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乳腺癌病人;心理特征;护理干预;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34-01

当前,国内大部分医院都是采用切除手术来治疗乳腺癌病人,由于切除手术导致患侧肢体功能障碍、乳腺缺损、胸部外形破坏等,致使病人的生存品质有所下降,并且承受了非常沉重的心理压力[1]。文中针对乳腺癌病人术后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病人的心理提出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病人,全部为女性病人,年龄在36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5岁。病人的文化程度为:小学10例,初中25例,高中44例,大学及大学以上11例;职业:家庭主妇16例,农民15例,工人34例,干部13例,其他22例;癌症分期:33例二期,42例三期,25例四期。

1.2 研究方法 充分运用癌症病人生存品质调查表,并且实施必要的修改制定,为预防主观评定误差的情况,必须依靠经过培训的专职人员来调查。运用访谈与观察的模式,根据测评表来进行填写,针对乳腺癌病人应用焦虑自评表以及抑郁自评表来实施心理评价、统计学处理,并且要实施统一研究归纳;具体调查内容包含:疲劳、食欲、睡眠、性生活、日常生活情况、面部表情、社交活动、朋友的理解与配合、爱人的理解与支持、自己对于疾病的认知、自己对于治疗的态度以及各类精神指标等。当中,疲劳、食欲、睡眠、性生活、社交活动、日常生活情况以及面部表情等是生理与躯体因素指标,其余的均为心理因素指标。将每项指标都划分成为五个等级,得分根据等级1至5分,比如食欲项目,1分的标准为基本不进食、2分的标准为为食量较低于正常食量的一半、3分的标准为食量大约为正常的一半,4分的标准为食量只是轻微降低,5分的标准则为正常进食[2]。全部得分12分则为最低分,60分为最高得分。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医院聘请专家来对结果实施评估,并由专业的护士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之后再分析护理干预的效果。

1.3 研究数据 全部利用软件SPSS12.0进行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加以表示,应用t检验。

2 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特征

2.1 恐惧、焦虑 乳腺癌手术对于病人的身体产生巨大的破坏。病人感到自身丧失了作为女性的第二性征,担心自身丧失了吸引力,并且担心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夫妻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心理恐惧、社交障碍、失眠以及抑郁的情绪。患者通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衰减、食欲不振的状态。

2.2 猜疑、自卑或嫉妒 病人自我认为存在生理方面的缺陷,从而出现自我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敏感多疑、自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自卑、易发怒、易激动,并且非常容易曲解他人的好意。

2.3 期待、依赖心理 一些乳腺癌患者无法正确面对这次手术,在手术完成以后,一直在观望医护人员、丈夫以及家属的一言一行,以及他们对于自身的态度,乱发脾气的情况时候发生,希望可以获得大家的重视与关爱。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评估患者状况 收集的资料应当包含乳腺癌病人的情绪、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情况以及家庭状况,评估病人的社会关系、家庭成员、亲戚、朋友对于病人的支持程度。从而对病人有一个细致的了解,方便制定对应的心理护理干预策略。

3.2 健康教育 在乳腺癌患者手术之后,护理人员必须要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必须要注重患者的形象与尊严,通常可以指导患者一些类似于衣着打扮方面的知识,指引病人怎么没遮挡自身形体的缺陷,同时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重视健康一侧的检查,培养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再为病人配备合理的饮食,正确规律的作息时间,从而有效降低病人的焦虑情况[3]。

3.3 社会支持 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人员要积极调动乳腺癌病人的家属、同事以及朋友对于病人的支持与理解,从而让病人在精神层面获得对应的支持,进而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术后的治疗与生活,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此外,护理人员应当主动鼓励病人尽量完成自身可以完成的活动,从而尽快去适应社会生活,并且适应家庭与社会的角色[4]。

3.4 心理支持 在手术以后,病人的自信心遭受了严重的损害,态度十分悲观,并且因为女性特征出现变化,导致其预后的生活品质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病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给予病人积极的鼓励,让病人发泄不良情绪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来帮助病人:①信心行为确认。要给予病人足够的信心,让其明白疾病是可以康复的,让病人可以保持乐观的态度以及开朗的心态,从而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此外,还应该根据病人的经济条件与自身需要,要向病人提供一些能够弥补缺陷的措施,例如重建或者佩戴特制乳罩等。②心理认知。向病人宣教关于乳腺方面的疾病常识、治疗措施以及康复措施等,让病人对于乳腺癌有一个充足的认识,从而采用理性的态度去接受现实。

