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基础常见知识

医学基础常见知识

医学基础常见知识

医学基础常见知识范文第1篇

1学院目前口腔教育概况

口腔医学专业为学院新增设专业,为大学专科教育,学制3年。首先进行基础医学和临床的培训,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口腔专业的培训。前者的教学使口腔医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课,具有大医学培训的背景,为口腔专业学习及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口腔医学与大医学的合作、交叉、融合愈来愈增强,经验的口腔医学向口腔医学科学发展,并成为医学大科学的重要一部分。学院口腔教学与国家高等口腔医学教育模式是一致的。口腔医学生和医疗系的医学生一样必须接受现代大医学的教育培训,即首先是大医学的培训,然后是口腔医学的培训,为口腔医师作为一名医师应具有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口腔教育正在由过去以传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填鸭式”教学慢慢转向以培养学生综合临床技能为基础的教学。这种以临床技能为基础的教学,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并对学生进行评估,要求达到能够独立处理临床的水平。

2口腔医学教学过程和层次

医学基础常见知识范文第2篇

临床病理学是一门联系临床与基础的重要学科,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作用。病理诊断属于形态学诊断范畴,在一定程度上是经验性诊断,所以实践对于理解和掌握病理学理论知识十分重要。临床病理实践是培养病理医生重要的途径,是协助其完成由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变并实现由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应用平稳过渡的关键环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发挥病理学的桥梁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品质,达到培养的目标。我校在2005年创设了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病理方向)专业,经过数年努力探索,逐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实践教学优势,现探讨如下。

1 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制定教学大纲

临床病理学是专门为培养病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目标是为综合医院培养能够独立从事常见常规病理诊断,掌握病理技术,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病理医生,因而教学的重点是疾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指导今后的临床病理工作。我校的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由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的病理科和病理教研室联合组成,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和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中心年接收病理标本3万余例,涉及临床各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临床医学本科实习大纲,精选内、外、妇、儿科的常见病种制定了实践教学大纲。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解决病理科日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如病理活检标本的巨检流程及基本原则、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切片染色原理和病理切片质量控制等。尤其是重要系统掌握临床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对多发病跟常见病进行研究,对疑难病例和少见病例提出参考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熟悉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等技术,以辅助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因此,我们在实施相关目标时候,要围绕教学大纲,依据教学大纲来进行。

2 强化临床病理学基础理论

临床病理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到多量教学的描述,因此,学生感觉繁琐,抽象,不易记忆。具有坚实的病理学基是成为一名合格临床病理医生的基本保证。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意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掌握和运用病理学和临床病理学的基论。首先在教师指导下参加病理活检标本的巨检、病理诊断和集体阅片是理解、掌握和运用病理学基础理论的最佳途径。其次采用多媒体课件或显微数码互统,把逼真的视听信息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图文并茂,直观、生动地展示大体和镜下病变的形态学特点,为实践教学展示了一个创造性空间,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临床病理实习中,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要学会融会贯通,不断提高学生的病理学基础理论[1]。

3 病理学向相关基础医学学科拓展

临床医学(病理方向)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在大五实习时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特别是教师提到与病理相关的基础医学问题时,很多学生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我们有意加强了病理学向相关基础医学学科拓展。首先应注意将病理形态学的教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相关基础医学学科知识相结合,夯实学生的医学理论基础,使学生将知识学活、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正常组织形态与异常形态的关系,重视正常组织的教学。初学者通常对病变组织感兴趣,通常忽视对正常组织结构的学习,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介绍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同一张切片上病变组织与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形态来学习掌握正常组织学结构,加深对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病理组织学改变与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从功能变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形态学改变,不断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三是病理改变与机能的关系。病理形态改变必然伴随着机能的变化,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全面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更好地理解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原因。

4 加强病理和临床的联系

病理诊断为临床提供最终诊断,是定性诊断,不单是镜下诊断的结果,病理诊断离始终离不开临床理论基础和临床科室提供的诸多信息。为建立病理与临床的密切联系意识,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训练。

