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社会属性

管理学社会属性

管理学社会属性

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属性;会计二重性;会计三重性

属性是事物固有的特性,是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它是事物外在的表现。而本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规定的,它是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要通过属性表现出来的。所以说会计属性是来表现会计本质的。由于事物的联系是具有广泛性的,同一事物就可以具有多方面的属性。会计也是如此,它可以拥有多种属性,所以当我们去理解会计属性的时就应该打开我们的思维。

一、会计属性理论研究历史回顾

(一)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属性问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建国以来我国会计学界对会计属性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第一次讨论的焦点是会计有没有阶级性。在社会的基本矛盾由阶级性的矛盾转为非对抗性的、内部的矛盾之后,“会计是一种有阶级性的科学,是永远执行着社会统治阶级所赋予它的那种目的和任务的科学”这个说法显然已经站不住脚了。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关于会计的阶级性形成了3派意见。第一种说法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虽然账簿和科目、反映的对象、目的和任务都不太一样,但是会计的主要方面是物量的反映,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也是相同的。因此承认了会计是工具和方法,工具和方法是没有阶级性的。所以此派反对会计有阶级性。第二种说法是考虑生产过程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而生产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则表现为财产关系,直接触及这个或那个阶级的利益,要根据一定的阶级观点来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这样看的话,会计具有一定的阶级色彩。第三种说法就是会计是一种管理物质再生产过程的方法,而生产过程不单单是生产的技术过程,同时也是生产的社会过程,所以对生产的管理是具有两重性的。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的方法,其本身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是可变的,我们不应该把它等同于一般的技术方法。会计作为一个学科,在对某个社会特殊需要的方法和对该社会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所做的理论说明,它的阶级性在有些地方是很明显的。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鲜明的阶级性论和工具论都已经越来越少,管理活动论和经济信息系统论各有比较鲜明的观点和系统的论点(李孝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

(二)建国至今对会计属性问题研究出现的一些其他理论

20世纪50年代还出现过会计是上层建筑论、会计是生产力论。持会计是上层建筑论的人们认为会计虽然运用各种技术方法,管理和核算生产力,与生产力有密切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因而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支持会计是生产力论的人们则是从各个方面去证明会计是生产力。例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管理也是生产力,而会计是科学技术又是管理活动,所以会计是生产力。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会计是信息系统,从而引起了会计是经济信息系统论的风潮。与此针锋相对的是会计是经济管理活动论。在此之后就是把此两项理论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形成了会计是以处理价值信息为基础的控制系统论。

近年来,有些学者又提出了一些新的会计属性理论,如会计思维论。他们认为会计研究人员鲜有自己的理论,他们的理论主要源自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理论;他们没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他们所有的方法都来源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他们也很少有自己的研究工具,他们的大部分研究工具都来源于组织行为理论。但是,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他们认为,会计的属性就是一种思维(宋京津:会计的属性――会计思维轮)。

另外有些学者将会计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所指的是技术性,而社会性是说会计具有依赖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而存在的特性(孙树昌:会计属性辨析)。

在会计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个二重属性被提出来之后,又有学者在它的基础上提出来了会计的三重性,即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并对这三个属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二重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作者认为,科学性是艺术性、利益性的基础,艺术性是对科学性、利益性的协调,利益性则是科学性、艺术性的最终目标。科学性源自自然属性,而艺术性、利益性源自社会属性(干胜道、瞿晓龙:会计三重性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

二、对各个会计属性理论的评价和看法

(一)会计是否具有阶级性

有这样一句话: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对于会计具有阶级性这个论断的产生我认为是有其时代原因的。建国初期,我国是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当时的社会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这种历史背景,会计学者产生会计具有阶级性的论断也不足为奇。但是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矛盾也不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时代背景下会计具有阶级性就显得占不住脚了。

(二)会计是否是上层建筑,是否是生产力

要弄清楚会计是否是上层建筑,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显然会计不会属于这个行列。思想上层建筑则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会计属于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横断科学,它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工具和方法,它还有社会性。从这个说法来看,很像能与思想上层建筑靠近,但是回归到概念上来看,属性是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矛盾规定的,属性是由本质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会计属性是由会计本质决定的,会计学者之所以认为会计是上层建筑就是因为看到了会计被附加了外界的意志、要求。但是他们没有看清楚这些并不是会计本身所固有的,也就是说这些不是会计的本质,自然也就不能是会计的属性。

