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平面设计课程体系

平面设计课程体系

平面设计课程体系

平面设计课程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调研;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在中职学校中,平面设计专业多数归属为计算机专业下的一个分支方向,专业课程体系偏向于软件操作类的学习,虽注重讲练结合,但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更欠缺对学生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这些问题,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要想继续生存发展,就必须勇于打破旧的格局,以为企业输出可用之才为最终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实行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

一、实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模块化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实行模块化教学,有如下优点:

1.教学内容更加有的放矢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标准上,与行业需要、行业考核标准结合更紧密,更加突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让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成为受行业内欢迎的人。

2.促使教师提高综合业务水平

过去,专业教师一般只对该专业内的两到三门课程比较熟悉,知识结构滞后,教师止步不前,学生得不到最新、最全面的技能提升。实行模块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内容体系,迫使教师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不断掌握新的技能。

3.避免了讲授知识的重复性

原有的课程体系,科目繁多,各自为政,课时膨胀。如,PhotoShop软件的使用,在实用软件、图形设计和标志与企业形象设计三门课中都有涉及。采用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将重新构建,加强了同一结合点上相关科目的协调配合,课时分配将更加合理。

4.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模块化教学,教学任务更紧凑,知识体系更系统,便于学生理解,提高理论知识水平。课时集中,技能掌握更加牢固,提升了实践能力。

二、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及实践

1.平面设计专业企业调研

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需要建立在大量的有效性数据的支撑之上,而数据的来源则应是真实的企业调研。笔者历时三个月,以电话、电邮、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宁波及杭州地区的一些广告公司、婚纱摄影机构、影视制作公司、装潢艺术公司、知名软件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进行了调研,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专业人才需求大;

(2)学历和证书皆不重要,技能水平最看重;

(3)专业课程设置对接好,工作岗位种类多。

2.平面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新体系构建

前期的企业调研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中职平面设计专业现状,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之上,构建出以“面向就业岗位”为特点的、精而专的模块化课程新体系。

表1 中职平面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

按模块组织教学内容,首先,要确定每个模块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式课程内容体系,取消章节限制,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各种类型的能力和素质专题,作为子模块。其次,每个子模块又由若干个学习单元(根据模块知能体系的各个具体目标与内容而划分的小专题)或课题组成,从而使模块课程的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

表2 企业宣传类综合设计模块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新体系的构建,只是迈出了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第一步。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模块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强调“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操作边理解”的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双边教学法”,形成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彻底改变以知识讲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要发展,模块化教学改革是必然,模块化课程体系也将会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娄华水.试论职教“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

[2]胡文玲.高职平面设计软件模块化教学新探[J].教育与职业,2012,1(714).

平面设计课程体系范文第2篇

“构成”是将繁杂的造型关系分解还原成形态要素 ( 点、线、面、色彩、肌理、材质等 ),并在形式美法则和秩序下重组,综合构建成全新形态的过程。形态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是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和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研究对象是造型的构成要素,形式美的法则及其设计原理,构成设计的思维培养等。传统的形态构成主要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训练步骤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通过抽象形态要素培养对学生美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系列课程教学的问题

目前建筑教育中的形态构成课程脱胎于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构成教学,其课程体系源自于工艺美术训练,并非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自身演变发展的结果。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以视觉艺术基础训练为主,多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学专业的特殊需要。

1.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形态构成教学强调抽象的造型训练,单纯从形式角度探讨形态要素及其组织规律,如平面构成着眼于抽象的点、线、面的构成组合训练及形式美原则的基本概念;立体构成则旨在训练三维实体的造型能力以及材质和肌理的表达;色彩构成则多从抽象的角度,在心理学的层面探求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这种基于工艺美术类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普适性的,缺乏针对性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纯粹的点、线、面学习抽象,与建筑语言的形式逻辑缺乏联系。因此带来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手法脱离建筑形态设计,色彩构成与建筑空间形体的创作过程缺乏对应练习等种种问题。

