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文化鉴赏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精选

中西文化鉴赏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第1篇

一、美术教育在提升青少年全面综合素质的作用

立足现实,我国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在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心理上下功夫,在形式和内容综合式的、全方位的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层次。美术教育课程主要包括美术鉴赏课,和美术创作课,良好的课程实施能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分辨艺术作品的丑美,学习基础的审美常识,知美丑,别善恶。审美层次的提升,可以帮助青少年提高鉴赏日常生活中的艺术作品的能力,面对光怪陆离的当代艺术作品,大胆的表达发自内心的审美感受,审美品位提高了,才能有美的创造。第二,提高了青少年的道德水准。中国传统画评在评价艺术作品时颇为讲究“人品即画品”“字如其人”,虽略有武断,但是这种观念在中国还是深入人心的。在美术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古今名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精品和大家之作都是真善美的结合,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青少年远离庸俗低级的社会情趣和不良习气。将以技能训练为目的课程尽量穿插品德修养的内容与审美特征,要在教育实施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一件好的作品是真善美结合,陶冶好的情操,对于一张作品的重要性。其三,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底蕴。在实施美术教育中,民族和国家大文化的理念会体现在其接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对比中国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婚丧嫁娶仪式、节日庆典、图腾崇拜,由此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分析文化的差异,对比古今的沧桑巨变,中西文化观念吸收的区别,领悟华夏上下五千年璀璨文明的海纳百川、涵容接纳的胸怀与气度。这样的美术教育,从多方面丰富了青少年的文化含量与知识储备,促进文化涵养的提升。其四,提高了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在创作课中,通过作画和各种手工艺及工艺美术品制作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例如,捏制泥人,翻铸石膏,蜡染,绘制各种标志,制作陶艺,这些丰富多彩的审美趣味,体会多样的审美体验,材料和技术熟练处理,和谐形式的创造,,都会吸引学生乐在其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美术创作与审美过程中,在情感的投入,是一个由感性升华、顿悟为理解的过程。其五,培养了青少年强烈的家国情怀。美术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引领青少年去薪火相传中华五千年的艺术遗产,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无数的文人雅士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浩瀚的艺术珍品,历史文化艺术遗存遍及祖国各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了民间优秀的剪纸、雕塑、建筑等,,通过美术鉴赏和美术参观课,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感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会感染着每一个有良知的青少年去爱国报国。其六,促进了青少年关注社会生活。现代社会,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过度关注自我,对社会生活比较漠然。美术教育可以促使青少年的动手过程中,去描绘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去描绘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建设成就,关注社区,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积极参加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用双手扮靓我们生活的环境;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延伸第二课堂。青少年亲身参加的这些审美活动,既贴近他们的生活,又使他们树立良好了社会责任感。

二、结语与展望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其独特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认识功能,以及寓教于乐的怡情功能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美术教育教授美的知识和艺术的技能,并用艺术作品感化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世纪,我们要认识到美术教育对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美术教育实际的本质更在于: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和谐发展,生成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追求美的精神,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从而提升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生活质上皇产坚巨。

作者:赵英辉王小国单位:河北传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第2篇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概念,包含内容也是及其复杂,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含义,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众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文化内容。而文学,有的解释是通过阅读所得到的高雅知识,也决不是封闭的系统。要必须对于文学和文化整体进行一定分析,在宏阔的视野中理解文学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本质,不是简单井文学淹没在文化大海中,要强调文学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逻辑。

二、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差异化

外国文学指的是我国各个民族文学以外的世界文学,包括欧美文学和亚非文学,任何文学研究和教学都必然是非常相互融会贯通的,根据自己知识水平和文化积累去研究外国文学,不可以忽视自身现实环境因素,无论是对于外国思想进行借鉴,还是研究都要首先对于中国文学进行一定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够站在一定高度分析外国文学作品,合理进行比较才能呈现外国文学价值和内涵。社会现象在文学作品中存在一定反映,文学中的历史特点和当时社会状态都是非常值得研究内容,当外国文学进入中国时候,要进行一定合理选择和过滤,才能很好改造和借鉴外国文学特点。不能用中国思想文化去解释外来异己的文化,要能够学会融合和区别,通过中国文化精神来理解和认识外来文学思想内涵,不断追求新的事物和新的哲学高度。人类对于无线精神的追求总是要经历一定阶段,同时也要付出一定代价,就像钱钟书说过那句话:“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三、外国文学翻译

1、通常的翻译文学主要指的就是将原作转换成另一语言文本,形成新的作品,是将文学作品的存在形式进行更好延伸方式,文学翻译是非常常见传播形式。在西方古罗马人就把一大批希腊文学翻译承拉丁文,在中国远古时代就有将传翻译的事情,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翻译开始对于佛经的翻译,最迟不晚于东汉恒帝翻译者安世高。外国文学并不是翻译的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更不是翻译文学历史,外国文学作品也不是翻译的作品,外国文学作品经过翻译就必然进入到中国文化储藏。虽然翻译最终的结构都大概是语言,但是更多最终文学范畴,所以翻译本质上是语境性的问题,自然语言形成个人岛屿桥梁,比较文学更加有限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研究。和一般翻译相比有很大不同,文学翻译和研究更加注重语言研究,实质上属于比较文学研究范畴,不局限于每一种语言现象,更多的是广阔的背景下进行一定考察和研究,在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外国文学当成文学来讲授,但是主要文学有自身特点和价值。任何时候翻译文学作品都不能原文忠实于原作,会不可避免的加入翻译者的理解、风格和个人色彩内容,这就是一种翻译艺术。

