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认知语言学

一、引言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进步深入,我国英语教学也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改革,新教材得以广泛使用,而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学仍然以教材为本,在高考指挥棒下进行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倡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改革,但教师基本上还是以知识的主动者和掌握者而存在,教师满堂灌,课堂还是教师的天下;教师还是重知识,轻技能。尽管教师反复教,精讲细讲,唱足了独角戏,含莘茹苦,却收效甚微。认识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任何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的诞生都会引起语言教学的一次革命,认识语言学也是如此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引进外语教学,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即“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动研索,自求解决”的理想境界。因此,要让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就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尤其是在词汇教学中,运用认识语言学原理;必将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认识意识和共性意识,从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词汇学习,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多为在教师教授单词读音、意义和用法基础上的单词记忆,辅以教师为帮助学生记忆根据词汇的某些特征而总结出的一些规律。然而,由于英语词汇众多,单词义项和搭配复杂,学生在实际语言输出时并不能准确地选择和使用。传统的词汇教学也不能对英语词汇中的一词多义、一物多词和词义随语境变化而变化等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认识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观察语言中词汇的组成和规律,以人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基础说明语言中词汇产生、发展与习得的内在机制。于是,语言学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词汇教学方法,将认知语言学理论引入英语词汇教学中,尝试将语言研究的新成果与实际的外语教学相结合。本文将主要考察当前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对实际英语词汇教学的积极作用。

三、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对认知语言学原理的运用

(一)对原型范畴理论的运用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原理之一。范畴指的是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围事例的重要手段。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都是以原型为中心的。原型(prototype)是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范畴的其他成员由于跟典型成员的可以被感知到的相似性而成该范畴的成员,即原型理论。基本范畴词汇是人类最早对外界具体事物的指称,词汇的扩展都是在基本范畴词的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基本范畴词的构词能力最强。基于以上的思想,我们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放在词汇教学的首位。在词汇教学中,要贯彻这些基本思想,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我们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块3 Unit 3的内容为例。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单一,方法单一枯燥,如教师读单词,学生跟着读,再教授词的意形、义,忽视了英语思维;没有创造特定的语境,且不顾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因而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不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单词,只有索然无味地机械记忆,从而不能调动学生的长时记忆。

Unit 3“Back to the Past”这一单元主要讲解了过去的文明,Reading主要讲的是作者探索失落文明遗址的日记,里面涉及到两个失落的文明遗址,一个是意大利的Pompeii遗址,另一个是中国的Loulan遗址。而课文里的新单词都是与介绍这些遗址的历史有关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人已有的知识构成一个认识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即知识体系(an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它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多个范畴系统、区分不同范畴的规则和使各个范畴间相互关联的网络系统。各个范畴系统所包含的内容是人们感知世界的基础,每个范畴系统至少有一套规则来规定一个事物或事件是否可归入该范畴。心理学家Sir Frederic Barlett把这些由不同范畴的知识构成的系统称为“图式”。Barlett在他的《记忆》一书中指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因此,对新单词的理解,不能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了解单词的意、形、义,而应顾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篇reading中的新单词为36个,其中20个新单词是描述关于Pompeii这个文明遗址的,16个单词是描述关于Loulan这个文明遗址的,如按传统的词汇教学法,老师带读,学生跟读,这样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因为大脑里没有贮存图式,也就是没有对这些新知识的即时认知。那么,作为老师应该首先综观全单元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与这些新单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给学生,使用多媒体放映有关Pompeii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一般是上阅读理解课时之前的文化导入。但笔者认为,在了解新单词时就应让学生提前了解文化背景知识,以构成认知图式,加深对新单词的理解,更激发学生对阅读课文的兴趣。在放映Pompeii的文化背景知识时,我们可集中对前面16个单词的认识,在放映Pompeii文化背景知识时,老师可先简单介绍Pompeii是2000多年前的一个文明城市。在介绍过程中,画面中就会出现相关的单词所指事物或事件映象,如:volcano,erupt,lava,ash,rock,bury,stone,mosaic,body,destory。先掌握这些基本范畴词汇,在牢固的词汇基础上扩充词汇量才能真正掌握大量词汇。