2.课程衔接缺乏连贯性

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具体性、功能性,而传统的形态构成训练往往不涉及设计目的、内容、条件和手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分解性、形式性的特征。如果缺乏与建筑设计课程衔接,极易造成对学生建筑本源的忽视。学生在完成设计基础课程之后的建筑设计专题训练中,将面对多种环境因素和更多的设计矛盾,必然需要对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此时很难将之前学习的构成手法熟练运用于具体的设计。不仅如此,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中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独立内容教学,缺少相互之间的连贯训练,对建筑学学生而言,就无法体会在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二维平面、立面与三维立体造型之间严密的逻辑性。

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下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

通过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让学生在形态构成的训练过程中了解其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因此,使课程更好地体现建筑学的专业特点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相结合,是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探索改革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我校建筑学院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逐步形成了“建筑化”形态构成的特色教学方法。

1.强化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训练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建筑学的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中,尽快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体会到形态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一定的与建筑相似的空间造型能力,从而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 “三大构成”,基于“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三大构成”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由于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因而对空间构成的训练将有助于加强建筑学专业对空间形体塑造。通过改革和调整形体构成系列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更加关注于空间形体(实体或虚空)由二维到三维的生成过程,以及三维形体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二维对应表达。以针对性的课程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建筑形体设计的同时认识和理解对设计内容的表达,从而直观地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关系。

此外,根据建筑教学目的对专题讲座、作业要求、教学参考书等的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促使学生在进行形体构成系列课程学习时,积极主动地收集和思考有关建筑实例,认识构成要素和构成手法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积累设计形态,提升设计修养。

2.整合构成系列,加强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的课程按照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的顺序,将三大构成课程紧密联系,逐层展开,组成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有机整体。

每个构成训练均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即“向大师致敬”和“对自我重构”。第一部分侧重大师作品解析:对课程提供的建筑作品平面、立面及其空间形态进行还原抽象,以原有平面、立面、及空间的解析为基础,进行新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训练。第二部分强调个人作品生成:平面构成将建筑平面的各空间组成,建筑立面的门窗、细部构件,及其使用的材质和色彩关系作为构成要素,进行一个建筑平面或一段建筑立面的构成训练;立体构成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对自己设计平面或立面进行深化,生成新的建筑体量组合形式;空间构成是以立体构成为基础,依据人体尺度和建筑模数标准,对建筑空间内部及其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和塑造的过程。

整个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都着力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后续训练中运用之前课程学到的知识。对构成作业的辅导及评价也不只是关注结果本身,更重视作品推敲生成的整个过程,并且强调构成作品的逻辑性与秩序性。通过“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学习建筑是一个整体连续的、循序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并逐步做到学以致用。

结语

综上所述,突破原形态构成训练仅对视觉感受的强调,注重构成系列课程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以建筑教育领域自身的力量不断修正与充实教学体系,是建筑学专业教育工作者探索课程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积极整合教学成果,出版一套依托传统构成课程知识体系,同时具备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形态构成系列教材,是建筑院系的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的紧迫需求。

参考文献:

[1]隋杰礼,王少伶,姜国栋.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高等建筑教育,2007(3).

[2]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

[3]马跃峰,张庆顺.构成辅助设计启蒙——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构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学报,2010(10).

平面设计课程体系范文第3篇

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重复,二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程衔接不够紧密。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不及时解决,必然会影响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突出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课程内容重复

课程内容重复主要指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的叠加传授现象。这种现象在以下几组课之间最容易产生。具体主要体现在《素描》和《设计素描》,《设计素描》和《速写》,《设计素描》和《平面构成》,《设计色彩》和《色彩构成》,《色彩》和《设计色彩》,《三大构成》和《装饰基础》,《图形创意》和《装饰基础》等课程之间。

