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必考点

高中语文必考点

高中语文必考点

高中语文必考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英语;测试题;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 G42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3)02-008-04

收稿日期 2012-10-14

[作者简介] 邓北平,男,湖北人,博士,北京《学生双语报》《双语学习报》执行主编,主要从事英语课型、有效课堂管理以及考生制度与考试文化等研究。

近年来,我国各地每年要命制近百套中、高考试题,如果再加上各地的模拟试题与阶段性测试题,试题之多,难以胜数。然而,试题一旦投入使用后,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可是,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好题”?怎样命制“好题”?英语测试题的质量标准是什么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知道,“好”是一个模糊的前科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动态的、相对的和主观的认识描述。既无上下限,也无参照物。从逻辑关系上讲,我们必须首先讨论“好题”的标准问题。因为,没有标准,我们对试题的判断就没有依据,也就没有说服力。因此,必须为“好题”的判断建立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合理的标准。这个标准既能在学理意义上站得住脚,又能在实践中发挥科学判断“好题”的功能,并能直接指导命题。这无疑是一个有着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本文试就英语测试的质量标准这一命题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好题”应该符合该学科的学理逻辑

什么是一门学科的重点知识(俗称重点)?什么是一门学科的难点知识(俗称难点)?什么是一门学科的必要考点?考点与知识点的关系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厘清有助于了解一门学科的学理逻辑。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请参见拙文《高考英语学科的知识点与考点研究》,本文不再赘述。

我们知道,建构一门学科知识结构的重要知识是重要的知识点(重点),反过来,学习者通过对该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化而形成的必须能力则是重要的能力点,但二者未必全是必要的考点。一门学科的(知识点与能力点)重点未必是难点,因为,有很多知识点或能力点虽然重要,但对学习者而言并不难接受。同样,一门学科的(知识点与能力点)难点也未必就是重点,因为,该知识点或能力点可能只是不易为学习者所理解,未必就能确切地反映该点在整个学科知识结构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何况,重点与难点(知识点与能力点)也不一定能反映它们在该学科的测试结构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因为,往往学科知识点中的重难点未必就一定是测试中的重难点。考点中的重难点和知识点中的重难点并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鉴于此,重点未必是难点,难点未必是重点。难点未必是考点,重点也未必全是考点。

如果不是重要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该点就难以成为必要的考点,其入考的可能性就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考点应该是该学科的重点,或应该能反映该门学科的主体知识结构,并且也应该能检测考生的素质结构状况。只有重要的而且可能成为考点的知识点才是真正测试学意义上的重点。

我们现在所讨论的重点(考点中的重、难点)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学科中的地位;其二,在测试中的地位。如果某点在二者中都重要,那么该点就是真正的重点,也就会成为我们选题的对象。如果只占一项或在二者中都无甚地位,其重点的意义便相应而减。由此可见,无论是中、高考命题,还是复习备考的选题,或者是编书的筛题,重要的考点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我们知道,考点是知识点的抽样,而试题是考点的载体,考点通常以试题的形式来呈现。可见,“好题”应该符合一门学科的学理逻辑正是基于这一事实提出来的。

二、“好题”应该符合语言发展的逻辑

英语学科不仅具有一切学科的特点,同时,还兼有语言本身的特点。两者相加,其试题命制的难度与“好题”判断的难度更甚于其他学科。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新的语言现象的诞生必然导致旧的语言现象的灭亡,新的语言特点的诞生必以牺牲原有的语言特点为代价。比如像疑问尾句、虚拟语气等语法现象在现、当代英语中已越来越不受重视,甚至在语法学家的眼中也只是次要的研究项目。从语言发展的逻辑来看,语言学科的知识结构也是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或不断丰富的。因此,这些更新生的、更鲜活的、更具时代特色的语言必然要反映到语言的测试中来,如果现行的英语测试不能反映当代的语言发展和语言研究的成果,这个测试本身的信度就值得怀疑。