学生有了这些文化背景图式后,剩下的部分单词可让学生在阅读中猜测其中的含义,让学生形成一种认知思维模式。语言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而不是遇上新单词就止步不前而求助于字典。根据认知语言的经验主义语义观,我们认为解释文本意义时,两类图式在起作用:语言知识图式和文化背景图式。语言知识图式系统由语音、语法和语义知识构成,遇上新单词时,有时无法解码文本语言的意义;文化背景知识图式化系统则由读者的社会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个人经验等构成,它为读者提供文本语言表面所没有的信息。根据文化背景知识图式,对事件脉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推测新单词的意义,对于新单词“director”的意义;老师可挑出其在课文中的句子,例如:“So in 1860,the Italian archaeologist Giuseppe Fiorelli was made director of the Pompeii dig.”前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提到了Pompeii是2000多年前的一个文明城市,从“volcano,erupt,lava,destroy,body”这些单词的联想中了解到Pompeii是失落的不复存在的文明城市遗址。“Pompeii dig”会激活学生的贮存于大脑的图式立即想到其意义“Pompeii文明古城的挖掘”,从主语Giuseppe Fiorelli是一个专有名词――人名,从而推断出director应理解为修饰人的名词。而Giuseppe Fiorelli是the Italian archaeologist的同位语,“archaeologist”中的后缀“-ist”可推断出为“什么家”,与“scientist, artist等”有相似性。既然Giuseppe Fiorelli为“什么家”的话,那么此人与挖掘任务有什么关系呢?可让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什么家”在一般的经验看来,应是一项任务的“头儿”“负责人”等。因此就推断出了“director”在句中的意义。后面的16个新单词的教学也可以用同样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输入相关文化背景图式,加深对基本范畴词汇的理解和加强学生利用文化背景图式养成猜测词义的认知思维模式。

(二)对概念隐喻理论的运用

传统的词汇教学只重视词语在课文中的意义,或其常用意义,而很少涉及词语的隐喻意义,造成学生对词汇意义的掌握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不能对词义随语境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概念认知方式和概念思维方式。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事物,以一个概念为基础认知和理解另一个概念,人的“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类认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知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赵艳芳,2001∶102)。学者们通过观察大量的语料后发现日常语言中70%以上的词语表达源自概念隐喻所体现的隐喻思维过程。因此,隐喻思维直接影响着词语的理解和使用及其相互作用。每一个事物都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达。每一个词语都可能拥有隐喻意义,将之运用到词汇教学中,定会提高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隐喻意义丰富的词语通常是基本范畴词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经常被赋予各种隐喻意义,如人的身体部位、常见动物名称、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草树木、颜色等所蕴涵的隐喻意义非常丰富。如“head”的基本词义是“人,动物的头部”,后发展为“(物体)顶部,上部,源头”;还通过隐喻和转喻作为指“智力,能力”和“首脑、首领”等义项;进而又可作动词表示“向……前进;为……首脑”以及形容词意义“头部的;首要的”。“head”的隐喻意义是以其基本意义为基础发展过来的,学生无须记忆单词的所有含义,而应从其基本含义出发根据认知模式进行推导,思考单词的基本含义和隐喻意义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较为深刻地掌握单词的多项意义。

我们还以《牛津高中英语》模快三Unit 3的单词为例,老师可选择基本范畴词汇“house”为例,因为基本范畴词汇隐喻意义丰富。“house”作为名词时的基本含义“房子”学生们都清楚。作为动词时的含义为“收藏、储藏”,因为“house”在最早的认知概念中所指的就是人们居住的有房顶可遮风避雨的房子。当人们发展一定的生产能力时,有了可储备的东西时,就有“储藏”物品这一概念的形成。渐渐凸显出了房子作储藏的功能,即而引申出“house”的动词含义“收藏、储藏”。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应适时从认知的角度来讲解词汇语义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摆脱机械的、孤立的记忆词汇的传统模式,从而大大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并使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词汇的各种意义,促使学生更准确灵活地运用词汇。

四、结语

总之,运用认知语言学进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中的一次全新的尝试,特别对于农村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在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状态依然存在,虽然传统方法在词汇教学中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要有一种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的理论来指导词汇教学,积极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新成果,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引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变被动记忆词汇为主动习得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倩.认知语言学背景下的英语词汇教学[J].池州学院学院,2008,(4).

