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风险与控制

金融风险与控制

金融风险与控制

金融风险与控制范文第1篇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的不断扩大,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在其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带来了一定的金融风险。本文就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控制与金融的风险管理,来阐述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根据当下诸多金融风险管理与企业财务控制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到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方法与策略,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金融风险管理;企业财务;控制方法

一、引文

随着经济增长的步伐,企业间的相互贸易往来的范围也逐渐扩大,甚至是国际化交流、贸易。而不同的企业,其内部财务控制也不一样,资金的流入和流出以及相关项目的周转都不一样,但是在企业间的相互贸易之中,其经济的增长与支出,都会对企业经济造成影响,这也就是企业间的经济不稳定的情况,虽然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但还是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而国际化的经济背景下,金融风险问题也愈加严重,因此,有效的进行金融风险管理和企业财务控制是必要的。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法

金融风险管理不仅是当今社会国家所需要进行的宏观工作,同时也是各个企业之间所需要的,大到国家,小到企业。一个好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推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够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行。而采取合理的金融风险管理就需要从金融风险管理现状进行着手分析,来找到适宜的方法。

1、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

对于当下众多企业来说,在金融风险管理上还不够成熟,在其他方面都还有待完善。同时国内金融风险管理也有待提高,其中可以从多个方面可以表现出来。国家在对金融机构执行管理的时候,其管理力度不够在进行金融领域的监管不到位,在金融方面也缺乏相对应的规范。而金融机构的有序运行,其资金的运用监管等等都对金融风险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就目前我国的现状而言,对金融机构的执行监管以及相关规范都有所欠缺,这就容易导致金融风险的出现。其次,在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方面也没有提高重视,这也是现在诸多企业所存在的问题。由于风险防范意识不到位,在金融风险到来时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情况。就目前我国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都有待提高,而在进行金融风险管理时,这种薄弱的风险防范意识会影响风险管理的实施。最后,在我国的法律方面,有关的金融风险管理的法律条案不够健全,这也就使得部分企业在进行金融风险管理时不够上心,同时也会因为法律的不彻底执行影响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不规范或管理实施的方案与力度不够完整。而在国家的现行法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就间接影响了金融风险管理的运行。法律的执行不能有力,不够彻底会使得金融风险情况更加严重,对于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都不能降低其不稳定的因素。

2、金融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首先针对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问题解决。从国家的方面出发,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改善、健全我国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法律的执法力度。从国家法律层面做好金融方面法律法规的颁布,并执行其法律条例,按照规定办事,做到科学、规范、合理的金融法律下的风险管理。同时监管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也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提高监管部门对市场动向的实时掌控,能够更加及时的防范金融风险,维持金融的秩序,保持经济市场的稳定。在企业方面来说,在企业经营期间,要了解清楚我国市场上所可能存在的风险,找好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要积极的实行对金融市场以及相关金融活动的风险评估,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做好金融风险防范。而最重要的则是,企业内部要树立起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制度执行力度,在进行经营期间还要不断对经营情况做出分析,该退则退,这样能够尽可能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三、企业财务控制的相关问题与控制方法

对于企业来说,在做好金融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的时候,对自身财务进行控制不仅对金融风险防范有很大帮助,同时也能够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的准确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企业财务控制的相关问题

在金融风险的影响下,诸多企业对自身财务控制都比较重视,同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的革新和完善都在进行。而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控制并不理想,财务控制作为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自身更高更快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在企业的发展及金融风险防范都是十分重要的。大部分企业对财务控制认识不够充分,在进行财务控制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撑难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这就让企业的财务控制不够理想,其财务控制体系也不够完善。而且企业在进行财务控制时的手段也不够娴熟,在进行财务控制执行或财务方面工作时容易出现问题,这也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自身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进而间接的影响了企业所在的经济市场,导致经济不稳定,造成企业金融风险的出现。

2、企业财务得以控制的有效方法

财务这一方面对于整个企业来说,具体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贯彻落实财务预算,实现企业财务的有效运转,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加以控制,主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必须要健全和完善企业财务控制制度,明确本企业中负责管理的人员和部门,进行相应的财务工作,在这个制度的规定下,要按照制度办事,在进行企业财务控制的时候要严格遵循步骤进行,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为企业财务相关数据有了一定保障。(2)以财务部门为中心,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企业财务部门是财务控制工作的主导和核心,将财务部门作为企业财务控制的第一把手,使其他部门与其相配合,积极主动地进行协调,进一步提高企业中的财务控制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通过国家的宏观手段及企业内部自己的财务控制,防范金融风险,做好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切实的做好企业财务控制都十分重要。这都有利于从企业方面与国家层面防范金融风险,而加强企业财务控制及企业对金融风险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国家金融相关法律的执行都能够很有效果的带动国家以及企业的金融风险管理,防范企业金融风险,保证企业将金融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最小化,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稳定有了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天平.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与财务风险管理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27):78+77.