而且,英语学科首先是以语言的形式出现的,然后才有学科的形式。所以我们说,以语言为对象的英语学科的知识点应该不全是、不总是和不必是我们测试中的当然考点。首先,知识点不全是考点。因为,知识点只具备成为考点的可能性。年度考试不可能亦无此必要将知识点全部纳入一份试卷。其次,知识点并不总是考点。由于“知识点是动态的和发展的,在一定的阶段有些知识点可能成为考点,但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逐步加深,这些考点就会淡出甚至完全丧失其充当考点的资格,不再具备可考性。”[1]最后,知识点不必是考点。因为,有些知识点虽然看来颇具可考性,但由于它们自身的特点,人们的认识水平以及命题人的知识视野、判断标准、思维定势、命题口味、习惯与识见等等因素的影响,有些知识点就不一定能成为考点,至少不一定能成为相对稳定的考点。

前文述及的考点通常是以试题作为呈现方式,而试题又是以试卷作为载体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上升为语言测试的考点而进入试题形态并不仅仅是测试学的必然观照,同时也是语言发展的必然观照和产物。

三、“好题”应该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自身又表现为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是最大的文化,语言也是一个民族最大的传统。一个民族失去语言就一无所有。我们现在学习外国语言的主要目的无非是两条,一是要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技术,二是要能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化传承者和创造者进行交流以促进理解与融合。所以,我们是抱着把语言当作工具,把语言当作桥梁的心态来学习外语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对国外文化的发展就必须高度关注。

从大处着眼,世界文化是在冲突中发展,在交流中促进,在理解中深刻,在融合中丰富的。英语文化是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和强势文化,还处于不断的发展与不断的丰富之中。因此,国外新的文化思潮和新的文化成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反映到我们的英语测试题中来。这不仅仅是一种主动的对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关怀,同时将文化意识“润物细无声”地平行渗透到外语学习者的素质结构中来。

如果目的语的文化发展变化不能在我们的测试题中鲜明地显现,我们的语言测试肯定是落伍的、缺乏信度的、也是没有根的东西。因此,我们判断“好题”不能不考虑文化的发展规律。

四、“好题”应该符合测试学的一般规律(应反映新的测试理论成果)

当下我国英语学科的命题理论主要有三个来源,一个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本土的考试学研究的成果,另一个是近三十年我国中、高考英语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成果,第三个则是来自国外语言测试研究的最新成果。

现在大家都有了一个共识,认为语言是活的东西,因此,必要也必须将语言的测试尽量放在更多不同场景的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换言之,我们要将试题命制的核心――语境化――在试题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试题的语境化使得语言真正复活了考试的“死”的语言。试题的语境设置可分为有效语境与无效语境。就多项选择题而言,题干和选项共同构成语境。但是,只有题干或选项能启发或干扰考生的正确认读、辨读与辨析才能称之为有效题干或有效选项,否则就是无效题干或无效选项。只有有效题干和有效选项共同作用才能生成有效语境,反之,只能生成无效语境[2]。语境化这个概念的提出,其意义在于,人们终于可以在活的语言中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受语言,体味语言,甚至去享受语言了。

由此看来,作为语言测试学的一个成果,试题编制的语境化是我们判断“好题”的一个重要参照。

五、“好题”应该符合试题命制的一般规律

试题的命制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而规律又往往表现为诸多具体的原则。我们研究这种规律的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命题实践获得理论的支撑与操作的参照。因此,试题命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有效性等特性必然以原则或要求的形式进一步细化为命题者的操作准则。比如,像完型填空的首句不设题,考点的分布主要以语义语用、常识、上下文的理解和固定搭配等来整体布局等等。又比如多项选择题的二重性要求,即题干与选项既要具备启发性又要具备干扰性的双重特点;又比如所有备选项(含主考项和辅考项)都必须是真实考点等等。这些原则或操作规程已经为广大英语教师和命题者所广泛接受并能运用自如,甚至业已内化成了命题者的一种心理趋向或定势。

但应该指出,命题原则并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充当甚至取代“好题”的判断标准。考试学中就有明确的命题原则规定,反映人们对测试的一般规律的认识。例如,廖平胜先生等著的《考试学》就提出了在试题编制过程中命题人员应该遵守的十二条原则[3]。后来,廖平胜先生又在《考试是一门科学》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试题编制的三项基本原则与编制包括多项选择题(双层结构多选题)在内的主、客观性试题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这里的所谓技巧,实际上也是指编制试题的常规要求或原则。

