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区域合作 信息化 工业化

一、引言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报告首次强调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这对于东西融合、南北对接,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我国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认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其最本质的技术特征就是信息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主要由信息技术(信息化的前提条件)、信息资源(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信息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信息产业(信息化应用的必要条件)、信息人才(信息化发展的能动因素)、政策法规和体制标准(信息化实现的保证)六个要素组成,为信息化平台(电子政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产业信息化平台、社会信息化平台、农村信息化平台、社区信息化平台)促进区域合作指明了方向。

区域合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今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关键点,是各区域谋求发展合作新契机的突破口,也是拓宽各区域新空间的大舞台。信息化能够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升,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二、信息化平台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

1、信息化技术提供区域合作的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的前提条件,没有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就没有信息化。信息化的实质就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内容也在不断扩充(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即4c技术是信息化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核心技术),与现代工业相结合,其能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改变生产组织、经营模式和社会协作方式,为结构调整提供新型管理模式,并最终实现缩小城乡差别、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区域合作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伟大目标。

当信息成为人类社会重要需要时,加工及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随之快速发展起来,反过来技术手段的发展又为信息的获取、加工、整理、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信息技术能够通过管理创新重组传统产业,使我国具有传统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焕发生机,为我国具有雄厚基础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区域合作提供了手段。信息技术渗透性强、覆盖面广,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发研究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增进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缩小信息化在不同区域和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使人民能更好地分享信息化成果,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2、信息化网络拓展区域合作的空间

信息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它既能将区域细分至个体,同时又能使区域扩展到全国、全球。凭借着网络,各种知识和信息可以低廉、自由、高效地传递,而且信息资源不遵循“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在有限的自然资源衰竭时依然丰富,从而减少实物型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束缚,使得区域要素之间信息量趋于对称,拓宽了区域合作的空间。

传统工业化以物资、能源、人力和资金作为基础性资源,信息化则将知识和有效信息作为战略资源。信息网络将增加这种战略资源要素相互需求,从而有助于产业的错位竞争、优势互补以及城市的准确定位、特色经营。区域之间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产业之间、地域单元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产业与地区内部各组之间的依存度加强,最终分工协调的程度提高,交流协作的范围扩展,区域的开放度进一步提高,为区域合作拓展了空间。

3、信息化服务加快区域合作的进程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极大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发挥信息流对人员流、物质流和资金流的引导作用,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加速了区域合作的进程。一批重点战略性资源库,如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国家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工程、农业资源库、企业资源库、科学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等正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建设,我国数字信息资源呈指数增长态势。信息资源的价值同使用的数量、区域经济发展是成正比的,甚至可决定国家及民族的生死存亡,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化服务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区域间的信息共享、信息整合,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加快区域间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引进,从而加快区域合作的进程。

区域间搭建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服务平台,能有效降低区域间信息使用的成本,优化信息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区域间信息资源服务的发展。例如区域间不断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网络新闻、远程教育系统等为推动区域、政府、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选择。信息化服务平台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了产品检测、网络化制造、工艺指导和产品设计;服务于政府、区域,为政府、区域间信息的公开、交流和社会化增值开发添加了剂。

4、信息化设施搭建区域合作的桥梁

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的信息基础工程,是信息传输的主要载体与通道。它主要由计算机服务器、网络和计算机终端组成。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CNII计划投入1500―2000亿美元,到2020年建成。

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由固定互联网(Stable Internet)、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多种网络组成等方面构成,建设、完善现在“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可以拓展信息的通达性。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区域网络的组织方式是构成区域合作软环境的重要因素。通过信息设施、信息传输的瞬时性和有效性都增强了区域合作的联系深度和广度。信息化基础设施可以通过改变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区域合作,特别是以“面”为主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合作搭建了桥梁。

三、信息化平台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1、信息化平台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是国民经济平稳、健康、高效运行的前提,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搭建信息化平台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

信息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呈现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逐步递减,自然资源分布由东向西递增的局面。随着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省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的同时,中部经济整体发展却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信息化平台则通过加大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区域合作提供服务,普及信息化知识和信息技能,促进区域间能更好地分享到国家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从而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信息化平台是建设信息化社会的必经阶段。社会信息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在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成为社会活动的战略资源和重要财富,信息化技术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科技人员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当今由于通信、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全球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传统工业社会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柱的社会演变,一个全新的信息化社会正在形成。

