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环保治理

生态环保治理

生态环保治理

生态环保治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机制;环境危机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45-01

生态环境保护是关乎民族未来和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同时,也在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使得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是,由于近些年经济的发展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构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制,是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一)森林植被逐渐消失,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令人担忧,虽然近些年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但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一些地方政府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威胁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刻不容缓。据国内相关机构调查报道,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由于一些地区过度开发,导致森林植被逐渐消失,耕地的肥沃程度不断下降,一些地区在工业生产中不注重环保,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了水源,同时,有害气体及飘尘不仅污染了环境,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还严重破坏了土壤,妨碍了土壤的正常功能。有害气体随着大气进入空气中,产生酸雨腐蚀土壤,不仅影响原有的植物生长,会导致森林面积的锐减。城市防护林的减少,会导致空气污染、城市沙尘暴日益严重。一些地方还将一些没有进行处理的废弃物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不仅污染了土壤,还污染了农作物,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气温的升高以及温室效应都影响着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二)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威胁

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自然界中的许多物种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许多物种已经灭绝或者走入灭绝的边远,然而,伴随着一些物种的绝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目前,许多城市的空气质量都在下降,多数大城市里的空气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工厂生产带来的污染物,日益恶化的化学污染威胁着数千万市民的健康,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和可吸入颗粒存在于空气、土壤、水中,进而污染着植物,影响着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人体的健康,那些有毒产品,有机化合物等,都集中存在于整个食物链中,导致土壤肥力减弱,威胁到人们的健康,严重者引起癌症。城镇化的无序扩大,是文明的新弊端,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会导致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影响到生存和发展。不仅人类生存的土地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过度开发,海洋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恶破坏,近些年,由于过度捕捞,海产品、渔业资源大面积缩减。沿海地区生存环境也遭到严重的破坏。

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机制的构建

(一)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构建生态系统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机制,如: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生态恢复评估、生态脆弱区评估等,加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建立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引导社会经济发展转到资源协调发展上来,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逐步转变为注重环境建设与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挂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开发区域对保护区域、受益人群对受损人群等的利益补偿机制。同时,还要加强科学研究,逐步完善生态系统监测网络,构建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并对重点生态系统和敏感区开展时时监测,建立生态状况监控系统以及生态监测和预警网络,在此基础上,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建立生态破坏事故应急处理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监测能力。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

在新的时期里,为了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我们要充分利用市场,不断拓展生态保护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仅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及社会团体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保护生态效益,建立健全生态审计制度,实现生态治理工程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同时,还要大力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舆论氛围,倡导生态文明,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从我做起的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弘扬环境文化,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治理机制,奖罚问责机制。把住环境质量关,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企业,下大力气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突出问题,最大限度减少生态环境损害,促进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做好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顾华详.论哥本哈根协议的法律价值――兼论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法律措施的完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生态环保治理范文第2篇

1矿产开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1.1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于土地资源会产生一定的破坏性现象,尤其是矿产的开采,一般是以地表的坍塌以及矸石山压占为主要途径,在矿产的露天开采过程中很多都是按照直接性的挖损以及外排土场为方式,按照笔者的调查了解到,我国正在自燃的矸石山体大约有200多个,在自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气体,这些气体中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还有氮氯化合物等等不仅对土地会产生污染,而且还会阻碍土地上植物的生长,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由于矿山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可能造成酸性废水的产生,还会有洗煤厂所产生的废水等等在,这些排放到外界就会让周围土地或者农田受到诸多的污染,在地下开采的地面上也会产生更多的坍塌事故,造成废石的堆积现象,也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

1.2对水资源的破坏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对于水体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上,一方面是主要是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会有多方面的人为疏干排水工作,也会使用机器进行煤体内部含水层的自然疏干,让地下水的面积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矿区的供水出现减少,甚至出现枯竭的现象,地表严重干涸,很多植被因为缺少水分的滋润而被破坏,让生态环境和自然农业产量都下降,更为严重的还会引起地表的土壤沙化现象。除此之外,因为开采造成非常严重的地表水污染现象,矿井当中含有的煤粉以及盐粉等等悬浮物,极大的影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1]。

