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能力;全面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已经实行七年了,本人也恰好陪伴学生体验了从高一到高三的一整套新教材新理念。感叹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材组织形式、教学结果评价方式的变化层出不穷的同时,现就高中化学这一学科新课程体系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一、建构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系

高中化学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课程目标,与原高中大纲中的“教学目的”相比,课程总目标更好地体现了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尤其突出了后两方面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涉及“科学探究能力”、“问题意识”、“与人合作”、“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反思评价”、“学习兴趣”、“实践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目标。结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特点,课程的内容目标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好,对有关的课程内容分别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二、确立了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高中课程结构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标志,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要求,高中新课程在学科之上设计了“学习领域”,特定的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一个或几个科目组成。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三、课程内容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既反映了现代化学的特点,也充分体现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四、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下表就是必修课程模块《化学1》所建议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和有关案例。

五、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与新课程相应的3种评价方式,即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以书面作答方式进行的纸笔测验将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习档案评价是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学习和反思的过程,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档案的内容;活动表现评价是在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后两种评价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值得大力提倡的。

六、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在各个课程模块中,突出强调了化学实验的作用,以此作为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并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

七、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模块化英语教学 课程评价体系

一、引言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中外合作办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领域内出现的新生事物。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现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当务之急就是培养面向世界、具有较强国际意识和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对于满足人们丰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壮大,高等教育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中外合作将逐步向更高层次发展。

然而搞好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英语教学。可以说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而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这一课程的评价体系。因此应该探索与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其次,由于现行各大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普遍实现了模块化,每一单元以一特定主题为核心,构成一个小的模块。模块化课程设置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学科逻辑体系的束缚,使教学内容更趋于集中、细化,大大方便了教学。与此同时,也就要求其课程评价从内容、目标到具体实施方案也都要打破传统,体现模块化教学的特点,适应模块化教学的需要,否则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

二、现行高校中外合作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高校中外合作英语教学的特点和英语的工具性质。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教育应该体现中外合作的特点,应为培养高级的国际性人才服务,所以中外合作的英语教学应该在夯实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因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它不仅是我们与人交流合作的一种必备的工具,更是我们开阔视野、了解世界、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完善人格的重要工具。而我们现行的英语评价模式,还是以测试为主要评价手段。这明显有悖于中外合作英语教育的特点和英语的工具性。

2.现行的评价方式将评价等同于测试,缩小了评价的内涵。所谓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它经历考试、测验、评价三个发展阶段,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而现行中外合作英语教学评价主要采取考试、测验的方式,将评价等同于测试,缩小了评价的内涵。评价应该完整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具体说来,就是要动态地、完整地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反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3.评价主体、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不能全面反映真实情况。具体表现在:1)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基本上是唯一的评价权威,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社会其他主体的评价都被排斥。2)评价形式单一。基本上是以测试、考试作为评价形式;3)评价内容单一。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上述几点都会影响科学、客观的结论的形成。

三、影响现行高校中外合作英语教学评价方式的原因

1.传统的教学观点根深蒂固。传统的英语教学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看作是一个可以塞纳知识的容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很难彻底打破。其教学目标就是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所以其评价方式也最适合用考试、测试的形式。

2.教学目标不明确。由于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其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显得颇为复杂。原因如下:1)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其家庭经济原因,根本没打算出国,他们只是把中外合作办学当作他们上大学的一个跳板。所以对这部分学生的教学就应当以四、六级为目标。2)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个人英语基础也不错,出国动机较强。对于这部分学生,应当侧重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以通过托福、雅思为教学目标。

3.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目标是培养面向世界、具有较强国际意识和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其对英语的要求就更高一些。必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育理论的研究,改革英语教学方法。

四、高校中外合作模块化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新思路

1.树立科学的教学评价观。教学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学生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评价应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高校中外合作英语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持续发展和英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2.立足于中外合作教育的目标。中外合作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面向世界、具有较强国际意识和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人才。我们要立足于这一目标,并结合英语的工具性质和学生的英语现状,制定符合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特点的英语教学目标。学生智力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和发展性,在对中外合作英语教学目标及评价体系的制定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做到因材施教。既要帮那些英语基础好、有出国意愿的学生尽快通过出国语言关,又要照顾到那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努力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使他们积极赶上,不掉队。

