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计课;教学;有效性

统计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一门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创新能力及统筹兼顾的综合能力。因此,统计课的教学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有关专业课的学习及走向社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提高统计课教学的有效性,将统计课的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基础知识课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以下是我对统计课教学有效性的几点见解。

一、统计课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统计课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专业技能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并且能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反思、批判,一步一步得到提升。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众所周知,职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及文化水平都参差不齐,统计基础知识又是一门较难学的课程,且该学科各章节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前面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章节的学习。所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好学、会学、乐学,最终提升学习统计专业课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高统计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转变传统备课理念是提高统计课教学有效性重要保证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而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备课的,这势必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低下。备课时必须提前了解分析学情,因为只有了解学生认知特点,才能从德育、知识、技能等方面来阐述教与学内容、目标、重点、难点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备课时,要想办法先让学生重新认识甚至喜欢这门课。可以搜集统计重要性的案例,如,用一副为常人所乐道的对联来阐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还可以搜集一些统计学的故事,让学生喜欢上统计,如,护理学的创始人、著名统计学家南丁格尔的故事,“若想了解上帝在想什么,我们就必须学统计,因为统计学就是在量测他的旨意。”莱布尼兹的故事,“音乐是人类灵魂从计数中感受到而没有意识到这是计数的那种快乐”。诚然,小到居家生活,大到国情国力,都离不开统计。家庭生活,包里有多少钱,缸里育多少米;企业的生产、销售等都离不开微观统计。一个地区,有多少城市和农村人口,就业率多少,多少人均收入,价格水平多高;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多少,财政实力如何,能源供给,外汇储备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宏观统计。可以说,统计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国民经济的每一个行业,重要性非同寻常,等等。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备出学生喜欢的课,否则课堂讲解、讨论都很可能难以落实。即便如此,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进行教学反思,写出自己课堂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误体会。这样准备的课既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学生喜欢的,一定也是能保证课堂有效教学的。

2.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统计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强烈的兴趣时,不用老师教,他也会自己去学,不懂会去查、去问。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学生知识的来源。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讲究方式方法,创设情境就是方式之一。这样通过巧设情境,学生会愉快地就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学生的学习不但与学习情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教学结构或者说教学环节组织得严密与否有很大关系。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不断地纳入新鲜的学情、灵活的因素。这样,教师和学生都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发展,课堂教学自然是在有效中进行的。当然,课堂教学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随时都处于发展变化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地调整、丰富和更新,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创造一个灵活、充满活力的课堂,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灵感,让课堂紧紧围绕预设的目标发展。

3.关注学习过程、加强学法指导是提高统计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如何发挥学生统计课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统计课程的学习中有章可循,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把握其内在的联系及规律性,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承载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的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来。要做到这点,一是要尊重学生人格,二是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最终,多数学生不但会计算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等指标,基础好的学生还能够明白时间数列的速度分析就是动态相对数和平均数的具体应用。这样,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收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明显提高。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教学的共同追求,也是教师必备的教学观念,统计课教学的有效性尤其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真正有所学、有所得,让每一位学生增值,使他们真正成为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创新型人才。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KM教学法;思维导图;知识逻辑结构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对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确定了教学目的,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为了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适应,要与训练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相适应。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方法上作了大量的改革和创新,比如已有的问题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专题式教学、引导发现教学法以及KM教学法等。其中,KM教学法符合教学方法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认知机理,能够系统而有重点地组织教学内容,符合学习思维的逻辑认知过程,它贯穿于教学的主要环节,具有实用性和通用性。

1.KM教学法的思想

KM教学法是一种将“知识逻辑结构”(Knowledge Logic Structure)与“思维导图”(Mind Mapping)相结合,既注重传授具体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法。其核心思想是引导学生以“知识逻辑结构”为主体,贯穿、融入“思维导图”方法,构造综合集成、逐层递阶的知识系统。

“知识逻辑结构”主要表达形式是知识逻辑结构图(KLSG),它给出所论知识系统的总体架构,表征各知识子系统内部的概念、命题(定理)、推演、证明、问题求解、类化(种属关系)等内在逻辑关系,它从宏观层面讲授了课程的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是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1993年在《思维导图》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将代表发散知识点的关键词紧密而有序的表达在思维导图中,并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使得负责逻辑、词汇、数字的左大脑和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右大脑相结合,充分激发右脑在学习中的作用,帮助学习者提高思维能力,加强记忆。托尼·巴赞在书中这样阐述思维导图:“它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是打开大脑能力的万能钥匙。”教学中思维导图主要是从微观层面上融入到概念(概念图)、证明、问题求解等环节中,表征其具体、发展的逻辑构成与逻辑推演特征,揭示其形成概念证明与问题求解的思路,揭示其逐步精化的过程。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为后续计算机教育及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多与实际工作生活脱节,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迫切需要改进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庞大、内容丰富,计算机发展迅速,课程的内容更新快。学生中越来越多的人在入学时就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操作的知识,教学应相应地拓展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且由于学生的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入学前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计算机的基础能力差别较大。而在教学中合班授课使得上课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的授课不可能完全符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学效果不好。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教师用例过于理论化,学生难以马上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传统的考核办法,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如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局限性。

