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范文第1篇

膝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疗效佳等优点,已成为治疗各种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做好膝关节镜手术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2007年1月~12月,我院进行膝关节镜手术45例,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指导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19~75岁,平均45.3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年5个月。骨性关节炎25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7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3例。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术前与患者交流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过程,有针对性地解答患者心中的疑虑,创造一个温馨的手术环境,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从心理上得到安慰,从情感上得到支持,安全平静地接受手术。

2.2 康复指导 患者入院后向其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一般程序、锻炼方法及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到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而能积极主动配合,自觉按计划进行功能锻炼。

2.3 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是保护新移植韧带,维持、改善关节稳定功能,加强膝关节与膝周组织的运动协调性,增强关节本体感觉功能以至最终恢复正常运动水平的关键措施[1]。可防止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粘连;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利于水肿和积液的消退。功能锻炼要因人而异,以不劳累为宜,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护士要向患者解释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调整锻炼时间、方式和强度。

2.4 股四头肌舒缩锻炼 手术后第2天开始做股四头肌的舒缩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期间指导患者行患肢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以减轻足部水肿,在伤口不增加疼痛情况下,循序渐进,恢复股四头肌肌力的作用。

2.5 膝关节功能锻炼 术后第3天一般即可进行膝关节屈曲锻炼,止关节粘连。此阶段患者较痛,易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多关心、鼓励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讲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3 结果

45例膝关节镜手术后,经治疗及护理后恢复好,平均住院时间13 d,无并发症发生。1~6个月随访,术后关节根据关节镜下手术后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分[2],关节功能优4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在90%以上。

4 讨论

关节镜手术属于关节内手术,术后会出现关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内粘连、功能恢复不佳等继发症状。若保证手术的成功,护理康复至关重要。护士应做到让患者了解关节镜手术的目的及优越性;康复计划根据不同患者分别制定,循序渐进,并监督和协助执行,发现问题随时调整,保证康复的疗效。

参考文献

术后康复范文第2篇

面肌痉挛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包括自我按摩和表情肌康复训练,来看看具体该怎么做吧。

一、自我按摩

在患者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可试试自我按摩。按摩部位和方法如下:

1.枕额肌额腹 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沿着枕额肌额腹的方向从眉弓向头顶及从头顶向眉弓方向轻轻地按摩。按摩时可以轻轻地从眉弓处向头顶发际处推拉,或缓慢地揉搓。

2.眼轮匝肌 手术后,大部分患者表现为闭眼功能障碍及流泪,主要原因是眼轮匝肌不能有效地收缩,不能将眼轮匝肌从凸出的眼球上方拉下闭合。先让患者闭眼后,用指腹沿着上下眼睑或眶下缘间的凹陷处按摩。在上、下眼睑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有助于上眼睑功能恢复。这种方法亦有助于闭眼。一般周围性面瘫主要表现为上眼睑闭合障碍。重度病变型面瘫,可以出现下眼睑上提障碍。个别患者出现下眼睑轻度外翻,主要由于面瘫后下眼睑松驰所致,也可采用上述手指推拉的方法治疗。

嘱患者闭眼,用拇指及食指的指腹,分别沿着下眼睑皮肤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轻轻地推拉。个别患者在面部表情肌大部分恢复后,遗留上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此方法按摩治疗,可避免或减轻恢复后的眼睑挛缩。

3.提上唇肌 提上唇肌又Q上唇方肌,起源于眶下孔上方、眶下缘的上颌部,此处位于眼轮匝肌的深部。提上唇肌的一部分肌纤维向下进入上唇外侧皮肤,其他纤维与口轮匝肌纤维交织。因此,按摩时应在患侧的上口轮匝肌向鼻翼旁及颧部按摩,然后沿着鼻唇沟或口角上向颧部按摩。用拇指或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颧部或沿着肌肉方向推拉按摩治疗。

4.颧肌 颧肌分为颧大、小肌,起于颧骨止于口角。主要上提及向外拉口角,可沿着肌纤维,由口角旁向颧骨方向推拉或按揉。

5.口轮匝肌 上口轮匝肌:用食指及拇指的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人中沟方向,然后沿着人中沟向口角方向按摩。下口轮匝肌:用食指及拇指指腹,沿着患侧口角向中心方向,然后再向患侧口角方向按摩。