2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恢复和治理

2.1对现有环境的保护

治理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为了能够对现有生产矿山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好监测性的工作就需要矿山产生的废渣、矿石还有废石等等进行环境的影响性评估,尽量减少因为大气的悬浮物造成的污染现象。严格的监督相关煤矿企业在废水、废液还有废气的排放方面需要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如果是露天的开采就需要极大的进行剥离开采制度的使用,强化对一些危险性次生地质灾害的防范以及治理工作,如果出现了一些巷道,就需要做好回填工作,已经发生的次生地质灾害也需要做好更加全面的治理,这样做能够更好的对地下的水资源进行保护[2]。

2.2矿山土地的复垦以及生态建设

首先,土地的复垦技术。这项技术需要在矿区进行土地复垦的研究,因地制宜,并且按照复垦的基本条件制定出不同的方案,复垦的植被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是经济效益要高,另一方面是生态效益也要突出。土地的复垦能够对采空地区的环境进行治理,例如,地面的沉陷以及排土场还有闭坑露天的采伐,这些对于矿山当地环境的改善都有极大的促进性作用,还能够更好的恢复土地的完整性,强化对土地复垦工作的研究,让土地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够让矿区的环境得到更为全面性的恢复,保持土地的良性可持续发展[3]。其次,对露天煤矿的复垦方式研究。在露天的煤矿复垦背景下需要对不同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一种是农业资源的类型,例如,抚顺的西露矿,阜新海州矿等等。我国很多大型的露天煤矿都是处于东北地区或者是西北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均降水量不是非常大,但是也会有较多的蒸发,有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极大的阻碍了生态的发展。这些地区复垦的方向基本是使用有利形势的建设用地进行水产养殖以及粮食作物的种植等等,林业用地以及娱乐场所用地也可以建设,形成一个生态工程的多种利用形式。生态在重建的过程中需要秉承一定的原则,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地带进行恢复,不能出现类似的煤矿开发活动[4]。

2.3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坚持让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防治结合的策略,并且完善矿山环境保护体系,让管理体系能够更加有效的监督,制定环境影响和评价报告的制度。开展矿山生态的环境保护以及评价性工作,要有重点的区域还有地区,强化矿区的有效性规划以及管理,让地质灾害的评估更加有效和依法的进行。做好矿山的环境检测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避免在保护和治理的过程中再出现其他的灾害,对于灾害及时的预防,一旦发生分析性质,做好治理措施。矿山土地的复垦力度也需要强化,让耕地和建设用地保持平衡,大力开展造地复田的活动,让矿区的走向综合性治理的方向上,强化对废水废气的治理措施,严禁有毒的物质被排放到空气当中,强化废水中资源的有效使用[5]。

3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治理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上述措施之下还需要实施更为清洁性的生产策略,不断的降低污染的发生,尤其是对生产设计进行改进,能源和原材料的产出更加清洁,使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进行综合性的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存在,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也能够避免出现生产和服务的脱节现象。

作者:黄励 单位:平顶山市地方煤矿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赵文廷.矿山对生态环境的“黑洞与白洞”效应假说[J].四川地质学报,2013,14(3):325~327.

[2]王楷.矿山安全生产与生态环境发展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18):164.

[3]李海东,沈渭寿,卞正富等.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损害与监管[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3):345~350.

生态环保治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库 环境 生态 治理 保护

水库是人类在陆地河流上筑坝而形成的面积、蓄水量各异的集水区域。人工坝堤拦截大量上游来水和泥沙,在坝前形成以水体为主的景观足水库环境的莆要特征。我们称处于水库坝堤 上游平均洪水期淹没范围之内的自然综合体为水库环境。水体与底质是水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库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并与水库环境下的气候、入库河流、生物、土壤(水库涨落带)、地质与地貌以及人类活动等要素息息相关。水库环境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库建成后一定时间段或特定时间、不同时间范围内的水质变化。

目前水库主要环境生态问题

当前,我国水库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库淤积、水库富营养化、水污染及其持续的环境效应。从空间上看,水库环境包括枯水库容区、库区季节性水位涨落带和入库河道同水变动带。在入库河流的河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形态的淤积体,是河流携带泥沙进入水库之后快速堆积的结果。

