固人张骞,东汉初年保据河西、奉戴汉室的扶风平陵人窦融,奉命南征任陇西太守的扶风茂陵人马援,东汉明帝时开拓西域的军事统帅扶风平陵人窦固,“投笔从戎”、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的扶风人班超及其子西域长史班勇,亲历西北边塞战场创作了许多边塞诗的京兆万年人王昌龄,随高仙芝参与怛罗斯之战、失败被俘后著有《经行记》的唐代旅行家杜环,遍历印度河上游的京兆云阳唐朝僧人悟空,全面反映了唐末社会动荡图景的文学家京兆杜陵人韦庄,创立“关学”的北宋凤翔府横渠人张载,以元朝陕西行省员外郎身份出使河湟洮岷地区的长安人许允德,遍历西域各地、与陈诚合著《西域行程记》及《西域番国志》的明户部左侍郎长安人李暹等。

客居陕西长安等地与丝绸之路文化发生密切关系的著名人物,如西汉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远嫁匈奴的王昭君,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出使东罗马的东汉使节甘英,汉魏著名女诗人蔡文姬,东晋僧人、旅行家法显,古代高僧、著名学者、翻译家鸠摩罗什,隋唐名臣裴矩,唐高宗时名将裴行俭,唐代远赴吐蕃和亲的文成公主,唐大将薛仁贵,唐代僧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义净,唐代大佛学家、旅行家玄奘,唐名将、高丽人高仙芝,唐朝著名边将封常清,唐朝天宝年间的名将西突厥后裔哥舒翰, 西凉国王李九世孙、唐代大诗人李白,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唐代边塞诗代表诗人岑参,唐新罗僧人慧超,唐日本僧人空海,唐朝地理学家贾耽,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李益,宋代著名使节王延德等。

古都长安出现的反映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传世典籍,如西汉刘歆撰《西京杂记》,东晋常璩撰《华阳国志》,晋潘岳撰《关中记》,孙星衍序断为汉末人撰《三辅黄图》,北魏僧官宋云撰《宋云行纪》,东晋沙门法显撰《佛国记》,隋裴矩撰《西域图记》,唐王名远撰《西域图记》,唐杜环撰《经行记》,唐韦述撰《两京新记》,唐玄奘、辩机撰《大唐西域记》,唐慧立、彦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日本释圆仁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唐高僧鉴真撰《法务赠大僧正唐鉴真过海大师东征传》,唐崔令钦撰《教坊记》,唐段安节撰《乐府杂录》,唐南卓撰《羯鼓录》,唐郑处诲撰《明皇杂录》,唐苏鹗撰《杜阳杂编》,后晋高居诲撰《使于阗记》,北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北宋宋敏求撰《长安志》,北宋供奉官王延德撰《西州使程记》,北宋沈括撰《梦溪笔谈》,清徐松撰《汉书西域传补注》等。

如今,与众多丝绸之路人物和经典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陕西省在丝绸之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上明显不足,在近万项文化资源中官方制定的旅游区划丝绸之路历史人物资源与古代文献资源却是寥寥无几 。其中公布的文学艺术作品只收入36项,文学作品8项,即《长恨歌》、《赞姚秦三藏鸠摩罗什法师》、《大禹治水》、《创业史》、《打钱歌》、《集路行歌》、《胡笳十八拍》、《人面桃花》等。艺术作品收录绘画、剪纸、农民画、制陶、制钱5项。而且,上述绝大多数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无直接联系。

根据对西北地区丝绸之路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调查可以发现,虽然陕西境内丝绸之路路线不多、不长,辐射的区域不广,但是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品位高乘,文字记载周详,其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对中外历史的发展影响长远。因此,对于陕西省内丝绸之路文化资源的富矿藏、贫可采、少利用的开发利用窘境必须高度关注,并设法尽快改变。

三、陕西丝绸之路演艺文化产业发展与学术研究

北京大学教授叶朗主编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中载:“陕西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其文化积累之丰厚,文化形态之多样,文化哲学之深刻,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宝贵资源。”②在陕西众多的文化资源与产业之中,如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动漫、网络媒体、广告、艺术品、会展、节庆、教育、体育等产业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尤其是影视剧演艺与文化出版产业一直受到国内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南宇在《西北丝绸之路五省区跨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一书中指出:“西安作为与罗马、雅典、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无论是作为硬件的城市基础设施,还是作为软件的城市形象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与完善。”但是,在丝绸之路文化品牌产业发展方面,陕西与国内先进省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不足。南宇还分析了甘肃省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之处:“利用世界遗产的知名度在文化产业内部培育出有市场号召力的文化品牌,然后将此品牌扩展到其他产业中,最大化实现品牌价值。例如,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的创作及市场化运作,就是以名震中外的世界遗产甘肃敦煌莫高窟为创作背景,成功地运用了世界遗产品牌战略。兰州歌舞剧院看到了得天独厚的敦煌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等特有民族文化,打造文艺精品的市场前景。”③

