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毕业生实习情况

毕业生实习情况

毕业生实习情况

毕业生实习情况范文第1篇

我系本届共有十个毕业班,即00级五年制会计电算化,02级三年制会计电算化,02级三年制注册会计,02级三年制涉外会计,02级三年制证券投资,02级三年制市场营销1,2班,00级五年制电子商务,02级三年制电子商务1,2班和02级三年制法律(联合办学专业)班.共计毕业学生530人.为了更有效的做好本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工作,我系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各教研室主任,学工办主任为成员的毕业生实习领导工作小组.明确了毕业生实习工作为系主任的一把手工程.加强了领导,按专业进行分工负责,层层抓落实,圆满的完成了本届毕业生实习工作.总结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早动员早安排

根据我系本届毕业生班级多,人数多,涉及的专业多等实习情况,我系为了更好的安排学习的实习,早在上个学期末就召开了全系毕业班师生毕业实习,就业动员大会,会上就毕业学生的毕业实习的目的,意义及要求,时间安排进行了讲解,明确了就业与实习相结合,树立了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思想观念.会后各专业教研室按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毕业实习计划.为毕业生毕业实习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指导教师跟踪指导,学工办追踪了解学生就业情况

我系为了更有效的开展毕业生实习指导工作,提高实习指导教学质量,严格按学院的要求每二十名毕业学习配备一名指导教师,由于本届毕业生人数多,我系特为本次毕业实习指导聘请了兼职指导教师,按学院的相关规定每位指导教师指导毕业实习学生不得超过20名的要求,我系对05届毕业生学习聘请了10名兼职指导教师,目的就是为提高毕业生的实习指导教学质量.外聘实习指导教师业务水平较高工作态度认真,对毕业生实习指导的质量,效果都比较好,聘请的毕业生实习指导教师的报酬按每生三个课时支付.在毕业实习指导过程中,系里向每位指导教师发放了《毕业生实习情况统计表》,表中详细登记毕业生的实习单位,就业情况及毕业实习报告<>题目,指导教师对毕业实习学生的指导情况.学工办为掌握毕业学生的实习就业情况,对毕业实习学生进行了追综,并在系内的毕业生信息墙壁栏上每日进行登记反映,使我系的毕业生实习指导工作及进展情况一目了然.

三,工作到位,圆满地完成了本届毕业生实习指导工作

本届毕业生的实习指导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指导教师工作努力,毕业学生积极配合圆满地完成了实习教学任务.本次毕业实习学生共530人,有520人完成了毕业实习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完成了毕业实习任务.有50人获得了优秀实习生的光荣称号.通过实习使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0%.其中:电子商务专业为92%,市场营销专业为89%,会计电算化专业为98%,注册会计专业为84%,涉外会计专业为90%,证券投资专业为78%.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于我系的实习指导教师不够和学生实习地点分散(由于我系的专业特殊性,不适合大批量的进入一个企业进行实习,而海南特别是海口又没有足够数量的企业,所以实习地点分散)等情况,还存在着学生实习期间对学生失控的现象.存在着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现象,这一现象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校内建立ERP财务模拟仿真实验室,请实训科帮助解决.我们今后将重视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增加专业职指导教师数量,在校内建设各专业模拟仿真实验室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建议学院尽快去珠三角地区建立适合我系各专业的实习基地,以解决我系各专业实习和就业的需要,些事应引起实训科,就业办的高度重视.

