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农产品:应急预警

生产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使得城市人口逐u从农村迈向城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进程,特别是自然灾害本来就严重的地区,因为长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使得人们对灾害不能采取更好的防范措施,各个地区经济差距逐步加大,因此我们应该对农产品所遇到的自然灾害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加大对自然灾害农产品与应急预警的投入,让自然灾害来临之前能够提出好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自然灾害农产品应急预警的客观必然性

1.自然灾害发生日趋严峻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北端,地处暖温带和寒温带,属于湿润向半干旱区过度的地带,地势独特,属于灾害较多的地区,黑龙江的自然灾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他们所特有的地势影响,所以我们无法对它带来的自然灾害有根本性的解决,只能让当地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由于黑龙江分布地域比较广阔,有着幅员辽阔的地势,环境优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加速了全球气温变暖,自然灾害的频繁出现,造成了农产品严重的损失,黑龙江地区的地域独特给自然灾害的发生带来了一定的季节性,季节性的灾害发生已经让农产品的生长受到很大的影响,目前自然灾害呈现了上升趋势,逐渐的给黑龙江的农产品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人类的破坏自然灾害日益加剧

生产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加快了城市人口逐渐从农村迈向城市,加剧了城市化的进程,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工业化越来越严重,全球气温的变暖,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展进程,东北地区因为天气长年寒冷,导致很多农作物都无法在当地进行种植,农产品收入很低,给很多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所以当地的劳动者不得不对当地地区进行额外的树木砍伐,以赚取费用,到农产品快收成的季节,劳动者会对农产品使用大量的农药促使农作物生长,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让一些农药流失到环境之中,通过蒸发,被空气中的尘埃吸附住,随风扩散,造成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环境污染,大气的污染又会通过水的循环流入到生物圈中,造成水的污染,然后通过人的呼吸作用造成对身体的污染,由此来看环境的污染归根揭底都是由人们自己所造成的,东北地区常有干旱问题,因为东北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备不完善,所以大部分的雨水随之流走,即使有大量的雨水降落也无法使用,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又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挖掘,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土地荒漠化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对于水资源短缺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也极大的增加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严重问题。

二、黑龙江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现状

长期的自然灾害对黑龙江的影响深远,因此黑龙江地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加强,黑龙江地区的人们一直都十分重视预警检测,黑龙江省自然灾害预警检测工作一直都在不断地发展,在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方面也加大了投资,目前,当地有关部门为了更好的防范自然灾害的发生,防止自然灾害给劳动者带来不必要的后果采取了一些措施,目前黑龙江省植保机构有501人,平均每个市、县不到5人,目前乡级没有专职植保人员,二是目前黑龙江省有53个市、县、完成了有害农产品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的建设,平均拥有办公室面积和实验近1000平方米,有健全的观测场地,基础设施非常完善,而有的地区与建设面积少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也很缺乏,自然灾害的防范机构差别很大。

2.自然灾害预警存在的问题

(1)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民众的防灾意识不强,由于我国政府机构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不够强烈,对自然灾害防范措施这方面的教育不够重视,很多人对有关知识也缺乏了解,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导致农产品的灾害更加严重,因为政府宣传力度的不够,所以劳动者也不知道怎么做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严重影响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系统和专业队伍的水平有待提升。自然灾害工作频繁发生导致农产品的产量下降,从自然灾害的情况来看,很多因素是由于自然灾害的救助者能力不够,即使自然灾害来临时会因为很多救助者的能力不足而影响最好的救济时间,另一方面因为救助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因为文化素质水平低所以对关键性的知识理论存在很大的缺失,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的严重性。自然灾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使我国的自然灾害应急系统和专业队伍的水平不能够预见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病害虫发生情况的掌握和发生规律的研究工作不能够很快的得到提升。

三、黑龙江自然灾害监测监测应急预警的对策建议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一、全面整合教材,把握课标要求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打破课本的章节顺序,重点以我国区域为背景,讲解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沙尘暴。提炼出四点课标内容:①运用地图说明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分布;②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③结合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同一灾害对不同地区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④针对重要的气象灾害提出具体可行的应对方法及防灾减灾措施。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课标的要求,针对课标的要求选取典型的配套习题训练。