3.开展模块化分级教学,建立中外合作模块化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1)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英语分级,小班授课。对于不同级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教材及评价机制。小班授课,因材施教,从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使学生英语基础与英语应用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以适应出国后的学习与生活。

2)教学内容模块化。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英语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分工,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读、说、听、写等几种能力的整合和提高。具体说来,英语教学可以划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模块,以及雅思、托福两个补充模块(以选修课的形式)。每个模块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目标及评价方式,这样因模块施教,在较短的时期内使学生各模块的英语应用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4.丰富各模块评价的形式。模块化教学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它使英语的评价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于各模块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所以适合其评价的方式也不一样。如口语模块。如果利用传统的试卷测试来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很不合时宜的。所以最好采取口试,结合平时的课堂表现给出一个综合的口语成绩。其他模块,都可以试卷测试为主,增加学生自测、学生互评等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也可以彻底改变一张试卷说明一切的看法,增加大学生学习过程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因素在评价中的权重。总之,多给学生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5.加强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师是英语教学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学习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直接影响中外合作英语课程的发展。转变认识,提高自身水平,已经成为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师能回避的问题。加强自我发展,首先要提高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教师的教学不是让学生仅仅掌握一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是要让学生全面发展。不仅使学生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自主学习的过程,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而且使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学会学习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结语

课程评价是中外合作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许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课程评价模式基本还是沿用以往高校传统的评价模式。有的高校虽然进行了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并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评价理论方面及实践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但也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问题,模块测验与课程标准的制定问题等)。我们应该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不断了解和吸收国外先进的评价体系,使之成为一个动态的、不断优化的、并能不断适应中外合作教育目标需要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唐兆良主编.WTO与中国教育[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2]陈贤忠主编.世界贸易组织与高等教育!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改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的数学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为了达到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适应不同情况和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有必要构建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

一、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服务对象

高中数学课程的设置结构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的服务对象。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学生、教师、学校。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入学摸底水平测试,因材施教,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加强分级教学管理,使优秀学生提前进入更高能力要求的阶段学习。

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有利于数学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是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新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构建能否成功,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应该提供条件,让教师接受相应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

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适应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发展。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课程设置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量的扩展及难度上有很大不同,这需要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构建新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的举措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应该是科学、系统、符合学生个性化要求的。科学是指它要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系统是指课程体系内的各内容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相互促进的体系;个性化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构建合理化的数学课程体系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举措来实施。

1.根据课程系列将教学内容模块化

教学内容模块化就是将课程体系内的全部数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将这些课程模块按难度划分为由低到高的课程系统。通过教学活动的模块化,使它们分别面向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使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保证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数学水平的稳步提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根据课型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除传统的课堂授课外,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根据课程特点注意开发适宜的课型,体现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尽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可用多媒w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自主课程网络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自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自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校园网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某些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正确处理高中数学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关系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改革将解决原有课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在新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也要注意处理好一些重要关系。

首先,正确处理旧课程体系与新课程体系的关系。在调整和改进旧课程体系、构建新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既要看到旧课程体系的不足之处,更要看到它的优点,不能一味地否定旧体系,新课程体系是在旧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

其次,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关系问题。新课程体系改革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也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总之,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高中学习阶段,课程体系占据着关键位置,影响着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在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体现出阶段性、层次性的特点,妥善处理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关系,满足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焦彩珍.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5).

[2]邓道宣,赖蓉莎.普通高中新课程模块结构和模块教学[J].乐山师范学院院报,2009(11).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需求导向;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是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发展大学英语特色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课程体系构建是关键。高校在进行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时,要对上述大学英语教学构成内容给予充分考虑,才能构建出科学的、合理的、综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较好的满足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及教育的需要。

一、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基础

首先,需求分析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从20世纪中叶至今,需求分析在大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及研究中从未间断,其同时也是进行语言教学课程设计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James D.Brown对需求分析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需求分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前提,在语言课程体系的设置及构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E.Olshtain[2]以及F.Dubin[3]也通过相应的教学实例对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大纲的步骤和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对设置课程之前应进行充分的社会调查给予了重点强调,同时他们还认为分析社会对各门外语的相关需求情况、相关政治及文化等因素是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前提条件。因此,在进行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将需求分析的课程理论作为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指导,以提高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其次,多元生态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多元生态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指的是以生态理念为依据,将课程的设置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全面的综合性整体,使各课程要素之间能够相互作用及相互依存,并使课程体系构建随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以形成灵活的、平衡的、协调的、动态的课程体系。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时候应对其科学有效的借鉴使用。在构建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各个高校应全面考虑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及社会的需求、学生语言知识水平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以发挥出多元生态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价值。

