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范文第1篇

初中历史复习中的总体步骤

中考复习,教师普遍的做法都是分三轮:第一轮梳理基础知识,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模拟训练。在这三轮中,各有轻重,教师应把重点放在第一轮梳理基础知识中。中考的命题范围是初中整套教材,若是学生没有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做题就会觉得无从下手,而且第一轮复习好了就可为第二、第三轮复习打好基础,更容易达到复习效果。因而我认为,第一轮复习时间应是最长的,需要将近两个月时间。要在两个月时间内梳理完初中整套教材并非易事,每节课的容量都很大,若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效率肯定不高,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将每个单元基本内容用知识框架的形式列出来,对照往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在列出的知识框架上空出重要知识点,提前一课时将讲义发给学生,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查书、填写。上课时教师主要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强调知识要点。

经过两个月的知识梳理,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胳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基础知识有了基本的掌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二轮复习时以专题的形式展开复习,把教材内容按专题分为几个模块,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把当时的时政热点问题融合进来,将两者结合起来,即讲解热点专题。从各类报纸、杂志和模拟卷中搜集相关专题,通过手抄、剪裁等手段制作专题,这样将历史与时政相结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复习效果。

在进行第二轮复习的同时进行第三轮复习,两者穿插在一起,可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加深印象。

二 初三历史复习中需注意的几个细节

第一,掌握基础知识,熟悉教材。基础知识是历史考试的“本”和“源”。纵观近年中考试题,试卷难度适中,考查的重点是基本史实的再现。中考是政治和历史共同组成一张试卷,是开卷考试,开卷考试看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若是每道题都要翻书,时间肯定不够。那些依赖翻书的学生往往没法做完题目,思考能力题基本上都没做,并且试卷中也不是所以答案都能直接从书中找到,而是要经过一番思考,考的是学生的综合历史素质。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熟悉甚至能记忆基本史实,以提高答题效率。但中考在即,要求每位学生都能熟悉所有知识要点似乎不现实,由于是开卷,所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点的位置也可以加快答题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答卷的质量,这就要求学生对课本非常熟悉。建议可以让学生多看每册课本之前的目录,在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可让学生比赛谁最先在书中查到,借此帮助学生熟悉课本,引导学生把书本目录与教材内容相结合。

第二,精心设计试题,认真评讲。各种形式的练习是历史复习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形式。但教师要避免搞“题海战”,尤其是后期模拟考试不易多,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模拟训练。认真研究中考试卷,每套试题精心筛选,一套试题最好限制一节课完成,要求做到选择题不看书,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完成后面的综合题,评讲试卷时切忌就题论题,把现成答案写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掌握窍门,如答列举题和材料题时,可让学生学会看分值答要点;回答综合题时语言要准确、逻辑要严谨等。另外,最好要求学生订正试卷时用不同颜色的笔,这样比较醒目,而且将所有试卷保留,作为自己的复习资料。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范文第2篇

一、 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中国历史中的国共部分内容,内容涉及中国共产党党史(1921——1949)。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党史学习本身的兴趣度挺高,但是对一些党史时间、党史事件等内容的记忆又普遍感觉困难且枯燥,这一矛盾导致很多学生对党史学习有兴趣但缺乏持续动力与党史学习能力。

二、 教学目标:

通过党史时间、党史人物、党史事件的简单陈述,让学生养成对党史时间、党史人物、党史事件的敏感性,收获一种对党史的持续兴趣与成就感;通过对一些重大党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帮助学生把原来孤立零碎的党史碎片逐渐建构成整体的体系,形成对党史的整体印象与把握;通过关联性作业训练与解题指导,强化这一党史思维,并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与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党史敏感性的培养、党史知识体系构建与解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党史思维的培养与解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现党史时间,让学生迅速说出这个时间点发生是重大党史事件。

