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范文第1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xx年1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环保税法》全文5章、28条,分别为总则、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税收减免、征收管理、附则。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副主任王清表示,制定环境保护税法的重要原则是实现收费与征税制度的平稳转换,根据现行排污费项目设置税目,将现行排污费征收标准作为环保税的税额下限。还要给地方一些授权规定,根据环境治理的需要,在授权范围之内确定具体的税额,环境保护税和其它税收不一样,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减少污染物排放了,就可以少缴税。

排污费和环保税不同点主要是:增加了企业减排的税收减免档次。

现行排污费制度只规定了一档减排税收减免,即: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规定标准百分之五十的,减半征收环境保护税。立法过程中有意见提出,应当根据减排的幅度确立更多档次的税收减免。为鼓励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参考实践中一些地的做法,环境保护税法增设了一档减排税收减免,即: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规定标准百分之三十的,减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环境保护税。

现行的排污费实行中央和地方1:9分成,环境保护费改税后,考虑到地方政府承担主要污染治理责任,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拟将环境保护税全部作为地方收入,中央就不再参与分成了。

按照预算法规定,税收收入应该纳入一般的公共预算管理,统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一般不与支出挂钩。虽然环境保护税不采取专款专用的方式,但是不会降低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原来由排污费安排的支出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力度不减的原则予以充分保障。

附:

环境保护税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

第三条 本法所称应税污染物,是指本法所附《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应税污染物和当量值表》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不缴纳相应污染物的环境保护税:

(一)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依法设立的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二)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设施、场所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的。

第五条 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应当缴纳环境保护税。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贮存或者处置固体废物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应当缴纳环境保护税。

第六条 环境保护税的税目、税额,依照本法所附《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执行。

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具体适用税额的确定和调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考虑本地区环境承载能力、污染物排放现状和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目标要求,在本法所附《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第二章 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

第七条 应税污染物的计税依据,按照下列方法确定:

(一)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确定;

(二)应税水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确定;

(三)应税固体废物按照固体废物的排放量确定;

(四)应税噪声按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确定。

第八条 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以该污染物的排放量除以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计算。每种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具体污染当量值,依照本法所附《应税污染物和当量值表》执行。

第九条 每一排放口或者没有排放口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对前三项污染物征收环境保护税。

每一排放口的应税水污染物,按照本法所附《应税污染物和当量值表》,区分第一类水污染物和其他类水污染物,按照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对第一类水污染物按照前五项征收环境保护税,对其他类水污染物按照前三项征收环境保护税。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污染物减排的特殊需要,可以增加同一排放口征收环境保护税的应税污染物项目数,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第十条 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的排放量和噪声的分贝数,按照下列方法和顺序计算:

(一)纳税人安装使用符合国家规定和监测规范的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按照污染物自动监测数据计算;

(二)纳税人未安装使用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按照监测机构出具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的监测数据计算;

(三)因排放污染物种类多等原因不具备监测条件的,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排污系数、物料衡算方法计算;

(四)不能按照本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方法计算的,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抽样测算的方法核定计算。

第十一条 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按照下列方法计算:

(一)应税大气污染物的应纳税额为污染当量数乘以具体适用税额;

(二)应税水污染物的应纳税额为污染当量数乘以具体适用税额;

(三)应税固体废物的应纳税额为固体废物排放量乘以具体适用税额;

(四)应税噪声的应纳税额为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分贝数对应的具体适用税额。

第三章 税收减免

第十二条 下列情形,暂予免征环境保护税:

(一)农业生产(不包括规模化养殖)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二)机动车、铁路机车、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动污染源排放应税污染物的;

(三)依法设立的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相应应税污染物,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

(四)纳税人综合利用的固体废物,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

(五)国务院批准免税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五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十三条 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三十的,减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环境保护税。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五十的,减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环境保护税。

第四章 征收管理

第十四条 环境保护税由税务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本法的有关规定征收管理。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本法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对污染物的监测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税务机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单位分工协作工作机制,加强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保障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第十五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和工作配合机制。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污染物排放数据、环境违法和受行政处罚情况等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定期交送税务机关。

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款入库、减免税额、欠缴税款以及风险疑点等环境保护税涉税信息,定期交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当日。

第十七条 纳税人应当向应税污染物排放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环境保护税。

第十八条 环境保护税按月计算,按季申报缴纳。不能按固定期限计算缴纳的,可以按次申报缴纳。

纳税人申报缴纳时,应当向税务机关报送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

第十九条 纳税人按季申报缴纳的,应当自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纳税人按次申报缴纳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缴纳税款。

