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课程设计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精选

语文课程设计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第1篇

本文作者:焦咏梅高艳玲徐红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课程设计内容的改革

首先,探索全系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将内容紧密联系,增强内在逻辑性。把同一个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作为一个课程群,形成目标明确的课程群层次,把围绕一个技能培养目标的、含有若干课程的知识点抽象出来,在更高层次上连贯起来,使该技能的培养随课程设计的推进而不断递进、加深和拓展。如自动化专业的课程群层次结构。在课程群的建设基础上,我们的课程设计题目既要考虑前后课程纵向的贯通与衔接,又要充分考虑课程横向间的相互融合,实现整体优化。如把模拟电子、单片机、传感器课程设计内容纵向联系,递进升级,模拟电子课程设计题目应做到熟练掌握器件特性及参数计算,理解电路原理,并仿真出结果,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过“三关”,即“器件关”、“分析关”和“动手关”,此阶段培养了学生具备一定的硬件设计能力。在此阶段基础上进入下梯级,即单片机课程设计阶段。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硬件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系统软件设计,并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电子电路和单片机课程设计进行横向优化组合。单片机题目要求学生应用电子电路的手段,即Protel原理图设计PCB设计并制版,做出实物,完成程序烧录,最终完成系统调试。结束时,学生亲身经历了硬件、软件的每一阶段,锻炼了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此阶段学生已具备了软、硬结合的能力,为进入下一个梯级做了充足的准备。课程设计的最高梯级传感器课程设计,即题目应综合模电、电子电路、单片机、传感器四类课程的理论知识,在具备软、硬件结合的能力的基础上,应用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应用单片机、电路模块等手段完成一个应用系统的综合设计并做出实物,例如红外报警系统、温度检测系统设计、光敏元件控制系统等。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应用的综合设计能力,做到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为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绩评定体系改革

建立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是保证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注重结论正确的同时,应强调整个设计方案实施的全过程。1.撰写总结报告。总结报告是学生对课程设计全过程的总结,不能等同于平时的实验报告,因此内容要完善,格式要规范。此环节占总成绩的30%。2.实验动手能力。包括器件选择、仿真设计制版焊接、仪器使用、调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此环节占总成绩的30%。3.学生实行全员答辩制。为避免学生互相抄袭或找人代做,我系自2009年开始施行课程设计全员答辩制度,每生5分钟自述,10分钟答辩,通过答辩情况给出答辩成绩。此环节占总成绩的40%。这样一种相对完善的成绩评定体系使学生在课程设计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能认真对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保证了课程设计的质量。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第2篇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主导因素,是后继课程各种因素得以展开的依据,确立具有生命意识的成人教育课程理念对后继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等都具有先导性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从观照生命的角度出发,成人学员是一个个完整意义上的生命,而不应是知识的附庸。成人学员的学习过程也不该是一个单纯的经验积累的过程,而应是融入了成人学员生命亲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抛弃以往那种把成人教育课程单纯理解为知识、理解为凌驾于成人学员之上的只能服从和接受的既定的知识体系的课程观,确立一种旨在丰富和发展成人学员的生命、培养学习过程中的生命内涵、具有生命意识的成人教育课程理念。

(一)要注重成人教育课程的完整性

每个成人学员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经历,都在社会中担任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就体现了成人学员生命具有完整性的特点。因此,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理应从成人学员生命的完整性出发,顾及到成人学员方方面面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于以往成人教育课程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以满足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通过成人教育课程,要使成人学员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提升全面的素养,还能够练就其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品格。另外,注重成人学员生命完整性的成人教育课程还应该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生命状态,惟有如此,才能实现“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

(二)要注重成人教育课程的动态生成性

人和社会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成人教育课程理应随着成人学员的“生命之流”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成人教育课程不是最初就界定好的,也不是一下子全部涌现出来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从成人学员生命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中逐渐摸索或“发酵”出来的,并随着成人学员生命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只有这样的成人教育课程才能满足成人学员的生命律动:反之,成人学员生命律动的不断满足也才能够更生动、更丰富多彩地促进成人学员生命的主动、积极、健康发展。

二、成人教育课程内容要源自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

成人学员的生命是具体的、鲜活的、现实的,要关注成人学员的生命,就必须关注他们的具体生活、鲜活生活和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当下生活是成人学员正在经历着的世界,是其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建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根基。由此,成人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建构必须以成人学员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并按照其生活实际来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之前只注重成人学员的科学世界而出现的成人精神方面的危机,也才能够满足成人学员的精神欲求,从而体现出对成人学员的生命关怀和价值关怀。

(一)以成人学员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来设计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