水库水质逐渐恶化。水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库区的工业废水、农田排水、城镇污水、大气降落物以及养殖水体的过量施肥投饵,归纳起来分为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两类。污染物类型有需氧有机物质、植物营养物、重金属、农药、化工物质及一般无机盐类、病原微生物等。排入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扰乱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正常功能。而且由于氮、磷等及有机物的大量排入,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藻类大量繁殖甚至产生严重水华,完全丧失了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性缺水。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库的建立首先阻断了河流连续性,阻隔了珍稀洄游性鱼类的通道。高坝水库泄水使坝下河水气体饱和、水温结构改变,严重影响下游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水体浑浊度和营养盐等要素的改变,导致土著种类数量减少和灭绝,造成的食物网结构不完整,生态过程受阻。所以水库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环境多样性,改变生物原有栖息地,导致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下降。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变化,引起优势种替、原有物种消失与新物种侵入。而且营养物质在初级生产力水平上过度积累或贫乏等,不利于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

生态平衡受到影响。由于水库汛期和非汛期的影响,水库以及水库下游的湿地面积会发生变化,当水库水位下降,水域面积缩小,湿地面积也会相应减少。湿地植物群落发生逆行演替,水生生物的生存也会空间减少,物种构成发生变化,多种水生生物将不复存在,湿地内的珍禽鸟类也因栖息觅食环境遭到破坏或水域面积缩小而难以生存,一些敏感植物种类和珍稀水禽数量减少或消失。整个生态系统向着贫乏、单一方向演变。再次水库水位降低后,大量滩地出露,大量湿地被开垦为农田,破坏了湿地系统中的植被物种,加速生物多样性减少,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平衡。

污染干扰对水库水环境的影响问题

水库环境要研究在人为干扰下水库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变化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从而寻求受损的水库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研究水质监测和生态监测方法,并采取物理、化学、生态的方法对水库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以便科学准确地对水库生态系统受损程度进行判断。研究利用生物群落各组分对污染影响的应答来分析水环境变化的效应程度和范围,结合具体目标下的水质标准来评价水质状况、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对水库生态系统受损状况进行评判。

水环境污染问题分析。水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于库区的工业废水、农田排水、城镇污水、大气降落物、工业废渣、城市垃圾,以及养殖水体的过量施肥投饵。水库污染物的类型有需氧有机物质、植物营养物、重金属、农药、石油类、酚类、氰化物、热、酸碱及一般无机盐类、放射性物质、病原微生物和致癌物。水环境污染总的危害是指由于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从而使水质恶化,破坏了水的使用价值,扰乱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正常功能。主要危害是由于营养盐类(氮、磷等)和有机物质的大量排入,使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藻类大量繁殖,甚至产生严重水华,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以致完全丧失了水的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性缺水,影响人们的饮水安全甚至生命安全。

污染干扰下水库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主要指标包括污染物进入水库后的扩散方式和速率;污染物对水库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生植物、鱼类及其它水生动物的影响;表征水污染的各项主要水质指标的变化;水库自净作用及机制,包括沉淀、稀释、混合等物理作用,吸附、凝聚、分解、化合、氧化、还原等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及生物净化作用,以及污染性人为干扰后水库生态系统自净作用的变化;营养物含量及其区域变化与水生生物群落之间的消长关系及相互作用;氮、磷等营养盐类循环特点及与水库营养水平的关系;水库富营养化形成的机理和规律;水库富营养化趋势预测等。

水库环境质量监测管理模式。首先研究水库自净模式,包括水库自净机制、净化能力、净化速率以及水库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和生物净化模式,以揭示污染物与水库生态系统组分之间发生的各种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及生理生化作用、微生物作用的能力与规律。其次研究建立水库水质数学模型,以描述污染物运动变化规律,揭示水库水质变化规律。主要研究污染物进入水库后发生的种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运动过程以及在这些过程的综合作用下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表达。如稀释、扩散、沉淀、吸附、凝聚、挥发等物质迁移过程,水解、氧化、分解、化合等化学转化过程,碳化、硝化、厌氧、解毒等生物化学转化过程,以及描述这些理化、生物和水力学过程的种种数学模拟方程。

水库主要环境生态问题解决方法

目前解决水库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几乎都是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污减灾战略,加强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开展水库防污减灾的生态对策研究,利用生态学原理和工程学手段防治水库环境污染。