[3]陈桦.简析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4]孟宏.认知语言学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科技资讯,2008.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多义词;英语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081-02

词汇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基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Wilkins)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词义有其辐射范畴,这种辐射范畴是以其原型意义为中轴向外延伸或辐射的。英语词汇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词义的多样性体现了范畴理论所阐述的词义的辐射范畴。一个词无论有几层含义,都有其最为原型的词义,其他多个相关的词义都是以这个原型意义为基础进行衍生或辐射的,这种衍生或辐射就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所以,原型范畴理论研究者认为词汇意义的讲解应以原型意义为中心,重视词语多义词之间的深层联系,注重对词语隐喻和转喻的学习。原型范畴理论对词汇教学的指导意义在于能使学生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词汇释义、一词多义和词义的变化形式,深化词汇知识,使学习者掌握更多的句法、语义、联想等知识。并鼓励学生运用隐喻和转喻思维,发现词义之间的相似性。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核心观点

原型范畴理论是从客观主义范畴观发展而来的,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认为范畴是通过一组共同特征而建构起来,可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或是特征束来定义。也就是说,范畴可以定义为一组拥有共同特征的要素组成的集合。而现代范畴理论成员之间建立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是组成范畴的核心所在,他们认为范畴边界是不确定的,范畴的中心与边缘有差异而且存在隶属度的问题。根据现代范畴理论,范畴是一种完形概念,是凭借典型特征建立起来的。尽管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但边界是模糊的,且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范畴成员彼此之间虽有隶属程度的差异,但仍可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对于原型范畴理论来说,外部世界提供的信息是有秩序、条理和层次的,它不是杂乱无章、混乱不堪的。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认为外部世界其实是由低层次范畴、基本层次和高层次范畴三部分组成。某些具有显著特征的基本物体构成了基本层次范畴。人们可以从其基本范畴层面即中间层面向更高或更低层面认识世界,这个中间层面是具有完形特征的。在基本层次范畴之下,有较具体、概括性较弱的低层次范畴。另外还有高层次范畴,其特点是更抽象、更具概括性。这三种层次,即低层次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高层次范畴就构成了语言的等级结构。此外,人们还可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拓展到范畴边缘成员、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并由此层面上认识世界。

二、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注重词汇范畴化的认识。对词汇范畴化最直接的认识就是了解其语义范畴。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范畴是原型范畴,词义就属于语义范畴。语义范畴有不同的子范畴,即该范畴所代表的词的不同义项。这些不同的义项具有不同的特征,被分为中心义项、典型义项和边缘义项。中心义项是语言符号里最早获得的义项,是人们首先认知的,代表词汇的“直接”(原型)意义。中心义项是习得词汇整个意义的关键。在词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中心意义开始,随后拓展其边缘意义和引申意义,这才是科学的符合外语词汇教学顺序的标准。在原型理论中,基本范畴等级词汇与非基本范畴等级词汇的区分标准是相同的。首先,要评估词汇在构词和定义中作用的大小;第二,要评判词汇的文体顺序;第三,要衡量大脑对词汇意义的激活速度,词汇的可得性;最后要判断词汇学习的难易程度,。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原型意义在范畴中的典型性这一特征,以词汇的原型意义为中心,向词汇的引申和边缘意义扩展,从而形成词的辐射图,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注重多义词的讲解。任何语言都有一词多义的现象,英语也不例外。英语中单义词很少,除术语外大多数都是多义词。一般来说,词的使用频率越高,词义就越丰富,如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这些词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因而习得的难度也比较大。原型范畴理论指出,所有相关的词义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型意义,它是所有词义的中心或核心,其他的都是其基本意义的延伸或辐射。原型意义、延伸及辐射意义就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英语中这种一词多义现象可看成是语义范畴原型结构的一种拓展。词汇中一词多义并不是偶然性、任意性的语言现象,从词义范畴的原型效应来看,各义项的语义特征通过一系列家族相似性的要素与原型义项紧密相连。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以定义为基础来认识和实践词汇学习,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原型理论应该能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一词多义的现象。