虽然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教学大纲和教学重点,但由于有些课程的部分内容的形式不同而实质近似,加上开课教师对教学大纲的不同理解,这就不经意间导致了授课内容的重复现象。这些课程的出现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每门课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看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由于我们国家学习国外经验的不稳定性,新课程设置较为随意,再加上对旧课程体系改革的不彻底性,长此以往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课程。这种现象的出现,表面上是老教师不愿意改革传统课程造成的,但实质是几种不同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的冲突引起的。这其实也是任何新事物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碰到的问题。这里主要有两类冲突最明显,一是传统写实主义课程和现代表现主义课程的冲突,二是传统装饰变形课程和现代构成课程之间的冲突。这两类冲突正是两种不同设计教育体系碰撞的写照,一种是注重造型表现和装饰变形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体系,第二种是以抽象表现和形式构成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两种体系分别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西方现代设计观念的体现,应该说两种体系各有各的优势和不足。另一方面,虽然这些课程是归属于两个不同培养体系,但实际上有些原理还是相似的,再加上有些教师在授课时随意性较大,因而也导致了部分内容的重叠。比如《素描》和《设计素描》里面对都强调对造型的刻画,《设计色彩》和《色彩构成》里面都有色彩情感表现的内容,《平面构成》里形式构成的内容在《装饰基础》中也经常出现等等。这种状况的出现实际上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还是课程定位的问题,说到底是课程教学培养体系的问题。简单的允许两种体系课程的粗放并存,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键还需要把中国文化同西方现代设计理念进行有机结合,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

(二)课程衔接不够紧密

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是为专业教学服务的,课程教学内容要真正起到为专业课程打基础的作用,因此,设计基础课程同专业课的联系应该是非常紧密的。比如说《企业形象设计》课程其设计基础课程由《字体设计》、《图形创意》、《版面设计》、《构成设计》等组成,其中任何一门课程掌握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到专业课学习的最后效果。

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结合不够紧密是国内设计教育的通病,这点在浙江高校中也普遍存在。由于省内大部分高校还是实施的以“分段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课程群内的课程一般都是放在不同的学期中来完成,所以课程群内的课程之间很容易出现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衔接不紧密的话,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对设计基础课所学内容的困惑,另外也会出现专业课上需解决的基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分段式教学”的结构原因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也值得我们引起注意:

一是非专业教师讲授设计基础课程的问题。各高校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老教师是从原来的纯美术教学或者传统工艺美术教学转方向过来讲授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这些教师没有真正深入了解过专业课程,因此他们对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理解相对比较浅,开展教学主要参考一些设计基础教材上面的内容,甚至还出现有些教师把设计基础课程上成纯美术课或者工艺美术课的问题。

二是专业教师不愿意上设计基础课程的问题。在大部分专业教师眼里,专业教师就应该上专业课,上专业课不但对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有很好的帮助,也是自己能力水平的体现,而上设计基础课程则毫无意义。因此,部分专业教师不太愿意上基础课程。实际上,让上过专业课的教师来上设计基础课程,他会比没有上过专业课的教师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有更深入的理解,效果会更好。另外,专业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具体设计项目来讲授基础课程,学生听起来也不会觉得枯燥,相反还会对设计基础课程更加重视。

三是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偏少的问题。目前,大部分设计院校里面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主要是由专门的美术基础部或者是设计基础部来完成的,由于基础部和专业教研室是平级的教学单位,平时一起开展交流活动的机会就比较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教学交流的机会也不多见。

四是教学大纲形同虚设的问题。正常来讲,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都会在教学大纲中体现,如果能够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安排教学,这种衔接不好的问题应该能够部分避免,但由于上课教师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对于教学大纲中出现的一些新内容往往比较麻木。

三、“理顺关系”与“引导交流”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要处理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难点是处理好专业课和设计基础课之间关系的问题。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牢牢把握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在平面设计专业中设计基础课程主要有《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设计》、《装饰基础》、《版面设计》、《文字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在处理专业课程和设计基础课之间关系的时候我们应该处理好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把握好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之间的关联性原则。所谓关联性原则,主要指设计基础课的开设要和专业课程有比较紧密的联系。随着学科定位、培养重点的偏移,在原有课程体系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已经落伍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可能是原来某些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如果这些专业课由于种种原因不存在了,或者课程内容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这些基础课程应该及时给予必要重组、压缩或者删减。例如,传统的《素描》、《色彩》、《速写》课程,这些课程上课的核心内容应该和考前班的同名课程相区分。传统的《人物变形》、《风景变形》、《动物变形》等工艺美术方面的基础课程应该进行重组。《构成设计》课程也应该有所变化。

