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制造技术

电子制造技术

电子制造技术

电子制造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技术;制造;汽车;现代

当前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运用一定的技术来完成,不仅是为了提高效率、质量,同时还为了给操作者更好的体验,所以应从本质上完成生产、生活水平的提升。现代电子技术的类型较多,能够根据汽车制造的多项需求,展开多元化的应用,以完善制造体系和具体的加工手段,尽量让制造出的汽车保持完美效果,从而给驾驶者最好的体验。

一、现代电子技术的特点

社会对技术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由此也推动了各项生产加工的进步。现代电子技术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较大创新。综合而言,现代电子技术所具备的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突出:

(1)现代电子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的进步。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技术的应用应尽量减少人工操作,通过智能化系统、模式,确保技术可以自己运行,将产品进行优化处理。为此,现代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智能系统、智能设备有效融合,形成了不同系列的生产、加工链条,为汽车制造提供了较多帮助。

(2)现代电子技术的体系非常健全。相比以往的电子技术而言,现代电子技术的体系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所运用的现代电子技术,不仅在数据分析和操作手段上有所提升,同时能够针对突发的各项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将恶性事件的概率降到最低,甚至是完全消除。同时,现代电子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安全因素也有深入的考虑,各种配备都非常健全,不会对操作者造成威胁。

二、现代电子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一)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汽车在制造过程中,发现在耗能方面比较严重,不仅资源使用率较低,同时对城市空气产生了很大的污染,自身寿命也有所减少。考虑到今后的汽车数量会进一步增加,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的相关内容,开发出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该系统以现代电子技术为基础,用燃油喷射装置,完全取代了化油器,配合微电子技术实施系统的多参数控制处理。经过分析后发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其能够将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提高10%左右;在耗油量相同的情况下,运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可以将发动机的扭矩增大20%左右。除此之外,该系统在现代电子技术的支持下,还能够将汽车的加速时间减少。例如,在0km/h~100km/h的加速时间,能够减少7%左右,油耗量方面则降低10%左右。由此可见,在现代电子技术的帮助下,汽车本身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电控然后喷射系统可行性、安全性均较高。

(二)安全控制系统

当前的城市拥挤程度较高,汽车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急刹车、避让车的情况,倘若出现安全事故,必须通过健全的安全保护措施,将车内人员进行有效保护。经过现代电子技术的研究,汽车制造中的安全控制系统获得了较强的优化,可应对较多情况。目前,汽车的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汽车防抱制动系统、安全气囊、汽车轮胎气压智能监测系统等。以汽车轮胎气压智能监测系统为例,其会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将传感器、发射器安装到每一个汽车轮胎上,从而实现对轮胎的全面监测,包括气压情况、温度情况等,驾驶者可以观察显示器,直接了解汽车的轮胎情况,并决定如何进行驾驶,减少安全隐患,提升了汽车寿命。

(三)车身控制系统

近几年,我国的汽车盗取案件不断增多,为驾驶者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现代电子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针对车身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处理,增添了较多的使用功能,为汽车安全、汽车控制提供了较多的帮助。例如,车身控制系统主要是汽车防盗装置,它包括:机械式防盗器(方向盘锁、变速器锁);电子式防盗器(遥控式汽车防盗器);点火控制型防盗器;油路防盗系统。电子式防盗器采用电子密码技术,有2000万个不重复的编码程序,通过遥控起到防盗、防窃,同时还具有遥控熄火及手机报警等功能。其中,CAS防盗系统由报警发射、网络接收、监控中心等3部分组成。

监控中心对入网的汽车实行不停止的监测服务,当发生盗窃时,CAS系统能在15秒内将移动目标的报警信息传给监控中心。从已经掌握的情况来看,很多汽车的制造均有较大提升,不仅在成本上获得了有效压缩,同时对汽车的性能进行提升,满足了生产厂商和驾驶者的需求,推动了社会事业的进步。今后,应对现代电子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从多方面对汽车制造进行优化,实现汽车加工、生产、设计水平的提升,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晓娟.浅谈现代电子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4(19):74.