毕业生实习情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综合实践 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General practice as a graduate school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 last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vocational college to achiev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improve training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graduate start with integrated practice management,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graduat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econdly, combining economic Zhejiang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s graduate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us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running proces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d other in-depth analysi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studie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毕业综合实践作为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其一般程序为:前期准备、选题、下达实践任务、岗位实习、收集文献资料、撰写成果文本、课题答辩、成绩评定和档案管理等。这一项工作阶段性强,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细节繁多,仍旧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将严重影响到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从教学管理手段的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了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提供了先进手段。

1 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践管理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学生经过两年半的理论学习后,在第五学期课程结束后开始选择课题,然后带着论文指导书,边实习边撰写毕业论文;学校在第六学期组织中期检查,了解毕业综合实践进展情况;在第六学期后期,毕业综合实践结束,学校组织答辩工作,并给出成绩。在整个过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毕业综合实践阶段和找工作阶段存在着冲突,多数学生在短期内频繁跳槽,实习岗位也跟着变化多样,占据了大量的精力。而一旦找到合适的岗位上岗预就业后,由学生变成了准员工,主要精力就转放在工作上。于是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直到答辩前匆忙准备,采取各种方式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的质量。(2)教师方面:一方面由于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化,指导教师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指导。两者的交流会因时空限制,不能连续、及时地开展。对教师来说,无法督促学生及时提交毕业论文等材料,经常会出现前中期时间很充裕,到后期却要忙通宵,加班突击,对材料的提交时间没办法控制。第二方面,指导教师少,学生人数多,一般一个指导教师指导超过10个学生,便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都给予认真细致的指导。(3)管理方面:对职能部门来说,由于缺乏实习跟踪与反馈信息的管理系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单位落实情况、论文进展情况、教师指导情况等信息,出现管理无法到位的现象。此外,大量繁杂的手工管理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影响到管理质量和效率。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方面对毕业综合实践质量的严重影响,采用信息化管理就是适应信息时代变化的需要,同时解决了过程管理和指导不到位的问题,保证了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据笔者的统计,截至2014年5月,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中的41所学校已经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毕业综合实践管理信息系统,为毕业综合实践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全程服务,为身处异地的师生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2 毕业综合实践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学校从2013届毕业生毕业综合实践工作中开始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了校外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实现了从顶岗实习单位落实、选题、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撰写、成果整理的全过程管理和网络化管理,具有较强的管理功能。

2.1 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的运行流程

2.1.1 平台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平台实施两级管理模式,教务处作为平台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毕业综合实践的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汇总各二级学院毕业综合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顶岗实习单位、毕业综合实践题目、毕业答辩小组名单和总结等资料;维护和完善网络管理平台,对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并统计数据;组织各二级学院交流。

各二级学院则成立毕业综合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制度实施细则;委派指导教师,组织落实实习单位,开展选题和审题等工作;组织学生动员工作,召开安全宣传会,并做好安全检查、毕业综合实践进度与质量检查;成立答辩小组,组织答辩,审定保存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等。

2.1.2 平台的角色权限

平台的使用对象包括各级领导、专业主任、指导教师和学生等。校管理员负责平台的初始设置,导入师生基本信息,设置各类人员角色,下发学校文件,汇总二级学院资料;二级学院管理员设置各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践起止时间,设置二级学院的各类角色,并建立师生的对应关系,设置答辩信息,下发二级学院文件,保存学生成果材料;教师在线布置作业、批阅实习周记、下发任务书,并指导学生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学生在线完成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单位信息、实习信息及企业指导师傅信息等)并及时汇报实习进展情况和撰写毕业论文。通过设置不同的权限功能,一人可以担任多种角色,可以查看不同信息。平台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

2.2 毕业综合实践过程监控

第一,学生到实习单位报到后一周内,将个人实习信息、企业指导老师信息等输入到平台中,同时开始以周记形式将实习进程、工作任务以及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写入平台中汇报给指导教师。如发生实习单位变更的,可以重新录入单位信息,以便指导教师随时掌握实习情况。

第二,选题确定后,师生通过平台上传下载完成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当学生所写内容通过教师评阅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避免出现答辩前匆忙应付的情况。各级管理人员则通过平台对选题、开题的进度、质量、教师指导人数等进行检查和督促,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第三,通过事先设置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提交时间,指导教师可以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对不认真进行毕业设计、不及时提交论文材料的学生进行教育,避免出现答辩前匆忙修改现象。教师对学生材料的评阅情况、对学生学习指导情况、师生交流情况都会记载在平台上。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进行监控,及时督促教师履行工作职责。

