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互联网医药前景

互联网医药前景

互联网医药前景

互联网医药前景范文第1篇

分级诊疗和多点执业政策正在成为互联网医疗的重要催化剂

中国医疗体系的问题根源在于供给端的生产力没有得到释放,而未分级的就医路径及医生的定点执业被认为是影响生产力释放的最大障碍;在一个供给被严重约束且无法短期内创造新供给的市场下,擅长于创造与满足海量需求的互联网模式在医疗领域显得有点水土不服,这也是互联网医疗在过去几年中面临诸多挑战的根源。

来自于支付方与民生方面的巨大压力,使得分级诊疗的强制推行成为新医改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对于医生的多点执业尺度也越来越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释放生产力,改善供给,这无疑会给互联网医疗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患者就医路径的改变会改善患者与医生的匹配,再加上t生的多点执业,会使得稀缺的名医资源逐渐从看大量的小病中解放出来,大医生与小医生、等级医院医生与基层医疗机构医生间的分工与合作会更明确,进而能为更多真正有需要的患者服务,互联网的筛选与匹配功能就能发挥作用。围绕着分级诊疗体系及医生多点执业下的医患关系而展开的一系列商业模式的创新将会成为可能,不管是大平台还是垂直细分的模式都有可能找到自身的市场需求。

大数据将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医疗大数据价值的重要性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虽然整体看来目前整个大数据的商业应用方面还处在早期阶段,主要原因是目前普遍2C的流量模式无法产生结构化的医疗数据,2B的模式数据质量更好但积累速度较慢。虽然目前慢病数据价值还无法被完全释放,但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进一步落地,以及医疗改革的大势所趋,医院的数据孤岛将逐渐被打破,数据本身也会经历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挖掘过程。

尤其是在慢病领域,由于具有人群基数大、数据质量高和随访周期长等特点,其数据价值更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金矿。试想如果通过互联网平台累计的结构化高质量数据达到一定的体量,后续无论在应用于精准医疗、学术科研还是产品研发方面,都会带来足够的商业价值。同时,预计未来医疗大数据尤其在慢病领域,在互联网医疗平台精准分转诊、医保控费和互联网健康险等环节,都会有巨大变现落地的机会。

药品降价势在必行,医药电商发展潜力巨大

医药电商是行业公认的互联网医疗离变现最近的领域,同时也密切关系到现有医疗体系医院的核心利益。中国近1.4万亿的药品市场中,医院销售端占了超过80%。目前现有电商体系下,无论是B2B、B2C还是O2O模式,都无法打通医院端,真正触及中国药品渠道的核心。

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医疗行业的医院供给端的特殊性,医生掌握处方权,同时患者在需求端信息高度不对称,很难有决策权,因此无论平台需求量有多大,也较难对医院的供给端形成溢价能力,从而打破医院原有的经济体系。但随着网上销售处方药的不断放开和医院药品比例管控的严格推行,未来两年可能是处方药电商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医疗健康场景的互联网化,互联网医疗正在为健康险的产品设计、营销和承保环节带来革新

互联网医药前景范文第2篇

2015年12月10日,对张颂奇和所有互联网医疗行业的从业者来说,都是特别的一天,浙医二院院长、心血管专家王建安通过张颂奇负责的乌镇互联网医院项目,对当地患者黄女士进行了“网上问诊”,随后开出乌镇互联网医院成立以来首张“在线处方”,处方上的心血管药物将通过第三方药企配送到黄女士的家中。

第一张“在线处方”的消息引爆互联网医疗行业,有乐观人士认为,在线处方作为互联网医疗的“最后一道坎”,如果打通,那么在线挂号、在线问诊、在线医嘱、在线处方、以及药品电商配送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实现在线诊疗的全流程应用。

乌镇的尝试

在2014年之前,乌镇的身份更多的是烟雨画巷,粉墙黛瓦的江南小镇。改变始于2014年在乌镇举行的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个充满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小镇邂逅互联网,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化身“东方达沃斯”,千年古镇开始散发出现代气息。