对于会计是否是生产力,必须说的是提出会计是生产力的学者们,他们所做的逻辑推论是错误的。很多都是没有弄清楚逻辑主语,得出的逻辑结论也是不成立的。

(三)会计是否是经济信息系统、经济管理活动

两轮结合已被大多数会计学者所承认。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而职能内现结构和本质,本质的外在体现就是属性了,经济信息系统论体现的是“反映”这个职能,经济管理控制论则是体现“控制”这一职能。所以这个从逻辑关系上看是很严谨正确的。

(四)会计是否是思维

会计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上建立的横断科学。会计人员的理论源自经济学、金融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他们的研究工具大部分都源自组织行为学,他们有着自身独特的思维。这是会计区别与其他科学的一个特征,从本质的定义以及本质和属性的关系来看,这是正确的。

(五)会计属性的二重性和三重性

近年来,会计学者将会计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后又有人说会计有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把会计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无疑是对的,因为会计本身是一种工具和方法,但是他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方法,它带有社会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下反映生产过程的,而且从哲学的角度看,将一事物的属性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也是比较完整的。

至于会计属性的三重性,它是在会计二重性基础上对会计属性的一个更为精细的划分。科学性是会计的首要属性,不论学界对会计有多少不同的认识都承认会计是一门科学;会计的艺术性表现为积极主动地分析会计环境,根据会计理论创设和选择恰当的处理办法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但是,利益性这一点是存在争议的。会计属性是由会计本质决定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从提出会计三重性的作者叙述来看,其陈述的会计的利益性是会计目标的要求,指会计总是为特定的主体服务,其工作成果会影响所有相关者利益。可以看出来作者是从会计目标作为起点推出这一结论的。但是众多论证都不能说明会计目标是会计基础理论体系或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或研究起点,而会计属性正是由属于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中的会计本质决定的,所以利益性不能作为会计的一个属性。

可以由新的三重性,即科学性、艺术性、思维性,来代替之前的科学性、艺术性、利益性这个旧三重性。而之前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了的经济信息系统论和经济管理活动论是隶属于科学性的。三重性与二重性的关系如图1所示:

综合来看,会计属性也遵从一般事物具有多种属性的规律,我们可以把这些属性具体划分为三种,即科学性、艺术性、思维性。

参考文献:

1、宋京津.会计的属性――会计思维论[J].财会月刊,2008(12).

2、干胜道,瞿晓龙.会计三重性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J].现代管理科学,2008(7).

3、孙树昌.会计属性辨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10).

4、李冰.会计属性与会计国际化[J].商业现代化,2006(2).

5、李孝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2).

6、宋京津.会计本质与会计关系论[J].财会月刊,2007(8).

7、王歆.浅谈会计的属性[J].集团经济研究,2007(4).

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主体 企业 主体性

1 人的两重性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个整体,人性即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规定性,实质上是人在自己创造的社会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属性。这种属性主要指人在同自然、社会和自己本身三种关系中,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有意识的精神存在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1.1 人具有自然属性。马克思曾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人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来自自然。人是从自然界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同其它动物一样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人有饥饿感,因此人需要饮食,也需要运动、睡眠等。第二,人依赖自然。人来自自然便决定了人离不开自然。人只有在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才能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第三,人包含自然。人的机体保持着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自然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特征,因此人包含着自然。人是自然的产物并且包含着自然,人受自然的制约。

1.2 人具有社会属性。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而且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与旧哲学人学思想相区别的重要内容就是认为人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社会属性表现在:第一,人在社会中产生的。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人的产生是在以劳动为生存手段的社会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第二,人在社会中存在,人是以社会形式存在的。最后,人在社会中发展。只有在社会中,只有在人的社会劳动中,人才能有效地改造自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己、发展自己。

1.3 人具有精神属性。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功能,是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人的活动,不管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的意识。人凭借抽象的理性思维把人类和他所处的环境区别开来形成了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并能从事物的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2 人的物质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