2、信息化平台是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消除“数字鸿沟”的突破口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信息即是财富,一个地区信息化发展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共同富裕理所当然地包括数字上的共同富裕。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特别是重视西部信息产业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要实现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就必须跨越“数字鸿沟”。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有现实的迫切要求,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中,特别是在网络技术方面,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差距”。由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二元化结构,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特别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信息产业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国网络用户的普及和应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农民用户只有0.3%。信息化将推动区域增长极,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推动下,城市可将其技术、理念、服务、能量向腹地辐射。通过建立互联网,城乡信息拥有量的差别在减少、区域交流的障碍在化解,从而有助于区域之间生产力的梯度转移和优势互补。因此我国要想缩小这些数字鸿沟,跨越数字鸿沟,乃至消除数字鸿沟,关键是要加快我国的信息化建设。

3、信息化平台是打破区域“条块分割”、解决资源浪费的关键环节

区域合作是地区间突破行政区划进行资源配置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手段,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行政区资源和要素数量有限,基于行政区划产生的地方经济必然会出现统一市场、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的需要,因此,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可以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整合资源,消除恶性竞争,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信息化除了丰富区域的资源类型外,还对工业化中传统的实物资源具有明显的替代作用。信息化使得区域间的资源要素软化和无形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物型的资源对区域发展的瓶颈作用,拓宽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契机,打破部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自成体系格局,实现信息、技术、设施、管理等信息化要素的共享,搞好社会和企业的分工与协作,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重复建设,并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点,将优质的生产资源得到广泛的共享,形成跨城市、跨地区的分布式信息资源网。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大都市作为我国信息极、信息源或信息化的发动机,率先实现大都市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实现大都市间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畅通。总之,信息化平台突破了狭隘的地理空间,是打破区域“条块分割”解决资源浪费的关键环节。

4、信息化平台是推进我国“两化”融合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潜能开始成倍释放,并逐渐成为权力和战略的主导力量,决定着国家的整体实力。谁在收集、处理、加工和传播信息上拥有更强的能力,谁就有条件获得竞争的优势。信息革命的伟大成果使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分析和使用以及交互式网络化的信息交换实现了便捷、大容量、高速度和低成本,这也赋予工业化以新的内涵。我国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体系,才能为信息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两化”融合的崭新命题,是促进我国近代经济社会转型的一项巨大工程,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最终目标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所谓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指运用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的生产、销售、管理方式相结合,改善工业化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实现经济、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路径,开创一条全新的工业化道路,充分把握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走信息化与工业化互补共进、同步发展的道路,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实现跨越式发展,赶上世界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1] 甘中达: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与道路选择[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推进司:跨越与融合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9[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 姜元章、张岐山:区域经济信息化程度比较的灰关联分析方法[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1).

[4] 王梅英、王玮:信息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数理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3).

[5] 徐长生:信息时代的工业化问题――兼论发展经济学的主题[J].经济学动态,2001(2).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区域性 资源 服务 政策

[分类号]G250

1、从区域的视角看数字图书馆

可被远程访问是数字资源的最大优势,是数字图书馆的生命特征,也是资源共享得以在更大范围推进的技术要求。这个“远程”有多远?理论上应该是无限的,至少从资源共享的角度看,在我国境内的无障碍访问应该不是过高的目标。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地域辽阔,体制繁冗,要一下子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地区、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需要高效权威的组织体系、充裕的经费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支持,需要打破地方政府多项权利诉求,难以做到一蹴而就。相比之下,区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因范围地区有限,牵扯关联较少,成员馆间沟通方便,组织协调相对容易,且易见到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实效,因而更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对数字图书馆区域性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解,有助于为数字图书馆从现时的“小联盟”到将来的“大一统”奠定基础。