二、重点分析灾害的成因,把握本质

气象灾害的复习和自然地理联系比较紧密,在分析讲解时,成因是重点。下面以台风和寒潮为例举例分析。在讲解台风时,可从台风是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入手,分析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从而分析出台风的三个结构及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这样,学生在掌握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基础上很容易分析出形成台风的地区在哪里,非常简单地理解了台风的形成和分布,而不用去死记硬背台风的知识点。

三、危害和措施体现差异性、区域性

自然灾害的减灾措施虽有共性,但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强调其减灾重点。①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其减灾措施除了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遭灾时的抗灾。②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其减灾措施除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灾后的救援。③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小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其减灾措施重点是工程、生物措施的实施。④同一灾害的不同地区措施要有差异,如洪涝灾害不同的河段措施不同: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四、辩证地看待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在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好处。

(1)台风:①携带大量淡水资源,缓解旱情;②在一定程度上降温,缓解酷暑;③维持着地球的热量平衡;④增加捕鱼产量(使江河湖海底部营养物质上泛,鱼饵增多,吸引鱼群聚集)。

(2)沙尘暴:①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延缓全球变暖趋势;②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概率;③形成黄土高原;④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1.高中生的自然灾害教育知识比较缺乏。

经过问卷调查研究,高中生对于自己周边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灾害类型了解不多。在教学活动中,高中生不但要知道我国现在灾害的情况,还要了解灾害生成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增加对自然灾害的理解。还要了解其他自然灾害发生之前的自然特征,知道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生存下来。而我国的高考对于自然灾害知识的考察也不多,致使高中地理教师对于自然灾害的知识没有太重视,最后导致学生缺乏对于灾害知识的了解。

2.高中生的自然灾害生存能力较弱。

经过笔者的问卷调查研究,当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学生往往不知道怎么处理,不知道如何逃生。而学校展开的防灾减灾的教学,都出现了“走走形式”的情况,自然灾害的教育并没有深入学生的脑中。与我国的防灾教育不同的是,在日本每位同学都配备一个防灾包,内有很多的防灾减灾工具,当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大帮助,我们可以拿来借鉴。

3.高中地理灾害教学课本配套不太。

地理学者把灾害教学的有关知识放在地理课本中是挺好的,可是在地理课本中灾害教育是放在高中地理选修中教学的,而那些学习理科的学生就得不到这些知识的教育。可是在日本的灾害教学知识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普遍教育的。此外,地理课本中的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但是实际的操作性不强。高中的每个学科都属于不同的教学体系,各个学科之间很少联系,可是灾害教学的致使又是一个跨越许多课程的致使,学科之间没有弥补,肯定会约束自然灾害教育教学的实施。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高中灾害的教学知识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来补充教材上的缺陷。

4.高中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的方式单调。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学校的灾害教育教学一般会让教师来开讲,学生们难免会觉得枯燥无聊。而对于自然灾害的教育教学,也可以采用很多其他的教育教学手段,有一些新鲜感与新奇感,比如某个地方海啸之后,高中学校里可以开展班会的活动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这样做,不但可以增加了教师给学生灾害教育教学的教学手段,还能够有效落实学生的灾害知识的了解。

5.自然灾害的教育制度不太合理。

目前的灾害教育评价是依据学生的地理成绩来判定的,可是这只是体现了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了解情况,而缺乏对于学生防灾技能的考察。因此,应该马上构建一个科学的防灾教育制度,来确保灾害教学的顺利实施。

二、高中地理自然灾害教育教学的建议

1.从灾害的危害程度与防范程度的角度而言,需要很好地了解自然灾害的基本情况

指导有关的防范灾害的措施,才可以把自然灾害的后果减小到最小。就高中学生来看,学校可以增强学生处理自然灾害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在灾难出现的时候能够知道如何处理,对于学生在灾难中确保自己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学生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

指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认真教育与培育学生具有不错的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才可以提升人们处理自然灾害的技能,提高人们的自我素养,有助于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良好人类社会。