2、外国文学不是完全的翻译文学,只是比较忠实于原著,从语言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作品表面上用的字句,都有一定多义性,更多时候会有象征性意义,由此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中,任何翻译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于原著进行一定翻译,真正意义上的外国文学教学不仅仅教授翻译文学,更多的是讲授原著具有的创造性特色内容,要能够合理体验翻译者的作用,还要对于原著进行一定合理比照,辨析和欣赏不同语言文学独特韵味和魅力,这就是翻译文学不同于外国文学。跨文化语境的外国文学教学并不是意味着可以轻视和忽视文学内容,不仅要能够强调文化和文明的差异性,跨文化还要能够在教学和研究中对于外国文学语境进行一定研究,要有清醒认识,对于泛文化和泛文明化进行一定区别,合理进行归纳和总结文化背景。文化不仅会影响到人们对于事物认识水平,还能够加深人们对于事物理解能力,中西方人群有着不同思维模式,这也中西方文化差异性区别,随着社会历史发展,文化会贯彻人类文明发展整个过程。

四、结论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第3篇

关键词:茶画艺术;高校;美术教育;渗透

茶画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与茶文化、美术绘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从某种角度来说,茶画艺术是对茶文化的客观继承,并展现出清雅质朴的艺术特色。艺术创作者从茶文化中获取启示与启发,并基于自身对艺术的理解与加工逐渐衍生茶画艺术。作为传统绘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应将其以不同的渠道进行创新性发展与传承。在此愿景下,高校需将茶花艺术与适合的方式与手段渗透到美术教育中。不仅肩负起传承优秀文化社会责任,还能够对传统美术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因此,高校应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艺术鉴赏能力提升、美术教育创新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思考,采取有效措施与对策将茶画艺术与高校美术教育进行科学的融合。

1明确茶画艺术应用的主要思路

1.1从表现手法上做好茶画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茶画艺术是茶文化与绘画技艺的融合、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文化的融合。由此,使得茶画艺术的表现手法、绘画形式、文化内涵等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艺术创作者通常会利用优美的风景、具有艺术美感的客观事物作为载体与灵感进行创作,并借助笔墨的浓淡融合来展现自己的观点、情感、情绪。因此,教师应能够从这一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上获得新的启示,从精神内涵、文化内核等层面将茶画艺术渗透到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师既要注重丰富学生的知识层次、提高其艺术修养,还需不断加强艺术审美教育。使学生通过完整、深入的学习茶画艺术、美术知识,让他们成为具备正确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人才。引导学生善于从优秀的茶画艺术作品中进行思想升华与心灵净化,令他们不断提高自身艺术品格、文化修养。

1.2以学生视角出发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渗透茶画艺术。针对高校美术教育中对茶画艺术的渗透,教师须能够对学生学习诉求、身心成长特点、艺术品格等进行全面了解。以学生视角出发,将茶画艺术科学的、合理的渗透到高校美术教育中。既要展现艺术教学的丰富性、多样性,还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兴趣与积极性。而在整个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令他们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艺术视角与艺术品味。而不仅局限在艺术知识、文化、技巧方面的学习,应能利用不同层面的知识改变学生的思想与意识形态。并促使学生在优秀艺术与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下,帮助他们形成乐观的人生态度、终身学习的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问题,令他们通过不断感受学习艺术的乐趣,进而主动、积极的获取知识与文化。

1.3充分凸显茶画艺术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现。茶画艺术属于中西方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不仅丰富艺术表现形态,还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高校在将茶画艺术渗透到美术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凸显茶画艺术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与表达。引导学生学习特殊的绘画技巧、艺术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并使他们对茶文化进行系统化、深入的了解。确保学生建立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令他们成为继承与传播优秀文化的载体、工具、基因。同时,高校应从茶画艺术应用中获得新的美术教育思路与方式。将知识、文化、技术进行科学的融合,令学生在文化品格、艺术品格、思维素养等方面展现新的面貌。由此,切实展现茶画艺术的应用价值与优势,全面提高美术教育质量与教育效果。

2茶画艺术对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与作用

2.1获得明确思路进一步完善完善美术教育体系。茶画艺术中蕴藏丰富的优秀文化,以及精湛的绘画技术,对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美术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须能够从中获得新的启示与思路,不断丰富高校美术教育内容与教学模式。逐渐形成完善、科学、符合学生认知的美术教育新体系,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知识文化水平等进行全面提升。同时,高校应能够明确茶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进程,能够从中提取关键性信息与文化精髓,并将其融入到美术教育体系中。

2.2强化学生与教师对美术教育的价值认同。茶画艺术是对我国文化精神的特殊传承与发展,不仅有着与众不同的绘画风格,还具备鲜明的人文特征。而茶画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可进一步强化学生与教师对美术教育的价值认同。即通过将茶文化与美术教育进行科学融合,使学生对美学价值、人文价值、哲学价值等产生新的思考。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文化观、艺术观,令他们能够有意识的从多维角度欣赏与研究不同的艺术作品。尤其是茶画艺术中蕴藏的文化精神,可促使学生在思想层面上获得升华。基于茶画艺术中获取的文化精髓,使学生对艺术作品赏析、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等行程更高维度的思考。既对艺术价值、我国传统文化价值建立正确的认识与理解,还能形成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