研究者们把那些相对非计划性的、在相对的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其内部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的地区称为“区域”,而将更加主动的,一般是在意识形态驱动下的地区创设的政治过程称为“区域化”;覃洁贞认为:区域信息中心就是特定空间范围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与其他地区相关的信息系统,受一定政策、法规和标准制约和保护,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信息生成与共享网络的社会系统。它植根于这样一种最基本的哲学或社会理念,即在一个地区边界管辖意义逐渐下降的公共管理世界中,区域内各政府应该突破或超越以边界为基础的科层制公共管理模式,构建以跨边界为基础的一体化的协作性公共管理模式,以提升区域公共事务的治理绩效。区域数字图书馆发展归根结底是对利益关系的协调,即通过协调区域之间各个成员馆的相互利益达成彼此互惠共利的契约,实现区域信息资源的共同增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通过对数十家数字图书馆的跟踪调查和实际使用,笔者选取了8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数字图书馆(或图书馆联合体),对其资源建设、获取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区域性问题研究有所帮助。如表1所示:

2、体现“资源”的区域性

资源建设应该突出区域性特征。区域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整合体系决不应等于一个个具体图书馆数字化资源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全方位意义上的一体化集成体系。网络环境下如果一个图书馆的数据库资源被网上其他机构数据库覆盖,那么它的存在价值会大大降低。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最重要的部分是区域性特色化资源。各成员馆应充分挖掘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资源,并使之数字化,在网上共享。一般而言,除科学技术原始创新研究或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研究之外,用户在信息需求上往往有地域共性,其研究课题和项目往往与当地和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某一区域的图书馆收藏的文献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地域特点。从调查中笔者看到,某些数字图书馆联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源总量,统一了检索平台,推进了资源共享,但资源的地域性、文化特色、经济特色远远不够,服务本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能力欠缺。多数区域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就是各成员馆资源的简单相加、罗列,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贫乏,同质化情况严重,8个馆几乎全部拥有期刊网、超星、万方和EBsc0资源。个别已建成的特色资源库,也存在一个规模、深度、影响力和使用效果评价的问题。浙江、贵州、东莞都有一些特色库,但都是原省(市)馆的现成资源;宁波有4个新建库和成员馆的14个自建库,和本地产业经济的关联度还比较高;其他几个联盟的特色资源较难统计,在门户上看不到特色资源的明示。这一点至少也说明了资源整合的重点不在区域性特色资源上。没有鲜明的特色,就没有了共享的价值,就缺少了传播与被传播的内在动力,就有可能成为信息垃圾,进而成为区域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障碍。我们可以设想:当数字图书馆发展到市际、省际联合那一步时,家家都是cN KI,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在资源建设中,我们必须思考自建专题特色数据库和购买成品数据库的关系问题。

如何体现资源的区域性?本研究认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①资源规划应遵循计划大于市场原则。从政府的高度,以区域内类似“信息委员会”这样的机构为领导,编制一个体系,设计一个体例,对本区域产学研所需信息支撑作一个系统的规划,统一经费,统一购买或统一组织建设,各馆不介入成品库的购买,专注于提出特色库建设的申请和分配给本馆的数字资源的维护这样一个机构,一定要强化它的专业色彩和服务作用,避免其演变为一个行政性政府机构。②特色资源建设遵循市场优于计划原则。“信息委员会”可以根据资源规划需求,根据成员馆的专业特色技术实力,要求、协助成员馆建设某一特色数据库;各成员馆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建设特色数据库,但应报“信息委员会”批准,以避免重复建设或选题不当。也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建立相关平台和数剧库。由行业协会来建设并运行部分平台和数据库优于由政府或单个企业来建设运行。政府可通过资金扶持、信息共享来支持行业协会建设本行业数据库。③数字图书馆工作者必须考量自身和数字资源生产商的关系问题。如果对资源同质化无动于衷或任其发展,一方面,数字生产商会挤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生存空间,图书馆将丧失资源建设的主导地位,沦为纯粹的工匠;另一方面,更大区域的资源共享会变得毫无意义。

3、实现“服务”的区域性

区域数字图书馆的总体目标是协调、规划、组织地区内不同系统的文献资源和数据库建设,提高本地区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率,整合网络和远程信息服务机构的资源,构建系统、行业相结合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体系。传统的图书馆联盟(联合体)只注重资源共建,而忽略或不能实现服务体系的整体性重构。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各自独立的网站,而不是一个统一的检索平台。区域联盟的实质是什么?不仅仅是资源的联盟,更应是政策的统一和服务的联盟。徐引篪的研究表明:美国读者通过计算机网络服务,95%以上的文献要在本地获取,利用全国性网络系统获得的资源只占很小一部分。这里虽然可能忽略了纸质文献传递问题,但还是说明了区域性资源的实用性,因之也为服务的专指性提出了要求。课题组调查显示:在8家数字图书馆中,成员馆跨出市一级的有三家,跨出本行业系统的有两家,同时实现跨系统、跨市的还