3.注重词汇隐喻和转喻的认识。认知语言学普遍认为,词义范畴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在范畴化的过程中,隐喻、转喻等认知能力的作用非常大。而且在基本范畴等级上,大部分隐喻和转喻思维和语言都是在发展和变化的。一般来说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和转喻用法。在词义范畴扩展的过程中,新成员不断从已有成员中衍生或分裂而出。这种新成员的衍生和分裂主要是通过转喻和隐喻来实现的。转喻主要与词义的相关性有关而隐喻则与词义的相似性有关,两种修辞手段是词义扩展的两大认知工具,现在都已被看作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手段。一般来说基本范畴词比其他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如基本词汇“dog”比上位词“animal”有更多的隐喻意义,“dog”除了其基本含义“狗”之外,还可以指“fellow(人)”、“wicked man(邪恶的人)”等;又如,“power”除了“体力”、“权力”外,还可以指“能力”、“智力,才能”、“掌权人”等意义。在具体的词汇教学中,教师注重对隐喻及转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对词义进行深层加工,使学生通过了解词义之间的隐喻和转喻关系,更好地掌握词语的原型意义、隐喻及转喻意义,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和演变机制,从而有效促进英语词汇教学和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

词汇教学本身是一个范畴体系,了解原型理论有利于英语词汇的教学和习得。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词汇原型意义的讲解和意义演变过程的分析,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的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一改以往机械枯燥的记忆为理性积极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扩大其词汇量,改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韦桂先.范畴化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习得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政治;政治学;范畴体系

[作者简介]肖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办公室,广东 广州510006;吴大兵,重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重庆400020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025―03

一、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门学科范畴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以个人的主观随意性,想当然地去组织、拼合它的体系结构,必须从学科本质的特征出发,依托于一定的理论基础,遵循相应的组织原则,揭示学科构建的科学规律。那么,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依据所把握的总体要求又在哪里呢?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是我们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洞悉事物的本质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要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我们不妨看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吸收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所提出的一些观点。(1)任何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就是表述这门科学的全部内容的思想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从抽象到具体。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的。人认识一个对象时总是从抽象到具体,科学体系从抽象到具体的安排,最便于人对这个对象的了解。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也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深层、从平面到立体、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2)一个科学体系的起点应该是这个体系最抽象的东西。如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人类现代经济生活最抽象的东西,商品便成为他的政治经济学的起点。(3)推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的内在动力是对立统一规律,每一个原理应符合矛盾运动的形式。

2.学界对政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基础。政治研究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学问,古今中外人们始终如一地对政治学研究投入巨大的热情,政治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科学体系中一门具有独立地位的重要科学。自1980年中国政治学恢复后,中国政治学界以及其他学科的学者对政治学的研究和发展做了卓有成效的实质性工作,对政治、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范畴体系等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并在众多的研究领域形成共识,拓展了政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向。因而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根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政治学范畴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开放的,不断发展丰富的,政治学也毫不例外,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前进。它一方面会从政治学已有的内容中进行取舍,另一方面也会从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从其他学科的成果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因而,我们对政治学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固定的框架和模式。

4.对政治学的正确认识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关键。要使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政治学就必须走向科学,即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建立有特定研究对象的政治学理论体系,克服政治泛化和政治概念狭隘化的影响。政治学不能什么都研究,不能把什么社会现象都作为政治现象来研究。从研究对象看,对象是否明确是一门学科能否成立的首要前提。从内容上看,一门学科的对象,决定学科的内容。一门学科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结构;二是对象的运动及其规律。从内容的逻辑安排看,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这几乎成为任何学科构成体系的顺序,这种顺序符合认识的规律,符合认识的历史,也便于读者对一个思想体系的理解。那么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着眼点又在哪里呢?于此,笔者从对政治学的正确认识人手分析和论述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构建问题。

