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教学的困惑

语文教学的困惑

语文教学的困惑

语文教学的困惑范文第1篇

(1)时间不够用。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在班级人数多达80人的情况下有一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动起来一节课的时间就到了,学生发言的时间少,老师的个别指导难以开展。

(2)怎样落实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3)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 。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怎样渗透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4)期末检测的形式单一。我们的朗读训练、字词句段篇的训

最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是最合适的?

(5)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却没有在日常生

中交谈得好。一大部分学生不想发言,发言的学生也没有创新,好像被一个模式固定了。

这些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也是我想在工作中解决的问题,我想一名教师也正应该在困惑中成长。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有了兴趣作伙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困惑二:感觉高年级的阅读课存在着以下问题

(1)目标不明确。表现为教学目标没有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而是定位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上。烦琐的分析还没有退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舞台。

(2)学生的个性体验不够。热热闹闹的一堂课,从教师的教学语言到教学设计,可以说近乎完美。似乎也抓住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解决了课文的重点、难点;课堂上老师也指导学生进行了感情朗读,学生似乎也读得很有感情。但是当课堂巩固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朗读又回复到初读时的水平。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学生对文本缺乏自己的个性体验。无论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是朗读时情感的把握都是教师强加的。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而是赶羊式教学的必然后果。

(3)学生学习方式是转变了,但学生自己却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

语文教学的困惑范文第2篇

时间虽短,感受良多!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和“一点困惑”说出来跟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点体会:语文是什么?

山西省教研室李老师在教材培训中这样谈道,对于“语文”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认识:语文是容易的,母语习得,自然天成;语文又是艰难的,微言大义,弦外有音。语文是有趣的,唐诗宋词,英雄美人;语文又是枯燥的,古文百篇,成语如山……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覆盖一切,穿透一切。语文所训练的是人对一切文明符号的理解力和创新力……

我作为一位在初级中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工作十多年的教师,对语文是什么的问题还真的没有认真想过,听了李老师的讲座,感慨良多,教学之余,我又查阅了很多书籍文章,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多种多样,有的人指出:语文是语言文化,即“用语言表述出来的文化”。还有人说:语文是“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

最近,研读了《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这样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这样表述: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通过了解学习,我对语文的认识和理解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点体会: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当前,分数和升学率摆放在了第一位,语文教育的目的也被解读为学知识、考高分。但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得知识,更不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语文教育最重要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学生的语文素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理解语言(阅读:听、读)的能力;二是运用语言(作文:说、写)的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这几项基本能力。课堂上我采用问答式、启发式教学,注重互动,通过训练学生使学生养成会听、能想、爱说、善于表达的好习惯。阅读训练有助于说话能力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学习语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认认真真地读,本身就是一种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叶圣陶先生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作文是人们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获取各种真、善、美,积累作文材料。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第三点体会:语文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韩语《师说》中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职业就是培养人的职业!语文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在写字、读书、表达、交流中陶冶性情,活跃思维,增长智慧,丰富情感,学会做人。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从知识、技能、道德、情操等诸多方面影响学生。综合所述,我认为要当好一名语文教师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高为师

教师的职能是传递人类的精神文明,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具备较渊博的知识。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是自来水。终身学习,以进取的生活态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身正为范

教师的人生哲学、治学态度和生活方式,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言表风度早已被认为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教育因素,文明的语言,标准规范的语音,朴实整洁的衣着,稳重端庄的举止,和蔼可亲的态度是社会公认的教育形象。教书是手段,目的是育人。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次培训学习也有一点困惑!

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莫过于正确认识自己!真――“真实、真情”的“真”字对于我们而言是不是已有点陌生?

语文教学的困惑范文第3篇

1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去完成教学计划,识字能力又怎么样培养?

那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们必须控制好时间,避免迟到,防止外界干扰,减少维持课堂纪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重要的事情,是要花很多时间去学的,不是可以随便浪费的。我们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它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给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2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但学生自己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在课堂活动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3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但把握不住语文课该教什么

新课程里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提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4不学语法,语文教师在课堂怎样培养“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重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知识,那不学语法知识,“语感”又怎么培养?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就突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可以通过吟诵法,让学生利用读书的语气感悟,主要通过学生、老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进行对比,而产生共鸣;也可以进行教学情境法,来让学生感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精心布置情境,让学生们都能融洽到情景中;还可以利用传授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里产生感悟。

5课堂新用语的运用机械化,从教材难以引到实践

语文教学的困惑范文第4篇

1 大语文观尚未形成,很难酿造出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语文,语文学与不学关系不大,学多学少给高考的分值差距也不会太大。再说高考也不考课本上的东西,答案也不唯一。所以听老师讲课还不如自己看书或者做几套题。导致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上几乎说不上有兴致。

从校方领导的角度看语文,在高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哪有人顾及语文的地位!从安排课的顺序可窥一斑,高一的语文最高的待遇是个别班级有三四节课,大部分的班级在五至八节课;高二语文课大部分在下午,高三更不用说,;从课时的安排看语文,高二时语文的课时比英语数学少两课时,高三比其他的课相对来说都少。

从以上几方面的误导,是的学生明显的能感觉出语文在学业中的比重,这也是困惑我多年的一个问题。语文课在我看来它是教学生做人的课,是提升学生自身素养及涵养的主阵地。怎么可以将语文打入冷宫,很少有人重视,只有我们这些语文教师为止叹息!这一暂时的冷落我希望得到全社会的关注,给语文一块天地,创设一个平台,酿造一种氛围,这样才能改变语文被冷落的尴尬。