自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乌镇以来,互联网创业的影子在水乡处处可见,“智慧小镇”的色彩愈加突出。在乌镇,全域实现免费WiFi, “互联网茶吧”、“互联网金融咖啡”、“智慧养老”、“智慧出行”成为乌镇的别样风景。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各种尝试,“乌镇互联网医院”即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互联网+”战略无疑给各行业的转型指明了方向,与互联网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伴随着我国医疗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效率低下等问题,以及老龄化趋势和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爆发期。根据2015年9月份艾瑞的《2015中国在线医疗行业研究报告》统计数据,2009年中国在线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1.6亿元,2014年市场规模为108.8亿元,2015年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过170亿元,市场规模呈指数增长态势,市场发展迅速。在线挂号、在线问诊以及在线售药都成为各路资本布局的重中之重,其中微医集团前身挂号网在2015年9月份获得近4亿美元融资成为2015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最多的公司,而他们正是乌镇互联网医院的技术支持和平台运营商。

据了解,微医集团成立于2010年,前身为挂号网,最初提供在线挂号服务,并逐渐将业务扩展至在线问诊等,在2015年完成4亿美元融资后更名为微医集团,并整合旗下资源向“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与互联网界的“凯撒医疗集团”进军。

微医集团乌镇项目负责人张颂奇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微医集团致力于以信息技术推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变革,经过5年的发展,微医集团旗下目前形成了三项主流业务,也是微医集团发展历经的三个主要阶段:PC端产品“挂号网”、移动端产品“微医”和“互联网医院”,即乌镇互联网医院。

事实上,乌镇互联网医院是微医集团和当地政府共同推动的结果,前者提供资源和技术、运营支持,后者则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张颂奇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建立在微医集团的各项优势之上,借助微医集团目前在全国连接的医院数量(1900多家)、医生数量(19万多)、服务患者量(5年累计接近5亿人次)和线上的医生协作组织“微医团队”(5000多组),同时还借助微医集团的技术开发和运营优势,设立了乌镇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未来将成为互联网分级诊疗的经典模式。乌镇互联网医院在技术、资源、运营等方面有序共享,与挂号网目前业务一道,共同服务于医患和医、药、险等产业要素的连接。

乌镇互联网医院挂牌的主要原因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业内人士甚至认为获得了很大的“特权”。比如乌镇互联网医院允许医生以多点执业或自由执业的方式注册,并在桐乡市卫计委进行注册备案,在线处方、在线医保支付等功能的实现也和政策绿灯不无关系,乌镇互联网医院已从公立医院脱身,并获得自主定价权,同样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张颂奇也承认,乌镇互联网医院相对而言仍然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政策突破的背景在于乌镇作为部级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这是其依赖的政策红利。

“在线处方”的猜想

据《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了解,自2015年12月10日全国首张在线处方开出后,乌镇互联网医院在线复诊、会诊已经进入常态运营,目前每日的在线问诊量达到2500次左右,但具体每日处方量尚未统计。张颂奇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乌镇互联网医院的核心指标聚焦于在线服务量,是否每次问诊都会产生处方行为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决定,并非所有在线问诊都需要处方。”

但无论如何,首张在线处方的诞生已经给互联网医疗行业带来了一丝希望,尤其对于网售处方药解禁。2014年5月份,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局《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被认为是互联网医疗的重大利好,但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并没有具体的政策落地,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说,在在线挂号、在线问诊和在线售药之间,还隔着一纸网售处方药禁令,所以此次“在线处方”的出现引起业内的轰动。

诸多互联网医疗行业从业人士认为,“在线处方”的诞生具有代表意义,可能倒逼医疗市场的开放以及处方药解禁。

然而更多的分析人士认为,“在线处方”的诞生确实有一定的代表意义,但是极其有限,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疗不可能离开医疗机构,这不止涉及到专业性、责任划分,还涉及风险承担等问题。如果开具电子处方的人不是医院的在职人员,根本不可能被认可。如一个从医疗机构离职的医生是根本不具备资质开具电子处方,所以,本就不存在什么远程诊疗‘C2C’行为。

虽然对于处方药解禁并无太大实质性意义,但是互联网医院的的出现和运营将给医疗带来更多的便利性,并对医疗改革带来更多有益的探索。

互联网医药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联网;RFID;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医院;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291-02

近年来,医疗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医疗环境、医疗人才的竞争转移到医院信息处理能力及医院工作效率的竞争。物联网技术作为新兴信息技术,在患者管理、资产盘点等方面已经在医院逐步推广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医院的数字化进程。运用物联网技术,优化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HIS),构建全时、全域的监测和预警管理平台,有效解决精细化管理问题将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风向标。

