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必修方法

高中语文必修方法

高中语文必修方法

高中语文必修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选修课 语文教师 中学生 教育教学

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注重的是必修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选修课出现了多样化、个性化等变化,成为了语文新课改下的重点。高中语文选修课具有学科性、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征,其对语文选修课实施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育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重视课程文化;变革教材内容,重构教材体系等方法完善教学,让语文课程也渐渐地充满活力。其中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实施就是一个亮点,但其选修课模糊不清,给语文教师带来一些困惑。比如说:语文选修课的目标定位不清楚、选修课服务主体存在的问题、课程评价的公平性存在的不足等。这些新的困惑需要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进行思考。因此,无论是高中语文教师还是中学生,都需要重视语文选修课实践,对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有很大的提升,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新变革

第一,更新教育理念,构建课程文化。首先,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相关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开拓视野,既要关注科学教学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某学校的素质定位为:自立精神、共生意识、科学态度、人文情怀等。其次,主体意识增强。突出教师是“教”的主导地位,学生是“学”的主体地位。再次,对语文的研究自觉性增强。语文教师主动参与培训、与学生对话、加快语文专业化发展。语文选修课的深入,使得教育文化、学习文化渐渐地整合为“语文选修课文化”。

第二,教材内容更新,建构教材体系。新课改以来,语文教材编写呈现多元化。选修教材按照五个模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从课程来看,语文选修课融入了“领域、科目、模块”;从教程编排来看,打破了以往的“文选、知识、助学、巩固系统”等编程。语文教师更加积极的探索建构学习目标、内容、评价、资料、方法、指导、实践活动等体系,为语文选修课体系的多元化、开放性奠定了基础。

第三,教学方法的完善,构建新体系。语文教师应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索”实现知识建构的重要性,通过接受性和自主性探索实现语文选修课课程实践。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中语文选修课中需要处理的矛盾关系。第一,语文选修课程与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关系。课程专家分析: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标准不同不能划分为同类课程,但要做到选修课与必修课相对应,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对应。目前一些学校开设的语文选修课程,都是围绕高考,虽然突出了共性特征,却缺少了个性特征。第一,有的语文教师把选修课当作必修课来教,使选修课校本特征被淡化,导致选修课实践与课程目标不一致。第二,不能很好地处理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如:选修课成了点缀、还有的选修课成了必修课。第三,语文选修课资源不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第四,课程教材选用与自主开发教材关系不合理。

其次,高中语文选修课实践方面的不足。第一,语文教师选课及选课指导存在不足。比如:语文选修课限制太多、学生选课过于盲目,没有收到好的效果、选课被教师或家长包办、选课指导过于功利性,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第二,语文教师教学与管理不足。比如:照本宣科,按照书上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把选修课当成必修课的复制品;选修课授课方式随意,忽视了教学主体,没有收到良好教学效果;选修课学习时间过长,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教师开设课程及配置不足。第三,课时与开设时间存在问题。如:语文选修课内容多,但是时间少;必修课和高考训练占用了选修课时间;选修课集中在高二,容易造成营养过剩与知识消化不好。第四,评价存在不足。语文教师通过评职称、定奖金为升学率标准;学生对语文选修课评价过于形式化;任意的评价;语文选修课在高考中体现不明显。

最后,高中语文选修课其他方面的不足。第一,选修课与必修课衔接内容不够。如:开设时间、教材内容、教学方式衔接不够。第二,选修课“非语文化”现象。如:不同学科都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不能把什么都归入语文素养,语文选修课不等于文学课。第三,高中语文选修课任意性存在尴尬局面。如:一些文学赏析类课程需要利用图书馆和阅览室的资源,还有网络资源,但在这方面教学条件缺乏。第四,高中语文选修课充满功利性。

三、完善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策略

首先,落实与完善高中语文选修课标准要求。第一,把握好选修课教学原则。如:语文选修课教学基础性和时代性原则;选择性和个性化原则;语文选修课教学多样性与层次性原则;创新性和人文性原则。第二,符合语文课程结构和要求,规范其开设和教学。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需要遵守课程目标要求,不能草率随意、不能单纯从教师知识储备和喜好决定教学内容、不能把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补习课等;选修课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不同;语文选修课需要个性与特色。第三,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需要衔接,提高学生全面语文素养。在开设时间、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衔接。第四,重视语文任意选修课的开设,确定好开设思路。比如根据学生的情况开设语文选修课;根据不同文学体裁开设选修课;根据学科知识的需求开设选修课;根据自主、讲座等方式讲授选修课。