就英语学科的命题原则而言,其原则就更加细化和精确了,这些原则或技巧已成为人们命题时的必要参照。以多项选择题(multiple choice)为例,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内容、形式与能力考查”课题组就列举了九条应遵循的命题原则,专门指导命题人员的实际操作。

但这些原则只是原则层面的东西,或可称之为规律的外化,并不能代替“好题”的判断标准,甚至也不是命题的操作标准。因为“好题”的判断标准是更高层、更抽象、更宏观、更一般的指导。也可以说,判断标准是在学科与测试的大背景上,体现命题理论与操作技术的深度、广度和高度的参照物,远非一般意义上的命题原则那么简单。

六、“好题”应该符合试题自身的功能目的

题型有题型的功能,试题有试题的功能。前者检测考生的能力状况,后者检测考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题型通过具体的试题来实现自身的功能,反之,试题通过一定的题型实现自身的功能。不同的题型又表现为不同的功能。比如,命题者可以通过双层结构多选题(multiple choice)来检测学习者对语言掌握的情况。这实质上是对低层认知能力水平的考查,因为这种题型不能对重难点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和深度的检测,有其不可超越的局限性,至于在检测学习者对哪个点的掌握情况的判断时却非常灵活而有效,而且,由于题量可以很大,因此考点的覆盖面也就可以很广。

命题者也可通过其他形式的客观性试题或主观性试题来考查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像阅读理解、完型填空、书面表达等等题型都能很好地检测学习者的实际能力。如果我们要检测考生什么能力,或检测考生在哪一个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我们就可依据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题型及试题,而且试题应该能反映该门学科的特征并能有效检测考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

由于语言学科更多的是反映在能力的检测上,因而一定的题型与一定的试题还具备两种方向的目的:既检测考生过往的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又启迪考生今后的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方向。

不仅如此,试题欲实现自身的功能目的,我们还要观察试题的四度: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历年《英语考试大纲》对高考试题的四度都有明确的表述,即“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2007年的《英语考试大纲》做了一点修改:“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作用。”四度的值是衡量好的试题的一个重要标准。仅举一端,便知要略。试题的难度必须符合试卷的功能目的,而试卷的难度又必须符合测试目的。试题过难或过易必然导致区分作用的丧失。设想,一个失去了区分作用的试题,其检测意义还能剩下什么?所以,我们在命制“好题”或判断“好题”的过程中,应该观察并检验试题是否实现了其自身的功能目的。

七、“好题”应该符合统计学意义上的考点变化规律

在拙文《高考英语学科的知识点与考点研究》中,笔者曾讨论过考点的四大特性,即代表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考性。其中,考点的发展性意义深远。我们知道,有些考点可能过去是考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其测试意义逐渐淡化,遂淡出考试;如果有些知识点已经不能反映本门学科的特点,其作为考点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而有些知识点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而逐渐成为重要的知识点,尔后跻身考点的。

这种现象我们只需通过对历年各地中、高考英语考点分布做一统计分析就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结果。尽管这种结果是基于统计学意义上的,但其指导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对很多语法项目的考查已经越来越淡化或弱化,另外,通过统计,我们还发现完全的纯粹语法倾向的试题逐渐在退出主流。

根据近年(尤其是高考英语分省命题以来)的统计,很多考点已经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但这也并不等于这些知识就是伪知识,而只是说这些知识已经不再是这门学科的重要知识点,也不是这门学科的重要考点了。但它们仍然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或重点。从素质培养的角度看,可以学,可以教,但不必深究。而一些新的考点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比如词汇的考查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类别已经逐渐在和语法试题分庭抗礼了。

以上我们讨论了“好题”判断的七个标准,同时这七个标准又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应该说,这是我们判断所谓“好题”的总的理论与实践导向。在实际选题或命题的操作过程中,其实我们往往只用三条简单的标准即可:第一,试题要符合语言的规律(学理的规律与实用的规律);第二,试题要符合命题的规律(试题编制的原则、要求与技巧);第三,试题要与历年高考英语测试统计结果所反映出的规律基本一致(考点中的热点与冷点分布符合历年统计结果,试题符合“四度”的基本标准)。

[参考文献]

[1]邓北平.高考英语学科的知识点与考点研究[N].学生双语报教师版,2006.