1物联网技术概述

1.1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21世纪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我们可以得到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首先,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由此得到物联网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和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2关键技术

1.2.1射频识别术及编码:射频识别即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限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过无限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病毒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的通信技术。射频识别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期间,由一个阅读器和很多或标签组成。

射频识别的编码是唯一的,而且其编码规律和解析方式能够通过物联网计息服务对应起来,这样才能够通过编码访问其对应物品。目前体系射频识别编码存在三个标准,分别为ISO标准、欧美EPC标准和日本UID标准,应用前景和范围也有所不同。

1.2.2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成本的下降以及微处理器体积越来越小,已经为数不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始投入使用。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环境、医疗、军事等领域。

1.2.3物联网中间件服务:物联网中间件负责实现对RFID硬件以及配套设备的信息交互和管理,同时作为一个软硬件集成的桥梁,完成与上层复杂应用的信息交换。其在物联网中起到中介作用,屏蔽前端硬件的复杂性,并把采集的数据发送到后端IT系统。

1.2.4物联网名称解析: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点有点类似因特网的DNS服务,后者是激昂客户端输入的网址转换成其对应的网络资源地址URI,进而得到此ID号对应物品的属性。

2物联网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2.1医院患者管理:使用RFID技术将患者姓名、年龄、血型、过敏史、亲属姓名、紧急联系电话、既往病史等信息储存在射频腕带中,挂号、就医、取药只需一刷就避免人为失误,规范合理用药。还可以与医院HIS系统接驳,随时从医院远端服务器调取病人完整病历。此外针对病人,可以对床头病人标识卡、住院服进行改进,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护;针对新生儿,运用RFID腕带和母婴识别系统避免他人报错和偷报等。

2.2医务人员管理:医务人员的流动性大,在医院重要点位设置固定RFID阅读器读取每个工作人员的RFID胸卡判断其所在位置,从而实现人员室内跟踪,为调度医务人员及时诊疗与救护提供支持。在此基础上,集成门禁系统、监控系统、考勤系统。防止外来人员随便进入,以提高综合管理能力。

2.3医疗设备管理:医疗设备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确保医院的社会、经济、技术效益最大化。基于RFID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通过标签植入,智能实现入库出库、科室管理、资产盘点、保修报损、防盗报警等功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功能完备的信息系统,实现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实现设备档案电子化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设备使用监管以确保设备利用率。

2.4用血安全管理:将物联网技术用于血液管理,从献血开始就将每个血袋上记录献血这基本信息和血液生物信息的RFID标签,从而简化血液筛选和储存流程,提高血库内部处理效率,降低出错率和血型配错率。当然应用物联网技术于血液还存在一些其他声音,例如标签的电磁波对血液成分是否存在影响,RFID应用于用血安全其成本的投资回报过低等等,这些都是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瓶颈问题。

2.5医药供应管理:基于RFID技术的医药供应管理可以实现药品装配迅速、识别和杜绝仿冒药品、减少不必要库存、提高照单生产率、门诊智能摆药取药等等。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要求下,该国制药商从2006年开始利用RFID技术追踪易仿冒药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的全过程。

2.6医疗废物管理: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药废物的管理,是近几年研究的一个方向。国外一些先进医院通过对医疗垃圾的收取、称重、运输、焚烧等过程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避免医疗废弃物的漏装、遗失、丢弃,记录规范整个流程的耗时,全程监控医疗废物转运,确保医疗废物被妥善运输到指定地点。

3前景展望

物联网作为一项前景技术,还面临着技术标准、行业规范、成本、信息安全、电磁干扰等一些列问题,在医疗行业全面推行物联网技术还面临很多困难。但不容置疑的是在医疗药品行业将是物联网技术率先应用的最大领域,特别对于医疗应急机动任务来说,RFID技术具有完成高效、准确、便于部署医药管理系统所需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在应急医疗保障任务中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物联网时代已经来临,物联网+云计算则是医疗行业发展的最终信息技术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国斌,马锡坤.物联网时代的医疗信息化及展望【J】.中国数字医学,2010,8(12):37-39.

