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环境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范文第1篇

环境是没有国界的,对环境的污染并不会在人为划分的疆域前止步。越界环境污染是指在一个国家内产生,对其他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利影响的污染,从其产生之日起,国际 一直在探讨这类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随着人类对各种形式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手段及其强度不断提高,跨界污染损害事件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如何妥善解决跨界污染损害问题,成为现代国际 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一、中俄跨界水污染事件回顾

我国幅员辽阔,周边与十几个国家相接壤。在发展 的同时,保护好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同周边国家在环境事务上的友好合作关系,是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原则。2005年11月13日,我国邻近中俄边界的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导致松花江水域污染,随后松花江污染带汇入作为中俄界河的黑龙江,对俄罗斯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假如中俄双方同意这种影响构成当前国际法上公认的跨界污染损害的话,如何妥善地解决俄方可能提出的松花江跨界污染损害赔偿问题,将对今后其他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二、基于中俄跨界水污染事件的国际法适用分析

根据国际法,跨界污染损害赔偿问题应当以和平方式解决。《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其国际争端,避免危及国际和平、安全及正义,这条原则是中俄双方都必须遵守的。

用和平方式解决松花江污染跨界损害赔偿问题,可遵循的途径包括法律解决和外交解决两种途径。法律解决又有国际公法上的法律解决和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解决两种。

国际公法上的法律解决一般是在外交解决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才采取的解决办法,包括司法裁判和国际仲裁。如果采用司法裁判,可能的途径是中、俄协议在国际法院进行有关国家责任和相应的国家赔偿的诉讼。如果采用国际仲裁,则可由中俄双方协议选择一个第三方国家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或者由中俄双方共同委托一本文由收集整理个国际仲裁机构进行仲裁。国际公法上的法律解决可能导致国家赔偿。国家赔偿以国际公法上的国家责任为基础。

国际私法上的法律解决主要是提起国际民事诉讼,即由受害者通过在中国或者俄国的法院提起国际民事诉讼,谋求民事救济的一种私法途径。国际民事诉讼可能导致国际民事赔偿。这种赔偿以国际私法上的国际民事责任为基础。

外交解决是一种回避法律责任问题的争端解决方式。它的形式主要有谈判与协商、调停、调解等。谈判和协商是当事国双方之间通过谈判和协商,互谅、互让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最为灵活、迅速和节约成本的办法。调停和调解涉及第三方调停人或调解人的参与。

本文对基于法律解决的国家赔偿、国际民事赔偿和基于外交解决的谈判与协商三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谈判与协商解决是中俄双方应当采取的妥善的解决办法。

三、国际解决途径

(一)国家赔偿

公法关于国家责任的一般原则,国家不遵守国际义务即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引起该国的国家责任,其通常的后果是使受害国能够运用它按照国际公法所提供的措施和程序,迫使违法的国家履行有关义务并由于该国不履行义务所致损害而从该国取得赔偿。与跨界污染损害有关的国家赔偿必须符合这一原则。

具体到跨界河流污染上,不损害其他国家的环境已成为 国际公法上的一项基本的国际义务。根据国际公法的原理,一国违反了这个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国家责任,并进行赔偿。

然而,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罗斯科?庞德所说的,“书本上的法”常常与“行动中的法”相背离。在跨界污染损害的赔偿问题上,这种背离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涉及跨界污染损害的赔偿时,各国通行的做法要么是消极回避,要么是明确拒绝适用国家责任。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首先,跨界污染损害及其赔偿问题牵涉到各国的重大的经济利益,各国一般不愿把国家责任明确化。

其次,跨界污染损害的国家责任的国际法基础并不牢固。

再次,国际社会对跨界污染损害的国家责任的内容存在很大分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关于跨界污染损害的国家责任和国家赔偿制度尚没有通过广泛的国际法律实践得到确立,存在着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这是松花江跨界污染损害赔偿问题的国际法背景。

从条约义务看,中俄之间没有一个共同参加的有关跨界河流污染问题的多边环境条约。也就是说,对于俄国,我国并没有承担关于松花江跨界污染损害的国家责任及其国家赔偿的条约义务。