第四,后期可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学生的成果完成提交情况、答辩的具体安排等。各级管理人员则通过平台信息及数据统计功能,对毕业设计组织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认真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

3 毕业综合实践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成效

3.1 实现了全程动态网络化管理,做到了分散实习集中管理

通过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实现了从选择指导教师到递交实习报告,从布置选题到论文定稿,从初定实习岗位到签订就业协议书,完成了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平台,学生可以书写周记、在线提问、完成作业、上传开题报告、上传论文等,教师可以批阅周记、布置作业、回答问题、下发任务书、批阅论文等,两者实现远程在线指导与学习,建立起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实现了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通过平台,突破了师生之间的时空界限,分散实习的学生可以集中在平台上管理,有效解决“放养式”实习带来的管理难度。

3.2 提高了毕业综合实践的指导质量,体现了学生指导个性化

结合学校对周记撰写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提交规定、实习单位及企业指导师傅信息填写要求,平台可以依据不同专业设置实习起止时间,设置周记撰写的时间和字数要求,设置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提交时间点,从而适应不同专业对实习管理过程的特殊要求,也避免了临时补救、指导流于形式等情况的发生。指导教师通过批阅周记,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同时,对照材料提交进度,指导教师可以及时督促学生提交材料,并对学生每一稿的写作情况提出具体切实的修改意见,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3 实施了流程化的管理,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对校教学管理部门来说,平台的信息汇总服务的功能帮助其及时掌握全面信息,并从以往繁杂的手工管理工作中脱离出来,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毕业环节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对二级学院来说,借助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实习信息、在岗情况;选题是否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开题情况、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及撰写情况;教师指导学生的频率、内容与成效等,促进对毕业综合实践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推进了毕业综合实践工作的规范与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国民,郭福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综合实践管理信息化实践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总第232期.

[2] 陈巧儿,陈玲俐.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下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实践[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毕业生实习情况范文第3篇

目前,多数高职学生经过两年半的理论学习后,在第五学期课程结束后开始选择课题,然后带着论文指导书,边实习边撰写毕业论文;学校在第六学期组织中期检查,了解毕业综合实践进展情况;在第六学期后期,毕业综合实践结束,学校组织答辩工作,并给出成绩。在整个过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

毕业综合实践阶段和找工作阶段存在着冲突,多数学生在短期内频繁跳槽,实习岗位也跟着变化多样,占据了大量的精力。而一旦找到合适的岗位上岗预就业后,由学生变成了准员工,主要精力就转放在工作上。于是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认真准备毕业论文,直到答辩前匆忙准备,采取各种方式应付了事,严重影响了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的质量。

(2)教师方面:

一方面由于学生实习地点分散化,指导教师只能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指导。两者的交流会因时空限制,不能连续、及时地开展。对教师来说,无法督促学生及时提交毕业论文等材料,经常会出现前中期时间很充裕,到后期却要忙通宵,加班突击,对材料的提交时间没办法控制。第二方面,指导教师少,学生人数多,一般一个指导教师指导超过10个学生,便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都给予认真细致的指导。

(3)管理方面:

对职能部门来说,由于缺乏实习跟踪与反馈信息的管理系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实习单位落实情况、论文进展情况、教师指导情况等信息,出现管理无法到位的现象。此外,大量繁杂的手工管理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影响到管理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清晰地认识到这些方面对毕业综合实践质量的严重影响,采用信息化管理就是适应信息时代变化的需要,同时解决了过程管理和指导不到位的问题,保证了毕业综合实践的质量。据笔者的统计,截至2014年5月,浙江省47所高职院校中的41所学校已经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毕业综合实践管理信息系统,为毕业综合实践的组织和管理提供全程服务,为身处异地的师生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2毕业综合实践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学校从2013届毕业生毕业综合实践工作中开始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了校外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实现了从顶岗实习单位落实、选题、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撰写、成果整理的全过程管理和网络化管理,具有较强的管理功能。