互联网医药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创新创业;互联网+

1研究背景

我国中医药院校医学信息学教学与研究,大多还是为主对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影像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跨界融合,使得互联网医疗的春天正在来临。即将迎来高速发展期。特别是利用云+大数据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打通整个医疗健康的产业链并带来众多发展创新机会。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医药信息学在资源建设、文献检索、情报研究、网络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标准研究、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信息诊断、信息工程建设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1],但是,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及实践通常是局限于信息查询、搜索与共享,以及简单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而隐藏在海量中医药资源

信息背后的中医药知识、原理和规律还未被充分挖掘出来,中医药行业内部信息孤岛依然存在,中医药的信息标准体系尚需完善。虽然医学信息学课程在欧美国家开设几十年,但该学科与中医中药相结合的中医药信息学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一个统一的学科体系和学科规范,难以满足指导互联网医疗与大数据发展的需要。2009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中医药信息学确定为中医药重点学科,将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列入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其宗旨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医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药科学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这个行业,这门学科急需重点解决主要问题。

2中医药大学医学信息学教学定位

2.1教学定位。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定位应从根本上改变该学科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准确把握与互联网医疗相结合的切入点、加强互联网医疗与大数据知识应用的教学。充分认识并落实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形成其他学科理论教学与中医药信息学教学相互协调的理念,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学生创造一个教学与研究、创业与实践的工作平台,使学生长期在中医药信息学教学中受到科学熏陶,以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2.2分层教学。教学安排应分层次推进,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到综合。要符合认知规律,研究创新型教学的目的是实施个性化教育,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的教学模式。中医药信息学是一个多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要重点研究大数据如何驱动中医药信息学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服务[2],并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和教学相长。

2.3教学管理平台。面对高校层出不穷的教学与科研成果,应当建立健全的数据汇交机制,将科技资源数据的汇交纳入到科研与教学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积极推进资源共享教学研究和实践。北京中医药大学根据自身的特长,建成医学信息库有:“中国医学书目数据库”和“中医方剂数据库”以此作为医学信息学教学的实践课程[3]。广州中医药信息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学科交叉、功能分类、突出中医药信息化特色的教学实验平台为目标,创建了以医学信息工程学院面向全校,服务全校的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实践中心[4]。中心下辖“中医药数据库与数据挖掘”、“中医药诊疗技术数字化”、“中医药信息管理” 整合形成了“中医药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拥有精品课程,试听教材,名医名师,学科网络课程,极大丰富了实验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基于海量数据的各类互联网服务或各专业知识信息融合服务,提升师生的授课质量。

3中医药信息学创新教学改革思路

中医药信息学教学作为中医药大学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改革该学科教学内容,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调整中医药信息学教学的学时数,加大综合性、设计性项目,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增加开放实验、综合实验、专业实验内容,同时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全面开放计算机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完善管理体制,实现资源共享。中医药信息学教学内容改革要通过删减部分陈旧过时的内容,引入新的中医药信息学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知识。国务院办公厅已正式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规划要求,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中医药信息学教学,让学生通过中医药信息学能接触到一些前沿的研究新成果、新技术而激发学习的热情。要懂得市场是创新教学的源泉。要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的特征为海量、高频、低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值(每用户平均收入)、低成本、可标准化复制。而临床医疗的特征为相对低频、属地化、个性化、支付方与决策者不对等、易受政策影响,ARPU 值相对较高等特点。根据市场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遴选部分专业点和班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结合试点经验,推进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资源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建成一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方位融合、全过程覆盖的专业点,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3.1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要推动中医药信息学在相关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大学生自主创业密切结合,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学分要求。