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励每一个员工,管理者必须考虑工作的灵活性。例如,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强调工作中的自主性,女性则比男性更看重学习机会、方便而灵活的工作时间、良好的人际关系。[2]管理者要清楚地认识到,对于一个需要抚养两个年幼孩子,靠全职工作维持生计的单身母亲来说,激励她工作的动力与一个从事业余兼职的年轻单身和一个为了补贴养老金而工作的老员工是完全不同的。员工希望通过工作而满足的个人需要与目标各不相同,面对这些各种各样的需要,管理者必须提供相应的多样的奖励措施。

从人的物质性存在方面看。为什么绝大多数要工作?尽管人们工作出于很多原因,但大多数人这样做是为了得到一定数目的金钱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既然经济报偿作为奖赏来说如此重要,那么,管理者就可以通过薪水来激励员工。

从人的精神性存在方面看。人有着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受,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个体对工作充满热情,并体验到自己辛勤劳动的价值。任何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付出的努力能得到社会的承认,自己的工作能受到赞许。因此,管理者要重视作为客体的人的尊重需要,积极为客体搭建平台,尽可能提供尊重需求的各种机会和条件。

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第3篇

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特色型大学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级人才。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长期以来,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的特色型大学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行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的历史与现实贡献。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缘起

所谓特色型大学,是指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其形成源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部门办学。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展开,为适应国家确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需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参照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全面实施专业化教育。1952年,教育部按照“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实施跨校跨地区的院系大调整,将全国高等院校除留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十几所综合大学外,按专业设置拆拼重新组合成立各科专业学院。这一时期,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相继在北京、上海、武汉、兰州、西安、成都、沈阳、南京等城市建立了测绘、石油、建筑、水利、化工、地质、电力、钢铁、农林、通讯、医院等服务于行业发展的单科性高校,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大学(学院)应运而生。这些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主体学科领域形成了鲜明的行业特色,为行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促进了行业专门知识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行业院校的数量、在校生规模等已达到全国总数的1/3左右,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特色型大学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一是在体制改革前大都隶属于某个中央部委,主要依托行业发展,在长期面向行业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行业特点突出的学科专业体系。二是注重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够为行业发展共性技术和解决关键问题提供条件和基础,从而在某个或某几个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在服务行业需要、推动行业发展方面有着良好的传统,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置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洪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1998年3月1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国务院启动了第四次机构改革。这次机构改革中,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直属机构15个,办事机构6个。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此次机构改革旨在探索转变政府职能,集中一些宏观管理职能,下放一些微观管理职能,让渡一些社会服务职能,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服务职能。国家计委更名为国家发改委,国家教育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

与此同时,我国原有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宏观上看,学校总量多,而规模偏小,条块分割、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办学,现有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等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不高,教育资源存在巨大浪费,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而在部门办学的微观层面,行业特色高校专业设置过于单一,专业面狭窄,不适应现代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专门人才供求社会化及行业变化、人才流动的需要。因而,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和改革力度,高等教育格局发生了巨变,形成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新体制。其中很大一部分原部委院校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一部分划转到教育部;只有少部分依然由原部委管理。例如,1998年对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等9个部门所属的211所学校进行了调整。91所高校实行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建共管,其中的81所调整为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10所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1999年,对原兵器、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等五大军工总公司所属院校进行调整。国防科工委所属25所高校只保留7所仍由国防科工委管理。2000年,又对铁道部等49个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院校进行了调整。铁道部等49个国务院部属的161所高校,22所划转教育部管理,22所与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合并,11所高校合并成5所学校后划转教育部管理,1所与国防科工委所属高校合并,其余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经过3次的集中调整,部属院校管理体制调整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基本形成。1998-2000年的3年间,共有241所原中央部委属高等学校划转到地方,37所原中央部委属高等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