[2]王长伟.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中国外资,2013,(20):147+149.

金融风险与控制范文第2篇

互联网金融同时具备互联网本质与金融本质,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使其既包含了互联网操作安全风险又包含了传统金融风险。这双重风险使得互联网金融具备了多元性、复杂性与连锁传染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促使个人与企业资产交易金融发挥串联作用的互联网金融,在运行过程中一旦遇到风险,便会影响到整个链条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中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即人们在进行资金借贷交易中,借款方没有按约定进行还款的风险。在传统的金融体制中,金融机构会对借款方采取信用评级制度,在进行实际调查研究与分析,判断借款方的信用情况,再进行发放贷款的决策。将互联网融入到金融之后,使金融交易打破了常规的地域与交易人员的界限,为很多预贷款人提供了机遇,但是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征信管理系统方面不完善,存在很大的漏洞,在交易双方约定中出现违约时付出的成本也较低,促使风险概率的提升,以当前P2P网贷模式为例,在这种网贷模式中,借款方因无力偿还而逃避还款责任的情况比比皆是,还存在一种情况是借款方在还款任务还没有完成时便退出了借款机制,不再履行还款义务,在这种情况下P2P平台发生倒闭的情况也很常见。

(二)互联网金融中的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操作风险即金融机构企业员工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操作不当或者没有按照内控制度操作造成的金融风险。在互联网金融机构中必须要针对这些缺陷因素及时进行控制与改进,必须要加强对操作风险识别、评估与监控体系的建设,才能使互联网金融机构避免遭受操作风险的影响。另外,进行互联网金融操作的另一部分主体是客户,这很难保证操作的规范性,一旦出现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的情况很有可能造成资金的损失。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互联网的需求越来越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了消费者对互联网需求的心理需求,建立能够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WIFI热点,从而盗取消费者的资金。

(三)互联网金融中的信息安全风险

在大数据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系统中存储着全面的个人与企业的基本资料信息与信用信息,互联网金融机构对于客户个人信息没有制定规范的使用约束机制,无法为客户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使客户信息被盗用的情况屡见不鲜,使信息存在安全隐患。个人信息的泄露对于客户的生活与生产经营都会到来不便与影响,甚至造成经济损失;信用信息一旦被人恶意盗用,会影响客户信用评估的公正性,使客户信用风险的危害加大。

(四)互联网金融中的法律法规风险

互联网金融由于机构的一些业务内容不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得不到法律保护,使互联网机构存在亏盈风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现有法律法规的滞后性,满足不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需求,首先,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互联网金融交易中交易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造成交易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模糊不清,给互联网金融稳定发展带来比负面影响;其次,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发展的时间比较短速度却十分迅速,使得现有的法律法规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求,造成一旦出现利益纠纷无法依据法律进行解决。

二、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对策

(一)将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全面完善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信用风险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原有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也要进行完善,针对控制机制与风险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风险控制部门,使机制与制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控制风险的发生;其次,我国征信系统都是以央行的数据为基础依据的,应该对其建设进行完善,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将评价与信用管理机制统一化,有利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顺利开展。

(二)全面控制操作风险的发生

首先,消费者在自我防范意识方面要加强。消费者个人的信息不可随意暴露在各种网站上,包括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等,使安全意识成为消费者自身的防范武器;其次,互联网机制应该对企业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避免因流程管理出现风险与经济损失,并对操作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体系进行完善;最后,各个有关机构应该对消费者进行安全意识教育与宣传。

三、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体系进行完善

我国目前还没有健全的互联网金融法律体系,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完善。首先,对现有的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进行重新整合,依据互联网金融自身的特点将互联网金融交易主体中责任与权利进行明确等;其次,在现有的有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行完善,修订出健全的配套法律体系;最后,将有利于互联网健康发展的互联网公平交易规则、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安全法规等执行法规进行补充定制。

金融风险与控制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金融业重振,是“后危机时代”的核心环节。此次金融危机引发我们最大的深思,便是怎样平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风险控制难以渗透其中。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来说,往往是被动的风险承担者。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风险分散机制不对称,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对等,发展中国家不但难以获得收益,反而要承受其成本。

