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文化的异同

中西文化的异同

中西文化的异同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哲学视角;中西方体育文化

体育体现了人类体育运动中的物质、制度以及精神文化三者的统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文化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与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发展大大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经历长期的历史演变在世界上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一种是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体育文化,另一种就是以欧美国家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本文从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体育文化价值观、体育审美情趣、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等方面来审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1哲学思想下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哲学对人类文化中的每个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被视为人类思想升华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深受传统哲学文化思想的影响,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底。中国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都能映射出传统哲学中“阴阳理论”与“八卦学说”等哲学思想,人们从这些哲学思想中参悟到了只有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才能够健康长寿,颐养天年。太极拳文化的诞生就是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进一步的人格化演绎,因此太极拳被人们称为“哲拳”。之后陆续出现的“八卦掌” 、“形意拳”都融入了中国传统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因此,它在技术结构以及套路方面都渗透着中国的民族特色。此外,在传统体育项目的技战术体系中运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理论”,从而产生了动静、虚实、攻守、进退等一系列的战术理论和方法。因此,在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对中国传统体育追求的和谐平衡以及顺应自然的主体化思维方式打下基础并推动其不断发展。

然而,西方体育思想与中国传统体育思想是截然相反,背道而驰的。但人们处于古希腊时期时,已经意识到了人与自然是对立与矛盾的,从而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人们在与大自然的对抗中清晰认识到人类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差距,于是人们开始力求征服自然,而不是直接依赖于它。因此,在西方文化中鼓励人们勇敢开拓,探索未知,从而发展人的潜能,实现他们追求的强者的精神世界。然而,西方这种在时间和空间上与自然对抗的民族文化,深深地渗透进西方体育思想中,成为西方体育主流文化。通过西方国家开展的运动项目,例如赛跑、体操、标枪、拳击等,都能表现出强烈的竞争性,同时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西方体育追求个性解放、挑战生理极限的对象化思维方式。

综上所知,中西方哲学思想侧重不同,中国传统哲学侧重于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追求的是“中庸之道”。而西方哲学侧重于与天斗、与地斗的对立抗争,追求的是“进取开拓”。因此不同的传统文化背景造就了两个极端的体育形态。

2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气功和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主要代表,两者所表现出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所有的体育精神。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一面临海,三面陆地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个体农业型生活方式,宗法型家庭背景以及遵循儒家思想的大陆型文化,于是这种独特的社会环境孕育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同时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因此在中国传统体育中能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文化是以儒教思想为核心,具有独特性以及自成体系的特征,但同时伴有一定的封闭性。中国传统体育强调通过体育锻炼进行修身养性,侧重体育的健身养生价值,并不主张事物的极限发展。

西方传统体育的诞生是以争胜负的竞技体育出现作为标志的。古希腊文化被人们视为西方传统体育文化的源头,历经漫长的历史演变,最终形成了以宗教为核心、以追求个人自由、崇尚个人奋斗的海洋型文化。由于西方国家大多数地处三面环海特殊位置,因此形成了以渔猎为生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西方体育文化的产生是结合其社会发展的现状孕育出来的,在西方国家工业高速发展、市场激烈竞争的社会条件下,同时以城市为中心产生了以竞技运动模式为特征的体育文化。通过竞技运动的比赛,体现了西方体育文化所要展现的速度、高度、远度以及重量,挖掘个体的极限潜能,在运动中充分展现生命的运动能力以及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能力。

3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上的差异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孕育的中国传统体育价值观是蕴含中庸之道,注重人的内在气质、精神修养,以求达到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统一。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的是“天地人合一”、“认知合一”,在这种观点的引导下,中国传统体育则从整体出发来描述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形体、机能、意念、精神等诸多方面的活动,以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具体联系,它追求的是身、心、机体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健身价值观。此外,儒、道、佛三大家思想均以礼仪为主,由于道德先行的伦理观,社会更加重视人格、以人为本。这样形成的中国体育的特点就是以养生、祛病、防病和延年益寿、保健为主,最终以精神内练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西方传统体育思想在注重身体和精神之余,更加强调人体的“力”与“美”。在西方体育发展的历史上,身体健硕、发育良好、身材比例匀称、身手矫健、擅长运动的人们都受到人们的崇拜。他们对价值的追求与探索就是对人体自身进行不断的塑造和培养。