3.KM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KM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用化的抽点-连线-成网-扩展-概型的具体教学步骤。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计算计基础教程》。具体实施过程见如下所述:

首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逐节-逐单元-逐章-逐篇的剖析,将每一部分的概念、规则、要点抽取出来,即暂时舍弃那些次要的、枝节性的内容,抽取骨干的、框架性的知识结构。对各章节的知识点抽点为:

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主机与外设;主机包括主板、CPU、内存;外设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等);

第三章: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基础介绍和Windows操作系统;

第四章:办公软件应用基础,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包括网络基础知识、局域网和Internet。

接着,对各知识进行思维导图引导的横向与纵向的连线与成网。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软件系统又由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组成。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单个计算机称为单机,由若干个单机连成网便称为网络中的计算机。将各知识点通过抽点、连线、成网的逻辑加工,体现了对知识“薄”加工的过程,学生接受这样的框架性的知识后,再“蚕食”“厚”的具体知识,最后经过消化吸收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这便是“概型”,是认识上的螺旋上升。

经以上步骤实施形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的逻辑结构思维图(见图1所示)。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更新各知识要点且各知识要点可分别实施KM法形成逻辑思维结构图。

有逻辑思维结构图的引导可以总括整个知识的全貌,具体知识细节再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填充,这样容易理解知识且学生可以牢固掌握知识。老师在这个图的引导下,可以有效地备课,有效地组织课堂,使基础好的学生提升知识结构,基础差的学生快速习得知识,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结语

教学的关键就是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思路及学习课程的方法。KM教学法就是一种便于抓住事物本质、高效掌握知识的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方法。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KM教学法的具体思路,在知识逻辑结构的宏观架构下融入思维导图进行微观演绎,将所有知识融为一体。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教学及学生学习都是非常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齐波.关于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7-18.

[2]姚琳,韩伯涛,李小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3]张桃红,彭珍,等.“C程序设计”课程的KM教学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113-115.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1-0187-0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也是大学生入学后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其知识面涉及较广,影响较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本文针对目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1 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学生计算机能力差别较大

现如今计算机应用逐渐普及与应用,部分中小学生已经接触计算机,甚至部分上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已经开始接触计算机,并且现在很多学校在中小学阶段就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具备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但是由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不一样,造成踏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计算机能力层次不同。

大一学生中,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来自城市的,也有来自于偏僻落后的农村,因此在计算机应用能力天壤之别。有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娴熟的操作计算机,甚至有些已经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但有部分同学,来自偏僻落后的农村,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薄弱。目前院校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由于学生的水平能力层次有差异,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无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基础扎实的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已经掌握了,不需要认真听课。基础薄弱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听得云里雾里,逐渐失去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因此,教师非常有必要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及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1.2 教学目标不能和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衔接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除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外面,其余专业的学生都统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该课程所涵盖的知识模块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7的使用、Word 2010的使用、Excel 2010的使用、Powerpoint 2010的使用、Internet的使用、计算机安全与维护的基础知识等。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内容过于复杂,所涉及的知识面过于广泛。非专业的学生本身相对薄弱,学习起来十分费劲。并且该课程知识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能很好地衔接,这样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1.3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

如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授课方式普遍是由教师先讲解基本概念和知识,接着操作演示,最后才是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实践操作演练,教师对其进行辅导和帮助。但是在理论部分,教师在讲解知识点中,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不乐意学或厌学,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操作部分,E-learning教学系统陈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及视频演示,所以,学生就根据操作步骤按部就班的操练,其操作结果近乎相同。这样,学生无法开发想象力,以及拓展与延伸学生的知识点。

1.4 教学效果欠佳

目前,担任此课程的没有一线的教育教学经验,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等课程不熟悉,更不掌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情况,这样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由于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教师很难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很难准确的定位每堂课的教学重点,造成教学效果欠佳。

2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2.1及时更新软硬件资源

软、硬件教学资源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先提条件,故为了顺利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务必要及时更新教学软、硬件资源。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以及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才能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融入到课堂中,体现出“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力争让学生所学即所用。

2.2采取分级教学

新生入校之后,教务处组织全校计算机基础测试,依据测试成绩进行划分班级,依据不同的班级,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应略有不同。

在教育教学课堂中,依据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薄弱的班级,授课进度尽量放慢些,要详细讲解知识模块,然后再让学生实践操练,巩固所学知识,另外,还要腾一些时间让学生消化所学内容。这样日积月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缩短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而对于基础扎实的班级,除了讲解课程的知识点之外,还要拓展及延伸知识点。总之,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教学课堂效果。