上世纪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海外投资的扩张和金融工具的飞速更新,加快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虚拟经济在全球获得了无可比拟的高回报,资源大规模地一边倒地从实体经济抽出流入股市、债市、房市,推高世界资产价格,而虚高且不断增高的资产价格更进一步虹吸着全世界的资源,向虚拟经济部门集中”加之混业经营的多元化模式,极大的催生了虚拟经济的膨胀,金融创新过度,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加上金融市场作用扩大,产生了系统性风险,导致全球经济危机。

一、新型金融危机的发生模式

“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促使美国之外国家的经济繁荣,其传导机制主要是世界低利率渠道而不是贸易渠道。低利率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投资和消费增加,从而使产品市场流动性充足,同时也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指数,与此相关的证券化产品也大量充斥于美国国内和其他国家,进而使投资者的虚拟财富增加,但这种虚拟资产不是以生产和投资者均衡消费为基础的,而是资产市场流动性膨胀的结果。”另外,当今世界处于不对称状态,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对称,发达国家总会转嫁经济风险,因而发展中国家总处于不利地位。再加上金融工具的复杂性以及全球资本市场的连动性,使得原本只存在于某一经济利益体系的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

“特里芬悖论”认为对美元的信任直接关系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架使这一信任难以长期维持。“新特里芬悖论”则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的储备主要来自美国的赤字。美元本位制的现状,使得美元负债向其贸易伙伴输入,而中国是其现在主要的贸易伙伴。因此其又不得不以美元外汇储备来改善国际收支。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加重美元的贬值预期,使得发展中国家卷入其中。因此,“此次危机不同于以往的金融危机,它是‘全球新型金融危机’,是在非对称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次贷危机和以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缩水为特征的金融危机的混合体。”

二、发展中国家应对“后危机时代”的窘境

金融危机来临后,美国率先推出了应对其的重振措施,最主要的是在金融监管的改革上。由此看出,金融监管仍不失为控制危机的第一选择。发达国家面对已经步入轨道的金融业发展,其首要任务是保证它的安全。这与首要追求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不一。以中国来说,中国正处于建设金融体系的奋斗时期,秉承着效率优先的准则。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不得不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每一次变革。“在中国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信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大资金带动大增长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基本模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受刺激经济的政策和“保八”的影响,2009年中国信贷总量陡增了9.59万亿元,贷款增速约为32%,创10年来的新高。”然而信贷激增会导致经济过热,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如何在效率与风险控制间找到平衡,是关键问题。

三、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措施建议

效率与风险控制的平衡,就是要为金融发展铺出一条轨道来。既然疯狂的虚拟经济如脱缰之野马,那么我们应该预先为其设定好马鞍,并对其全程监控。由此看来,制度设计和监管尤为重要。

var方法是目前金融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它使用数学工具计算金融市场的风险,广泛应用与银行金融领域。某种资产或投资组合的var是这样定义的:在一段时间内,该项资产的价值损失(可以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相对值)不超过var的概率必须等于预先确定的值(即统计学上的置信度)。用公式表示为:p(x

另外,从此次危机的后果看,有一些金融领域的机构仍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例如汇丰银行。深层分析下来,主要归因于其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以及内生的风险控制机制。客户始终是银行发展的核心,其可以发散出横向的全球化及纵向的多元化的业务。大多发展中国家都是国家主导型的金融,其资本难以回归到个人领域。因此,银行内部也应与时俱进,开拓新兴业务,分散风险。

最后,要审慎对待金融创新。因为过度的金融创新,给金融管制制度的更新造成负担,从而导致监管失灵,加大金融风险。“金融创新出现后,有着严格假设条件和复杂理论结构的数理模型成为度量金融风险的主要工具,金融投资开始过度依赖数量化模型……也就是说,如果过度崇拜数理模型,以若干参数来完全描述市场风险的变化,替性的市场投资决策,必将导致危机的发生。”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要尽量削弱金融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这样才不会出现金融工具滥用所导致的运作失控。总之要创新与安全并重。

美国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式必将对其后的国家改革带来影响,它促使了新的监管时代的到来。发展中国家在金融体系不完善时,对其仍有借鉴意义。“我国金融行业混业经营趋势明显,金融控股集团已初具规模,再加上金融市场的份额集中度偏高,加强对金融混业经营监管势在必行。