要建立科学的中医药信息学考核方法。中医药信息学考核方法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按学生实践能力、参加创新创业比赛、以及在实践报告上的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分析、归纳总结、提出问题等逐项评分。期末考试采取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中医药信息学成绩按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计算。平时考核(70%):课堂提问、操作技能、实验报告、合作能力、学习态度等。期末考试(30%):笔试:考核中医药信息学原理、步骤及技术要求等;面试:考核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3.2课程体系。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改进专业课程教学,开设一批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实践类课程,如中医神经信息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信息学,中医药生物信息学、中医药计算系统生物学、中医症候信息学等。建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群。中医药信息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传授基本的技术和方法,训练基本实践技能,结合理论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和探索规律的能力,使学生通过中医药信息学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中医药信息学教学体系建设。要结合相关学科教学的情况,从有利信息学教学资源公用与管理、中医药信息学与理论有机结合的目的出发,将信息学课程重新组建成以学科群为主的教学实验室,并配套建设多学科信息融合的信息应用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有利于学科建设和相关课程的相互融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中医药信息学教学质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虚拟云平台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运用模拟、仿真等技术手段;实现多媒体演示、计算机虚拟、中医药信息学实验室操作三者结合,提高中医药信息学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不断丰富教学手段,规范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更快、更好掌握实验操作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是中心提高中医药信息学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措施。

3.4在创业教学方面,要通过产学研和教学科研的系统建设相互促进,据方正证券研究所认为[5],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核心是服务三个主体:患者、医生、医院,并且通过向医院、医生、药企、商业保险公司、患者收费,从而形成产业链条闭环。互联网医疗的创新模式将会从以医院为中心的就诊模式演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医患实时问诊互动的新型模式。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整个与医疗健康相关的流程可拆分为9个重要环节:健康管理、自诊、自我用药、导诊、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院外康复慢性病管理。在互联网医疗众多的商业模式中,业界最关注,也是最有潜力的方向主要有医药电商、在线寻医问诊、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等四个。课外中医药信息学技能和设计能力培养。2013年鼓励学生跟随有经验的指导教师助研进行设计性参与项目研究,如福建省卫生厅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脑血管疾病(CVD)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中医临床路径建模研究”提高科研兴趣,培养科研素质,提高技能,该作品获得福建省软件大赛三等奖的好成绩。2015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创新大赛,项目是“基于O2O模式下的福州“汉医” 中医康复社区连锁经营店互联网信息中心平台建设”,该信息中心的服务平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线上信息服务通过构建健康云管理平台,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生活化的家庭保健信息,用户可以自由的在线上进行选择所需要的服务,我们将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细节方面为老年人和慢病患者提供贴心的关爱。线下服务依托和指导“社区中医门诊部”的专业医师,提供中医健康管理、中医康复、医疗导诊、双向转诊等服务,实现医疗从医院延生至社区,健康从治疗直至康复的全过程服务,项目获得专家的好评。

4结语

当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和制度正处于一个变革时期,发展中医药事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工作的一个重点.在“互联网+医疗”大背景下,以研究中医药信息学创新教学为对象,探索医学信息学教学定位、创新教学改革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中医药信息学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共识。我们相信“互联网+医疗”和“大数据”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科研与教学,必将会给这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孟凡红,万芳.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3-6.

[2]王泽议,拥抱大数据时代-中医药临床与科研或将进入新阶段[N],中国医药报,2013.4

[3]王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网和信息化建设初探[N].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8).

[4]詹秀菊,刘秀峰.医学信息学课程群建设实践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11(11).:35-37

互联网医药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互联网;药品销售;市场调查;销售模式

药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药品销售的渠道也不断多样化与多元化。互联网药品销售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与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药品销售,在提高了销售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对于增强药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作用。美、欧、日本等国家与地区的互联网销售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产业才处于起步阶段,有待于不断的完善与发展。

一、国外互联网药品销售市场现状及模式

美国是互联网药品销售产业兴起的主要国家之一。如今美国网上药店约有一千多家,同时关于医疗保健的网页店铺已近两万多个。在国家政策与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医药商品销售交易平台。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约有百分之六十的美国网民通过互联网咨询医疗问题或通过网络购买所需药品。美国互联网药品销售已逐渐成为了其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部分国家互联网药品销售行业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且具有规范的技术支持与完善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但是一些国家对于互联网销售采取了一定的制约措施,例如英国制定了多个互联网药品销售的标准,只有在符合这些标准时才可以进行合法的销售处方与非处方药品。德国对于互联网药品销售的主体,仅仅限定除了药房,其他任何个人、组织不得在互联网上进行药品的销售。瑞士约有百分之十六的药品销售额是通过互联网完成与实现的。在意大利,其国家药师协会网站会提供药店的信息和相关症状与药品信息,在网站上注册的药师可通过该网站进行药品销售。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日本学习欧洲的互联网药品销售经济模式,逐步建立起了以第三方药品互联网销售平台为主的发展模式。

