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化学导论

工程化学导论

工程化学导论

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文章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思路与实施措施进行了积极、深入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全程化;就业指导;开展

1.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分年级实施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兼顾学生个人特征与社会需要,以期达到职业适应性。从就业的角度看,大学阶段其实是大学生进入职业领域前系统的准备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在于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能力,用职业理论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帮助学生做好从业前的准备,把价值观同知识的学习、素质的发展、能力的提高协调起来,把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涵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思想指导、应聘指导、创业指导等内容,并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分年级逐步实施,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将德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列入大学的教育教学计划,并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开设。

(1)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愿望,渴望通过四年的学习成长为有用之材。他们非常关心自己今后的就业问题,迫切希望了解所学专业与今后职业的关系,对学好专业,树立人生理想有着强烈的追求。因此,这个阶段是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最佳时期。大学一年级就业指导的内容主要有:介绍就业指导概论、介绍职业指导的主要理论、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了解所学专业以及相应的职业适应范围等。大一年级的就业指导应主要以课堂讲授的形式进行。

(2)大学二年级的就业指导大学二年级是转入专业学习的准备阶段。此时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定位十分重要,这时的就业指导应在大一就业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指导,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性格特征,和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初步定位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初步拟出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大二年级的就业指导在授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测试的具体操作,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定位个人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3)大学三年级的就业指导大学三年级已全面进入了专业学习阶段,也是最初的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此时的就业指导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职业发展目标学习专业知识,增加和选修有关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开展创业教育,掌握如何创业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大三的就业指导主要是以咨询和分类指导的形式进行,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创业意愿选修课程,参加社会实践。

(4)大学四年级的就业指导大学四年级学生进入了毕业阶段,此时的就业指导应引导学生根据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调整就业期望值,选择好第一份工作。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毕业生准备自荐材料,做好求职应聘的准备。大四的就业指导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内容包括当年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程序与方法,以及求职应聘的方法技巧。并开展模拟招聘,创业大赛等活动。

2.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材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教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并且都是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而不是面对全部在校大学生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全程化分年级进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目前还未开发出来,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编写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应该是一本比较权威的教材,该教材主要包括:社会职业与职业理想、就业制度与就业环境、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设计、求职择业的知识能力准备、求职择业的心理准备与心理调试、求职择业的程序与方法、就业规则与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等九个方面的内容。该教材内容全面丰富,但把整个内容都放在大学生的毕业阶段进行,显然是不够恰当的,应按年级分段教学。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还应增加以下有关内容:如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指导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专业定向,介绍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测评系统的操作程序等等,并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关内容和案例补充进教材,并根据分年级指导的要求,分册编写。

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除课堂讲授外,还可邀请校内外的专家、企业家、有成就的校友等知名人士举办专题讲座,并充分利用网络,例如全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卫星专网等的现代化通讯手段,引入名校名师、名企名家为大学生剖析就业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并组织一些模拟招聘、创业大赛等活动,通过多样化、多形式的就业指导,让大学生更好地接受职业指导教育,培养职业素养,提高从业能力。

3.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师资问题

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导论》;教学改革

一、引言

作为石油能源消耗大国,我国石油行业十分重要,石油生产行业领域存在专业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无论是石油生产管理,还是技术应用都急需专业化人才。因此,石油工程专业已经成为重点特色行业,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需要对《石油工程导论》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旧课程体系下《石油工程导论》教学问题分析

1.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的专业改革需求。

为了满足社会对石油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教育界对石油工程专业进行了详细的专业划分,将其分成了钻井工程、油藏工程以及采油工程三个部分。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同,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习《石油工程导论》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石油工程专业改革需求,为了提高专业的适应性,人们不得不重视对《石油工程导论》的教学改革[1]。

2.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传统的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学校为学生按照毕业后各自从事的专业进行课程设置,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充分,知识面比较窄。不仅如此,学生学习《石油工程导论》时难免面临着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毕业后学生转岗困难,工作适应性比较差。学生毕业之后在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掌握能力不足,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方面过于强调理论体系,对石油工程专业课程的工程性缺乏重视。不仅如此,学生在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方面,学校为学生设置的课程过于专业,内容偏窄且缺乏整体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描述能力不足,整体体现为专业教学内容过于陈旧。3.缺乏工程训练。传统的石油工程专业课程实践中,教师过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操作经验,且石油工程训练明显不足。长此以往,学生毕业之后缺乏石油工程意识,工程设计能力较弱,无法在工程中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更加无法达到学校提出的石油工程基础训练要求,不利于毕业后的岗位工作发展。