二、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切入点

正确认识政治和政治学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切入点。政治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自从国家(城邦)产生以来,人们就在苦苦地思索、不懈地探索,但仍达不成共识。因为政治学者由于各自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几乎都有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和表述。概言之,对政治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一种规范性的道德;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体和根本问题;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综观以上分析,由于人们的观察点、立足点不同,使得对政治的理解和解释完全不一致。杰弗里・庞顿说过:我们最好不要将一种概念视为某种固有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说对政治的定义,我们无须也不可能用一个单一的模式、方式等框架结构将其固定(这在实质上也是没有必要的)。然而我们通过对政治诠释性的定义,透过其现象的描述、对本质的分析,我们仍不难发现他们对政治的理解有着如下的共识:(1)政治是在以国家存在为前提条件下的一种社会关系;(2)政治所探讨的是一种力量或者说是公共权力的表现、运作及其内在机制;等等。这就是说,在政治的范畴中公共权力是其核心和本质。由此,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及其本质的内核找到了切入点。

政治学的定义显然也只能以政治定义为基准,不同的政治理解必然表现出对政治学的定义的差异。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来看,政治活动的核心就是国家政权。因此,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也就是说,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实结合上述分析,即我们在剖析各家关于政治概念的诠释时,已窥见到政治学包含着以下核心的要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运作、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看,它所揭示的是在国家中对政治权力的探讨,也就是说对权力的研究是其核心范畴,伴随着权力运作方式、机制、模式等是其必然拓展的范畴系统。由此,我们在建构政治学范畴体系时,权力必然是其体系建构的核心,而其体系的构建是依此为中心依托的展开。

三、政治学范畴体系构建的结构模式

通过对政治、政治学的分析,我们明确了政治学所研究的核心范畴是政治权力,因此从政治权力的层面我们必然要追寻权力的本体、权力的主体、

权力的客体,这三者不仅处于政治学范畴体系的第二个层次,而且由此演绎构建起整个政治学范畴的体系框架。

1.从权力的本体来看,作为政治权力的本体所探讨的自然是政治权力自身的结构、要素及其内部机制。具体来讲可从两个层面来展开。从内部机制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处于基础的层面。它应该包括如下范畴: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政治发展及其规律等。(1)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社会政治的本质内容,其他一切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从本质上看它包括:利益与政治、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等。(2)政治制度是指政治行为方式在国家权力活动的表现形式。民主与专制是两种基本形式,目前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3)政治思想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对政治的思考所形成的观念形态的对政治的认识和评价。它包括人们的政治观念形态、政治思想及其评判等。(4)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具体包括以下范畴: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行为标准、政治价值评价、政治动机、政治情感、政治习俗、政治心理等。(5)政治行为是指政治活动运行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基本范畴有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等。(6)政治发展及其规律所探讨的是以研究政治运行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为目的的,尽管目前尚无共识的定义形式,但作为政治学所研究的基本范畴已成事实。

从其表现形式上看,这是其处于从属的地位层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从较为宽泛的角度把政治学范畴概括为七个方面:政治学原理、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国家政治、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国际政治和政治学方法等。(1)政治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国和外国政治思想史、当代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社会的意识形态体系等。(2)中国政治包括中国的政治史、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结构、政治制度、政府体制、党的领导和建设、干部与人事、地方政府、民族问题、统一战线问题、人民与政治家问题、中国的政治心理、政治参与过程、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3)比较政治包括各国的政治制度的模式、政治形式,一些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史和现行政府体制、政党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文化、精英人物和一些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政治稳定、政治变迁及其各种模式以及地区研究和国家研究等。(4)公共政治包括公共政策理论、决策科学、政策分析、决策的模型研究及其福利政策、劳工政策、教育对象、科学政策、种族政策、都市政策、外交政策、军事政策的研究等。(5)公共行政包括行政管理、市政学、行政法学、文官制度、比较行政、组织和管理分析、组织理论和行为、人事行政等。(6)国际关系包括国际政治理论、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法、世界性和地区性战略研究、国际战略研究等。(7)政治学方法论包括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调查研究、定量分析、试验设计、个案研究以及政治系统分析、结构功能分析、政治行为分析、政治沟通分析、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决策分析等。