生物缓冲带技术。生物缓冲带是一项实用工程技术措施,它丰富的内容及其对有害污染物的处理包含了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过程,能够产生优良的环境效益。在缓冲带建设中,既要考虑生态效果,又要考虑景观效果,还要考虑经济效益,使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能够很好地结合。沿水库周边建设有一定纵深的绿色屏障,利用庞大植物根系加固库岸,减少水浪对库岸的冲击,阻挡泥沙和杂物直接进入水库、使其具有转面源污染物的功能,防治库外地表径流冲刷库岸。在林、草品种上应严格选择,在不同树种、草种和林、草种结构上实现优化,在建设上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步骤实施。

流域生态学技术。流域生态学是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应用现代生态学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流域内高地、沿岸带、水体等各子系统间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规律,在研究流域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之基础上,进一步从中、大尺度上对流域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进行研究,为流域中陆地和水体的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生态河堤技术。生态河堤技术是人工湿地的一种改进技术,其在充分考虑生态效果,保护生物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设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堤。生态河堤的优点是适合生物的栖息与繁衍,能够净化水体,调节水量、滞洪补枯,保持河流和生物的多样性。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对破坏河流自然环境的做法进行反思,都在进行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提出了全新的“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建设生态河堤已成为国际大趋势,基于各国对河流治理认识的先进理念,必须加以认真的学习和借鉴,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犯同样的错误。

生态环保治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河道治理工程;生态水利;环境保护

前言

生态水利以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为主线,发挥生态效益,利用河道流水的自我净化能力消除河道水体污染问题,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 生态水利对河道治理的积极作用

1.1 生态水利能够实现水资源污染治理

目前,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如何实现对水资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已成为我国水利事业的首要目标。生态水利作为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水利工程建设,其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能改变河道的生态环境,最终达到河道治理的目的。相比其他河道治理方法,生态水利具有天然、环保的优势,其所达到的效果,也正是河道治理效果的最佳目标,目前,没有一种河道治理方法能达到生态水利对河道治理的效果,这也是为何很多河道治理方法都要辅之以生态水利的原因。

1.2 生态水利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生活对水资源需求的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得以建设,其对水力资源的利用也趋向综合性,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实现多元化。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传统水利工程无法达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效果,反之却带来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河道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以生态水利为基础的河道治理,能够在实现河道治理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将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变为现实,这对人类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3 生态水利是实现生态系统循环的途径

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容,支持着世间万物的生存与繁衍。在实际生活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确保社会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使生态系统始终保持这种良性循环状态,就必须控制好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水作为万物之源,其在生态环境系统当中的作用性无可比拟,做好对其的保护就是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所以,以生态水利为基础的河道治理是实现生态系统循环的重要途径。

2 生态水利河道治理途径

2.1 生态河堤的建设

生态河堤是指通过对自然河堤进行人工恢复和人工护岸,使其能在保持河床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兼顾河道与河岸之间的相互作用性,充分保障河流与河岸之间的水分交换与调解功能,在实现对河道有效治理的同时,达到抗洪防涝和水土保持的目的。

2.1.1 生态河堤类型 根据目前我国水利部门的实际技术水平与工作效果来看,生态河堤主要有 3 大类型。

1)自然原型护岸。此类河堤是指通过人工作用,实现对河提自然原型的恢复和对河道的治理与生态保护,具体栽植物种有芦苇、水杨、柳树等。

2)自然型护岸。自然型护岸与自然原型护岸基本相同,但相比于自然原型护岸,其又增加了天然材料进行护底,以确保河道治理与生态保护效果。

3)人工自然型护岸。此类护岸完全依靠人工对河岸实际生态环境的研究、调查,而为河道构建起最接近自然状态的护岸类型。

2.1.2 生态河堤建设原则 生态河堤建设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自然性原则。在进行生态河堤建设时,需尽量选用自然材料,以避免二次污染的出现。2)亲水性原则。生态河堤作为以河道为基础的岸堤建设,其必须要保证岸堤植物的亲水性,才能保证植物的成活率,进而达到生态河堤建设效果。3)协调性原则。生态河堤是以河道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护岸建设,为保证其与河道及周围环境之间的融合性,必须要确保生态河堤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2.2 自然化河流建设

