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融资租赁;财务报表;财务风险

一、国内外融资租赁发展概况

现代租赁业自从美国兴起已有60余年的历史,据调查,2012年美国融资租赁业务的交易总额已达到2943亿美元,超过了中、德、英、日的总和。此外,欧洲的融资租赁交易总额达到了约31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总额的36.2%。全球融资租赁交易额前四名的地区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我国第一家融资租赁公司与改革开放初期1981年4月正式成立,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为我国在引进外资、帮助企业技术改造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融资租赁业主要经历了起步初创、蓬勃发展、整顿清理和发展与问题并存四个阶段。并且在整个发展历程中,四个阶段又交替并进发展,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如今,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能力迅速增强、相关制度建设收到广泛重视并不断加速推进、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三个方面。与此同时,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过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相关监管不统一,统计数据不全面,以及融资租赁业的退出机制缺失和高质量人才短缺等方面。

二、基于承租人视角融资租赁的优势

融资租赁是金融服务业创新的产物,它的蓬勃发展不仅给租赁行业本身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收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给承租人带来了可观的利益与好处。融资租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帮助企业保持设备和技术上的优势

一方面,融资租赁在加速其租赁的设备折旧过程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实际上相当于把一些应上缴到国家的税款用于偿还了租金,进而加速了承租人设备更新改造的步伐。另一方面,融资租赁也为承租人技术改造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帮助,使承租方能够在所在行业中率先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从而帮助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产品技术等方面的迅速更新。此外,对于融资租赁的选择还可以使得承租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社会与行业的技术变革方面带来的设备与技术水平落后的潜在风险,有助于承租方技术设备的与时俱进,并依托于技术优势抢占并维持市场份额。尤其是对于技术变革迅速的传统企业和一些高科技企业来说,融资租赁的优势尤为突出。

(二)提高公司资产的流动性

融资租赁中,企业可以通过回租方式来盘活存量资产并获取在经营环节过程中急需的流动资金从而弥补资金缺口,达到增加承租方资产流动性的目的。此外,根据《租赁会计准则》中的规定,承租方可以在资金资本化与费用化方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允许在租金比例与留购方式方面有所选择。因此融资租赁在缓解承租方资金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其资产负债率。

三、融资租赁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

(一)对财务比率的影响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融资租赁获取资产有利于提高企业流动性,而对于企业售后租回被认定是融资租赁的,承租方通过改变资产形式,从而影响了租赁资产在会计报表中的结构。随着资产的出售,企业的固定资产减少的同时货币资金增加,资产总量不变。而在租赁后,企业通过长周期的递延支付租金,从总体上使得企业货币增加。姆律角度而言,承租方出售企业自有资产,企业资产的所有权被改变,而从实质重于形式的角度来看,企业是为了融通资金改变了自身的财务结构。简单而言,出租方是以承租方租回该项租赁资产为条件而进行购买行为的。然而,通常情况下生产设备都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某个企业将它这一部分的资产售出,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

此外由于融资租赁有一定的促销功能,促使企业的销售收入和现金流的增加,从而使承租方的利润增加;与此同时,融资租赁租入的资产是作为承租方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的,而其平均流动资产不会有较大的变化,故融资租赁会提高承租方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此外,除了提高流动资产周转率之外,融资租赁还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比率如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等产生影响,然而其升降的变动关系较难确定。

(二)承租人可能面对的财务风险

现实市场环境下,承租方对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与企业所在的经营市场环境所掌握的信息往往不完全、不及时甚至是不准确的,这便导致他们在融资租赁过程中的未来收益产生了严重的不确定性。这种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的不利情况与收入的不确定性将给承租人融资租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承租方在融资租赁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可能发生在租赁期的确定、租赁资产的余值估计、市场利率的变动、租赁资产购买方式方面,具体主要表现为余值风险、现金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

1.余值风险

租赁资产余值是指自租赁开始日起估计的约定租赁期届满时所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控制余值风险,出租方常常希望由承租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能购买租赁资产,因而租赁资产的余值风险便转移到了承租方。