3.增加高中地理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让学生可以关注到现实生活,又能联系到学习到的地理知识,使学生们知道学习地理知识的好处,来增加防灾减灾的素质教育。教师在设计高中灾害地理的过程中,应该事先确定学生们学习的目标,一定要利用好宝贵的时间与资源,联系现实中的例子,增加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了解。

三、结束语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重庆市黔江中学 于 婷

【摘 要】基于当今社会灾害频发的背景和高中地理新课改的要求,培养高中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为了了解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文章选择重庆市黔江区的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excel2007和spss19.0软件,通过交叉列表分析、卡方独立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高中生灾害素养及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 灾害素养;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5-0051-02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开始探讨21世纪人类面临着的资源、环境、人口等一系列问题,灾害问题也随之成为国际普遍关心的话题。加强我国公民的灾害教育,提高灾害素养是实现减轻灾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然而,灾害教育在我国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其研究大部分还只停留在官方制定方案和理论研究层面,若要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还需从基础教育开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计划”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由此可见,自然灾害教育始于学校,学校是开展灾害教育的理想场所。

地理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其学科知识和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成为灾害教育的主渠道。2003年,我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把自然灾害的内容不仅整合到了必修一和必修二各章节中,还为提高中学生灾害素养专门设立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加强中学生对灾害的正确认识、强化他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环境观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等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中学基础教育中对灾害教育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进行高中生灾害素养调查,了解高中生灾害认知、态度、技能等现状,发现灾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灾害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培养高中生防灾减灾意识是中学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灾害教育调查研究,对中学灾害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资料和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以重庆市黔江区高一和高二学生为对象,于2015年3月完成问卷调查。针对调查结果,运用excel2007和spss19.0软件从多个角度分析高中生灾害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由于受研究时间和经费的条件限制,本次调查对象由高一和高二两部分学生组成,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4份,有效问卷171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率92.9%。根据DeVellis提出的信度α系数值介于0.65~0.70,表示此量表可以达到一定的分析信度。经过信度分析,调查问卷α系数值为0.687。因此,本次调查问卷的回收率、有效率、信度都能达到社会统计分析与研究的要求,黔江区高中生的灾害素养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重庆市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

三、结果与分析

1.高中生灾害素养现状分析。灾害素养指公民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能力与态度。具体包括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三个层次。结合前人的研究方法,假设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同等重要并对其进行相同赋分,共同构成灾害素养。即灾害素养 = 灾害态度 + 灾害知识 + 灾害技能。

调查显示,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总得分均满足正态分布,但其标准差大于0.5,反映出高中生灾害素养各维度得分比较离散,个体差异较大。在灾害素养总得分中,高中生所得平均分为75.55,优秀率达到50.9%,表明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素养。在各维度总分相等(10分)的情况下,对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得分进行均值比较,灾害态度得分最高,为8.94;灾害技能和灾害知识得分较低,为7.09和6.93。因此高中生防灾减灾态度积极,已具有一定的灾害知识和技能,但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的了解还不足。

2.高中生基本情况分析。本调查从学生的年级、性别、是否选修了高中《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以及学校和教师是否进行灾害安全教育和灾害演练几方面全面关注学生的基本特征。

(1)调查对象年级分布。调查对象为高一和高二学生,其调查年级比例相当,分别占51.5%和48.5%。利用spss19.0对样本数据做交叉列表分析和方差分析,并进行卡方检验。结合表3和表4,研究表明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得分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升;年级分布与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和灾害素养总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灾害态度维度得分之间没有相关性。

(2)调查对象性别分布。高中生灾害素养调查女生居多,占有效样本比例62.6%,男生仅37.4%。研究表明,高中生性别差异与灾害态度和灾害知识维度得分之间具有相关关系。女生在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总得分均高于男生,该结果基本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3)调查对象所在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讲解灾害教育知识。课堂上教师是否讲解关于防灾减灾、逃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调查中,只有33.9%的高中生选择经常讲解,58.5%的学生选择偶尔讲解,7.6%的学生选择从不讲解。卡方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讲解灾害教育知识与学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和灾害素养得分之间都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与灾害技能维度得分相关性不大。在高中灾害教育中教师多是偶尔讲解,这值得深思。