成人学员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独特的生命,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和经历,因此,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或关怀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独特性,当然,这种独特性都根植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所以,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要根据他们的生命经历和当下的生活来建构,必须要选取与他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相关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淹没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也才能够引起生命的共鸣,从而使成人教育内容真正进入个体的生命世界。当然,也只有这样的成人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才能为成人教育之前所强调的科学世界和目前所注重的生活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得二者在成人教育课程中实现真正的观照和包容,最终达到二者的协调统一,这不仅有助于培养成人学员的科学素质,也有助于养成成人学员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从而真正实现成人学员生命的全面发展。

(二)以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来安排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成人学员在社会上扮演着复杂的多重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担任着不同的任务:他们既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世界,社区生活世界,也有自己的职业生活世界、学习生活世界和闲暇生活世界;当然,他们也还有自己的心灵生活世界、情感生活世界等等。然而,所有这些就毋庸置疑地导致了成人学员较为突出的工学矛盾和时间纠纷,因此,成人教育课程内容的安排必须要联系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照顾到其众多的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他们更大的学习弹性和学习空间,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具自主性、开放性和随意性,也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成人教育课程的生命活力。

三、成人教育课程实施要注重成人学员的生命体验

生命体验是生命个体追寻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它包含着对万事万物存在的领悟、对自我存在的确证和对生命意义感的寻找。因此,在成人教育中,我们强调注重生命体验的课程实施,以期引出个体的精神生命,引导其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实现其生命境界的提高。实际上,成人教育课程的实施就是成人教育教师和成人学员的活动状况,他们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参与和投入程度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而他们的参与和投入程度又与他们的生命体验成正比,所以,成人教育课程实施要注重师生的生命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成人教育教师和成人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师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其生命内涵。

(一)成人学员是知识的参与者、体验者、创造者

对于成人学员而言,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不应是过去那种单纯对知识、技能的识记和掌握,而应是每个成人学员个体调动自己的阅历、经验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他们不仅应体验学习的内容,还应该体验学习的过程,同时还应在体验交往中建构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把这些内化成自身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种通过生命体验凝聚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深刻持久的知识,也才能够激起和唤醒新的生命体验。也就是说“,一旦我们看到我们自身与我们称之为实在之间的统一性,一旦我们从形成(和毁灭)的角度来看待存在,那么课程所代表的就不再是‘在那儿的原初现实’(布鲁纳),它代表的是我们自身体验到的行为。”因此,在这里,成人学员不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价值探寻、意义建构与知识创造的参与者。

(二)成人教育教师在体验中实现生命确证和价值提升

对于成人教育教师而言,他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进行自身的生命确证与价值提升。成人教育教师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应该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与创造者。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感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加之自身的经验与阅历,不断开拓性地研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重组课程内容,从而引导成人学员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丰富自身经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成人教育教师不仅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践行着自己的职业使命,而且还使得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生命意义得以凸显,同时,成人教育教师本身作为“人”的生命存在与创造的过程也得以丰富与完满。

四、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促进成人学员的生命发展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第3篇

调整课程设计时间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校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都是在两周的时间内完成。每位教师要同时指导三十个左右的学生,难以对每个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同时,课程设计是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先修课程的相关知识不能充分的复习或补充,加大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难度。另外,学生在短时间内按照老师的指导快速完成任务,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造成设计效果不够理想。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改变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由以往的两周时间改为在一个学期进行,提前做好设计动员,将设计任务安排在与《化工原理》下册的理论课程内容同步进行,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搜集有关资料,提前做好有关的各门先修课程的知识储备。增加设计时间后,使参加设计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深入、详尽地进行课程设计,使课程设计任务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提高,使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无论从内容到质量都更加完美、更有层次,并且可以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工程设计意识。