重迎办学生机与活力

1993-2004年,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指导下,原中央部委所管辖的571所高校,有509所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基本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共建”即共同建设,是指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部属高校和与地方实行双方或三方共建,是中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创造性实践。“调整”,就是对高等教育区域设置不合理或学科、层次设置不合理的情况,进行管理体制和院系的调整。从学科设置的角度来说,重点解决重复设置、分散、封闭的问题。“合作”,就是通过优势互补、校际间教学和科研的合作,多学科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尽量避免封闭办学和学科重复建设。“合并”,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学科优势互补和规模效益,因地制宜地对某些院校进行合并。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曾将共建的重要意义归纳为:(1)打破了条块分割的旧格局,突破了部门所属学校单纯为行业服务的局限,扩展为同时为区域经济服务;(2)调动了中央部委、地方和学校三方面的办学积极性,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由于学校为地区经济服务、为地方做出贡献,同时可以得到地方的多方面支持,使学校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使学校能得到较快的发展,也解决了一些地方教育力量不足而人才需求迫切的矛盾,确实是一举多得;(3)带来了观念和办学体制的改变,增强了部委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使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在“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这一点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重新划转与调整是新形势下国家战略结构与布局的重组与改革,一方面,给原行业特色型大学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原有的部门资源优势和机会优势逐步丧失;原有的资金链条和与原主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基本断裂,与原行业部门的联系变得松散;从行业系统内的佼佼者,受行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到参与高等教育的共同竞争。而另一方面这些学校同时也赢得了一个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站在了一个更大的范围和层面上开展办学实践,重新迸发出生命力与发展活力。

(1)获得国家和社会的更多支持。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后,原行业院校单一的隶属关系和单一的经费来源状况得到了逐步改变。以共建高校为例,共建是在学校投资渠道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中央部门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双重领导,共同建设、共同管理。这也意味着,学校将获得更多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将得以改善。如1993-1995年,广东省财政投入其6所共建高校的经费近3亿元。1995年,上海市对其6所共建高校,仅政策性补贴一项就达5500多万元。此外,通过社会、企业、校办产业以及适当收费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逐步形成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

(2)办学规模与质量得到提升。部门办学在专业和招生人数确定上都是根据本行业生产和管理的实际需要而设置和安排的,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灵活性,但是另一方面也因为专业设置过于单一,专业面窄,导致人才培养不适应现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利于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专门人才供求社会化以及行业变化、人才流动的需要,且通常办学规模较小。管理体制调整后,这些原行业院校通过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扩大专业口径,学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等方面逐步得到了扩大和提升,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3)学科结构得以完善与优化。学科专业单一是部门院校的共同特征,作为一所行业院校而言,学科专业相对较少,无法形成学科、专业群相互影响促进的发展优势,不仅学校发展规模将受到限制,同时也将阻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管理体制调整后,许多行业特色型大学迅速进行学科布局调整,教学与科研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或者几个学科门类,为学科交叉和学科综合奠定了基础。

(4)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行业院校人才培养通常以本行业实用人才为主,培养的人才规格较为单一,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性较强,适应面较窄。此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层次较低,传统的部门办学以熟练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一般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忽视学生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综合素质不强。管理体制调整,有利于原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跳出仅为行业培养人才的局限,站在更高层面,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培养人才。

(5)科研能力得到加强。由于学科专业单一、数量较少,无法形成学科、专业群相互促进影响的发展优势,行业部委院校的科研实力相对来说较为薄弱。管理体制调整后,随着高校进行的学科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多门类、多层次的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促进了科研能力的提升。据2008年最新数据显示,在挂靠我国高校建设的149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当中,有50个设在有行业背景的各类高校当中,比例超过30%;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初评通过的182个项目目录中,有行业背景的各类高校参与的有58项,比例接近32%。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产物,也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历史已经证明,也还将继续证明,特色型大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对行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进入21世纪,教育部高度重视行业特色明显,部分学科优势突出的院校建设。加快两部共建步伐,通过“211工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项目建设,加大对行业特色院校的支持力度。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建设新型工业化国家仍然需要培养大批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一批具备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为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推动特殊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基础的支撑作用。

链接一

1952年中央有关部门在京建立的第一批高等学府

1.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8所高校的航空院系合并成立,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北京地质学院(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地质系科组合成立,今中国地质大学)

3.北京矿业大学(由焦作工学院、清华大学采矿系、北洋大学采矿系及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系合并成立,今中国矿业大学)

4.北京林学院(由原北京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森林系和清华大学的相关专业合并成立,今北京林业大学)

5.北京医学院(由原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建院成立,今北京大学医学部)