2.3促使教师重视学科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结合。茶画艺术伴随时代变革获得创新发展的进程中,为艺术领域的发展、文化体系的完善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而茶画艺术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融合,促使教师对美术学科教育产生新想法与理念。教师进一步感受到加强学生审美教育、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为此,有意识、有计划性的对茶画艺术知识、美术学科内容进行提炼与加工,为学生呈现更加精炼、有探讨价值的内容。通过欣赏茶画艺术,使学生能够从具象化的作品中感受其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基于先人智慧的启发与启迪,令他们带着积极态度、高尚的品格学习艺术文化与艺术技巧。

3茶画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有效对策

3.1精准确立茶画艺术的渗透形式。美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能够积极拓展与丰富教学形式。而关于茶画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教师需慎重、正确选择融入茶画艺术的形式。教师须根据高校美术教育宗旨、学生艺术素养等方面,有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的融入茶画艺术内容。教师须明确茶画艺术作为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教师应能够对本土文化形态、教育常态进行全面了解。深入浅出的融入西方艺术文化、以及艺术表达手法,使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西方先进文化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学习。教师学会将文化与技术进行科学的融合,既要利用茶画艺术丰富高校美术教育内容,还需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既要确保高校美术整个教学形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还需引导学生系统化、深入化的了解不同层面的知识与文化。因此,高校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与价值,以技术手段为支撑巧妙的将茶画艺术渗透到高校美术教育中。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将茶画艺术与美术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后,可将其以视频、动画、幻灯片的形式形象化、趣味化的呈现给学生。由此,可避免因涉入内容过多而家大学生学习负担,令他们依托轻松的学习环境学习绘画知识、美术文化、艺术文化内涵等。

3.2找到茶画艺术内容与美术教育内容的契合点。关于茶画艺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教师须能够在不同的学科内容上做好融合与对接。找到茶画艺术内容与高校美术教育内容的契合点,确保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与文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全面性、衔接性、系统性。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的进行茶画艺术知识的渗透,确保学生精准定位茶画艺术美术教育当中的地位。使学生能够分清主次与重点,对美术知识与艺术表达技巧进行学习与掌握。教师通过融入具有美学价值的茶画艺术,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一艺术形式的美感与魅力。并能够使学生积极学习茶画艺术构思方法,绘画方式等,并能够促使他们深入了解茶文化与茶道精神。通过全面学习茶画艺术与美术知识,令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美术绘画能力等获得全面提升。教师需以茶画艺术中的茶文化、关键的绘画技巧为关键,将其有层次性的渗透到高校美术教育各个环节中。教师须认识到茶话作为我国传统国画的代表,其中蕴含丰富的美学知识,以及隽永的美学意境,对于提升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茶画艺术是中国画与茶文化深度融合的产物,教师需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湛的绘画技术融入到高校美术教育内容中。使学生在知识素养、能力结构、思维素养、艺术品位等方面获得有效培养,令他们成为具备良好文化品格与艺术修养的人。

3.3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科学渗透茶画艺术的艺术手法。教师若想能够科学、高效的将茶画艺术渗透到高校美术教育中,需对茶画艺术的表现手法、绘画技巧、艺术门类、文化特征等进行全面了解。且能够精准定位高校美术教育目标与教育宗旨,并以此为导向进行茶画艺术的渗透与应用。教师需将茶画艺术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艺术内涵等进行深度剖析,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与维度进行思考与研究,令其将优秀文化与思想内涵内刻于心。并基于大量美术知识、艺术文化的积累与丰富,令他们有意识的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艺术创作理念,并引导他们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因此,教师需将茶画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化内涵等科学的渗透到高校美术教育中。使学生能够对绘画色彩的搭配与运用进行全面了解,并能从茶画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构思中获得启发与启示,令他们将其与现代绘画技术进行科学融合。同时,教师应合理拓大茶画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比例,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茶画与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并能够重视茶画艺术特色的研究与分析,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艺术作品中蕴藏的文学意蕴。例如,教师可将《撵茶图》渗透到高校美术鉴赏课程中。使学生通过细致化的了解“十八描”艺术手法,使他们能够对线条、色彩的应用建立新的认识与想法。并基于学生无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茶画艺术中的艺术手法进行创新性、现代化的应用。由此,不仅可拓展学生艺术思维,还可全面提升学生绘画能力。

4结语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第4篇

中国现代美学已有百年历史,先贤们对美学学科建设和美学理论建构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讨,留下了丰富遗产。但是,由于对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特征、价值取向、生命活力及长处、短处缺乏真正的认识,因此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常常陷于盲目状态。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走在我们前头,因而其文学艺术也先进于我们。正是出于这种认识,五四“文学革命”诸君用西方文学艺术的悲剧精神和写实主义方法为标准,批判、否定中国文学、戏剧、小说、绘画及其大团圆精神。这种认识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逐渐有所改变,但50年代以后又出现照搬前苏联美学和文艺理论的状况。进入90年代,人们一方面反省由于搬用前苏联的弊端,另一方面却又搬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东西,以代替自己的思考与创造,并且仍以否定传统为代价。这是值得深思的。中西文学艺术分属于两种很不相同的文化体系,各有自己的民族特点,不能从西方科学技术先进的事实中推断出西方文学艺术也同样先进的结论。