电子制造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子通信;制造业;技术创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11-0228-01

技术创新的本质是将市场的认可作为价值导向,通过提高企业、行业的竞争来达到目标。其主要的竞争内容包括新产品、新工艺等的设计,在经过技术的融合之后实现工程化、商业化,并应用到实践中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是决定产业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

1 我国电子通信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

我国三十一省、市、自治区以及直辖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历史渊源等都各不一样,有的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在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不顾自身区域的资源优势,而是盲目跟风,导致区域之间存在着重复发展、重复建设的问题,恶性竞争与产业同构的现象极为明显。与此相对应的是出现区域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同构等问题频现。因此,当前我国电子通信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各个地区以及各个制造业行业在电子通信行业中的水平差异,以此为基础确定一个合理的技术创新途径和方式,使得整个产业结构得以合理调整,产业资源得到合理分配,进而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科学的电子通信制造业区域,形成极具创新能力的电子通信制造业体系。

2 影响我国电子通信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几个因素

2.1 电子通信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

电子通信制造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是建立在所有企业的技术能力基础之上的,从企业的整个生产发展和竞争进程来看,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和整个行业创新环境相互联系的,单个企业的创新不能脱离整个行业而存在。

行业技术因素对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具有先进生产设备的企业可以通过小规模的投入就能够迅速的吸收并消化由此而带来的先进技术,迅速通过创新技术优势来扩大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同时,通过覆盖范围宽泛、灵活应对的售后服务技术网络,还能够给创新技术生产的产品打下坚实的市场基础,成为企业提升自身品牌的重要手段,促进整个产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而企业的市场销售能力同时还会影响到整个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通过较强的综合实力才能抓住机遇迅速形成新的生产力,最终促进整个产业的迅速发展。

2.2 技术研发经费的投入

技术研发经费是保证电子通信产品开发与创新的根本,它与整个行业的产品产值率、创新技术的开发数目以及技术对外转让等直接相关。相关资料分析表明,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经费与新产品的产值率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8。同时,当企业投入的技术研究经费越多时,企业的研发人员也就越多,在整体员工数中所占的比例也就越大,而且企业高学历员工在整个员工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自然得到提升,包括销售、售后服务人员等,使得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到提高。

2.3 技术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机制就是通过对技术创新制度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产业技术创新得以有效进行。影响技术创新机制的相关因素:就技术创新工作的主体而言,技术创新机制指企业机制、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科技机制;就影响技术创新机制的因素而言,技术创新机制又包括融资机制、市场定位机制、人才引用机制;就技术创新过程而言,还包括开发机制、技术扩散机制、技术转移机制、技术吸收和引进机制等。从具体的实践来看,技术创新机制是保证电子通信制造业能力的根本保证,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 提高我国电子通信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3.1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高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

当前,全国范围内的电子通信制造业产业协会还没有完全形成,应该加快电子通信制造业协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其一,要充分的发挥协会在其中的桥梁作用,提高研发成果的转化率。作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同时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产业协会则应该充分的发挥出其桥梁作用,努力做好技术研发中介与推广的工作。通过开展展览会、技术交流会、技术会以及构建技术成果转移与转化平台等,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氛围。同时,为了强化对外交流,还可以通过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方式,在国内积极组织产品交易会、技术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生存能力。

3.2 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丰富融资渠道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通信制造业R&D投入强度得到了逐年的提高,每年以1-2个百分数的速度得到发展。这充分表明我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电子通信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开始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方式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R&D投入水平来看,我国还与世界高新技术发达的国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我国应该积极的培训创新资源,努力增加电子通信制造业的资金投入比例。其一,政府应该对电子通信制造业的资金投入进行积极引导,以国家财政预算投入作为引导,适当提高技术创新与研发在整个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比例;其二,通过企业自主筹资以及银行贷款等方式积极的吸收国内外资本进入高新技术风险投资项目。同时,以欧美资本国家操作手段为参考,采用低息、无息贷款方式为电子通信制造企业提供直接贷款、担保贷款等,为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资金;其三,将金融资本与电子通信制造企业的资本进行捆绑融合,通过资本创新的方式促进整个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四,利用企业优势资源战略重组的方式吸引外部投资,形成高新技术强强联合体,提高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