自然化河流建设是指河流治理既要体现相关水系功能,又要满足河流原始自然风情与生态环境的构造。

2.2.1 自然化河流建设原则 自然化河流建设以自然为主,因此其并没有绝对固定的建设原则。需要注意的就是自然化河流的建设要尽量顺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动力来对河道进行治理,让河道形态尽可能的接近原生态。

2.2.2 自然化河流建设方法 从河道组成部分角度分析,自然化河流建设方法主要有河道治理和护岸治理两种。其中,河道治理主要是通过对河道流路、河床物理特性等方面的改善,实现对自然河流状态的构建,使河流既有浅滩又有深潭,保证河床的多孔化表现,确保水体流动的多样性,从而使河道及其周围的生物物种多样化发展,达到真正的自然化表现状态。

3 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传统的河道治理工程通常是以人工的方式刻意地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改造,而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即生物链关系,生物同生物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工改造后的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能够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达到环境、人、河道生物的可持续和谐发展,必须要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来实现,将生态水利理念应用到河道治理工程中。

3. 1 生态护坡

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前,应对河道周边的地形、地貌及河道自身的功能特征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方案。此外,还应根据河道周边植被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而确保河道周边植被在稳定的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对河道进行工程区域性划分,通常将河道划分为 3 个区域,即常露区、变化区和常淹区; 进而根据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适应生长的植物在护坡区域进行栽植。在长露区域种植耐旱的植物,在变化区域种植适应干旱和水淹的植物,在常淹区种植水生植物。

3. 2 在河道断面留出生长空间

河道不仅具有排涝泄洪的作用,同时还能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美化作用及降低大气污染,调节生态平衡等作用,更能对河道周边的居民创造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环境。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河道的功能性作用,可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在河道的亲水平台及台阶外种植各种野生的水体植物。起到美化环境的同时,更能是河道水域的生态系统更加多样性和异质性。丰富水域生物群落的种类。

3. 3 通过动植物生长提高水评自净能力

在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中可采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生物膜法技术及生物操作等技术来修复遭受污染破坏的水体。通过水体中各种生物的转化和转移及分解的方式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并结合河道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在不造成水体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上多种植植物和放养水生动物,丰富河道水环境资源,为人们提供多感官的愉悦享受。此外作为城市河道,不仅仅需要防洪等作用,还具有美化景观的作用,在生态水利构建河道建设时,需要考虑到河道周围的景观建设。可通过栽种花草,美化水面来实现。

总结

生态水利作为以水利资源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水利工程理念,其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为百姓带来的不仅是用水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更是河道生态环境水平的改变,这种积极改变是其他任何河道治理方法都无法达到。为更好地发挥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作用,工作人员必须要做好对河道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把握,对症下药,保证生态水利河道治理的效果,促使河道恢复生机,水资源回到甘醇、清亮的状态,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董哲仁 . 河流生态恢复的目标[J]. 中国水利,2004( 10) : 3,4 - 7.

生态环保治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131-01

1 基本情况

同心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南部,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全县南北长102 km,东西宽76 km,总土地面积4596.49 km2,其中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65.4%,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的地质地貌、土壤类型、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都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地质属祈连褶皱系与中朝准地台之间的过渡地带,地貌表现为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高原过渡,东南部为黄土丘陵,海拨1500 m~2000 m,西北部为中低山、缓坡丘陵与川地交错分布纵向排列,海拨1283 m~2624 m,西部清水河,东部甜水河自东南蜿蜒流向西北,注入黄河。土壤由干旱草原土壤类型向荒漠土壤类型过渡,植被由温带干草原向荒漠过渡。

气候特点是自南向北由半干旱气候逐步向干旱气候过渡。特点是: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春长夏秋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年际变化大,干旱少雨,蒸发极强。大风、沙暴、干旱、热干风、霜冻、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高,由于境内地形影响,气候南北差异较明显。多年平均气温8.4℃,降水状况因受地形影响,由南向北递减,南部最高达290 mm,北部仅为240 mm,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278 mm。在季节分布上,汛期雨量约占全年的70%,且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均蒸发量2325 mm,是降雨量的8.4倍,大于10℃积温2713℃~3192℃,无霜期131~170天。