三、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导论》教学改革实践

1.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创建多元化理论教学模式。

传统的石油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讲解《石油工程导论》教材内容为主,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改革需求,学生学到的知识被限制在书本中。由此可见,学校对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从教学方式入手,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形成多元化理论教学模式。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首先,扎实掌握《石油工程导论》基础理论知识。这些基础性知识是学生了解石油工程专业性质和特点的重要起点,所有专业的学习之初都要掌握基础知识。只有让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加容易学习后面的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或者动画教学模式。为学生讲解石油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时,为了让空洞且复杂的内容生动化、形象化,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例如现场石油钻采工艺流程和钻井井下工具受力分析等,教师可以将提前录制好的操作视频,或者从网络中搜集到的实际案例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运用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的操作步骤。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使用动画软件,例如用3DMAX为学生制作出模拟石油开采的场景,按步骤为学生介绍知识点,从而起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最后,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效果。当石油工程专业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学生对目前学到的知识应用存在疑惑,甚至很多学生不了解这些知识会用在哪里。因此,建议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相应的《石油工程导论》理论知识,让学生小组讨论,从而寻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为学生列举出钻井施工现场存在的事故问题,让学生从作业流程中分析事故原因,从而举一反三,思考如果规避事故,事故发生时应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法,从而获得经验,思考更多问题[2]。

2.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当前,针对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石油工程导论》《钻井液工艺原理》以及《油气储层保护技术》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这些课程比较独立,且自成体系,知识点会在各个课程中重复出现,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且浪费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建议进一步优化石油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优化《石油工程导论》教学效果,明确石油工程专业的重点内容。面对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匮乏,甚至很多学生还没有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建议教师重构课程内容,调整《石油工程导论》教学内容[3]。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新实践教学方式。

要求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拥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综合应用,从而得到该领域工程师的基础操作训练。对此,建议石油工程专业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并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展开训练:(1)认识实习。该模式也被称为认知实习,学校需要与企业合作,让学生掌握《石油工程导论》基础知识后,深入生产一线进行参观学习,从而强化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针对石油工程专业的课程,例如钻井工程,学生需要掌握各类钻井设备的使用操作和钻井工作流程知识。学校可以与钻井公司或者仪器生产商联系,并达成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经费作为实习经费。也可以聘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为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检验学生是否将石油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吸收。建议学校为学生建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平台中包含石油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模块设计以及实验内容等,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学生在选择实验内容的时候,建议学校为学生放开专业限制,鼓励学生多方面学习,结合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训练的需求,以及实验教学的实用性特点。建议将石油工程专业教学课程实验详细划分,不同实验教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明确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层级别 工作流程 校园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9-0039-0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学习生涯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历练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最重要课程。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在本科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4号)指出各类普通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决不能降低要求。[2]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还停留在手工管理阶段,并没有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效信息化;而在少数已经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网上实施的院校,基本上没有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全程工作在网络上实施,只是将阶段性工作在网络上进行,并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优势。

随着校园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现有的技术完全能够实现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信息化、网络化、系统化,实行全校统一管理。[3]本文将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多年网上实施与管理经验为基础,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过网络进行统一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现状

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任务书的不确定性。由于个别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增、减或改题目和任务书现象严重,学生对题目的理解极差。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重复使用,题目、内容缺少创新,而且学生容易产生抄袭往届毕业设计(论文)的现象。③毕业设计(论文)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选。毕业设计选题方式一般都由管理人员任意指定或者指导教师单向选择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以后毕业设计(论文)方向同就业的联系,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本应该是师生共同完成的。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师生交流不方便。由于时间工作限制,传统工作方式中,师生交流远远不够。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不透明。传统工作方式不能完善的监控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工作进度和质量。⑥毕业设计(论文)材料保存不方便。传统工作方式采用纸质材料保存,耗费了大量纸张和存放空间,而且极易丢失或损坏。材料的收集和统计也费时费力。

正因为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方式存在以上诸多缺点,一些本科院校又没有意识到毕业设计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很好的实施方式加强管理,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松懈,直接导致了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又影响了本科毕业生能力的培养。