高中语文必考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言运用 后期复习 复习方略 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2

针对一年一度的高考复习,语言运用题复习在探索更加灵活科学的考试内容以及命题方式的同时,为了保障学生语言运用题的复习效果,试卷、讲义必须理清能力型题目和机械型题目的差距,在题题过关、卷卷落实的基础上突出复习重点。在高三后期复习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掌握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复习训练,通过明确基本点、重难点、突破点,让学生用正确的复习方略进行复习,从而提高学生高考语言运用题的分数。

一、依靠传统题型,明确高考命题方向

(一)明确题型意蕴,掌握题干要求

根据教育部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十七套高考题型中,十五套高考语言运用题属于传统仿写和压缩的考点进行命题,只有湖南和上海没有采用语言运用题型。在2009年高考中,仿写作为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被安排到了第七道题目中;另外还有全国卷的20题,2012年广东卷18题,2010年广东卷24题。因此,在高三语言后期复习过程中,必须强化语言频率训练力度。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系改革,很多新型题目越来越被命题者以及教师关注。在2006年(高考全国卷)通过示意图对具体地点中国科学技术馆新馆所在的位置作一个介绍;2011年北京卷23题,通过新闻点评的方式再现了当代公益广告和自然环境的问题。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了当代高考写作方式和以往仿写命题、漫画作文等方式有着形同质不同的差异,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另外, “为北京奥运提建议”、 “为校报拟定宗旨”、 “向作家提能引起师生兴趣的问题”以及简短书评等都是崭新的题型。同时在这些题目中,后面两题通过全新的意念和思维方式,对考生的思维品质要求非常高,在这个过程中,书评要用怎样的方式展现见解,提出有意味、有价值、有特点的问题,在后面的训练中都必须进行正确、科学的指导;字数控制作为影响语言题型的重点内容,必须提高表达能力。两则书评的要求一般在九十到一百字之间。在为奥运提意见这道题中,北京卷要求在八十字以上,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增加文字量,其实也是对条理表达、整体思维提出了要求。

最后,从命题内容来看,具有现实意义的时事题目很多,例如:在2010年高考卷全国卷20题中,命题方要求以《奥运和祥云》为具体内容进行想象和描绘,从而展开一段心灵独白;江苏卷20题通过添加奥运会主持人开场白的方式,让学生发散思维;广东卷22题,根据奥运会项目图形,要求学生紧紧抓住图形动态内容,进行联想,从而发挥思维作用,进行描述等。

(二)探索语言新考点,掌握考题动向

通过对历年高考语言题型调查研究成果来看,语言运用题型作为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而出现了一些新的考查点。

1. 反驳辩论式

辩论不仅可以展示学生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展现一个人的思维敏捷度;从考查的角度来看,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提供论述资料和观点,让学生在反驳过程中达到复习要求。另外,在方法过程中应该尽量使用引申论以及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等方式,从对手的观点中寻找谬误的缺口,从而利用对方论据一步步归纳出和对方完全对立的观点。在复习策略中,这些方法通过巧妙利用,从而赢得以少胜多的成就。在辩论过程中,老师必须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具体的论辩技巧进行换位思考。例如:课外阅读课文《琐记》在描述鲁迅根据当时社会形势,禁止男女共同游泳的荒谬规定,从人们日常生活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的荒诞结论,让对方观点不攻自破。

2. 自荐信、竞选词以及合同条款的表达方法

在语言运用后期复习中,自荐信和竞选词在复习中必须根据表达重点,明确职位特性,从而正确展示出自己的优势;要符合语言得体的表达要求,既不过傲也不过谦。在合同相关条款阐述中,根据数字书写规范以及数量单位的正确使用,从根本上避免语句歧义。对于历年不同的考查点,应该根据运用情况以及实际环境特征,在抓住关键点的同时,让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掌握知识重点。

二、挖掘特定情境,明确隐含信息

(一)充分展现材料要求以及隐含的信息

1. 隐含的材料信息

在语言运用后期复习中,对于参考资料,大部分同学只关注句子形式、字数、关联词等形式要求;从而忽略了参考材料的内容概况,例如:中心思想、内容重点、逻辑概念等;导致很多句子经不起推敲,内容相似,而缺乏实质内涵。例如:某仿写题:修养的花朵,在寂静中开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中绽放。从文字层面来看,很有意蕴和美感,但是仔细推敲,仿写的句子却没有按照仿写要求进行,花朵对修养,果子对成功,实质上可以换成明喻,将句子进行调整修饰,才符合考卷要求。

