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

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

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

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对维护国家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也日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并最终消亡。本文将试图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演变过程以及对它的作用做一点有益的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其实,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产生是很早的,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是张闻天。1948年9月15日,他在《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正是在于它能以明确的经济计划去适当地布置我们的人力和物力,去动员千百万人民为这一计划的实现而奋斗”。经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对《提纲》进行修改后,最终写进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它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国家将在一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实施直接计划管理和间接计划管理。

二、计划经济演变的过程

第一、建立和调整时期(1949-1976)

(一)建立时期(1949-1957)

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了短短7、8年的时间,就初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调整时期(1957-1976)

八大后,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主张;但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党内“左”倾思想严重,探索一度出现不少失误。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三次大调整:

①1958年,进行以管理权限下放为中心内容的全面体制改革。体制建立后不久,中央很快就发现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关系紧张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改革。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最早阐明了此问题;1957年8月,国家经委提出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制度的初步意见》,提出了对集中过多和控制过严的计划工作制度的改进意见;1958年8月,中央又发出了《关于改进计划管理制度的决定》,指出,实行在中央集中领导下,以地区综合平衡为基础的、专业部门和地区相结合的计划管理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的计划权限划分上,扩大地方计划权限。此后,开始了以扩大地方权限为中心的体制改革。

②1961年,进行以加强集中统一为中心的改革。这次改革是针对在“大跃进”改革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的调整。1959年,毛泽东就针对“地方权力下放过多,没有搞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强调要“统一领导,中央集权”。一段时间里,这些正确的意见没有得到正确贯彻执行,直到1961年,中央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才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做出了《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并对经济管理体制做了相应的调整。

③文革时期,开始第三次改革。三年调整后,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正常发展阶段。从1966年开始,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不久爆发文革,此时出现了集中过多的问题,于是中央又提出了下放管理权限的问题。改革先从下放企业开始。1969年,中央决定将鞍山钢铁公司下放给辽宁省,此后,又将包括很多大中型骨干企业在内的央属企事业单位下放给地方管理。同时,在计划体制上实行“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制度。

第二、改革时期(19781992)

①从1978-1984年9月,初步改革阶段。

首先在1978年7-9月国务院召开会议最早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关系。如孙冶方重提“价值规律”,李先念提出要善于用经济管理经济,贯彻多劳多得和等价交换的原则等。

然后在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转移全党工作重点的同时,提出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强调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②从1984年10月-1988年底,逐步成熟阶段。

首先在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首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提出改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计划管理的状况,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和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并且还规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质和基本任务以及原则、措施等。从此我国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然后在1987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又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即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从而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了。

③从1989年到1991年底,争论和反复阶段。

这一阶段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中,先是物价改革的“闯关”失败,导致物价大幅度上涨,由此引发了居民的抢购商品风潮,此后中央作出了治理整顿的方针;紧接着出现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社会主义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新情况,为一些不主张经济体制改革的人提供了借口,将这些事情的发生原因归罪于市场化改革,因此,批判市场经济的调子一时甚嚣尘上。在此关键时刻,又是政府出来为体制改革定了基调。

1990年12月24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同志讲话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计划和市场都得要。”这有力地批驳了反对市场化改革的错误论调。

④从1992年1月到10月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阶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作出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此,计划经济体制从我国的历史舞台上逐渐退出。此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逐步完善和成熟的时期。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具体化、系统化,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纲领。从1993年至1996年的宏观经济调控及其成功“软着陆”,进一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完善。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7项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确定了下一步的走向。

综上所述,从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它作为一种体制,其存在有其深刻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消亡也是必然的。对其的评价,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而要按照唯物主义的原则,辩证地分析之。我们要善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证我国地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范文第2篇

一、全村基本情况

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农村居民总户数478户,总人口1270人。其中贫困户116户,276人。全村农业耕地面积2112亩,其中,田739亩,退耕还林83亩。全村目前无工业,主要以水稻、玉米、红薯、核桃等传统产业为主。全村通社水泥路3.58公里,仅1社、2社、5社修通了入社的水泥路。