二、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主要特征

第一,学生实际需求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模块化和阶段化的特征。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前提,其课程体系构建应包括学生应达到的英语水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及学生语言技能不足的改进等。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时候,应首先关注学生语言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为语言能力是学生进行后续英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在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中,还应以学生英语的语言能力发展需要为依据,构建出基础阶段以及提高阶段的课程群。

第二,学生实际需求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从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来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需要对不同专业、兴趣、水平的学生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考虑,才能体现多元生态化以及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特征,从而满足不同专业的英语需要,贯彻落实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为大学进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教育及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三、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能充分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大学英语个性化与多元化的需要。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要较好的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就一定要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课程系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教学需求不断的变化及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策略对需求导向的多元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进行有效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策略主要有:

(一)结合自身实际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重构。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等特征都要求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重构要结合高校自身的教学现状,如目前的英语教学情况、各个专业对英语知识水平的要求、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等各种因素都进行充分考虑,才能构建出以需求导向为前提的、科学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及质量。

(二)设置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要尽可能的全面、系统,并贯彻好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特征。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除了要包括英语的听、说、读、写等课程以外,还要包括英语基础知识课群、英语文化课课群以及实用英语知识课群等,英语基础知识课群应包括英语语法、英语语音、英语听说等课程模块,英语文化课课群要包括欧洲文化以及英美文化等课程模块,实用英语知识课群要涉及到求职英语、雅思英语、商务英语以及考研英语等课程模块。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不同的英语知识需求,贯彻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及特征,从而为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

总而言之,要构建起全面、科学的以需求导向为基础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就要结合高校发展实际对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主要特征、理论基础以及构建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并将其有效的落实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实践中,以顺应大学英语教育个性化以及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实现需求导向的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目的,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英语专业人才。

作者简介:拓葳(1981.7-),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第二外语习得,工作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高中化学课程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板块;核心课程;信息球

Abstract:The curriculum system in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falls into three patterns:The tree pattern,the plate pattern and the globe pattern. The tree pattern consists of onedimensional type of line, twodimensional type of plane and threedimensional pattern of space. The plate pattern includes the theory of plate structure and the theory of core curriculum. The globe pattern prefers mainly to the theory of globe model. The three patterns , which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re supported by the respective theories, may be followed by the designers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Key words:[JP3]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curriculum system; plate tectonics; core curriculum; information globe[JP]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工作。它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组织课程资源,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出评价的过程。其任务是贯彻教育思想,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运用已有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状况,探讨课程体系的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及其设计。

课程体系犹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树的各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如同一棵树的成长,其变化遵循生物学规律,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有枝叶繁茂,残枝败叶之象。同时,还遵循遗传学规律,可以嫁接,“倒插杨柳”等等。

在树状模式理论中,最典型的是一维线型模式,即主干学科论。在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树状的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树干代表主干课程,枝叶代表拓展课程,“树干”与“枝叶”的有机结合,才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主干学科论强调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上要突出主干,兼顾枝叶。主干学科是指作为专业主要理论基础的学科。主干强调把某门学科中已公认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规律和事实作为它的重点内容,并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工科专业,其主干一般是指技术科学类学科,而不是作为工科共同基础的数学、自然科学类学科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枝叶课程是与专业的关系不如主干学科密切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职业领域的需要,体现职业性;可以是工程对象的需要,体现工程性。枝叶课程起着配角的作用。课程体系中有了明确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水平,具有适应技术进步和工作领域的迁移能力。

依照学科主干论,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在课程时序上要遵循学科的内部逻辑,符合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在学科逻辑上,尽量按照从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础到专业的逻辑顺序安排相应课程要素、组织课程结构。这里可以按一定的逻辑组建“课程群”。所谓“课程群”是指课程体系中由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课程组成的小集群[1]。有了“课程群",我们就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制约的方式,分层次来组织和优化课程体系。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关系。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但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基础性、稳定性。

保持合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相对稳定。“平台加模块”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功能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可以使这些课程在编制时跳出单门课程的框架束缚,按照功能类型、需求类型、学科类型等进行编制,从而以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满足各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目标的需求,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作为基本训练和打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实行连续性设置。