高中语文必考点范文第3篇

一、正视现状,关注差异,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职业高中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不一样,普通高中是为升学而实施的教育,而职业高中是为学生就业生存和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因此职业高中的语文教学更应贴近学生的客观实际,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中职语文教学除了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之外,更应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运用和提升,这就要求广大中职语文教师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语文教学现状,包括教情和学情,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准确、科学、灵活地定位课堂教学目标,力求课堂上人人有所为,个个有作为。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努力做到两个“结合”,即教学与专业结合,课堂与学生结合。教学与专业结合,要求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进行合理地取舍、重组和优化,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课堂与学生结合,要求语文课堂必须密切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根本,尊重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能,铸成他们的成长。例如,在教学《人生的境界》这篇课文时,我们必须根据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定位,要求和难度要适当降低,同时要和职业特点联系起来,因此可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初步了解冯友兰的人生及其哲学思想;2.个性理解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3.思考交流如何在未来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我们没有必要像解读普通高中课文那样对文本内容及思想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究,而是应将文本所蕴含的思想巧妙地渗透于未来职业领域,为学生的生存服务,这一点才是中职语文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紧扣专业,联系生活,重点培养两种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课程和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职语文课程依然是一门服务性的基础课程,不仅服务于其它课程学习,更服务于学生的职业需要,乃至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具有自己的特点,必须紧扣学生的专业特征和专业需求,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存时代,重点培养有利于学生未来就业和岗位竞争的两种能力,即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和应用文基础写作能力。

众所周知,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求职与就业,在这一过程中面试和应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过关,怎能在求职与就业中多一份胜算,又如何让用人单位信任和欣赏。因此口语表达交际训练必须摆到重要的位置,并逐渐形成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和方式。平时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上用3~5分钟让学生上台进行说话训练或对话训练,内容形式不限,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现场应变能力。语文写作教学应遵循实用性原则,其中应用文必须作为训练的重点,因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主要接触的是请假条、计划总结、通知启事、自我介绍等特殊应用文体,而小说、诗歌、散文自然与中职学生的需要相距甚远,不必提出过高的要求。

三、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践行学生本位思想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正确地处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辩证关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遵循职业教育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利用师生双向互动活动,积极践行学生本位思想,可以推行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新做法,在语文课堂上真正让学生的手动起来,让学生的口说起来,让学生的脑转起来,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的手动起来,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表现,如写作、表演、绘画、歌唱等方式都可以成为文本解读的形式;让学生的口动起来,要求教师为学生的朗读提供充足的时间,为学生的表达提供更多的机会,为学生的对话创造有利的平台,不断提升朗读能力和口语能力;让学生的脑动起来,要求教师积极唤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和有效思维运转,善于提出问题,并对问题持有个性化的思考和认识,鼓励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学《中日学生打工竞赛》这篇课文,便可以设计一个随文练笔:请针对中日学生打工中的不同表现谈谈自己的感想,要求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这样一个随文练笔其实很好地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以自己独有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呈现出来,不仅突出了“练”,同时凸显了学生的“本”,将教学目标直接指向未来的职业需求。

四、淡化分数,分段评价,提升职业综合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地方在于没有系统性、严密性和规定性的考试评价体系,换句话说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根本目的不在于应试而在于应用,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淡化学生的考试分数,实施分段评价机制,努力提升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

笔者在所教班级中做了这样的尝试,将语文教学评价内容分解为以下四点:1.语文基础知识;2.阅读分析与理解;3.口语表达与交际;4.专业应用文体写作。每学期进行考查评价时可以分段实施,如平时考查、期中考查和期末考查有机结合,每次考查选择和确定一项内容,集中复习,重点辅导,逐个过关,待到期末对学生一学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查漏补缺,整体把关,全面推进,这样以考查为手段,以评价为形式,淡化了考试分数,却促进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可以在期末组织一次全班性的专业应用文体写作,包括写一封自荐信,设计一份合同,完成一份报告等等,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也结合专业,考查了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