二、集体经济现状

目前,全村有可使用集体经济鱼塘5口,约22亩;集体经济林场40亩,主要栽种核桃和红苕;集体经济养鸡场一处,约15亩;以集体经济名义,租用村民耕地,发展高粱种植约20亩。现阶段,集体经济已有部分收入,具体如下表:

序号

项目

收入(元)

备注

1

红苕

10000

18年底红苕收入

2

2社鱼塘

1800

19年5月销售

合计

11800元

如果按照人均6元的标准,今年可以完成任务。但是如果按照每村3万元的标准,差距还很远。

三、19年增收计划

根据村实际情况,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增收。现对19年的集体经济收入进行预估,集体如下:

序号

项目

预估收入(元)

备注

1

8社鱼塘

2000

9月份前完成捕捞

2

鸡场

18000

对外承包或自养

3

高粱

2000

年底完成销售

4

红苕

10000

年底完成销售

合计

32000

所有收入指纯收入

要完成上述增收计划,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8社鱼塘的捕捞。由于近期是汛期,放水捕捞难度到,还需要做好鱼塘的防逃、村民的协调等工作,要提前谋划,做好规划。

二是鸡场的运营。经过前期的考察,鸡场目前考虑的有两种运营方式,一是对外承包的方式,村上指收取租金,而且该租金是纯收入,预估年租金为18000元。二是以村集体经济的名义运营。但这种方式风险较大,由于不是专业的养殖人员,养殖技术缺乏,同时还要承担养殖、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还需要扣除人工成本及养殖成本,要想完成年18000元的纯收入,难度很大。因此,建议对外承包。

三是加强集体经济高粱的管护。由于高粱的种植是采取租用村民的土地,以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名义种植。需要支付租地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等,预估每亩地的成本在600元左右。但目前高粱的涨势较差,要想高产难度较大,后期需要加强管护力度。

四是集体经济种植的红苕。目前红苕已经完成了栽种,后期的管护相对较少,主要是协调好销售工作。

四、明年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

除继续发展今年的产业外,2019年还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前做好谋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对鱼塘的投入。由于目前不能进行肥水养殖,因此鱼塘的养殖只能往生态鱼的方向发展,以质量来换数量。今年专门规划了3万元,用于集体经济鱼塘种苗及饲料的购买,发展三河村的生态鱼养殖。还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好生态鱼,提前做好销售工作。

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范文第3篇

20*年是我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精心谋划“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区紧紧围绕“破难题、打硬战”的要求,积极克服土地制约、能源趋紧等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克难攻坚,圆满地完成了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1.9亿元,增长13.8%;财政总收入15.03亿元,增长17.7%;工业总产值365.88亿元,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亿元,增长2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亿元,增长13.5%;外贸出口总额6.29亿美元,增长2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8698元,增长9.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188元,增长9.4%。;人口自然增长率4.8‰。

1、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规模企业增长强劲,全区规模以上企业63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16.6亿元,同比增长26.6%,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9.3%。20*年全区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8家,其中超3亿元企业6家,超15亿元1家。科技创新意识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不断壮大。新增部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6家,市级7家,累计拥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41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区现有部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6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3家,市级技术研发中心6家,累计拥有各级各类企业研发中心29家。实施技改项目50项,完成投资2.23亿元。品牌意识不断增强,新创省级名牌产品4个,市级名牌产品7个,市知名商标10只。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推进,入园的239家企业共有2*家企业已办理了供地手续,供地率达91%,进场率达102%。

制定了《*区物流发展规划》,做好*汽车城一期、*家具市场一期改建等专业市场建设,重点包装和推出肇山水库、瞿溪石岩屋旅游、泽雅旅游服务中心等一批三产招商项目。服务业对我区国民经济作用增强,20*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2.6亿元,增长16.5%,占GDP比重达到32.3%。金融实力不断增强,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4亿元,增长6.5%,贷款余额144.4亿元,增长9.2%。