2.1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的运行流程

2.1.1平台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平台实施两级管理模式,教务处作为平台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毕业综合实践的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汇总各二级学院毕业综合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顶岗实习单位、毕业综合实践题目、毕业答辩小组名单和总结等资料;维护和完善网络管理平台,对平台数据进行分析,并统计数据;组织各二级学院交流。各二级学院则成立毕业综合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制度实施细则;委派指导教师,组织落实实习单位,开展选题和审题等工作;组织学生动员工作,召开安全宣传会,并做好安全检查、毕业综合实践进度与质量检查;成立答辩小组,组织答辩,审定保存毕业综合实践成果等。

2.1.2平台的角色权限

平台的使用对象包括各级领导、专业主任、指导教师和学生等。校管理员负责平台的初始设置,导入师生基本信息,设置各类人员角色,下发学校文件,汇总二级学院资料;二级学院管理员设置各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践起止时间,设置二级学院的各类角色,并建立师生的对应关系,设置答辩信息,下发二级学院文件,保存学生成果材料;教师在线布置作业、批阅实习周记、下发任务书,并指导学生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学生在线完成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单位信息、实习信息及企业指导师傅信息等)并及时汇报实习进展情况和撰写毕业论文。通过设置不同的权限功能,一人可以担任多种角色,可以查看不同信息。平台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

2.2毕业综合实践过程监控

第一,学生到实习单位报到后一周内,将个人实习信息、企业指导老师信息等输入到平台中,同时开始以周记形式将实习进程、工作任务以及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写入平台中汇报给指导教师。如发生实习单位变更的,可以重新录入单位信息,以便指导教师随时掌握实习情况。第二,选题确定后,师生通过平台上传下载完成任务书和开题报告,当学生所写内容通过教师评阅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避免出现答辩前匆忙应付的情况。各级管理人员则通过平台对选题、开题的进度、质量、教师指导人数等进行检查和督促,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第三,通过事先设置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的提交时间,指导教师可以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对不认真进行毕业设计、不及时提交论文材料的学生进行教育,避免出现答辩前匆忙修改现象。教师对学生材料的评阅情况、对学生学习指导情况、师生交流情况都会记载在平台上。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进行监控,及时督促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第四,后期可检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学生的成果完成提交情况、答辩的具体安排等。各级管理人员则通过平台信息及数据统计功能,对毕业设计组织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认真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

3毕业综合实践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成效

3.1实现了全程动态网络化管理,做到了分散实习集中管理

通过毕业综合实践管理平台,实现了从选择指导教师到递交实习报告,从布置选题到论文定稿,从初定实习岗位到签订就业协议书,完成了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平台,学生可以书写周记、在线提问、完成作业、上传开题报告、上传论文等,教师可以批阅周记、布置作业、回答问题、下发任务书、批阅论文等,两者实现远程在线指导与学习,建立起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实现了全过程的动态化管理;通过平台,突破了师生之间的时空界限,分散实习的学生可以集中在平台上管理,有效解决“放养式”实习带来的管理难度。

3.2提高了毕业综合实践的指导质量,体现了学生指导个性化

结合学校对周记撰写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提交规定、实习单位及企业指导师傅信息填写要求,平台可以依据不同专业设置实习起止时间,设置周记撰写的时间和字数要求,设置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提交时间点,从而适应不同专业对实习管理过程的特殊要求,也避免了临时补救、指导流于形式等情况的发生。指导教师通过批阅周记,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同时,对照材料提交进度,指导教师可以及时督促学生提交材料,并对学生每一稿的写作情况提出具体切实的修改意见,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3实施了流程化的管理,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