4 结 果

心理干预前后量表评分比较见表1。

5 讨 论

乳腺癌属于女性疾病当中非常常见的恶性毒瘤,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全球每年大约新增110多万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并且约有40万以上的女性因为乳腺癌死亡。科学在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临床中可以运用中医、重要、手术、化疗、放疗等许多治疗方式来治疗乳腺癌病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病人手术以后,医院通常护士了针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导致病人术后的生活品质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了评估,同时借助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诸多不良心理因素加以改变,目的是为了促使乳腺癌患者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接受与面对现实,提高其情绪调节能力,最大限度地改善其睡眠、食欲,且得到其同事、家庭以及配偶的配合与理解。本研究证明,实施心理干预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状态良好,不仅对乳腺癌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对手术治疗的态度积极,更重要的是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郑日嫒,卢梅,洪霞凤,罗荣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0(02).

[2] 杨晓莹,许瑞华,张代英,刘兴凤.30例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分析及护理[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0(05).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 置换手术 护理问题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发生率近些年逐年增高,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来代替病人原有的疾病关节,重新获得关节功能,越来越被病人和医生接受,但如何护理好病情重、年龄高、并发症多的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难题也关系到髋关节置换术的成败。为了更好的对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护理,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护理专业发展,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模式。它强调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以及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1],从而对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我科自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以来,总结积累很多有关经验,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为例,探讨一下手术室护理中问题及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010年1月至8月共有9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有8例实施双关节置换,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56例,平均年龄71岁,65例股骨颈骨折,33例无菌性股骨头坏死。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成立一个以骨科为专科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在实施手术前,进行收集病人资料,评估病人,展开讨论,确立护理问题,制定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进而开展和实施护理各项措施,最后骨科专科小组人员对术后病人进行跟踪调查。

2 确立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2.1 护理问题:焦虑(与恐惧手术、紧张有关)。护理目标:病人在手术期间减轻焦虑,达到较舒适状态。护理措施:减轻焦虑措施 通过术前访视,与病人亲切交谈,鼓励病人叙述心理感受,帮病人排除疑虑,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家属交谈,尊重老年人,及时帮助患者解决疼痛及生活不适等问题。介绍手术成功病例,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感受到生活的希望,以最佳的心态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效果评价: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DS)[2]测定,病人焦虑情绪较未作疏通工作有所降低。

2.2 护理问题:全髋置换手术知识缺乏。护理目标:病人对手术、麻醉有正确的认识。护理措施:针对病人年龄、文化层次、理解能力,用易与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讲解手术必要性、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及安全性,通过对该手术的知识点的细致解释,使病人获得自身疾病的知识。效果评价:病人对自身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2.3 护理问题:疼痛(与创伤、移动有关)。护理目标:病人在搬运、麻醉及术后能减轻疼痛。护理措施:在搬运病人时,应注意动作轻柔,保护患肢并适当牵引,避免骨折端移位,造成疼痛;摆放麻醉体位时,我们应协助病人翻身,牵引患肢,用厚垫支撑患肢,扶住病人头部及下肢,同时安慰病人,观察病人有无不适反应;术后采用适合的止痛方法,减轻术后疼痛。效果评价:经过相应护理措施实施,通过疼痛FPS-R评估量表[3],病人在搬运、麻醉及术后疼痛程度较低。

2.4 护理问题: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侵袭性操作有关)。护理目标:最大限度降低术后感染率。护理措施:所有的手术器械均采用高压灭菌,髋关节假体材料必须严格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器械包的消毒有三重监控措施(即3M指示胶带、卡、5代爬行卡、生物监测剂);术前进行充分空气消毒;严格无菌操作。 巡回护士严格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指导、检查器械师、进修医生、实习生的无菌操作;手术人员均戴双手套,有破损时,要检查手套的完整性,并及时更换;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分别在手术开始时和手术进行后30分钟时,静脉推注头孢曲松钠1g,严格按时给药,以维持血液药物有效浓度,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严格控制参观人员,避免人员流动。手术进行时,尽量减少走动,必要走动时,步伐要轻,操作动作轻柔,避免尘埃飞扬。效果评价:感染率控制在1.0%以下。