高中语文必修方法范文第2篇

新课标指出:“选修课和必修课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选修课教学应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高中语文设置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不同学生有侧重地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以适应及满足其兴趣和潜能、未来学习和就业的需要”。但新课改实施以来,一些语文教师依然新教材旧教法,选修当作必修上。这种做法有违教材编者的初衷。怎么上,如何才能上好选修课,确是实实在在摆在众多一线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精选

解决这个课题,首先要理清选修课和必修课之间的关系。大多数选修课与必修课都有内在的衔接。选修课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学习,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和延伸,但又明显跳出必修的范围,旨在切实有效地增加阅读量,拓展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接受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发展个性,塑造人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各门选修课涉及的学科领域不同,具体的教学目标不求一律,各自的教学模式与教科书框架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性与多样性,给了师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由于选修内容比较庞杂,像必修教材一样精讲不太现实,而且必修与选修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指导性,强调“必”;后者着眼于差异性与多样性,需要“选”。如何才能做好“精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课程特点,从不同侧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阅读鉴赏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在选修课教科书中,多数选修课程还是以阅读鉴赏为主,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在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诗歌散文系列,让学生尝试诗歌、散文的写作;有关古典文学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古文化,阅读浅易文言文还可提高学生的阅读文言文兴趣和水平。总之,选修课在读写实践中激发学生对语文及中国文化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其次在安排落实选修课时还应考虑现实状况,选修教材的内容同高考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开设选修课同提高学生素质适应高考并不矛盾,但面对大量的选修内容,可以结合必修教材中的内容,从选修教材中补充必修课所缺乏的知识、技能、策略等相关内容,加强学生对选修教材的重视。因此选修课不能随意,不能太宽泛。

二、引导

做好不同版本相同或相近选修专题内容之间的比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方法探究选修教材内容的主题设置、内容裁减、学习方法引领、课后阅读拓展等方面的异同,实现学生、教师与选修文本的深层对话交流,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开阔选修教材视野,全面、深入把握选修教学专题内容,提升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如在引领学生学习《中国小说欣赏》中的《情真意切释猜嫌》时,因为《红楼梦》是江西高考语文指定的“名著导读”篇目之一,我首先回顾了必修教材中的《林黛玉进贾府》,对《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及内容进行再梳理,加强学生对这一名著的理解。小说的阅读欣赏能力同样是高考考查的内容,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在抓住小说鉴赏主要途径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根据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描写、情节、人物性格进行了辨析,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困惑与疑问,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化了对于我国长篇章回小说艺术成就的认识和理解,调动起学生阅读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积极性、自觉性。再如学生因为知识和阅历的关系,对于有些内容不一定能准确把握,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涉及到文言知识和时代文化背景,教师要讲解清楚,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内涵。

三、自主探究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学习个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这也是选修课程开设的初衷之一,自然也就成为教师开展选修课教学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选修课教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不同的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进而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的人才。选修课教科书,既区别于讲义式的大学教科书,又不同于坊间知识性训练型的课外读物,而是建立了学生学习系统的“学本”。它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很自然,个性化是选修课的核心特色之一。在内容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某一选修模块,也可以在同一选修模块内依据兴趣、能力等选择不同的方向。

学习方法与过程的选择性与个性化也是选修课的一大特征。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别学习、合作学习,讲授式、专题研究式、索引资料研究式、主题辩论式、实践活动式等都可作为选择的样式。比如《语言文字应用》,教师可以先选择讲授法,让学生了解相关理论与方法;再采用材料阅读法,让学生学会搜集、筛选、整合、处理信息,增强能力;随后,采用专题探讨、成果展示等方式,通过观察、发现、讨论、对话、写作等活动,给学生以实践的机会,在感知、体验、应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提高。

