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的特性

管理学的特性

管理学的特性

管理学的特性范文第1篇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与特殊性尚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体现出以下的独特性:

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有着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与“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注重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进行思考。“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考,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现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5个方面。[3]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研究型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重要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管理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要认识“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与改革措施,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新基础教育”并不认为学校管理者只是理论的应用者,而是认为其同样需要思考教育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智慧;认为学校管理者是有思想、有智慧、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者。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理论思考与改革实践的互动,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在研究中丰富理论,不断在理论指导下推动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因此,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渗透和指导,也能在不断推进着的改革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因此,实施“新基础教育”,会促进学校管理者更加自觉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有综合和整体的意识,要对学校所走过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要对学校的发展状态、改革目标、改革进程、存在问题与新的发展空间有综合的认识,对学校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有综合的设计,要有策划、指导、推进学校各方面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必将有助于整体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有各种技巧、方法的改革,有各种方面的改革,有外显的改革,也有内涵的改革。从当前的改革状态来说,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学校品牌效应的形成、学校外在声誉的改善。这些固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当前来说,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这些改革毕竟是学校的外延发展,不能替代学校的内涵发展。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学校改革和管理来说,最核心、最艰难的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学校日常生活的更新,致力于学校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转换,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学校生活形态。这一改革艰难而又非常有意义。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非常关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更新。具体而言,这种自我更新包括人的观念系统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更新、价值取向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更新等。这种自我更新,是渗透在教师、学校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中,并通过其日常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关注的是工作中的人的变革。这是最具有实质意义改变。用“新基础教育”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成事”与“成人”的关系:通过“成事”来成人,“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新基础教育”自觉、执著地关注着学校内部的变革,关注着学校内在基质的时代转型,关注着学校的整体转型和转型性的改革过程。正是在此意识之下,“新基础教育”才特别看重“过程”、“人”和“日常”这些学校内涵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突出了改革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学校管理改革有多种方式,从内外关系来说,有的是依靠外界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是注重调动学校人员积极性的改革,有的是积极寻求外界支持的改革,而“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学校管理的自我更新。这是一种对学校人员综合潜能的积极挖掘,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状态与发展状态。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唤醒了学校的自我意识。

只有学校管理者想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学校,愿意面对学校的问题,愿意寻找学校的发展空间,“新基础教育”才可能在其学校扎根,才能促进学校自我更新。“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它只是通过传播理念和改革实践,唤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意识、生命意识,让每个人都认真面对自我,积极更新自我。这样,“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就呈现出相当积极的状态:学校管理层在积极地自我更新。这不仅体现为每所实验学校对自己学校发展状态、问题与发展空间的认识上,不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积极地推进自己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领域上,而且体现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工作,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地反思并不断地重建。一批批积极进行自我更新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正在研究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调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唤醒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着他们的力量。

管理学的特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哲学特征分析阶段性构建

一、企业管理的高度——构建合适的企业管理哲学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管理哲学,因为哲学基本上就像一只罗盘,能指引企业经营的正确方向,帮助企业迎接挑战,可以获得职工、消费者、社会的大力支持,从而帮助企业追求成功。“爱的循环”的提倡者吉田忠雄是YKK拉链公司的总裁,YKK拉链公司制造的拉链占世界总产量的35%,他将利润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是以质量较好的产品以及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三分之一交给销售我们产品的经销商和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厂。“不为别人得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如果我们撒播善的种子,那么,善还会循环归还给我们的,善在我们之间不停的循环运转,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实惠。

企业管理哲学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一般的经营理念,而且涉及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它关心的不仅仅是管理层面的因素,还有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企业的辨证思维方式,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和相关利益群体各种矛盾的方法。不仅在国内可以适用,而且在国外也能大行其道。这也正是我们在跨国经营时代所应强调建设具有很强适应性的企业管理哲学的根本所在。

二、中国企业管理哲学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迅猛发展的需求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中国不少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中国已被联合国评为新兴的海外投资国,其中一批优秀企业,如海尔集团、上海广电、万向集团、杉杉集团、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跨国经营。在讨论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关问题时,笔者以为,中国跨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理念体系构建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它对企业在迈向跨国公司的重大转型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更应该强调构筑自己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管理文化,以免被别的国家文化所同化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2.西方企业在中国本土经营的成功启示