6.北京钢铁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工学院、西北工学院等校冶金系科及北京工业学院采矿、钢铁机械、天津大学采矿系金属组合并成立,今北京科技大学)

7.北京石油学院(由清华大学石油系、化工系为基础,与天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部分专业合并成立,今中国石油大学)

8.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由北京农业大学机械系、北京机耕学校及农业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今中国农业大学)

链接二

1998-2003年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划转教育部管理的院校

1998年划入教育部高校

1.湖南大学(原隶属机械工业部)

2.东北大学(原隶属冶金工业部)

3.东华大学(原隶属纺织工业部)

4.江南大学(原隶属轻工业部)

5.合肥工业大学(原隶属机械工业部)

6.中南工业大学(原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公司,2000年合并为中南大学)

7.武汉理工大学(原隶属建材总局)

8.北京科技大学(原隶属冶金工业部)

9.北京化工大学(原隶属化学工业部)

10.吉林工业大学(原隶属机械工业部,2000年并入吉林大学)

2000年划入教育部高校

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22所)

1.石油大学(原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北京邮电大学(原隶属信息产业部)

3.中国农业大学(原隶属农业部)

4.北京林业大学(原隶属国家林业局)

5.北京广播学院(原隶属广电总局)

6.中央财经大学(原隶属财政部)

7.中国政法大学(原隶属司法部)

8.中央音乐学院(原隶属文化部)

9.中央美术学院(原隶属文化部)

10.中央戏剧学院(原隶属文化部)

11.东北林业大学(原隶属林业部)

12.上海财经大学(原隶属财政部)

13.中国矿业大学(原隶属煤炭工业部)

14.河海大学(原隶属水利部)

15.南京农业大学(原隶属农业部)

16.中国药科大学(原隶属卫生部)

17.中国地质大学(原隶属国土资源部)

18.华中农业大学(原隶属农业部)

19.电子科技大学(原隶属信息产业部)

20.西南交通大学(原隶属铁道部)

21.西南财经大学(原隶属中国人民银行)

2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隶属信息产业部)

相互合并划转到教育部管理的普通高等学校(5组,11所)

23.北京中医药大学(原隶属卫生部,北京针灸骨伤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并)

2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隶属外经贸部,中国金融学院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

25.北京交通大学(原隶属铁道部,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与北方交通大学合并)

2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隶属财政部、司法部,中南政法学院与中南财经大学合并)

27.长安大学(原隶属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交通部,西北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工程学院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合并)

2001年划入教育部高校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隶属农业部)

2003年划入教育部高校

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第4篇

一、银行商誉的内涵

16世纪中后期,早期的商誉概念开始形成,在当时,理论界对此没有重视。随着企业经营活动日益频繁,在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组织管理及社会关系等方面渐趋完善和专业,商誉作为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无形竞争优势,使得学者们纷纷对其展开研究。学者们对商誉的研究各执一词,其中最令人信服和最具影响力的见解出自美国当代知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1965年所著的《会计理论》一书,他提出广为人知的“三元理论”: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及总计价账户论,这为企业商誉价值的评估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方向。

银行作为现代企业的类型之一,在愈加频繁的股份收购、合并、资产出售或重组等资本运作中都需要对商誉及其价值构成要素进行界定。从不同的层面或角度理解银行商誉,给出的定义也不大相同,但归根结底银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创造经济利益。所以,笔者认为,可将银行商誉解释为银行经营过程中未计入资产负债表的不可确指无形资产的资本化价值,表现为商业银行整体市场价值超过单项可确指资产价值之和的溢价。这在某些方面借鉴了“总计价账户论”对商誉实质的理解。

二、哲学视角下的银行商誉价值问题

(一)银行商誉价值的哲学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属性划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体是由物质元素组成的,是高级的物质形态。人的自然属性体现在通过饮食、呼吸等方式循环往复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以此来推动自身肌体的新陈代谢,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个体人不能小群体地或孤独地生存和活动,必须主动频繁地与其他人发生联系和关系,才能抵御敌害和改造外部世界,谋取食物,生存下去。后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逐渐演变生成人的社会属性,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两种属性的统一体。