此外,从政治上看,两国如果就松花江污染事件在国家责任和国家赔偿的层面上发生争端,将对中俄两国关系带来不好的影响。由此可见,选

择国家赔偿来最后解决松花江跨界污染损害问题,无论在国际法上还是在政治上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对中俄双方都不利。

(二)国际民事赔偿

在发生跨界污染损害时,尽管国家责任和国家赔偿的途径难以行通,但仍有必要对跨界污染损害的受害者予以赔偿。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将国家层面的赔偿问题转移到私人层面上,也就是说,以国际私法关系上的污染者与被污染者之间的国际民事责任上的赔偿取代国际公法关系上的国家责任上的赔偿。

但跨国因素的存在也引起了跨国民事诉讼特有的问题,主要包括法院管辖权、准据法和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等。

法院管辖权的确定是审理有关跨国民事诉讼案件的前提条件,它直接影响案件的判决结果,对双方当事人利益攸关。在松花江跨界污染损害的法院管辖权问题上,中俄两国的法律规定是一致的,并没有法律冲突。如果俄方就松花江跨界污染损害提起民事诉讼,中俄两国的法院都有管辖权,原告可以向任何一方起诉。

在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上,中俄两国在1992年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互助的条约》,两国承诺相互执行对方法院作出的判决,存在法律上的根本障碍。

跨国民事诉讼的关键在准据法。侵权行为地是各国确定侵权行为准据法的首要连接点。从我国和俄罗斯相关法律规定看,不论俄方是在本国还是在我国提起诉讼,中俄两国的法律都有可能成为准据法。但是,我国与俄罗斯在环境损害赔偿方面的规定却存在巨大的差别。首先,从2002年《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第5条、第6条、第11条规定看,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俄罗斯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和公民都有权向法院就违反环境保护立法造成的环境损害,提起损害赔偿诉讼。此外,《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第78条把诉讼时效定为20年,远远超过我国1989年《环境保护法》设定的3年期限。也就是说,按俄罗斯法律,针对松花江跨界环境污染,在未来的20年之内,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受影响的州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当地居民随时可以向俄罗斯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诉讼时效如此漫长,赔偿的利益相关方如此众多,赔偿的范围和额度又如此巨大,即使能得到执行,执行的效果相对其预期目标也必将有较大差距。更重要的是,中俄双方在环境标准上差别很大,我国环境水体的硝基苯标准比俄罗斯高十多倍。而这是争议的焦点所在,因为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之一是环境损害事实的存在,而判断的标准就是国家的相关环境标准。

松花江跨界污染事件如果依照俄罗斯法律,可以认为环境损害事实是存在的。如此则我国相关责任人理应为环境侵权行为承担包括赔偿在内的法律责任。但按我国的环境标准,并不存在环境损害。如此则可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46条第2款的规定,不作环境侵权行为处理。即使俄方就此作出判决,我国也可拒绝承认和执行。但如此可能影响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政治影响上看,两国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司法上的冲突,是不必要的,对两国都没有好处。因此,在一些涉及国际民事赔偿的关键法律问题上,中俄两国的法律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极大地削弱了松花江跨界污染损害的国际民事赔偿的可行性。

(三)谈判与协商

在两国一致认可俄国受到的不利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怎样才能既对俄国受到的不利环境影响给予适当的补偿,又不引起两国间的司法争端呢?我们认为,外交解决方式中的谈判与协商是最好的选择。

谈判与协商是国际法主体为了解决彼此之间的争议而进行交涉的一种方式。环境条约一般都将谈判与协商作为国际法主体之间解决争端的主要方式。

在国际关系中,外交解决的办法,特别是其中的谈判和协商的解决办法,是处理国际争端的首选办法。近年来,我国和俄国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了诸如边界划界问题等重大问题。两国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合作,为各自的国内发展创造了和平的环境。两国都受益于这种双边谈判和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两国没有必要把松花江污染事故的环境影响扩大到影响国家间关系的的层面,也没有必要借助以第三方介入为特点的裁判、调解等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两国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松花江污染跨界损害赔偿问题是较佳