2.3加强教师培训

针对担任此课程的教师要定时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网络信息最前沿的知识,十分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除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外,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4考核方式的改革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各个系部属于考查课,期末总评成绩由授课教师依据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按照相应的比例计算得出,目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虽然采用无纸化考核,但是没有及时更新试题库的知识,知识点比较陈旧。学校应该针对这一门课程设计开发出标准化考试系统,针对传统纸质考试的不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和智能化,设计开发基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标准化考试系统,采用标准化考试系统,建立知识点试题库,对试题库进行科学、高效、经济、灵活的管理。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试系统操作练习,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操作计算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日益加快,计算机知识越来越受到青睐。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各高校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参考文献:

[1] 贾遂民,张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郑州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4(7):71-73.

[2] 朱鸣花,赵铭伟,赵晶,等.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2(3):33-35.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一、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分析

随着信息社会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需求。在这些挑战和需求的作用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教学内容由理论性向应用性转变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教学上主要偏重于计算机基本原理及基础编程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而在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以及计算机在各学科领域的深入应用,对于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其除了需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熟练使用相关应用软件的应用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计算机的各项功能,使计算机的优越性深入渗透到学生生活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所以,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是一种应用能力的教育,学校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是仅仅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2.知识结构由固定性向灵活性转变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通常遵循着一套相对固定的知识结构体系,对学生进行稳定而统一的教学,而这种教学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的多元化要求。首先,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千差万别,固定的知识结构无法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协调;其次,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生因为所学专长、发展目标的不同,其对知识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固定的知识结构必然会对学生摄取知识造成一定的消耗甚至障碍;再次,固定的知识结构不容易接受局部的动态变革,而整体变革又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容易造成知识因不易更新而阵旧过时的不利状况。

综上所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所采用的知识结构体系由相对固定转向全面动态,已是大势所趋。

3.知识层次由分散性向系统性转变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由于受到硬件设施及软件水平的局限,其知识体系未能体现明显的层次性,结构较为分散,知识的关联也比较差。伴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加之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也逐渐体现出较强的层次性,结构也呈现出相对系统的趋势。另一方面,只有信息技术发展和加速更新知识体系,才能使学生学到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思维方法。由此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层次从分散性向系统性的转变,是教学进步的必然结果。

4,与其它学科领域的关系由独立性向联合性转变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由于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领域,与其它学科领域之间还保持着事实上的独立性。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学科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如今,计算机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合与渗透,已达到了相当程度。针对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侧重地开展具有学科联合性质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已成为新时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

5.教育目标由学术性向产业性转变

过去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侧重于教育的知识性和学术性,教育的重心也主要倾斜于学术研究和学术发现。随着信息产业的开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相关产业已成为全国“科教兴国”方针的一个主要实施领域。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知识资本”正面临着大规模向“货币资本”实现转化。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正逐步由“学术性”向“产业性”转变。

二、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上述特点,我们必须及时改革高校计算机学科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技术,才能确保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适应形势的需要,为国家新时期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结合需要,适应发展,建立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

在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需要以知识的实际应用为导向,建立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应用型基础理论。主要是指针对计算机应用而设立的关于计算机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等理论内容。与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同的是,应用型基础理论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而不是理论普及或理论研究)奠定基础。(2)计算机基本应用技术。主要是指将计算机能力转化为对人们生活具有影响力的各项基本技术。基本应用技术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资源、将计算机应用到许多实际领域的能力。(3)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主要是指操作计算机及使用应用软件的技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计算机典型软件的能力。

应用型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将改变过去教学和实践相脱离的局面,比较全面地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和开发等实际能力。

2.因材施教,保持弹性,完善动态型知识结构体系

随着学生素质和知识需求多样化,高校计算机教育需建立一套动态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套体系主要是从以下三个角度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协调:

首先是针对学生素质的动态协调与适应。高校学生个体在思维能力、文化素质、计算机基础知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学校可根据学生群体的主要差异性将其划分为若干类型,再针对不同的类型构建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其次是针剥。学生知识需求的动态协调与适应。高校学生因专业选择、未来生活及事业目标、爱好及偏向不同,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学校在构建计算机教育知识结构时,可先对学生的需求调查分类,再设计与其需求类别相适应的知识体系。

总之,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化和创新的时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体系只有保持相当的弹性,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点面结合,协调统一,构建有机型知识层次体系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计算机知识的新旧更替频率相当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要适应其变化,就必须注重知识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我们可以通过保证知识的整体性和有机性,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融汇贯通,以进一步提高其理解能力和再学习能力。建立有机的知

识层次体系,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点:

