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综合治理

生态综合治理

生态综合治理

生态综合治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论述;生态景观;河道综合治理;应用

1河道综合治理的新理念

在河道整治中,要在充分利用河道自然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自然的生态体系,不但要保持河道自然流向,而且要注意协调城市建设与河道的和谐关系。目前,比较流行的河道综合治理的理念就是建设自然型河道。所谓自然型河道,也就是要在尽量维持河流固有生物环境的前提下,以制造优美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加强护岸,保持河道自然原生态,使河岸景观建设体现自然形态。所以,河道整治不仅仅是单纯地保护自然,还要在河道环境建设中,实现自然回归。

2生态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应遵循的原则

2.1统一性原则

在河道综合治理的生态景观规划中,首先要明确河道的生态状况,其次要考虑其上下游、左右岸生物群体的基本情况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筹安排,确保河道综合治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够融入生态因素。

2.2改善性原则

河道综合治理的目的就是要改善当前的河道现状。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既是出发点,也是综合治理的归宿。河道生态环境的改善涉及3个方面,首先是改善水资源质量,其次是改善河道生物群体生存状况,再就是河岸生态景观面貌的改善。

2.3融合性原则

河道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对河道综合治理就是要让河道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让河道成为人们优美生活环境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延伸河道水面,建立岸边绿化带,协调河道的生态环境,优化河道的生态系统,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提供一个好去处。

2.4美化性原则

河道的综合治理是对河流从下到上、从水底到河岸的一个系统的治理过程,疏通河流、护坡防洪、巩固堤坝等河道内工程施工,都要围绕着美化原则来开展。

3生态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3.1改善水质,涵养水源

改善水质是河道综合治理的内容之一,因为河道与城市建设密不可分,河道的治理对城市品质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生态景观的应用,一方面可以有效截污治污,生态植物能有利于污水的截留和沉淀,减少河道污水的排放量;另一方面景观植被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汛期排洪泄洪依然是摆在河道治理中的首要目的,确保河道排洪泄洪安全,这是河道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

3.2化城市水环境

河水被誉为是城市的生命线,城市水环境的优化建设,有利于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及其社会环境建设的协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实现城市水利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河道里的水资源不仅给城市带来了生命之水,也对城市建设品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优美的城市中一条清澈明亮的河水,提升了这个城市人们环境幸福指数。不但有利于建设宜居的生态城市,还有利于现代城市建设新理念的实践,更是提高了人们追求自然生活的品味。河道的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建设互为补充,提升了河水质量,也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是互利共赢的举措。

3.3绿色河岸的生态景观技术措施

河道综合治理“绿色生态”的理念,生态景观的运用有很多方面,比如,改造原有的硬质河岸,在土坡采用柔性材料种植绿化,如根系发达具有良好护坡固土作用的紫穗槐、杞柳、胡枝子、黑麦草等品种,滨河绿带的种植要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分别选择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树种以及展现当地特色的植被。关于护岸工程,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紧密的河道和生态景观相协调。其技术措施主要是采用梯形断面、人行道设置在堤顶、亲水平台设置在堤下。亲水平台与堤顶之间的衔接采用斜坡进行,并采用草皮护坡。所以,河道综合治理完全可以保持原河道的蜿蜒曲折,河岸绿色植被也能遵循原有的风格,生态系统就可以得以全面地保护。

3.4生态景观的改造措施

河道生态景观的改造工程措施中,植物种植必须要体现绿化的本质,并注重生态效益,充分发挥多种植物的特点,利用不同植物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人工生态景观,并与河道呼应,确保河道景观的融合性和一致性。让人们深入河道沿岸生态景观中,感受不同景观元素错落有致的布置,使身心真正融入生态的环境中,体验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怡然自得。

生态综合治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矸石;生态治理;综合利用

1、前言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约占煤炭产量的10%。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出的煤矸石堆积成矸石山,对环境的危害很大:侵占土地,影响生态,破坏景观;矸石山的淋溶水(酸性水)污染地下水源和江河,危害农作物和水产养殖业;由于煤矸石中有硫化铁和含碳物质存在,还会自燃发火,排放大量烟尘,严重污染大气,损害人体健康,抑制植物生长,腐蚀建筑物结构;个别煤矸石山还有发生爆炸和崩落事故的隐患,对矿区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不仅是世界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大国。目前全国历年累计堆放的煤矸石约43亿吨,规模较大的煤矸山有1600 多座,占用土地约1.5 万公顷。2004年煤炭产量达到19.56 亿吨,按煤产量10%的低排矸量计算,当年排放煤矸石就达1.96 亿吨。今后煤炭产量还将逐年增长,排矸量也将逐年增加,加上以往积存的煤矸石,其数量相当巨大。因此,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及生态治理已是一个刻不容缓、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