高中语文必考点范文第4篇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2012年6月,随着高考的结束,河北省新课改已进行了完整的一轮实践。三年来,河北省普通高中新课标实施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高考新课标(宁琼卷)基本没有对选修课程的考查、教师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仍保持传统的应试的观念等原因,导致语文选修课的实施名不副实,处于凌乱与伪装的状态,目前在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两大问题尤为突出。

1.对人教版选修教材教学,选修课程必修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修应该是必修的延伸、拓展、补充、巩固、提高。选修课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可是新课改实施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推行了配套的语文选修教材,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选修课基本成了点缀。很多学校就以人教社现成的选修教材充当选修教材,开设选修课程,所开课程面向高考的功利色彩特别强,学校选修课围绕着高考展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补习、强化课甚至把选修课上成了应考的辅导课,造成选修课程严重的“必修化”。比如很多学校选修课的开设是在完成必修一到必修五后,时间集中在高二,上学期开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两门,下学期开设《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两门。其中,文化经典、古代诗歌散文对应高考试卷中的“古诗文阅读”板块,语言文字应用对应“语言运用”板块,文章写作修改对应“写作”板块。没有被定为“必选”的选修课模块,各中学和一线教师要想法设法从高考方案中寻找蛛丝马迹,择其重者而教之。这些选修课脱离了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使高中选修课违背开设选修课的初衷,并不能达到通过选修课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的目的。非但如此,教师的选修课教学方式也“必修化”,以课堂形式为主,以读讲方法为主,全然不顾语文课标所讲的选修课教学,“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等,不同能力重点带来的教学方法不同,这样选修课也少有个性化学习空间,呈现“非选化”状态。

2.和国家课程配套的学校选修课程资源开发不到位。新课标的另一突出特点,是改变过去大一统的、单调的课程设置,变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联创的课程设置。尽管从2000年实施新课程方案算起,到2003年春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开始试点,再到2009年秋季开学河北省真正进入新课标,直到现在先后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可我省各地各校与国家课程配套的相应课程资源开发仍不够到位。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要顺利开展选修课教学就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慎重考虑,选修课要围绕语文课程的目标开设,“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1]。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课题才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更多知识,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最了解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的无疑是一线教师,一线工作为他们开发选修课并进行实践提供了条件。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实际水平……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条件,建设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愿望的选修课。”[2]显然,课程改革设计者希望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开发,并逐步成为开发的主体。因此,近三年根据学校实际,我校语文教师开发出一系列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并将开发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补充完善,构建符合我校教学实际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体系。

我们重点开发了课程拓展型、应用型、地方特色型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并在相应年级开设相应课程。

1.拓展型高中语文校本开发和实践,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国家选修课程的拓展开发。必修课是课程的根本,语文课程的计划和目标都需要通过开设必修课来实现,“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必修课围绕统一的教材展开,因此必修课难以在语文课程的深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开设选修课弥补了必修课的不足,通过对语文学科某一方面的展开使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选修课又不是游离于必修课之外的独立课程,它是有选择地对必修课的某一方面进行必要的、系统的展开,是对必修课的拓展。因此选修课既要区别于必修课的均衡性而突出其专门性,又要围绕必修课强调其基础性。实质上,选修课与必修课是语文学科上的“点”与“面”的关系。

从语文选修课内容设置看,选修课不能像必修课那样面面俱到,而应该在充分调研学生学习兴趣与特长的基础上开设精而专的选修课程,力争选材开口小巧一点,探究实践深入一点。比如“古典文学文化”模块可以开设《唐诗鉴赏》课程,也可以开设《红楼梦导读》课程,“写作”模块可以开设《议论文写作》课程等。以阅读鉴赏为主的选修课要尽可能留足时间让学生读原著,以表达应用为主的选修课要多安排实践环节。总之,语文选修课应该精选学习内容,留足学习时间,让学生学习更透彻,力争达到以一当十、以点带面的效果。

2.应用型高中语文校本教材开发和实践,研究方向为根据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开发与文理学科相关的语文校本选修课程。语文学科涵盖量相当大,包括字、词、句、段、章、篇等各方面的知识。这样大的知识量仅通过必修课的传授很难使学生掌握广泛的语文知识。在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认真考虑选修课与高考的衔接问题。目前人教社出版的选修教材很多,有16本,例如散文,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而高考必考、选考都不是这样分类的,单选任一本都不能满足要求,多选既浪费资源又耽误时间。选修课的设计应该是既有利于实现选修课的阶段目标,又不与高考的备考有较大的冲突。于是对选修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开发《古代汉语基础知识讲座》、《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等系列校本教材。