初试学生对党史时间的敏感度。

中国共产党

党史梳理

1921-1949年间中共党史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回顾。

初步认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

历史逻辑梳理

回顾并分析中共党史中重大会议决定的因果关系,再次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

根据一定的党史逻辑,寻找同类性质的党史事件线索。

国共关系史梳理

回顾国民党党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中共党史,分析彼此之间的关系演变过程。

培养党史思维,构建知识体系。

作业练习与指导

学生现场练习,发现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指导。

解题技巧与能力培养。

课堂小结

知识点到党史事件的串联到知识体系的构建;解题方法的指导与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范文第3篇

一、以“缩放法”灵活分析阶段特征

“以阶段特征来理解史实,以史实印证阶段特征”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思路。有鉴于此,大多数历史教师在二轮复习中会以通史形式组织教学,通过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阶段分析实现模块知识整合。这不失为知识重组和查漏补缺的良策,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则难免使学生的历史理解停留于较浅的层面上,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角度看,也容易养成教条主义的分析习惯。要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深化历史的理解、有效提升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必须更灵活地分析阶段特征。

1.从历史趋势着眼分析“长时段”特征

“缩放法”中的“放”是放宽历史的视野,将事件、人物、制度放在“长时段”中加以考察,是宏观分析历史发展的总体特点。这种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在分析一些历史现象时有特殊意义,如2007年宁夏高考文综卷:

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

参考答案: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儒家的伦理道德(或儒家思想)

此题就是要求运用秦汉以后几千年的经济和思想特点分析“家齐而后国治”的观念。由于长时段的历史所涉及内容纷繁复杂,从具体事件、制度中概括阶段特征比较困难,因此,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分析的主要方法是看趋势。如2011年浙江文综卷第38题: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本题涉及的时间范围是“近代以来”,要求考生答出时间跨度超过150年的政治变革的趋势: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从沦丧到国家独立。这一趋势事实上就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特征。如果教师没有在近现代史的阶段复习中分析这类长时段的阶段特征,学生就难以全面地分析出这三个变革趋势。引导学生分析此类长时段的阶段特征不仅可以深化历史理解,也可以提高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学会分辨历史事件是否反映历史趋势。例如,近代中国有袁世凯复辟帝制,有日本全面侵华,有“”,但这些事件不能反映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变革的趋势,因而不是近代以来中国政治领域的阶段特征。其次,要善于在比较中分析历史发展的趋势。例如2011年浙江卷第38题要求“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取代贵族政治。

在周秦政治制度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周秦之际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从重大事件入手分析“中时段”特征

历史复习教学中的“中时段”是个相对的概念,在古代史中可能指一个朝代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在近现代史中则一般指几年、十来年的时段。与长时段的阶段特征着眼于历史趋势不同,中时段的阶段特征应该从本时段中的重大事件入手。一般可以通过“界定历史阶段——罗列重大事件——概括阶段特征”三个步骤来完成。只有详尽罗列史实,才能做到特征概括的准确全面。如五四时期中国的外交,主要事件是参加“一战”、参加巴黎和会、参加华盛顿会议,三个事件反映的特征是不同的,如果漏列了其中一项,就会影响对当时中国外交的理解。又如五四时期思想领域的特征,如果只看到必修三的“新文化运动”,就只能看到“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这样的阶段特征,但如果联系必修一的“”,就能认识到当时另一种重要思潮是“爱国主义成为时代强音”。

阶段特征的把握还应注意不同史观的综合运用和史学新成果的引入。仍以五四时期为例,要看到“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特征(革命史范式),又应看到“共和制度逐渐巩固,北洋军阀统治下,专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文明史范式)。要看到“中国仍是被列强侵略的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独立仍是中国人民面临的最迫切任务”的一面,也要看到“开始参与国际事务,走出半殖民地的最低谷”的一面。

3.从历史背景切入分析“短时段”特征

这里说的“短时段”是将阶段特征缩到某一个时间点。给出一个时间点,要求分析它所体现的阶段特点,或者给出某种典型的历史情境,要求判断相应的时间点,是高考命题的常用手法。如2011年浙江卷第18题: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一·二八事变以前