6.下唇方肌 用拇指指腹从口角下方向内侧及向下轻轻按摩、推拉,有助于下唇方肌、颏肌、三角肌功能的恢复。

二、表情肌康复训练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可明显地提高疗效。进行主要肌肉的功能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在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下述的治疗方法,每日训练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

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抬眉训练 抬眉动作的完成主要依靠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在失用型、轻、中度病变型面瘫中,枕额肌额腹的运动功能最容易恢复。可嘱患者上提健侧与患侧的眉目,有助于抬眉运动功能的恢复。

2.闭眼训练 闭眼的功能主要依靠眼轮匝肌的运动收缩完成。训练闭眼时,嘱患者开始时轻轻地闭眼,两眼同时闭合10~20次;如不能完全闭合眼睑,露白时可用食指的指腹沿着眶下缘轻轻地按摩一下,然后再用力闭眼10次,有助于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

3.耸鼻训练 耸鼻运动主要靠提上唇肌及压鼻肌的运动收缩来完成。耸鼻训练可促进压鼻肌、提上唇肌的运动功能恢复。有少数患者不会耸鼻运动,在训练时应注意往鼻子方向用力。

4.示齿训练 示齿动作主要靠颧大、小肌、提口角肌及笑肌的收缩来完成。而这4块肌肉的运动功能障碍是引起口角歪斜的主要原因。嘱患者口角向两侧同时运动,避免只向一侧用力练成一种习惯性的口角偏斜运动。

5.努嘴训练 努嘴主要靠口轮匝肌收缩来完成。进行努嘴训练时,用力收缩口唇并向前努嘴,努嘴时要用力。口轮匝肌恢复后,患者能够鼓腮,刷牙漏水或进食流口水的症状随之消失。训练努嘴时同时训练了提上唇肌、下唇方肌及颏肌的运动功能。

术后康复范文第3篇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确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术风险大大降低。目前,冠心病的治疗已经形成“药物一介入一搭桥”的综合治疗模式,这项技术也得到了医务界和患者的普遍赞誉。

然而,手术后并非一劳永逸,因为冠心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而动脉粥样硬化是逐渐发展的全身性疾病,手术只能去除局部病症,不能遏制全身动脉硬化的发展。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动脉硬化、做好合理的术后调养,冠状动脉的其余血管甚至新搭好的“桥”也会发生新的病变或狭窄。那么,冠脉搭桥术后应注意些什么呢?

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做过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人都应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精神乐观,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适度地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mmol/L左右,餐后2小时控制在8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还要控制血脂,总胆固醇要低于4.6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要低于2.60mmol/L,甘油三酯要低于1.7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要高于1.0mmol/L。

循序渐进,适当活动。术后第1周:每天应散步两次,每次5分钟;术后第2周:每天散步两次,每次10分钟;术后第3周:每天散步两次,每次20分钟;术后第4周:应逐渐增加到每次散步30分钟。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可以逐渐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散步时,患者如出现胸痛、气短、哮喘和疲劳,应立即停止活动。这样才能保持搭桥手术的长久效果。

坚持服药。病人术后还要坚持口服阿司匹林等防止血小板聚集的抗凝药,以及倍他乐克等改善心脏舒张功能的药。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必须定期进行心脏科门诊检查,若有胸闷、胸痛,更应及时就诊。

此外,规律的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要避免情绪出现大的波动,保持平静积极的良好心态,用心养护好重新搭起的“心桥”!(据10.12.6《健康咨询报》文/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外科王奇、高艳红)

胯骨轴骨折 注意多多

股骨颈(胯骨轴)骨折是老人较常发生的骨折,年纪越大的老人,发生率越高。由于股骨颈骨折术后恢复期较长,出院后一定要常与医生联系,以便及时接受医生的指导。在恢复期间,患肢的动作、姿势、弃拐时间等都非常有讲究。

1.患肢决不能做盘腿动作。盘腿动作致使患肢内收和外旋,这样的动作和骨折发生时,股骨颈所受的力相同,可令手术复位的股骨颈再次断裂,使钉子脱出。睡觉时,可在病人的大腿问放一个枕头以防止内收,家人要随时注意其患肢位置,发现问题立即予以纠正。