出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编制《*经济开发区生态化改造规划》,实施循环经济“555行动计划”,抓好汇顺达工贸有限公司、美拉五金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城市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排污费等政策规定,积极制定节电、节水方面的分段制价格收费政策。

2、农业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扎实推进。

特色农业发展较好,花卉、蔬菜、畜牧、果茶等支柱产业继续壮大,杨梅、瓯柑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得到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进展,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壮大,全区已拥有农业龙头企业33家,其中大好大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部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市“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

积极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新建康庄公路60公里,完成6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全区共有20.6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参保率达到80%。落实二、三产返还用地,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年全区共落实二产返还用地(标准厂房)254.9亩,总建筑面积35.5万平方米,总投资3.76亿元;三产返还(安置房)692.7亩,总建筑面积80.4万平方米,总投资9.8亿元。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启动62个村庄整治,仙岩镇竹溪村、瞿溪镇河头村通过“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验收。

3、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加强。

20*年我区共安排重点工程20项,年度计划投资5.97亿元,完成投资6.4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中心区道路网、垃圾收集与处理系统、康庄工程、金州集团外贸生产基地等6项新建项目以及南塘大道(*大道-山根段)、西山西路二期改建工程、瞿溪河拓宽二期、区经济适用房梧田点等7项续建项目全额或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乐园入口道路、区电子政务工程和3座垃圾转运站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项目前期工作不断推进,20*年初确定前期工作计划27项,已完成计划目标18项。其中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西山南路接线工程等5个前期项目已完成规划论证,*城市中心区办公大楼项目已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森马集团、强强集团、大好大、瑞新、恒驰等企业的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已经省发改委批复,前垟排洪渠项目实施方案已经省发改委组织会审,并争取到国债资金400万元。

4、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

通过参加“哈洽会”、“浙洽会”等国内重大经贸活动,组办“情系*”等大型招商引资推介会,积极构建招商引资平台,实现合同利用外资6439万美元,增长103.8%,实际利用外资3522万美元,增长103.6%。引进内资项目7个,资金到位1.8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2.6%。外贸经营主体继续做大做强,56家企业取得出口经营权,累计达225家(不包括外资企业)。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文化大区建设。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3.3%,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5%,创建市级教育强镇1个,创建省三级重点中学2所。设立了农村教育专项资金,农村教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解决了全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3.2万人。科技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20*年共确定工业、农业、科技合作等区级科技计划项目39项。获准市级以上科技立项68项,其中包括部级项目14项,省级项目27项,市级27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736.5万元。社会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全区共有3485户(9310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2%和100%。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价格监测预警等机制建设不断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南湖废塑料加工业整治通过市级验收。人才队伍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顺利推进。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顺利完成。

完成“十一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18个,同时还将课题有关思路、内容融入到“十一五”规划当中去。编制了“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库,把项目作为“十一五”规划实施的一个重要载体,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促发展。项目库共有项目121项,总投资354亿元。其中实施项目71项,总投资291亿元;争取实施项目50项,总投资63亿元。在“十一五”规划课题和思路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一年的努力,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编制。同时,我们还积极督促教育、经贸、科技等有关专业部门做好行业(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总的来看,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受土地资源和土地指标制约,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空间有限、后劲不足,对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压力。二是“低、小、散”问题仍然突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三是我区服务业发展滞后,行业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扶持服务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亟待出台。四是二、三产返还指标难落实、征地和拆迁政策处理难度加大。

二、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年是我区全力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和文化大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突出统筹协调,强化要素支撑,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轻工强区、商贸新区、文化大区和山水城区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

20*年建议预期调控目标如下:

----生产总值149.5亿元,增长13.5%

----工业总产值419亿元,增长14.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8亿元,增长15.5%

----财政总收入17亿元,增长13.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亿元,增长13%

----外贸出口总额7.3亿美元,增长16%

----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2*00元,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增长1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