2.现金流动风险

现金流动风险是指因市场经营换进的不断变化,承租方在租赁期内无法按期支付租金的可能性。而出租方为了预防这种可能性的发生并尽早地收回投资,一般会将租赁期限设定为五到十年,而这往往小于大多数租赁资产的使用寿命,这反过来便加剧了承租方每期偿还租金的压力,从而到这承租方现金流动风险的提升。

3.利率风险

在融资租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利率风险,主要是指因利率变动所导致的融资租赁的承租方所支付的租金受到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融资租赁中承租方所支付的租金通常以固定利率进行计算,但当市场利率变动时,尽管各期的租金在数额上仍然固定,但如果用市场利率作为贴现因子来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结果必将发生变化,这便意味这融资租赁中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存在一定的利率风险。具体而言,利率上升则最低付款额现值下降,对承租方有利;反之则现值下降,对承租方不利,还租的负担显著提升。

四、总结与相关建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度与广度的不断拓展,并且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融资租赁业在中国正由起步向蓬勃发展不断迈进。近几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融资租赁为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推广管理理念与人才以及拓宽渠道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此可见,融资租赁在在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综上所述,融资租赁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产生影响,具体体现在因融资租赁过程中部分信息不能完全有效表述披露从而对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误导,以及因融资租赁资产的所有权问题而对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及其他关键财务比率产生影响。二是承租方在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过程中可能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余值风险、现金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等方面。

既然这些财务风险已客观存在,那么企业就应以正确的态度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面对。首先,承租方应建立尽可能完善的风险监控和预测机制,并进行数据的搜集分析与处理,以做出更为科学有效的风险应对决策。其次,在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控和预测机制的基础上,风控部门还应加大对定量技术的研究与运用,通过合适的计量模型,结合国内金融市场的相关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经营分析和预测。最后,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以上措施都是建立在企业中专业人才和专业技术的基础上的。为此,承租方企业在外部招聘的基础上也应在企业内培养出一批兼具经济、管理、金融、贸易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晓冬.我国融资租赁发展问题研讨[J].时代金融旬刊,2015(3).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现金流分析

1 现金流的含义和重要性

1.1 含义:现金流是现财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记录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对外投资、对外筹资等产生的现金流入、流出,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收支状况。按照现金流性质不同,分为经营性现金流、投资性现金流和筹资性现金流,三个部分构成了企业的现金流。

1.2 重要性: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的每个环节之中,对企业而言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1.2.1 现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原动力。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货币到实物,再由实物到货币,通过现金流入流出实现价值增值。此外,企业经营扩大、增加规模都有大量的资金需求。

1.2.2 现金流制约企业的生存。企业的持续经营有赖于源源不断地现金流,如果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没有实现现金流的回流,将直接影响下一个生产周期的正常运转。企业的账面利润高不足以说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实力强,企业账面亏损也可能因有足够的现金流而得以生存。

1.2.3 现金流决定企业的风险承受力。企业的发展避不开风险,而决定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是企业的现金流而不是利润。现金流充足表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风险承受能力强,投资者、债务人的信心就会增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实际上很难体现企业真正的偿债能力,因为流动资产中包含应收账款、存货等变现能力不很确定的资产,而现金流却是企业实实在在、可以立即用于偿还债务、抵御风险的保证。

2 单纯依据利润判断企业经营情况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的财务管理观点认为,利润是最核心、最具价值的财务指标之一,能够全面反映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企业未来的价值。大量资料显示,倒闭破产的企业并不是都缘于亏损,美国Grant公司、安然公司等在连续盈利情况下依然破产的例子,就足以说明盈利的企业并非都经营情况良好。

2.1 利润并非企业真正的“收益”。利润的计算基础是权责发生制,遵循配比原则,即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凡是在本期应当确认的收入和担负的费用均作为本期收入和费用处理。高利润的企业往往因为大量应收账款陷入支付和偿债危机,在整个社会资金链条紧张的情况下尤为突出。

2.2 利润存在相当的操控空间。企业基于各种原因以做大收入、降低成本,或以其他业务利润或营业外利润弥补主营业务利润等手段粉饰利润状况,极易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假象,必须借助现金流加以辨别。