尽管陕西省内丝绸之路文化资源非常丰厚,但是在这方面并没有充分挖掘与利用。现为人们所知的相关演艺文化成果,诸如交响诗《天山》、《兵马俑幻想曲》,钢琴三重奏《玉门散》,民乐合奏《音诗一骊山吟》,琵琶独奏《新翻羽调绿腰》、《阳关曲》,民乐合奏《长安社火》,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管弦乐《秦韵》、《香山射鼓》,歌舞《唐长安乐舞》、《仿唐乐舞》,舞剧《长恨歌》、《秦俑魂》,歌剧《帕丽扎特》、《张骞》,歌舞《梦回长安》、《梦回大唐》等,其中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有密切关系并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仅有歌剧《张骞》、大型景观舞剧《长恨歌》等几部舞台演艺作品。

陕西省本土所产影视动漫作品只有《大明宫》、《贞观之治》、《大明宫词》、《大秦帝国》等十数部。但是涉及陕西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影视作品如《秦颂》、《汉武大帝》、《张骞出使西域》、《解忧》、《王昭君》、《昭君和番》、《昭君出塞》、《司马迁》、《大汉天子》、《班超西征》、《法显》、《蔡文姬》、《唐玄奘》、《文成公主》、《薛仁贵》、《西游记》等大都是在其他省份或港台地区拍摄。至于《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丝路》、《丝绸之路上的美食》等反映丝绸之路的影视品牌更是被外省、市、自治区甚至国外影视界争相拍摄。

论及丝绸之路文化出版业,在国内社会影响最大的是浙江人民出版社与新疆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两套“丝绸之路研究丛书”。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丝路文化丛书共五部,即《丝路文化・海上卷》、《丝路文化・西南卷》、《丝路文化・沙漠卷》、《丝路文化・吐蕃卷》、《丝路文化・草原卷》。自20世纪末至今,新疆人民出版社已组织出版发行丝绸之路研究系列书籍达30多种。兰州大学出版社在推出《丝绸之路文献叙录》之后,近年出版的“欧亚历史文化文库”收录了与丝绸之路文化相关的研究专著、译著、知识性丛书数十种。另外,在国内陆续出版多种《丝绸之路大辞典》、《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等工具书,为研究丝绸之路之路经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追溯历史,陕西省虽然也倡导秦汉文化、唐文化、长安文化等专题文化研究,其中社会影响较大的有“隋唐两京丛考”、“长安史迹丛刊”、“古长安丛书”、“古都西安丛书”、“大长安书系”等,但是多限于古籍文化整理的层面,很少与中外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直接挂钩,介绍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著述为数不多。在丝绸之路工具书方面,周伟洲、丁景泰主编《丝绸之路大辞典》。陕西省丝绸之路文化出版业发展情况与古代长安是丝绸之路起点身份有所不符。

不可否认,陕西省关于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整体上比较薄弱,过去学术界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故尚无系统完整的丝绸之路研究成果。略加搜集,陕西省出版机构也陆续、零散推出的一些有关丝绸之路文化的著作,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并总结经验,有效推广,以支持、引导与拓展其发展态势。

如20世纪末出版的武复兴著《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王德温、王煌彦著《丝绸之路漫记・陕西分册》,李健超著《丝绸之路沙漠路线中国境内的自然环境及变迁》,武伯纶著《传播友谊的丝绸之路》,霍本田编《幻游“丝绸之路”》,康志祥、李毓泰著《丝绸文化与丝绸之路》, 周伟洲、王欣主编《奥地利莎尔茨堡大学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等。

21世纪陆续出版的有许序雅著《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历史地理研究》,《茶马古道》编著部编《茶马古道》,姚怀亮著《商於道:“诗歌之路”》,孟昭勋、李树民主编《新世纪丝绸之路旅游》,李强著《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李健超著《汉唐两京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论集》,胡戟、齐茂椿著《重走唐蕃古道:接文成公主回娘家》,张燕著《古都西安:长安与丝绸之路》,王蓬著《从长安到罗马:汉唐丝绸之路全程探行纪实》,武原主编《让丝绸之路重现辉煌:利用亚欧大陆桥发展陕西经济》等,亦不足以构成陕西省丝绸之路文化高地及学术研究集团之优势。