2.5 护理问题:有皮肤、血管、神经受损的危险(与受压、电烫伤、过度牵引有关)。护理目标:手术期间皮肤、血管、神经无损害。护理措施:由于病人长期卧床,年龄均较大,皮肤干燥薄弱,极易受损,因此我们在搬运时,应避免拖、拉、拽的动作,要协调一致将病人抬起,再轻轻放下;摆放体位时,要注意动作轻柔,保护骨突部位,台布平整无褶皱。在头面部、腋下、卧于下面的髋部、膝部、两膝之间都垫以软垫,两足踝处放垫圈,胸撑与病人之间垫软垫,稳妥固定,使病人身体保持直线位,便于术中医生的判断及复位;上肢外展与身体的角度小于90°,避免血管、神经过度牵拉;2小时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一次,促进血液循环;电刀负极板的放置,由于手术操作,患肢无法进行电刀负极板的黏贴。健侧肢体卧于下方,医生在牵引复位过程中,极易引起负极板的脱落、移位,术中被布类覆盖,不便于检查,因此,选择上臂或肩胛部黏贴,便于观察、管理。效果评价:病人在手术期皮肤血管、神经未出现受损的情况。

2.6 护理问题:有低体温的危险(与手术环境、低温液体输入有关)。护理目标:病人在术中、术后维持正常体温。护理措施:病人在入室前,将室温调至24-25℃,术中可适当调低1-2℃。不要将空调风直接对着病人吹,扇叶往上调,手术结束前30分钟,将室温再次调至25℃,术中将暴露的肢体用棉布包好,冲洗液适当加温至36-37℃,输液、输血可用自控加温仪对液体进行加温。手术病人可以进行腋温或肛温监测,采取各种保暖措施,防止发生低体温。效果评价:98例病人体温维持均在36.5℃左右。

2.7 护理问题:有体液丧失的危险(与失血有关)。护理目标:病人术中生命体征正常,有效地纠正血容量不足。护理措施:该手术病人年龄较大,身体虚弱,各脏器功能衰退,故术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生命体征、尿量、神情正确评估出血量,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和安排输血的时间。在积极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也要避免纠正过旺,给病人造成体液储留的危险,避免心衰、肺水肿的发生。效果评价:病人生命体征正常,未出现输液并发症。

2.8 护理问题:有术肢脱位的危险(与搬运有关)。护理目标:无脱位发生。护理措施:术后搬运病人时,注意术肢保持外展中立位30°,双下肢之间放置一个梯形枕,不要把患肢架在另一条腿上,忌侧卧,避免伤肢外旋、内收动作,术肢避免脱位发生。加强手术宣教工作,提高患者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认识,并加强医护结合,对预防髋关节脱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效果评价:病人无脱位发生。

3 质量评价与反馈措施

术后专科小组成员分别对病人进行随访,观察病情,98例手术中,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结果医生及病人满意度均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最后小组对护理效果要进行评价,作出总结,发现护理新问题,并重新制定更完善的护理计划。

4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开展越来越多,术中明确护理诊断,对术中病人的护理,能帮助护士准确无误的实施,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整体护理的要求是要严格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合理运用护理程序,根据护理程序的五步骤,责任护士根据收集来的资料和相关手术种类进行科学地评估,然后拟定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护理工作中可以照章执行,使护理过程少走弯路避免差错,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护理问题的确立,因病人有个体差异,制定护理问题时要因人而异寻找其他个性护理问题,以人为本,更好的体现整体护理的宗旨:“以病人为中心”。

手术室实行整体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护理工作不再是医嘱加常规的被动局面,患者得到了更科学、及时、全面的护理,从而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4]。

参 考 文 献

[1] 王丽铭,鲍红柳,李春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诊断探讨.《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5):191-192.

[2] 刘晓红.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66~268.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老年病人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有其特殊性,所以运用护理程序,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对病人实施身

心整体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1 临床资料

1995年6月―1998年8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45例,其中女30例,男15例,年龄68岁~82岁,住院时间2月~6月,均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例因术后功能锻炼方法不当,致使人工股骨头脱出,其余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

2 护理计划

2.1 手术前

2.1.1 恐惧、焦虑:担心自身承受不了病痛的折磨;怕得不到满意的医疗和护理;怕由此失去家人的关心或对恢复健康感到厌烦。

护理目标:消除老年人对陌生环境、对疾病和离开家人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其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

护理措施:a)以热情、耐心、和蔼可亲的态度关心、尊重老年病人,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并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b)重视病人及家属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早治疗的重要性。c)向病人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及以往手术的成功率,讲解麻醉效果,保证术中不会有明显的疼痛,与家属一起给予鼓励和支持。效果评价:45例病人全部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均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1.2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由于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贫血,造成手术后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低下