2、煤矸石的生态治理和综合利用

2.1煤矸石的生态治理

矸石山生态治理的指导思想:以植被复垦、绿化环境为手段,把煤矸石生态治理与矿区生态建设、环境污染治理相结合,促进生态的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形成开发与整治相结合,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煤矸石生态治理与矿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实现矿区的可持续发展。矸石山生态治理工程可包括矸石山摊铺矸石、自燃灭火,复燃治理、挡护、排水、坡面绿化及复垦等工程。

2.1.1摊铺矸石、自燃灭火

根据国家对矸石山治理的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挖土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摊铺矸石,将堆矸形成33°和35°边坡,分成断面,最终形成坡面。

对发生自燃的矸石进行灭火工作,可采用深孔注浆法,该方法最适用于矸石山顶部;由于斜坡上无法用工程钻机钻孔,只能用表面浇灌法进行局部封闭处理。

2.1.2复燃治理

矸石山顶部复燃灭火处理的方法可采用灌浆封闭法和火源挖出法。矸石山坡面复燃灭火工程采用铺网注浆、护坡加固法,对矸石山表面固化整治,彻底切断氧源进入矸石山内部,彻底灭火。

2.1.3 挡护

为防止矸石山塌陷,矸石山应砌挡土墙进行挡护。

2.1.4.排水

夏季常有暴雨,矸石山集水面积较大,雨水汇集后,很容易冲垮覆盖在矸石上的黄土,甚至冲出数米深的大沟。由于被的矸石仍有较高的温度,一旦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复燃。为了保护好覆盖封闭效果,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矸石山马道及斜坡上修筑好排水沟。另外矸石山的淋溶水(酸性水)会污染地下水源和江河,危害农作物和水产养殖业,应将雨水通过排水沟收集排放。

2.1.5.土地复垦种植

矸石山的复垦包括:

1) 林业复垦

树种的选择:矸石山植树主要以灌木为主,乔木为辅,树种应选择抗逆性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干旱、瘠薄、盐碱、ph值、毒害等不良立地因子有较强的适应和忍耐能力的树种,同时应对粉尘污染、二氧化硫、高温等不良的大气因子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此外还应特别注意选择有固氮能力的肥土树种。栽培时间最好选择秋季挖坑、春季植树,这可加速坑内部矸石的风化,有利于树木的成活。还可用泥浆蘸根栽植,成活率高。

2) 牧业复垦

牧业复垦一般是在未经平整或稍加平整的矸石山上进行。整地要提前半年进行,以保证表层矸石充分风化,这样易于种植。

草种应选择适应种植的牧草,是牧业复垦成功的关键。复垦最理想的牧草应当是播种栽植较容易、成活率高、种源丰富,育苗简易且方法较多,适宜播种栽植时间长,发芽力强、繁殖力大,幼苗活力强,施肥反应快、抗旱能力强的种类。

2.2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煤矸石作为资源,既是劣质燃料又是原料和材料,进行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则可变废为宝,化害兴利。如何将煤矸石变废为宝?国内外已经开发出许多综合利用途径。基本原则是在查明煤矸石性质的基础上,区别对待,使其物尽其用,并将各种利用途径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和综合利用系统,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煤矸石的用途大致有五个方面:1.煤矿井下充填; 2.煤矿地面塌陷区充填、复垦造田和铺路; 3.煤矸石发

电; 4.从煤矸石中提取硫精矿和其它化工产品; 5.生产煤矸石砖、水泥和轻质骨料等建筑材料。

3、推进煤矸石生态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意义

我国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那么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推进煤矸石生态治理和综合利用的意义重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煤矸石生态治理可达到减少占地的效果;2、煤矸石生态治理可减轻矿区大气污染和地下水污染;3、煤矸石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还有助于改变煤炭和煤矿的“肮脏”形象,使煤炭产业成为不产生或少产生“公害”的产业。围绕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煤矿形成了新的产业,延长了现有的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煤矸石综合利用是有发展前景的接替产业之一,已经成为许多矿区非煤产业的发展重点,促进了矿区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就业。

参考文献

1.胡振琪,煤矸石山复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

2.李永生,煤矸石及其综合利用[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

3.时鹏辉.李多松,煤矸石的综合利用[j],中国环保产业,2006

4.胡志鹏.杨燕,煤矸石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j].