根据在报刊与新闻媒介上查询的结果,陕西省与西安市高校及科研单位相关人员所发表的有关丝绸之路文化方面的论文,在数量与质量上比起北京、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相差许多,此种学术现状与陕西争取成为丝绸之路桥头堡与新起点的理想相距甚远。对此落后的学术研究局面,需要努力尽快改变。

目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不只涵盖西北传统丝绸之路,还有不断扩展的海上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北方草原丝绸之路。针对全国诸省、市如广州、上海、宁波、烟台、北海、洛阳等都在设法获取丝绸之路新起点的名分。陕西省应该加大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科研力度,规律性地召开各种国际性会议,组织大范围学术考察,承担部级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出版各种有助于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文化出版物与文学艺术作品,努力在全国乃至亚洲地区起到学术表率作用。

自从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成立“陕西文化资源协同创新中心”之后,其下属 “陕西丝绸之路旅游文化资源与开发”分支课题组,陆续编选了《陕西丝绸之路研究著述》与《陕西旅游文化资源》两本资料集。陕西省拥有丰富的丝绸之路文化资源需要整理与研究,但遗憾的是受传统观念、客观条件、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制约,很多研究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充实。我们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又多次组织丝绸之路文化考察,准备陆续编选《陕西丝绸之路考察纪实》与《陕西丝绸之路文学文献》等书籍,力图对陕西境内的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进行力所能及的调查与研究,论证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开发策略与改进措施。

长期以来,有关丝绸之路地理、历史、经济、文化价值的研究取得较大的成绩。陕西省西安市作为丝绸之路的策源地,拥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巨量丝绸之路文献,我们应该将其置入中国乃至世界大视野中予以审视,结合中央制定的中国西部大开发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政策,立体、网络、全面地进行研究。通过不断开拓具备国际视野的新丝绸之路文化空间,不断加强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与产业文化的调查,以求促进丝绸之路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注 释]

①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陕西旅游资源评价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第4篇

从晚明“中西会通”到晚清“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 “东西方”从地理概念里走出来,不光走向以海权为中心的地缘政治概念,更走向“东西方”比较的文化概念。或曰“东西方”,源于“东方学”,是西方人针对东方搞出来的。

按照赛义德的说法,作为一门学科的东方学研究,始于1312年维也纳宗教会议,因为会议决定在巴黎、牛津等地正式开设阿拉伯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和叙利亚语的教职。

有趣的是,该会议将西方文明根柢的希腊语、希伯来语都划到东方学里了,看来中世纪的欧洲,只知有罗马,不知有希腊。罗马,也不是希腊化的罗马,而是基督教的罗马。

就连基督教也不再是那个在希腊化世界里兴起的原始基督教,而是“脱亚入欧”的罗马天主教。总之,希腊被边缘化,被东方化,希腊化世界的基督教也被叫作“东正教”了。

希腊化世界一度被“西方”驱逐,像浪子一样,流落在“东方”,而与之几乎同时兴起的中国式天下,虽然时有异族入侵,也曾有过入主中原,但三千年来,迄未改变。

就在基督教改变希腊化世界的同时,佛教也进入了中国式天下,中国被佛教化了,也使佛教中国化。不管异族入主中国,还是佛教化的中国,中国都未被埋没。

可希腊化世界就被基督教埋没了,以至于“东西方”文化大错位。

没有希腊的西方,还算个什么西方?即便在地理上可以叫作西方,在文化上还可以叫西方吗?有教皇和教会并不能代表西方,因为基督教的根源不在西方而在东方,要有希腊,才能代表西方。中世纪,东西方文化大换位,东方的基督教跑到乱哄哄的欧洲去立教会做教皇,而西方则把个希腊化世界留在了东方。换位产生错觉,来自东方的自以为代表西方,从西方过去的却被当作东方。

如此文化错位,是希腊文化与拉丁文化分歧所致,更与罗马帝国分治有关。

丢失了希腊,西方就黑暗了吗?倒退是有的,黑暗还不至于,在回归希腊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前,还有过一次拉丁化的文艺运动。有人把这次文艺运动,也叫作“文艺复兴运动”,我们认为不确。以前就有,把它恢复出来的,才叫复兴,而拉丁化是新兴的,故不应称为“复兴”。还有,文艺复兴运动主要是人文主义的,而八世纪卡洛林王朝的文艺运动则以神学为中心,属性也不一样。