3.地方特色型高中语文校本开发和实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一类校本教材是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宣化历史悠久充分挖掘定会有不少收获。开发《古上谷郡——走进宣化》校本教材,加强校本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另外,在三个年级推广完善好的校本课程,每年根据情况开发1—2门新课程,根据学生自选情况开设课程,建立并形成开放式、动态化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

三、语文选修课开设的建议

1.改变选修课的上课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这就是要求如何在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实现教师示范讲授所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和学习方式的探究性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最具活力的最有价值的核心所在。因为一旦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习得了自学的能力,知识面及其深度的拓展与研究、创新能力的良性发展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几乎所有的选修课内容类型都可以在必修本中找到。所以,选修课知识的扩张主要是量而不是质的增加。而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增加知识的量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改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的方式,则效果会大不一样。

2.重新整合的选修课开设模式。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把现有的选修教材重新整合,或者把现有的选修教材整合到有地方文化特色、学校文化特色的内容中,既符合学校教学实际,又没有加重学生负担,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选修课开设模式。

3.根据学生自选情况开设课程,建立并形成开放式、动态化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目前国家课程的选修教材就很多,学校开设的校本选修课也很多,各种课程取名不同但交叉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在选修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中,不断完善、重新组合甚至淘汰一些课程和教材,才能节约经济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时代在前进,学生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学校的师资、硬件条件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开放式、动态化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必考点范文第5篇

一是语文知识体系本身的原因。理科的知识体系非常严密,就像台阶一样,非得拾级而上才能登堂入室。而文科的知识体系没有这么严整,往往知识点混杂在一起,今天出现明天还出现,小学学过中学还学。比如“比喻”这个修辞,小学讲了初中讲,到了高中还讲;比如字音字形,小学重点学,中学绝对不能马虎,到最终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会。

理科是单线知识体系,语文是网状知识体系,所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不靠一时一课,于是语文课和语文课本的权威性就大大下降。

当然,从理论上讲,小学、初中、高中语文都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三个目标合在一起,就构建成一个总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有些语文教育专家曾经试图构建一个语文知识体系,比如魏书生先生的知识树等,但这些仅限于语法等知识点,无法全面衡量一个人的语文素养。

二是教师自身的原因。语文教师不能清晰地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讲解时要么提前透支,要么不到位。比如同样是学习“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小学阶段只需要掌握比喻这个概念,能写出简单的比喻句就可以;初中阶段则要分析比喻效果,写出生动形象的比喻句;高中阶段则要赏析比喻句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写出复杂的饱含情感的比喻句。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老师讲明喻、暗喻、借喻,初、高中老师还讲,结果是学生连一个像样的比喻句也写不出来。

三是考试命题的原因。新课标推行学分制,实行的是结业考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性较强的试题极少。必修一的结业试题不紧扣必修一教材,而是盲目地跟风高考试题,其结果是高一的结业试题高二也可以用,甚至作为高三模拟题都行。用这种试题考试的结果是认真上课钻研课本的学生未必得高分,一个月两个月不学课本甚至一年不上课的学生也未必得低分。如此,语文课堂何来权威性?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语文课堂的权威性呢?

首先,教师要宏观把握语文课程,对教学目标了然于胸。《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等,其实都在试图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因此,语文教师要整体认识,明晰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应该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分解到每年需要达到什么目标,每学期达到什么目标,每单元达到什么目标,最后分解到每课达到的目标。

其次,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要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目标清晰后,在实现目标时步步落实。比如完全不必每次教学陶渊明的诗文时都要讲“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因为初中学习《五柳先生传》《饮酒》《桃花源记》时,老师肯定会讲;必修五选编《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辞》课后的学习资料就选摘了萧统《陶渊明传》中“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典故,此时就是最佳的教学时机。再如,教师完全不必每次教学《史记》中的文章时都把司马迁深受宫刑之苦,忍辱负重写《史记》的故事讲述一遍,因为初中学过《陈涉世家》,高中必修一选有《鸿门宴》,必修四选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选修课《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选有《项羽之死》。在这些篇目中,有一次讲过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