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

给出的历史情境提供的信息是:已经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但红军尚没有改编,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在逐步形成,但又没有最终形成。根据这一阶段特征可以判定最早可能出现在“西安事变前后”。这种短时段的阶段特征,一般可以从历史背景切入,将之纳入“中时段”中进行分析。如2011年浙江卷第21题:

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着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将1899年这一时间点纳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时段”中,就可以发现:当时思想界的特征是维新思想的传播和革命思想的兴起,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而排除错误的选项(本题还涉及史料的证明力问题,此处不展开论述)。

二、以“辐射法”深度理解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是叙述历史的细胞和单位,掌握历史概念不仅是 历史学习的基本功,也是深化历史理解的关键。复习中可以用“辐射法”全面分析概念的产生、特征、影响等要素,从而深度理解历史。

1.步步为营,逐节梳理

就高考而言,有些历史概念要全面掌握其定义、时间、性质、主要特征、历史地位等方方面面,有些概念则不需要说出具体定义,只要能够理解其大致含义、主要特征,并能运用于分析问题就可以了。所以概念复习的第一步是根据“教学指导意见”和考纲要求将教材中出现的历史概念逐一排查掌握。以必修一专题一为例,宗法制、分封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明内阁制、军机处等概念属于前一类,要求掌握得比较“细”。而血缘政治、官僚政治、专制主义等概念则属于后一类,只要“观其大略”就可以了,要求掌握得比较“高”。

2.变换角度,全面掌握

无论哪一类历史概念,在掌握时切忌片面地、僵化地理解,而要善于变换角度,通过“移步换形”认识历史概念的多个侧面,形成对概念的多重理解。例如,对于“斯大林模式”,一般会从其政治经济特征入手,肯定它在推进苏联工业化中的积极作用,指出它给前苏联政治、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弊端。但这种常规的理解尚不足以应对高考的挑战。试看2009年浙江高考调测卷第39题: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材料略)

本题不但要求考生知道“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而且要求变换角度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德战争的影响。这类对历史概念的“换位”审视在高考命题中屡见不鲜。多做变换角度的训练,不仅能深化对历史概念的理解,也能有效地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3.纵横联系,形成网络

历史概念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概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复习中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例如,“官僚政治”这一概念出现于必修一专题一:“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在教材中可以说是鳞爪偶现,但它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迁有着重要意义。复习中就应该引导学生纵横联系,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它:

从时间上看,它是秦汉以后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从特征上看,它不是以血缘为分配政治权力的依据,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由统治者任免并有一定任期的垂直管理体制;从具体的表现形式看,体现为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郡县制等制度;从政治发展史上的作用看,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中的重要环节;从官僚的产生办法看,在否定了以血缘为依据的世官制后,先后形成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选官制度。如果将官僚政治纳入整个古代政治体制中,就可以得到如下的图:

通过上述纵横联系,学生就可能对官僚政治有深入、全面的理解,从而实现历史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三、以“问题法”多向梳理专题线索

现行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框架是专题式,由于很多教师在一轮复习中遵照教材体系,所以在后阶段复习中可能会出现两种误区:一是认为专题线索的梳理在第一轮已经完成了,不再重视;二是仍然遵照教材的专题框架,大而泛。其实,从2010年和2011年浙江历史高考的命题情况看,拉线索的小专题形式在浙江历史卷中已悄然出现,如2010年高考卷第38题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小专题;2011年第38题中国政治变革的小专题,而第39题也带有苏联史的小专题色彩,这是2009年高考卷中所没有的新变化。因此,以小专题形式梳理历史线索在后阶段复习中绝不能忽视。