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中国企业面临着全球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和哲学的严峻挑战。加入WTO后,形势更加复杂。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都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它们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世界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使中国处于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的跨国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挑战是中国的企业在西方多国公司面前是亦步亦趋还是自我崛起,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发展高度问题,任何一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好,都会影响中国企业的长久生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西方公司的做法。西方公司不仅愿意采取国际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而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入乡随俗创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把人员流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不变因素;扩大招聘范围,不只局限于招收名牌大学毕业生,着眼于立足本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的一贯做法,减少外国经理的数量,多给中国员工晋升的机会,避免中外冲突;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等。这些做法对于中国的企业怎样在本土各地经营以及走出国门开展异地经营都是很好的借鉴。西方公司在中国经营的本土化成功,直接打压着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如果我们仍一味模仿西方公司的经营方式,不去做挖掘深层的本土和异域的生存土壤的努力,形成一种更能符合中国本土和国外文化的企业文化和哲学,中国公司的生存、发展道路将会变得比入世前更为艰难。

3.体现赋予本民族文化传统特征的内在要求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首先应该是能够充分挖掘与利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能够建立起符合全体国人的企业哲学。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讲求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讲求道德诚信,崇尚美德,而诞生于西方文明下的西式商业精神,在被中国企业照搬进来时,却忽略掉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前提,这使得理念变形的情况比比皆是。况且,即使这种学习不走形,以西式商业精神为视角的亦步亦趋,也很难造就出强大的可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中国企业。盲目照搬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事实上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来构筑企业哲学和文化,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地位和方向,其成效显得非常有限。一个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都缺失的企业,它是不可能在国内立足的,更谈不上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三、企业管理哲学的阶段性构建分析

在讨论怎样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应该具有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价值追求,给它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意义,否则,我们在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发挥不了管理哲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在公司创业初期,重要的是生存与扩张,是产品和市场,所以出现了索尼的开拓、独创精神和松下的饥饿精神,也出现了华为的压强精神。但当一个公司的规模扩展到相当程度,即它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的时候,企业文化和哲学的探讨就被赋予更高更新的含义。对内而言,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员工的增加,企业领导者迫切需要一个发挥增强企业内聚力、形成企业思维以统一员工思想、确认工作评价标准、确认接班人标准等作用的企业自身价值体系——即企业的文化体系,对外而言,此时,随着企业在业务过程中触及的社会利益日益广泛,人们已从文化的角度评价其合理性和利益的得失,企业文化中的使命与宗旨、服务精神、社会意义等因素凸现出来,文化又成为对外营销问题,部分企业甚至以自身的企业哲学作为营销主要述求点之一,使之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爱的循环精神就为企业的成功获得了国内外的强大哲学支持。:

到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时期,对企业的管理哲学就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此时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不仅只是关注国内的可接受问题而且也应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外认同问题。构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体现本土化全球化的实质性的企业管理哲学可以说是事关企业跨国发展时期生死成败的核心问题。世界许多成功的企业发展到跨国公司阶段时都已形成自己能被尽可能多的民族认可的独具特色的“管理哲学”,并发展出一整套“企业理念体系”。如IBM公司“尊重个人、服务、追求卓越”企业哲学;美国麦当劳的“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理念。那么,中国众多企业面临跨国经营时,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呢?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国际大舞台呢?笔者以为结合中国正处于向外发展初期,中国企业的经营哲学应该体现出一种饥饿精神、自主独立的精神和敢于搏强的精神。这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一个企业经营哲学的构建:产品研究与创新性上,追求自主,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专利,而且更要主张自我开发与创新;生产上,要自创品牌,延长自己的生产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能过于满足贴牌生产;营销上,可以借助国外的营销渠道和手段,但不能完全依附,否则,企业的独立性永远难以实现,在国际上仍无法展示自己的身影。总之,反映这种经营态势的企业管理哲学,应该是一种力求自主、拼搏图强的哲学观,而不是一种盲目屈从国外大公司的经营范式。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我们的企业在经营时应该审时度势,及时转变自己的经营指导思路,不惧怕诸强,拼搏挤压,构筑起能反映目前自身经营特点的企业哲学理念,指导本企业打造为世界真正强大的成功大企业。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管理学的特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音乐专业女大学生 个性特征 教育管理

音乐艺术通俗地讲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有规律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美妙动听的形象,是用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近年来,学音乐专业的学生逐渐增加,学校也加强了对音乐专业学生的了解及管理。在每个学校里,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是学生群体中不可忽视的、特殊的一个群体,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群体相比,既有其一致的方面,又体现出音乐专业本身鲜明的个性特征。我由一名由音乐女学生成长为音乐女教师,通过多年来自己在校的生活及身边接触的人和事,对音乐专业的女学生的个性特征还是相对了解的,下面我就简单地阐述一下音乐专业女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其教育管理策略。