模仿、照搬外来的文化模式、观念、方法,而不与自己的传统文化结合、融化而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从20世纪初开始传播西方美学,至20年代开始在高等学校开设美学课,并陆续出版了各种美学原理或美学概论,发表了各种各样的美学文章,但在质上却又是照搬西方(包括前苏联)模式,范畴、命题、体系都是西方的或模仿西方的,我们祖先所创造的范畴、命题和重要思想观点却长期搁置、无人问津。这是“欧洲文化中心主义”影响的必然结果。当然,西方的美学理论我们必须借鉴,它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会给我们提供丰富的思想营养。但西方的美学理论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美学理论建构,因为西方的美学理论是西方文化的结晶,并不是全世界普遍适用的。我们也不要企图建构全世界公用的美学理论,那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化是多元存在的,各有自己的民族特征,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规律。同时,美学不是揭示自然的客观规律,而是揭示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属于人文之学。文化不同,人文精神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心理、审美风尚、终极关怀等是很不一样的。正因为如此,建构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并从西方美学乃至其他民族美学中汲取异质因素,与们固有的优良传统融合、碰撞、消化,从而才能创新。

完全按照西方模式来衡量中国美学史的实际,用西方的审美标准取舍中国的思想资料,有削足适履之嫌。例如,有人撰写孔孟老庄的美学思想时,大谈他们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其实,孔孟老庄乃至整个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十分抽象的美的本质并不感兴趣,很少直接谈论这种问题。他们所感兴趣的是美的境界、美的形上精神。他们追求这种精神境界,不像柏拉图那样进行抽象的思辨和逻辑推导,而是进行鉴赏、体验、感悟、洞观,因此在形式上也不见逻辑体系。所以,大谈孔孟老庄如何论述美的本质,无疑是无的放矢。当然,中西美学和中西文学艺术有许多相同之处,求同、相互印证、相得益彰是可能的和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有不同甚至相互反对之处,这尤其不能忽视。由于中西文化不同,才使中西美学各有自己的论说形式,中西艺术才各有自己的民族风格。西方艺术以自然科学为其理论基础,侧重于写实和客观描写,结果落实到认识论;中国艺术以道德哲学为其理论基础,侧重于写意和主观表现,结果落实到育人的教育实践;二者的思维方式、表现方法、价值取向很不相同,各有长短。可以说,中西艺术没有完全相同的范畴、命题和论说形式。正因如此,中西对话交流、取长补短、融合出新才是必要的,才能有发展、创造。因此,进行深入、系统的跨文化研究,乃是未来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认识前提,也为美学创新展开了广阔的文化背景,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中西美学比较,才能做到深刻、符合历史实际;才能通过比较,认识优劣,择善相从,吸收消化,吐故纳新。中西美学融化出新,这是我国未来美学理论建构的主要途径,也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鉴于以往的经验,中西美学比较研究应当做到:一是中西美学融化出新,对于我们来说必须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能割断历史,否则未来美学的发展便会失去根基,没有了生长发展的条件。也就是说,中国未来美学的发展既要吸收西方美学的异质因素并加以消化,同时又必须扎根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才能具有自己的独创性与民族特点。这样的中西比较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抱残守缺”。二是中西美学比较研究要求研究者采取平等对话的方式。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对中西文化各自的优越性、局限性和生命活力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清除“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影响,才能正确掌握比较的标准。三是中西美学比较要求研究者对中西文化有基本的了解、体验,对自己所比较的范围要有系统深入地研究,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做出独到的建树。

中国美学研究的深化途径

薛富兴

现代意义的中国美学研究从王国维开始,他用西方近代学术方法和观念审视中国古典审美传统,发现了在传统学术视野下很难发现的东西。此后,以宗白华、朱光潜为代表的新一代学人在深入认识中华审美精神个性方面,得出许多精到的认识。但整体而言,20世纪前期是一个集中输入西方美学理论、尝试基础理论建构的时期,中国美学研究处于零星讨论、尚不系统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美学研究进入全面系统研究的新阶段,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中国美学史著作,断代史和专题性研究著作也层出不穷,发表的单篇论文则更多。从此,中国美学与美学理论、西方美学鼎足而三,被视为美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分支,初步建立起中国美学这一美学分支学科,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审美观念发展的大致轮廓。这打破了20世纪前期以西方美学为美学的局面,充分注意到人类审美意识中的民族文化个性,使美学学科内部的生态结构更趋丰富、合理,对美学在中国的深化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在,中国美学研究已成为成果丰硕的一个领域。

当然,20世纪后期的中国美学研究也有其局限。最主要者有二:一曰基础薄弱。依理,一门学科的建立当从具体、微观的专题实证研究开始,只有专题研究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通史式的宏观总结成果。但20世纪后期中国美学研究正好相反,一开始便是通史式研究占主导的宏观研究阶段。著者积数年之功来言说数千年审美传统,其粗疏程度可想而知。即使是单篇学术论文,也以大话题居多,缺乏扎实的专题实证研究,有先天不足之症。二曰观念研究。现行中国美学研究大多停留在审美观念梳理阶段,观念只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后阶段、最抽象形态,审美研究若只停留于审美观念,没有更质朴、丰富的审美实践材料来支撑,将始终是无根之苗。这一点,现在已开始为美学界所认识。