(4)调查对象所在学校是否举行防灾演练训练。所在的学校是否举办专门的防灾减灾训练的灾害教育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过,比例占48.0%,偶尔进行防灾演练的占42.6%,只有9.4%的学生选择经常进行防灾演练。通过卡方检验显示出学校是否参加防灾演练与学生灾害技能得分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说明举行防灾减灾演练对学生灾害技能的提高至关重要。

(5)调查对象是否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这门课程。调查学生是否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课程,其中选修的占47.1%,没有选修的占52.9%。利用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选修过《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生在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维度得分都优于没有选修的学生,其得分差异明显,在灾害态度维度方面得分相差不明显;高中生是否选修灾害课程与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和灾害素养得分之间都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学生是否选修灾害教育课程与灾害知识维度得分显著相关。

3.高中生灾害态度、知识、技能及灾害素养的相关性分析。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检验结果,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及灾害素养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正相关关系明显。结合表4,灾害态度、灾害知识、灾害技能三者之间相关系数位于0.4附近,呈中度相关;灾害素养与这三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呈现高度相关。可见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制约着高中生灾害素养的提高。

四、结论

1.高中生减灾防灾态度比较积极,具有一定的灾害素养,但灾害知识和技能了解还不足。

2.学生的年级、性别、学校灾害教育质量等对高中生灾害素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总体上满足灾害素养水平随着着年级的升高而提升;女生的灾害素养水平普遍高于男生;学校灾害教育质量与高中生灾害态度维度得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灾害知识和灾害技能维度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3.高中生灾害态度、灾害知识与灾害技能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共同制约着高中生灾害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淑艳.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目标建构和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1-20.

[2]于秀丽.地理教学与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35):399.

[3]王立华.对高中地理开设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想[J].福建地理,2003,18(6):48-51.

[4]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务实-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5]王民,蔚东英,朱小丽等.我国部分省市中学教师防灾素养调研[J].教育学报,2012,5(8):52-58.

了解自然灾害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灾害;“灾害冲击模型”;社会易损性;社会冲击性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08-04

引言

从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到2003年的SARS事件,从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雪灾到5月的汶川大地震,中国近年来遭遇的重大灾害事件使灾害研究和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地震为例,中国以全球1/14的国土面积和1/5的人口承受了1/3的大陆地震,地震造成死亡人口约占全球地震死亡人口的1/2。虽然国内对灾害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于易损性、尤其是社会易损性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灾害社会学中的“冲击论”为理论基础,以Lindell,Prater and Perry(2006)[1]的灾害冲击模型为背景,分别从社会心理、人口、经济和政治四个方面研究了灾害的社会冲击性,为进一步在中国发展灾害管理充实基础。

一、灾害和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定义

1.灾害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定义

早在1755年,卢梭就在里斯本大地震之后指出城市人口的过度密集和初震时人口的不及时疏散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地震的冲击,导致了严重的后果[2]。世界公认的第一次系统性进行灾害研究的是Samuel Prince在1920年对于1917年Halifax大喷发所进行的研究[3]。随着研究的不停的深入,人们发现“灾害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社会科学领域内诸多学科对灾害概念的不同认知说明,即便是灾害的社会属性以及灾害的双重属性之间的关系也是极其复杂的”[4]。美国灾害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弗瑞茨(Fritz)曾提出的灾害的经典定义:“灾害是一个具有时空特征的事件,它对社会整体或其分支造成威胁和损失,并最终造成了社会结构失序、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支持系统功能的终端”[5]。与之相似的是Kreps在1984年给灾难定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爆发的事件,由于事件本身超出了人类的正常保护能力,故该事件对社会或社会组成部分造成物质性或社会性的破坏,并导致全部或部分社会功能的损伤或完全丧失”[6]。