毕业生实习情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改革

1 高职信息化教学改革概述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深入应用,大数据产品已深入我国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如开展精品在线课程、提升微课的教学质量、在线教学培训与学习,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设计能力。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如何通过大数据时代背景为课程提升有益价值,在高职院校信息专业的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率方面起到优化和辅助作用,是当前浙江省各高校的毕业综合实践的教学改革重点之一[1]。

信息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校外实习阶段和校内毕业论文答辩阶段,其中校外实习阶段的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学生实习基地走访调研、实习周记批复。这一课程的主要特点包括:开课周期长,课程规模较课堂教学大,教学管理系统工作负担重,课程考核复杂度高。同时,学生学习和实习压力较大。

大数据作为一种覆盖广、规模宏大、能够实现实时获取、存储、管理、分析等方面功能的数据集合,其主要意义在于专业化处理教学实践相关的数据[2]。以互联网+为背景,根据大数据相关结果,可以较快地获取多届毕业生的毕业实习情况、存储应届毕业生实习相关数据、管理应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和实习周记等、通过多届毕业生的毕业跟踪调查报告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并加以丰富和调整。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浙江省2012―2014年的高院校的毕业就业率相关数据结果看,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呈现递增趋势,但是专业对口率数据连续在40%以下;在就业率方面,截至2014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出现了下滑趋势,图像处理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呈现略微上调趋势,软件技术专业呈现持平;在专业对口率方面,4个子专业表现不甚明显;在实践教学满意度方面,截至2014年实践教学满意度普遍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源于在2014年信息专业通过改革毕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后的首轮效果。

2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现状

2.1 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在我国各高校的深入应用,各高职院校均开设了信息相关专业。信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良好,但是专业对口的却很少。结果如表1所示。

从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可知,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包括网络招聘、社会招聘、校园招聘,虽然信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较其他传统行业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专业对口率增长仍然不明显[4]。通过为期3年的实习调研走访和多处室研讨,分析学生高就业率和低专业对口率的主要原因大致上源于:

(1)学生择业观的改变,当代高职毕业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异地求学的学生大多数选择毕业后返城求职,一定程度冲击了专业对口率[5]。

(2)随着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参与度的提升,跨学科、多学科交叉职位也随之增加,跨学科职位让毕业生萌生“跳槽式”求职岗位[6]。

(3)学生热衷于短期利益,热门职业的高薪、好待遇、门槛低和对口专业的低薪、门槛高都是影响因素。如当前房产销售行业月薪较其他行业员工为2~5倍,这对于毕业生而言,更具吸引力。

2.2 校企合作基地偏少

由于学院属于市属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综合实践实习基地以浙江省为主,其中校企合作基地大多为嘉兴市本级企业。当前信息专业的校企合作基地数量约为200家,但实际上在学生毕业综合实践课程中承担联合项目的数量不足一半。通过连续3年的走访和调研,从合作基地反馈的信息中主要有3种情况:

(1)实习生较独立求职者来说,工作态度仍然保留在校学习的被动状态;且学生实际技能操作经验和工作能力往往难以胜任当前项目需求。

(2)实习生在前期的顶岗实习中表现不佳,工作进度方面存在散漫状态,且学习热情不高。

(3)信息专业学生对于出差性强的工作有抵触情绪,本土企业大多数情况无法给予实习生期待的实习经费,外地企业(如上海、苏州等地)在校企合作范围之外,但往往这些沿海地区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较本土更适合学生就业与职业规划发展。

然而,在实习基地也存在实习生源不足或者生源过剩,学生在实习基地无事可做或者实习基地给予的学生实习比例远远低于学院指标等现象。

2.3 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滞后

不难看出,不管在网络招聘还是校园招聘中,对于信息专业的人才需求总是供不应求。但是往往毕业生求职时,难以与对口专业签约,主要原因是企业需要的人才专业里无法满足,这一现象在当前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不断地革新,也需要信息专业核心课程的不断革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一方面不仅要学习专业课程也要完成各类创新性实践类的课外活动,一方面校内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学习的内容与职业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文献[2]指出,部分高职院校针对此类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已系统地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却导致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基础的技能操作太生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难以胜任专业对口的职位。