十二世纪以后,欧洲城市兴起,北有波罗的海口岸的吕贝克,南有地中海的威尼斯,以及以它们为中心的城市群及其结盟运动,历史形态仿佛又回到了欧洲古典时期,这些城市,为了证明其存在的合法性,也为了树立其榜样,重新发现了古希腊。于是,希腊化取代拉丁化,神圣罗马帝国开始解体了。适逢奥斯曼帝国兴起,击溃东罗马,罗马人出逃,希腊遗产回家,从此回归西方了。

如果连希腊都非“西方”,那么“西方”从哪里来?罗马人曾把希腊当作他们的老师,可当罗马成为教皇的地盘和拉丁化运动中心以后,就跟希腊化世界划清了界限。

在希腊化世界里,“东西方”冲突还不具有文明性质,希腊文化源流,就有源头来自东方,因此,在文化上,“东西方”本来就有统一性,能够一体化,化为“文化好东西”。

以此来看亚历山大东征,除了继承希波战争的历史衣钵自居于希腊正统外,还有一个完成世界统一性实现亚欧一体化的文化理想和哲学使命在驱动。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西民办高校 地方特色课程资源 开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51-03

地方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而言的。狭义的地方课程是指各个地方自己开发、设计、实施和有鲜明的地域色彩的课程。广义的理解,即只要在地方实施、由地方来管理或参与管理的课程就是地方课程。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逐步引起了课程理论界的重视。地方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与课程活动相关的诸多方面。地方课程的开发是以各地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先决条件的。文化是有地域性的,各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变迁及特定地理环境的作用下,都会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

一、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

(一)国内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现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学校课程构成基础教育的课程形态,地方课程是地方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组织、实施的课程,它弥补了国家课程空缺,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能够促进地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地方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乡土教育,我国地方课程的雏形化教材早已有,但真正关于地方课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地方课程研究的兴趣与成果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国内众多学者已经在地方课程的定义、特点与价值、开发、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开发利用的原则、方法和途径上。

目前,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整体上仍处于摸索阶段,各地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普遍都围绕中小学校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相对于中小学校教育方面地方课程理论与开发的蓬勃展开,在高等学校教育方面,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高校地方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普遍性缺乏。通过对“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的资料研究发现,我国在此方面研究较少,仅有少数学者针对高校中的体育、英语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研究,而且大多数是从民族特征开发当地课程资源。这种情况表明,对高校地方特色课程开发的现状和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开展得还很不充分,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性研究方面存在着研究的深度、广度不足的局面。另外,这种缺乏固然有我国高等学校发展层次参差不齐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高校地方特色课程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国外地方课程的开发研究起步早,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对国外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主要从地方课程的管理、设置、实施角度展开分析。

其一,多极化的地方课程管理。国外地方课程管理主要是两种形式:一种是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一种是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前一种课程管理模式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地方分权课程的管理上有相对较大的权利。

其二,地方化的课程设置。国外课程设置大都是将地方课程巧妙地融入国家课程中,而我国以及前苏联一直非常重视国家课程的地位,全国各地使用统一的课程,这种课程体制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对课程的管理及保证课程的质量,但是也容易忽视地方的特殊性,难以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其三,个性化的课程实施。在一些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的国家开设的地方课程还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也就是将地方课程设置成具体的学科,学生还是像传统的教学一样接受地方课程。实践性与探索性是地方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国外一些国家在地方课程的实施上,充分体现实践性与探索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的实施上体现了个性化的要求。

(二)区内外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现状。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整体上处于摸索阶段,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在各地各自为政,在广西的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中处于空白阶段。经调查发现,目前区内一些高校已开始进行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地域特征进行有特色的课程开发,如广西外国语学院设置东盟物流概况、东盟各国概况等特色课程,为相关专业提供具有区域特征的知识,服务于本土经济。区外的一些高等院校也形成了一系列地方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实践,如浙江台州学院将其历史、人文、茶文化、民俗文化、现代经济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作为该校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这一系列课程的开设能与地方建设的需求对接,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区域发展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广州各高校将岭南文化列入课程教学中,使本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等等。可以设想,地方特色课程如果经过精心培育发展,必能在某一方面重点突破而成为主导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走出地方,走向全国。