2.灾害易损性和灾害冲击模型

灾害易损性,又称灾害脆弱性,是指影响个人或社会群里受灾概率及灾后恢复能力的特质,包含了物质易损性(physical vulnerability)和社会易损性(social vulnerability)两个类别。在易损性研究出现之前,传统的自然灾害理解范式已经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极端地球物理事件爆发频率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却显著增加;同时,大量的事实证明,同等类型或强度的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发生所造成的损失程度也不尽相同[7]。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个灾害研究中心和研究人员开始重视易损性的研究。但由于灾害冲击所造成的时间和空间因子的复杂性,如受灾范围、人口特色(性别、种族、贫富等),灾害易损性也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2006年,Lindell,Prater和Perry建立了灾害冲击模型(见下页图1),将灾害易损性和冲击性,以及两者与灾害应急管理等因素放到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环境中进行分析。其中,灾前既存条件分别是灾害的灾害暴露性(hazard exposure)、物质易损性和社会易损性。物质易损性中的实体包括人、农业和建筑[2]。人的易损性源自对环境极端变化(如温度)的敏感性,与化学物质接触和相关压力等导致的疾病、损伤和死亡。与人体类似,农业易损性主要表现在种植物对极端环境的敏感性。而结构易损性则表现为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材料无法抵抗极端压力(extreme stresses)(如疾风、液压、地震等)或无法阻止灾害性物质渗透人们居住的建筑。社会易损性(social vulnerability)是灾害易损性(hazard vulnerability)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它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在自然灾害条件下的潜在损失,它涉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状况、生存条件以及社会物质财富、社会生产能力、社会结构和秩序、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损失”[9]。具体指人的物质财产(如建筑物、家具、交通工具)、心理素质(知识、技术和其他能力)、社会资源(社区整合等)、经济资源(经济结余等)和政治资源(公共政策影响力等)的局限性。在灾害发生时,具体的灾害事件和实时应灾反应与减灾措施和应急准备一起共同产生出灾害的物质冲击。而灾害的恢复准备,实时灾后恢复再加上灾害的物质冲击一同形成灾害的社会冲击。本文基于此模型,集中探讨了社会冲击部分。

二、灾害的社会冲击

从灾害冲击模型中可以看出,灾害的物质冲击、恢复准备以及实时灾后恢复共同作用,形成了灾害的社会冲击。而在现代灾害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论是以“事件—功能主义”为导向的经典灾害流派,还是危险源分析视角下的灾害的“原因光谱”(reason spectrum),亦或是将灾害看做资源与权力分配结果的政治经济学观点,人们对灾害的研究已经突破了单一的研究自然易损性和灾害对自然冲击,开始深入到社会背景因素分析层面,将灾害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10]。

1.对社会心理的冲击

灾害的冲击引发的社会心理反应不完全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因素。如,灾害的发生可在短期内使得家庭或社区成员的关系更加紧密,经历过灾害的人群对灾害的认识也会使他们避免或应对未来类似灾害的能力和心理适应力有所增长。但总体来说,尤其是当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放到中长期的评估环境中,其消极作用便远远大于积极作用。人员的伤亡、财产的损失以及熟悉环境的破坏都对受灾人群的心理造成了消极影响。北京大学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几乎所有的灾民都会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其中30%的人在灾害后八至十二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处于慢性心理创伤状态[11]。

灾害对社会心理冲击的另一个体现方面是灾后犯罪率和犯罪种类的变化。如美国学者Zahran et al.(2009)发现虽然财产和暴力犯罪在灾后普遍有下降的趋势,但家庭内部犯罪(如家庭暴力等)却呈上升势态[12]。另据社会脆弱学派的社会分化命题理论,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也受到受灾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影响,在经济欠发达的中、低收入国家在灾后表现出的短期和中期的暴力冲突要高于经济发达国家[13]。

在研究灾害对社会心理的冲击时,地方知识和本土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国外灾害心理学的新近定义不难看出,对灾后幸存者的心理调节和压力减轻必须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区特征下[14],因为文化特征和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灾民对灾害的认识和在灾后寻求援助的意愿。美国社会心理学家Taylor等人发现,在美国,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在灾后寻求社会支持的意愿要远远小于欧裔美国人,因为他们认为寻求帮助导致自尊的降低,而通过个人能力来解决问题能维护自己的面子,避免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15]。而在处理实际的灾后幸存者心理问题时,越是强烈的情绪,越不能忽视幸存者的文化背景,对症下药才能最有效的减轻其灾后的消极情绪,并进一步减轻这些情绪给社会其他方面,如经济和政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2.对人口的冲击