二、网络化的积极意义和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1.积极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的发展,各高等院校校园网建设发展迅速,办公室、学生机房、实验室等也已通过校园网实现了互连互通,这就为教学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提供了必要条件,通过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4]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流程梳理清晰,合理设置各个过程阶段,全程化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网上实施与管理同样可以取得积极的成果。

在网络化管理的选题过程中,所有题目对学生公开展示,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选题,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确认或拒绝,被拒绝的学生亦能及时进行重新选择其他感兴趣的题目。各项材料的提交和处理具有实时性,信息回复便捷,这便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由于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的电子资料在网上系统都可随时查询,所以工作中各阶段的进度管理更加方便快捷,监控能力与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通过网络化毕业设计(论文)系统平台,学生可以每周通过网络平台提交周记,汇报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进度和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同样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的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复批阅。这在方便了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增进师生交流的同时,又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效率。

2.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实行高效地全程化管理,难点在于理顺各职能部门间的权限范围及时间重叠关系,并让各部门群体在互补制约的前提下协同工作,进而探索出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5]这里的职能部门涉及广泛,职能关系和工作范围在某一阶段是相互重叠的,关系复杂化、随机化,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级别的验收与评阅签字等。上述内容,怎样合理、互不影响地同时交替进行,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统设计的难点。

为有效解决上述难点,在需求分析阶段详细记录好复杂的业务逻辑流程,保证工作流程的准确性,各个工作阶段在网络系统中体现为时间节点,校教务处负责人根据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规定,控制时间结点的开关,使得整个工作过程按序进行,系统设计前详细分析总结了各参与者在不同阶段的工作内容,设计中协调好各角色人员在各阶段的职能权限逻辑关系,达到互不影响。在多次反复论证、修改、测试通过之后,拿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框架。

三、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统流程设计

构建网络化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首先根据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将本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详细划分为不同的实施阶段,各个角色在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权限,数据库表中设置相应字段加以区分,并且通过设置时间节点分隔每一阶段流程。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为例,将论文工作分成5个阶段。

1.立题阶段

各指导教师根据学院要求在网上提交一个或多个立题论证书,由院系各教研室或团队负责人对本团队教师提交的立题论证书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题目才可以在选题阶段接受学生选题。

2.选题阶段

审核通过的立题论证书全部对学生开放,院系基层组织负责人将选题时间结点打开,学生申请自己所感兴趣的题目,等待相应的立题教师通过申请,如果教师通过该学生申请,则确立一对一的指导关系,如果教师拒绝该学生选择本题目,该学生可以再次申请选择其他题目。

3.开题阶段

选题阶段结束后,指导教师与学生确立了对应指导关系。指导教师提交任务书,任务书经院学术组织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内容认真撰写开题报告并提交。指导教师对所带学生提交的开题情况及开题报告进行评阅并网上签字确认。

4.中期阶段

由各院系负责人选择需要抽查进行中期答辩的学生百分比,借助系统随机抽取接受中期检查的学生,抽到的学生名单如果需要修改可以由学术组织负责人在线修改。通知需要抽查到的学生准备进行中期答辩,院系负责人对进行中期答辩的教师进行分组,并中期答辩信息,包括答辩时间、地点、答辩教师和学生名单。

5.答辩阶段

由各院系负责人以教研室或专业为单位,对参加答辩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分组,并指派答辩组长及秘书,统计学生论文和答辩PPT上传情况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阅情况。指导教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论文进行评阅和评分。答辩组长把本组答辩学生分发给组内教师进行评阅,指定教师对分发到本人的学生论文进行评阅并评分。基层组织负责人网上公布答辩分组情况、答辩时间、地点,组织教师和学生现场答辩。各答辩组长在答辩工作结束后,网上提交答辩委员会评分表。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完成需要贯穿以上五个工作阶段,各个阶段紧密连接,互不重叠,这就需要若干时间结点加以控制。时间结点处于打开状态时,对应的功能模块是可用的,反之相应功能不能使用。校级负责人通过时间结点状态的开关可以有效控制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为各学院对本学院工作进度的统筹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手段。

四、网络化管理成果分析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自2008年投入使用。2008年首先在计算机学院试点使用,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及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从2009年开始,校教务处开始在全校院系范围内推广和使用,现已承担了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线实施和管理任务。该系统从毕业设计工作的起始阶段开始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简化了学院领导管理任务,数据和材料实时更新,学生和指导教师交流更加便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结果表明本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功能较全,能满足高校毕业设计网络管理的要求。为高校毕业设计指导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