西方哲学通过科学的理性主义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物质与精神的思维模式严格进行区分,把身心分属于两个世界,西方体育文化侧重于“力”,西方把力量视为生命的最重要的构成部分。现代体育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中国人由于从事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是以个体活动为主,讲究自我锻炼。即便是对竞技体育有涉及的人也只是对力量、速度、灵敏等外在的比较。现代人们在面对竞技比赛的时候,也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淡泊名利,重视比赛过程的体验,不重视结果的成败。而西方人提倡良性竞争,其目的就是超越对手,超越生理极限。

4中西方体育审美情绪的差异

中国人的审美观经历了我国几千年传统美学观念的熏陶,主要强调事物的整体效果以及直观感受,注重人的精、气、神,同时还要注重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美,并且能够体现形态美、韵律美、节奏美、内涵美、力量美的综合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侧重于内在美,是一种表达宁静、含蓄的美。譬如中国传统武术侧重于形态心灵的相统一,其要求是人体自身的精、气、神相统一。在练习武术时时常用到比喻的手法从而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美的特征以及美学的要求与标准,通过这种方法让人们产生美妙的意境。练习的拳法不同给人们的美的感受是异样的,如太极拳的行云流水、连绵不绝,给人舒畅,含蓄的美。长拳的动静结合,起伏转折,展现的是灵活自如,大方之美。这些不同形式的美,可见中国人的动作体现了人对生命、自然的崇尚,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西方体育的美注重于身体之美,通过对体格健壮的强调,体现出人们对人体外形的喜爱之色,并且西方美学着重模仿和再现,西方体育在这样的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人体表现出的各种身体素质的强悍之美,突出崇尚人体形象的真与美。西方主要突显其热情、奔放、直观、具体的审美观念。如西方的健美运动,就是对人体健与美的崇尚。由于不断追求自然体力的美,促进了西方竞技运动的动作结构创新、造型的更新、难度和强度的增大,比如体操运动、竞技健美操运动。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使中西方体育在追求运动美时也有所偏重,中国传统体育的运动美表现为含蓄的诗情画意;西方体育则讲究人体外在的健与美。

5中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的差异

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中是通过暴力手段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防止阶级对立,大肆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在社会上营造重文轻武的氛围,推行科举制度,统治者对体育中的竞技精神给予大力的打压,注重体育中的娱乐与养生功能的宣传。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运动竞技,由于统治阶级的打压,使得体育虽然在发展,但是已经遗失本质,逐渐成为专供封建统治阶级娱乐观赏活动。养生观亦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一部分。

古希腊文化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是奥林匹克运动。它的出现是由相互竞争的城邦民主制度共同斗争的产物。古希腊的体育重视“人性”,重视个人的幸福。现代奥运会是西方近代体育思想和继承古代奥运会的产物。现代奥运会提出的“更快、更高、更强”是古代奥运会的竞争精神在新形势下的体现。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竞争性。由于西方处的社会制度的不同,使得竞争机制在社会中大力发展,也随之进入了体育领域,成为西方现代体育的灵魂。在强调竞争的同时,西方体育文化更注重公平。这也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显著区别。中方体育文化过于强调“礼”,西方体育文化是在公正的前提下进行竞争。

在哲学视角下的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从不同的哲学思想、文化背景、体育文化价值观、体育审美情趣、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而通过比较和分析,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存在着必然性。由于不同的哲学思想,造就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追求不同的体育文化价值观上,有着不同的体育审美情趣,而又由于统治阶级对体育文化发展的重点不同,使得中西方文化在发展路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现在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体育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认为中西方体育文化是互补的,西方体育主张“永无止境”、“超越极限”,中方文化强调“点到为止”、“适可而止”,而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趋势将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

参考文献

〔1〕王玉国,黄晨曦.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研究初探〔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10.21(1):90-92.