纳税人应当依法如实办理纳税申报,对申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

第二十条 税务机关应当将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数据资料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交送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比对。

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数据资料异常或者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可以提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复核,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税务机关的数据资料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出具复核意见。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复核的数据资料调整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第二十一条 依照本法第十条第四项的规定核定计算污染物排放量的,由税务机关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和应纳税额。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从事海洋工程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或者固体废物,申报缴纳环境保护税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三条 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纳税人加大环境保护建设投入,对纳税人用于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投资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污染当量,是指根据污染物或者污染排放活动对环境的有害程度以及处理的技术经济性,衡量不同污染物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指标或者计量单位。同一介质相同污染当量的不同污染物,其污染程度基本相当。

(二)排污系数,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应排放的污染物量的统计平均值。

(三)物料衡算,是指根据物质质量守恒原理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生产的产品和产生的废物等进行测算的一种方法。

第二十六条 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除依照本法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外,应当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污染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1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1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概念界定

1.1.1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经济增长的核算的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经济正增长一般被认为是整体经济景气的表现。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数,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往年减少,就叫做经济衰退。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减少,才被称为经济衰退。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约束、技术约束和体制约束。

1.1.2 环境污染

①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ollution)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②环境污染的分类

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按造成环境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

经济增长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伴生物。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作为两个不同的指标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两个系统之间相互制约,具有不可分割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和谐”、“矛盾”以及“和谐-矛盾-和谐”的关系。

1.2 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依据

1.2.1 环境经济学理论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研究属于环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污染经济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环境经济学部分,它主要研究环境污染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即经济活动中的污染破坏环境的问题和污染防治中的经济问题。

在宏观领域,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集中表现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上。追求快速经济增长是各国政府长期以来的首要宏观经济目标。经济快速增长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并排放大量的废弃物,不但增加环境的负荷,也造成对环境的破坏。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上,环境恶化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处理起来相当困难。而且,宏观层面的环境问题具有整体效应和不可回复行,它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更加脆弱,而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可能再现。因此,宏观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人类把环境保护因素纳入各国主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中,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种效益的协调发展。

在微观领域,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如何营造一种环境保护的微观基础上。宏观环境问题是微观环境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集中表现。在环境经济管理的实践中,强调对具体的经营单位或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政策,防止环境恶化。例如,针对企业的排污制定经济处罚措施,或针对污染严重的行业制定产业环保政策。

1.2.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库兹涅茨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个非正式国际著名学术团体棗罗马俱乐部发表了有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明确提出“持续增长”和“合理的持久的均衡发展”的概念。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以此为主题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和舆论的极大重视,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可持续发展要领得到与会者共识与承认。

①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②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③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和谐型原则,则是应共同遵从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2 经济增长中的污染问题分析

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了不可无视的环境污染。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更加重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GDP年均增长在9%以上,快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而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高投入为基础,大量发展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及大规模的城市化热潮,使中国的自然环境遭受到了巨大破坏。虽然暂时维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在资源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济增长主要从以下方面影响环境的:

一是水污染。水污染从来源上可分为三类:生活污染源排放的废水;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

二是大气污染。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类为气体状态污染物。

三是固体废弃物。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将导致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其他废物排放量的增加,如果处理不好,将使环境恶化。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主要有:

①发展方式粗放。我国经济总量虽位列世界第二,但产业水平总体上很低,污染排放多,对环境破坏大。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如不改变,环境污染就难以控制。

②经济利益驱动。一些地方在推动发展中,重经济轻环保,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只顾当前,不计长远,考虑局部利益多,着眼全局利益少,有的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

③执法问责不严。虽然近年来环境法治建设得到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加大,但是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助长了环境污染行为的发生。

④体制机制弊端。目前,环境管理职能分散交叉在多个部门,环境保护统筹协调、统一监督职能仍需加强。地方环保部门实现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地方环保部门独立执法。

3 解决环境污染的措施

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环境污染仍然较重,污染减排压力有增无减,潜在环境问题不断显现,一些重特大环境事件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和艰巨的环保任务,我们要借鉴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道路。

第一,要坚决打好污染减排决胜战,以倒逼机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入研究健全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探索建立减排目标着眼环境质量、减排任务立足环境质量、减排考核依据环境质量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通过污染减排的倒逼传导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第二,要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源头控制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盲目扩张,强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健全环评、评估、审批责任追究机制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

第三,要健全并完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体系,以环境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鼓励节能环保的财税体系,研究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不断深化绿色税收、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绿色贸易等环境经济政策,加快推进环境标准管理体系建设,严格环境准入。

第四,要增强环境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以市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环保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壮大,引领技术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

第五,要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以绿色生活助推消费模式转变。坚持把环境保护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污染等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积极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改变导致对自身生存环境破坏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要想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发挥社会各种力量加强监督管理,并对违法者落实责任也非常重要。只有有严厉的惩戒措施,才能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Michael Keane,Albert Moran.Remaking Television:the New Global Culture[M].John,2005.Libbey Press,2007.