树状模式理论还包括二维平面线型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2](P94-108)。

所谓“二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纵向维就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直接为专业服务的课程系列。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一般称“基础课”或“科学基础课”;技术科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一般称“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课程,如金属切削机床、电机设计等,一般称“专业课”。有的专业,再进一步把工程技术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内容集中起来作为一类课,叫“专业基础课”。这只是第三层次即工程技术类中的一个子层次。

横向维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有关的课程系列。这一课程系列,通常按其要达到的素养目标,分为若干课程组或知识块,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相关技术课程组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如哲学、艺术、历史等。经济管理课程组是指有关经济与管理的课程,如工业经济、企业经济、企业管理等课程。相关技术课程组是指专业工作中需要运用的作为技术手段的课程,如材料、测试、控制等技术课程。它们虽非各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养专业人员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专业人员的社会效益以及活化他们的思维。

二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反映了特定学科领域内具体规律的“硬课程”,即知识实体课程,但没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门学科共同规律的“软课程”,即知识链课程或方法论课程。因此,这种课程结构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维”之上又发展出“三维立体线型模式”。

所谓“三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以及贯穿两者的“轴向维”,即专业维、素养维和方法维。方法维课程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善于跨领域地进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方法论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双重目的。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要有基本的规格,相应地要有一套必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来保障;为了满足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具体的智能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相应地要有可供选修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就构成基本的模块。这就是板块形态或板块模式理论,或简称“模块论”,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

首先看模块组合论。模块组合论,是指按照学科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将课程组设置成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拼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弹性化和因人而异的组合,使课程体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块组合论的基本要求是课程模块化、拼接合理化和体系弹性化。

课程模块化。全部课程按其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分成若干个课程组。如:分成“必修课程组”、“指定选修组”、“任意选修组”;也可分成“必修知识块”、“指定选修块”、“任意选修块”;还可分成“主干课程模块”、“定向课程模块”和“辅修课程模块”;也可分成“专业基础知识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知识块”(在同一专业中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辅助技术知识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块”和“经济管理科学知识块”等。课程或知识分块主要是根据本专业的社会需要、知识的类型以及个体的未来发展要求。有了这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这是指课程模块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这些要求和规范包括:①目标一致性:这是指各课程模块都要为总的培养目标或课程体系目标服务。②结构层次性: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反映学科本身固有的逻辑;另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运行轨迹,保证低水平、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在先,较高水平、专业性的学习任务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据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规定。③接合意义化:就是要使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由此使课程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体系弹性化。体系弹性化,首先是课程要求上的弹性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统一要求,很少照顾到不同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吃不饱”、“吃不了”和“不够用”、“用不了”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方向,应开出几个品种和档次以显出课程要求的弹性。如:同是体育课,可开出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可使学生量“体”选学,各得其所;同是力学,根据不同方向,可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使学生量“力”定“学”,各有专攻。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其次是课程组合中突显个体性。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基本实现,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多样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课程体系也应体现个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个知识块中,具体选学哪门课程可由学生自定;在修满规定学分的情况下,增加哪些课程由学生做主;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仍有余力辅修其他专业,由学生自选。个性化的要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兴趣。但仅凭学生的兴趣,不一定能优化知识结构,还需要导师的选课指导。因此,建立导师制,由富有经验的导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构建弹性化的课程模块,最终才能形成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发现必修课程模块比较庞大,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开设。这种现象在不同科类之间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这是因为工科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变动性大,随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可选性小,在特定的生产力下,其必备知识和能力是比较确定的[2](P106)。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培养规格,工科的大多数课程应该是必修的,而选修课只限制在生产技术中那些即将出现尚未成为现实的内容上,或者同主干课程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上。

其次看核心课程论。国内对“核心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是张华博士。他对“核心课程”概念的历史发展、“核心课程”的本质、“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观点。从词源来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其他部分(或称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这一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T.Ziller)所确立的“齐勒计划(Ziller plan)”,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F. Parker)的“帕克计划(Parker plan)”为标志[3]。因此,齐勒的课程设计是文化核心或学科核心,“帕克计划”则强调儿童核心。这是早期核心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取向。