1.灵活选择专题

后阶段的专题复习要摆脱教材框架的束缚,做到依托教材、以问题为中心多向梳理。问题的选择可大可小,以经济发展的线索为例,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到后工业文明是“大线索”,从中国古代“市”的发展到近现代城市化进程则是“小线索”,各有其不同的复习价值。要抓住重点问题,在调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多向的线索体系,以达到“围绕历史问题,梳理历史知识,理解历史趋势,形成历史认识”的复习目标。

问题可以是围绕现实热点的历史挖掘。例如,2011年初和年末分别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讨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我们可以将文化和教育问题作为线索。如教育问题的线索:从先秦“学在官府”到“私学”出现,从汉代太学到唐宋明清时期与科举制相配套的教育,从西学东渐和近代教育出现到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这样的线索梳理不仅可以深化历史理解,也可以变换复习视角,扫除二轮复习中容易出现的“腻味感”。

问题也可以是史学热点的教学运用。2009年、2010年的浙江卷中连续出现民国史试题就反映了民国史研究这一史学热点;2011年苏联史的试题则既是苏联解体20周年的纪念性时事热点,也反映了冷战史研究的学术热点。备考中教师要适当关注学术热点,作为问题选择的依据。例如,社会生活史是近些年来史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新课程中也增加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复习中可以选取适当的切入点梳理线索,如从服饰演变看历史:从古代葛、麻、丝、棉纺织业的发展到近代纺织工业的兴起;从古代严格的服饰等级制度到近现代中西融合、平等、多元的服饰趋向。这样,通过“服饰演变”的小专题梳理,运用和调动了经济、政治史知识,实现了知识整合和理解的深化。

2.多向梳理线索

问题中心的线索梳理还应该注意“多向性”。例如,自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引起的经济震荡至今没有过去,“应对危机”是近几年来经济史考查的重点,也可以梳理出很多线索:

一是从生产的角度应对危机的线索。前苏联和新中国前30年的计划经济模式是通过计划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20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政府干预经济模式;在几次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下新兴产业的不断崛起则改变了产业结构。生产的“计划、干预、升级”三种路径互为补充、相互借鉴,推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二是从拓展海外市场的角度应对危机的线索。从工业革命前后通过殖民扩张和“炮舰政策”拓展海外市场,到通过自由贸易制度的拓展世界市场,不仅可以梳理近代欧洲殖民体系建立和瓦解的历史线索,也可以梳理从19世纪欧洲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条约到世界贸易组织诞生的历史线索。

三是从促进社会公平、扩大国内市场的角度应对危机的线索。从19世纪欧洲国家相继出台的工厂法和劳动法,到罗斯福新政期间《联邦紧急救济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险法》、《公平 劳动标准法》等法律的颁布,再到20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开始建立福利国家。

3.问题提升能力

小专题的复习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线索梳理,而是要通过问题设计,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专题知识的“题型化”掌握。下面以教育发展问题的线索为例,来说明“问题法”梳理专题线索的路径。首先提供材料:

材料一:《汉书·董仲舒传》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材料二:蔡元培在1912年2月发表的《对新教育之意见》中将公民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五大内容之一,并说:“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材料三:1949-2008年全国各级类学校招生数统计: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方式

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求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新课标的出台,要求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必须作出改变。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自己渐渐固化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下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个在新课标下创新历史教学方式的策略,以供同行进行交流。

一、采用“导入”式教学,增加历史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从我们的教学经验中,可以知道历史这一学科,有些学生很喜欢,有些学生兴趣一般,而有些学生却觉得枯燥、乏味。新课改要求历史教学要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要让历史教学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就必须使学生了解历史,懂历史。那么,如何让那些对历史学科兴趣一般及没有兴趣的学生增加对历史的兴趣呢?不妨试试“导入”式教学方法。

比如在讲解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历史器物之前,可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相关的照片、画像、视频,给他们讲相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古代史中讲到《成吉思汗与忽必烈》一节时,可以给学生放一小段电视剧《成吉思汗》;讲到《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时,可先给学生播放一小段电视剧《贞观之治》《贞观长歌》或《唐太宗李世民》;讲到《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一节时,可给学生播放“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淳化大鼎”“毛公鼎”等我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的照片,虽然教科书上有时也印有这些照片,但通过多媒体播放时,能显得更加直观、生动。