二是把握好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内容的承接性原则。所谓承接性原则,主要指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前后顺序问题。实际上课程设置的先后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作为以阶段性上课为主的上课模式其更加重用。讲到承接性问题,实际上主要是课程群的问题。我们根据课程的性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课程群。《素描》—《色彩》—《构成设计》—《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装饰基础》—《版面设计》—《电脑辅助设计》—《专业课程》为主的大课程群。《图形创意》——《版面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市场营销学》—《传播学》—《广告设计Ⅰ》—《广告设计Ⅱ》课程群。《构成设计》—《图形创意》—《装饰基础》—《版面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字体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课程群。《构成设计》—《图形创意》—《装饰基础》—《版面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包装造型》—《印刷工艺》—《包装设计》课程群。《图形创意》—《版面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印刷工艺》—《海报设计》课程群。《立体构成》—《设计制图》—《电脑辅助设计》—《展示设计》课程群。《构成设计》—《图形创意》—《插图设计》—《版面设计》—《电脑辅助设计》—《书籍设计》课程群。这些课程群之间的课程都是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大部分课程之间都有比较明确的课程先后关系。而且我们也发现,课程群之间的有些课程实际上有很大的交叉性,其实这也一方面说明了有些专业课之间也有比较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在开课的先后顺序上也必须要做细致的规划。特别是现在提倡让学生早日接触专业课程情况之下,我们更要明确哪些课程可以提前上,哪些课程必须在后面上。另外这种承接性关系的存在,需要任课教师多交流,特别是先开课的教师要和学生讲清楚本课程开设是为哪些课程服务的,也要说明本课程在课程群中的作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是把握好加强教师间交流原则。为了更好的理顺专业课和设计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得课程与课程之间能够有更加好的互动,同时为了解决专业课教师和设计基础课教师之间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我们应该大力鼓励专业课教师和设计基础课教师之间的互动。具体措施是让专业课教师去上一些设计基础课程,也让有能力的设计基础课教师上一些专业课,专业课教师能够主动关心设计基础课的教学情况,设计基础课教师也能够更好的了解专业教学发展的新动向。通过双方的沟通与融合慢慢减少双方的隔阂,甚至可以把原来的分开的教研室设置逐步的打通,让双方教师共同参与教研室活动,为着共同的目标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四、结语

课程内容重复和衔接不紧密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还是设计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后遗症,源于国内与国外两种不同设计教育理念的撞击所致,也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影响力在不同的阶段此长彼消所致,在此大背景影响下,国内设计教育者个体的教学理念形不成合力,在无法取得共识的前提下,求同存异是不伤和气的最好做法,“存异”的结果就直接导致了课程数量的增加,在没有合理有效管理体制护航下,课程数量的无序增加直接加重了重复问题的出现,也间接引起了衔接不紧密的现象。有鉴于此,面对此类问题的出现我们也无需恐慌,重要的是每个高校的相关专业要明确各自的办学定位是什么,是以“向西看为主”,还是以“向东看为主”,只要明确了理念定位,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加强授课教师间交流,问题将会引刃而解。

参考文献

平面设计课程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是从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把建筑学、园林、室内装饰、平面设计的创意结合在一起,并涵盖了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内容。由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是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个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所以,国内的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1 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1  不同类型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目前,在国内的诸多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在专业教学上一直都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多是依靠国内外的一些专业参考书作为专业教学内容的补充,这就造成了不同类型院校偏重的方向不同,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也出现不同特点。

1.1.1  建筑类院校课程体系

建筑类院校是倾向于建筑设计方向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较多的是参照建筑系的课程,再结合艺术设计的基础训练来安排教学,最终成为具有建筑特色的艺术专业。

1.1.2  艺术类院校课程体系

艺术类院校是倾向于室内设计方向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类院校在我国前二十年的环艺专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近几年为了拓宽专业层面,使其培养的学生知识体系更加全面,这一类的院校正在相应地增加诸如景观设计或有关建筑城市规划方面的专业知识。

1.1.3  农业类院校课程体系

农业类院校是倾向于园林景观设计方向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类院校在植物造景运用方面比较擅长,所以课程体系多参照园林专业安排教学,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距离。

1.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很多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我们现有的教学体系过分重视理论和技能的培养而在教学中脱离了实践的环节,学生不了解设计的整个流程和设计中各个环节的联系。实践课程只是在教学计划里,在教学中并没有具体实施。其次,一些院校对艺术专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为了扩大招生开设艺术专业,而在投入上却非常少,造成实践教学的环境简陋。再次,师资力量上为了评估盲目的引进大学刚毕业的研究生,有些老师没有参与过实际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很难在实践上指导学生,使得师资队伍存在明显的不足。