2.从权力的主体来看。权力的主体所探讨的是权力运作的执行者或实施者及其对象。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近现代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韦伯、罗尔斯等等,一直到当代的政治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国家(亚里士多德所言的城邦)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范畴,并在长时期里成为一部分研究者研究领域的核心范畴。但必须明确的是,国家只是作为政治权力主体的核心范畴,而非政治本身的核心范畴,也就是说从属于权力核心范畴。可以说国家作为权力主体范畴的核心地位是不争的事实。这样伴随着国家这一主体的存在,与之并存的阶级、政府、政党、革命以及其中两个重要的范畴――民族和国际社会等就构成了政治权力主体的范畴体系。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理论;头

一、引 言

一词多义在任何语言中都是很普遍的现象,一直吸引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将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原型理论分析英语中“head”一词多义现象,以揭示一词多义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二、关于原型理论

1.基本思想

原型理论是在批判古典范畴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20世纪70年代中期,Rosch以大量的实验为依据证明了经典理论的局限,首先提出了原型理论的概念,指出其哲学根源存在于Wittgenstein 的家族相似性。Ungerer 和Schmid概括总结了其研究成果提出了原型理论是一组模糊概念集合,表现在:

(1)内部成员的等级性:原型范畴的内部成员依靠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存在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较多典型特征的成员构成范畴的中心成员,即原型成员。

(2)范畴边界的模糊性:范畴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开放的。有时我们很难确定某一事物的范畴归类,临近范畴的边缘往往交叉重叠。

2.原型理论对一词多义的解释

Lakoff将原型理论应用于一词多义,他认为在相关的词义中,有一个是更为核心的意义,因而成为其它意义的原型。虽然一个单词的意义之间有区别,但不同的意义是通过核心意义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可以用一个单词来表征。以此种方式,一个词的多个意义形成一个复杂的范畴。在其范畴中其他词义都是在核心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来的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语义的辐射范畴。

三、原型理论对英语中“head”的分析

我们将分析英语“head”一些常用表达的意义,具体的看一下原型理论是如何应用于一词多义过程中的。英语中head的含义分析:

(1)通常一本字典会给出head的一系列用法,但素材分析会发现当head作为人或动物头的器官这一意义时使用频率最高而且也是其字面意义,因此当head作为人或是动物头器官这意义时是其原型意义。例如:Teacher: Jim, why can't we lose our head?Jim: if we lose our head, we'll have nothing to put our hats on..此例句中两个“head”的含义是不同的。老师所指的“head”是指“头脑”的意思,而Jim 理解的是基本含义人体这一器官。

(2)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认为词语的意义与人的经验有着不解之缘“head”的其它意义都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经验围绕着其原型意义“头”这一器官延伸出来的。头是人类的思维器官大脑的容器,因此同人的智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head”可以有基本含义引申转指人的“头脑”或“聪明才智”、“才能”等等。如:She has a good business head.

(3)由于头作为人体的器官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它是大脑所在地也是要害区分布最多的部位,若是伤及头部往往具有性命之忧。因此“头”与生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而“head”可以由其原型意义“人或动物头的器官”转指“生命”,尤可以指“脆弱的生命”,例:It cost him his head.

(4)又因为头是大脑的寓所,也是人体感知的中心,通过转喻用感知的器官代指人的疼痛这种感觉,因此head可转指头疼之意,例:I have got a bad head.

(5)在直立状态时人类的头部位于身体的最高处,而物体的最上部也位于上部,距这种位置上的相似性,我们可将其投射到其它物体,用来描述物体的头状部分,顶部等,例:The heads of the flower were blown off in the storm.

(6)同时头作为人的器官,不但位于人体之首而且对于人和动物来说都位于人体的一端,根据这种部位上的相似性,我们可以用 “head”来指称许多物体的一端,将其具体化可以指“源头”、“入口”的意思,如The head of the river is in the mountain.

(7)“head”的另一重要意义是指“前头”、“前部”的意思。通过自身的身体经验我们知道,在人类爬行或是动物前进时头总是在前面,这和物体的前部前端具有位置的相似之处,因此物体的前部,由其原型意义前端常被喻为 head, 如:They are at the head of the queue.

(8)作为名词是物体的前部,前端,作为动词便是位于……之首,在……前面的意思。如The present's car headed the procession.

(9)据我们的经验所得,动物尤其是爬行动物在移动、前往某地时头这一器官总是在前面,而且随着身体的移动头部越来越靠近目的地,于是据此原因“head”便有了“前往”之意。这一意义是汉语中“头”所不具备的。如:US Secretary of State Colin Powell heads to the region next week.