〔2〕秦华.中西方体育文化之比较研究〔J〕.武术科学.2007.4(9):89-90.

〔3〕孙维国,辛治国.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背景的比较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第2篇

一、中西方音乐的相同之处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穿越国界、种族、时空,进入并渗透到每一个人的心里。诚然,不同国家的音乐渗透出了其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但相同的是它们都是人类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它传递着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对于一些音乐形式也许我们听不懂它的语言,但是我们可以感受到它表达的情感,而这可以改善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性情,鼓舞人的进取精神。所以无论是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还是西方的交响音乐,都是情感的外化,每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以它特有的方式给人以力量,这点正是中西方音乐的共性所在。

二、中西方音乐的不同之处

(一)音乐审美的差异

中国的音乐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审美特征。中国音乐以“和”为理想,讲究意境和韵味,天人合一。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最能代表中国音乐文化的审美特征,追求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与中国的绘画及书法中追求神韵的意境是相通的。所以中国传统音乐多讲究和谐、幽美、深沉。这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它突出“情”和“景”的交融,有一定的主观性特征。

众所周知,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古代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古琴艺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呈现出显著的传统美学的文化特征。琴曲《梅花三弄》、《碣石调?幽兰》、《平沙落雁》中,梅的傲雪凌霜,兰的清丽幽香,雁的鹏程远志,都反映了人们追求超然脱谷、胸怀大志的可贵品格,也体现出了中国音乐重要的审美特征――鲜明的意境美和人格美。

西方古典音乐较之中国音乐有着较强的功能性,因此它比较客观。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更加注重音乐的本体研究。同时西方古典音乐以严肃深刻见长,多数呈现出曲调宽广刚健、气魄宏大的特征。并且西方的音乐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很多作品都加入了作曲家的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昂的情绪体现出了他面对困境的感慨以及自己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因而整体上讲西方音乐呈现出一种正剧或悲剧的色彩。

(二)表现形式的差异

音乐的线性特征是中国音乐重要的特征之一。众所周知,华夏族的图腾崇拜物是曲折的、呈线性的龙蛇,长期以来人们的审美习惯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这种形象的影响,而这样的审美心理肯定也会影响到音乐艺术的发展。同时中国的音乐注重线条也是基于中国绘画中的书法艺术,书法是单线条的,它体现在纸面上或神采飞扬、或端庄静美、或跌宕起伏、或有优雅隽永,变化万千,妙味无穷。中国传统的线性书法艺术体现在音乐上就是主宰一切的旋律艺术,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的,旋律几乎是音乐的全部,而多声因素则处于从属地位。所以中国的乐器很多都是单声的,如:笛、二胡等,但即便是这种看似简单的乐器也能演奏出悠远的意境。如:著名的传统古曲《十面埋伏》就是通过一只古埙就能吹出千古兴衰之幽思,一把琵琶就能弹出悲壮的垓下之围,一架古筝就能奏出连海之春江潮水。

西方古典音乐表现为对象的立体感,追求音响的厚实、丰满。它通常会调动旋律和声复调配器等一切手段,塑造对象的同时也可以把情感描绘的相当逼真和具体。所以相对于中国乐器强烈的个性特征而言,西方音乐在音色上不追求乐器的独特音色,而重视乐器音色上有较好的融合性和渗透力,同时西方音乐在音乐体裁形式上多为大型的交响乐、协奏曲等,这样一来乐曲的音响也更为宏大厚实。

