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于教学设计的内涵,中外学者历来众说纷纭。美国学者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最大的特征就是系统化规范教学”;肯普则认为“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方式,进行系统理论的教学模式”。国内学者同样对此进行了研究。一般而言,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学设计就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而对于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主要是教师为提升教学效率,通过科学的教学理论在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具体设计。

一、思想政治有效教学价值

研究证明,有效教学设计的价值应该最符合其定义,最能实现其设计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师在课堂的具体教学行为来实现的。

1.有效教学设计能够提升教学目标的准确性

正确、科学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指导有效教学,同样有效教学设计也能够提升教学目标的准确性。研究证明,有效教学设计在提升教学目标的准确性上主要表现为下列几个方面:

(1)提升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正确的教学目标不仅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进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样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智力、体力、情绪、伦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整合,让其成为不断自我完善的人”。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所以有效教学的设计能够实现教学目标。

(2)提升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反,有效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教育最根本的理念是改变学生的行为,让其自身完成其之前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此,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而有效教学设计则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明显具有针对性。

2.有效教学设计能够提升教师的备课效率

充分的备课能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以思想政治学科为例,充分的准备能帮助教师找到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并进行相应的突破,以重点讲解,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激发其学习兴趣。有经验的教师在进行课堂准备时,其消耗时间往往是正常课堂时间的几倍,甚至更多。而有效教学的设计可以让教师领悟到教学的目标,从而在备课上更有针对性和旨归性,这无形中就会提升教师的备课效率。

3.有效教学设计能够保证教学效果的显著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设计能够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课堂是否属于有效教学,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而有效教学设计本身即指教师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内容之上,减少其他用于课堂管理或者维持秩序。而这种课堂的有效教学能够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1.教学目标设置具备可操作性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具体要求,教师在设定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时同样应该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观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等维度进行阐述,以致力于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和全面性发展。根据著名学者格伦兰的“目标陈述法”,教师首先要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行为,其中总体目标在有效教学中主要偏向于表述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教师意图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具体行为则主要阐述学生为了使学习目标达到而采取的具体行动。

2.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主要是为了给学生传播知识、灌输思想,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目标能够完成的前提。传统的观点认为,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即教材包容了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精华并按照一定的原则编订起来,因此教材就涵盖了教学内容。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学内容应该是学生进行各种自主学习活动的总和。其实这两种观点各有利弊。思想政治课进行有效教学设计则应该将这两点结合起来,优化教学内容。一方面钻研教材,毕竟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础,教师可以按照教材明确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但教材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教材中简单的部分,并在课程教学中详加解释重点和难点部分,并让学生举一反三地理解其他内容。

3.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

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总以“结构式教学”进行课堂教学。但是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为了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度重视,并变“结构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为学生构建知识学习的殿堂,让学生能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适应新的情境,去努力解决新的问题。

第一,要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参与思想政治教学。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德认为:“差劲的教师只是把真理传授给学生,而优秀的教师则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为了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也要优化,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积极参与性。

第二,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构建知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牢记学生的主动性才是学习的关键,而学生主动学习才能构建知识,并成为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查阅课标、吃透教材

查阅课标是为了把握标准。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原思想政治更改为思想品德)的“前言”部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新的《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更加注重情感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分类目标的首位。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从课程理念的高度,肯定了活动课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

领会教育教学目标。这样能够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标高,不太深,不太难,难易适度。

二、搜集课程资源

收集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收集资料一方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简单说:要求:用好书上的,搜集身边的、本地的、社会的 ,发动学生。

1.网络的教学设计资料。网络资料查找也是资料查找的重要来源。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分,教师在指导学生查找网络资料时要指导学生理性地处理信息。

2.最新的时政话题、热点话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感受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但仅依靠现有教材还远远不够,跟不上社会和时展的步伐,如何把教材的观点和现实发生的时事教育结合起来,让教学更有说服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个政治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例如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最好有视频资料。

3.学生的思想情况及表现(与教学目标相关)。这是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有的放矢;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相关文化艺术体育资料等。

三、分析学情

教师教学的对象就是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班级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到学生的学情,特别是教的班级较多的时候,要根据班级的特点对教学做相应的变动。

主要方法是观察、调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弄清楚学生的思想情况及表现。例如学生的责任心问题、学生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看法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看法问题等。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

四、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优化教学组合

就教学方法来说,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不少,例如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各有优劣。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构成教学的最佳组合。

就教学媒体来说,选择怎样的教学媒体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本校的教学条件来决定。现在教学设备在不断更新,多媒体已经十分普遍,但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用多媒体教学,要根据上述需要来决定。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适应性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个别能力以及需求特点,动态地组织和呈现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内容信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采用变化的教学策略等。据此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在充分掌握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结构、掌握学生学习需要和能力等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和资源安排的灵活性来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差异。

适应性教学是对中国传统的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具体地说,适应性教学理念要求根据学生的个别能力以及需求特点,动态地组织和呈现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内容信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采用变化的教学策略等。将适应性教学渗透到每一个学科,可以从教学设计这个环节人手,反复实践、反思与改进,探索适应性教学在教学设计中的渗透与应用。