县境内有清水河与苦水河两大河流经过,均属黄河一级支流。其中清水河流域较大,面积为3208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3,全县水资源总量为0.75亿m3,其中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0.4亿m3,地下水补给量为0.35亿m3,全县人均占有水量为176 m3,仅是全国人均水量2780 m3的6.3%,是世界人均水量11143 m3的1.6%,是黄河流域水资源匮乏的区域之一。

2 水土流失状况

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过渡垦荒、超载放牧等因素造成同心县水土流失严重。据最新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453.21 k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75.13%,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南部以水蚀为主,北部以风蚀为主。其中:轻度为972.08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8.15%;中度为1328.79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8.48%;强度为958.27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7.75%;极强度为194.07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62%。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 4820t/ km2·a,年均侵蚀量达1664.45万t。恶劣的自然条件伴随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水冲沙压,产量低而不稳,牧场退化,造林成活率低,水、旱、风、雹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同心县水土保持工作始于1954年,是从群众自发地在山坡地上修地埂、打坝沿、挖水平沟开始,逐步向有组织的坡面治理、沟道治理发展为今天的以大流域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沟综合治理,林、果、粮、草立体开发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截止2010年末,全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45.70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4.50%。其中:建设基本农田320 km2,造林600 km2,发展果园17.81 km2,人工种草1.51 km2,水域及其它205 km2,修建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21库,治沟骨干坝5座,中型淤地坝32座、小型淤地坝42座、涝池394个、沟头防护87 km,谷坊263处,沟岸治理6.2 km,水窖13万眼。通过治理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13.4%,90%荒山得到封禁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

4 主要措施

4.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近年来,同心县县委、政府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的头等大事,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固立县之本,谋兴县之策的角度,广泛宣传,搞高认识。具体到项目建设时,每个项目都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形成了从内业到外业工作的联动体系,使项目建设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施工有安排,中间有检查,年终有总结验收,从而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4.2 科学规划,注重实效

科学规划是干好项目的前提条件,同心县自然条件恶劣,降雨少,吸取前些年我们在水保项目上取得的经验与教训。近年来,我们首先从项目前期工作入手,按照“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对项目区的选择一定根据气象、地貌、土壤、植被、地理位置及周边基础设施等因素,制定治理思路。例如:在生态移民迁出区以生态修复治理为主,在生态移民迁入区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在有补充水源条件的地方实施坡改梯项目,重点流域与重点地区以沟道治理为主。同时,做每一个项目都要征求当地群众的意愿,顺应民意。这样一来,不但,摆脱了只为上项目,规划不科学的弊病,而且,实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得到群众的支持,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3 整合力量,打造精品

近几年来,自治区及吴忠市要求各县每年秋冬季都要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每年我们都利用这个机会,将水土保持旱作基本农田纳入到全县春、秋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范围内,并作为精品工程进行建设。组织县、乡、村出动各类义务工上万人次参与工程建设。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项目,1万亩高标准梯田历时2个月时间就全面完成了任务。自治区及吴忠市各级领导多次到项目区视察,最后对该工程给予“标准高、质量好、进度快”的高度评价。

4.4 学习经验,提高素质

由于我县水土保持工作起步较晚,我区南部山区在水土保持始终走在全区前列,为了借鉴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与科学管理模式,我县先后组织工程建设人员50人次到彭阳、泾原等兄弟县观摩学习;并高薪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我县进行现场技术员指导。这样送出去与请进来的工作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县水土保持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技能,为开展好我县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5 存在问题及治理方向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治理,我县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全县总体治理率只有33%,仍有三分之二面积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过去一些治理工程由于治理标准低、质量差、管理管护不到位,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二是由于人口的增长,经济发展,各种开发建设项目的兴建,人为水土流失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三是水土保持工作管理与技术人才短缺,业务知识滞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程建设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我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今后除了继续提高预防监督能力建设,加强技术人才培训与引进力度。同时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在“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6.6亿元,兴建水库10座,淤地坝20座,淤地坝除险加固改造34座,小流域综合治理15条,生态修复927 km2,坡改梯120 km2,每年以320 km2的治理速度减少同心县水土流失面积1600 km2,基本实现同心县山秀水美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宁夏水土保持实践与探索[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