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舞蹈教学体系

舞蹈教学体系

舞蹈教学体系

舞蹈教学体系范文第1篇

一、概述体育舞蹈教学方法体系

(一)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

体育舞蹈的种类较多,所以其教学内容十分丰富,在教学形式上也不拘泥于某一形式。体育舞蹈所体现的自娱性与社交性的特点使其得到了大众的青睐。体育舞蹈有赛场规则、严格的动作和艺术规范,还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属于具有较强娱乐性和表演性以及健身性与竞技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它的重视。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和训练时,应尽可能地将音乐和舞步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利用舞蹈动作的音乐内涵表现舞蹈动作中的音乐意境,在训练过程中主要是男女双人进行和谐的配合,其中,男生在体育舞蹈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领舞,而女士作为随舞,所以男士在进行领舞时应加强信息的表达和传递,教学中采取的将男女分开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过渡性的教学,各自的舞步之后,男女双方就能相互交换舞步,从而更好地掌握步法,从而实现男女合舞的和谐统一。

(二)学习认知过程。

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往往需要经历感性至理性、已知至新知、模仿至创造的过程,所以学习和认知的过程十分复杂。从感性到理性来看,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往往是从单一的基本动作做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所掌握的基本动作就会增多,而后对动作逐渐的进行组合,到了这一阶段,学生就从最初对体育舞蹈的感性认知转移到理性的认知,学生通过学习,具备对所学的技能进行归纳、总结以及推理等普通的逻辑能力。从已知到新知来看,体育舞蹈教学要求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之前,必须对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应用,这属于学习上的迁移,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进行教学。从模仿到创造来看,主要是学生在学习中模仿教师示范的体育舞蹈技能,动作技能熟练之后,再结合自身特点跳出具有创造性的舞步,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并加强对学生思维创新和个体能动性的培养。

二、体育舞蹈教学构建策略

(一)理性的构建策略。

首先编订体育舞蹈课程,明确课程目标,从而更好地明确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并将其作为教学方法分类的依据。一是根据课程目标对其进行分类,在整个体育舞蹈教学实践中始终以实现总目标为主线,并将总目标进行划分,且划分的子目标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上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应采取启发、诱导、发现等方法进行教学;而为了提升学生的表现力,则采取模仿学练的方式进行教学。二是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分类,即采取单元教学计划,又可分成连续课时和连续教材单元,从而形成全年的教学计划。三是根据教材内容分类,即结合教材的内容,针对性的确定教学方法。

(二)实践性构建策略。

一是从教师的教来看,主要采取教导、引导和示范等方法。教导法主要采取的是直观法和语言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程序教学法以及预防和纠错等教学方法,鉴于体育舞蹈教学单元较多,因此完整法和分解法又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引导法主要是指采取诱导、启发和发现等方法,即结合学生的实际,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行对套路动作进行编排。而示范法,则是通过教师的示范给学生带来影响,例如教师的行为和气质以及形象,尤其是体育舞蹈技能。二是从学生的学来看,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认识、掌握各种体育舞蹈技能的方法。包括测验法、舞蹈欣赏法、比赛法、对镜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念动练习法、强化练习法、重复练习法等。各种体育舞蹈学习方法要想合理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独立学习,并随时接受教师的指导;尊重舞伴,保持与舞伴的协调关系;选择自身最适合、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理论方面充实自己的头脑,使掌握的知识更全面;多参加体育舞蹈比赛,以赛代练取得好的效果。

舞蹈教学体系范文第2篇

一、舞蹈教学中肢体记忆的巨大作用

(一)条件反射对肢体记忆的重要性

中职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舞姿的学习。所有要通过反复练习的学习都要一个特点,那就是记忆。着里的记忆指的不是头脑的记忆,而是肢体记忆,用身体去记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时间长了习惯成为了条件反射。启示条件反射也是舞蹈教学终极的目标之一。通过条件反射。就形成了衔接并连贯的舞蹈了。

(二)节奏对肢体记忆的重要性

舞蹈跟音乐是互相配合,互相辅助,舞蹈也可以看做是具象化的声音。因此舞蹈是在达到一定规范的节奏当中,然后以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节奏感的培养。节奏在我们生活当中到处都有。如书评时钟的哒哒哒节奏,给人以稳定;摇滚朋克的节奏,给人以激情;红绿灯不停变换的节奏,给人以冗长;打字敲击键盘的节奏,给人以庸碌,各种各样的节奏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每个部分。养成聆听节奏习惯,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媒介的门,与万物都产生交集,让舞蹈教学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像《舞出我世界》里面的主人公,舞蹈已经成为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一种方法,在这种形式当中,他能够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东西,映照出心中美好的远望,可以说舞蹈已经变成与主人公的命运轨迹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肢体语言与舞蹈教学之间的联系