科学广泛选题

选好课程设计题目,是完成上述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的关键,在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确定较多的题目,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余地,题目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每位同学在所做的题目中都会碰到一些技术问题,题目之间可以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对每个人来说,题目的要求和特点是明确的,而总体来说题目又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同一题目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内在的联系。(2)题目尽可能来源于实际的化工生产过程,鼓励指导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课题作为部分实际课题进行设计。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到题目来源的真实性,增加设计的兴趣,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观点和创新思维。近几年,我们将化工原理认识实习安排在课程设计正式开始之前,在布置设计任务以后,学生进入实习工厂,有意识地对要进行设计的典型设备及过程进行重点实习,根据工厂获得的化工设备的生产参数作为设计依据来选择题目,这种结合实际的设计题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3)题目既要适合课程内容的要求,又要适合学生的能力。为此必须对生产过程中获得的题目进行筛选和加工,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可适当做一些简化处理,使之与课本的内容比较接近,同时又要考虑生产实际过程的复杂因素,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由于阅历和经验的限制,在布置课程设计的题目以后,许多学生不知从何处入手。此时,教师的辅导和答疑就显得非常重要。除了采用集中讲课和答疑以外,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通信手段进行答疑,如电子邮件、微博、QQ等,从而适时地引导同学寻找解决难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计算结果和进展情况,掌握学生在设计方案选择上是否有新意。并促使同学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设计。总之,为了使学生得到有效的培养,指导教师一定要不辞辛苦,真正发挥主导作用,促成与学生的良性互动。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对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提升人才素质,大学语文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课程。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一部分,其人才素质的高低,对我国整体高职教育人才素质的高低有着较大影响,而且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未来艺术人才队伍的重要建设力量,我国艺术事业需要依靠这部分新生力量的建设。如何针对不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实现整体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素质的提升,成为目前的一个重大难点。为了更好地分析探究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语文的改革方向,我们以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为例进行研究,其中选择的专业为动画设计专业。

一、专业融合视野下艺术设计专业语文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涵养,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进步,这是进行语文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开设,主要面向动画、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是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相较于电子等技术性较强的高职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更凸显在人文、精神等方面,属于文化性一类的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具备洞察力,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语文课程,学校要构建能够与专业特点和需求相适应的课程内容,通过将语文课程与专业有机融合,启发设计艺术专业学生创造力、想象力、思考力,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基础作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和精神涵养,以此提升学生对艺术专业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艺术技能。

二、艺术设计专业语文教学的现状

学校通过开设和学学语文,能够辅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及人文素养,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文化基础,实用性和辅助性较强。从目前整体上而言,语文教学很难发挥其辅助作用,语文教学课堂问题重重。1.课程目标定位空泛化,与专业需求脱节。高职语文课程的主要目标是提升艺术学生的文化基础,促进核心专业能力的提升。但是,目前的语文课程的设置多以学科知识为主,与艺术核心专业的衔接度低,语文课程的设置缺乏目标定位,艺术学生通过对传统高职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他们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未来职业的发展作用不大。这种脱节的高职语文课程无法满足专业的需求,难以达到高职语文课程的指标要求。2.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脱离,与职业能力脱钩。高职语文课程的设置,在同一所院校通常只有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说,面对不同的专业,语文教材内容相同、语文教学课程相似、语文教学模式一样,这种语文教学课程的设置,无法实现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教学标准要求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手段,这种统一的语文教学课程设置,无法达到教学标准的要求,难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语文知识结构的不同需求,因而无法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这样的语文教学意义不大。语文教学的设置,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能力,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够实现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课程的重要作用。3.语文教学模式单一化,忽视学生的专业特点。传统的模式忽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点,没有结合专业特点选择语文教学模式。另外,语文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无法达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要求。语文教学缺乏创新,内容较为空泛,针对性较差。所以,这种语文教学难以取得较高的教学质量,无法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尤其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他们追求艺术设计的心理是对设计创新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呆板的语文教学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自然无法完成教学目标。高职语文的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通过对高职语文的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只有对艺术设计专业语文课程做出一定的改革与创新,语文课程的设置一定要与专业特点相结合,要符合核心专业的发展要求以及艺术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求,要具有更强的专业特征和针对性,才能够为艺术学生的发展奠定文学基础。