,致切口感染及愈合不良。

护理目标:增强病人抵抗力,按预期进行手术,并能很好地耐受手术。

护理措施:a)护士应指导病人掌握饮食营养知识,嘱病人多食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食欲不佳的病人可加服助消化药物,如酵母片。b)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提高病人的食欲,以储备能量,达到耐受手术的目的效果评价:本组中有30例出现营养失调问题,经精心护理,30例病人食欲增加,抵抗力增强,均按预期进行手术,并能很好地耐受手术。

2.2 手术后

2.2.1 生命体征改变的可能:与麻醉、手术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有关。

护理目标:保持生命体征平稳,使其处于正常范围。

护理措施:a)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本组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术毕回病房给予平卧位,每日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4次,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b)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补充血容量。c)注意全身及局部伤口出血情况,伤口加压包扎,如渗出液多,应告知医生。效果评价:45例病人生命体征均能保持平稳。

2.2.2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病人活动受限,加之疼痛,不便更换,易引起骶尾部褥疮。

护理目标:无褥疮发生。护理措施:a)翻身时要在患肢制动的前提下,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 托起,使臀部离开床面,解除骶尾部压迫,对骶尾部及受压处进行按摩,每2h按摩1次。b)保持床铺平坦、干燥、清洁,随时更换敷料及潮湿床单。c)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进食少者,输注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剂。d)若皮肤发红破溃时,用2%碘酊每2h涂擦1次,至皮肤表皮老化脱落为止。

效果评价:通过以上措施及精心护理,45例病人无一例发生褥疮。

2.2.3 有发生肺炎的可能:长期卧床病人活动少,痰液不易咳出,易患坠积性肺炎。

护理目标:无肺炎发生。护理措施:a)严密观察肌张力恢复情况,防止肌松药残余作用导致的继发性呼吸困难。b)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术后呕吐造成误吸。c)指导病人做有效的咳痰,鼓励其定时做深呼吸,或轻拍背部以助分泌物咳出,痰液粘稠时给予雾化吸入。

效果评价:45例病人中无一例发生肺炎。

2.2.4 排尿困难:与切口疼痛、卧位不习惯有关,个别前列腺肥大者,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剂或受凉均可导致前列腺水肿、充血,造成尿

潴留。

护理目标:使病人自解小便。

护理措施:a)术后8h未排尿时,可采用流水声诱导。b)必要时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尿管,并保持引流通畅,每日用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尿道口两次,恢复自主排尿后拔除尿管。

效果评价:5例采取导尿措施,其余40例均可自解小便。

2.2.5 便秘:与老年病人活动少、术后饮食量减少及长期卧床影响大便排出有关。

护理目标:术后3d正常排便,每天或隔天大便1次。

护理措施:a)术前训练病人床上排便。b)术后第3天开始鼓励病人进食少量富含纤维素的食物。c)病情允许时鼓励病人床上活动。d)必要时可用肥皂水灌肠。效果评价:42例病人术后3d~5d正常排便,3例病人7d内不能正常排便,给予肥皂水灌肠后,可正常排便。

2.2.6 人工股骨头有失效的可能: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早期其周围的软组织尚未修复,对关节的固定作用差有关。

护理目标:指导病人做有效的功能锻炼,患肢早日恢复功能。

护理措施:a)卧床两周左右可开始下地行走,扶拐负重。b)嘱病人不要将两腿在膝部交叉放置,不要坐小矮凳,不要蹲,不要爬陡坡,以免髋关节过度内收或前屈。效果评价:1例因锻炼方法不当致人工股骨头脱出,其余均能做到有效功能锻炼。

2.2.7 知识缺乏:与不适应角色的转换、惧怕出院后出现并发症、对出院后活动知识模糊有关。

护理目标:出院时基本了解本病有关知识,出院后能自我护理。护理措施:a)在护理和治疗中向病人宣教康复知识,包括合理饮食、手术肢体的功能锻炼。b)嘱家属密切注意病人的心理和病情变化。

效果评价:45例病人均能了解自身疾病的有关知识,出院后做到有效的功能锻炼和自我护理。

3 体会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小儿;消化性溃疡;出血;手术;护理方法;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038-01