3 如何运用现金流判断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情况

3.1 分析净额增减,整体把握现金流。分析企业现金流情况,首先应关注企业的净现金流。一个企业在投资和筹资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净现金流增加越大,企业的收现能力越强,活力越强。如果净现金流是负值,虽不足以依此判断企业经营情况,但至少是不良信号,预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欠好。

3.2 分析现金流结构,把握企业盈利点。分析现金流结构可了解企业现金流的来源和去向,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创现能力和资金实力。

3.2.1 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这是最能体现企业自创现金能力的指标,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赖于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净现金流越大,企业的财力根基越稳固,偿债能力和对外筹资能力越强。

企业正常经营、购销平衡时,可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购进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作比较,差值越大,企业的销售利润越大,回款越正常,创现能力越强。

此外,可以把销售商品和劳务收到的现金与经营活动的全部现金流入作比较,可以大致了解企业主营业务是否突出,是否依靠非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利润。

3.2.2 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分析投资活动净现金流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不能以“正、负”简单判定优劣。当企业处于扩大规模、对外大量投资阶段,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不能弥补现金流出必然导致投资净现金流大额“逆差”。

3.2.3 筹资活动的净现金流。如果筹资性现金流中权益性资本占比较高,则说明企业资金实力增强、财务风险较低;反之企业的利息负担较重,未来偿债压力较大,财务风险较高。

企业的净现金流为正值时,若主要是依靠经营净现金流的贡献,表明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向上;若经营净现金流为负,单纯靠投资或筹资净现金流弥补,则至少说明企业经营占用资金较多,状况欠佳。

企业的净现金流为负值时,不能单纯依此判断企业经营状况,但要关注企业的资金运用情况。如果企业对外扩张增加了有效投资,且经营净现金流弥补不了投资净现金流的缺口,则企业虽然短期资金紧张,但一旦投资产生现金流入就可改善优化现金流情况。

3.3 结合其他财务报表,综合全面分析。现金流是连接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纽带,运用现金流信息与上述两表相结合,能挖掘出更多关于企业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对企业做出更全面的评价。

3.3.1 盈利能力分析。可以计算销售净现率、净利润现金率等比率指标,判断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其中销售净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收入,净利润现金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净利润。前者反映了企业经营中资金的回笼情况,该比率越接近1,说明资金回笼越快,资金占用越少;后者反映了企业每实现一元账面利润对应的现金支撑,该比率越高,利润的质量就越高。

3.3.2 偿债能力分析。可以计算现金比率、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等指标,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现金比率=经营净现金流/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经营净现金流/负债总额。前者反映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至少应能保持在1:1左右;后者反映企业使用当年经营现金流偿还所有债务的能力,合理的比率值既能体现企业较强的偿债能力,又可反映出企业管理经营现金流的能力。

3.3.3 综合支付能力。综合支付能力=经营现金流入+投资现金流入-偿还债务的现金支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如果该指标大于零,表明企业当期的现金流入能够满足经营支出和支付到期债务,且仍有盈余用于投资和股利分配,反之则表明不能满足经营支出和支付到期债务,如果不能扭转,长此以往,企业将面临支付风险。

4 运用现金流判断企业经营情况的局限性

由于固有的局限性,现金流分析并不能“包治百病”。而且随着现金流分析愈来愈受到重视,企业也逐渐关注现金流的“形象”,有的甚至萌生操控动机。

4.1 现金流信息的历史性。现金流量表中的数据反映的是企业在过去一个会计年度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反映的只是过去的经营状况,不能体现企业未来的现金流情况和经营前景,因此在对企业进行预测分析时,仅能作为参考。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范文第3篇

登海种业(全称为山东登海种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由莱州市登海种业经过改革变更而成立的,002041为其股票代码。1998年登海种业成立,经过多年得到精心发展以及准确的市场细分与定位,其在中国种业多年连续排名第三。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并先后荣获部级和省级奖励,是国家重点企业。步入二十世纪,经过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的注册,“登海"这个商标在2006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同时,登海旗下的玉米名牌“登海”良种被评为山东省省级名牌产品。