2.术后5周内不要侧卧,5周后可侧卧,但尽量减少侧卧时间。

3.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术后3~4周可协助病人扶双拐下地,患肢不可负重,家人务必在旁保护以防跌倒。一般需6个月方可完全去拐,患肢负重。

4.3个月后至1年内,可扶单拐轻度负重行走锻炼,以防患肢压力过大而造成股骨头周围供血不足,营养不良,从而产生股骨头坏死的不良后果。

5.1年后可弃拐行走,但不能过度负重,也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

(据《医药养生保健报》)

青光跟术后注意些啥

张女士问:我患青光眼三年了,近期做了手术。医生说青光眼是伴随终生的眼病,那我今后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其实青光眼不是不可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通过药物及手术可得到有效控制,能长久保持良好视力;只有少数病例控制不良,但也可通过治疗延长有用视力。

术后康复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康复指导;康复训练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76-01

通过膝关节转换术可有效去除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膝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恢复患者膝关节的正常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但是要想达到真正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目的,必须在术后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本案选取了30例于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在术后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的康复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案3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有21例男性,9例女性,其年龄处21-76岁,平均年龄为56.5岁;共有45个膝关节行置换术,其中15例行单膝置换,15例行双膝置换术。术后所有患者膝关节疼痛显著缓解,畸形也得以纠正,可上下楼梯并进行行走。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置换术且由同一组人员完成。

2 结 果

术后2周内拆线出院,经检查,所有患者膝关节屈曲度均能达0°,28例患者屈膝度超过110°,2例患者屈膝度处85°到100°,均未发生感染。术后随访3个月到24个月,除1例患者存在5°屈曲挛缩外,其余患者膝关节均可完全伸直,25例患者的平均关节屈伸活动范围超过120°。术后6个月内,所有患者膝关节处的不适感基本消失,能参与日常工作及社会活动。

3 康复指导

3.1 早期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主要是为了使患者了解训练的内容,核心是将患者的患肢肌力进行提高,同时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尤其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预防水肿,患肢远端要比心脏水平高,可将下肢垫高20°到30°;另患肢近端要比心脏水平低;踝关节背屈曲度保持90°,使足跟悬空,防止其受压[2]。术后要对患者生命体征及刀口的渗血情况进行严重观察。除此之外还要给予患者心理指导,了解其每日康复锻炼情况,以制定一套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同时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其家属能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训练计划当中来,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了锻炼的效果。

3.2 恢复期康复训练 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可始于手术后3天,包括利用CPM进行髋膝关节的锻炼、弯腿练习、主动膝关节的屈伸锻炼以及伸展滞缺和屈曲受限时的膝关节锻炼[3]。恢复期康复训练每两天进行一次。利用CPM帮助其锻炼髋膝关节的过程当中,初次屈伸度可为0-30°,每日增加10°,术后两周之后要维持在120°左右,每日进行2次,每次锻炼时间为30分钟。由快到慢,先锻炼患者无痛区,接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往其他范围扩散。弯腿练习可于床侧开始进行,让患者坐在床边利用重力将其患肢垂于床下,这样就可使患肢保持90°,接着利用健腿后压患肢,以加大屈膝的角度。主动膝关节屈伸锻炼主要是为了恢复股四头肌及腓肠肌功能,可利用CPM或是在体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若患者存在伸展滞缺或是屈曲时受限则可利用手法推拿进行矫正,以使其膝关节能伸直并将屈曲度增加到90°以上。

3.3 愈合期康复训练 愈合期的康复训练可于手术2周后开始实施,其包括以下三步:第一,习步架站立练习。进行此步时还需利用石膏托以将患者患肢进行固定支持,同时借助习步架开始站立练习,以为下一步站立行走奠定基础。因患者患肢关节尚不稳定,其肌肉力量较弱,因此在站立时其患肢主要靠患者的主观感知来实现。第二,习步架步态训练。让患者用手将把手握好,保持身体站立,眼光向前,先将习步架向前移动,接着移动健腿,然后再拉动患肢移动。第三,双腋杖三点步行。三点式步态是一种移动较为快速的步态训练法,其比较适用于只有一侧下肢功能非正常且臂力强的患者。训练时让患者拄双拐使其健肢与患肢交行走,每次训练时间保持在10-20分钟,每天进行2次,待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可逐渐增加训练量。