高中语文必修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选修课 有效性 设计开发

新课程标准实施迄今已有多年,高中英语学科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无论是课程内容体系的编排,还是理论架构的完善,亦或英语教研的研究及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提高等,都有长足的进步。在深入推进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结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标核心理念,高中英语选修课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地位也日益受到重视。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开设是建立在保证整体英语教育水平的前提和基础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师资队伍,以满足学生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为前提,为完善学生英语素养、跨学科学习、跨文化交流提供助力,从而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并为后续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新高考方案背景下,高中英语选修课程设计与开发面临的双重挑战。一方面,英语教师必须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知识内容衔接与拓展。新高考方案对词汇有较高的要求,即至少要完成3500词汇量来算,这需要完成最少9个模块的学习,除了必修5个模块以外,还要完成4个模块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的4个模块选择不仅要考虑学生兴趣与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到新高考方案的有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选修课的设计与教学达到要求。另一方面,英语选修课还要以课程标准的语言技能为目标,有效拓展学生的英语技能,在听、说、读、写等能力上达到七级到八级目标,甚至实现九级目标。这就更需要广大高中英语教师积极探索高中英语选修课的设计与开发,使学生能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学习到更多的英语知识与技能,能流利自然阅读英语书籍及与外国友人交流。因此,如何开展高中英语选修课有效教学与评价,就成为了高中英语教师关注并研究课题。

一、基于新高考方案,处理好英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更新教学与教育理念,转变认识和观念,制定合适高中英语选修课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开展高中选修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要处理好英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就要深入理解新课标对必修课、选修课的定位。高中英语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英语一方面要促进学生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要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交流与交往。这实际上指明了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定位,必修课立足于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为有效深入学习英语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而选修课则是满足个人需要,为个人升学、兴趣、就业等进行拓展性学习和延伸性学习。但在选修课的实际开课中,由于高考应试需要、教师对选修课理解不到位等原因,选修课往往变成了复习课,讲授的知识往往也是“定语从句精讲”、“状语从句精练”等,这等同于将必修课与选修课归为从属关系而不是新课标要求的并列关系。这样的开课形式不仅会让师生模糊英语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定位,认为新课标不过就是换汤不换药,也就没有办法转变认识和观念,更新教学与教育观念更无从谈起,新课标英语教学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直接关系到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个性发展与发展性成长的重要问题。而新高考方案却给处理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新高考方案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1.比照于新高考方案要求,基于主题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资源和内容进行整合。如必修课的语言知识可以和选修课的英语语法与修辞进行整合,既要完成基本语法、语汇等方面的学习,还要通过选修课模块进一步深入语法与修辞,使学生在写作和表达上能更上一层楼,从而达到语言技能的更高等级。

2.充分研究和利用新高考方案,基于能力拓展的前提下,对选修课程进行设计与开发,充分利用新题型语法填空题、作文续写等新题型来开发和设计选修课,使之更契合新高考方案的有关要求。

由于英语选修课是灵活多样的,要因地、因人、因时进行课程设计,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与自我需求,就要求讲授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以开放、民主、发展的姿态来不断调整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其教学目标也要灵活多变。如果在职业高中开展选修课,我们就要将教学目标更多立足于学生的就业需要如文秘英语、经贸英语等;而在普通高中,我们要考虑学生升学及升学之后的专业需要,将教学目标更多立足于科技、文化、文学、阅读、笔译等发展性课程内容上。教学目标的确立,要求英语教师对学生要比较了解,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学习状况,更新教学内容。当然这对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来说,是一次比较大的挑战。以英语歌曲欣赏为例,教学目标不仅要定位在理解英文歌曲,更要重视情感的培养与跨文化的沟通上。如在教授All out of love这首歌曲时,不仅要了解Air Supply创作及演唱风格、成就,沟通时代差别,更要将All out of love内在的蕴味讲出来:当歌声响起,如烟往事穿越时空,穿越身边的声嚣光影、车水马龙,为我们筑起一道明丽又伤感的风景――牵手的日子、恋人的微笑、失恋的酸涩、深深的期待……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单纯、圣洁的爱的世界。由此可见,制度合适的教学目标既是对教师开设选修的挑战,又能加深教师对英语选修课的深化理解。

二、新高考方案背景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配置,将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热情积极参与到英语选修课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英语选修课的教学目标,体现选修课的设计与开发的有效性

英语选修课特别强调学生的个体需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一方面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求英语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要契合学生兴趣和需要,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教学中来。以旅游英语为例,英语教师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旅游景点,以熟悉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性学习,最后小组选代表以导游的身份来介绍景点内容。小组学习包含着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小组的讨论不仅要求每个同学参与到其中,而且还会在讨论中形成如何介绍的共识。这时候教师的引导就很重要,一方面要把握好学生介绍过程中的知识运用,如中英文之间的叙事差别、语言运用得当与否、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关键词汇表述清晰与否等,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介绍的情感表达与情感体验。通过这样的课程安排,学生不仅有了自我表达实践的一次机会,更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加强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达到英语选修课满足个体需要与情感体验结合的目标。由此可见,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本质上是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尊重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应当成为英语选修课的主要教学方法,这是由高中英语选修课的性质决定的。与必修课的区别告诉我们,选修课旨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与发展需要,换言之即是学生学习需求为选修课的核心导向。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包含着显性的和潜在的,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能够很好的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首先从本质上来讲,民主教学给学生表达机会,有了参与性;探究式教学能够激情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确立自主学习目标。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结合,不单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自主学习的必经之路。其次从手段方式来看,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都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就决定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等教学诸要素,教师只有优化这些教学配置,才有可能让学生接受。最后从教学目标来看,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跨文化交流奠定基础,是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归宿。终身学习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跨文化交流就必须深入了解英语文化与传统,这都离不开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因此,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方法,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积极、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实现高中英语选修课目标。