3 大数据背景下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作为衔接学生在校学习和社会就业的主要课程,在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7]。为了科学而稳定地提升信息专业中各子专业的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率以及实践课程的满意度,教师上好毕业综合实践课程、学生利用好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是高职院校毕业综合实践的必要条件。

以往的岗前综合实训效果不明显情况,增加岗前综合实训的完整度、严谨性,提升岗前综合实训的有效性,做好学生毕业综合实践中毕业生的技能知识基础,以增强学生实习时的专业对口率,一定程度上提升就业质量,决定了信息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践课程的执行性。

4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改革

针对当前信息专业学生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的情况,信息专业的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从教师的教学模式出发,驱动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毕业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从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切入,缓解学生实习期间的压力和教师以及管理系统的工作负担,“以学生为主,从学生出发”。

4.1 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综合实践课程以缓解现状,提升信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以及保证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

(1)在教学期初,通过案例教学、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展开毕业综合实践的前期指导教学,使学生在开始实习之前就对实习流程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对毕业流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过程。

(2)专人专带:由传统的一个老师辅导教学几个学生分散式或者分组式完成实习过程,改革为特派一个专任教师深入实习基地走访和监督学生实习状况,并通过实习基地的走访和调研获取当前企业所需人才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总结和分析,给予专任教师一定启迪和启发,推动下一轮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3)学生集中半集中式实习:以校企合作基地为主要实习基地,便于集中式管理,确保学生实习安全和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有特殊情况或者特别要求的学生采取半集中式管理和实习方针,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就业态度。以上所有实习基地都要以学生能够在专业对口的岗位为主要依据。

(4)指导教师深入企业和实习基地,走访和调研学生实习现状。一方面更加清晰地了解企业对实习生的实习评价,一方面提升专业教师团队对社会用功的需求的了解程度,同时,教师也能切身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状况和毕业论文的完成状态。

4.2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1)以一定考核标准为课程合格指标,强制性管理实习阶段学生的实习工作,防止学生频繁调换工作岗位、,一定程度上提升学院就业声誉、学生就业质量。

(2)对校企合作基地的要求和考核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如:每年学院的订单班、联合培养班、校企短期合作和长期合作、高校联盟、职教集团等成员单位,每年的学生实习的比例标准是否能够满足,校企合作基地是否能够按照学院的标准完成人才培养和企业项目的实际交接。

(3)分层次教学,针对专业技能知识较差的一批学生展开合作企业的集中式教学、专业技能培训课程;针对专升本学生提供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辅导,待考试结束后,督促其继续完成毕业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而言,不仅从16次周记中检查学生实习状况,更要从实际的走访调研中企业指导老师处、专任教师处了解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毕业论文综合质量等评价学生实习效果。

4.3 重视科研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实验设备的更新,都是提升R悼纬探萄能力所具备的条件。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是毕业综合实践顺利展开的基石,学生学好了,才能在实习中有信心,继而展现专业技能,为校争光。

然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决定了专业核心课程的进展效果。针对专业核心课程的滞后性,从师资培养和科研工作的视角展开。高职院校的信息专业教师要参与到信息专业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活动总,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深入探索,同时研究工作要能接轨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步伐。在科研中提升知识学习能力和更新知识库和资源库,利用新的科研知识和技能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浅入深,技能操作方面实时掌握社会职位的操作要点,为毕业实习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4.4 校企合作基地配置

根据社会用工需求,在师资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增加校企合作基地数量,为学生实习寻找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和“厂中校”的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前期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期间,就有机会深入企业了解和学习技能操作知识,为踏上社会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减少在对口专业上就业的压迫感和迷茫感,一定程度上提升专业对口率。