二、国内互联网药品销售市场现状

2005 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为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行业发展提供了初步的网络药品行业规则与标准,为互联网药品的销售行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该规定允许符合相关规定的药品企业通过规定审批程序申请加入互联网药品交易平台,进行部分特定非处方药的销售与相关病情的咨询。国家商务部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年)》中,提出了“发展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构建全国药品市场数据、电子监管等信息平台,引导产业发展,实现药品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全过程的信息共享和反馈追溯机制”。根据中国网上药店理事会的有关统计,2013年我国网络医药的销售额已达到了四十多亿人民币,由此可见,如今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已逐渐发展,同时引起了药品销售企业的高度重视,因为在信息化的今天,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销售平台将会是一个前景广阔、利润丰厚的交易市场,能够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为企业带来不菲的经济利益。相对于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其互联网月销售额就超过了近两亿多,因此,我国目前的互联网药品销售市场正处于开拓与起始阶段。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截至2013年12月,通过申请并注册,获得互联网药品信息咨询服务的企业共4682 家,但是享有在互联网上销售药品资格的企业共计有两千多家。

三、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模式分析

如今,我国联网药品销售包含B to B、B to C 和第三方交易平台三种主要的模式。

1、B to B 模式

主要是指企业相互之间以及企业和医药卫生机构之间借助网络的药品销售平台,取得良好效果的网站之一是上海医药商务网。B to B 模式下的互联网药品销售企业必须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实践中具备两证的企业比较少,因为涉及到网络与药品的特殊性,审批程序较为严格。在此种模式下的药品,既存在普通商品特性的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为了保障药品质量与药效,必须在生产、保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必须以严格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作为支撑。此种模式,在我国目前的市场中表现的比较活跃。

2、 B to C 模式

是指药品企业采用在网上做广告、打宣传的方式来吸引网络顾客,从而增加药品的销售量的模式。比如北京金象大药房的网上销售平台。由于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模式处于初级阶段,各项基础设施、监督措施等不健全,我国法律法规对于网络药品销售企业的资质、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等有着具体、严格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与制约了B to C 模式在医药行业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国医药网络信息系统尚未统一、科学建立,导致消费者能在互联网中使用医保卡购药,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

3、第三方交易平台模式

此种互联网药品交易模式主要分为集中采购和政府采购两种,比如: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网。通过这种模式,政府可以通过诸多信息对于网络药品企业进行有效、及时的监督,充分保障了互联网药品销售企业发展的规范化与合法化。但由于我国药品市场地域性较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规模化发展。

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

1、建立统一的信息传递标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网络信息技术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统一的信息传递标准,能够实现信息在企业、医疗机构,药品监督机关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为网络药品销售市场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同时有利于监督机关实施有效的监督。

2、改变药品市场消费观念

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我国网络药品销售市场的发展尚不健全,人们对于网络销售的药品的信任度不是很高。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与制度,支持网络药店以及公益型医疗网站的建设与宣传,为人们提供药品信息、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咨询,使人们对于网络药品销售有一个正确、明确的认识,增加对于网络药品销售市场的认可度。

3、提供更多的支付方式

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市场的支付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数为网银付款或者支付宝。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互联网药品销售的支付方式有医保卡、医疗保险、保险公司等多种方式。方便了网络购药顾客的同时,促进了互联网药品销售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因此,增加药品网络销售支付方式是加快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4、创建高效的经营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医药行业完全可以运用互联网思维,引入了新的经营模式“O2O模式”,O2O模式与传统的经营模式不同,它能够在线上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提供全天候的咨询服务,以及按病找药、代客寻药、配伍禁忌、健康手机报、微博、微信等众多贴心小服务,让用户体验到高质量的服务。同时,线下用户订购的药品,系统会自动安排给就近药店,药店的执业药师会根据订单配药并严格密封,再交由专职配送员私密送货上门,确保药品的安全及用户的隐私,在满足用户及时用药的同时还可以大大提升医药经营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互联网药品销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要完善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市场,尤其是其在我国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需要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才能逐渐市场化与规模化。

【参考文献】

[1] 孟令全,武志昂,周莹.国外网上药店的规制体系和运营体系的发展概况[J].中国药房,2013.24(33)3165-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