2 在新课标下的教师由主讲者变成了一位找不到演员的闲置导演

在高一第一二学段中,我也参加了市级、省级新教材培训的,并潜心地研究新课标的理论,在备课过程中,我结合所学理论及专家的指导,并认真地研读教材,上新课之前,按照课前预设题--课堂检测--讨论--分析归纳的思路预设课堂,可是当我走进课堂让学生展示课前的预习成果时,学生此时才在课本上匆匆忙忙的找答案。我只好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找呀!老师启而不发,无奈之下教师只好自导自演。我觉得这是身为语文老师最为狼狈的一幕。

3 学生的语文基础太差,欣赏高中语文有点高不可攀

语文教学的困惑范文第5篇

怪圈一:个性化阅读泛滥成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强调教师应该“把阅读的时间交还给学生”“要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发问”。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对文本的“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多元的独特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不讲”,甚至“不敢讲”,谈“讲”色变,走向了另一极端。一节课全是学生一读、二读、三读……每读一次,学生就说自己读后的收获。这期间所有的环节都是学生自问自答、互问互答,学生非常活跃,所能听到的大多都是一些琐碎的认识,肤浅的分析,零散的记忆,甚至偏离主题的看法。课堂上教师成了仆从,跟着学生走,还美其名曰:“敢于放手”。这难道就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展示吗?

例如,某教师执教的《孔子和他的学生》教学片断。

师:学了《孔子和他的学生》后,你有什么想说吗?

生:孔子先生真伟大,爱生如子。

生:古代的先生就有那么一颗无私教育后代的心,我真佩服他。

生:还说孔子是大教育家,真笨!教育穷孩子不要钱,换我就不干。

生:孔子教诗编故事,他不嫌烦我还嫌麻烦呢。

(教室内稍乱,学生议论纷纷。教师脸带窘色,欲言又止。)

师:同学们都能从自己的角度,说出自己的看法,想法独特。希望大家今后能继续坚持,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的看法明显偏离文本的解读,违背课文的主旨,教师怎么能牵强附会,放任自由呢?)

诚然,这一教学案例中的教师,是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但尊重学生个性,并不等于要迁就学生。学生年龄小,受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影响,看法多有偏颇,甚至有错误。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一定要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师生精神上的碰撞,实现师生同往共进;通过必要而精当的点拨,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使阅读教学获得真实效果。

怪圈二:拓展性延“伸脖子太长”

乘着课改的东风,当前的课堂教学积极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营造大语文学习环境,十分重视课堂的拓展延伸,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小品表演、学科整合等,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教学质量。毋庸置疑,这是课改的一大亮点。然而,由于有些语文教师对课改理念的理解稍有偏颇,只追求形式,课堂上安排了过多的非语文活动,花拳绣腿,有“脖子太长”之嫌,有“信息泛滥”的倾向,有的甚至忘记了“教科书”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过度地拓展无边无际的信息。

如一教师在上《太阳》一课,让学生把《自然》和《社会》带来,还有学生把《十万个为什么》摆在了课桌上。教学过程中,师生旁征博引,把有关太阳的知识解说得淋漓尽致,列举数字时,连数学知识都用上了。结果拓展的资料太多,学生迷失在大量的信息中,语文课上成了常识课。

作为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课堂上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字,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趣味化,教学内容条理化,课堂结构合理化,教学效果优质化。超过这个“度”,就是喧宾夺主,就会造成教学效率的减损。语文就是语文,它不会因课改而变质,它仍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需要扎扎实实,更需要热闹后的安静、空白,要留有学生思考、感悟的空间。

困惑之最:教材、考题均离农村学生太“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因此,新教材在编写内容时特别注重了扩大阅读量、开发教学资源、学科之间的整合等。无可厚非,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确实有着高屋建瓴的作用。如果学校、教师都能针对教材的编写意图实施教学,当然再好不过。可是现实却明摆着: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连基本的办学条件尚未具备,怎能跟上这“城市化”的教材内容?

就拿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来说,“民族之花”“桥”“方寸世界”等单元的学习,不查阅资料,不通过现代技术教育等多渠道、多途径的调查研究、社会实践,能使教学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吗?可是农村学生哪来电脑?农村学校哪来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既然这样,教材为何不选取学生熟悉的家乡、田野、同学、亲人等类似的课文呢?学生举目能及、触手能摸,试想教育效果会不会更好呢?联系实际,笔者大胆说一声:教材离农村学生太“远”。笔者并不是无视教材的优越性,作为学生的阅读教材非常可取,可开阔眼界,扩大视野。可要作为施教教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要学生学后必须“笔下生花”,一定要写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桥的世界、集邮的经过或故事等之类的文章,确实有些强人所难,与教学现实相悖。

另外,如今的教材删繁就简。“语文天地”里再也没有“机械操作”的训练题,只是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可是,学生面对的考题哪里少得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题型?如看拼音写词语、组词、扩词、缩句、扩句、修改病句……应有尽有。以前还好,人教版教材中的“基础训练”栏目有范例,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就能熟练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现在倒好,考试中的很多题型都成了教师教学的负担,教师除了教书上有的,查找资料充实教材外,还得让学生训练考题类型,费时又费力,教师苦不堪言,这样的考评实际与学生的减负也是背道而驰的。我们不能说“教材不行”,不敢说“不要考试”,只有长吁短叹:教师难当,学生更难做。考题确实离教学现实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