近年来,各地民办高校面临大好的发展机会,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地方资源,办特色求发展,成为各方院校办学的目标,因此“地方特色”成为各民办高校致力的着力点。根据面向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实际需要,广西高校致力于培养了解东盟、熟练掌握当地语言、熟悉当地商业习惯的人才,这就需要更多地去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应围绕着广西的民族特点、区位优势等方面进行开发研究,重点开发具有壮乡民族文化特点和面向东盟、着力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的国际化课程资源。

二、广西民办高校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趋势

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且与东盟各国接壤,与东盟各国具有相同的地缘和文化特色,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厚的课程资源独具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特色。广西特色资源包括本土地理资源、历史资源、民族文化资源,以及与国际接轨的地缘文化资源、经济合作资源、贸易资源、语言文化资源等。

(一)民族性的特色资源。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资源。

1 本土地理资源。广西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区位优越,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东邻粤、港、澳,北连华中,背靠大西南。它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接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西南与越南边界线长约637公里。

广西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大陆海岸东起广东、广西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海岸类型为冲积平原海岸和台地海岸。海岸迂回曲折,多溺谷、港湾。海岸沿线形成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铁山港、珍珠港、龙门港、企沙港等天然良港。

2 历史资源。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南疆境地,具有民族性。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3 民族文化资源。在广西,壮、汉、瑶、苗、侗、水、仫佬、仡佬、彝、毛南、回、京等12个世居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区域内少数民族风情浓郁,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的特色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如建筑文化、服饰饮食、节庆活动、民间工艺、歌舞艺术等。特别是节庆活动,如三月三歌圩、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给人们生活带来快乐的享受。

这些民族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地域文化。一个民族的发展和繁荣,是与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的,地方性高校对民族优秀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观念趋同的大背景下的坚守是对世界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贡献。

(二)国际性的特色资源。广西作为中国走向东盟的最前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山水相连、民族相近,语言相通、习俗相似,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历史、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亲近感,是一种天赋的文化因缘,东盟国家容易对广西文化产生共鸣,拉近双方文化距离,有利于广西文化的传播,从而带动中国文化的进入,最终形成中国与东盟全面的合作。而相互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也将提供广阔的产业空间和市场空间。

1 地缘文化资源。广西与东盟各国接壤,或与中国隔海相望,具有天然的地域接近性,我国与东盟所有的成员国都建立了外交关系。广西所拥有的文化特点是我国其他省市地区所不具备的,它虽然不是我国历来的文化中心或者商业、政治中心,但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却形成了自己不可多得的文化景观。广西的这种驳杂、交错的文化派系相互融合,使广西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交流中心,学界专家也在研究中指出:“在文化联系上,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文渊源,尤其是泰国的泰族与广西的壮族,在血缘、语言、文化方面都有相通之处。在生活习性和文化传统上,东盟国家和广西有很多相似之处,容易引起东盟国家对广西文化的认同与共鸣,有利于加强相互间的文化交流。”

2 经济合作贸易资源。经济合作是东盟各国开展合作的核心目的,广西地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大东盟经济圈的汇合部,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把广西推向了与东盟进行全面经贸合作的前沿地带。

2004年起,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首府南宁,中国与东盟建立“10+1”合作关系,在农业、信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等领域展开合作;2006年,双方建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关系,主要进行基础设施、港口物流、贸易投资、旅游和资源的合作开发,还有建立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的关系;2010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这些经济贸易合作使得广西获得了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契机,扩大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极好机遇,也为本土的经济文化发展开拓了一片天地,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衔接要道。在这样的形势下,培养面向东盟服务的特色人才成为广西高等教育的一大诉求和亮点。

3 语言文化资源。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往中,广西也同样具备天然的优越条件,而相互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特别是语言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也将提供广阔的产业空间和市场空间。东盟10国就有10门不同的语言,而广西具有相似的地缘文化和语言具有相通之处,学习起来更容易把握。这个文化的产业空间和市场空间为广西教育提供了一片开阔之地,也彰显了广西具有的国际性特色资源。

随着东盟各国与我国合作的日渐紧密,广西成为东盟各国进入中国贸易的交通要道,这就需要熟悉本土及东盟各国概况的人才参与其中。广西东盟在地势、语言、环境上具有相同的地缘和文化特色,要培养适合东盟合作区域的人才,应具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广西各高校应致力于适合本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策略,致力于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除了要求学生对本土情况的了解,还要对周边各国家的经济、政治、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概况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从而走出本土,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