一、音乐专业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

音乐专业的学生往往是学校的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既有一般高校学生的共同特点,又有本身鲜明的个性特征。所有高校学生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对祖国的热爱和拥护党的政策;并且有较强的上进心,思想上活跃等。在认识到这两者的共同特征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到那个特殊群体,即音乐专业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在这里我就简单谈谈音乐专业女生的个性特征。

1.注重外表形象,性格外向活泼。

尤其是在大学里,一说到音乐专业的女生,大家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学音乐专业的女生一定很漂亮、很有气质,的确,爱美之心人人皆有,又何况是音乐专业的女生呢?在大学里,随着年龄的成长,也更懂得修饰自己了,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女生每天都爱花费较多的时间去打扮自己,重视脸部简单的生活妆和衣着,而且她们大都是“镜子控”,只要走到有镜子的地方都会美美地照一下镜子,摆几个动作,而且,在大学校园里,音乐专业的女生性格大都开朗、活泼、爱表现自己,并且有强烈的自信心,由于音乐专业的学生经常参加学校的艺术活动,因此在舞台上的表演有十足的经验,在日常生活中音乐专业学生的气质显得更加大方、得体,该群体在性格上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加开朗,并且在每次学校的艺术活动上音乐专业学生的表演往往会更胜一筹。

2.追求自由,团队意识较差。

音乐专业的女生往往追求自由,自我表现力很强烈,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融入一种个性化的色彩,尤其在自己的专业上都非常的自信,而且有创新思维的特点,为此在创作上会出现有感染力的艺术作品。但往往她们在遇到问题,考虑问题时大多是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才能展现等方面出发的,因此产生以自我为中心,以实现个人价值为取向的个人主义思想。例如:团队精神很差,对集体能否获得荣誉不在意,同时,追求自由,在平时随意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等,违纪现象要比其他专业的学生严重。

3.重视专业,但文化基础较差。

音乐专业的学生上自己的专业课都非常认真、积极,并且有强烈的求知欲,导致在平时的自习中也会去练习和琢磨自己的专业,包括同学之间在聊到学习时,讨论的几乎都是自己的专业,她们互相纠正错误,互相吸取对方专业知识上的优点,每天在艺术氛围的熏陶中,逐渐对自己的音乐专业更有兴趣,就在这兴趣的驱动下,音乐专业的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上孜孜不倦,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认为只要把自己的专业学好,毕业后就不用发愁自己的就业问题,因而导致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对待自己的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态度明显有所不同,学生往往都看重自己的专业课,从而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在上文化课时缺勤比例严重,例如,大多数的音乐专业的女学生在上文化课时要么请病假,要么在上课时打扮自己、睡觉,等等,总之,认真上文化课的同学寥寥无几,自己的心根本不在文化课上。由于长时间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导致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文化课的底子都较差,尤其是英语课,每当上英语课时,音乐专业的学生就像是在听天书,几乎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这样,她们整体素质和艺术修养难以提高,从而间接地影响到她们对艺术的领悟和表现。

二、音乐专业女学生的教育管理策略

音乐专业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给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能更好地教育并且指引她们扬长避短,成为学校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教育管理应该结合其专业的个性特点,来强化教育、管理等。以强化教育为主题,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不断增强音乐专业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1.确立强化教育、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教育思路。

在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教育者还要考虑到音乐专业这个特殊群体的个性特征,在严格教育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路,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者在管理这个特殊群体时,同时一定要深入学生中间,尽可能地去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并且要尊重音乐专业学生的个性价值,最好不要仅仅采取严厉的管理去约束这些学生的行为,应当给予她们创作的时间和能施展才华的空间。在管理上应以疏导的方式,经常主动地与学生们有亲和力的小范围的交流,这样比较容易抓住人心,同时在交流的时候去刻意地了解她们的个性特征和专业发展,并且能及时地给予她们提出建议,教育者应能很好地做学生们的引领者。