的解决方式。实际上,在松花江跨界污染损害事件发生后不久,中俄之间就开始了频繁而有效的谈判、协商和合作。通过谈判和协商,本着睦邻友好的原则,双方互谅、互让,和平而妥善地解决松花江污染跨界损害问题,符合中俄两国的根本利益。

四、结束语

水环境污染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污染;诱因分析;措施

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 A

环境问题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作,在我国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同时国家提出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的都是为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环境污染问题还是困扰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在城市和农村中,环境问题无处不在。本文宽泛的分析一些常见的环境污染诱发原因,并针对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以期提高大家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提升环保意识,共同创建美好的环境。

1.环境污染的诱因分析[原因分析,1.1是生产活动,增添1.2,如生活原因之类的]

1.1生产活动

人类的生产活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元凶,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重,特别如今人类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生产活动更是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1.1.1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是当前环境污染的诱因之一,工业的"三废"(废气,废水和废渣)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污染,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物质引起的污染和噪声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或电磁辐射污染等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污染,一些重、轻工业如化肥厂,还有食品加工,造纸业,煤矿加工,石油提炼等比较容易污染环境,其中工业生产中所排放的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环境产生污染非常严重,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污染上。

1.1.2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同工业生产一样,其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诱因,其中农业大面积垦荒造成森林覆盖率降低,环境净化系统受到破坏,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中化学成分对土壤,水体,空气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长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地力下降;长期使用高毒、剧毒农药和化肥,致使农田中鸟类、青蛙、蚯蚓等益虫、益鸟数量大量减少,河流内鱼虾遭受毁灭性毒害,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依赖农药的恶性循环,和城市环境多污染相比,农村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破坏,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诱发环境污染。

1.1.3经济开发和生活垃圾

环境污染的诱因大多与经济开发有关,经济利益的诱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为了经济利益而对土地或是资源进行不合理开发都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生态环境,例如,对土地的开发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植被的开发造成植被覆盖率降低,对资源的开发造成污染如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化学物质的泄漏造成空气污染,植被破坏等等。除此之外,由于人们环境意识淡薄,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不将垃圾分类,或当地政府缺乏对垃圾管理工作的细化,造成工作中存在问题等都会诱发环境污染的问题。

1.1.4电子垃圾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新的因素诱发环境污染问题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电子垃圾,电子垃圾具有危害大,毒性强,扩散广,治理难,不易察觉等特点,例如一个电池泄漏后可污染六十万升水,其中重金属毒性非常大,对人体造成危害巨大,填埋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焚烧则会污染大气。

1.2[增加此点,使文章结构完整]

2.环境污染的应对措施

2.1统一思想,提出明确的环境保护战略

鉴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必须在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环境保护,当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又有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大方针明确的情况下,应该从上到下深刻理解并落实环境保护的问题,减少环境污染,要让全社会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密切与企业进行配合

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政府与地方企业的工作是关键,不能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转变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地方企业必须严格限制,对于重视环境问题,在生产中注意环境保护的企业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完善地方环境发展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法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其次,加强环境问题的宣传,掀起环境保护的绿色风尚,鼓励可持续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最后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针对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要进行动态的管理,加强政府监督工作。

2.3加大科技投入,利用清洁新能源

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是处理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国家或各地政府都在加大科技投入来处理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污染的处理,例如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来解决环境问题,另一方面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传统的能源如煤炭等即使经过处理也难以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开发新能源例如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4环境保护,从个人做起

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在生活中不随意丢弃垃圾,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实际上就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之一,看似力量渺小,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会让环境保护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

总 结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发现,环境污染的诱发原因多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相[这句话正好与上面两点相对称]关,过去人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了经济发展,但短期经济的发展不能掩盖环境问题中我们犯下的种种错误,于是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反思,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必须在思想认识上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环境污染,这其中除了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措施的出台,企业的配合,认识与响应,还有广大普通群众从我做起的环境意识,相信随着社会的共同努力,环境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 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4:50-56.