3.3 通过知识管理体系完善创新机制

创意的萌发是技术创新的开端,也就是当外界的微小信息进入企业的已经形成的完善体系之后,整个创新机制通过知识管理体系形成若干信息、知识的管理渠道,诸如企业信息网页、数据库以及各种非正式的交流渠道等,将这些信息、知识在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体系当中多次传播、折射,而各个信息接受者就这些信息发表自己的观念和意见,最后形成属于企业所独有的观点,实现了创意的生成。

在企业认可了创意之后,将之作为创新的目标,积极的发动技术创新人员的主观积极性,让他们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获得目标实现的最终途径。在整个过程中,技术创新人员会根据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产业发展环境等的综合变化对创新目标进行适当的修正与调整,使得所创新的技术对象能够更加接近市场需求,使得创新结构可以更好的转化成为被市场认可的有价值物。

4 结束语

本文重点对影响我国电子通信制造业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融资渠道以及创新机制的构建三个部分探讨了提高我国电子通信制造业水平的几个途径,为我国电子通信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静.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03.

电子制造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视觉系统;产品特征;电子产品;机器视觉,防呆,扫描检测

采用计算机模拟生物视觉的科学技术称之为机器视觉,而机器视觉系统的目的在于认识现实世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及信息化也在飞速地提升,计算机科学的关键研究领域之一就包括了机器视觉。机器视觉研发初期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研发工作仅集中于分析以及识别二维图像等问题上。例如: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应用,提取出三维结构,并描述了物体空间关系以及物体形态等等。而真正研发出机器视觉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光电自动化的迅速发展,在印刷电路板的检验、IC字符识别、元件定位电子装配线、自动装配完整性检查等方面,机器视觉才得到具体的应用。机器视觉具有着可现场性、智能化、可重复性、快速性等特点。

1、 视觉系统组成

机器视觉指的是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眼作出判断和测量等。机器视觉系统是通过机器视觉产品将转换为图像信号的被摄取目标传输给专用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根据颜色、亮度、像素分布.面积比例等信息,抽取目标特征经行比较分析,之后实现现场控制的设备动作。

专用的处理图像软件、装有图像采集卡的计算机、CCD图像传感器、光源部分等共同组成了机器视觉系统。图像的采集时通过CCD图像传感器实现的,所谓的模拟信号就是通过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而数字信号是由图像采集卡转换了电信号而来,最后提供给计算机进行统一处理。为了防止灯光或者自然光线影响到工作状态,机器视觉系统的光源应具有高稳定性、好的均匀性、可调亮度、亮度大等特点,这是为了能够对外界环境中各种光影响倒图像质量,而起的抑制作用。通常,CCD图像传感器的形式有两种,一为面阵CCD,另一种为线性CCD。机器视觉系统以PC机为基础,图像信号的接受、转换、协调等功能是图像采集卡所具有的功能。通过PC总线,专用处理图像软件处理与分析图像。

2、 现代3C电子产品制造业中视觉技术的应用

在现代电子产品制造业中,视觉系统所具有的的特点诸多,例如:现场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速度快、非接触等等。这些优质的特点使得机器视觉技术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中获得广泛应用。