用哲学的思维研究银行商誉价值分割问题,对商誉价值具体驱动要素的构成内容及其现实意义富于启迪。笔者认为,当今社会银行业高速发展,各类银行间的竞争趋势日益激烈,要想身处其中又立于不败之地,银行需要的不仅仅是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技术、网点等方面的资源,设计更畅通的管理架构,创新产品,增强自身实力,更应该注重与外部的联系,与多方市场经济的参与者建立良性密切的关系,将银行的发展置于整个宏观的市场环境中考量。这种内外部维度的价值整合化和哲学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可将哲学上对人类属性的阐述类推到银行商誉价值分析上,发掘银行商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商誉价值属性界定

综上所述,银行商誉的自然属性可定义为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经营原则为指导,银行在人力资源、客户信息资源、组织文化等内部管理方面具备超越同行业中其他银行的优势,且该优势可转化成银行超额利润的能力。银行商誉的社会属性是处于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银行在经营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其他利益群体,且这种影响力能产生超额获利能力,表现为银行规模、市场地位、与外部关系及银行的社会声誉等竞争力。

三、商誉价值分割机制

(一)商誉价值分割的原则

要想对银行商誉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有清晰明确的认知,需要对属性的具体内容指标化,分割银行商誉价值,构建合理有效的要素体系。驱动因素的细化分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注重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及可比性等。具体而言,分割的具体要素要能够科学反映银行商誉及其特征,全面呈现银行商誉的各个要素和整体情况,要素的设计需考虑现实可能性且具有可比性,避免琐碎繁杂或过于粗略,以便于银行业间各银行商誉的比较。

(二)具体驱动要素分析

到目前为止,商誉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都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被所有人认可接受的观点,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很多,不一一列举。在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对银行商誉的认识,现将商誉价值分割到其具体驱动要素层面,以期凸显商誉的具体构成因素,培育银行的竞争优势,推动价值提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 自然属性层面下的具体要素

商誉价值的自然属性具体包括人力资源、客户信息资源及组织文化等,这些指标构成自然属性要素的第二层面。对该层面继续细分及解读如下。

(1)人力资源是企业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在现代化企业中作为知识技术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导致围绕人力资源这一块的竞争也逐渐展开。本文认为,银行商誉下的人力资源层面包括员工职业素养、薪酬福利情况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具体要素。其中,良好的员工职业素养符合现代银行服务理念,有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树立银行良好形象,从而影响银行商誉价值;银行薪酬福利情况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之一,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努力且高质量完成工作,创造超额收益;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可实现员工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的协调统一,帮助树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从而最大化地发挥银行各方面资源的优势。

(2)客户信息资源是银行资源的重点,要想在当前不断开放和拓展的国内市场环境下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坚持了解和研究客户,全方位把握客户整体信息,维护和发展客户,更好地挖掘客户价值。文章研究发现,银行商誉下的客户信息资源层面包括零售客户信息和对公客户信息。银行主要的两种客户类型是零售客户与对公客户,零售及对公客户信息资源管理可实现准确识别通过战略选择下的客户群体对银行的价值,将优质和效用最大的资源分配给为银行创造价值最大的顾客群体中,从而达到商誉价值和客户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3)银行的组织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等功能,是银行保持良好竞争能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银行发展必不可少的“软件”环境。研究发现,银行商誉下的组织文化层面涉及银行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及管理水平和经验三个方面。银行的企业文化是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可形成包括银行的核心价值观、组织氛围、工作作风、管理者作风等内容,有利于塑造银行核心竞争力。银行组织结构是银行战略思想与经营风格的体现,是确保银行能够有效管理的基础。良好的组织结构可提高银行经营效率,加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实力。管理水平和经验能指导和促进银行的各项工作,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有利于确保商誉价值的稳定提升。

2. 社会属性层面下的具体要素

商誉价值的社会属性具体包括外部关系、市场因素和社会声誉等,这些指标构成社会属性要素的第二层面。对该层面继续细分及解读如下。

(1)研究发现,银行商誉下的外部关系层面可分为与政府关系、与客户关系及与其他银行关系。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也需要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所以银行与政府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是十分必要的;银行与客户良好的关系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吸引潜在新客户,长此以往有利于逐步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银行与其他同业之间的关系既存在激烈的竞争,又相互依存,相互合作。银行需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多良性合作,少恶性竞争,从而在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中不断成长与壮大。上述关系都可以让银行取得超额利润,提升商誉价值。