五、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结合点,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6]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实质内容、改革过程化管理的相应环节或步骤是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毕业设计网站是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产物,充分发挥毕业设计网站的作用,能极大的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与质量。相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程网络化实施与管理不仅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校园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 娟.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中国林业教育,2010(4):50~52

2 刘荣佩、史庆南、何蔼平、徐瑞东.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与质量评估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57~61

3 王 强、张治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和实践[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2):47~49

4 王建林、汪雪琴、王雅英等.本科毕业设计管理信息系统[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6):103~104

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材料类 全日制 工程硕士 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8-0024-02

在知识经济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与突破的形势下,我国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适应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特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其目的是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促进科教、教育、经济紧密结合,为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和输送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增强我国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009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再一次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推动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这个举措为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应届本科生,虽然经过大学本科的系统学习,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但相对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特别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在保证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的同时,如何将课程学习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将学术理论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更好的强化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是我们在培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全面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我国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

材料领域是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最为活跃的三大领域之一,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新材料研究作为推动科技进步,培植经济增长点的关键。而材料领域的发展,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的丰富厚重,更需要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创新,实现先进理论知识更好的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培养材料工程领域的优秀人才,对于促进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材料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工程技术的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全日制材料类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控制。

一、建设以实践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优化教材教学内容。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强调不仅使其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前沿手段和方法,这就对其专业课程的特色性和鲜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突出体现专业学位的特点。课程设置注重综合知识的覆盖面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既有工学硕士的基础理论课程,又要特别注重工程应用,注重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要提高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培养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按照研究方向选择一定的专业课程,以提高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在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学习、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选择与其相关的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有效的转化为实践应用,培养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基于此,其课程的设置必须强调“专业性”,即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大多倾向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对于实践教学类课程则略显不足。因此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适当增加实践环节的课程量,优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以专业性、实践性强,课程量饱满为目标,强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或实验,增加课程的层级性,设置专业基础类课程和核心类课程,构建具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外,在授课方式上应采用讨论式的互动式教学,还应制定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相匹配的社会实践课程,并明确实践课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和采用的具体管理方法,且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1]

其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采用“多层次,模块化”的模式。多层次指的是课程层次,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环节等多个层次;模块化是指根据专业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建立相应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可以自成体系,学生可以按模块选课,也可以跨模块选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研究水平的同时,强化专业领域的实践与设计。对于材料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属性的课程对学生的侧重点也要求不同。材料领域前沿类课程,侧重于加强学生对材料前沿知识的了解,拓宽知识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材料领域基础类课程,侧重对基础知识进行补充和强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保证基本理论知识讲深、讲透的基础上,以模型与方法为重点,加强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材料实践应用类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实践中选题,结合具体课题进行研究性的规划设计;导师也可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为学生制定具有特定主题的系列专题课,工程设计、项目研究等。

工程化学导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工;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60-03

一、前言

在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社会对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便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招生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学术型硕士生招生数量从2009年的36.5万下降至2013年的30万左右,而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数量从2009年的5万人上升到2013年的22万左右,可见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比例逐年增加,2014年左右,我国的专业硕士招收超过学术硕士的招收数量。所谓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在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等方面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作为传统一级学科,学科特点是需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随着化工企业为加快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已远远不能满足化工企业的需要,“实践型”的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逐渐受到企业青睐,需求量逐年增加。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化工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由于国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才刚刚起步,全国各高校均无此类学生的培养经验和成熟的培养模式可借鉴,因此,探索出一套符合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认同度不高,生源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在我国很多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有偏见,认为和学术型研究生比起来,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正规”,一些企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不甚了解,认为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更值得信赖,社会公众长期以来对专业学位教育缺乏合理的认知,这造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报考人数偏少。社会认同度不高,生源质量不好的状况普遍存在于各高校的各个学科,并从一开始就制约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虽然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逐年增大,但一志愿报考和录取率很低。对于研究生培养数量很大的化工类学科来说,情况更为严重。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化工类专业硕士报考和录取情况,可以发现报考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生很多并不是第一志愿,大多是通过调剂录取,主要是原本未达到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录取线,或在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被淘汰的考生,最后被调剂成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样必然造成化工专业硕士生源质量明显低于常态学术型硕士,进一步影响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2.高校准备不足,仍沿用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无成熟培养模式可借鉴的情况下,各高校难免会沿袭主要服务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路线。课程设置方面,课程结构和内容的理论化倾向过于严重,实验、实践课程安排较少,无法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科学研究方面,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本应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发新产品、新设备或新工艺上,然而却以应用基础研究居多,缺乏实际应用性,没有突出面向实际问题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仍然打着学术型研究生的烙印,忽视了自身发展的优势和特色,造成培养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研究素养不足,同时实践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直接导致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水平难以符合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3.配套资源短缺,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作为以工程实践为特点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培养过程中要构建和形成一支适应化工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和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同时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需要建设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所必需的实践、实习基地,然而这些师资、实践基地等配套资源严重缺乏,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步履维艰。基于化工专业特点,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始终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这就要求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指导、论文研究等方面都要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结合本校实际,科学合理地加大实践环节比重,但由于软件和硬件等多种原因,多数学校实践环节教育成了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软肋。