2 课程体系改革是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育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是职业教育的领军方针,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术技能的优秀人才,可是很多农业职业院校的环艺毕业生还不能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面临极大的挑战,为了能使农业院校环艺教育适应社会行业的发展和要求,我们必需坚决执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而为了能使学生在三年的学习阶段,真正做到掌握专业技能,关键措施在于必需对农业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对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3 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根据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通过走访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人才所需专业技能,将环艺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群确定为室内外装饰设计工程公司、景观设计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广告公司的装饰方案设计、制图、设计表现、工程管理等岗位。围绕岗位定位,我们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为根据农业院校特色,以职业能力为目标,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划分课程模块,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并全程跟踪,及时反馈,持续改进。

3.1  分析行业企业背景,构建平台、模块为基本模式的课程体系

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我院将整个课程结构体系优化为四个平台:基本素质平台、专业素质拓展平台、专业群公共技术平台和专业方向核心能力平台。其中专业群公共技术平台和专业方向核心能力平台以项目课程模块为主线,操作技能为核心,以项目学习成果为目标。根据调研,环艺专业学生需要达到的核心能力分为三部分:策划组织能力、方案设计及设计表达能力、施工管理能力。根据这三个核心能力,确定课程主线,在课程设置上,按照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扩展技能的学习过程设置课程,使学生逐步深入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力。

3.2  建设基于工作任务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结合环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学习并运用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先进课程开发理论,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和案例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建成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主体的环艺类模块化课程体系,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充分体现岗位特色。

                   表1 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转换表

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

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商业区空间景观设计

商业区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办公区空间景观设计

办公区空间景观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室内装饰设计

室内装饰设计能力与施工监理能力

广告设计(招贴设计)

广告设计(招贴设计)能力

展示场地设计

展示场地设计能力

计算机制图

计算机制图能力

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能力

3.3 开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专业课程

     结合农业院校特点,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与环艺专业结合紧密的特色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在社会行业上的综合竞争力。

3.4 实施课证融合,推行"双证"制度的课程体系

切实保证"双证书"制度融入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学生不仅要完成理论学习,获取学历证书,还必须取得一门职业技能工种资格证。我们结合国家和地方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确定了室内设计员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作为环艺专业的工种证书,这两项证书也是和《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制图AutoCAD》两门课程紧密联系的。

3.5  建立具有实效的课程评价制度的课程体系

一个具有实效的课程评价制度对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必不可缺,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学习者的能力鉴定方法采用书面考试和口头陈述结合、理论测试与作品制作结合、小组项目成果与个人贡献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结合等,并建立课程学习方法分析和反馈制度,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学习者认可度进行评价。

4 课程体系优化的实施过程

4.1 通过市场调研,确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岗位群

4.1.1 培养目标

我院环艺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环境艺术设计行业需要,德、 智、 体、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满足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牢固掌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应用软件的运用,能独立完成中小型室内装饰设计、 景观园林设计、制作及工程管理工作的,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4.1.2 职业岗位群

通过调研发现,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方案设计师(含设计助理)、设计绘图员、监理员、施工员(含预算员)四大岗位群,不同岗位对人才需求具有不同的特点。

4.2课程设置优化

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岗位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的要求,我们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拓展技能三个方面进行设置,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每门课的教学过程,与传统的课程设置相比,我们做了以下优化措施。

4.2.1 调整专业课程名称,确定教学内容重点

《素描》与《色彩》两门课程一直都是环艺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调整前教师基本上都是以纯美术专业的素描、色彩课程教学内容来训练学生,培养的是学生对于美的自由表现。而在环艺设计中,单纯的美脱离了设计,实际是无法存在的,故而按此教学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设计基础较弱,在专业教学时设计表现力受到制约,很难达到设计专业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将这两门课程分别调整为《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在确定教学内容重点时要求教师需要将美的表现融于设计中,对色彩和素描的理解和表现是偏重于理性的。