(一)舞蹈是肢体记忆的反映形式

可以说舞蹈教学,都是在原有动作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换句话说,所有舞蹈都是再用肢体模仿。模仿的核心就是肢体记忆。不管是从舞蹈的原创性的来看,还是从已有舞蹈教学来看。肢体上的记忆都是其凭借的主要的基本条件。肢体记住了痛苦,难过,害怕,悲伤,大风大浪,舞蹈就以夸张的手法,达到与其神似的效果。我们的舞蹈教学就是把这些记忆,用肢体的动作形式来进行艺术化的表演。

(二)肢体记忆和舞蹈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舞蹈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就是在舞蹈完成的过程中,以一种自然,流畅,不虚伪的心态表现出来。肢体的记忆,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舞蹈与节奏的世界里,让其身成为音乐盒节奏的媒介,使每一个动作都能流畅进行够,在条件的反射下,完成肢体记忆。在舞蹈教学过程,考虑的不再是动作的幅度到不到位,而是精神范畴上对舞蹈本身的感受。

三、肢体记忆与舞蹈教学的融合

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和专业舞蹈院校里的学院派教学有一些区别,学院派的教学是建立在身体、能力各素质都达到一定标准后的成熟性高密度教学。“课堂课可以从普通的教室到专门等舞蹈训练室或者是专业的剧场或是剧院。高密度的学院派舞蹈教学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产物,我们把它比做一座“桥”,是沟通“历史”“以后”“古今”的枢纽,又是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转折”。是整个社会舞蹈教学历史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环节”,它也建立了自己的“学院流派”。而中职舞蹈教学仅停留在为日后适应教学为前提的教学中,尽可能的把学生塑造成多能跳能教能遍的多元型人才。如今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告诉我们,现在的舞蹈教育不能再用以前的古老的教学方式,如果用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及老的教育机制来开展现在舞蹈教育是行不通的。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个人还是比较难进行层次分明的教学方法。

(一)学生的表演习惯应着重培养

有很多学生熟练的掌握舞蹈的知识和动作,但是上了真正的舞台,就无法照常发挥。在中职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堂当成舞台,使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提升对舞蹈学习的热情,这样能让学生在真正的舞台上表演时减少一定的紧张感和压力。

(二)提升学生对旋律和节奏的体会

首先学生要有对音乐有一定的见解,熟悉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才能使舞蹈融入到音乐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在学习舞蹈之前,让学生对音乐作品实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作者想通过音乐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情节变化等等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在学生充分了解作品内容,形成一定的感情理解,就在这种基础上,在进行舞蹈教学。例如《金孔雀》这首歌曲,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悦傣族人民传统习俗、人们在庆祝泼水节的情形、欢愉的场面等内容,然后用多媒体播放“孔雀舞”的基本姿态、舞步等内容,感受舞蹈中主角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在加大对这些内容的深度学习之上,然后在让学生进行对舞蹈表演的练习。

(三)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同步提升

舞蹈教学体系范文第3篇

1.以鼓励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当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受到表扬和肯定时,其心理就会产生积极、主动和愉快的思想体验,学习态度就会变得积极向上。相反,当学生学习行为和表现受到批评或否定时,其心理就会产生失意、挫伤感,意志就会变弱,学习缺乏主动性。因此,激发和鼓励学习是基本和有效的教学法。恰到好处地运用鼓励方式,以浅易的道理帮助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到适时、适度、科学、合理地鼓励评价,消除学生的思想负担,教学实践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如在舞蹈实践教学中,当学生通过刻苦练习与探索完成了一次完美表演或是精彩演出,其内心一定充满快乐,这时,老师就要及时、准确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给予表扬,切不可指责、批评,特别是有些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舞蹈技巧或概念等方面理解得都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这些学生学习思想情绪波动较大,鼓励式教学法能很好地增强其自信心,使之克服困难,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

2.强调学生各学习阶段的评价

舞蹈学习由于个人身体条件、舞蹈基础、生活经历等不同,决定了学生不同的舞蹈气质、舞蹈感悟、舞蹈表现等。教师应深刻认识并严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差异建立不同层次化的评价体系和目标,不以几次抽查、考试,或是演出成绩的好坏将学生划为若干等级。对待学生舞蹈技术的进步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客观和中肯的评价。同时,通过评价手段提高学生参加舞蹈学习的热情,激发其学习舞蹈的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刻苦训练,让自信和快乐充满课堂。