水环境污染问题范文第3篇

环境工程自身的因素包括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环境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成效。

2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的难点分析

2.1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中难点存在的原因

除了上述几种影响因素外,环境工程建设还具有交叉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也是造成难点存在的原因。所谓交叉性,即环境工程是由多学科交叉、重组而成,这些学科包括化学工程、能源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科学、信息技术等,同时还与社会科学有关。复杂性是由于环境工程面临的对象、解决的问题错综复杂,不仅要解决环境污染防治问题,还要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少害或无害生产技术和工艺等问题。多样性是因为环境工程要解决的问题,多种多样,一些传统的环境工程技术已无法解决当下以及未来新的环保需求。例如核废料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等。

2.2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中的难点

城市中的大气污染状况正在发生一些变化,一些城市正由传统的“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机动车“尾气型”污染。这些城市的经济实力较强,人们生活水平较高,机动车数量持续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大,主要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排放量超过了工业废气的排放量。而机动车尾气治理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有汽车生产、道路交通、机动车管理、人们环保意识等多方面的问题,所以这是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中的难点之一。

2.3城市水污染防治工程中的难点

我国水资源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2]。一方面是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是水环境的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一些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陈旧,还有相当多地区生活、生产污水未经充分处理就排放了,导致水体污染现象日益严重,一些地方甚至生活用水都比较困难。同时,污水处理回用程度也很低。这些问题都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工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2.4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中的难点

城市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废料等。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建筑和生活垃圾不断积累“,垃圾围城”现象已不罕见。很多垃圾堆放地或填埋场未作无害化处理,造成地表水污染、地下岩层土体渗流污染和大规模垃圾山的“泥石流”(垃圾流)等灾害。在垃圾处置方法上大部分城市以填埋为主,但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不容小视;一些城市采用了垃圾焚烧技术,但焚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环节解决不好,又“制造”了新的空气污染。

2.5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其他环境问题

城市人口密集,兼之经济、工程规模大、强度高,城区中形成“热岛效应”;一些工程日夜施工,造成噪声污染、振动污染;一些地区超采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引起大规模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地下矿层采空引起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

3解决城市环境工程建设问题与难点的对策

3.1城市规划建设向环境工程倾斜

环境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不足,是造成环境污染和环境问题的根由,政府部门在开展城市建设时必须纠正片面追求GDP的做法,把环境工程建设放在与城市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不断增加环境工程投资的比例。其次,加强对环境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并提高工程运行管理水平。再次,接受公众、舆论和社会的监督,环境工程建设对公众有利、有益,通过宣传公示让大家了解环境工程的作用和建设情况,凝聚起社会力量进行更广泛的监督。

3.2在城市建设中增加技术的投入,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产出量

尽管增加环境工程建设的总量,可以提高污染物的处理量,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出量,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减少社会投入。以废水问题为例,通过采用新技术或新工艺,尽量少用水甚至不用水,能减少废水的产出量或降低废水的浓度,进而消减废水处理的费用,如无水印染工艺、无氰电镀工艺的应用。其次,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废水、废渣经过处理都能够重复利用,这样也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3.3发展无污染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为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可以推广燃用清洁燃料和使用低污染环保车辆,加强监测和处理高排污车,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无污染公共交通,并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水平,并改善道路交通状况等。

4结语

水环境污染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养殖;污水成因;存在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 X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92-0216-0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养殖污水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养殖污水污染问题对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福利改善的阻碍也将日趋明显。农村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问题以及农村养殖污水污染防治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中新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农村养殖污水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建设以和谐发展为主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不能顺利进行。

1 农村环境保护的概念及意义

农村养殖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人工改变农村因素的总体。它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动植物、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等。农村环境保护是指对农业,养殖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由于农村环境是农业,养殖业环境的中心,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保护农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对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2 我国农村养殖污水污染的成因

2.1 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水污染

目前,养殖废弃物的任意排放。农村养殖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点,造成水质变坏、影响土壤的酸碱性、大气浑浊恶臭,直接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水的性质。危害农业生产,且易传染疾病,影响居民健康。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家庭养殖的传统广大农村几乎家家圈里有猪,院里有鸡。近年来中国养殖业发展很快。规模不等的养殖场遍地开花,但也存在汗多问题。如饲料生产监管不严,滥加添加剂。大多数农民环保意识差,缺乏维权意识和基本的污水处理技术。散户养殖比重大:养殖户为节约成本对粪便,污水几乎不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农田或水体或露天堆放,造成土壤,地下水的污染。且井的选址与厕所,猪圈,堆粪地相距较近。因此,农村养殖对污水排放对农村饮用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2 农村养殖业废水污染严重