4.2.2 压缩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增加专业方向课门类

     新的教学计划中将原来的《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门课合成《设计基础构成》一门课,课时数由原来的三门课周课时共12学时调整为8学时。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从高职高专的学制、学时出发,原有三门课基础课时量太大,而且专业面尖、狭,部分内容在三门课中不断反复讲述,如"点、线、面"作为"三大构成"基本造型的共同要素,课程内容重复,调整后不但减少了重复性,在作业的布置练习上也能达到统一的效果。

另外,还将原先专业基础课《景观规划设计》、《展示设计》等调整为专业方向课,并增加了《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与应用》、《室内装饰工程装修实务》、《实用装饰工程预决算》、《室内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四门专业方向课。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拓展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4.2.3 整合专业核心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在新的教学计划中将原来的核心课程《设计初步》和《设计速写》整合为《环境艺术设计表现技法》,《园林规划设计》和《园林建筑设计》整合为《景观规划设计》,原先的教学大纲中这几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都只占总学时的30%,现在调整到理论教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时数各占总学时的50%,使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真正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4.2.4 增设学院专业特色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

结合学院农业院校的优势,增设了《园林树木与花卉》、《室内绿化装饰设计》、《室内环境监测与评价》等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作为专业方向课,在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了学生与建筑类、艺术类院校环艺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4.2.5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突显实践教学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色是实践教学,因此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院在环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一方面保留了部分原先课程内的实验实践内容,另一方面,将很多课程的专业技能训练提取出来,成为单独的一门实训课程,采用一周课程实训的方法,配备专业实训教师,进行专门的能力训练,如《设计素描与色彩实训》《环境艺术制图AutoCAD实训》《设计基础构成实训》《室内设计实训》等。我们还采用综合实训的方式,安排2周时间,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环境空间设计》、《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的集中实训,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充足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4.2.6 改革考试方式,突出实践考核

     我们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除了《园林树木与花卉》和《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进行理论考试外,其他所有的专业课程全部采用其他考核方式,如上机考核、快题考核、作业考核等,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这种改革,更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在思想上充分地重视起来,从而很好地完善和巩固实践教学成果。

5 课程体系改革的反思

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技术的应用与运作,在生产管理一线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但仅仅知道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是毫无用处的,也是毫无岗位竞争力的。课程体系改革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只有完善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我们要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我国社会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相结合,吸取他们课程体系的先进经验,遵循教学的普遍性和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的特殊性,拓展课程体系设置的广度和深度,充分满足高级技术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形成新时期高职高专农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新的课程体系。

虽然我院目前进行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要,但是时代会发展,专业会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必将是一个永久的课题。

参考文献:

胡议丹.环境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122-123.

董  翠.探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科技信息.2008,(36):200-201.

吕耀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设置_培养高技能应用型设计人才.视觉杂谈.2008,84-85.

平面设计课程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程序设计类课程质量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其竞争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体会和经验,探讨了“课程体系-实验-课外科技活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并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

1以系统平台为主线构建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教学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该教学的重要一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系统平台是至关重要的,而计算机专业的绝大部分课程都与系统平台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以系统平台为主线构建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系统平台为主线,科学地构造符合当前计算机发展趋势的课程体系,从而使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掌握专而精的理论知识和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便能更好的适应将来工作岗位要求。

该研究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试点[1],在实验教学中提供Windows和Linux两种不同的实验平台。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直接关系到许多后续课程的学习,因此,程序设计课程并不是孤立的“某门”课程而是一个整体。软件类课程的发展方向必然是从“单一”走向“系列”,应该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发挥其整体优势。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围绕程序设计,以系统平台为主线,进行了相关的课程体系研究与构建,提出了“以系统平台为主线构建程序设计类课程体系”的新课程体系。

在该课程体系中,以系统平台为主线,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如表1所示)。首先讲授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的第一部分讲授C语言,并使用Linux平台提供的GCC作为上机实验的环境。沿着这条路线,可以学习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及汇编语言等课程;程序设计的第二部分是C++,使用Windows平台下的VC作为上机实验的环境。沿着这条路线,可以学习图形学、网络、可视化编程等课程。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而且科学合理地将软件类的相关课程统一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使用