(三)创作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音乐在创作方面具有口头性和集体性特征。即一首作品往往不是单个一位作曲家的个人行为,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的歌者,经常会以一首现成的曲调为蓝本,加上自己演唱时的心情,以及对歌曲不同的理解,从而进行一些改编,因此一首曲调就会在流传的过程中演变成不同版本,如:《鲜花调》《孟姜女》的变体就有很多个不同的版本。因此中国的音乐“一曲多用”的现象很明显,重视再创作。

西方音乐在创作方面通常是一位作曲家个体的劳动,因此体现在作品中也就有着浓厚的个性特征。西方的作曲家往往是根据先辈留下的作曲创作技法,运用现有的材料并根据音乐的规律进行理性的创作,总之西方的音乐“专曲专用”的特点较为突出,更注重原创。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第3篇

一、何为感生

感生意指感应而孕生,不同于人类正常的繁衍行为,而是指女子未和任何男子有肢体上的接触,仅是接触或误吞某物,或是与神灵交合后,意外地怀孕生子。感孕而生的女子通常是处女,不过在中国神话中也有不少是已婚女子感孕而生,但对感孕而生的孩子来说,其母的配偶只是名义上的父亲,而不具备血缘关系。而感生之子,或是民族始祖,或是部落首领,或是圣灵下凡,甚至在中国文化中许多帝王都被赋予了感生的传说,如《史记索隐引书考实》中记载汉高祖刘邦感龙而生,“故其言貌似龙,长颈而高鼻”。可见感生之子均非常人。

“感生”母题得以被运用来描述具有神圣性的人的出生,这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普遍性,因此笔者选取周始祖后稷的感生与基督耶稣的感生为对象进行相关比较探讨。

二、感生力量来源

关于后稷的诞生,始见于《诗经·生民》记载:“厥初生民,时维姜螈。生民如何?克裎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意指姜螈踩天帝的脚印而感孕,继而生下周的始祖后稷。可见姜嫄感孕的力量是来源于天帝的,且为间接性的。而关于耶稣的诞生,《圣经·路加福音》第1章30—33节说:“天使对她说,玛利亚,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经蒙恩了。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诸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耶稣是母亲玛利亚感神而生的孩子,其感孕的力量来自于上帝,且为直接性的。

若将后稷与耶稣诞生比较,二者感生的力量都来自于造物主,但中西方的造物主有巨大差别。西方文化中造物者往往直指上帝,而在中国文化中远古先民认为造物主或是鸟或是太阳等等,并不直指天帝。

由感生力量带来的是对感生之子血统上的确认,若感生力量来自于神或是造物主,那么感生的孩子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血统上的神圣性,随之而来的是地位上的非同寻常性。

三、感生媒介为何

前文在探讨二者感生力量来源时提及到直接性与间接性的区别,耶稣由于是玛利亚直接感神而生,不存在媒介的使用,然而在后稷为代表的中国感孕文化中,感生媒介呈现出不同种类的差异。笔者借此将探讨中国感生文化中常见的几种感生媒介,亦称感生物。

以卵为媒介,如《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与《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日简狄,有娥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以简狄吞卵而感生,解释商的起源。以履迹为媒介,如姜螈生后稷正是以履迹为媒介,另伏羲也据说是其母华胥踩巨人脚印而生。以天象为媒介感生,如黄帝的诞生在《史记正义》中记载为“母曰附宝,之祈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生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即为感电而生。感天象而生的还包括虹、星、日、月等诸多天象。另外也有感自然而生,如禹的诞生在《论衡·奇怪》记载:“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意指禹是其母误吞薏苡而生的。

感生现象在中西文化中的运用有不同的媒介。西方文化中的感生主要是感神而生,多是直接性的感受,而中国文化中的感生媒介则更复杂,有以自然为媒介,以实物为媒介,也有以天象为媒介的,从中可推知中西古代人民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西方主要以宗教性思维看待世界,认为世界是由上帝或其他神所创造的,而中国原始先民从自然、天象出发,形成了以各类动物或实物为崇拜物的图腾崇拜,当然图腾不只是中国神话的概念,在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均有图腾感生说。