[2]包群,彭水军.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基于六类污染指标的经验研究.

[3]范金.2009.可持续发展下的最优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4]凌亢,王涴尘等.2001.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10):46-52.

[5]秦大河,张坤民等.2002.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

[6]王小民.2005.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东南亚纵横(9):71-76.

[7]陈华文.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验分析[J].复旦学报,2004(2):87-94.

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奎河;水环境质量;趋势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6.242

0 引言

奎河发源于徐州市云龙湖,徐州境内全长27.1公里,下游进入安徽省,为跨省出境河流。其水体主要来源于徐州市区城市工业、生活废水,流量为15万吨/日左右。奎河的功能主要是行洪、排污和灌溉。奎河水体的污染防治一直受到沿岸居民的关注,苏、皖二省省政府也非常重视,徐州市在1994年底建成一期日处理10万吨的徐州污水处理厂后,1998年又续建二期工程,日处理能力达16.5万吨,奎河的水污染明显减轻。本文通过“十二五”期间奎河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来探讨跨境河流的水污染防治措施。

1 奎河监测断面及监测项目

奎河设有十里桥、黄桥(出境断面)两个监测断面,其中黄桥断面为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并设置水质自动监测站,2016年7月开始会同安徽环保部门开展跨境水体联合监测工作。监测断面及监测项目见表1。

2 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的选取

2.1 评价标准

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要求,奎河除黄桥断面氨氮执行≤5mg/L考核标准外,黄桥其余项目及十里桥断面水质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Ⅴ类标准。

2.2 评价方法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来确定奎河污染程度和主要污染物;趋势分析采用Daniel检验,定量计算“十二五”期间水质污染变化趋势有无显著性意义。

(1)综合污染指数法。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均值型,后简称污染指数),并用污染分担率确定水体中主要污染物。

综合污染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 ―污染指数;n ―参评项目数;Pi = Ci/Cio,其中Ci、Cio分别为第i项污染物实测年平均浓度与对应的评价标准。

根据P值大小对地表水污染程度分级:P ≤0.5为轻度污染;0.5< P ≤2为中度污染;2< P ≤4为重污染;P >4为严重污染。

(2)Daniel检验。该法使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列出时间周期Y1,Y2,Y3,…,YN和它们的相应值X(即年均值C1,C2,C3,…,CN),由小至大排列,统计检验用的秩相关系数按下式计算:

式中:rs为秩相关系数;di为变量Xi和变量Yi的差值;Xi为周期I到周期N显示值由小到大排列的序号;Yi为按时间排列的序号。

将秩相关系数rs的绝对值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统计表中的临界值Wp进行比较。如果rs>Wp则表明变化趋势有显著意义,如果rs为负值,则表明为下降趋势。当N=5时,在可信度为0.05水平上,临界值(Wp)为0.900。

3 “十二五”期间奎河水质状况及趋势分析

3.1 十二五”期间奎河水质状况及评价

通过对奎河十里桥、黄桥断面综合污染指数的计算及污染物分担率的统计,来评价“十二五”期间奎河水质状况。监测结果统计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间奎河水质总体污染级别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CODMn、BOD5、氨氮、氟化物。

3.2 “十二五”期间奎河各断面水质及污染物变化趋势定量分析

选择奎河各断面主要污染物CODMn、BOD5、氨氮、氟化物及污染指数,运用秩相关系数法进行河流水质(或污染物)污染变化趋势分析计算,统计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十里桥、黄桥污染指数和主要污染物的秩相关系数可以看出:奎河十里桥、黄桥断面水质污染均为下降趋势,且有显著意义。主要污染物CODMn、氨氮指标在黄桥断面呈有显著意义下降趋势,其余指标在2个断面上升、下降趋势,均无显著意义。由此可知,“十二五”期间奎河水质逐步改善。