2.1机器人的研究应用

在现代制造业中,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广泛应用了机器视觉的技术,该技术为机器人创建了视觉系统,使机器人具备了更主动、更灵活的方式,在诸多的领域中,能够满足如自动焊接、搬运、装配、自动定位、自动检测等很多柔性生产方式的需要。为了对未知目标物体进行判断,提供出较为有效地依据,研发除了一种以手、眼视觉为寄出的定位与测量方法。该方法用于重复定位任务中时,为了避免频繁移动手臂,而利用目标物体的快速定位技术。线采用线状光投影的方法将金属表面的镜面反射呈现出的伪3D信息有效去除,在对物体3D位置法线、向量进行有效计算,最后在将物体某个面信息检测出来。为了保持稳定的位置,应从检测面信息中在进行检测。

2.2检查产品特征

在进行电子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中,为了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实现高效、准确、快速的检查品质,采用了机器视觉技术。不同特征的产品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检查。第一,以产品结构特征为基础进行检查,通过机器视觉来检查3c产品生产线上如结构缺失,精冲漏冲检测等的情况。检查时,先利用合格产品创建一个模板,在被检查产品与标准产品的图像成像面积进行比较,正确判断3C产品结构以及外形形状。第二,以产品表面外观品质特征为基础进行检查,对于产品表面出现的磨损、裂纹、划痕、凹陷等,采用机器视觉进行检查,最终可以分级或者判断产品品质,做出相应措施。第三,以产品空间特征为基础进行检查,在制造业中,对产品尺寸的检查通常是以产品是否具有正确形状或者在容许范围内进行。该检查方法主要涉及如圆度、方向、位置、形状等被检产品2维或3维几何特性,也可以说是检查其空间特征。

3、 机器视觉在扫描机的应用

之所以在扫描机中应用机器视觉技术,因其有着其自身的研发背景。在研磨段常出现漏精冲、精冲反带等孔内堵塞现象,严重的会对公司的利益和形象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客户端无法组装。为了预防漏精冲、精神反带,采用了防呆检具,但是,防呆针的断裂又成为了生产中新问题、新隐患。以此为背景,将先进的视觉系统应用与扫描机中,可对产品进行扫描,最终可达到对产品缺陷进行检测的目的。扫描检测机由处理器、显示器、视觉光源、线扫相机四部分构成了扫描机。扫描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掃描机是用于通孔检测的设备,产品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遇到光电触发信号开始采图检测,检测工件孔位是否有漏加工或是否有精沖反带等不良现象发生,当有不良現象发生时立即进行声光报警,挑出不良品,此设备每小时产能高达达到1000片。

使用扫描机安全注意事项有:一、严谨在机器运行或者放料的过程中在亚克力板间缝中放入手指,以防伤手。二、传送带在运行的过程中,若有硬物掉入,应立即按下急停,运行在取出硬物后方可继续。三、紧急情况出现时,应及时按下急停按钮。四、禁止私改电路或打开电控箱,电控专业人员除外。五、严谨私自挪动右导正板,而左导正板可调。六、严谨任意挪动电脑桌。

在扫描机中应用了机器视觉技术后,效果良好,其优点如下:①检测效果稳定、可靠。②可在无限多个机种上应用适用性广。③节省了人力、效率高。④机器稼动率,效益高。⑤一次投入,维修方便,且环保。

结束语

文章介绍了在现代3c电子产品制造业中,推广及应用机器视觉技术的效果,并通过其在防呆检测扫描仪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了机器视觉的优点与可行性,未来的工业制造将向自动化,无人化,快速化发展,机器视觉技术必将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量替代人眼判断系统。

参考文献:

[1]魏志强,李兵,屈玉丰,沙群. 基于激光雷达三维图像建模的机器人拆码垛控制系统[J]. 机械与电子,2013(4).

[2]ABB赢得宝马集团2400台机器人订单——机器人将应用于宝马工厂的搬运、涂胶和点焊工序[J].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3(2).