(1)注意各分支学科的横向有机行。高校在构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知识层次体系时,必须保证从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到计算机的应用操作等各分支学科的有机统一。使得各分支学科之间相互衔接,既没有知识面重复,又没有知识面盲区。(2)注重各分支学科的纵向协调性。在保证各分支学科横向有机性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注意各分支学科的纵向协调性,即各分支学科的内部知识结构应条理清晰,因果分明。各知识点的内容互相衔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3)注重知识的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掘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的深层理解,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上述三点的实现,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的灵活驾驭能力。

4.拓展领域,注重衔接,健全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

当今时代,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必然涉及到计算机学科以外的知识。我们已无法仅用计算机知识来解决与计算机相关的问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要获得更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改变计算机的学科观念,建立支持型的学科渗透体系。建立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的基本方法如下:

(1)分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对主要应用领域所涉及的非计算机学科进行分类,并评价其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与计算机学科的相互渗透程度。(2)建立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与计算机学科紧密相关的非计算机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3)将上述知识结构体系中与计算机学科对接的知识内容,纳入计算机学科的教育规划中。

建立健全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后,学生在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时,一方面能够概括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能够相对具体地掌握与计算机衔接的相关学科的知识。总之,支持型学科渗透体系的建立,能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领悟计算机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原理,深入地解决计算机应用中的问题和矛盾,从根本上推动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与进步。

5.激发热情,科学引导,创立开拓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的要求,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信息社会的到来及我国对知识经济的提倡,给计算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培养具有较强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高校结合实际,建立开拓型人才培养体系。而这一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需要抓住几个要点:

(1)密切关注计算机相关产业发展动态,合理调节教学内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定期搜集计算机相关产业的发展信息,一方面及时向学生传播业界信息,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要科学地分析创业热点,合理调节教学的侧重点,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科学选择教学风格,强化书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在教学风格的选择上,高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可紧密联系创业实践,以创业需求为导向,从技术能力角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统计学的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 地方高校

1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行各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称为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标志。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了高校各专业重点基础课程之一。尤其是对于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将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技术掌握程度。

2 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情况

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该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是Microsoft Office办公自动化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汉字输入法、使用Word创建和编辑文档、使用Excel制作电子表格、使用PowerPoint 制作演示文稿、计算机网络和局域网的应用等知识点。大多数地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教学平台为Windows XP与Microsoft Office 2003版本。

3 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存在的弊病

计算机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演变。因此计算机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知识的不断跟新换代。若高校教育忽略知识的发展与更新,成年坚持同样的教学内容,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则会让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变得鸡肋,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新版本的出现将代替老的经典

Windows XP是使用时间最长,且最具兼容性的操作系统。同时Office 2003 是微软公司于2003年针对 Windows 操作系统所推出的办公室套装软件,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代办公软件。然而,微软已公布从2014年4月起正式停止对XP系统包括Office 2003的服务支持。这意味着Windows XP与2003已经被时代所淘汰。

3.2 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要求的变更

国家计算机二级考试2013版考试大纲规定,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更换操作系统为Windows 7版本,办公软件为Office 2010版本。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抛弃XP与Office 2003,向计算机二级考试大纲靠拢。

3.3 学生计算机水平不符合社会要求

现有的Windows 7、Office 2010与经典的XP系统、Office 2003相比,界面上更具观赏性与实用性,而性能上更是做了大量的改进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因此,以一线城市为首的工作岗位主要使用的都是Windows 7与Office 2010版本,而二三线城市随着80后年轻人不断步入工作岗位,也开始将办公软件的版本向Windows 7与Office 2010过渡。在未来几年内完全有可能取代传统的XP系统、Office 2003。因此,地方高校教育若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培养的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学校中所掌握的计算机技能将成为鸡肋,无用武之地,还必须重新适应新的操作系统与办公软件版本。若是没能及时掌握新版本软件的使用,将称为办公“文盲”一时难以达到工作上的要求。

4 计算机基础课程整改措施

首先学校方面,应当投入人力物力及时更新机房与多媒体教室的软件版本,为学生与教师铺垫好基础,加快教学、实验环境的建设,促使教师利用CAI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更具直观性、互动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虑,学校还应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服务体系,包括实验室硬件建设、实验教学项目建设,通过各种实验教学方法来消化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内课外的结合,提高学生实际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其次教师方面,合理的师资结构,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师资队伍的质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非常关键。作为一名计算机知识的教师应当坚持学习,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新动向,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的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最后学生方面,应当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觉悟和对新知识新软件的学习动力,要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未来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计算机可以作为任何行业的辅助工具,计算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应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学习,在教师教学之外,自发的进行研究探索,以为自己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

5 结束语

时代的进步,预示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只有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特殊点――知识与软件在不断快速的更新,不断地跟进教学方案,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帽子,真正的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技术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勇.以专业应用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