四、感生的母亲的文化意义

如前文所提,感生之子地位非同寻常,那么感生的母亲地位也可推知是十分尊贵的。从后稷之母姜螈、耶稣之母玛利亚来看,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姜螈感孕而生后稷,后稷后成为周民族的始祖,在周民看来,作为始祖之母的姜螈给予了周民族起源与繁衍的先机,其地位是可想而知的。笔者更认为姜螈的“母亲”身份不只是生理与血缘上的,更是一个符号性的象征。后稷是周民族的始祖,是周民族原始先民所认为的人类生命的起源,而后稷又是姜螈感“帝武敏歆”而生,与大地有关,从中可推知姜螈感孕而生后稷是大地之母孕育生命的一种人格化与具体化。后稷精于农业,以农业带动周民族的发展,也更符合土地给养周民族这一行为,从中可推知周民族是崇拜土地而重视农业生产的。

玛利亚感孕而生耶稣,耶稣被教徒信奉为神之子,因而玛利亚也被推上了圣母的地位。玛利亚作为人而生耶稣,是赋予耶稣以人性。由于圣母的人性赋予给耶稣,为耶稣道成肉身提供了可能。《约翰福音》1章14节,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道理。”由于圣母所赋予的人性,使得耶稣以肉身亲经人世的苦难,人是必经死亡的,具有人性的耶稣也因此被钉上了十字架,为他最后的赴难埋下基础,也使得耶稣救世主的地位最终完成。

因此从感生所具文化意义来说,以姜嫄为代表的中国感生文化,是从生命的起源的角度出发,从中可看出原始先民的崇拜物为何,而圣母玛利亚为代表的西方感生文化,是为宗教合理性提供可能,二者具有一定区别。

五、感生造说动机

感生造说动机是一个感生现象何以被书写或传说的原因,是解释其造说行为的原因。台湾学者钟宗宪认为,“感生神话的造说动机,就族群而言,应该是解释族群或族群祖先的起源,有相当程度的意义是在解释人类的起源,就个人而言,是在突显出个人的神圣性,使其与众不同,有非等同于常人的意义。”笔者认为此观点用来解释后稷与耶稣的感生也不失其当。

后稷的感生为周民族所颂扬,并以诗歌方式记载,前文所述,周民族对姜嫄与后稷的推重是周民族原始先民对于本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生命本源的探寻,由于当时无法科学解释其起源,先民们发挥其神话思维加以想象,以此来解释生命的起源。而耶稣感生的造说动机并不是原始先民神话思维运用的产物,而是一种刻意为之的造说行为,这点类似于汉高祖刘邦及以后帝王感生的传说,目的是突显出个人的神圣性。就耶稣而言,是为基督教确立其合法性与正当性。唯有宗教领袖诞生的奇异性,方能确保其宗教存在的合理性。由感生而造说耶稣为上帝之子,就意味着耶稣是上帝派来拯救人世的,因此获得其合法性。因而中西方感生文化的发生动机又存在一定的联系性,这也是为何感生能获得世界性的原因所在。

六、感生造说的意义

由感生造说动机带来的是确认感生造说的意义,二者具有紧密联系。而感生造说的意义是要探讨的是感生造说后所达到的效果。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第4篇

1.略带侮辱性意义。

主要指某个具有共产主义或是左翼想法的人。比如“红”在“他们都非常害怕红人”这一句子中便承担了这一意义。在美国历史上,分别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和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冷战期间,出现过红色恐怖事件。尽管这种恐慌并没有持续多久,但是这一事件使得许多无辜的人因害怕被指责为共产主义者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正想法。

2.可激发人或动物的某些特定情绪。

这一特定情绪主要包括羞愧和愤怒,并且这种情绪可引起对他人的攻击。在“ Red Indian ”和“redneck” 中“red”具有@一意义。Red Indian 通常被认为具有挑衅的意义。“redneck”用于攻击居住在美国郊区没有教养或是思想顽固的这一类人。“Red-faced”则表示尴尬或是羞愧。