2.充分利用小课教学方式,更好地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

音乐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大都是小课,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这样学生会和自己的专业老师接触比较多,由于专业课每周都有,学生和老师之间会经常沟通和交流,为了更好地传授专业知识,专业老师总是能有意无意地了解到自己所带学生的思想及平时的日常生活等情况,日积月累,师生之间很容易产生亲近、融洽的师徒关系,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专业老师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努力做学生的的引领者,有效地培养和提高音乐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根据音乐专业学生自身专业特长特点,教师应有意识地鼓励和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尽全力让学生有兴趣、有机会、有时间、有动力参加创新活动;在平时,学校给音乐专业的学生们建立了专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参与创新能力锻炼提供基本的保障;并且还会经常给音乐专业的学生很多展现自己才艺的平台,为了让音乐专业的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要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成果作为学生综合评定、奖助学金和优秀毕业生的依据之一,这样更能调动音乐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多鼓励音乐专业学生踊跃地去参加全国有影响力的表演,如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快乐女声和去年很红的中国好声音等,使学生得到更多创新能力的锻炼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对音乐专业女学生个性特征的简单分析,从而能更深入地了解音乐专业的学生,使教育者能用非常适宜的教育策略去更好地,更切实际地教育和指引该群体,让音乐专业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兴趣爱好等,在此同时,教师还应努力让学生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中,保持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体会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在学习中成长进步,在实践中体验成功,为自己的未来开辟一条更宽、更广的路。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王群.艺术类学生特点及管理对策 北京教育,2007.5.

[3]骆巧凤.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工作对策.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4.

管理学的特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管理哲学 特征分析 阶段性构建

一、企业管理的高度——构建合适的企业管理哲学?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管理哲学,因为哲学基本上就像一只罗盘,能指引企业经营的正确方向,帮助企业迎接挑战,可以获得职工、消费者、社会的大力支持,从而帮助企业追求成功。“爱的循环”的提倡者吉田忠雄是YKK拉链公司的总裁,YKK拉链公司制造的拉链占世界总产量的35%,他将利润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是以质量较好的产品以及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三分之一交给销售我们产品的经销商和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厂。“不为别人得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如果我们撒播善的种子,那么,善还会循环归还给我们的,善在我们之间不停的循环运转,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实惠。?

企业管理哲学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一般的经营理念,而且涉及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它关心的不仅仅是管理层面的因素,还有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企业的辨证思维方式,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和相关利益群体各种矛盾的方法。不仅在国内可以适用,而且在国外也能大行其道。这也正是我们在跨国经营时代所应强调建设具有很强适应性的企业管理哲学的根本所在。?

二、中国企业管理哲学建设的必要性?

1.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迅猛发展的需求 ?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中国不少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中国已被联合国评为新兴的海外投资国,其中一批优秀企业,如海尔集团、上海广电、万向集团、杉杉集团、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跨国经营。在讨论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关问题时,笔者以为,中国跨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理念体系构建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它对企业在迈向跨国公司的重大转型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更应该强调构筑自己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管理文化,以免被别的国家文化所同化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2.西方企业在中国本土经营的成功启示 ?

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中国企业面临着全球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和哲学的严峻挑战。加入WTO后,形势更加复杂。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都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它们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世界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使中国处于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的跨国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挑战是中国的企业在西方多国公司面前是亦步亦趋还是自我崛起,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发展高度问题,任何一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好,都会影响中国企业的长久生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西方公司的做法。西方公司不仅愿意采取国际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而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入乡随俗创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把人员流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不变因素;扩大招聘范围,不只局限于招收名牌大学毕业生,着眼于立足本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的一贯做法,减少外国经理的数量,多给中国员工晋升的机会,避免中外冲突;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等。这些做法对于中国的企业怎样在本土各地经营以及走出国门开展异地经营都是很好的借鉴。西方公司在中国经营的本土化成功,直接打压着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如果我们仍一味模仿西方公司的经营方式,不去做挖掘深层的本土和异域的生存土壤的努力,形成一种更能符合中国本土和国外文化的企业文化和哲学,中国公司的生存、发展道路将会变得比入世前更为艰难。?

3.体现赋予本民族文化传统特征的内在要求?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首先应该是能够充分挖掘与利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能够建立起符合全体国人的企业哲学。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讲求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讲求道德诚信,崇尚美德,而诞生于西方文明下的西式商业精神,在被中国企业照搬进来时,却忽略掉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前提,这使得理念变形的情况比比皆是。况且,即使这种学习不走形,以西式商业精神为视角的亦步亦趋,也很难造就出强大的可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中国企业。盲目照搬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事实上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来构筑企业哲学和文化,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地位和方向,其成效显得非常有限。一个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都缺失的企业,它是不可能在国内立足的,更谈不上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三、企业管理哲学的阶段性构建分析?