(2)银行商誉下的市场因素层面可分为规模与市场地位、产品的创新优势、为社会创造的价值。银行规模和市场地位是指银行已有的经营成果获得的市场认同度,表现为银行资产规模、网点布局和数量、市场份额等;金融产品的创新可为银行资产找寻到更可靠和效率高的渠道,取得不错的经济收益与良好的社会效益,推动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银行在促进自身发展进步之时,也要意识到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需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回馈与贡献社会。这些市场因素能推动银行高效健康发展,提高竞争软实力,为银行创造更大的商誉价值。

(3)银行是信用的中介和载体,它的基础作用是能够吸收社会公众存款,发放贷款,进行资金支付和结算。这除了自身实力的因素外,主要原因在于银行具有优良的商誉和社会声誉。本文认为,银行商誉下的社会声誉层面包括审慎经营程度、相关部门监管力度、风险预警机制。审慎经营规则的内容有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等,可将资本、效益和风险综合平衡的经营理念落实到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促进银行资产质量安全、高效经营和健康发展的有机统一;相关部门对银行的监管一方面是保护存款人利益,降低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是鼓励银行提高服务质量、激发竞争活力的有效途径;风险预警机制的意义在于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银行能够及时有效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化解可能的风险,从而巩固银行超额获利的能力。

管理学社会属性范文第5篇

一、主要做法

1、抓组建,努力扩大社团党建工作覆盖面。加强社团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领域、新课题。刚开始,一些人特别是社会团体负责人有不同的思想认识,有的认为自己的社团是学术性的、专业性的,不会像这样搞非法活动,没有必要建立党组织;有的认为社团是松散型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又少,很难建立党组织;有的认为目前社团发展还不够成熟,社团内部管理已有章程,如果再建立一个党组织,会增加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等等。因此,一些同志思想上不够重视,甚至存在畏难情绪。为此,我们认真组织所属社团负责人学习领会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和个别走访等,加强宣传和引导,使大家逐步认识到加强社团党建工作是社团更好地承担社会、经济职能,发挥作用的需要;是把握社团坚持正确的方向,促进社团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增强党的工作渗透力、影响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同时,我们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发放调查表等形式,基本摸清了所属65个社团及社团党员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本着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抓好所属社团党组织组建工作。对专职工作人员中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在理事会和专职工作人员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或与性质相近的其他社团建立联合党支部;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由其业务主管部门指定或选派政治指导员。目前,所属65个社团已全部建立了党的组织,其中正式党支部1个(市老科协),联合党支部1个,临时党支部62个。11个县(市、区)科协所属的189个学会共建立临时党支部113个。

2、抓管理,推进社团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如何加强对社团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过去没有现成的经验,我们也是边探索、边实践。我们的做法,一是调整科协党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我们市科协原设机关与退离休两个党支部,隶属于市直属机关工委。对新成立的社团党组织如果直接由市直属机关工委领导与管理,既管不了也管不好;而我们科协原党组织设置形式又无法承担领导和管理的职能。为此,我们及时研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经党组同意,并报市直机关工委批准,成立了温州市科协机关党总支,明确了党总支工作职能,全面负责对机关党支部、退离休党支部以及新成立的所属社团党组织的领导和管理。党总支书记由分管副主席兼任,同时配备了两位副书记。二是建立党建工作与社团业务管理相结合的考核管理制度。我们在加强对社团进行业务指导的同时,把社团党建工作与社团的日常管理、监督、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作为社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对社团的考核管理范围。修改完善了《温州市全市性学会组织通则》和《温州市科协所属学会管理办法》,增加了加强社团党建工作的内容;在制订《温州市星级学会考评办法》时,把学会的党建工作作为星级学会评选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总分为115分,其中党建工作占了29分。如在去年评定的21个星级学会中,党支部工作开展较好的市电力、护理等2个学会被评为三星级学会(三星级学会共3个)。另外,在学会的年检、表彰先进等方面,均把党建工作加以强调。如去年省科协七大和市科协七大表彰学会工作先进单位时,对一些业务工作比较突出且党建工作开展较好的学会,我们就优先予以推荐、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