没有。这也说明现有的数字图书馆联盟还处在初级阶段,成员分布有着较强的区域性、行业性,用户的集中度较高,这就为提高服务的指向性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何实现服务的区域性?本研究认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①区域数字图书馆要明确提出本馆服务的现实和潜在对象,应列明行业、单位、重点人群,越细越好。对象明确后,再要求提出服务的措施和办法,倡导积极主动的服务精神和方法。希望自己的用户越来越多,是一种对用户的共享,也是衡量某一馆工作是否主动的标志之一。孙坦说:我们已经不只是在共享对方的资源了,或者说共享对方的资源是我们的基础、前提,但不是全部,更多的是如何进行服务的共享、服务的提升,技术的共享、技术的提升……不把区域图书馆联盟理解成仅仅是资源共享的体系,而最终应该走向服务共享、资源共享、人员共享的局面。②要会同政府相关部门,明确提出本区域经济文化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方向,然后围绕这些方向,依托各成员馆、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等多方力量,设计、规划、建设各种数据库。比如,本地的主导产业是旅游和软件,那就必须设计建设和旅游、软件相关的数据库,不主动这样做,就是缺位,就是失职。还应认识到:这些数据库的建设是长期的,持续的,要根据使用情况随时做出调整,对用户是否因此而得益必须有真实的跟踪调查反馈。③服务的区域性应该还包括非数字资源在本区域之内的良好的可获得性。当然,这种可获得性更多地是指文献载体的物理获得,因为,没有被数字化的文献还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那么,在对区域数字图书馆资源获得问题的讨论当中提出了文献载体的物理获得,是不是背离了数字资源的特性?笔者认为不是的,理由是:数字图书馆联盟在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资源共享时把非数字资源的共享放在一边是不恰当的,几乎所有的称之为“区域数字图书馆”的组织,都依托于数家实体馆,拥有大量实体馆藏。之所以屡屡强调了“区域”,恐怕也是基于纸质文献馆际互借等传统协作方式得以方便开展的便利性。假如区域数字图书馆联盟真的定位成仅仅是数字资源的共享与传播,那么,“区域”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因为数字资源可以很方便地跨越“区域”而纵横驰骋。

4、应对“政策”的区域性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工程量大,政策性强,科技含量高,标准要求高,持续时间长,经费投入大,受益面广,需要一个强大的权威部门领导和组织,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只能是政府。地区政府对本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都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组织能力,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特点,制定出信息资源支撑政策,对区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败有决定性意义。彭彦强在谈到区域经济一体化时说: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障碍实际上是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阻隔和扭曲,体现了行政权力对资源的配置情况,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关键则在于打破行政权力对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阻隔;约翰,埃文思(Jhon Evans)研究了地域内行行的机构组织共享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的问题,指出信息共享的最大障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行动的机制。2000-2001年间先后建立起的“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虽已历经近10年发展,但至今各只有30多个成员馆;而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BALLS)成立仅一年,却已有了约70多所高校图书馆成员,究其原因,应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新加坡,整个国家的所有图书馆均在集中统一的组织管理体制下,实现了全国图书馆馆际间人财物及文献信息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完全共享。区域内政策对信息资源保障率与区域经济建设之间的关注度和协调能力,决定了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方向与步伐。在这一点上,宁波地区的政府政策就显得卓有远见,其实践成果也就颇有意义。