三、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1.突出化工行业特色,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全日制化工类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方面: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相结合,重视运用突出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课程上适当削减理论知识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课程内容侧重于化工工程应用环节,增加企业导师授课;推进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与行业执业资格考试的衔接,如参加“注册化工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从而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为部分行业执业资格考试之前提。另外,增设化工类工具性知识课程,如化工应用软件培训(包括化工制图、Aspen plus、CAD等科目),能对企业研究、开发和工程设计中的问题建立模型与进行计算;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粗口径,强实践”的理念,为化工类专业研究生搭建一个更宽广的就业知识平台。

2.推进双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双导师制是由校内导师和化工企业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业,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理论指导、制订培养计划和学位论文等,企业导师负责部分专业课程、实践过程、课题研究和参与论文指导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建立一支适应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聘请企业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工作。双导师制可将化工企业与高校的智力资源进行整合共享,企业能够组合智力资源对本企业的技术、科研难题进行攻关,高校将理论知识与研究的课题紧密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缩短成才过程。同时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遴选导师的工程实践背景提出明确要求,如长期与企业有合作背景、承担过重大工程或技术研发工作,同时要重视吸收交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

3.依托学科科研优势,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提升全日制化工类专业硕士的实践能力。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培养单位,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注重有效利用社会、企业资源来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度参与导师工程实际课题。这些实际课题可以是一个化工工程单元过程进行分离提纯等,也可是一工程项目的设计,并适时给予独立完成某一部分或一个小项目的机会,体现实践的内容性和实效性。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结报告,培养单位也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进行全过程管理、服务和考核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此外,由于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学生实习时很难有机会动手操作,可以通过引进和开发典型化工工艺的仿真实习软件,建立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培养学生对化工过程的分析和操作能力,例如,可以依托培养单位的各种科研仪器设备,建立实验仪器分析操作实训基地,使学生掌握仪器设备的实际操作、分析表征,以及管理维护;开设公共实验、学科专业实验等实践训练课程。通过这些方式达到提高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4.联系化工相关行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努力提升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和社会认可度。化工类专业要满足化工职业及职业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其不仅要具备相应的学科标准与水平,还要满足化工职业及职业发展的需求,除了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外,还需要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意识等专属职业能力范畴的培养,这就要求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必须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例如科研单位、企业、行业主管部门等。作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吸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把行业要求纳入培养过程,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并适应职业从业标准,以化工专业认证为主要手段监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另一方面,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化工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成为高校同化工企业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的平台。唯有如此,公众才会认可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公众认可度,促进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对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优化,增加实践和应用性的课程比重,增设化工类工具性课程,并推进课程设置与行业执业资格考试挂钩,使之适合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推进“双导师制”,强化实践环节,建设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完善培养审核机制,确保专业学位教育质量。鼓励和吸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多个主体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来,与高校一起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保驾护航,促进化工类专业硕士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岩.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123-125.

[2]秦发兰,陈新忠,汪华,胡承孝.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56-60.

[3]高明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16-18.

[4]包水梅,顾怀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跨越发展背后的尴尬及其化解[J].中国高教研究,2011,(09):41-45.

[5]王新刚,张圣菊,陈海丰,等.化工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23.

[6]周涛,王晖,叶红齐,等.化工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0,(31):251.

[7]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0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