〖HJ0.1mm〗在儿童消化道疾病中消化道溃疡并不少见,且出血的发生率也比较高[1],由于其病情相对复杂且变化较快,再加上患儿的表达不及时,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因此消化道溃疡的患儿在出血发生时手术的几率是比较高的。近些年来,通过对其术后的护理方法和干预措施进行探究分析,发现对其康复情况有明显的改善。现从我院儿科病房中随机选取68例2011年11月~2012年5月期间的消化道溃疡手术的患儿,对其的护理方法和干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儿科病房中随机选取68例2011年11月~2012年5月期间的消化道溃疡手术的患儿,男女患儿各34例,平均年龄为 5.2±3.4 岁。患儿均为因消化性溃疡出血收入院且均做手术止血处理的,手术都非常成功。把这68例患儿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和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现在对术后的患儿的护理方法和干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对患儿康复过程的影响。

1.2方法:现在对术后的患儿:给予试验组的患儿科学有效地护理方法和干预措施,给予对照组的患儿一般的术后护理,对比其疾病的转归情况,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探究护理方法和干预措施对患儿康复过程的影响。

2 护理方法干预措施

2.1术后护理:在术后,试验组给予以下护理[3]:尽量为每一位患儿提供一个相对安静舒心的修养环境,让其紧张的心情放松,不定时的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安抚,讲解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改善病痛和生活中的不适,医生护理应该与患儿和家长建立和谐的医护关系。指导其术后正确饮食的方法和内容及术后何时开始做恢复锻炼,另外,护士熟悉每一位患儿的特点,以便区别对待,不可强求或是命令患儿及家属应该如何如何的生活与护理等。对待每一位患儿态度要和蔼亲切,护理观察要密切细致,生活上要建议性的指导。对其病情变化进行不定时的检测,发现生命体征有不好的任何变化,及时反映给相应的临床医生,以最快的做出相应处理。对照组的患儿在术后给予一般的生命体征检测,如有不适及时的给予处理,必要的给予生活指导,不给予其干预措施,观察疾病的转归情况。

2.2术后干预:溃疡病属于慢性病,易被患儿及家属忽视。当出现出血时病情比较危机,处理不及时,极易危险患儿的生命。因此宣传其全面治疗是比较重要的。现在只针对试验组的患儿采取以下干预措施:在平时的护理过程中加强对其饮食的健康教育,让每一位患儿养成按时规律饮食的习惯,不偏食不挑食;让每一位患儿家长了解溃疡病相关的知识,如病因、诱因、对患儿的护理方法等。生活上做好预防工作,此病的发生率就会大大降低,并发出血的患儿即会大幅度的降低。对照组在术后只交代其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的合理预防,不给予其系统的宣教。对比研究表明:护理人员应加大力度宣传有关溃疡病的防治知识,以减少其发病率,争取做到有病早治疗,以免发生较严重的并发症。

3 结果

3.1统计学处理:采取 SPSS l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数据资料对比使用χ2校验,P>0.05,表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结果:经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以及干预措施,患儿的病情恢复较快,其治愈好转率大幅上升。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作为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的溃疡病[4],在小儿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因其发病隐匿,病情变化温和,故被大量的患儿家长所忽略,随着时间的延长,溃疡并发出血的患儿数量急剧增多,因出血导致的手术率也明显上升,如何把此病控制在萌芽中[5],是医护人员之间探讨最多的话题。护理工作者通过在社区、病房中大力宣传消化系统疾病的知识以及预防措施,指导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健康的饮食,规律的饮食,以及如何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如何做好生活保健等,加强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认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给予干预措施,使得患儿的患病率以及出血手术率大大降低,对手术后的患儿恢复也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对于以患病的儿童来说,加强对此病的认识认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手术开展的次数。通过本次对比研究发现:给予消化性溃疡出血手术的患儿一定的科学护理及干预措施后,其病情恢复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术后的疼痛和不适也有所减低,提高其生活质量。因此,在儿童群体及家长中应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健康教育,把疾病的发生消灭在萌芽中。

参考文献

[1] 蔡威.重视提高中国小儿消化科医师的临床营养学意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3): 241-242.

[2] 王新颖,潘莉娅,李维勤,等.蛋自强化的肠内营养改善急性胰腺炎肥胖病人的体脂分 布[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6(1):12-14.

[3] 龚一呜,蔡威.小儿小肠淋巴管扩张症一例报告[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9,30(7): 495-496.