政府是地方整体利益的代表和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政府层面的合作是实现区域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和保障。我国的行政区各区域之间是相对封闭、自成体系的纵向经济运行体系,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本位主义盛行,过度竞争、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区域的开放性和行政区的封闭性之间产生的矛盾凸显,地方政府惟有加强政区之间的联系,调整政府的管理方式,合理构建新型政府间竞合关系,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要使区域政策有利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本研究认为应关注以下几点:①认识并捕捉区域内相关政府部门利益共同点。现有体制下,政府部门、政策层面更关心的是能直接提升GDP、能快速提高政绩的社会事务,政绩考核体制不适应区域协调发展要求。信息支撑虽然对社会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对政绩的提升就如同学校教育对国家民族发展一样,很难看到直接的和快速的效益。所以,本区域内科技、教育、文化、财政等部门的共同利益,比如是否可提升形象?是否获领导认同?都是重要关注点。②实现行政权协调。通过行政权协调来改变原有的各地方政府间、各行业系统间的行政权力绝对化分割配置状态,实现行政权力在区域层面上的再配置,从而实现资源在整个区域的优化配置。地方政府间是通过行政权力的相互调整来实现资源再配置的,可否考虑将权力让渡给一个独立组织,或者是签订共同限制、规范某项权力的行使协定,或者是将某项权力转交给另一方行使并承担责任等等,比如前面提到的“信息委员会”,将区域内不同行业、系统、组织、单位的信息资源建设保障职能,统一归并到这个委员会。就像所有单位的保卫部门,在业务上完全服从当地公安部门的领导一样,这在我们现有体制下,只要政府愿意,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所以说,地方政府间合作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行政权力的配置问题。③解决制度。现有体制下诸多“事业单位”的运行是被动的,简单讲就是做事与撞钟在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上讲是没有差别的。所以,主动地去建设特色资源,不是许多干部愿意去做的,而不做也是没有任何后果的。这恐怕是技术层面无法解决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5、几点思考

5.1 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地理概念

数字资源的优势是通达、共享、快速、远程,由数字图书馆联盟而成的区域数字图书馆,应不应该过分地强调地理位置的集中或靠近?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区域”的概念有扩大的理解。区域除了是一个地理单位之外,或许还应该是一个政治单位,文化单位,功能单位,机制单位,仅仅依靠其行政边界是不能完整理解一个区域的。这样,我们在理解区域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政策的区域性时,才不至于太过僵化。

5.2 区域内资源共享的动力问题

共建是条件,共享才是目的。那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并维持的动力是什么?定位成利益?还是公益心?抑或是职业精神?朱强说:我们考察国外图书馆的共享,总是有人来买单,没有免费的午餐。北京大学就有这样的问题,我们输出得多得多,这样就必须成立一个班子、专门聘一些人来满足其他馆,要有人来支付费用。而在贵州数字图书馆的首页却写着:“贵州数字图书馆让每一位公民在贵州省任何能上网的地方,都能免费获得数字文献资源的查询、浏览、下载、原文传递和知识导航等服务”;浙江网络图书馆首页写着:“浙江网络图书馆是面向全省开放的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免费的文献查询和获取服务”,难道是共享资源输出数量决定了是否免费?从调查表中还可以看出,区域外IP的资源来访,大多是被拒绝的,只有自建资源可被访问。表面看是资源使用权限问题,实质上还是商家的利益问题。利益是维系资源共享、信息传播的动力还是障碍?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7年“互联网+”指数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山东总指数位居前五。

数字经济快速渗透。根据“互联网+”指数估算,2017年全国数字经济体量为26.70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2.77万亿元增长17.24%。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由30.61%上升至32.28%。

数字中国脉动地图显示数字技术渗透呈现明显的区域辐射特点,部级和区域级中心城市周边地区增速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同时,中西部地区正在形成数字经济新的增长极、增长带。

数字化先行城市和数字后线城市发展阶段不同。数字一、二线城市的数字化过程已经深层次地进入到产业领域,而在后线城市,数字化应用场景仍然停留在高频刚需的政务服务和文化生活等领域。

数字发展不均衡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2017年,中国的数字化基尼系数为0.59,属于相对不均衡的状态,但相较2016年的0.62已经有了一定的下降,数字后线城市正在发力赶超。(来源:腾讯研究院 编选: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字:大数据平台;数字化;赣

1.国内外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1.1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从国家具体发展规模来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年)——大变局下的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指出,2019年,在全球47个测算的经济体中,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5.4%,高于同期全球GDP名义增速3.1个百分点。从数据经济规模来看,美国走在世界前列,2019年达13.1万亿美元,中国居第二位,规模为5.2万亿美元。德国、日本、英国居第三至第五位。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数字经济的整体规模领先于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在GDP中的占比也要高于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的增长速度要大于发达国家。从各大洲数字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发达国家多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因此导致各大洲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占多数的欧美地区数字经济规模较大,占GDP比重较高;发展中国家占多数的亚非地区,数字经济规模较小,占GDP比重较低。