3.4 出院时的康复指导 出院前要为患者制定适当的出院后康复训练计划,以方便患者在家中进行康复训练。在患者出院前先要教会患者及其家属相应的训练方法,并让其多练习,同时还要结合运动全身关节,如散步或是让患者上下楼等。另外还要注意指导患者饮食及生活起居,保持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同时还要补充碳水化合物。

4 讨 论

现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有效治疗解除患者膝关节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之一[4]。通过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畸形得以有效矫正且能保持长期的稳定性,但是在整个患者的康复过程当中,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则是必不可少的。

在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可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同时还可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医师及护士都要注意将治疗、护理与康复三者结合,不但要注重外科手术的实施,而且还要重视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尤其是康复指导,要将康复指导作为整个护理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尽早介入康复训练,以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患者在术后产生并发症或出现后遗症,以使患者在生理及心理上都能得到康复[5]。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康复训练的计划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正确的康复指导,让患者在其身体能接受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坚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康复指导原则,给予患者康复的自信心,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调节,以真正达到帮助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霞.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0例的康复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35).

[2] 李佰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指导[J].吉林医学,2011(20).

[3] 张龙英.全膝关节置换术38例的功能锻炼及指导[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

术后康复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康复 康复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116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经常会发生患侧上肢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上肢淋巴水肿、肩关节运动幅度受限、肌力低下、运动后迅速出现疲劳及精细运动功能障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选择了术后康复操干预,并对康复操的指导次数及患者训练的依从性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6月住院患者291例,均为女性,其中导管内癌102例,浸润性导管癌113例,浸润性小叶癌56例,髓样癌11例,黏液腺癌5例,湿疹样癌4例。采用2003年第6版美国癌症协会(AJCC)公布的乳腺癌分期指南进行TNM分期:Ⅰ期83例,Ⅱ期187例,Ⅲ期21例,均经常规病理活检证实,分别行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随访至2009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6个月。

方法:术后2周内:第1节(术后24小时)握拳运动:握松拳。第2节(术后48小时)手腕运动:上下活动手腕,配合内外旋转运动。第3节(术后第3天)前臂运动:上下屈伸前臂。第4节(术后第5天)肘部运动:肘部以腰为支撑,手臂抬高放置对侧胸前,两侧交替进行。第5节(术后第7天)抱肘运动:健侧手握患侧手肘部,抬高至胸前。第6节(术后第9天)耸肩运动:往前、往后旋转肩部。第7节(术后第10天)上臂运动:上臂抬高尽量与地面平行。第8节(术后第11天)颈部运动:两手叉腰,头颈往前、后、左、右及双向旋转。第9节(术后第12天)体转运动:左右旋转上体,手臂前后摆动。第10节(术后第14天)抬肩运动:健侧握患侧手腕至腹前,抬高至胸前平屈,尽力前伸。

结 果

在院期间学会基本动作,出院后继续练习1~2周,在第2化疗出院时记录功能锻炼结果,按关节活动度(ROM)测量标准评价[1]。结果显示:本组所有接受康复操锻炼的291例病例中。未出现1例由于运动过度而引起切口愈合不良,除其中15例有轻度上肢水肿。有8例上肢功能未完全恢复(其中包括3例因疼痛影响坚持不到位而中断者),另有15例因短于随访期,上肢外展功能受限外,其余均已经恢复良好,康复率86.9%。

讨 论

目前普遍观点认为乳腺癌术后应尽早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在腋下切口处瘢痕组织尚未形成进行锻炼,可以防止腋窝周围瘢痕挛缩、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也避免了挛缩的瘢痕组织压迫腋静脉,使腋静脉回流受阻减轻,同时患肢的活动促进了血液循环,增加了淋巴回流,减少了水肿的发生,或促进水肿减轻,改善上肢的功能。因此,加强术后护理,正确指导乳腺癌病人的术后康复,选择合适的康复操进行锻炼,是保证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重要方面[2]。研究认为,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持续时间应>6个月,特别是前3个月尤为重要[3]。如果术后不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那么,由于瘢痕组织收缩将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在瘢痕组织处于较稳定状态后,即使再进行锻炼,其效果也不理想。此套康复操经数百例乳腺癌病人的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率较高,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S].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