灾害对人口的冲击主要体现为受灾地区人口的变化,包括人口总量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居民职业结构的变化等。灾害社会学研究主要使用人口平衡公式,Pa-Pb = B-D+Im-OM,来分析灾害对人口变化的影响。其中,Pa(population after)和Pb(population before)分别表示灾后和灾前的人口数量,B(birth)和D(death)分别表示受灾前、中、后一段时间的出生率和死亡率,IM(immigrant)和OM(emigrant)则分别表示迁入和迁出人口的数量[16]。通过对此公式的计算,灾害对社会人口的冲击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受灾死亡人口往往高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灾后迁出人口比例少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灾后人口迁入和迁出的原因和特点不同。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住房和工作的丧失,生活资源的缺乏和试图修复灾后心理创伤等。短期之内的迁入人口主要由于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所引入的各种劳动力,中长期的迁入则伴随着灾后短期内迁出的原当地居民。第三,在自然灾害比较频发的地区,人口的增长十分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趋势。如汪志国(2008)在对安徽的灾害和人口增长调查中发现,在1910—1953年这四十三年间,安徽一共发生了两次特大水灾和一次旱灾,此时间段内人口增长率仅为全国的2/3 [17]。

此外,灾害对人口冲击的另一重要体现是灾后人口素质的下降。教育是人口素质的基本保障,当灾害对教育及相关产业造成消极影响致使教育水平和质量无法保证时,受灾地区的人口素质将经历一段时期的调整和恢复。

3.对社会经济的冲击

据密歇根大学Gerald Ford公共政策学院的Dean Yang的调查,在1970—2002年间,自然灾害造成了约987 000 000 000美元的经济损失,39%的世界人口所在国家或地区的GDP在此时间段内因灾害曾下滑3%以上[18]。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可见一斑。

灾害造成的自然资产损失可以通过灾情统计和自然科学研究对资产存量价值进行评估,进而比较准确的计算出自然资产的损失价值。但对于社会资产,包括物质资产损失、人力资产损失和制度资产损失等而言,由于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具有地域区别性和时间延续性,以及评估工作的复杂性等,对于这类损失的评估和计算难度要大得多。

在地域上,直接受灾地区遭受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而受灾地区的临近地区可能因为人口的迁入、物资的供给等因素收到积极的经济效应。从时间上来看,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建筑物的不同程度损坏、灾害对生产资料的破坏和其他直接经济损失,这些损失一般可以通过对修复和重建的经济消耗来计算。不同于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却因为各种原因难以统计。灾害社会学在研究灾害对经济的冲击时,一般将蒙受损失的主体分为家庭、商业和政府三个主要对象。其中,商业的间接经济损失来自于营业性建筑物的重建、员工和原有顾客的暂时或长期的失去等,而政府的间接经济损失,根据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包括灾后废墟的清理、基础设施的修复与重建,以及对受灾地区的全部或部分重新规划等[19]。从经济部门角度出发,灾后地区普遍呈现出两个趋势:第一,零售和批发部门灾后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生产和建筑部门在灾后反而出现经济效益的增长;第二,因为客源的流失和资金来源的有限,依靠小范围顾客的小型企业或小本生意比拥有较大市场(全国或全球)的大型企业或经济实体克服灾害带来的经济困难要艰难的多,前者在灾难后结束经营的不在少数 [20]。

4.对政治的冲击

受灾群众在灾后往往经历心理学上划分的悲伤的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妥协、抑郁和接受,而在这五个阶段中,尤其是在第一、二个阶段,群众开始对政府应对灾害的不利之处、居住或受教育场所的破坏、物资发放不公平或不及时等问题进行思考和反问,进一步导致受灾地区的社会活动加剧,并最终引发政治不稳定因素。