中国美学研究正处于自我深化的新阶段,其具体途径有四:

化宏观为微观,走出通史情结,重新回到具体、实证的专题研究,重新做断代史、专题史的研究工作,补先贤之未足,为中国美学的健康发展奠定一个较为扎实的基础。现在,我们对中华审美意识发展的具体情形尚知之甚少,诸如中国自然审美史、工艺审美史、生活审美史这些极具意义的专题,尚待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也只有这些较为具体而又有普遍启示意义的专题研究成果出来之后,我们对中华审美意识发展才会有更符合实际、更新、更高的认识。

化观念为活动,走出理论文本,回到生动、丰富的大众审美实践,回到更质朴、具体的审美活动的器物、文字材料中,重新做系统的分类整理工作。美学史首先当是现实的审美活动史,观念的梳理当是终结而非起始环节。美学是人类感性精神现象学,从丰富复杂的现实生命活动中分析审美要素,从浩如烟海的器物与文献中爬梳审美的蛛丝马迹,确是一桩苦役,但不下如此功夫,中国美学研究便无以深化,永远只能处于前科学阶段。这实际上是以实证专题研究补课的方式来超越20世纪后期的观念研究。

以中华审美的特殊性材料来解决人类美学的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独特审美精神视为中国美学研究的唯一目标,其实这只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初步。若仅以审美民族文化个性呈现为职责,中西美学将永远各自言说而无法形成人类共享性美学知识体系,中国美学研究也就失去了普遍性学术价值。中国美学研究若没有超越民族文化本位的普遍性学术视野,没有美学基础理论指导,实证研究也将很难深化、提升。因此,以中华审美独特性材料为基础,提出一些对研究人类审美意识发展史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解决一些西方美学尚未提出,或虽已提出却还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将中华传统审美智慧融入人类美学共享性知识体系,如此才能提升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价值,所谓美学的“失语”、无平等对话权、中西美学各自为政等问题,也才会逐步得到切实解决。

坚持审美世俗本性,发扬中华审美传统。审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起点,当下感性立场决定了它永远是最世俗的精神生活。中国有深厚的以审美乐生的文化传统,自然审美、工艺审美、生活审美和艺术审美在中华古典文化中全面展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这些正需要在当代社会发扬光大。较之西方那种以审美为真理、信仰的传统,中华以审美为乐生之情的传统更符合人类审美活动本性。中国美学在审美观念和审美实践两方面都有精彩的思想文化资源,因此,在促进当代美学基础理论建设和现实人文关怀方面,中国美学研究应该有极好的前景。

现代性视野中的美育学科建设

曾繁仁

美育学科的发展从来都同人类社会的发展步伐紧密相关。在工业化之前,人类社会只有美育活动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美育学科。美育学科的产生,应以1793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为标志,该书意在通过美育解决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带来的“人性的分裂”。而“二战”之后,美国哈佛大学等名校针对教育的科技化、工具化和职业化倾向,提出了包含艺术与其他人文学科的“通识教育”。20世纪80年代,美国盖蒂艺术中心为使美育更加规范化并列入课程体系,提出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在我国,首倡并实施美育学科建设者为蔡元培,他将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五个方面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提出“德、智、体、美和生产技术”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不过,美育学科建设的真正起步,则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不仅把美育正式写进教育方针,而且将其提到“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高度。教育部于1998年和2002年先后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98-2001)》与《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前一个规划带有拨乱反正、恢复美育学科的性质,后一个规划则已立足美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内涵丰富而切实可行。同时,我国还组织成立了全国性的艺术教育委员会和美育的相关学术组织,出版了数量可观的美育教材和论著,极大地推动了美育学科的发展。

美育作为美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的发展必将极大地推动这两个相关学科本身的发展:从美学来说,美育学科的发展将使美学学科由抽象的本质主义探讨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从教育学来说,美育学科发展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构筑了融会二者的桥梁,从而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而从整体的社会发展来说,面对日益加快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步伐,美育学科的发展对于不断膨胀的工具理性、精神焦虑与市场拜物,是一种人文精神的疗治和补缺。可以认为,在当代,美育学科的发展承担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

从长远建设来看,美育学科发展须在现代性视野下遵循学科自身规律加以推进。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人的生存状态“美化”和“非美化”的二律背反现实,从学科建设所必具的“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各种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个对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思想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这一基本要求出发,开展学科建设工作。这里,所谓“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就是从美育学科的“审美力的培养”这一基本范畴出发,面对当前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与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形势,吸收当代美学领域富有价值的现象学、阐释学、存在主义、语言学美学和文化诗学的精华,构建具有新的内涵的当代美育理论体系,并做到古今中外各种美育资源的综合运用。从我国古代来说,源远流长的“中和论”美育思想的价值,就在于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以天、地、人交汇融合为指归,最后落脚于文与质、外在与内在、入世与出世高度统一的“君子”的培养。这是一种迥异于西方古代感性与理性二分的“和谐论”美育思想,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应予批判地继承。可惜的是,这种“中和论”美育思想的价值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而对于西方,除重视古希腊以来“和谐论”美育传统之外,还更应重视西方现代、特别是20世纪以来以突破传统“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为特征、以追求人的“诗意的生存”为目标的美学与美育思潮,从中吸取有价值的成分。除此之外,我们还应重视我国现代以来以王国维、蔡元培、鲁迅为代表的美育思想传统,特别是对于近五十年来,包括新时期以来的美育理论和实践,更应给于重视和继承发扬。由此,在诸多资源的基础上来建设中国特色的当代美育学科体系。