3.没有必要、过多的赘述。

“Red tape” 主要指繁文缛节,那些看起来似乎没必要、防止事情快速发展的政府规则。在早期主要指用来捆绑公文的红带子,现在常用来指代。如新奥儿良的报纸标题“Red Tape Entangles Gulf Coast Recovery”中的“Red Tape”便是这个意思。

4.血腥、残酷、暴力。

“red”在“red battle, red vengeance”这些短语中都隐含这一意义。

5.危险

红色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红色交通信号灯的含义是停止。如果红灯亮起,你继续通过马路,那么你可能处在危险之中。红灯区则具有点贬义的意思,主要指的是色情区。红色警报则是在突然遭遇巨大危险所发出的最高级别警告。

6.表达幸福、美好等这类意义。

红色常在在庆典,重要的喜庆场合使用。如在迎接重要客人时,“铺开红地毯,或给人以红地毯待遇”便是指给予特殊的较好待遇。在基督教的日历中,重要节日和难忘的日期都被标注为红色,被称为“值得庆祝的日子”。

二、汉语中的“红”的文化内涵

1.欢腾,喜庆,吉祥和幸运

红色是中国人最喜爱的颜色,尤其是在中国传统婚礼仪式中,红色的汉字“帧 红蜡烛,红盖头,新娘的红色嫁衣,新郎的红丝带都含有幸福美好的寓意。邀请卡同样为红色,来自亲朋好友的礼物也被红纸所包裹。汉语“红事”指的便是西方的婚礼。在中国的传统节日 - 春节,人们贴对联、剪窗花、挂红灯笼,都表达了对新的一年美好、幸福的期望。在新公司或新楼奠基仪式的开幕式上,都用大红花来装饰或是切断红丝带,被认为可以为他们的事业带来好运、繁荣和成功。

2.爱情

“红”在“红豆”“红线”“红娘”中都具有这一意义。

3.流行的、成功的、繁荣的

例如在“走红、红得发紫、红利、红火、红角儿、满堂红”这些词中,“红”便承担了这类意义。

4.一些特殊的含义,如代表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28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被命名为红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艰难最终取得胜利。在战斗中,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生命,流出了宝贵的鲜血。因而,我们的五星红旗为红色的,少先队员所戴的红领巾被视为国旗的一角也为红色,寓意着他们都是被英雄的鲜血染成的。“红”在“红色政权、红星、红色根据地”中都具有革命的意义。

5.健康的状态

“红”在“红润、红扑扑、红光满面”这类词中则表示一个人的身体状态良好。

6.危险

红色信号灯警告人们停下来以避免危险,各种各样的警示标志都为红色的,提醒人们小心。

三、英汉对比分析

从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在英国还是中国,“红”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其中有些是相似的,其中一些是不同的。例如,红色代表危险和庆祝在这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其中一些意义可以在两个国家的相同场所使用,给人以相同的感觉。例如“红”和“red”分别用于“红地毯”、“redcat”中,都用来在欢迎仪式中表达一种欢乐的氛围。然而还有一些却给两国人民以不同的感觉。例如在英国“共产主义”人们并不推崇,而在中国共产主义为人们大众的集体信仰。

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并相互影响着。颜色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限定词汇,受不同民族社会习俗、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同一颜色词的中西文化内涵也存在很大差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再加上中西文化对于某些颜色本身的属性认知的相似性,从而造就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这一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尹泳龙.中国颜色名称[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2]张宗久.英汉颜色词修饰色彩比较研究[N].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中西文化的异同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体制;渠道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4-0106-02

        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国是否拥有一批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型企业。然而,一个国家是否繁荣,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却决定于该国的中小企业是否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有了令世界为之称奇的迅速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中小企业长期受到融资困难的困扰,现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应对挑战,解决中小企业普遍遇到的融资困境,就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一、困境与机遇: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现状之一:中小企业融资总额与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成比例 