应用适应性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必须首先充分掌握学生已有的基本知识结构、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能力等差异。然后通过对教材和资源安排的灵活性来满足每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差异。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最基本的四个环节是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

一、通过“教学前诊断”,全面分析教学对象,初步渗透适应性教学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能力和情感上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于不同学习者的个别化的学习目标和教学目标。新学期伊始,可进行“教学前诊断”,精心设计诊断项目。例如:(1)你对“政治课”的印象是怎样的。(2)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几项政治课的教学活动。(3)请选择你最期望的政治课评价方式。(4)趣味大考场等等。通过学生广泛的参与,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信息。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态度,了解他们对课程的期望。在掌握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这些信息归类、分析后,总结出学生普遍的认知水平及对课程的价值取向。对那些在“诊断”中反应比较“特殊”的学生,仔细做好记录。

当然,要更充分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需求,还必须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反复“诊断”,进而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通过“问题导学”,实时调整教学目标设定。逐步落实适应性教学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能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研究教材与学生情况基础上的“三维目标”的整合与落实是适应性教学设计的真正体现。具体教学目标的确定,应以前期“诊断结果”为基础,同时借助“问题导学”这一环节,以求真正制定出“适应性”的教学目标。

例如:高一经济常识《投资理财》这一节课,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要深则深,要浅则浅,教材本身没有过多具体展开。通过前期的“诊断结果”发现,学生对于经济常识课外知识的掌握度差异较大,不适合“统一”目标。所以,就知识、能力目标而言,可以设计这样几个层次:(i)掌握投资理财的基本知识。(2)能够解答生活中普通的“理财”问题。(3)对比分析多种投资理财品种。(4)能制定较为完善的理财计划。(5)具备较强的理财能力和理财意识。

但是,具体教学目标设定的比例与坡度究竟是多少?还必须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差异。因此,可以利用“问题导学”这个比较有效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进行“再诊断”。

这里所指的适应性教学之“问题导学”,是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解答,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指导教师以最适应学生的方式设计教学。当然,这一环节的设置是需要精心准备的,因为它是适应性教学的深刻体现。首先,必须注意问题设置的适应性。要按照学生总体的差异,或浅、或深,或广、或窄地设计问题,争取最大的覆盖面。其次,必须注意提问方式的适应性。由于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差异,学生都会有善于回答的问题和不善于回答的问题。所以,可以选择由学生“自主选择”答题的方式,即在所给的题目范围内自主地选择任意题目回答。

经过这样的“革新”,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得以显著提升,由答题而产生的成就感显著增强。课堂上有时会出现一个问题有几个学生互相补充着回答,也会出现一个问题无人问津。这就让教师捕捉到了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取向等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发现学生们的“热情所在”、“盲区所在”。

“教学前诊断”加上“问题导学”的复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近乎“精确”。因此,可以迅速地对已经拟定的多层次教学目标进行再次调整和确认,以选择最适合当前学生的教学目标,开展课堂教学。

三、通过本校、本学科“适应性教学策略”的构建,全面贯彻适应性教学

教学策略是关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等的总和。“教无定法”,适应性教学也同样倡导实施适合每位学生学习的需要和个性差异的教学策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百变无常”。恰恰与此相反,贯彻适应性教学非常有必要根据本校、本学科学生的需求和差异,设计多种相对固定的、适合其发展的教学策略。然后,通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不断磨合,形成真正适合当前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教学策略。

例如,某校政治学科针对多次“诊断”中发现的郊区学生掌握信息量较少、“质疑”能力较弱的普遍特点,确立了一种教学策略—“自学设问式”。具体流程是:展示或提供课内、课外大量信息,要求学生自行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寻找并发现问题。学生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答,教师归纳、点评。通过多次的试验与改进,学生们从一开始的诧异、不解,发展到“习惯成自然”。他们“消化”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提问”的质量也越来越高。这种教学策略逐渐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适应并接受的有效策略。

在不断的教学探索过程中,各校可以形成诸如“自学设问式”、“合作探究式”、“审美体验式”等既适应高中政治学科、又适应本校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教学实践中要坚持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对教学策略作调整,使得学生对这些教学策略耳熟能详,乐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显著提高。

显然,这些在实践中发现差异与需求,继而确立推广的教学策略,能够使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与教师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在课堂教学策略的制定中真正贯彻了适应性教育。

四、通过“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适应性教学

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呢?以适应性教学为指导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课堂评价方式,评价必须打破单一的学科体系而指向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通过评价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提升其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设计评价方式时,必须始终牢记:要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评价每一个学生,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反复的实践调整后,某校政治学科根据该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的课程评价内容包括:1.学识水平:以传统的“考试”方式呈现。2.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以“时政演讲”的方式呈现。3.实践与探究能力:以“考察或调查报告”的方式呈现。4.协作交流能力: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呈现。5.分析论述能力:以“政治小论文或小课题”的方式呈现。