核心课程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课程价值观。首先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倡导两种典型的设计:“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生活领域核心”设计以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人类活动如“保健”、“生存”、“保护自然资源”等为基础;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则来源于当代社会生活各层次中困扰人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均基于学习者作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的共同需要、问题和关切,而不是学科知识或其它。其次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体现出倡导儿童中心的进步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当代人本主义价值观。这种课程观的设计是一种“活动—经验核心(the activity-experience core)。它以学生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来确定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核心课程观从未在教育实践中成为主流,但它却从未中断。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导“理性解放”的课程理论家的呐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进教育家的实践中,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一直在不断发展着[4]。再次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认为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又有等级优劣之分,应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经典名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核心课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一观点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间的平衡与整合。传统的核心课程观是传统二元论的思维产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课程观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的关系,用一种连续论和整体主义的视野来重视审思三者的内在统一。因而,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这种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最终生成个体的健全人格。这种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模式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理应成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当代追求。 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需处理好“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在论述影响“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及其制约因素时,张华认为两者是一种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社会分工的需要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以及社会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4]。我们认为,设计“核心课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①国家意志是在阶级社会特有的制约因素;②社会生产力是根本的制约因素;③学术领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约因素;④学生需要是终极的制约因素;⑤课程体系现有发展水平及课程论是来自课程自身的制约因素[5]。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课程的价值、评价主体的取向和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变动关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约因素时,不存在确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开发“核心课程”、确定“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苏联数学家马库雪维奇把人脑储存的信息分为核与壳两类,提出了合理储存信息的模式[2](P97),为我们提出课程体系的球体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体系犹如一颗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使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稳定。电子较灵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课程体系核心的部分是最为稳定的,围绕核心部分的是可变动的,须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新陈代谢。这就是球体模式理论,或简称“球体论”。

在课程信息球体中,信息核贵在稳,信息壳贵在变(见图1)。课程体系球体核心的相对稳定即使在未来社会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社会变革加剧并不意味着稳定将完全消失,而是意味着稳定与变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会,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构建具有开放性、变革性和统合性的球体课程体系并不应排斥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及课程组织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将稳定与弹性、统合与分化有机地统一于同一课程球体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图1信息球体剖面

球体模式论是在整体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中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见,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划分成一门门独立的学科。然而,这种划分往往掩盖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加之忽视了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和教学中的因人设课,使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变成了毫无联系的一门门课程的堆砌。它妨碍了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个整体和局部的矛盾,整体优化论(简称“优化论”)由此而生。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学生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其整体还是局部,都会与外部的因素发生作用,是一个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样,课程体系才能与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内部彼此协调从而达到优化的结构。结构优化必须注意找到内容的结合部、课时上的配比度和时序上的衔接点。

首先,课程目标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优化的结合部。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课程体系内的分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使课程体系目标最优化。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相关的几门课程要围绕同一个知识、能力或素养目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体现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又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其次,课程的课时配比度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定位的关键。课时配比度是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开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讲授课与自修课等课程关系,由于总课时一定,因而,这些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课时规定。一类课时的增加,就会减少或削弱另一类课程的开设。可见,课时配比适“度”才能有效发挥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课程之间的课时配比度,决定于该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类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根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评出其“功能系数”,借助数学模型得出最优的课时配比。浙江大学采用培养方案结构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结构指数”来定量地表述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求得各类课程比例的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P102)。

再次,在设计课程结构过程中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是指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任课教师了解自己所任课程在课程体系整体中的位置,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本课程。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真正重要的顺序,是教育应该采用的涉及质量的顺序。”[6]可见,此处最重要的是确定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逻辑结构图是标明课程体系内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开设先后顺序、时量等的图示。该结构图有助于揭示课程要素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发现能力上的断线现象和课程时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学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作了一些探讨。该专业每学年开始时,都要召开培养方案论证会。他们把课程逻辑结构图公之于众,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评头品足,以课程的新发展和教学上的新经验修改和完善课程逻辑结构图。由于切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智能结构,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较高。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态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仅从某种理念出发,想当然地凭直觉来判断取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开设哪些内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顺序,可流通的层次及互补的组合。如:单一课程(学科或活动)可与综合课程(综合学科或综合活动)组合,旨在实现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核心课程可与个别化课程匹配,旨在实现统一要求与个人基础的结合,一般目标与分层目标的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姻,旨在统一安排与个别选择的结合,实现“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机制;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相辅佐,旨在实现广度与深度的融合,使课程内容、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对象、教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实证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学教学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3] 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15,19-20.

[4]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