所谓“独立的研究方法”,是指美育作为交叉学科应立足于理论与应用的统一,吸收当代心理学、社会学、教育评价体系与脑科学的种种方法和成果,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当代美育研究方法。其中,尤其要重视当代教育评价体系的探讨和脑科学的发展。而从教育评价体系来说,目前存在两种教育评价测试体系:统一的智商评价测试体系和以个人为中心的情景式评价测试体系。如果机械地依照智商评价测试体系,则美育与德育等非智力教育一定会被放到不重要的位置,从而走上应试教育的道路。因此,只有遵循以个人为中心的情景式评价测式体系,美育才可能拥有其应有的地位。只是这方面的具体操作难度较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而由于美育同教育学科的关系,它同心理学、特别同“神经心理学”与脑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如我们所熟悉的美育所特具的“开发右脑”、“情感升华”、“肯定性的情感评价”等,都同神经心理学和脑科学有关。因此,美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必要借鉴脑科学的成果,使之具有自然科学的重要支撑。至于“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目前应侧重从现有艺术教育队伍出发,通过行政和学术的渠道来采取措施,尽快提高其实际能力和水平。同时还应吸收相关学科的学者参与研究,逐步形成一支同我国美育学科发展相适应的质高量足的美育学术队伍。应该说,从时代需要和学科自身发展两方面来说,我国的美育学科必将逐步走向成熟、取得更大发展。

文艺美学:问题与希望

王德胜

文艺美学被正式当作一门特定的理论“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情。作为20世纪中国美学接受西方美学学科方法之后在自身后期发展中的一种努力,文艺美学研究及其学科化建构不仅追蹑了现代中国美学的理论意图——把美学的思辨过程延伸进感性形象的文艺活动之中,正是自王国维以来中国美学一以贯之的学理追求之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美学界对于“美学的中国化”、“美学体系建设”的一种具体回应方式和现实态度。

值得瞩目的是,在一个不长的时间里,文艺美学在中国已有了相当规模的发展。不过,也正因为文艺美学历史之短,其学术发展中难免存在种种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体现在有关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上。如果说,提倡文艺美学的学科化建构最初具有某种“应时而生”的性质,主要是为了强调文艺回归其自身审美属性,因而有着鲜明的理论应用企图;那么,随着研究过程的不断展开,我们便不能不严肃地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被当作特定学科或美学分支来建构的文艺美学又如何才能确定它自身的学科性质?对此,目前各种有关“什么是文艺美学”的认识,基本上都倾向于认为文艺美学是美学(包括文艺理论)问题的特殊化或具体化。然而,这种认识不能真正令人满意,因为它仍然无法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方面真正有效地区别文艺美学与美学、文艺理论的学科界限:难道为了保证文艺美学的独立性,美学在思辨层面对于文艺活动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的探讨、文艺理论从具体审美过程出发对于文艺活动的研究,就必须无条件地“让渡”给文艺美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又将带出一个新的、悖论性的学科建构难题,即为了区别于美学的存在形态,文艺美学必须有意识地淡化对于美本体的思辨,弱化美学思维之于具体艺术问题的统摄性;而为了撇清与文艺理论研究的相似性,文艺美学又必须有意识地强化文学艺术问题的美学抽象性,增加文艺美学的哲学光色。应该承认,这个学科建构上的难题,还没有在当前的文艺美学研究中得到有效克服。它不仅影响了文艺美学其他问题的解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我们对文艺美学存在合法性的信心。

那么,解决文艺美学的定位问题、化解文艺美学学科建构难题的希望在哪里呢?在我看来,这个希望就在于我们转换态度,把文艺美学从一种学科形态转向一种具体研究形态来加以理解,即文艺美学的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明确指向了对文学艺术问题的深刻把握。因为很显然,既然文艺美学的讨论话题基本上都可以在美学和文艺理论体系中找到其叙述形式,而20世纪以来各种美学、文艺理论研究不仅没有拒绝艺术的审美考察,而且正越来越趋向于把研究视点深入到艺术母题之中,那么,文艺美学的研究其实就可以被理解为美学、文艺理论内在话题的当代延伸,它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从内在结构层面观照艺术的具体审美存在特性、审美表现方式、审美体验过程和规律等的特定理论思路、讨论形态。质言之,文艺美学的定位可以在当代美学、文艺理论的自身问题中获得确立,“学科化”的“文艺美学”实际就是一种当代形态的“文艺的美学研究”。