当然,在学生群体性特征的基础上,学生之间必然还存在着诸多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组合式”,即在评价内容中既有“必选项”也有“可选项”。除教师指定的“必选项”以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其它评价内容。这样的尝试虽然有时会使学生“避重就轻”,但是,它却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实现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不仅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的产物,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转变高校思想政治传统教学模式,而且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微课设计和实现探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计相关概述

1.1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微课教学,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借助多媒体将教学内容与各个环节进行展示,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其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教学资源,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微课针对零碎知识点进行精细化设计,能够将理论性质的思想政治知识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现出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与创新,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其次在微课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将会更加丰富、新颖,呈现形式多样化,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2]。另外,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生已经将手机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而微课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则能够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学的特点。

1.2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微课设计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必须遵循四大原则,首先为创新性原则,微课设计重在教学,一切为课堂教学服务,必须注重课件制作与教学视频录制环节。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微课课件制作难度较小,教师不仅可以从网上下载视频,还可以根据需要亲自拍摄录制,具有较强的系统功能。其次微课设计要满足开放性,微课设计要关注不同人群、不同角色的需求,尽可能使每位同学、不同学习者均能够参与其中,对课程进行相应的设计与编辑,为更多学习者提供服务与帮助。另外要遵循发展型原则,微课设计要考虑单元整体性,能够围绕某一单元、话题进行个性化设计,通过微型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除此之外,还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围绕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计,注重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课设计的实现策略

2.1课程主题内容的确定

基于思想政治教学理论性强的特点,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这不仅有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的原因,同时也是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所致。而微课与压缩课、普及课有着明显的差别,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对重难点知识的专题解析与探讨,因此,微课主题内容一般选择具有一定讲授难度、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微课主题内容的选择需要遵循应用性原则,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学习效率。

2.2课程表现形式的甄选

在微课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微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学生在获得相关知识信息的同时,能够明确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关注,在这种模式下,主动权从教师的手中转移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充当课堂的主体,进而完成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科学性,其中存在大量的关于马克思理论知识的讲解,这些抽象知识可以通过图表、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表现[3],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也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学的严谨性。

2.3微课教学设计的细化

微课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极强的教学组织能力,而且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微课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微课教学设计中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分解,制作成为多个微课,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精细的制作,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一般微课视频为15分钟左右。微课教学设计要能够准确反映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与教学目标,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以融入自身的教学思想与设计思路,对于复杂的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可先对教学背景进行相应介绍,然而再逐一呈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在课前可以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并反映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针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能够极大提升课堂效率。

3结束语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办学特色与办学质量的有效体现,因此,要提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实施微课教学,并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微课实施策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淼. 浅析“微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设计――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1(4):126-130.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堂设计 高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076-01

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思想政治课程在高校中被边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就是居高临下的说教,内心产生反感。同时,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方面也不及时进行更新,双重因素的叠加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效果逐步走低。思想政治课堂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场所,如何通过科学的课堂设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教学任务。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构建一个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堂的整体安排

一般来讲,一堂课包括三大环节,即导入环节、讲授环节、小结环节,在这三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方面,思想政治老师应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讲,导入环节以及小结环节应占到整个课堂时间的1/2左右,新课程讲授环节占到半壁江山。运用好导入手段可以让学生快速地进入教学情境中,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老师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迎合高校学生的偏好,如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案例来让学生进行讨论,进而顺利地导入课堂教授环节。在新课程内容讲述完毕之后,应及时跟进小结,运用小结来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留下作业,让学生预习新的课程内容。

二 课堂的教学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老师应不拘泥于一种形式,积极拓展思路,采用学生感兴趣、互动性强的教学形式来活跃教学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在良好的教学形式中保持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校教师应彻底摒弃“一言堂”的教学模式,高校学生都已经成年,在其学习以及生活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价值观念,其对于一个事物有着自身的理解,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处于一个对立的状态,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的创新层面,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经常与学生开展沟通交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根据其思想状况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调整,教学方法应围绕大学生的具体要求来进行设计。效果良好的、方便实施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提问法、游戏教学法等。

三 加强课堂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和谐、平等、自由的教学课堂能让大学生畅所欲言,去思考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在不断的思考中自觉地接受思想政治课程内容。课堂氛围的营造,关键需要思想政治老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要树立平等教学理念、学生主体教学理念,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老师都以道德者自居,没有做到两者之间的平等交流,持有这种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直接就将自己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很容易做到两者之间出现行为以及心理层面的冲突,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思想政治老师来讲,应树立师生平等的理念,在教学中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地进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多发言,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发言,对于学生的疑问给予及时答疑解惑。思想政治课堂的组织应以学生为主体,思想政治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必然之举。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抽象性,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随着其自主意识的膨胀以及个性的凸显,当思想政治内容与自身的生活理解不同时,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高校思想政治老师应在把握思想政治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心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不断开拓创新,构建一个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无定法,因为学科特点的原因,思想政治教学不难,但是要教好却很难,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老师不断去探索、去实践、去试错,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秋碧.创设问题情境,追寻高效的思想政治课堂[J].师道(教研),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