为确保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以实施“12345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一是抓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重点抓好239家入园企业的建设率和投产率,确保企业早建设、早投产、早出效益。同时要做好园区的道路、桥梁、给排水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优化园区投资环境。重视工业园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工业园区准入条件,抬高入园“门槛”,确保工业园区企业向新兴行业、高新技术行业、重点外商投资项目倾斜。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相关部门要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是着力做好经济结构调整。要进一步完善《*区当前优先发展的工业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导向目录》和《*区落后生产工艺和产品淘汰目录》,重点支持鼓励优先发展产业,清理、整顿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方式落后、高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生产项目和企业。要抓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对列入市级大企业集团培育的5家企业和列入区级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的10家企业,在技术改造、品牌建设、资金支持和用地安排等方面要加大扶持。要积极做好森马、恒驰、瑞新、大好大等企业的重大工业项目跟踪服务,争取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同时,要积极扶持和培育一批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

三是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根据我区产业特点,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鞋革、服装、锁具、眼镜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大企业、大集团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争创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5家。计划实施技改项目50项,技改总投资2.5亿元。同时要积极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帮助企业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四是抓品牌培育。结合当前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时机,重点培育汽摩配、智能化仪器、包装机械、轻工设备等产业品牌。深入开展“百家争名牌,千家创品牌”活动,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商标和名牌产品,争取在部级、省级品牌创建上取得新突破。20*年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1-2个,省级名牌1个。

五是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要在20*年已建6.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的基础上,加快启动瞿溪、郭溪、梧田等镇(街道)的标准厂房建设,同时要积极利用现有的废弃地、边角地、控制地建设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缓解当前企业用地难问题。

2、以项目前期为基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要抓好一批三产项目的前期工作。要选好一批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解决就业、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产项目。重点包装和推出一批房地产项目、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争取有关项目列入省级重点工程;深化细化中心区大酒店、中心区步行街、中心区医院、肇山水库、瞿溪石岩屋旅游度假服务中心、仙岩四星级大酒店、泽雅旅游服务中心、吹台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并积极做好项目推介,争取项目落地;以新火车站和*中心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潘桥现代物流园区和周边配送中心的前期工作,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科学规划物流园区基本功能区和建设布局,做大做强我区商贸物流业。

二要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力度。加快大西洋购物中心、*汽车城二期、*家具市场和*装饰材料市场改扩建等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集聚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三是积极发展房地产业。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开发趋缓的现状,要根据《*市山坡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好我区低丘缓坡的开发建设,做好有关房地产项目的前期包装工作。抓紧商住房地块的“招、拍、挂”工作,力争早开发、早建设。今年重点启动区经济适用房、梧田龙霞路南华小区二期、梧田霞王豪景花园、茶山梅园新村二期、西山南路8号地块(安置房)等地块的开发建设,切实改善我区人居环境。

四是拓展服务业领域,积极发展信息、科教、中介服务、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新兴服务业。

3、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按照“规模调大、品质调优、突出特色”的要求,重点发展花卉、蔬菜、畜禽等都市型现代效益农业。进一步加快培育区域特色农业产业,继续提升杨梅、瓯柑、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依托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加快300亩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加工企业入园。

二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千百工程”和“康庄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农村道路、供电、供水、信息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全年计划建设标准化路基35公里,,硬化路面35公里。全面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加大对泽雅等欠发达乡镇的扶助力度和政策倾斜,做好“下山脱贫、帮扶结对”工作。推进农民劳动力就业培训,全面启动10万农民的培训计划,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三是做好村容村貌整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旧城和旧村改造。今年要积极推进梧田塘西村、新桥西湖村、娄桥东风村等4个示范村和20个整治村建设。