三、专业融合视野下的语文课程改革实践

对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向,就是实现专业融合。只有融合专业特点,才能够发挥出大学语文教学对专业的促进作用。下面以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动画设计专业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语文课程改革的简要分析。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重构高职艺术生设计专业语文课程体系。在研究调查中,我们选择了动画专业作调查的对象,走访调查的主要是动画相关企业,以及一些已经毕业的动画专业学生。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对企业来讲,员工要有过硬的动画专业知识技能,这是对其员工的基本要求;除了动画设计方面的技术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员工要有相当强的原创意识和能力。另外,对于管理层来说,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及能够完成安排的市场调研任务。对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其开始动画制作的职业生涯后就会很快发现,进行动画原创以及具备丰富的想象力都对自身的文化素质的积累有着较大依赖。文化基础不深,这是造成作品内涵层次低的主要原因。根据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反馈,高职语文能够提供两大方面帮助:一方面,高职语文能够填补高职学生的文化空缺,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增强他们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高职语文能够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和人生态度,满足了他们职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学校要充分展示出高职语文对于专业课程的促进作用,加强两者之间的融合,语文课程的设置要符合专业课程的需求,满足专业课程的外延性和扩展性,加强与专业特点的联系。为此,高职语文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该具备三大模块,一个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文学欣赏模块”,一个是能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以及文学创作能力的“应用写作模块”,还有一个就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口语表达模块”。这样语文课程才能够更加切合专业要求,具有更为明确的教学目标。(1)文学欣赏模块。艺术文化行业是一个整体,既包含艺术,也包含基础文化。因此,动画创作者在进行动画创作时,既是对艺术的创作,也是对文化的创作。因此,创造的文化艺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艺术专业技能的高低,而且受到其文化基础水平高低的影响。文化属于一种艺术,因此,学生要通过文学欣赏,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文学素养,通过感悟传统经典文化内涵,提升自身的文化积淀,激发自身的创作意识,只有积累足够的文化基础才能够更具备创作的底蕴。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团队将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思想智慧、哲学思辨、人文教化和天马行空想象力的优秀文章、诗词歌赋和小说作为重点收录对象,以先秦诸子百家、秦汉历史传记、明清经典小说和文章为主体,树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知识观、文化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真正地做到让学生有民族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通过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分析理解能力,学校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2)剧本写作模块。动画作品的完成不但包括动画的设计制作,更包含前期的动画剧本的设计、动画情节的把握等方面,这是关系到动画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这些都取决于动画制作者的想象力以及创作能力。所以,教师写作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学生剧本写作或者改编的能力。例如,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名为《美猴王拜师学艺》文章,节选自吴承恩《西游记》,属于名家名篇,可以说是故事中的典范代表。动画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能够对他们的场景和镜头等方面的技能起到一定的启发和提升效果。这篇文章对专业学生的作用,正好融合了《剧本及画面分镜头设计》专业知识的特点,能够达到有机融合、互相促进的效果。通过学习典范故事,学生能够提升精神文化修养。再如,专题片解说词创作能力是动画行业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解说词对一部动画来讲,代表着动画的思想和灵魂。一部动画的创作其实是在解说词的引导下完成的,也就是动画前期的剧本。课堂上,我们给学生观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结合解说词的写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解说词的技巧,为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剧本写作的基础。(3)口语表达模块。动画产品制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要制作出这种动画产品,首先要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这就对动画制作者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语文教学开设口语表达模块非常有必要。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这篇文章时,为了测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们进行模拟演练,以课堂为演讲现场。学生和老师作为客户,被选中的同学则作为推销员进行产品的推销,这样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教师能够更为准确地认清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有效训练方式,以此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通过这种模拟训练,学生能够训练写作构思能力。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学语文,积累丰富的文化基础,为专业技能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基础文化条件。2.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创新艺术设计专业语文教学模式。“1998年,行为导向教学第一次在德国被提出,这是一种将活动、能力作为教学根本的教学方式。”在行为导向教学中,主体依然是学生,但是教学内容是根据职业活动制定的,能够满足职业活动要求的内容。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这个主体,参与教学,完成教学的各项任务,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质量进行评价。(1)情境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情境,教师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感受的真实性和更强的兴趣。例如,讲授诗词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朗读相关视频,在对诗词的朗读有一个认识之后,学生对诗词的诵读会更加有情感,能够激活自身对诗词美感的表达,能够在体会诗词意境的同时,得到文化的熏陶。学生诵读多遍之后,教师将提前整理能够表现诗词意境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诗词的优美以及描写画面的美妙。学生根据自身对诗词的理解,描绘诗词中的意境,或者利用短片的形式,制作符合诗词意境的短视频。这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的美感,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2)案例教学法。改编法是动画设计专业案例教学最善于运用的方法。例如,《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文章描绘了项羽英雄般的辉煌历史,同时是对当时国家政治势力的一个图像般的描绘。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如果只是文字讲解,很难营造逼真的氛围。如果是“语文式”的说教,很难利用改写法进行讲解。所以,在给动画专业学生上课时,对文中的一些经典故事,教师让学生合作将故事片段改编成短片剧本。教师将语文教学重点与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剧本创作》相结合,不但能够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能够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文章的共鸣。(3)实践演练法。实践演练过程中,动画设计专业语文课程往往采用角色扮演和项目教学。教师利用实践演练法,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学习,在学习中体悟生活。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演讲大赛”“产品展销会”“动画晚会活动策划”等提供学生演练的机会。通过亲身实践的方式,学生的热情大大地增强,兴趣自然提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改革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方式。学校要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动画设计专业职业要求和专业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改革原有的语文偏重点,逐步加大对口头表达以及能力的重视,将语文融入专业中去,建立综合性的考核方式,既包括笔试,也包括口试,既包括对结果的考查,也重视对过程的考查。学校建立这种考核机制,能够对学生做出更有效的评价,其主要特点为:更加重视过程考核,考核的过程包括多个方面,如学生的出勤率、活动的参与度等,都是考核的主要方面,这部分成绩占比较大,为70%;口语测试能够检验学生的沟通能力,这是必要的考核目标;语文相关证书将会对评价有加成,学生通过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得到相关的证书和成绩,能够提高自身的整体评价质量,这里的语文活动包括各种文学比赛,普通话证书更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与专业相符合,在对学生进行考查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考查题目的设置,这样考察的结果更加符合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更加准确可靠。高职语文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紧贴学生的专业,将其融入核心专业中去,使大学语文课程具备专业特点,这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帮助,能够提升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同时是语文课程重要性的一种体现。虽然就动画专业而言,其与语文之间的关联点较少,两者的融合非常困难。但是,这是现阶段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是语文教师发挥其对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作用的唯一途径。语文教师要实现语文教学与专业的融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专业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采取各种有利于促进两者融合的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使其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胡胜.大学语文[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