1.2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网络自媒体等一系列新业态应运而生,数字经济规模也越来越大。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5.4万亿美元,同比增速达9.6%,居世界首位。

1.3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2020年江西省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加快新动能培育的“一号工程”,加快构建全省数字经济生态体系,促进经济、政府、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2022年,江西省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位置,提出“加快打造中部地区数字产业发展集聚区、产业数字化转型先行区、场景创新应用先导区、数字营商环境示范区”目标和重点实施工程,以做优做强做大省内数字经济。

1.4宜春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从江西省数字经济布局来看,“高质量打造智慧产业特色小镇,推动大数据在政务、经济和民生等领域创新应用、打造赣西片区大数据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省内领先、全国知名’大数据产业强市”是宜春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2020年,宜春市为有效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从赣西云数据中心建设入手,通过宜阳新区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樟树智慧医药产业园、丰城智慧教育产业园和高安智慧物流产业园“一区三园”建设,实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等“行动”,全年全市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共有101家,在建或拟建重大项目131个,总投资854.2亿元。

2.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2.1国内数据中心建设情况及发展趋势

2.1.1数据中心建设现状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数据中心数量和机架规模呈现出增长趋势。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数字经济在助力防控、保障民生、支持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支撑也越来越被重视和看好。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通信研究院等权威机构的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截至2019年底,国内各种大中小型数据中心数量7万余个。在各地数据中心的建设中,整体体现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占大比、经济发达地区多的格局,特别是北上广三地数据中心聚集区的在用机架数的全国占比为31.3%[1]。且从数据中心的上架率及数据存储量中,我们可以看到数据中心在国内发展的不均衡,如一二线城市由于高科技、金融等行业对数据存储处理需求旺盛,数据中心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但在三四线城市则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2.1.2数据中心发展趋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在政策导向、产业基础等因素指引下,在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应用深入的环境下,数据中心作为新基建的基础设施,重要性越发凸显。全国各地围绕不同定位制定了数据中心建设规划,一批数据中心产业园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如《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重点建设一批公共服务、重点行业和大型数据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推进和林格尔超算中心建设及打造呼包鄂、乌兰察布大型数据中心基地;《关于杭州市数据中心优化布局建设的意见》提出全市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在10个左右且数据中心服务器总数达到100万台等目标;山东省打造济南、青岛两个低时延数据核心区,建设5个升级数据中心集聚区,并依托省内两个超算中心打造“中国算谷”。与此同时,对企业、行业而言,核心数据中心资源也正逐步成为商业运作的战略资源。如百度、阿里、腾讯、华为、中兴等信息科技领军者,均加大对数据中心的投入,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积极部署数据中心,以满足市场增量需求。

2.2数据中心的优势——以赣西云数据中心为例

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社会需求不断升级,各行各业信息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新型的宣传、服务、管理、应用形式也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升级,同时业务核心数据也愈发受到重视,这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政府开始重视大数据的管理应用。数据中心由于能出色完成整合数据及数据处理应用的工作,虽然建设成本不低,但能有效降低各项成本。为利于今后事业规划、发展建设,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重视数据中心的部署[2]。2.2.1赣西云数据中心基本情况目前总容量4000个8KW高密度机柜的赣西云数据中心已获得国家A级认证,上线运行的华为政务云平成69个宜春市直单位、12个县市区的政务信息资源的梳理和数据汇聚,数据量达20.65亿条。智慧城市应用指挥中心上线运行智慧应用平台11个,政务云平台、雪亮工程、蓝海渲染云、正舵者分布式存储等数据存储量达1.5PB。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方面,以赣西云数据中心为依托,包含通慧科技、58科创、十九度、胜道传媒、蓝海彤翔等行业龙头在内的91家企业已入驻大数据园区,形成了以游戏文创、呼叫直播、平台经济和数字应用四大板块为主的产业集群,打造了直播电商基地、爱才人才经济产业园、58科创数字经济产业园、国民传奇产业园4个园中园,数字经济产业初具规模。2020年,产业园入驻企业实现营收19亿元,税收0.53亿元,规上企业7家;2020年1-5月,数字经济主营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26倍;税收2.54亿元,同比增长20倍;规上企业12家,营收35亿元,数字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2.2.2赣西云数据中心在服务本地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资源更集约。自宜春市实施“迁网上云”工程以来,智慧环保、智慧党建、智慧工业等60余个新建信息系统云上部署,初步测算,节约软硬件投入9000余万元,节约运维费用1000万元/年。共享更便捷。因集中部署,系统在物理环境实现集中,且基础软件架构、数据库、安全防护等实行统一标准,为数据共享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系统更安全。一是电力保障能力更强。数据中心采用双回路供电,并配有柴发、UPS双电力保障系统和ECC机房实时监控系统,能保障24小时不间断供电。二是安全防护能力更强。数据中心配备专业技术团队,提供24小时在线监测、安全防护、统一运维和数据备份等服务,有力保障系统和数据安全。管理更高效。数据中心按需弹性即时提供云资源服务,其扩展性和伸缩性很强,资源利用率高,能够有效快速应对突发任务。