基于上述的灾民情感反应和集中反思的几个方面,灾害对政治的冲击可以从灾前准备、救灾行动和灾后重建三个时间段寻找原因。首先,由于大部分自然灾害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灾前准备,包括灾害预警方面的工作有不小的难度,世界各国对灾害预警的研究也层次不齐 [21]。其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实时灾害的救援力度政府救灾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决定受灾群众,甚至整个政治区域内民众在灾后产生极端情绪的主要原因。而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政府又面临救援重建资金的发放是否到位、资金和物资的分配是否公平、重建资金和物资发放过程是否透明等问题。如1989年的美国加州大地震,政府在救援过程中因为语言不通、救援经验不足等造成了某些地方的不及时或低效救援,震后对危险建筑物的不公平评估产生的在公共安全名义下的不恰当行为以及对于损害程度评估的争论、修复费用和预期能力阻碍和延误了灾后恢复工作的进行,这些都导致了灾民对政府能力的质疑,并最终催生了一些新兴的组织对政府直接施加压力。

结论

随着自然灾害在全球的不断发生和人们对灾害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易损性和灾害对社会的冲击日益受到重视,灾害研究的范式也面临从自然层面到社会层面的转型。但无论对社会易损性还是灾害的社会冲击性的研究,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还需要有大量的工作投入。对于研究者而言,不仅需要用归纳法将大量真实有效的灾害数据用于灾害研究的理论发展,还需要用演绎法将研究所得用于对未来灾害数据的预测,再通过实际的检验不断的改进研究方法,最终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社会易损性和更有效和及时地减轻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Lindell MK,Prater CS and Perry RW,Fundamental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Emmitsburg,MD: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Emergency Management Institute,2006.

[2] Michael K.Lindell,Disaster Studies,Sociopedia.ISA,2011.

[3] Scanlon TJ.,Disaster’s Little Known Pioneer: Canada’s Samuel Henry Pri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

asters,1988.

[4] 陶鹏,童星.灾害概念的再认识——兼论灾害社会科学研究流派及整合趋势[J].浙江大学学报,2012,(42).

[5] C.E.Fritz,“Disaster,”in R.K.Merton&R.A.Nisbet(eds.),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New York,Harcourt,1961.

[6] Kreps GA,Sociological Inquiry and Disaster Research,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0:309-330,1984.

[7] 郭跃.灾害易损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灾害学,2005,(4).

[8] Wisner B,Blaikie P,Cannon T and Davis I,At Risk: Natural Hazards,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2nd ed.London: Rout-

ledge,2004.

[9] 文彦君.陕西省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J].灾害学,2012,(27).

[10] Susan L.Cutter,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 on Hazards and Vulnerability Science,Geophysical Hazards,International Year of

Planet Earth,1,pp17-30,2010.

[11] 张素娟.从汶川到玉树管窥中国灾害心理援助[J].中国减灾,2011,(9).

[12] Zahran S,Shelley TO,Peek L and Brody S,National Disasters and Social Order: Modeling Crime Outcomes in Florida,Interna-

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 27:26-52,2009.

[13] Philip,N& Marjolein,R,Natural Disasters and Risk of Violent Civil Conflict,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52(2),pp.1-50,2008.

[14] 张建新.灾难心理学与心理危机干预专辑序言[J].心理科学进展,2009,(3):481.

[15] Taylor,S.E.,Sherman,D.K.,Kim,H.S.,Jarcho,J.,Takagi,K.,& Dunagan,M.S.,Culture and Social Support: Who Seeks It and Wh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7(3),354-362,2004.

[16] Smith SK,Tayman J and Swanson DA,State and Local Population Projections:Methodology and Analysis,New York:Kluwer,2001.

[17] 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与人口的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

[18] Dean Yang,Coping with Disaster:The Impact of Hurricanes 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Flow,1970-2002,Research Seminar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Discussion Paper No.534,2007.

[19] Farazmand A.,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New York:Marcel Dekker,2001.

[20] Webb GR,Tierney KJ and Dahlhamer JM,Predicting Long-term Business Recovery from Disasters: a Comparison of the Loma

Prieta Earthquake and Hurricane Andrew,Environmental Hazards,4:45-58,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