[2]张莹.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6

[3]程苏娓.艺术类高职语文课程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评论,2015

[4]史伟.专业融合视野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语文建设,2016

[5]张宏武,杨丽彬.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语文学刊,2015

[6]王卓俊.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发动漫语文课程[J].职业教育,2015

语文课程设计范文第5篇

我校工业设计专业的“机械基础课程”安排在大一下学期,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普遍理科基础较差,畏惧数理化教学内容。在上“机械基础课程”前期没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课程基础做铺垫,没有基本的机械概念。

2.该课程仅安排了32学时,教学内容囊括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课程没有安排同程的实验教学环节。

3.同其他艺术类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相比,学生认为本课程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二、改革理念、思路及目标

课程改革理念、建设思路与目标如下:

1.明确教学定位,确立教学大纲。适应浙江省机械行业发展对工业设计的需求,确定我校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机械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与深度,建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

2.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和方法。鉴于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特性,在教学环节中更需要精心设计为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足够的机会和空间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教师讲授+基于团队的实验讨论互动课+基于团队的实验研究项目”于一体的教学模式和多方位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3.构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体现理论、技术、实践有机融合的工程教育理念,形成以“课堂教学+讨论互动+动手实验+项目研究+课程设计”立体融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4.将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引入教学内容,并借助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思路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设计的能力。

5.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分组进行教学,按组分配任务,进行讨论、查阅资料、分工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6.强化能力、过程考核,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学生平时成绩比重,将期末考核转变为章节考核。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相互结合,形式上做到有机统一、相互渗透。

三、课程改革内容

首先,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机械产品仅进行外观设计而非结构设计与功能设计。该专业需要了解机械产品的运动原理与设计原理,而非原理性的设计机械产品。因此该专业的机械基础课程应普及常见机械结构的运动原理及相关的实际产品形式。更多地体现对机械部件的科普介绍,而非进行机械原理的理论公式化推导。同时要灌输机械设计及机械产品质量的把关参数,如刚度、强度、安全系数等。

其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培养的教学思想。锻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团队配合,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机电系统的综合设计能力;实际过程中,针对具体设计目标开放性加入工业设计元素,使学生真正体验理论与自身专业实践相结合,改善教学效果。

再次,在已有的实验课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相关的具体实践项目,结合项目实施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熟悉工程项目的一般流程,培养锻炼学生团队精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及其他关键能力。这一模式可突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强调实用技能和知识创新,建立课堂实验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展示“以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和“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最后,体验型讨论课互动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机械类课程教学方式接近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形式,消除学生对数理化课程的枯燥感。基于团队的讨论互动课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基于已有的实验器件,结合实际运用需求确定项目主题,查阅资料、分组讨论,上台讲演、提问答辩和评价考核等环节,学生可主动参与教学,体验整个教学过程,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果。通过两个小组同题进行竞赛,师生互动提问答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知识的主人。基于以上课改内容,其重点大多也是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工业设计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是针对工业设计特点增加的教学环节,其教学模式教一般实验课程更具有开放性,这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械设计基础理论体系丰富,且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针对性,其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综合运用抽象与具体、逻辑与感性、演绎与归纳等多种思维方式。然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理论推导、抽象概念的接受能力相对薄弱。故而要求授课教师采用有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深入探究意识。

(2)开放式与项目型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对现有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实验课往往是验证性的课题,老师演示居多,学生模仿为主。这样的实验课对学生的锻炼与吸引力很差,因此需要在锻炼学生实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性与设计性的实验内容,这将是教师团体需要花费巨大精力的环节。所提出的新型实验还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与能够投入的实验经费等多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