毕业生实习情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毕业生实习 管理研究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可知国家对高职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的重视,也要求高职院校工作者组织好、管理好学生毕业实习工作。然而,高职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给辅导员管理工作提出新课题。

一、高职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1. 学生实习分散,管理难度大。目前用人单位一般不接受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使现在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单位,招聘的人数也较少,大部分学生还是要靠自己进入社会,通过人才市场等方式找单位实习。因此,职业院校大多数采取分散实习的办法,主要安排大三第一学期后半学期开始实习,学生分布较为分散。分散实习无法保证辅导员发出的信息能够通知到每位同学,辅导员要进行逐一核实是否通知到位,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增大。

2. 部分学生不正确认识毕业实习。部分同学刚开始认为毕业实习可以摆脱枯燥的专业知识学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之后,学生发现实习单位与自己理想的有较大差距,如:工资较低、工作时间长、轮班制、工作辛苦等。慢慢的,部分学生开始中途换岗、换单位的情况。这种由于换岗、换单位造成的学生流动量为本就困难重重的高职学生毕业实习管理带来了更为严峻的调整。

3. 部分学生自我解放。部分学生进入单位实习之后,以为摆脱了书本、辅导员、学校严格的管理制度,大学生活熬到头了。学生不认真实习,不按时提交学校布置的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这导致辅导员要一一查收未提交实习报告或者毕业论文学生名单,并打电话催促学生,避免因学生不按时提交导致学生不能顺利毕业的情况发生。

4. 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实习指导。担任学生实习指导的教师,多数实习指导教师在学校还担任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既要担任学生的实习指导,又要担任校内教学任务,大多数教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导致指导缺乏效果。学生不能得到实习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咨询辅导员怎么办?怎么做毕业实习,辅导员工作量增加。

二、学生毕业实习期间辅导员管理新思路

1. 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学生毕业实习前,首先,将每个班级自由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6-8名同学,辅导员在每个小组中挑选1名比较负责任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然后,组织小组长进行组织管理能力培训,落实工作职责和要求。小组长不仅要将辅导员发出的信息通知到自己小组每位同学,还要积极主动关心帮助小组内成员。同时,小组长将小组情况要及时反馈辅导员,让辅导员能随时掌握管理学生的动态。

2. 做好毕业实习动员教育。毕业实习是学生职业生涯的起跑线,要让学生在这一起跑线上做好充足的准备,是毕业实习工作的第一要务。辅导员按照学校要求,协调好学院领导、学生指导教师做好动员教育工作,让学生认识到毕业实习的目的、任务和意义,对毕业实习产生认同感,明确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并结合以往毕业生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向学生提供成功与失败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毕业实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学生从自身的思想上重视毕业实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挑战。

3. 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学生在实习期间,辅导员要定期记录并更新学生实习信息,每周更新一次学生的联系方式及实习单位的信息,定期与不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并记录学生的实习情况;定期到实习单位走访,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情况,对实习岗位及条件提供情况;提醒学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按时提交材料。

4. 强化制度约束,提高安全意识。所谓“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完善学生实习的相关制度,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强调实习期间的重要注意事项,如维护权益、辨别是非能力等。同时,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发生交通安全事故、人身安全事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竞争压力、人际关系复杂等心理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等等,作为高职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都要反复的提醒和引导,防患于未然。

5. 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实习过程中都是靠自我管理。企业的规章制度能够直接约束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这对他们思想品德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养成、能力的提升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变,使学生提前明白自己已经是一名单位员工,要明白社会对自身的要求,不断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辅导员要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实习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制定奋斗目标,实现自我提升。

总之,高职学生毕业实习管理本身就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辅导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过硬的技能水平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毕业实习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素养,顺利完成毕业实习。

【参考文献】

[1]李爱军.浅析高职学生校外实习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

[2]刘晨.王丰.烹饪旅游专业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和成效研究[J].职业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