在讨论怎样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应该具有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价值追求,给它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意义,否则,我们在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发挥不了管理哲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在公司创业初期,重要的是生存与扩张,是产品和市场,所以出现了索尼的开拓、独创精神和松下的饥饿精神,也出现了华为的压强精神。但当一个公司的规模扩展到相当程度,即它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的时候,企业文化和哲学的探讨就被赋予更高更新的含义。对内而言,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员工的增加,企业领导者迫切需要一个发挥增强企业内聚力、形成企业思维以统一员工思想、确认工作评价标准、确认接班人标准等作用的企业自身价值体系——即企业的文化体系,对外而言,此时,随着企业在业务过程中触及的社会利益日益广泛,人们已从文化的角度评价其合理性和利益的得失,企业文化中的使命与宗旨、服务精神、社会意义等因素凸现出来,文化又成为对外营销问题,部分企业甚至以自身的企业哲学作为营销主要述求点之一,使之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爱的循环精神就为企业的成功获得了国内外的强大哲学支持。?

管理学的特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大型企业;施工管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3-00-01

施工管理的正确方式,能够促进我国特大型企业的良好发展,保障我国在国内外施工项目中,游刃有余的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随着世界各国特大型企业的不断的发展,和其创新改革,我国特大型企业为了能够赶超世界同领域的管理技术,就必须加强学习国际项目施工管理的措施,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知。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我国特大型施工企业的建设与管理,在发展道路上可谓是一波三折,面对当今社会不断演变的技术原则与管理模式,我们必须行之有效的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办法,提高对施工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再此之前,我将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系统认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是保证实现建筑工程科学施工的重要前提。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建筑工程人员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等其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探讨建筑工施工管理的必要性要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当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是实现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施工管理的作用

特大型企业在建设施工的过程当中,良好的落实正确的施工管理的政策以及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在施工建设之前的施工规划,以及施工过程当中的施工建设的操作问题,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施工建设质量,保障了施工团队在施工建设当中能够有效的开展。对于我国特大型建筑施工管理就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国外的施工管理模式

特大型施工企业的发展在施工管理的模式上,一定程度的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在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指引下,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特大型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模式的改革,就我国学习的国外管理模式我将为大家进行简介。

设计建造管理模式,又称项目总承包方式。这是一种合同关系比较简单的项目管理方式,即业主确定了项目以后,只需选定惟一的实体来完成建没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采用设计建造管理模式时,其突出的优点是选定惟一的承包商负责整个项目,避免设计与施工的矛盾,可显著地降低项目的成本和缩短项目的施工工期,为采用快速工程建设提供了前提条件;但不足的是,单靠承包商降低了业主对最终资金和细节的控制能力,弱化了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监督与控制关系,施工过程经常影响工程设计方案等。

设计建造管理模式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日本,这主要源于日本建筑公司的规模庞大和技术力量雄厚,以及可以提供综台设计和施工管理与实施工作,并通过这种管理模式,降低了项目的成本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四、学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面对我国特大型施工企业施工管理项目起步相对较晚的缺陷,合理有效的学习国外的施工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我国施工管理建设的发展,提高我国施工管理的质量,有效的保证提高施工管理在大型企业中的必要性。

1.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及其必要性。建筑工程施工中要用到种类繁多的建筑材料,如不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将造成材料质量不合格、种类混乱、供给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而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型号、数量、规格等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应从采购和取用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进行材料采购时必须对各种品牌的材料质量进行比较,保证采购的材料质量过关、规格标准、供货及时;另一方面,为了方便材料的取用,应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妥善保管,并按照施工进度发放材料。

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及其必要性。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往往工艺复杂,施工班组众多,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整体性较强,一个班组的施工或一个施工环节出现漏洞,就容易造成显著的施工质量问题。因而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采取技术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要做好技术管理就要首先熟悉施工图纸,熟悉每个施工环节的设计要求,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目标量化和细化,直至落实到每个工序和班组的施工质量目标;除此之外,为了确保工程施工中操作规范、每道工序质量合格,要采取严格的检查、监督措施,必要时可采取奖惩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施质量问题。

3.建筑工程人员协调及其必要性。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部门配合是否默契,管理、技术、施工人员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是否有效,以及施工队伍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总之,归根结底,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败决定于这个施工队伍中每个成员的工作状态,可见人员协调、部门管理对于一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性。

4.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及其必要性。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目标,是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管理要从材料、技术、人员这三个方面共同入手,而施工进度的管理却要求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注意,首先,工程施工进度直接影响着施工成本和项目的投资效益,其次,施工进度对于工程质量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语

世界的发展文化的进步,都离不开当今社会施工管理团队的建设。面对我国特大型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不断的学习国际项目施工管理的措施,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施工质量缩短工期、提升效益。合理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在我国特大型企业建设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也是其本身发展的必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