再如,正式上课之前可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几分钟,讨论在他的印象中对某个人物或是某段历史的认识、看法等,讨论结束后让其讲出自己的认识,然后再导入课题。比如,在讲到近代史中的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讨论他们印象中的袁世凯以及对袁世凯称帝的看法。

总之,为了顾及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课题不要太急促,不要生硬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应尽量采用导入的方法,循序渐进,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点燃其思维火花,促使其主动完成学习的任务。

二、尝试打乱教科书的编写顺序,为学生梳理出一条条清晰的线索

当下的历史教科书一般是以时间为线索进行内容的编写,而我们在讲授时,也多是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讲解,有时在教材的基础上作出适当的扩充。但是,由于教材的内容穿插较混乱,有时当我们讲完一两章之后做几个小测试,发现学生已经把内容记混乱了。所以当所用的教材是以时间为线索进行编写的教材时,不妨打乱一下教科书的内容,把每一个事件、每一条线索梳理得更清晰。

比如,近代中华民族的反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这一事件,一些教科书上是从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写起,其间穿插了中英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等等。这些事件的时间跨度非常大,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顺序来讲,要花很多时间,而且收到的效果不一定好。但如果将这一条线索进行梳理,则可以把它梳理成各个阶级反侵略的态度的线索,包括农民阶级的反侵略(如义和团运动等)、地主官僚阶级的反侵略(如洋务运动等)、民族资产阶级的反侵略(如张謇等人的实业救国)等,再具体分析每一个阶级反侵略的背景、原因、反抗经过、最终取得的结果、意义、历史教训等等。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的教材中也依据时间顺序分成了四课内容,除了一些具体的事变(如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外,也可尝试将其梳理成的抗战和共产党的抗战两条线索,分析国共两党各自在每一阶段的抗日态度及采取这种态度的背景、原因,梳理两党在抗日中的成功战役、失败战役,最后再总结经验、意义,得出历史教训。

三、打破传统的一维评价模式,建立多维评价体系,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涉及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时,我们往往只根据教科书上该章节最后的评价加以展开,有时教材上的评价很简洁,或是只侧重于某一方面,另一方面则用寥寥几句带过。

众所周知,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所以说,评价不能只涉及单一的方面,无论教材上的评价是否从多维的角度展开,我们在授课时都应从多维的角度展开评价。比如,对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评价,既要看到他在任期间提出了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又要看到他的某些做法和政策的失误,他崇尚个人崇拜,发动“大清洗”运动。基于这些历史事实对他的功和过做出客观的评价。

因此,涉及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时,我们应该明确要求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注意宏观、微观相结合,并把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否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作为衡量的标准。对社会热点或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加强历史分析、历史自学的方法引导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科目比小学增加了好几门,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学习方法也应相应地作出改变,否则就难以适应多科目的学习,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方面,我们教师也应该积极地进行引导和帮助,比如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在回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向学生提问时,不仅要提问“点”的问题,更要提问“面”的问题,因为“点”的问题学生一般很容易回答,但是“面”的问题却常常不知所措。比如,第二次工业革命较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何不同点?这是一道比较题,必须把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比较回答。学生在回答时,常常只能照搬教材上的一些零散的内容,找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的特点,而难以进行比较分析,完整地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进行题意分析,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上找出零星的知识点,在知识点上进行归纳总结,综合作答。在答题时,教会学生养成分点作答的好习惯,比如:①、②、③……使得条理清晰。

2.列大事年表和设计表格

大事年表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在学完每一单元后,可鼓励学生自己列出本单元的大事年表,自己梳理历史线索。另外,还可对每个单元、每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进行表格设计,自己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3.试着编写课文提纲