因此,依照美学、文艺理论的当展特性来寻找深化文艺美学的真实理论问题,以对问题的确定来奠定文艺美学作为一种当代研究形态的合法性基础,以对问题的阐释来展开文艺美学研究的合法性过程,应该是一种明智的做法。而当前文艺美学研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中,需要我们特别关注者有三:第一,艺术现代性追求与文化现代性建构的关联。这其中又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现代性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性质、艺术现代性追求的内涵及其在文化现代性建构中的位置、艺术现代性追求的合法性维度。第二,当代大众传播制度对于艺术活动、艺术作品的效果的具体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实现过程和美学意义。由于当代艺术的变异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众传播的具体特性,因而只有把艺术效果问题与整个文化的大众传播制度问题加以整体考虑,我们才能获得对于艺术审美本质的当代性把握,在理论上真正体现现实的价值和立场,文艺美学研究也才可能产生理论的现实有效性。第三,艺术活动与日常活动的现实美学关系。把艺术活动与人的日常活动的关系放在现实生存语境中来把握,既是对当代艺术的美学追求的一种具体认识,也是美学和文艺理论研究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体现自身当代追问能力的内在根据。

西方美学研究之展望

朱立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包括美学原理及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每一步进展、每一次突破,都主要以西方美学为参照系或借鉴对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21世纪,中国美学建设面临重大的突破发展和历史性机遇,而研究和借鉴西方美学的历史经验与当代新成果,对于中国美学理论的创新(包括中国古代美学研究视野的拓展)仍然是一种重要方式。而且,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我国的西方美学研究现在还只是起步阶段,研究的空间还很大。

首先,在21世纪,西方美学译介工作还需要大力拓展。20多年来,西方美学的译介在我国虽初具规模,但从整个西方美学研究需要来看还远远不够,不但有些重要时期如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涉及美学内容的译作太少,而且美学史上有些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的相关译著也不够完备,如美国经验派、德国理性派和浪漫派,以及除狄德罗、莱辛以外的欧洲启蒙主义美学家等;19世纪欧洲美学史上许多重要美学著作至今未见到完善的译本;20世纪美学译著虽已有一定的规模和数量,但许多重要代表人物的美学论著或相关论著还未曾译介过来,尤其近一二十年里大量新的重要论著(不限于纯美学论著,包括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方面的著作)还来不及介绍进来,有的甚至根本未进入我们的视野。而对于已经翻译介绍进来的大批各个时代的美学著作,我们的研究工作也还跟不上,许多重要著作至今没有被认真、系统地研究过,有的甚至从未引起注意。受到普遍关注的不外乎那么一些屈指可数的热门书。所以,这一方面的工作还大有可为。

其次,与译介工作密切相关,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也远非无事可作。断代史研究更是大有文章可做,上面所提到的缺少译介的时期和学派都值得专门研究并写出断代史或学派史。尤其是,当代特别是近二三十年的西方美学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的与后现代的美学共生共荣,它们都值得我们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更及时、深入的研究。

再次,西方美学的范畴与范畴史研究需要大力发展。美学范畴作为各种审美现象的本质、关系的规律性表达和逻辑概括,是美学思想和观念的理论形态。在某种意义上,西方美学范畴史研究是对一般西方美学史研究在理论和逻辑上的提升,又是对西方美学史研究的推进和深化。我国对西方美学范畴的专题研究虽有一些论著,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至于范畴史的研究更显得薄弱,需要我们花大力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第四,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可以提升到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史层次来进行,即可以把特定时代以理论形态呈现的美学思想,与那个时代以具体审美意识、观念、趣味、风尚、艺术创作等体现的审美实践活动和原生态的审美文化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阐发而相得益彰。

中西文化鉴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音乐;审美能力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知识、理论传播和必要的技能训练来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人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有广义、狭义和专业、公共之分。高校既是专业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也是公共艺术教育重要的平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涵盖音乐、舞蹈、文学、美术、戏曲与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涉及大学生艺术兴趣、艺术知识、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因此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仅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这一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高校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价值与现状

音乐是大学生最熟悉、最喜爱同时也能朝夕接触的艺术门类。音乐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亲密的可以诉诸心灵的“朋友”。2012年,一项关于江苏省内大学生“喜爱不同艺术门类的大学生人数及占被测总人数比例”的调查显示,“在江苏省内12所高校参与调查的1440名大学生中,喜爱音乐的人数最多,占59%,达731人”[1]。其次是美术和舞蹈。因此,大学生音乐审美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美育价值。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而是为了提升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音乐不是单纯的消遣和娱乐,它有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一个人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体现着一个人的审美修养和综合素质。正如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样,对于大学生来说,美的音乐能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完善人格。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不是要让大学生成为艺术家,而是要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欣赏课程不是让学生了解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和学会几种音乐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指导大学生音乐审美实践,不是要让大学生单纯赏析名曲名作,而是要让大学生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修身养性,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学会在音乐审美中获得压力的释放和精神的放松。总之,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二、音乐审美的特点和高校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层次性