电子制造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现代管理技术;智能制造

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先进制造技术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是美国为提升机械电子产业的竞争能力,重树机械电子产业重要地位而做出的重要举措,曾经美国一些学者认为“美国已进入后工业时代,机械电子产业已经成为夕阳工业”,主张经济中心由机械电子产业转移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其结果是“美国发明,日本发财”。政府不重视使其机械电子产业的衰退,以及以前占优势的汽车机械电子产业、家用电器机械电子产业、机床、半导体等产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出现大滑坡。于是美国吃一堑,长一智,巨资投入研究和发展机械电子产业。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中心计划”。随后,欧洲、亚洲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开展了各自的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如日本的智能制造系统、欧共体的尤里卡计划等。由五部委召开了“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研讨会”,拉开了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的帷幕。

2.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

2.1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实施

先进制造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技术之一,无论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电器产品制造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要把先进制造的理念,方法在各个制造行业中应用并实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产品的开发设计上,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并行设计技术,反求工程技术以及绿色产品设计技术,充分考虑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在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优先应用各项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比如采用精密成型技术,充分有效利用材料,节约能用,做到低耗,低碳,绿色的生产。在设备的引进和购置方面,尽量采用高效制造自动化设备,大力运用计算机控制的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工业机器人,构建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乃至智能制造系统,提升机械电子产业的整体水平。此外还要应用现代企业的生产和先进的管理技术。

2.2信息化在先进制造技术中的应用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在生产领域里已得到广泛应用。机械电子产业管理信息化是建设领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机械电子产业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主导机械电子产业管理未来发展方向,信息化成为机械电子产业管理的必然趋势。“十一五”机械电子产业管理改革发展规划指出,将加快建设机械电子产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建立符合现行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的机械电子产业信息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全国机械电子产业信息系统,使全国机械电子产业信息做到互联互通,为政府提高造价管理决策水平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创造条件。因此,机械电子产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也是机械电子产业管理改革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2.3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促使人与自然界和谐一致。为此,工业发达国家正积极倡导“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和“清洁生产”,大力研究开发生态安全型、资源节约型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正在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绿色制造技术将贯穿于制造业各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绿色产品设计技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二是绿色制造技术。它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环境污染最小化,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在整个制造过程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使产品制造过程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节约资源和能源,使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三是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再制造。它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或再生产品”的反馈式循环模式。“再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制造逻辑与工业理念,它要求工业设计不仅要面向材料与功能,更要面向可回收再制造。再制造是通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与新方法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与手段的集成运用,因此可以保证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低于新产品,甚至在某种情形下可以使其质量高于新产品。

3.结论

先进制造技术是使一个国家制造业强盛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兴旺发达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赢得市场的有力武器。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国家在战场对抗和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支柱,它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影响全局、决定全局的战略地位。知识就是财富,人类当前社会正在由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的发展促使机械电子产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总之,21世纪的机械电子产业是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不断创新的绿色制造业,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师汉民,易传云.人间巧艺夺天工――当代先进制造技术[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李 勇.现代集成制造理念的发展[Z].北京先进柔性集成制造技术咨询中心,2010.

[3]康磊晶.国外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战略[Z].中国兵器工业二一零研究所,北京先进柔性集成制造技术咨询中心,2011.

[4]盛晓敏,邓朝晖.先进制造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电子制造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制造业;增长方式;发展战略;思路

一、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的紧迫性

目前, 我国制造业已有较好基础,并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 日本的1/2, 与德国接近。产量居世界第—的有80多种产品。然而,我国制造的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大量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在代表制造业发展方向和技术水平的装备制造业,我国的落后状况尤其明显,大多数装备生产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偏低,许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仅及美国、 日本和德国的1/10,甚至低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这一差距,尤其明显地表现在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上。在此条件—卜,我国制造业不能继续在技术链低端延伸,不能依靠高消耗获得更多低附加值产品,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制造业运行, 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