一是巩固学生的临床理论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我们结合病理诊断对相关疾病的症状、体征、治疗、预后等进行简明扼要的讲授,重点总结疾病的临床特征、与病理诊断有关的治疗方式、疾病主要的预后指标等。二是重视与临床医生的沟通。

5 开展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

医学基础常见知识范文第3篇

1 合理化课程设置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来探讨人体疾病的临床课程,是中医药学的主干课程之一,内科病症的中医诊疗方法也是中医临床医学生必备的技能知识,因此,课程设置要合理,为学生即将走向临床实训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校中西医结合专业《 中医内科学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共安排10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84时,实训教学24学时,思维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将实训教学提高2时,理论与实训教学的比例为3:1,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只注重基础理论学习的传统教学思路。同时对理论和实训教学进行多元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应用,达到两方面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多元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应用

2.1 理论教学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有太多的机会到医院进行实地实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和疾病的临床特点通过教学手段形象地表达出来是临床课教学的最大难点之一,如果只是照本宣课,不但枯燥,而且学生对疾病的临床特点不会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实际能力,制定中医内科学教学的主要学习目的和内容,使学生能够对中医内科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清楚的认识。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内科诊疗为主要讲解内容,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以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综合应用,采用启发式、情景式教学模式,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创新思维和临床综合辨证思维能力;让学生熟练掌握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内科诊疗方法。

2.1.1 融入名老中医经验,加深学生认识 在本课程讲解过程中,适当融入名老中医经验,介绍临床常用的单验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该病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技能,为今后走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在讲解中风、头痛、血证、消渴等这些章节时,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选取临床典型病例,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心得体会和临床失治或误治等经验与教训,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而且能引导学生对书本知识作更深刻的思考与探讨。结合多媒体教学法,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比较直观、生动、形象地进行表达,迅速提高了学生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认识水平,学生容易理解,记忆比较深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由于我们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本身遵训了“实用性”原则,所以部分疾病的辨证论治内容没有沿用经典理论,而是借鉴了现今某些名老中医的个人学术经验。又如“痹证”一节即突破传统教材沿用中医经典对痹证风寒湿热几种痹证的分类,采用当代治痹名家朱良春的分类方法,并且部分证型的治疗方药也采用了他的经验[2]。所以讲该病时,我们就可以趁热打铁,更深入介绍老中医治疗痹证的经验用药。这种讲法不但使学生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感觉到课本的知识原来离实践几乎就是“零距离”。

2.1.2 熟练基本功,加深学生记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布置课后思考,以便学生复习巩固,并安排下次授课的预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2.2 实训教学 中医内科学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与临床实训联系密切的特点,其诊断治疗除讲究科学性外,还具有高度的经验性、灵活性和技巧性,有时较难言传,常须反复实训、悉心体验才有所悟,因此临床实训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至关重要。

我们进行临床实训,尽量直观教学,将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熟悉和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加深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操作,解决课堂不易理解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俗话说“百闻不一见”,如:胸痹,患者以胸部闷疼为主症,多见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缓解,同时观察心电图变化。学生一见便知,记忆深刻。实训结束,让学生做好实训总结,要求学生开医嘱,开处方,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过去见习以听为主的局面,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动手机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不得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实训的目的。教师要及时批改实训报告,及时总结,及时反馈。通过中医内科阶段的实训,提高了中医理论知识和处理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能力。

3 体会

课程设置要合理,并突出中医特色和中医内科优势。不能只重视理论,轻视临床,更不能只重视临床而忽视理论课的学习,因为理论课的学习是为临床打基础的,如果没有理论课的学习,临床实训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注重能力培养。临床专业学生的就业主要面向基层社区医院,面对的是病人,需要实实在在的真本领。通过实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重点,诊断与治疗上尤应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内科优势[3]。