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病人参与护理措施;骨科病人;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28-01

美国著名护理学家多罗西亚.奥瑞姆(DortheaOrem)对自理的定义为“人为维持生命在平稳或变化的环境状态下,保持或恢复功能及保持或恢复健康来调节自己的功能和发展所进行的活动”。根据这个定义简言之,自我护理即自我生存,自我料理的能力。[1]病人参与型护理模式是通过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自己的健康决策和自我护理中来[2]。我们科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病区进行“病人参与护理措施”试点,让病人住院后参与围绕治疗疾病和促进康复所进行的自我观察、自我心理调整等自我护理活动[3],以期达到增进护患沟通与交流,提高护理效果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参与对象均为在我科住院的择期手术病人,共112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58岁,平均年龄39.2岁。

1.2 实施方案

1.2.1 护患双方明确参与范围:

1.参与患者自理能力及对疾病认知水平的评估。

2.参与制订护理措施。

3.参与力所能及的自理。

4.参与"配合行为"指导练习。[4]

5.参与肢体功能锻炼。

1.2.2 运用护理程序指导病人参与实施:

1.2.2.1 评估:主管护士通过采集病史,让病人参与评估本人的自理能力和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感受。

1.2.2.2 针对健康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及相应护理措施:

P1:焦虑:与对手术及疾病知识缺乏有关

P2:自理能力下降:与肢体牵引(或石膏)制动有关

P3:便秘:与肠蠕动减慢有关

P4:疼痛:与骨折有关

P5:由外周血管神经功能障碍的危险(患肢)与牵引或石膏绷带固定

有关

P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卧床局部组织受压有关

潜在并发症:

PC1:肺部感染:与卧床有关

PC2泌尿系感染及结石:与留置尿管和长期卧床有关

PC3废用综合症:与制动及缺乏活动有关

1.3 实施参与措施:结合骨伤科卧床病人特点,责任护士要为病人的积极参与提供各种信息和必要的护理介入,指导督促病人依照护理措施逐步进行。

1.3.1 信息性支持:包括疾病知识:如疾病名称、部位、治疗方案、预后等;用药知识宣教,药理作用及常见副作用,药物名称;手术名称,简单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

1.3.2 情感支持:针对病人的恐惧及紧张心理,友善,和蔼的安慰他们,深入浅出地介绍疾病的治疗,手术,预后以及成功病例。及时解释患者提出的疑问。根据不同因素,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能面对挫折,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参与自我护理。

1.3.3 合理的饮食指导:由于长期卧床,都会引起食欲不振,腹胀和便秘等一系列症状,首先使患者明确饮食在疾病康复中的意义,可以指导病人进食易消化食物,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少食甜食及产气食物。列举出数种富含粗纤维的蔬菜供病人参考。指导病人揉按腹部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1.3.4 皮肤完整性自我护理指导:向病人讲述褥疮发生的原因,症状以及进行皮肤护理和定时更换卧位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1.3.5 牵引或石膏固定病人的自我观察指导:向病人讲述牵引或石膏固定的目的,肢体要求,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皮肤温度,活动感觉的重要性,以及异常情况的症状。

1.3.6 留置尿管和术后负压引流管及伤口的自护指导: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保持引流管通畅,讲述膀胱冲洗及消毒尿道口的目的。

1.3.7 有效咳嗽、排痰的指导:讲述有效咳嗽在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性,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排痰的要领。

1.3.8 督促病人参与功能锻炼:首先向病人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调动其积极性制订合理有效的锻炼计划,每日督促完成,逐渐进行,直至恢复最大活动量。

1.3.9 并发症的自我观察:

(1)肺部感染的发生由于麻醉,卧床,切口疼痛不能有效呼吸,咳嗽排痰引起,发生时表现为体温异常升高,咳嗽加剧,痰液难以咳出。

(2)泌尿系感染:表现为尿液浑浊,有沉渣颜色变红。

1.4 效果评价

每周由护士长及护理质量监控组成员对参与护理措施的病人进行提问,以了解主管护士的宣教能力及病人的接受程度,通过发放出院病人护理评价表,发现参与护理措施的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用药知识及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

2 结论

2.1 病人参与护理措施有利于稳定病人情绪,有利于病人角色的转换。让病人在并请允许范围内进行必要的自理活动,可以分散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过分关注,减轻病人对挫折的感受,形成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恢复病人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益于提高病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病人的康复创造有利的心理环境。

2.2 病人参与护理措施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病人配合制订治疗性自理计划,充分了解所需治疗措施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功能锻炼循序进行,达到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2.3 病人参与护理措施能促进护士水平的提高。实施病人参与护理措施,使我们深深体会到:面对文化层次复杂的患者人群,不仅仅应有精湛的临床专业知识,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还需要掌握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得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新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雯,刘新芝.护理社会学概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1,第1版:80

[2] 裴显俊.病人参与型护理模式的研究和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7):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