生态综合治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粪污综合治理;生态养殖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7.036

1正视问题,引进治理新模式

目前,南乐县数养殖场(户)产生的粪污只有部分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给水资源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养殖业粪污弃之为害,用之为宝。然而,国内大部分养殖场开展的畜禽粪污治理工作存在治理技术单一、落后或组合不合理;粪便利用率低,只注重单一的能源回收,不能兼顾资源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管理模式落后等诸多问题。单一的环保技术已不能有效解决现有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如何将能源与资源最大程度地利用。

针对南乐县养殖业在粪污处理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体利益的角度考虑养殖业的粪污处理,推动粪污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效结合,改变传统的粪污处理模式。经过多方面考察,南乐县从河南未来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引进和推广了“养殖企业污水生态治理系统化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养殖业为基础,以种植业为载体,以沼气工程为纽带,把粪污制沼、集中供气、有机肥生产、种养结合等多种技术进行了科学组合,大大提高了粪污处理技术水平,是一条行之有效的粪污治理途径,可以有效推动畜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2强力推广,新模式成效显著

通过不断推广,该模式已在南乐县部分养殖企业得到了应用,南乐县新希望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南乐县天泉奶牛场、南乐县苑林养殖场、南乐县元渤养殖有限公司、南乐县胜利养猪场等养殖场都因地制宜采用了该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南乐县新希望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例,该示范园内分为养殖场、蔬菜大棚、果园、鱼塘等区,有商品猪养殖场1座、日光温室大棚15座、春秋拱棚20座、鱼塘1口、果园1个等。园区内设施装备配套齐全,配套建设了80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座,可年处理粪污4.57万吨,产沼气7.5万立方米。并安装了从沼液池到蔬菜地的沼液输送设施、从蔬菜地到氧化塘的处理水收集管道,配套蔬菜生产设备、青饲料粉碎机械等。

养殖园区占地60亩,猪舍面积8000余平方米,年可提供优质商品猪1.5万头,园区内产生的粪污排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

沼气池可日产沼气200立方米,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供猪场及周边农户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大大降低了猪场的运营成本,并为周边农户提供了便利。通过沼气这一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煤炭生产、运输、贮存和利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沼液含有多种植物生长的养分,丰富的氨基酸及各种生长激素、维生素等。沼液是富含氮、磷、钾养分的速效液体肥料,可以作为有机肥用于蔬菜大棚和果园;沼液还可用于蔬菜浸种,提高蔬菜的发芽率;沼液所含有机酸中的丁酸和植物生长激素中的赤霉素及维生素B12等,能够破坏单细胞病菌的细胞膜和体内蛋白质,有效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沼液中的氨、铵盐和抗生素,能抑制和封闭红蜘蛛等病虫害的呼吸系统,从而达到驱虫、杀虫、杀菌的作用。

以沼渣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定剂量的辅料生产的有机肥用于蔬菜大棚和果园生产,可以有效刺激根系生长,促进作物新陈代谢;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难溶性磷的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而且畜禽粪污经综合处理后比直接用作肥料时的养分利用率提高了40%,生物能利用率提高了30%。

园区内的蔬菜大棚和果园充分利用沼液、沼渣等优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进行蔬菜、果树的施肥,产品不仅有机质丰富、营养美味,而且更加安全健康。蔬菜园区根据不同季节的蔬菜特性,种植消纳沼液能力强、高产的优质大棚蔬菜和露地蔬菜,大棚蔬菜主要种植番茄、黄瓜、茄子、芹菜、马铃薯等,露地蔬菜主要种植杂交冬瓜、南瓜、空心菜、白菜、花菜、西兰花等。该园区栽培的茄子、西红柿、辣椒、豆角等优质产品一经上市,便凭借优良的品质获得了广泛的好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3理清思路,谋求畜牧新发展

生态综合治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现状;治理;发展

一、前言

生态建设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只有兼顾到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持的平衡,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现状

1、缺乏完善的相关体制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光是每年人为因素引起的环境问题就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舒适度也因此有所下降。我国每年在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方面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也是很大的,特别是财力方面。要想使环境问题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恰当的人力需要得到合理的安排,大笔资金的投入需要合理的分配和使用,相关机构的工作内容和最终结果需要有关方面监督和检侧。而这些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相关体制作为指导,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最终达到的效果也将会不尽如人意。因此,一套健全的、合理的、实际的有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制度的建立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