三、在新高考方案下建立开放、多元、互动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作用,推动高中英语选修课的发展和完善

新课标和新高考方案都提出要建立多元化、多样性的评价体系,反映出对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肯定,也是学生学习主体的体现。由于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用一个标准去评价学生显然是不合理和不公平的。开放式、多元化、互动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充分体现出英语选修课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开放式要求评价体系要有真实性与交流性,以便培养学生形成对英语选修课学习的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元化要求评价体系去单一化,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进步、学习效果与师生评价、自我评价等多个方面来进行,以便更科学合理体现学生学习英语选修课的整体情况。互动式强调评价应建立在民主、开放、平等的基础上,这样的评价重在沟通、协商,充满了人文关怀。重视评价双方的互动过程,强调评价双方的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多向认同,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教学管理者、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才能达到英语选修课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以上述旅游英语为例,在小组形式的学习过程中,既要看到个体在小组中的不同作用,又要看到每个学生学习进步程度,通过多元、多样、开放、互动式的评价,让每个学生清楚自己学习的情况,认识进步与不足,为学生提高自身学习提供参考依据。

新课标倡导英语选修课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形成性评价突出学生的发展作用,终结性评价突出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运用。两者结合,既要求体现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及发展走向,关注英语选修课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作用,又要求对学生学习英语选修课体现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从这样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选修课中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就要体现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合作学习需要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就应尽量与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真实的生活情景相接近,应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评价活动,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展现学生整体学习情况。

总之,基于新高考方案背景下,立足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协调并处理好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配置与教学资源,以民主教学与探究式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各个环节,就能有效达到英语选修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开放、多元、互动式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目标,以评价来丰富高中英语选修课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推动英语选修课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未亚,郑志恋.开设高中英语口语选修课的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8(05).

[2]王蓓蕾.新课程标准下英语选修课案例[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5).

高中语文必修方法范文第4篇

一、困惑与思考

1、修与必修的界定

困惑:许多高中语文老师可能会有这样的体会,必修课程的教学,除了重视了过程性的三维目标、凸显学生自主性之外,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差异不是很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选修课该怎么上呢?是不是只是让学生来一个“自主选课秀场”之后,让它沦为另一形式的“必修”呢?

思考:必修课侧重于知识的掌握、积累与运用,而选修课更看重对知识的理解、感悟、体验、实践与探究;必修课侧重做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而选修课更看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体验拓展、探究纵深,有着更鲜明的自主性;必修课要保证语文教学的基础与均衡性,而选修课则关注个性的培养与发展。

2、选修与高考的关系

困惑:在当代中国,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如果无视高考这根神奇的魔棒的威力,其推行过程必然是四处碰壁,其结果必然是头破血流。选修课,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目标的飘忽,让一向习惯于操练“规定动作”的语文老师失去了主张。这真是“给我更大的空间,我反倒感到茫然;给我更多的自由,我反而失去方向”。如何搭建架通选修课与高考的桥梁,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挥之不去的“苍茫心事”。

思考:与新课程相呼应的新考纲提出:“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如果不通过选修课着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然无法成功应对新高考。就在2007年9月12日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会上,教育部长周济透露,目前的中考和高中招生制度将进行重大改革,以克服我国教育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足”的“致命弱点”。今年琼、宁、鲁、粤四省区新鲜出炉的新课标高考试卷,已经出现了选做题,其着眼检测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相信今后这样的考题会更多,权重会更大,所以开好选修课与高考并不对立:我们所真正该关注的是,如何搭建选修课这―平台,以及怎样有效地用好这―平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应对新高考。

3、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定位

困惑:“选修”,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有所“选择”,有所“研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理所当然应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选修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谁将掌握更大的活语权呢?老师若在选修课堂上,仍然实行满堂灌,越俎代庖,包办一切,那岂不是变成了“有进无修,你选我教”了吗? 思考:选修课上,教师角色具有多元色彩,既是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参与者;既是施教者、引导者,也是学习者,地位上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不要紧握话语权不放,而应积极参与、融进学生的研修活动,学会倾听,与学生平等对话。

诸多困惑构成的层层迷雾,萦绕在语文教师的心头,不由得我们不去思考。如何拨散迷雾见青天,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选修课修习之路呢?