种植业废弃物(秸秆)和养殖业废弃物(畜禽粪便)是农业废弃物的两个主要来源。农村畜禽养殖多为无序分散状况,且数量较多,大量畜禽粪尿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当地环境(特别是地下水)污染,现已成为农村一大新的污染源。集约化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畜禽粪便对地表水造成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对大气造恶臭污染,甚至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其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养殖污水长时间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的硝态氮浓度增高,地下水溶解氧含量减少,有毒成分增多,导致水质恶化,甚至丧失其使用功能,同时危及周边生活用水水质。高浓度污水还可以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盐化严重降低土壤质量,甚至伤害农作物,造成减产和死亡。

2.3 禽畜养殖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

重金属元素不像有机物污染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将长期留置在土壤中,导致其含量不断在土壤中增加,从而破环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和游离酶活性。研究发现,长期使用中高量猪厩肥会明显提高稻田地土壤中的zn,cu生物有效性,其效态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86.5%,66.8%和42.3%。as总量明显增高。而效态含量增加不明显。可能是饲料中AS含量虽高,土壤中点位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这种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落后于经济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现象并没有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改善,其对人群健康的威胁正在与日俱增。

3 农村养殖污水的成因及存在问题

3.1 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

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农业养殖生产过程中,片面追求数量而忽视产品质量,忽视养殖废物大量排放对农村土壤以及河道的污染。大多数农民对科学养殖、环保养殖知之甚少,不能根据生物生长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土配法施肥,只是一味单纯地大量养殖,盲目饲养,结果不仅造成生态环境破环,而且对环境污染严重。养殖污染包括水污染、土地污染,大气污染。最主要的还是水污染较为严重。要解决农业养殖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目前,我国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我国目前的诸多环境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困难考虑不够。例如,目前对污染物排放实行的总量控制制度只对点源污染的控制有效,对解决面源污染问题的意义不大;对诸多小型企业的污染监控,也由于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

3.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污染治理不力

目前,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养殖生产资料的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需要。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3.3 农村养殖污水处理

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当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型养殖场“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水污染。另外,许多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资金、人力、物力的实际流向时,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

4 结束语

为了做好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实现废水回收再利用,减少废水排放和化学物质对环境的输入,使污染减轻到最低限度不仅要实现污水处理的过程无害化,而且要实现过程的资源化,有效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养殖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协调。所以,我们要科学养殖,环保养殖。我们的生存环境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12005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中国环境报,2005,06:151.

水环境污染问题范文第5篇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腾飞,同时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甚至破环。世界上的城市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快速发展,但是环境问题成为了其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协调好工业化与环境的问题成为了许多国家的重中之重。本文以伦敦为例,探讨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为我国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工业化;城市环境问题;伦敦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of Typical Cities in the World

--The Case of London

AN Jie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9, China)

【Abstract】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a transition from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boosts the world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rings great pressure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ity, even destr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cities in the world develop rapidly. But the environment problem has become the unavoidable problem. So how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many countries.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London,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alyses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So this will provides some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China.

【Key words】Industrialization; Urban environment problems; London

城市的环境问题与城市的工业化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城市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系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环境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环境是城市工业化发展的自然基础,社会为了发展经济和发展工业化而开发环境,同时又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率,还必须注意环境的保护。若为了工业化发展,以破坏环境作为代价,这种发展是不长久的,最终会反过来制约工业化水平、制约经济发展。