2、修复计划不合理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千差万别。面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现状,我国采取了很多的治理措施,但是其中存在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修复计划不合理,不同地区的环境治理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生态系统在承受能力范围以内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目前我国对于偏远地区遭破坏的水土环境通常采用的做法是让其自行恢复,或者在很多遭到破坏的不同地区都采用相同的治理措施。这些做法都是十分不合理的,其一,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非常有限,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需要人为的治理。其二,不同地区的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是不同的,一味地采取相同的环境措施是一种脱离实际现状的盲目做法。

3、未形成全民风潮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本应该是一项全民运动,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但是,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宣传力度太小,人们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观念薄弱,尚未形成全民风潮。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没有着重发动广泛征求和尊重治理区群众的意见和意愿。如果相关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宣传力度和相互沟通不够,就会导致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深刻,意识也会逐渐变淡,生态修复工程也就自然不能顺利开展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个人行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关系。

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案例及分析

1、案例介绍

北京市门头沟区作为我国生态修复的试验田,在短短七年的时间,从原先依靠煤炭开采的重污染地区,逐步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门头沟区北京城起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但由于长期的开采,使得该地区地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整体景观严重破坏"造成生态破坏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14%。自2005年开展生态修复以来,门头沟区及时制定了区城镇公园超过40个,全区森林覆被率达到37.3%,绿化率达到58.8%,人均公共绿地21.6平方米。过去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的门头沟区成为生态和谐、环境优美、舒适宜居的生态新城,门头沟区也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国家卫生区。

2、门头沟案例分析

(1)产业创新

门头沟区结合自身情况,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构架出新型的生态产业。生态修复系统由自然生态修复示范产业、人文生态修复主导产业和经济生态修复引导产业。三大部分构成,三大系统互相支撑,协调发展,建立了一条生态发展产业化道路。自然生态修复示范产业主要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农田生态保育示范和湿地生态建设示范三大体系构建。人文生态修复产业主要围绕观光度假乡村旅游健康服务和人文关怀四大主导性产业体系构建。经济生态修复产业主要围绕产品物流、市场交易、技术培训和建设咨询四大引导性产业体系构建。

在生态修复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出具有门头沟特色的人文内涵、改变人们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地区经济发展"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让人民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

(2)技术创新

门头沟区作为我国生态修复的桥头堡,可以说他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之前没有任何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去攻坚克难,解决面临的一个个难题。摆在他们面前的其中一个难题就是碎石带上种植树木。他们通过碎石缝隙倒入不同浓度的泥浆,在泥浆中加入营养成分,再种植上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该泥土各组分的容积比为:基质100――1000份、营养添加剂1份,有机肥加入量为基质和营养添加剂总体积的1%――10%,用这项技术修复的山路边坡,成长起来的各种灌木已经覆盖了碎石带使公路边坡植被的栽植成活率达95%以上,林木覆被率达80%左右。笼砖裸岩生态修复技术也是一大创新,绿化笼砖和生态箱都采用先让植物在砖上和箱内正常生长,并辅以保水措施,然后把笼砖和箱体固定在边坡表面,从而达到生态修复。

四、未来发展前景

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各级水利部门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观念为指导,积极调动社会各届的力量充分人为发挥生态修复、自然自我修复的能力,进一步推进我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执法监督与预报监测的业务水平,通过不断地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程技术措施的现代化和技术性。具体来说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完成:

1、各级水利部门应该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的目标任务来部署相关工作,加强职能建设,确保年度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完满完成。

2、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创新努力、探索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建立符合水土保持发展规律的有效机制。让水土保持工作按照规范的管理程序把各项责任落实到实处。

3、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的发现并解决在审批水土保持方案、征收相关水土保持补偿费、检查的执法监督工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切力量尽快出台具有一定时效性和操作性的管理标准和办法,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健康发展。

4、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督导和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把水土保持方案落实到开发建设的实处。

五、结束语

总之,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建勤.我国水土保护生态修复研究[J]国家水利,2013,21(18):14

[2]李智广.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监测内容[J].水土保持通报,2013,17(56):14

[3]安乐平,胡小军,王小珍,等.水利工程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要点探讨[J].水土保持技术,2008,3:32-34.