3.强调对舞蹈艺术实践活动环节的评价

实践活动是想象与联想、思维活动的基本源泉,是学习和钻研科学知识,培养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舞蹈艺术的训练和教学过程就是舞蹈艺术表演的实践过程,所有的舞蹈教学、都应以学生的艺术实践为核心,激发和鼓励学生勇跃参加各项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舞蹈和音乐艺术空间,获得肢体审美艺术体验。学生的舞蹈艺术实践活动是学科考察的一种动态评价,教师充分利用舞蹈表演和教学过程,认真组织反馈的形式,可以是学生个人、小组、男生或女生、班团干部等,如民族舞专项汇报会,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展开舞蹈艺术构思和创编等。经过创作、排练、表演达到互相交流合作和激励的目的。同时,由优秀学生和专项教师组成的评委,可根据现场表演的艺术效果,给表演者合适的评价。最关键的是,从节目创编到组织排练、舞美道具、服装设计、灯光和场地布置,到最后评价的各项内容,全由学生独立操办。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应是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是引导者和协助者,这既提高了舞蹈艺术表演水平,也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服务意识加强,组织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得到了更好的锻炼。

二、实施舞蹈教学评价的把握性原则

1.教师与学生同是评价的主要对象

传统的教学法多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教学形式与结果由教师一个人决定,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机会不多。在舞蹈艺术实践中,舞蹈艺术是技术与肢体高度结合的产物,学生要真正取得进步,就要积极主动、勤学苦练,真正参与到舞蹈教学实践的各项评价环节中去。当然,在教学评价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会比较爱面子,但经过教师的耐心鼓励和引导,就会有好的收获。如在实践教学中对民族长鼓舞如何表现韵味与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在各自认真表演之后,围绕艺术动作韵味展开评价,提出观点,畅谈体会和感受,最后由教师做综合发言和总结性的评价。论述长鼓舞韵味的表演要素,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探讨和总结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是舞蹈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决策者,更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建立起平等、愉快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评价能力。

2.完善舞蹈教学和评价制度

当前,舞蹈教学的评价方式多以单一的量化考核方式为主,笔者认为,教师更要注意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方式:一是重点关注学生积极参与的思想态度的评价,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态度的变化、参与意识并及时进行评价,表扬思想端正、态度认真的个人和班组;对于个别学习不认真、思想不够集中的学生,教师应有意识地肯定成绩,并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心,从学生个人的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全面了解和鼓励他们。二是重点关注舞蹈教学与艺术实践的过程。教师充分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绝不可仅凭对个人的平时印象打分,也不是以某种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建立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步骤,让学生监督评价过程,接受和认同评价体系。

总之,学生以主人翁的思想态度投入到舞蹈教学实践活动中,对于自己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取得的成绩,教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可以让学生看到希望、干劲更足。当然,对参与效果评价的学生,因为其个体差异,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性质决定,但总的原则是,要让参与评价活动的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同时,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鼓励性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或肢体形态语言,重在关注学生发展方向和过程,弱化等级与结论,全方位发挥、形成开放性的评价机制,使评价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良好心境,从而提高舞蹈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的效果。

参考文献:

舞蹈教学体系范文第4篇

(一)舞蹈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舞蹈教学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具备专业的理论研究部门,能够通过对舞蹈教学的专门研究,不断提升舞蹈教学水平[1]。但是,部分大学在舞蹈教学体系建设方面较为落后,行政力量未能发挥出实效,影响了体系的建设,突出表现为:缺乏统一的教学标准与评价标准,教学深度不够,缺乏层次性与系统性。

(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大学舞蹈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获得舞蹈中的独特美感。但是,当前在大学舞蹈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相对落后,教学方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教学方式单一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僵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进一步降低的舞蹈的教学质量。

(三)忽视了舞蹈教学育人功能表达

舞蹈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舞蹈动作的同时,需要使学生在其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从而使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以及道德品质得到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过于关注教学质量,过于注重学生舞蹈动作或是考试成绩,忽视了在舞蹈在育人方面的作用[2]。将舞蹈专业功能与育人功能分离是大学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忽视了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指导,也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以及社会问题较为严重的重要原因。