在教学方法上,应做到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和情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灵活应用,形成师生互动,应理论联系实际,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医学基础常见知识范文第4篇

口腔医学专业简介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知识,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操作技能,能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在医疗机构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工作的口腔医学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和较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理论,扎实的口腔医学理论知识,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诊治口腔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发的《口腔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能结合口腔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口腔医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为了缓和医患供求比例失调的现状,鼓励私人开办口腔诊所应是大势所趋。现有的私人诊所鱼龙混杂,虽说其中也有部分退休的老口腔医师,但更多的是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的江湖游医,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广大群众就诊,也不利于在中国推广普及口腔保健。因此,国家将会出台相应政策,整顿私人诊所,加强引导,使其步入正轨,以确保广大群众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口腔保健。

有了国家相应政策的保障,毕业于正规医学院校,接受了严格培训的口腔医生才更容易在行业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较丰厚的回报。

目前说来,口腔专业的毕业生只要不是对工作单位及条件要求过高,就业一般不成问题。但如果大家都想往大城市、大医院挤,便会相对过剩,造成就业难的情况。

口腔医学专业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

3.具有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的能力;

4.具有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般操作技能;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医学基础常见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医学概论;教学;公共事业管理

《医学概论》是我校针对统计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围绕各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强调整体、注重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出发,选取医学院校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融合。现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介绍。

1 课程概述

《医学概论》是在对医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基础上,介绍并解释各医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主要知识点的医学相关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把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融为一体,并进行精简优化。其教学内容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及药理学等在内的众多基础医学学科和包括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主要临床医学学科的基础医学知识,按物质代谢与体温、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和免疫、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几个章节进行讲授,使学生在掌握一些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医学伦理学》及《流行病学》等其他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授课学时共20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144学时,实验学时为60学时。授课内容共12章节,除第一章绪论以外,其他章节都有相应的实验课跟随,如学习机体的细胞与组织部分可以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及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透明软骨、骨骼肌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等的形态,使学生对于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再比如再讲述消化系统时让学生从白菜中提取维生素C,并进行定量测定,使学生了解关于维生素的知识。

通过课堂的讲授及实验实践操作,在知识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及其机制、病理变化及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在能力方面,通过掌握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分析与卫生事业管理有关的医学资料;在素质方面,通过对《医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思维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以后能在卫生行政机关、医学院校、医院、防疫机构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打下基础。

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首先,在学生专业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皆有,其中文科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物理和化学相关知识的储备较少,基础比较差,在学习医学相关知识时较理科生而言更容易出现理解困难,从而可能出现厌学情绪;在知识方面,虽然学生通过初中、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及日常的科学普及,对医学相关知识已经形成了基本概念,但对于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和机制及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尚不清楚,还需要通过医学概论课程的系统学习才能掌握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在情感方面,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对外界新鲜事物较感兴趣,求知欲比较强,希望能学习到关于自身的一些知识,而且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后续要学习的课程很多都与医学知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也有一少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以后未必一定会从事和医学相关的工作,医学概论这门课程和自己以后的工作关系并不太大,所以学习态度比较消极,课堂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即使来上课也基本是在看手机,学习效果很差。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无法引起学生尤其是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灵活运用了CBL-TBL教学,即把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两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 按照教师提供的案例,学生分组查找资料、讨论及归纳总结,并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讲解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沟通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讲授本课程教材内容的同时,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基础和临床医学书籍作为参考教材,对医学概论当前所用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方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向同学们推荐我校教务系统网站中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其中既包括《医学概论》课程的相关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视频,也有其他医学院校的医学相关课程资料,另外还有松鼠会、生物谷等医学相关网络资源,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在进行课程成绩考核时,期末考试卷面注重考察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实验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的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上述CBL-TBL教学中根据每组学生案例讲解汇报的表现及随堂抽查答疑情况进行现场评分,教师评分和各小组互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每个小组全部学生的平时成绩也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中,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