[4]许长春.重视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土流失与案例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2(65):279-280.

生态综合治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生态治河;深圳

Abstract: River i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resource of the c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ecosystem.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of Shenzhen, we must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peed up the rive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o improve river, river and city space coordinate, realizing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water.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oject of Futian River of Shenzhen city as a cas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flood control and drainage, sewage, water,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greenway system engineering to achieve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water, summariz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river city, as Shenzhen state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City Riv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ecological river; Shenzhen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 概况

深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问题:环境空气质量下降、水环境污染严重等。在河道水环境方面,深圳河、布吉河、茅洲河、观澜河、西乡河、龙岗河及坪山河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生活污水污染,水质劣于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水质发黑发臭,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近几年,深圳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治理,先后对特区内的几条河道进行开展点截污、清淤疏浚、建闸补水等综合治理,在截污减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效用,明显改善了河道水环境质量,其中大沙河、福田河、新洲河基本消除河道黑臭,为河道的生态景观改造、水质满足市民的要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福田河位于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北起梅林坳,南至深圳河,流域面积15.9km2,干流全长6.8km,横穿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两大市政公园,周边人口稠密,是深圳市民主要的休闲游览场所之一;是联系南部红树林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北部梅林山自然生态保护区的绿色生态纽带;是建设宜居生态城市的重要节点。未治理前的福田河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河道防洪能力偏低,总体防洪标准不足50年一遇;河道护岸原均为浆砌石结构,部分护坡表面批挡脱落、损坏严重。(二)流域内存在错接乱排、雨污合流及跑冒漏滴污水入河等现象,河道水质极不稳定。(三)河道渠道化,全为硬质护坡,呈现“三面光”的状态,表面无植物覆盖,河道生态功能缺失,景观效果差。本次治理主要是在满足河道100年一遇防洪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截排污水及初期雨水、利用再生水补水、水质净化改善、岸坡生态改造、景观绿化等措施,调活河道水体,重建河流景观,增加河流亲水性,营造优美的河流水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一个丰富、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满足市民近水、亲水、赏水的需求。

2 治理措施

2.1防洪排涝系统

按照“上蓄下泄”治理思路,首先在笋岗路和红荔路两侧洼地下挖形成滞洪湖泊和低洼草坪,形成滞洪湖泊景观水位、草坪以上有效滞洪库容。同时在河道瓶颈段(跨越深南路段),增加一条顶管泄洪,以增大福田河防洪瓶颈深南路涵过洪能力。

在防洪断面改造方面,根据本次改造范围内现状河道护坡特点,结合实际用地情况,局部拓宽河道断面,增加河道的防洪能力。

2.2截污系统

福田河流域内存在错接乱排、雨污合流及跑冒漏滴污水入河等现象,使得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进入水体,造成河道水体严重污染。

沿河道右岸设置截流管道或箱涵,对河道两岸所有雨水口、合流排水口进行末端截流,保证旱季截污率达100%,保证7mm初雨不进入河道,减少进入河道雨水的携污量,最大程度减少河道水体污染。

2.3 补水系统

深圳市河流基本为雨源型河道,河道暴涨暴落特点明显。枯水季节,河道基流较小,加之福田河河道两岸的总口截污,使得河道基本无基流。福田河功能定位以生态为基础、以景观为表现的生态景观之河,在满足城市河流应有的防洪泄洪功能的基础上实现景观、游憩、生态功能等,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最具活力的城市滨水空间,充分发挥“水”的生态环境价值,使福田河水景生态走廊更能体现新深圳的独特风貌。为保证福田河旱季的景观用水,与相关单位进行沟通,滨河污水厂每天向福田河提供3.8万m3的中水,沿河道右岸敷设补水管,从河道上游北环箱涵段布置河道补水点,满足河道整体补水,充分利用滨河污水厂的再生水。

2.4 景观系统

在河道现状景观的基础上,根据各段河道所处的环境特征,通过种植乔灌木,增加景观节点等措施,将河道的景观打造成“生活休闲”、“生态艺术”、“野趣自然”三个主题;新建笋岗路、红荔路、振华路、福华路的下穿通道连通被市政道路分割多段的中心公园;新建7 处人行桥梁,使公园与周边街区相互贯通,结合红荔路段防洪滞洪区建设和土方平衡,塑造疏林草地、高低错落、山水相间的沿河地形,增加了河流亲水性,实现河流与五星级公园景观相互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