金融风险与控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金融创新风险的风险控制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深化,金融市场也进一步开拓随后的金融工具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和改革。这虽然提高了资产的流通性随之而来的将是更高的风险。这将是金融工具的发展趋势,这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系统性风险,和在国际金融创新形式下的两个非系统性风险。

1.国际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创新

在由于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下,金融工具创新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好将会带来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因为金融工具和市场是一个不可分开的整体,它们不是相互独立单一的个体最近几年金融风险的不断爆发使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2.际金融创新的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要比线性系统大的多,只是发生的频率较小而已。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是非线性性系统风险的形成的主要因素。

2.1市场风险

也被称为价格风险是指风险的金融产品价格波动与利率或汇率市场因素的变化。经济政治是影响金融创新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以外还有社会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2.2信贷风险

金融创新可以分为结算交易所买卖的产品和过度的非结算产品两种。期货和期权等金融产品在交易所买卖的标准化合约形式,并有一组标准化的结算系统是负责结算公司业务的最终解决,因此全部金融机构通过结算公司面临信贷风险。

2.3流动性风险

是指当该产品被列入及时分发和快退外汇市场上时,在这种情况上所面临风险。金融创新往往会影响到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在正常情况下,它是交易的场外交易金融工具的流动性风险中比较低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风险。因为它可以操控市场,所以常用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通常情况下,特别是如果市场是非常活跃的,“市场操控”是就显得特别重要。增加市场流动性可以被用来操纵的市场风险,增加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2.4操作风险由于不完整的系统或计算机系统和内部控制和人为错误的风险。财政困难,创新是一个复杂的金融创新工具的,即一个小的失误也会导致操作上的一个重大损失。在过去的15年里,在许多例子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总著名的巴林银行,这家历史悠久的银行被迫关闭的原因是新加坡分行的一位交易员的错误而导致的。

2.5法律风险

在法律上,合同是有效的,合同内容是收到法律的保护,合同由于有不合乎法律的内容所以面临风险。一般情况下这种风险不会出现在其他领域。OTC金融创新工具通常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上述财务风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际金融创新风险的监管措施和方式来

有效的金融监管的建立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一个多层次监管制度和深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

3.1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

多层次的金融监管系统,必须在管理好自己的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的前提下,符合国家的规定,加强内部监管机关之间的国际合作。

3.1.1交易所的监管

交易所是一个外汇买卖的金融市场的创新工具,创新机构的交易所不仅是一种金融工具,同时也负责监管的金融创新工具交易。交易所金融监管体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金融安全;信息披露;安全运行。

3.2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

通过奖励惩罚可以提高监管体系的监管质量从而使监管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者自觉遵守和接受已颁布的法令法规,系统和行业习俗和传统。

3.2.1报酬机制金管制度和奖励惩罚的关系。使人们为追求更高的回报,承担高风险的补偿机制不合理。补偿机制,这是需要考虑三个因素,即性能,薪酬,责任。在正常情况下,责任的重要性是往往是往往被忽视的。直到事故发生才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存在,亡羊补牢已经没有用了。因此不仅仅要追查损失的具体责任根源。同时还要考虑清楚责任和回报的相互关系。

3.2.2监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国内一些学者的假设主管经济条件下,主管的工作努力程度决定的预期收入,预期收入比较,不努力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然而,在现实中,预期收益大于努力使监管工作难以监管要求的收入仍是有些困难,因为之间的界限监管机构的努力和不努力的监管难以确定。(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葛华勇.关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9(01)

[2]陈柳钦.金融危机下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新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3]李建军.当代国际货币体系运行的理论框架、模式和面临的风险[4].国际金融研究.2009(07)

[5]赵国旭.浅析金融风险防范[J].北方经济.2005(07)

[6]朱佳钦.浅谈我国目前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1(08)

金融风险与控制范文第5篇

一、财务管理的松、假、差是导致金融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财务管理作为以价值运动形式为主的、政策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对于主要从事资金流通与资本运作业务的金融公司来说,其好坏程度对企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

1.财务控制乏力易导致金融风险。财务是企业资金进出的总闸门,通过财务控制可以帮助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金融公司由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财务控制往往显得非常乏力。如在办理资金进出手续时无章可循,法规资料不齐备;拨付资金不按业务的进度和节奏进行,造成损失浪费;以报代管,管贷不管收,资金回收工作抓得不紧,造成大量的呆帐、滞帐,不良资产越积越多。此外,财务控制不力还表现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无法统一,上级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地管理下属单位的财务,使得中央的调控措施和政策法规不能认真贯彻下去,资金周转缓慢,财会信息不能及时、准确传递,从而削弱了企业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这无疑对金融风险的发生起了一种促进作用。