4、以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进一步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力争在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在引资的数量上有所突破。编制好我区对外招商引资项目库,推出几个条件较成熟、有特色、有亮点的招商引资项目,进行大力宣传和推介,并做好跟踪服务。深挖土地资源,对经济开发区近370多亩的配套公建用地,要抓紧做好项目包装。今年计划合同外资8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00万美元,内资任务2亿元。二是在引资的质量上有所突破。改变招商引资方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引进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利用企业闲置厂房“退二进三”,积极寻求“零土地招商”。三是在引资领域上有所突破。要跳出过去招商引资局限于制造业、旅游业的圈子,积极向文化、体育、水利、燃气等产业拓展。同时要把民营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对象,通过股权转让、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合资、合作,实现“民外对接,民外合壁”。

要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一是要规范贸易行为,扩大出口规模。要吸取*企业多次发生国际贸易争端的教训,规范出口企业的贸易行为,通过正当渠道寻找出口途径,降低出口贸易风险。二是做大做强外贸出口主体。要制订相应的政策扶持措施,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外贸龙头骨干企业。

5、以建设“现代化新城区”为契机,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建设一批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建设项目。今年初步拟定区重点工程项目26项,年度计划投资11.7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5项,年度计划投资5.34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投资3930万元),分别为:南塘大道(*大道-山根,)年度计划投资1亿元;*市西向排洪工程*段,年度计划投资4500万元;西山西路西段改造工程,年度计划投资4000万元;中心区核心地块道路网,年度计划投资3000万元;*区瞿溪河拓宽二期工程,年度计划投资4000万元;潘桥校网调整,年度计划投资1880万元;垃圾收集与处理系统,年度计划投资1200万元;泽雅镇给排水排污工程,年度计划投资200万元;仙河公路二期,年度计划投资600万元;*区经济适用住房梧田点,年度计划投资3000万元;经济开发区标准厂房,年度计划投资3000万元;*汽车城二期,年度计划投资1000万元;*金州集团外贸实业公司生产线项目,年度计划投资8000万元;*阿外楼生态旅游渡假大酒店,年度计划投资6000万元;大西洋购物中心,年度计划投资3000万元。

新建项目11项,年度计划投资6.36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投资1900万元),分别为:甬台温铁路*段,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温福铁路*段,年度计划投资3000万元;南塘大道仙岩段,年度计划投资3000万元;*市铁路新客站站前区河道改造工程,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新行政管理大楼,年度计划投资3000万元;法院审判大楼一期,年度计划投资2000万元;任岩松中学迁建工程,年度计划投资2700万元;高桐公路临时接线及老路改造,年度计划投资800万元;郭溪前垟排洪渠,年度计划投资1300万元;强强集团有限公司精品机械锁与智能电子锁生产线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000万元;*家具市场一区改扩建工程,年度计划投资7762万元。

前期项目23项,分别为:*物流综合基地、行政中心区审批中心、区人民大会堂(多功能组合)、火车站广场,停车场及仓储、*区经济适用住房瞿溪点,娄桥点、郭溪中学一期工程、*六十一中学、*市忠义学校一期、火车站陈焦路、火车站站东,站西及站南路、*大道改建工程、西山南路改建工程、茶白公路拓宽工程、*区检察院大楼、*区公安局大楼、南白象一小、周岙溪小流域综合治理、*市禽蛋市场改建项目、*装饰材料市场改建项目、森马集团有限公司年产3000万件休闲服生产线项目、恒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年生产50万套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及刹车片项目、瑞新皮革有限公司新建软件家私制造项目、大好大食品有限公司休闲食品和饮料生产线项目。

6、以“文化大区”建设为目标,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统筹发展。

进一步推进“科技强区”建设,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今年争取实施100项科研项目,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争取做好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潘桥、郭溪、丽岙、南白象的校网调整;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扩面工程”和“爱心营养餐”工程,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书读”、“读好书”。积极实施健康保障工程,做好霍乱、肺结核、禽流感等重大疾病和疫情的预防和控制。认真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新建体育健身苑点10个。加大生态区建设力度,重点做好泽雅废塑料洗涤业的治理整顿和慈湖废塑料洗涤业治理的成果巩固;进一步加强文明城市创建,抓好南片污水处理、垃圾转运站等设施建设,加强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整治,着力改善区域环境。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社区福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失业保险等为基础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的建设,争取100%行政村和80%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根据出台的《*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抓好一批示范工程。鼓励和支持企业抓好清洁生产,抓好浙江大好大食品有限公司、*市联丰皮塑有限公司、*新韩光学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清洁生产试点示范工作。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做好五金、废塑料、鞋革等废弃物产生量大的重点行业监管,提高废渣、废气、废水的综合利用水平。