二、寻找突破口

1、迅速切换教学理念,切实构建师生鉴赏、探究、研习的平台

选修课,实质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延伸、拓展、提高和升华。简单粗暴地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或将必修课的补习课,上成应试的训练课,上成大学的选修课,都有悖于增设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初衷。《论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字的本义,就是小鸟反复地练飞的意思。选修课,该是且学且习的课程。所以选修课应将“自主、合作、探究”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在合作中探究,在研习中感悟,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悟有所得。

2、教师要重视业务的“再充电”与“升级”

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业务素养浅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迂腐,势必严重制约选修课的实际效能。所以,除了观念的更新,语文教师的业务的“继续充电”就成了重中之重。所以,教师应该自我继续教育,重视在岗进修,多读书,勤钻研,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努力做一个主动学习、勤于积累、敢于创新的底蕴丰厚的高中语文教师。

3、评价方式要有弹性

高中语文必修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选修课 存在问题 反思 对策

新课程正在每一门学科中进行,教学改革让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学科教学内容逐渐丰富,教学方法走向多样化。高中语文选修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在必修课之外,为学生设置选修内容,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让高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然而,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效果并不是那么好。对当前高中语文选修课进行反思是有教育意义的。

1.高中语文选修课现存问题分析

1.1高中语文选修课必修化

选修课的存在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是服务于高中学生的个人发展的。选修课给学生提供了选择性学习的机会,但这些机会被浪费了。首先,高考命题人对高考出题范围进行了规范,提出哪些选修课为考试内容,哪些在考试范围内,这些在考试范围之内的选修内容才有机会进入教学活动中。其次,高中学校的语文课程决策者为了节省教学管理力量,合理利用师资,避免教学硬件使用方面的矛盾,一切课程化繁为简,对学生进行学,这样,语文教学内容缩水不少。最后,高中语文教师剥夺学生选修学习的权利。老师为了方便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让许多学生放弃选修学习。

1.2高中语文选修课边缘化

无论从内容来讲,还是从数量来讲,选修课都占了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一大部分。但是,选修课内容很少,甚至不会出现在高考试卷中,这就阻隔选修课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能为选修课所吸引,将留给选修课的时间移作他用。从学生角度来讲,高中学生具有一定个性化学科学习需求,但大部分学生被高考限制,只为高考而学习,没有正视选修课内容。

2.加强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对策分析

发挥选修课的价值,是促进高中教学整体质量提高的关键。下面,笔者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提出选修课教学方法:

2.1建立合理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体系

高中语文教学应当满足语文学科发展及高中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当具有强大的资源意识。要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需要促进语文教学多样化与选择化,这就离不开选修课程的支持。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课程资源不足是影响选修课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中学校应当加大选修课经费投入力度,组织语文学科教师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利用教学活动、教材及专题研究等方式建立选修课程体系,促进选修课程水平的提高。在新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选修课分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等,学校可以从这五个方面入手,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设置选修课程,利用高中语文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

高中语文教师的个人素质对选修课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学校要对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特点及业务优势进行了解,对教师的潜能进行开发,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利用校内的师师交流,分享更多教学观点与教学想法。学校要寻找具有共同发展目标的合作性学校,加强校间互动,让选修课的开展方法更丰富,提高语文教师的选修课操作能力,促进高中语文选修课价值的发挥。

2.3利用体验、合作与探究方法开展选修教学

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利用合作与探究方式开展选修课程学习。选修课开展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选修课学习,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探究、多合作、多交流、多分享,一起在广阔的世界中发挥语文学科魅力,让语文学科的学习为学生带来快乐体验。

如学习《川江号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川江号子,引导学生一起听一听川江号子,体验川江号子中的情感。共同探究身边具有民族风味的小调,促使语文学习内容更丰富。

3.结语

加大对选修课的关注,有利于利用选修课扩展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给予学生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有利于当代高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选修课存在的真正意义,利用合理教学方法让选修内容发挥作用。只有必修与选修共行,才能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向正确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