3.数字中心在促进区域经济数字化发展的建议

3.1进一步完善县市区的基础设备,构建以数据中心为基础的软硬件环境

在厘清本地特色经济发展痛点的基础上,重点从顶层加强本地产业数字化升级中的制度、环境等设计,从电子政务管理、先进制造产业、数字化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构造出合理的、适合本地实际的、符合产业链各环节的数字平台体系,增加数字化窗口及工作平台,使本地产业在实际生产中能有效依托数字中心开展生产活动[3]。

3.2进一步推进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建设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服务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手段的同时,要对数据中心等重点基础性建设加大绿色改造。在目前现有的数据中心中也存在耗能较高、智能化程度不高、运维成效不高等情况。在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对数据中心能源消耗的规划。因此,应依据全新节能技术标准规范应用,利用数据中心本身技术手段,精细管理能源消耗资源,健全能耗监控机制。同时对供配电系统进行优化,简化数据中心供电架构,减少电能传输损耗。另外,要将清洁绿色再生能源技术运用到数据中心供电系统。

3.3数据中心应具有各行业、新技术的包容性

在鼓励部分有能力的本地企业研发、引进支撑数字化升级的新技术的同时,数据中心能容纳这些符合行业、企业实际的新技术,并在“融”上下功夫,建立兼顾市场与本地的标准,既能融入大市场,也能为本地其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依据,促进本地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

3.4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的升级建设

在提升数据中心数字化服务水平的同时,提升数据中心对数据技术与产业融合的创新。在数据中心升级创新过程中,可对标国内数据经济发展好的省份、县市中数据中心建设、管理的做法,结合高校在数字技术、新基建、数字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打通行业间、行业内及企业个体的数据链,完善数据中心建设,发挥出数据中心在服务本地经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3.5通过数据中心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

加大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在政务、民生、企业服务领域的应用,在本地特色经济中开展数字技术的应用试点工作,统筹数字资源的整合、处理、决断、传递等工作,着力推进数据中心在实际经济活动环节的下沉,同时收集及提取行业运营的关键数据,为本地经济数字化打下基础。

3.6做好数据的安全工作

因数据中心安全事故造成巨大损失的案例已屡见不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数据中心在给政务、产业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存在数据安全的风险。因此,在部署数据中心时,要考虑好数据中心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架构,通过数据与业务分离,传输加密等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同时制定好数据安全管理规范,另还需提高数据中心人员的数据安全意识[4]。

结语

加强本地数字人才的培养与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在地区内通过民生政务加强信息化普及,同时加强基础性教育工作。依托省内、地区内的高职、本科院校进行人才联合培养,对接高校资源,以合作科研课题、横向课题等方式加快本地经济数字化升级,并通过政策性优惠、激励性政策引导省内数字人才留在本地,吸引省外数字人才来到本地,推动当地数字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意,周然,马瑞鑫.“新基建”背景下水运科学大数据中心建设研究[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0(4):38-40,48.

[2]习琼星.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20,(12):44-45,48.

[3]杨梦洁.河南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路径分析[J].中国产经,2020,(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