1 伦敦工业化阶段与环境问题

英国是工业化的摇篮,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其首都伦敦更是工业化时期的代表城市。工业化为伦敦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机遇,带动了伦敦经济的腾飞,但是也使其尝到了环境破环所带来的恶果。环境污染与破环给伦敦工业化进程带来了极大阻力。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伦敦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略有不同。根据工业化的发展,本文将伦敦的环境问题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环境问题的开始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最终建立了以煤炭、冶金、化工等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工业化的推动下,煤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和燃烧,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也会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和重金属(如铅、铜、砷等)。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发展,伦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得以快速的发展,但是由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便在伦敦发作起来。具体表现为:河流污染和大气污染。工业化时期,河流成为排污的主要选择,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造成了严重的河流污染。同时,煤炭的大量燃烧,使伦敦的空气中始终弥漫着大量的煤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1.2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随着工业化的扩展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催生下,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拖拉机和机车在伦敦得以广泛发展起来,石油得以广泛使用并逐步取代了煤炭的使用地位,石油在人类能源使用的比例大幅增加。开采和加工石油加速了汽车工业的兴起。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铅尘、烟尘等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大气污染现象。同时,随着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也对环境的破坏也渐渐地发生,久而久之便构成对环境的有机毒害和污染。到这一阶段,在旧的污染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大的情况下,随着汽车工业与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污染源增加,新的更为复杂的污染形式出现,伦敦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深。

1.3 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环境问题的大爆发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继前两次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革新。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和思维方式,使人类向更高境界发展。然而这种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环境破坏的巨大危机。工业化的推进使大量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这样就造成了伦敦环境污染的大爆发。在这一阶段,伦敦出现了更加严重的新型污染,如放射性污染和有机氯化物污染。到这时,环境污染已成为伦敦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公害事故频繁发生,公害病患者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上升。这一切足以表明:当伦敦经济和物质文化空前繁荣之时,其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却不断加深。

2 伦敦环境问题概述

由于伦敦的工业化进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其环境问题在不同的阶段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工业化的发展与环境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的工业化阶段,往往会在旧的环境问题上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新的能源的广泛使用往往就带来了新的环境污染。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伦敦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每当伦敦工业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就会出现新的污染源和污染形式,所以其环境问题会在以前的基础上大大加深。通过总结和分类,本文将伦敦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分为以下几种。

2.1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煤和石油燃烧所排放的污染物。工业革命的进行带动了煤炭和石油的使用,煤炭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后就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如伦敦空气质量越来越差、日照时间变短等。

2.2 河流污染

河流污染是伦敦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业化时期,大量的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中,造成极为严重的河流污染。在河流污染这点上,泰晤士河的例子就十分典型。工业化以前,泰晤士河畔景色优美,绿树成荫,但是工业化彻底改变了泰晤士河的命运。随着工厂以及居民区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不断地排入其中,泰晤士河水质发生恶化,到工业化高潮阶段时期,它简直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河中生物基本绝迹。

2.3 人口膨胀、居住环境恶劣

伴随着工业化的步伐,伦敦的城市化水平也越来越高,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伦敦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加之缺乏规划及住房短缺,从而引发人口膨胀和居住环境恶劣。

2.4 放射性污染和有机氯化物污染

放射性污染是由于利用原子能和发展核电厂而产生。人类在利用核能不当的情况下会产生放射物质泄漏和放射性污染,从而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有机氯化物污染主要指因大量生产和使用农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2.5 其他环境污染

在以上几种环境问题外,伦敦的环境问题还包括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城市资源短缺、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光污染以及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问题。

3 伦敦环境问题的成因

伦敦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包括工业化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消耗,也包括政府和群众对保护环境的薄弱意识,同时加之技术水平的限制,使伦敦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在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将伦敦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为一下几种。

3.1 技术水平的限制

工业化进程是技术变革的过程,其中新技术在发明和推广过程中,主要关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考虑给环境带来怎么样的破坏。例如,由于污水净化水平不成熟,工厂只能将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依靠河水的流动来净化污水,这样只能加剧河流的污染。再者,受限于没有成熟的排水系统和固定的管道供水设施,伦敦城市居住环境恶劣以及卫生条件的恶化也就在所难免了。最后,由于燃烧以及净化设备的落后,加剧了煤和石油燃烧所带来的空气污染程度。以上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都由于技术水平的制约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从而为环境的恶化埋下了隐患。

3.2 环境理论的偏差

“自由放任”理论是由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其理论核心是对环境污染的行为放任自流,认为工厂选址、工厂的垃圾排放都是私人的事情,政府不能干预和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职能。在这种理论的驱使下,工厂盲目追求利润,社会上形成了以牺牲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的风气,这样必然会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加剧。