研究财务报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以及比重结构对分析企业经营状况意义重大,同时也会对各级信息使用者产生重大的影响,各种数据的趋势情况以及波动起伏均可以反应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2012年度的资产负债率为28.73%,同时2013年度的资产负债率为25.81%,2013年度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但趋势波动不大,虽然可以表明企业在一年的时间里降低了债务,但是该企业资产对公司整体负债风险的承担能力却是有所下降。2014年度的资产负债率为26.49%,较2013年度的25.81%有所增加,说明企业债务增加,偿债能力减弱;企业2012-2014年度的股东权益比率连续增长,说明企业资产中由股东投资形成的资产逐年增加,偿债能力逐年增强;从横向角度来看,企业2012-2014年度的产权比率连续下降,分别从0.62降到0.54再到0.52,2013年降低程度较大,2014年与2013年之间相对稳定,说明企业所有者的资产对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有所增强,债权人对债务保障的能力越来越好,风险同时也不断降低。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范文第4篇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财务报表分析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科学准确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够给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为财务管理决策提高科学的依据。因此,为了加强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必须加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是企业信息披露的核心,也是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资料,它对所有投资者都是公开的。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结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仅能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和经营成果的大小,只有将企业的财务指标与有关的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因此就需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可以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揭示企业未来的报酬和风险;可以检查企业预算完成情况,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业绩,为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财务报表及相关资料为依据,遵循一定的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或依据的一项财务管理工作。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分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所反映的信息,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企业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通过各种分析方法从这三种报表中获得企业过去、现在、未来的信息,为企业决策提高依据。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的不同目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偿债能力分析、财务状况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四个方面。其中,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两个方面:(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为评价企业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而分析资产的流动性,包括营运资金、流动比率等;(2)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主要包括企业资产构成分析、权益构成分析、现金流量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即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分析包括总资产周转能力分析、流动资产周转能力分析、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分析和存货周转能力分析。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有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四、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财务经济分析很重要,但是在理论上却发展缓慢,同时严重脱离实践。本文认为,传统的分析框架制约了财务经济分析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实践出发,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内涵、目的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个系统的财务经济分析框架。 

 

 

一、引 言 

 

一直以来,人们十分重视财务分析,从最初的经济活动分析到财务分析再到现在的财务经济分析,许多专家学者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研究,像张先治教授提出了财务分析具有独立性和边缘性的特点,樊行健教授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财务经济分析,这些都是对财务分析有益的探索。然而要更好地解决财务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必须有一个确定的财务分析的框架结构,虽然有许多文献对其进行探讨,但一直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传统教学和实践中则一直采用的是“四要素”即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框架结构,这个框架结构内容太窄,层次太低,无法满足现实中分析主体的需要,同时在理论上也会带来很多误解,因此要使财务分析学科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对财务分析进行重新架构。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实践出发,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分析主体多元化,衍生分析多样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需要进行财务分析的主体不断增加,不同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企业经理为管理而进行分析,投资者为投资进行分析,债权人为贷款而进行分析,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主体为着不同的目的进行分析,研究主体和目的的多元化使得财务经济分析学科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析框架。再加上财务经济分析领域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扩大,在资本市场、企业重组、绩效评价、企业评估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衍生出投资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盈利预测分析、信用分析等细化的、专题性的分析目标,使得财务经济分析框架日益模糊,难以确定。 

(二)学科名称不定,学科归属不清 

与其他学科有确切的名称不同,财务分析领域的名称极其混乱。有称会计分析的,有称财务报告分析的,还有诸如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财务经济分析、经营分析等,这是因为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引入的是前苏联的经济活动分析学科,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才由经济活动分析转化为财务分析,但在引入国外财务分析类教材时,名称各种各样,导致了目前这种状态。这些名称看似相同,但在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差异,使得人们常常对财务分析领域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模糊不清。 

财务分析学科不仅名称不定,而且还存在学科归属不清的问题。由于财务分析最早起源于银行对贷款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后来又发展到对损益表的分析,这使得一部分学者认为财务分析是会计学科的延伸。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财务分析应当放在财务管理学科里面,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但是不管是将财务分析放到会计学科下,还是放到财务管理学科里,它们都无法向财务分析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所以财务分析在理论上发展缓慢。 

 