        1998年中央正式提出要“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2000年国务院《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后,中小企业融资形势虽然有所好转,总体上看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大于50%,但融资额占总融资额比例始终徘徊在30%以下。

        现状之二:融资渠道过窄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间接融资,其中银行贷款占绝大份额。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98.7%来自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仅占1.3%。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不少中小企业被迫地下资本市场甚至向高利贷借贷,以致在高息盘剥下,走上不归之路。

        现状之三:融资成本高

        且不说有些中小企业背负地下钱庄甚至高利贷的高利息之苦,就是向银行贷款其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也显著高于大型国有企业。一是申请贷款十次,也难成三两次;二是银行利用利率浮动之权,对中小企业一般采取宁高勿低的态度;三是银行利用其垄断地位,寻租行为泛滥,中小企业深受灰色索取之累。

        而系统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同时,这些原因也是众多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时面对的主要挑战:

        挑战之一:企业弱小,无力进入资本市场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落后,市场风险很大,不具备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

挑战之二:融资体制改革滞后 

        目前,商业银行推行的授权授信制度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制定的,信贷资金主要流向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近年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行业”集中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银行把贷款贷给大型企业,效率高、风险低、收益丰厚。而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小、频率高、时间急、驻地分散甚至偏远,可资抵押担保的资产少,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管理成本高、风险大,同时,利率远没有市场化,都影响了银行的贷款积极性。

        挑战之三:直接融资门槛高 

        无论是主权融资还是债券融资,其门槛之高,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可企及的。

        挑战之四: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足,是其融资困难的根本性原因。

        发展中小企业既是关乎国计的经济问题,又是关乎民生的政治问题。但是,人们往往仅仅看重向大型企业倾斜的短期利益,忽视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因此,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法规和政策,或因认识模糊而姗姗来迟,或因缺乏配套措施而难以操作。面对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有识之士也深感无奈。

        二、未来与希望:走出融资困境的对策

        面对上述种种挑战,我们要从企业自身以及外部整体环境两个方面寻找希望:

        首先,从整个行业的整体从业环境来看,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要从根本上加快金融体系改革步伐,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一片天地。用市场经济的观点观察,各大银行“重大轻小”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指望银行以牺牲其自身利益来无条件第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那是有违市场经济规律的,对银行既不公平也不可持续。应当为中小企业服务专门设立一个银行体系,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求告有门。既然有专门为农业服务的农发行,也可以仿此办理。当然,与农发行相比,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应当是完全与市场接轨的金融机构。

        二是需要建立新型信用担保体系。国有银行面对数量多、规模小、可抵押担保资产少的中小企业,很难准确掌握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因而难以做出正确的贷款决策。为化解银行风险于事前,应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作为保证人,化解银行放贷风险。银行掌握一个个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资信情况,成本高、风险大,掌握数量有限的担保公司的资信情况,成本大幅度下降、准确率大幅度上升。至于担保公司分布于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地方,面对的是数量有限的中小企业,它们的资信状况很容易收集与掌握。

        三是要重塑市场诚信体系。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近年来社会诚信体系受到极大的冲击,从产品造假到会计造假大有泛滥之势,加大了银行识别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难度。银行从规避风险出发,不得不对放贷持谨慎态度,中小企业贷款更为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逐步重塑市场诚信体系。一方面,要发展信用中介体系尤其是信用评价体系,因为目前我国信用评价工作主要由银行承担,其专业水准和可信度,都值得怀疑,只有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提出的结论,才是可信的。另一方面,要建立信用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防患于未然,特别是金融、税务、工商等机构和部门,要对掌握的企业信用记录,实现信息共享,从而降低社会诚信成本。同时,我们还要从教育层面上,占领道德建设的制高点,消除拜金主义的影响,要加大破坏诚信原则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