4 对跨境河流水质改善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控。跨境河流上下游环保部门应结合水质、水文情况,制定实施汛期“一河一策”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2)密切P注河流水质。根据跨境河流水文、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在汛期应加大监测频次、增加监测断面,一旦发现水质恶化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善水质;同时对辖区各闸坝前和沟渠内污水进行排查,及时妥善处置,消除影响跨境断面水质达标的隐患。

(3)加大环境监管。进一步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涉水排污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大巡查、抽查、暗查频次,严防企业利用汛期直排、偷排污水,依法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做好涉水企业环境风险排查整改,防止因极端天气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4)做好水污染联防联控。加强与上下游地区的沟通、配合,互通水文、水质信息,防止超标污水集中下泄,确保跨境河流断面水质达标。

参考文献:

[1]张利民,刘伟京,尤本胜等.洪泽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04):30-35,39.

[2]钟建红.城市河流水环境修复与水质改善技术研究[D].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32-35.

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污染指标体系;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为政府制定适宜的环境经济政策能够提供理论依据。

二、环境污染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的加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也不断的加剧,环境污染带来的伤害是多方面的,不仅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了直接破坏,同时,这些污染物的不断累积还造成了很多别的环境效应,大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是最严峻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工业、生活两方面建立了关于环境污染的3个一级指标(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17个二级指标,其中,大气污染包括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烟尘排放量;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氮氧排放量、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工业氮氧排放量、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固体废物污染包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生活固体废物产生量、生活固体废物排放量、危险废物产生量。

三、我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构建

1.主成分分析基本思想

主成成分分析是指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变量,通过重新整合,使之成为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变量,以此来代替原有的变量。通常数学上的处理方法就是将原来的变量做线性组合,如果将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变量记为F1,自然希望它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变量的信息,信息用方差来测量,即希望越大Var(F1),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所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变量的信息,再考虑选取F2即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F1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F2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Cov(F1,F2),称F2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四……第P个主成分。

2.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的构建

根据上述构建的我国环境污染指标体系,以及数据的可得性、代表性原则,我们选取最能反映我国环境污染水平的六项指标对我国的环境污染指数进行分析,这六项分别是: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SO2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其中,废水排放量包括工业和生活排放量)。数据的样本区间为2006至2015年。本部分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构建我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共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构建能够反映我国大气污染状况的大气污染综合指数;在获得综合大气污染指数的序列后,将它与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进行时序全局主成成分分析,而后得出污染指数。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以下四项指标:工业废气、工业粉尘、二氧化硫、烟尘。对这四项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表:

由表1可知,前两个主成分的方差基本可以解释总体方差98.886%左右的变动,这样,可以将这四类指标用两项指标替代,将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保留下来。得到反映我国大气污染的综合指标F,其表达式为:

F1=Z1

F2=Z2

F=0.68699F1+0.30187F2

将F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一起进行一次主成成分分析,得出Y,代表这十年来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用SPSS软件操作,具体结果如下:

我们提取一个主成分,由表2可知:这个主成分能解释总体方差的93.063%,解释程度比较高。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三项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用该主成分代替。与此同时,原来的大部分指标信息也可以保留下来,得到我们要构建的我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其表达式为:

Y=Z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虽然我国的环境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是由于这三十多年一直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我国环境的长期重度污染,尽管近十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宏观经济政策,如生态补偿政策、排污权交易政策、绿色金融政策、绿色贸易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仅仅只是试行,而且其法律约束能力不足,故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而积累的环境污染一直在加重。

四、政策建议

进一步促进绿色信贷发展。改革国家现有的节能减排金融和财政政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其公平性和普适性。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和完善国家对节能环保的扶持政策,设立部级的节能减排担保基金,对重点节能减排项目提供利息补贴。完善现行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尽快建立绿色信贷实施的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积极引导和规范机构的对外投资,承担更多的社会和环境责任,制定专门的绿色信贷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加强环保信贷风险的社会宣传,引导民间投资者树立环保风险意识。

进一步改革关于排污的收费制度。要对排污费的征收情况进行调查,各级环保部门应对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仔细核查,按国家规定来收取排污费,不得自做主张降低或减免费用。

实行排放污染物总量申请收费制度,排污单位必须先完成排污污染物总量的申请,而后缴纳相应的费用,而后才能取得环境容量或资源的使用权。

实施税收优息政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灵活使用多种税收优惠方式,并进一步加大以间接方式为主的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调整力度,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改革和完善资源税,深化资源税的改革方向,将改革后的资源税作为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由国税部门统一征收,这样对提高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具有一定作用。另外,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将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流程和实施办法考虑进去,以保证各项政策顺利落实和执行。

参考文献:

[1]候伟丽.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王金南,陆军等.中国环境政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范文第5篇

关键字: 地表水;水环境;变化趋势

聊城市水资源非常丰富,马颊河、徒骇河、漳卫河等众多河流在市内纵横交错,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将从聊城经过,形成了我国北方少有的、独特的水系。市区内有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水面总面积5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徒骇河、引黄灌渠等30多条大小河流穿城而过,并且水系相通,形成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

一、聊城地表水水质分析

1.评价方法的确定

因为综合污染指数法在空间上可对水体的污染程度用定量指标分级,在时间上可刻划水环境污染的总趋势。综合污染指数法采用选取的评价参数的实测浓度值与该指标的比值反映水体中污染物的超标倍数,用各项比值的加权统计值对水体分级,改善了单项指标评价不够全面的缺陷。所以选用综合污染指数法,作为本文的评价方法。

2.评价标准的选择

本文以我国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值为评价依据。

3.确定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的选取要符合全面性,反映污染的原则,结合聊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实际状况。故选用排放量大、毒性大的COD、BOD5、氨氮、硫化物、挥发酚、总磷、硝酸盐氮和氰化物等8个项目。

4.确定评价对象的选择

由于聊城市拥有众多河流,有些河流没有监测数据且这些河流对全市的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所以选择聊城市的主要河流:马颊河、徒骇河和漳卫河为评价河流。

5.聊城市1993~2008年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氨氮、硫化物、挥发酚、总磷、硝酸盐氮、氰化物等。为了明确的污染因子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的大小,历年污染因子的平均污染指数见图1,

根据历年污染因子的平均污染指数按大小排序为:氨氮、挥发酚、BOD5、 COD、硫化物、总磷、硝酸盐氮和氰化物。各污染因子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最大的是氨氮,其次是挥发酚。BOD5、COD、硫化物和总磷对地表水环境也有较大影响,硝酸盐氮和氰化物对地表水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根据1993~2008年的监测数据,依河流为单元进行评价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可以得出,各河流的年际变化趋势。

由图2可看出,各评价河流的污染程度1993-2000年污染程度有所波动,但变化趋势不大;2000-2002污染程度加重;2002-2004年污染程度减轻;2004-2008年污染程度有所波动,总体看减轻。总体上看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1.污染指数趋势分析

如表1所示,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指标中氨氮、COD、BOD5、硫化物和总磷呈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挥发酚有所波动,硝酸盐氮和氰化物变化趋势不明显。详细数据见表1。

2.综合污染指数趋势分析

如表2所示,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污染指数,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马颊河和漳卫河2001-2004年污染程度最重,徒骇河1995-1996年污染程度较重。详细数据见表2。

根据上述对地表水质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地表水环境的污染程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地表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氨氮、挥发酚、BOD5、 COD、硫化物和总磷。

表1 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污染指数表

表2 1993-2008年聊城市地表水环境的综合污染指数表

三、 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聊城市地表水环境已有所改善,但污染程度依然较重,主要是氨氮、挥发酚、BOD5、 COD、硫化物和总磷等污染指标引起。从中可得出,工业点污染源的防治仍然是重中之重,农业的面污染源的防治也不能忽视。为此提出以下建议:继续抓紧建设集中污水处理厂,使城市生活污水达标排放。督促工业污染大户自建污水处理设备,使其达标排放。对不能达标排放,近期无力进行生产工艺改进、无治理价值的污染企业,必须采用关停措施。对城市和企业实行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依据河流的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保护规划制定的区域水体的质量标准,确定各入河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积极推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于超过允许排污量的应限制其向河流等水体排放。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充分利用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适当提高水的价格,鼓励企业或农业灌溉利用符合各自用水要求的废水或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源。从经济角度使有关部门积极添置污水处理设备,参与治理水污染这一系统工程。教育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因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方俊华,刘海舰,翟俊. 重庆渝北御临河流域水体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6:59-62.

[2]陈志凯. 持续干旱与华北水危机[J]. 海河水利,2002.(1):6-9.

[3]王西琴,刘昌明,杨志峰.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I)———理论[J ] . 环境科学学报,2001 ,21 (5) :543 —547.

[4]李如忠,洪天求,金菊良. 河流水质模糊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43-46.

[5]张玉清.河流功能区水污染物客量总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2-9.

[6]杨玉峰,傅国伟.区域差异与国家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29—133.

[7]钱骏,肖 杰,蒋厦,薛基瑜,赵磊. 长宁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对策[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4-56.

[8]吴希龙,禹敦臣.大汶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