Windows平台,学生可以掌握对API的使用;通过使用Linux平台,学生可以使用开源的操作系统,从而对操作系统有更深的理解,能够分析系统的源码和结构。

2强化动手能力构建配套的实验教学体系

2.1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实验平台

实验教学与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程序设计教学中不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特别强调学生上机时数、编程数量。为了能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选择一个适当的实验平台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内大多数编程环境是基于Windows的图形用户界面,Linux操作系统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经过实践,在使用Windows平台基础上,引入了Linux平台,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2]。在实验过程中,采用Linux服务器,多个终端可以同时登录使用Linux下的编辑环境,可以同时使用编译器进行编译,可以同时运行和调试程序。不管是平时实验训练,还是阶段性实验考核,系统从未出现过任何问题,运行非常稳定。由于Linux服务器运行稳定,所以它还可以被当作一个稳定的网络硬盘使用。学生每次编写的程序直接存放在服务器的账户下,基本上不需要做任何备份,下次上机时,以前做过的各种练习、实验题目都会保留。这样,减少或省去基于Windows平台的单机环境要求学生每次做备份的过程。另外,由于Linux强大的安全性能,通过安全控制策略,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或减少作业复制、考试作弊等现象的发生,这也是平时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2.2通过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两个环节加强上机实践

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智力劳动,让学生理解、习惯、熟悉这一套算法构造思维方法,是实践环节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们通过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两个环节来实现实践教学。

课程实验着眼于原理与应用的结合,使读者学会如何把书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软件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能使书上的知识变“活”,起到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进行软件设计综合训练的第一门课,包括问题分析、总体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程序设计基本技能和技巧、多人合作,以至一整套软件工作规范的训练和科学作风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内容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组织数据及编写大型程序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算法设计的有关技术,为整个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设计是进行软件设计综合训练的第一门课,通过选用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综合题目,采用学生分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问题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编码、测试等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协作开发大型软件项目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按照软件工程的工程化、系统化方法进行软件设计与实现,为后续专业技能的训练提供基础。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突出构造性思维训练的特征,提高了学生组织数据与进行编写大型程序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算法设计所需的技术,为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以学科知识竞赛为切入点开展创新活动

2006年,学院将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率先引入到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学校园,并结合我区、我校实际,在学校和自治区正式开展了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同时也尝试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进了大胆探索,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3]。

(1) 针对各种实验指标教师设计多、学生主动创新少,大型实验与课程设计限定条件多、学生自主发挥独立思维余地少的问题,进行了改革。

(2) 探索符合国情的大学生培养模式,推动开辟第二课堂,使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际问题、增强创新意识与能力,推动学生实际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

(3) 改善程序设计类、算法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在线评测系统,进行经典算法和验证型、小规模设计型实习训练。设计与学科前沿研究相结合的综合实项目进行设计型和综合型实践训练。作业题和实习题融合当前最新理论和技术,非常有前瞻性,使学生受到创新思维能力训练、工程能力训练。

(4) 推进大学生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充分发挥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参与积极性,使我校大学生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全面开展,受益面越来越广,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效显著。

通过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我们在课程体系上做了相应调整,更加重视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全面整合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模式从“简单验证”向“科学验证、分析设计、综合训练相结合”方向转变;为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程序设计类的选修课程,把赛前小范围培训、短期突击行为逐渐转化为日常教学规范内容,使更多的学生可以系统地接受实际技能的锻炼。因此,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使大学生们得以自主学习和实践,其锻炼的广度和强度是任何其他日常实践教学环节无法比拟的,从某些侧面触动了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尤其促进了实践教学体系、内容、方式的改革以及实验室建设工作。

4结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将“课程体系―实验―课外科技活动”三者有机结合,依靠学科知识竞赛,有效提高了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程序设计类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有力地促进了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加强了对学生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我们还着力开展校内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与行业前沿保持紧密联系,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张丽萍,刘东升. 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09-111.

[2] 张丽萍,刘东升. 关于精品课程“程序设计”的建设方案[C]//佚名.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刘东升,孟繁军,张丽萍,等. 程序设计基础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计算机科学,2007,34(8):400-402.

“Get Curriculum - Experiment - Extracurricular Technological Activity” Togeth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ogramming Course

SHI Jing-yu, LIU Dong-sheng, ZhANG Li-ping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010022,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