(10)头是大脑的寓所,人体感知的中心,人体决策的最高层,起着控制和协调全身的作用,其作用和地位是各个器官中最重要的,而领导执行最高决策。由于这种功能的相似性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领导、首脑常被喻为head,例:The United Nations has accorded Yasser Arafat honors as a head of state.

(11)由于作为领导、首脑语义用法的普遍性“head”可以直接作为某些机关的领导人,如校长:The head is busy at the moment.

(12)由于head 作为名词有领导之意,久而久之便可通过转喻指动词的领导,主管。如:The sales director heads a team of 20 representatives.

(13)不管人还是动物正常情况下都只有一个头,人的数目和头的数目是一一对应的,而且头在身体个器官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据部分代整体的原则,头可以作数量词,用头的数量代指人或动物的数量。因此“head”便可由其原型意义引申为“每个人或是一头动物”。如I did a quick head account and discovered that one number of the class was missing.

(14)又因为头位于人体的顶端,据我们自身的经验,若是比较高度,直观上自然而然的比较的是我们的头部,因此我们可以说高出一头,因此head可以代指一头的长度或高度。如:He is half a head taller than his brother.

(15)我们知道金币和银币在英国流通了好几百年。各种铸币正面均铸有当时朝代的国王头像。因为国王或是女王是国家的象征,人们便把带有头像的一面作为正面,于是“head”可以代指硬币的正面。如:“Heads I win, tails you lose” means whatever happens, I am going to win.

(16)头顶球技术是传球、射门、抢截的有效手段,特别是争高空球时头顶球技术更为重要。由于这一动作运用的是人的头部,于是“head”便有了用头顶的含义,例: Stern John headed a ball in the middle of the box that appeared on its way into the net in the 45th minute.

四、结束语

英语中的“head”,当作为“人体或动物长着耳鼻口眼的器官部分”这一意义时是其原型意义。其它意义是在此原型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或是辐射出来的,从而这些相关义项组成了一辐射范畴。同时语义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开放的,这为词义的扩展提供了可能,保证了新的词义不断产生进入到范畴中来。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原型理论更能清楚地解释一词多义产生的原因,对一词多义的理解中起着中心作用。

【参考文献】

[1]Rosch, E. 《Natural categorie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73:328-439.

[2]Ungerer,F.&H.J.Schi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London:Addison.Welsey.1996::266

管理学范畴能力的含义范文第5篇

论述了学科范畴研究在学科成熟发展期的发展性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政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思路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成熟发展期学科范畴研究综述一、学科范畴研究的发展性背景与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理论体系是开放型的、自然生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必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理论、基础理论、管理理论和方法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原理与实践研究硕果累累。同时,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及党、国家和社会的客观要求,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现实问题又有很多的困惑与争论,这都需要重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反思、研究、澄清、定位与拓展。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学科理论基石的学科范畴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研究能有效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体系框架,同时不断拓展各理论结点的内在联系,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研究对象、内容、路径、领域、过程、原则、方法、启示和反思。

二、学科范畴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并走向成熟,学界已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这其中,不乏从各种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含义、特征、功能、建构原则、体系结构、理论创新等提出创见的力作,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理论研究正不断深入。

但是,学科范畴理论研究的数量总体上还很少,而且不成体系,众多学术论著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范畴只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度,也尚未对其作出明确、严格、公认的科学界定和解释。而且对一些学科范畴只是孤立地、静态地进行描述,而不是联系地、动态地进行考察。为了进一步弄清学科范畴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诸多学者以不同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起点进行建构,但这些学科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构建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逻辑论证不够充分、严密、合理,还存在很大分歧。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理论研究会日益成熟。我们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营养时,必须通过自己的消化,使之对本学科有益的成分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中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的有机构成因素。而不能简单照抄照搬。

三、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多元分析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应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统筹学和管理学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支撑,并借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学科范畴问题。

2.文献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中应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整理,收集资料的范围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已有的有关文献资料中汲取营养,批判地

转贴于

继承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有独到见解的各位专家、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