当学完一个单元或者学完整本书之后,还可鼓励学生自己进行课文提纲的编写,此编写可在头脑里构思进行,也可具体地落实到纸上。编写课文提纲不仅有利于梳理历史线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知识点梳理范文第5篇

高中历史教学时间跨度大的特征,使历史在教学中呈现出历史发展的逻辑性强,而历史知识呈现出零散性特征。图表教学法指利用表格和图表等形象化的方法,引导学生对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图表形象化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记忆。例如,在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学习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展示秦朝、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及明清皇帝和丞相制度的动态转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的演进过程,这样的梳理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其次,通过图表展示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发展关系,促进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例如,在土地私有制的演变过程教学中,教师通过箭头和图表的形式,以影响因素-结果的逻辑关系,分析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原因,包括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动态形成过程,春秋时期土地如何逐步瓦解,以及封建土地私有制对当时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封建晚期土地私有制导致的土地高度集中现象及影响。通过展示事件的逻辑发展过程,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二、高中历史学科采用图表法的必要性

高中历史在课程结构设置上采用专题与模块相结合的方式,以政治、经济、文化为主题将高中历史分为九个模块、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采用中外历史合编的形式构成高中历史课程新体系。这种课程结构的优点不言而喻,一方面避免了高中历史知识和初中历史的简单重复,另一方面提高了高中学生对历史为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但是这样的课程结构安排,使历史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时间跨度非常大,如在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这一章节的学习时,时间从民国成立扩展到1949年,而学生对具体史实的掌握并没有达到能够支撑学生快速进行逻辑思考的程度。同时,专题式学习更注重透过历史现象对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本质的认识,而由于缺乏具体历史故事和沿承的时间顺序,使历史事件的发生呈现零散特征,而图表的运用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有效梳理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回忆和学习相关的历史事实和历史实践,另一方面图表的运用实现了历史逻辑分析的想象化,将历史分析与历史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困扰。

三、引用图表教学法,促进高中历史有效开展

(一)按照时间和事件发展过程梳理历史知识,促进历史知识的理解

以文字呈现历史内容具有内容丰富性的特征,有助于知识理解,但是文字的展现呈现出零散特征,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梳理,这时通过图表将知识内容加以整理,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

(二)通过图表,展示历史事件的逻辑发生过程

历史是与人类发展历程密切相关的,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和逻辑性特征,而图表则是立体展示这些过程的重要工具。例如,在《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学习过程中,不同国家新航路的开辟与其殖民扩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殖民扩张区域又决定了不同国家会采用不同殖民手段。这样的逻辑安排对于高中生来说,是符合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因为学生对世界地图的不完全掌握,需要借助地图才能准确描述四位航海家的线路,同时对于殖民扩张的区域需要结合地图思考。这时使用图表,建立图表和地图之间的联系,使抽象的文字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图像和图像联系。

(三)图表法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以模块形式编排教材,而从内容看,高中历史由初中重视学生对历史内容的掌握转向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容逻辑关系,以及这些历史事件对当今发展的重要启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历史教材进行分析,并按照自己的分析逻辑进行教学,学生的理解是根据教师逻辑进行的。但是因为教师逻辑呈现的隐性特征及教学板书的短暂停留特征,使学生在课上建立的关于课程内部逻辑的理解,在课程结束后因为不能得到及时巩固而逐渐遗忘。引导学生利用图表进行知识梳理,是一种有效的强化手段。例如,在每单元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表方式整理本单元的一个知识结构图,学生通过图表就能有效地将本单元知识以自己的理解和逻辑联系成一个整体,构建单元的内部逻辑和思维结构,同时将本单元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效解决学生离开历史书不明确历史教材内容的重要问题,是学生将历史书逐渐读薄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例如,在高一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学习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国家元首的称谓、元首产生方式、国家元首有无实权、元首任期、国家权力中心、政府产生方式及政府首脑等方面对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的政治制度和证券组织形式进行整理和理解,把本单元的核心内容进行整理,更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让学生以图表为指导回忆本单元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