二、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必须发展现代制造技术

产品技术链,没有一个固化的定式,但总是由低端向高端发展。近年,它正伴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进步不断向高端延伸。目前,制造业技术链高端几乎被现代技术垄断,处于技术链高端的产品几乎都是由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所以,要转变我国制造业增长方式,必须抓紧发展现代制造技术,通过现代技术促使制造业及其产品向技术链高端延伸,以便降低技术链低端产品的比重,相应提高技术链高端产品的比重。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技术、高分子化学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原子能利用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广泛应用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与高新技术及传统制造方法结合起来,便产生了现代制造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保留和继承了传统制造技术的产品创新要求,如增加现有产品的功能,扩大现行产品的效用:增多现有产品的品种、款式和规格:缩小原产品的体积,减轻原产品的重量:简化产品结构,使产品零部件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提高现有产品的功效,使之节能省耗等。但是,现代制造技术,在制造范畴的内涵与外延、制造工艺、制造系统和制造模式等方面,与传统制造技术均有重人差别。

在现代制造技术视野中,制造不是单纯把原料加工为成品的生产过程,它包括产品从构思设计到最终退出市场的整个生命周期,涉及产品的构思、构思方案筛选、确定产品概念、效益分析、设计制造和鉴定样品、市场试销、正式投产,以及产品的售前和售后服务等环节。

在现代制造技术视野中,制造不是单纯使用机械加工方法的生产过程,它除了机械加工方法外,还运用光电子加工方法、电子束加工方法、离子束加I:方法、硅微加工方法、电化学加工方法等,往往形成光、机、电一体化的工艺流程和加工系统。

三、发展现代制造技术的重点方向

现代制造技术正在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精密化、微型化、清洁化、艺术化、个性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了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促使制造业向技术链高端延伸,我国宜着重发展以下现代制造技术。

(一)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微型系统制造技术

“纳米”是英文nan。meter的译名,是一种度量单位,是十亿分之一米,约相当于45个原子串起来那么长。 纳米技术,表现为在纳米尺度(0.1nm到100nm之间)内研究物质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以及把它应用于实际的技术。其基本含义是在纳米尺寸范围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造新的物质。纳米技术以混沌物理、量子力学、介观物理、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核分析技术等现代技术为操作手段,是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纳米技术主要包括:纳米材料学(nanomaterials)、纳米动力学(nanodynamics)、纳内米电子学(nanoclectronics)、纳米生物学(nanobi010gy)和纳米药物学(nan。pharmics)。就制造技术角度来说,它主要含有纳米设计技术、纳米加工技术、纳米装配技术、纳米测量技术、纳米材料技术、纳米机械技术等。以纳米技术为基础,在纳米尺度上把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有机融合起来,便产生了微型系统制造技术。

自从硅微型压力传感器,作为第一个微型系统制造产品问世以来,相继研制成功微型齿轮、微型齿轮泵、微型气动涡轮及联接件、硅微型静电电机、微型加速度计等一系列这方面的产品。美国航空航天局运用微型系统制造技术,推出的一款微型卫星,其体积只相当于一枚25美分的硬币。

微型系统制造技术,对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已在航天航空、国防安全、医疗、生物等领域崭露头角,并在不断扩大应用范围。

(二)以电子束和离子束等加工为特色的超精密加工技术

超精密加工技术,一般表现为被加工对象的尺寸和形位精度达到零点几微米,表面粗糙度优于百分之几微米的加工技术。

这项技术包括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研磨和抛光、超精密微细加工等内容,主要用于超精密光学零件、超精密异形零件、超精密偶件和微机电产品等加工。

电广束、离子束、激光束等加工技术,通常出现在超精密微细加上领域,用来制造为集成电路配套的微小型传感器、执行器等新兴微机电产品, 以及硅光刻技术和其他微细加工技术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精密加工技术,在超精密加工机床等设备、超精密加工刀具与加工工艺、超精密加工测量和控制,以及超精密加工所需要的恒温、隔热、洁净之类环境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超精密加工技术投资大、风险高,但增值额和回报率也高得惊人。近来,发达国家把它作为提升国力的尖端技术竞相发展,前景非常好。

(三)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前提的省耗绿色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