音乐是“声音在时间中的艺术展现”[2],音乐审美的主要形式是聆听。因此,音乐艺术既是声音的艺术,又是时间的艺术。这就决定了音乐审美要在处于时间过程中的声音的持续性中完成。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之时,无论是乐曲自身的美、结构安排或是对乐曲的“惊愕”,都在四个乐章演奏完成之后才陆续显现出来,而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直到最后,这首乐曲完整的结构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美才得以完满体现。美术和影视艺术等诉诸视觉,具形象性和直观性。音乐只诉诸听觉,因此,需要在丰富想象力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形象构建和审美再造。音乐审美体验不是一般的感性体验,“其中积淀着理性的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音乐审美体验不仅要求审美主体能够充分感受音乐的音响形态,正确体验其中的丰富内涵,还特别要求能够真正体会这形式与内涵完美结合与高度统一中所产生的美,并由此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审美喜悦,即通常所说的美感”。[2]艺术欣赏和艺术教育本身具有过程性和层次性,是循序渐进的,音乐欣赏和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亦然。音乐欣赏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其实是对一首音乐作品的接受过程,会产生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不同层次的心理活动。音乐审美能力及其培养具有过程性和层次性。音乐审美能力涵盖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大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是在艺术兴趣培养、艺术知识丰富和音乐审美经验累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大学生音乐审美的特点和审美能力培养的层次性要求高校公共音乐艺术教育明确课程定位和最终教育目标,在课程设置、授课内容安排、音乐作品选择等方面讲求层次性。据调查,我国的一些高校尚未开设面向全校的公共音乐艺术课程。这些高校应整合音乐院系和艺术教育师资,分学期开设公共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按照艺术欣赏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规律在每一学年都开设不同的音乐艺术教育类课程,每门课程侧重培养大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音乐审美能力。已经开设公共音乐艺术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应积极改革重实践课程、轻理论课程,多声乐课程、少器乐课程等不尽合理的课程设置。大学音乐艺术教育类课程设置可以考虑将讲授基本知识与理论、训练基本技能和审美体验的基础性课程作为必修课,比如高校可以开设《音乐家与音乐常识》等必修课程,同时将一些侧重某一种类型、风格和审美能力培养的课程作为选修课,供大学生自由选择。大学生选课的时候要从基础类课程学起,接着学习鉴赏类课程,然后再逐步进行音乐审美实践。同时,艺术教育类课程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也要循序渐进。教学内容的选取也要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并重视艺术欣赏的规律和审美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三、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要与文化修养的提高相结合

审美是人类关照和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审美是主体和客体的交融,是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音乐审美作为人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审美体验和审美活动,需要调动审美主体的内经验和外经验,而一个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与其文化修养、价值观和教育背景等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审美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其文化修养互融共渗。在古代中国,无论是从教育的内容还是士人的修养来说,文化修养和音乐修养都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讲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课程并重。所谓“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所谓“乐”,即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让其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熏陶。“礼”“乐”互为表里。自《诗经》开始,中国的诗歌就是入乐歌唱的,诗、词、曲均是如此,汉代的乐府是诗乐结合的明证,而诗歌在中国文化和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音乐修养,更有不少诗人在为历史留下著名的文学作品之时,也为后世留下音乐名篇和乐坛佳话。比如孔子弹奏的《猗兰操》与《论语》一样知名,而嵇康的《广陵散》虽已失传,但从其诗篇和事迹亦可想象这首乐曲的美妙玄远。李白、杜甫在其诗句中对于当时音乐名家李龟年等人的赞美其实也体现着文学艺术和音乐艺术审美的相通,也证明着文化名人的音乐修养。自古以来,文化修养是人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审美水平的根坻,而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也提升着人的整体艺术情趣和艺术修养。就世界范围来说亦然。西方的文艺复兴既是古希腊文化和文学的复兴,也是西方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正因为罗曼·罗兰等文学大家有着不凡的音乐修养,才能塑造出以贝多芬为原型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样独特的人物形象。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应该重视文化修养与音乐修养和音乐审美能力的结合。从总体来说,音乐审美有向多元化和寻求新颖等方面发展的倾向,而无论鉴赏哪种形式,审美向哪种领域拓展,都需要以一定的文化修养、音乐知识和审美经验为支撑,否则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会受限制。在引领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改编的歌曲、乐曲或者融入古典诗词意境的音乐作品时,如果学生不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古典诗词的意象,就很难体会这类音乐作品特有的美感和深邃意境。对于严肃类、经典类音乐作品来说,要体会其中的音乐魅力,感受其审美价值,更需要良好的文化修养。“西方文化重外部知识的获得,中国文化重自身生命的享受;西方文化传统是以知识为本体,中国文化传统则以生命为本体”“西方音乐娱人,中国音乐娱己。”[3]如果在音乐教育中重视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继而让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带给中西音乐的不同审美特点,让学生在音乐审美体验中感悟中西文化的差异,这将促进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特点和审美特征让大学生能够体会《高山流水》和《平沙落雁》等中国古乐的幽静典雅。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部划时代杰作,也是贝多芬的代表作,可是大学生熟悉其名称,敬慕其声誉,但并不一定能感受其音乐内涵,与作者产生共鸣。如果学生了解《英雄交响曲》创作的历史背景,认真阅读过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懂得《英雄交响曲》是对法国大革命激情与变革的认同和对人生的悲壮体悟,加之教师对乐曲旋律技巧进行解析,大学生会逐渐感受到这部乐曲波澜壮阔、气贯长虹、直抒胸臆的英雄主义激情、理想主义情怀和革新精神,体会一种庄严、激越、奔放之美。总之,音乐审美意识作为人的一种主观意识,音乐审美能力作为人的一种主体能力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都提醒着教育者要重视艺术教育的特点、特有规律及长期性、过程性和综合性。本文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易晓明,杜丽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实效及改革建议——基于江苏省1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美育学刊,2012,3(06):98-105.

[2]张前.音乐审美四题[J].音乐研究,1991,(01):77-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