(四)学生学习舞蹈目的不明确

大学舞蹈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很多学生舞蹈基础薄弱,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初次接触舞蹈,由于其年龄、骨骼等方面的因素,舞蹈水平的提升尤为困难。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舞蹈教学并不重视,仅仅关注于其在身体素质提升方面的作用,对于舞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美感表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舞蹈训练是一项极为艰苦的过程,很多学生学生思想浮动,表现浮躁,影响了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长期得不到有效改观,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大学舞蹈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一)尊重学生自由发展,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大学生情感丰富,性格多样,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同时,不同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适应性程度是不同的,对于不同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也不相类似。舞蹈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在教师实践中,充分结合学生情况,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提升学生整体舞蹈水平[3]。舞蹈本身具有较强的个性,是舞蹈家对自然、人文、社会以及自身情感的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

(二)完善大学舞蹈教学体系,推进大学舞蹈教学理论研究进度

大学舞蹈教学体系要充分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减少政治干预,通过加强自身教学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在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通过成立专业的教学理论研究小组,深入分析当前教学现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制定专门的教学内容,适应本校舞蹈教学水平的提升。舞蹈教学体系的建设要遵循科学的方法,保证体系的系统化与层次性,从而保证教学的连续性。从长远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学体系要具有足够的兼容性,能够与其他学科衔接,在辅导性的学科上提高教学时间,例如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以及艺术哲学方面,加强对教学的辅导功能,从而提升整个教学实践效果。

(三)增强大学舞蹈育人功能,丰富大学舞蹈教学方式

大学舞蹈不仅仅应该关注于学生在舞蹈动作以及基本素质的提高上,更应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舞蹈是一种实践美学,尤其是具有传统特色的民族舞蹈,在美感表达上独具特色。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舞蹈中的民俗典故以及主题思想,达到舞蹈教学的育人目的[4]。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舞蹈教学的吸引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竖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从而为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鉴定基础。

三、结语

舞蹈教学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舞蹈学专业 复合型人才 教学改革

在舞蹈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关系到教学怎样达标、人才能否合格。因此,研究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利用综合型大学的优势,坚持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艺术人才为目标。在舞蹈学专业教学中,以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汉唐古典舞、西方现代派舞蹈为基础,结合东南亚舞蹈元素,结合现代市场的需求,进行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笔者结合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实践,对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建立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

建立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是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舞蹈教育专业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型学科,改革开放以后,所需的艺术教育人才更趋向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积极响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坚持素质教育,强调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着重解决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问题。在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建立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是关键。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的建立,在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同时,应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在进行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过程中,结合本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建立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在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中,不仅要注重综合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专业教育,力争培养能通晓多种艺术技能的符合我国艺术教育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

在舞蹈学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舞蹈学专业的发展,为适应舞蹈学专业发展的需要,应着力培养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在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上,建立培养舞蹈教育复合型人才模式的教学计划,利用教学计划培养舞蹈教育复合型人才。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在教学模式方面,优化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主动顺应时代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舞蹈学专业的教育需要。具体来说,在舞蹈学教学方面,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不仅加强了舞蹈史论的学习,还加强了对舞蹈基础的训练。另外,在舞蹈学专业教学计划上,对原有的舞蹈学教育计划也进行了修订,使舞蹈学教育计划日趋完善,以达到培养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三、改善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方法

改善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深化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改善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方法,建立培养舞蹈教育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方法, 在教会学生研究一般性教学规律和方法的基础上,应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艺术实践等立体三维交叉培养模式为主,培养学生的舞蹈知识和能力素养。改善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方法,用师生互动、全员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方式来推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培养多领域、多学科综合发展的舞蹈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改善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方法,还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二是遵循社会对舞蹈教育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计划调整;三是创建“学习团队,实施导师制”,采用“立体三维”的培养方法。

四、创新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实践

创新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实践,是现代舞蹈学专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创新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实践,全方位渗透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系统,应坚持构建多渠道、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注重构建各种课外延伸教学系统以及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培养、文化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密切性。在创新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实践方面,通过课堂、课后、课外延伸三大系统,进行实践教学、教学实践和综合能力培养,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课程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可以加强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舞蹈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以多层次立体交叉式的集成舞蹈教学系统,创建与专业教学相关的相近学习团队,只有实现对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实现教学渠道与空间的多元化、立体化,才能使建立起来的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结语

总之,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加强学生综合性艺术创造能力,培养跨专业复合型舞蹈艺术人才,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应建立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体系、优化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模式、改善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方法、创新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实践,不断探索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深化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伟.对艺术学及舞蹈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新美术,2011(5).

[2]佟丽丽.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如何促进就业[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12).

[3]邹小燕.综合类高校舞蹈学专业的边缘与错位[J].艺术探索,2010(4).

[4]常娟娟.论高师舞蹈专业中艺术实践课的教育价值[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