2.虚假的财会信息掩盖了金融风险。在真实性原则下,财务可以通过有关资料和信息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业务发展情况,各种潜在的问题和风险,据此制定相应措施,从而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但如果在财会工作中注入了虚假因素,后果则会相反。近几年,金融公司财会核算的虚假性有日益严重的趋势,如所有者权益虚置,资本金不真实;搞帐外经营,设立帐外帐;会计科目混淆使用,帐帐、帐款、帐实不符;通过人为调帐使资产负债比例达标等。财会信息的虚假性使得许多企业长期粉饰太平,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只有等到各种问题越积越多,企业发展难以为继时,才惊慌失措,但这往往为时已晚。财会核算的虚假性实际上是保住了企业的眼前利益,断送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国家与的整体利益。

3.理财技能的低下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长期以来,许多金融公司的财会工作主要忙于日常的记帐、算帐,编制会计报表,不重视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财会人员的理财意识仅仅限于传统的“增收节支”,理财技能贫乏,对急需解决的资源配置、资产重组、优化资本结构、缓解债务负担、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问题,缺乏深刻理解和认识。这必然影响到金融风险的及时化解和消除。

4.财会人员的违规操作直接带来金融风险。财务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因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等原因,以及金融公司个别财会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如贪污挪用公款,利用公章私自划拨资金,搞恶性透支,虚开资信证明等,给单位和国家造成经济损失,也会造成金融风险。

由此可见,金融公司财务的一举一动,都与金融风险有着直接的联系;防范金融风险,必须重视财会部门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财务的监控职能。

二、强化财务监控职能,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

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公司的财会部门必须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增强现财意识,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符合国家监控要求与企业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机制,形成防范和抵御金融风险的坚实屏障,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运行和发展。具体来说,应当建立和完善如下财务机制:

1.积极主动的财务决策机制。财务决策是金融公司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财务特有的决策手段促进企业决策化和合理化。①树立新型的决策意识。包括风险决策意识、综合决策意识和效益决策意识。②建立财会咨询队伍。可建立由财会部门牵头,即由精干、素质较高的财会人员和有丰富业务工作经验、又具一定财会知识的业务人员组成的财会咨询队伍,定期提供较详实的分析报告和建议供领导决策。③直接参予决策。为了把好投资、融资项目关,建立健全约束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避金融风险,金融公司都应成立投资、融资项目审查委员会,各属下业务单位根据需要成立审查小组,制定、实施一整套审查规定。企业的总会计师或总经济师应牵头组织活动,资深财会、审计人员应成为该委员会成员。④为了明确决策责任,全面掌握业务情况,财会部门要建立投资、融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2.严格、认真的财务控制机制。首先,要强化制度控制。金融公司必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和《金融企业财务制度》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财会制度,对会计核算、现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利润分配、银行帐户管理等各方面作出详尽的规定,下发各部门和职工执行。企业应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对财会基本知识和财会制度的宣传和,实行合格上岗制度,并制定执行财会制度的奖罚条例,把财会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职工及管理者的工作成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来考核。其次,要把好审核关。财会部门在办理每笔资金进出、资产变动手续前,必须对有关的情况有一定了解,要求有真实、齐备的资料和手续。如若发现疑点,必须马上中止所办的有关手续,待事情弄清楚以后再办理,切不可盲目从事。第三,实行跟踪控制,并组织有关计划、审计。等方面的人员进行项目评价,提供信息和建议供管理层参考,切实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第四,加强同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发现有违反财会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查处。

3.真实、的财会信息处理机制。首先,应整顿工作秩序。公司对现有公司的资产、负债、投资和融资情况要进行全面的核查,调整不实的帐务,以达到帐款、帐帐、帐实相符,尽快纠正会计核算中不真实、不规范的。其次,实行财会信息责任制。上级部门要改变以往那种查出问题只追查财会人员的责任或只对单位罚款的作法,明确公司的管理人员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责任。对财会人员按其工作特点制定责任制,对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予以监督,并进行考核评比。此外,要抓好规范化、标准化会计基础工作。对财会部门内部岗位的设置、人员配备、工作范围要进行调整、改进,建立财会工作新秩序。人民银行应举办有关的培训班,对金融公司的财会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之全面了解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律制度,提高财会人员的核算与理财能力,为防范金融风险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