3.3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意识比较薄弱

伦敦的工业化进程中,人们只顾追逐利益和金钱,从而忽视了生产过程中得环境污染问题,不会有人在生产过程中还用考虑保护环境。

3.4 能源结构不合理

伦敦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以煤炭和石油为主要能源供给,随着煤和石油的广泛应用,各类与之相关的工业部门快速发展,如采矿和汽车工业,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从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3.5 工业布局不合理

伦敦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以高度集中的工业布局为主,工厂把大量的工业污染物集中排放到较小的区域中,导致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4 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对策分析

4.1 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

要改善环境问题,首先必须要改变以煤和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从而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工业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4.2 完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包括城市供暖系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系统和城市环卫设施等方面。应通过不断完善以上环境基础设施,减少城市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量,加大环境的消化能力。在城市建设方面,要积极推行以城市绿化为主的城市环境建设。通过不断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水平,极力提高城市环境对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和减弱城市噪声的作用,提高城市生态功能。

4.3 通过科技进步来带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技学技术的进步在保护城市环境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应通过大力研制和开发先进且实用的环保技术,加大对环境治理技术的投入,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控制汽车尾气和固体废物污染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促进市场化、产业化的环境治理方法,全方位带动环保产业的升级,提高环境保护的技术水平和整体支撑能力,并使环保产业逐渐变成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4.4 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政府应充分发挥在环境保护中得监管职能,积极建立一支具有执行力度的环境执法队。首先,要不断提高环境管理者的素质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其次,积极吸收和引进国际和国内先进城市的环境保护经验,努力克服现有体制的弊端,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最后,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环境保护体系。

4.5 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监督作用

一方面,应努力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来,让群众树立起积极保护环境的意识,如杜绝使用一次性产品,积极植树以及循环使用包装物等。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监督作用,对污染环境的企业世家社会舆论的外部压力,同时监督企业的排污行为,促使企业形成先达标再排放的行为。

4.6 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要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努力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可以通过开展以经济健康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为主题的城市活动,结合一些切实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努力减少城市中得各种环境问题。

4.7 调整工业布局和城市布局

在工业布局上,把必须发展的重污染工业尽可能配置在用地、用水条件良好、环境承载能力大、环境净化能力强的地区上,使同样的工业污染排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尽可能的降到最低。同时,在城市布局上,把工业区配置在城市下风下水区,使工业污染对城市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5 小结

综上所述,在工业化进程中,伦敦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伦敦环境问题的开始、扩大和加剧都在不断的侵蚀着伦敦以及城市中的每一个人。伦敦的经历表明,工业化进程与环境污染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工业化进程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可以说是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必然结果。环境问题会带来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会对影响城市的长远发展,如果以牺牲环境为前提,从而极力发展工业化,任由城市环境的恶化,那么环境就会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发展。所以,推行工业化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鉴于伦敦在这方面所留下的深刻教训和经验,中国的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要引以为鉴。

参考文献

[1]王觉非.近代英国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J].史学月刊,2006,10:50-56.

[3]刘祖壹.“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内容分析[J].地理教育,2012,06:13-14.

[4]S.G.Cheekland.The Rise of Industrial Society in England,1881~1885 [M].Essex,1964.

[5]刘笑盈.推动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6]臧杰.从伦敦环境保护看城市道路交通污染控制方向[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4:15-17.

[7]Kathleen Jones.The Making of Social Policy in Britain,1830~1900[M].London,1996.

[8]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人文实录[M].蔡师雄,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9]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0]Derek Fraser.The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Wel fnre State[M].Basingstoke,1997.

[11]夏永红,徐莉,刘芳.工业化时代的环境问题[J].绿叶,2012,08:8.

[12]Asa Briggs.Victorian Cities[M].London,1963.

[13]B.W.Clapp.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Britain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M].New York,1994.

[14]Anthony Wood.Nineteenth Century Britain,1815~1914[M].Essex,1982.

[15]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人文实录[M].蔡师雄,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16]颜永光.20世纪中后期伦敦环境污染及其治理的历史考察[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7]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张思.13-15世纪伦敦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治理考察[J].理论界,2014,03: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