三、基于实践需要的财务分析内涵 

 

(一)从分析主体来说,最终目的是分析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分析内涵难以确定主要是因为财务分析的主体多种多样,财务分析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要确定财务分析的内涵,必须从实践出发,抓住核心,对财务分析主体和目的进行高度逻辑概括。财务分析主体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分析主体和企业外部分析主体,对这两类主体分析目的进行归纳,我们发现这两类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历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分析未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展望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管理、投资决策和其他一些目标提供依据。由此可见,不论是内部分析主体还是外部分析主体,尽管它们的分析目的不同,但都要判断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是财务分析内涵的核心。因此财务分析领域的研究对象是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判断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从学科来说,目的不同,分析手段不同,是独立学科 

通过分析主体—分析目的—分析内容的思路,我们理清了财务分析的内涵,它把企业财务作为起点和终点,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影响企业财务的重要经济因素,能够充分体现这个内涵的只有财务经济分析这个名称。 

在明确了财务经济分析内涵的同时,我们也解决了财务经济分析的目的。虽然不同的分析主体有不同的分析目的,以及还有许多细化的、专题性的分析目的,但是它们都统一到一个相同的最终目的:即判断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虽然财务经济分析学科与会计学科、财务管理学科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经济分析的主体、目的和内容得到了扩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会计学科和财务管理学科的新学科。 

 

四、财务经济分析的内容框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实践中财务经济分析的目的是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测,而目前的财务分析领域的内容体系大多是仅仅评价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对财务经济分析体系的内容重新架构,使其从理论上满足实践的需要。根据财务经济分析的内涵,我们认为财务经济分析体系包括3个部分: 

 (一)对企业已有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解 

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首先要对企业的背景以及竞争业绩进行了解,包括企业的性质、实际控制人的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盈利能力等。在这个部分,分析人员主要是进行资料收集以及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进行理解。财务报告是对企业历史状况的一个综合反映,因此通过对财务报告的研读,根据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关键数据的变化来掌握企业当前的状况。 

(二)对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在掌握了企业当前状况以后,要想判断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要对在未来一段时间影响企业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将这些因素按照从大到小,从外到内的次序对这些因素分层进行讨论。 

⒈环境分析 

任何一个企业都受到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好时,企业普遍受益;经济环境不好时,企业普遍萧条。因此做财务经济分析时,首先要对宏观经济状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对国际经济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有所了解,并要分析现有经济状况对企业有何影响。 

⒉行业分析 

所有的企业都属于相应的某个行业,而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进而决定了行业的利润率,而行业的利润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企业在本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所采取的战略也不同,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有影响。 

⒊竞争者分析 

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还取决于他的竞争对手在未来的表现,如果竞争对手强,则对企业未来财务目标的实现是个威胁;如果竞争对手表现很弱,则有利于企业未来财务目标的实现。因此,对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现行战略、能力、可能采取的行动等也需进行分析。 

⒋企业自身分析 

除了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行业结构特征以及竞争对手要进行分析外,企业本身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更加重要。因此除了要对企业本身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外,还要对企业拥有的优势资源进行分析,包括资本规模优势、营销优势、研发优势、企业文化优势等,这些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均有重要的影响。 

(三)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 

通过对企业现在状况的把握,以及对未来影响企业的各个方面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测、评价,从而满足各方面分析主体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财务经济分析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系统框架。在这个体系里,我们从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出发,分析影响企业的内外因素,从而得出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是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每个部分都有着丰富的内容,需要理论研究者不断地去充实和完善。对这个分析体系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分析主体都要将其全部分析,但所有的分析主体都能在这个分析体系里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金昌. 简论建立财务分析学的必要性[j].会计研究,1994(5). 

[2] 杨有红. 关于建立财务分析学的思考[j]. 会计研究, 1994(6). 

[3] 陈共荣, 龚慧云. 构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学的思考[j]. 经济理论与实践, 1996(5). 

[4] 樊行健. 试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构建[j]. 会计研究, 1999(5) . 

[5] 张先治. 构建中国财务分析体系的思考[j]. 会计研究,2001(6). 

[6] 王玉春.试论财务分析学科的研究对象[j].财贸研究,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