7、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载体,开创发展改革工作新局面。

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集团;会计;职责

成立于1878年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煤炭生产销售为主,同时兼营焦炭化工、建筑施工、机械制造、火力发电、物流贸易等业务。现有所属会计单位62个,职工人数78万人。2008年末资产总额3244亿元,煤炭产基3286万吨,洗精煤产量772万吨,全年营业收入实现3345亿元,实现利税26.2亿元;在全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291位,在全国煤炭工业100强中名列第15位,在企业集团纳税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143位、煤炭行业第12位、河北省第3位。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至今三十多年里,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原来的工厂式局矿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公司治理模1式;由原来的唐山百里矿区扩展到河北、内蒙、新疆地区;由原来的煤炭生产领域延伸扩展到煤电、煤路港、煤焦化、现代物流等多元化产业。各项经济指标更是突飞猛进:2008年资产总额比1978年增长21.5倍;营业收入比1978年增长56.5倍;煤炭产量比1978年增长52.8%洗精煤产量比1978年增长17%:利税总额比1978年增长40.4倍。

三十多年来,伴随企业的腾飞,开滦的财会队伍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百年老矿的基业长青与不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从经济形态、企业目标与会计职能的角度,可以将其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以产量为中心与核算型会计

从1978年到1984年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开滦矿务局是国家计划单位,仍为工厂制的局矿管理体制,实行以生产为中心的人、财、物、产、供、销的统一计划管理,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

在此期间,财会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会计核算,主要工作是记账、算账、报账,要求日清月结、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账款相符,结账后检查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

到1984年底,经济迟滞、产量下降、效益下滑成为显著特点:资产总额171亿元,比1978年增长18.8%;销售收入7.4亿元,比1978年增长268%;煤炭产量1614万吨,比1978下降24.9%;洗精煤产量609万吨,比1978年下降7.6%;利税总额0.2亿元,比1978年下降72.9%。

二、行业总承包·扭亏脱困与管理型会计

从1985年到1999年间,全国煤炭行业先后实行了两轮投入产出总承包。在承包期内,煤炭部下达给企业的产量计划不变、利润(或亏损)计划不变、经济效益计划不变。

在投入产出总承包的15年中,开滦经历了由盈到亏、扭亏为盈的巨大变化,完成了以生产为中心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转型。1994年提前两年结束了连续8年的亏损局面。1999年底,开滦矿务局转制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在此期间,开滦财会系统进入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过程:建立了由总会计师领导的、以财务部门为主体,联合计划、生产、技术、供销、劳资等部门共同参与的成本盈亏计划管理体系和资金计划管理体系,全面开展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活动;持续推动以增产增收、节约节支为主要内容的“双增双节”活动;在各矿厂层面创造性地实行了“煤炭生产、多种经营、生活后勤”三条线和“综合管理机构”的“三加一”财务核算与管理体系;在矿厂内的区科层面实行了“模拟法人运转、资金分灶吃饭”的经济运行模式。

到1999年底,企业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资产总额达到86 7亿元,比1985年增长3.4倍;营业收入达到34.7亿元,比1985年增长29倍;煤炭产量达到2.030万吨,比1985年增长21%;精煤产量386万吨,比1985年下降32.4%;利税总额3.1亿元,比1985年增长4倍。

三、市场经济·企业价值最大化与风险防范型会计

从2000年到2008年,开滦真正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2001年8月集团财务部制定完成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确定了“调整、转型、做精、做强”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把开滦建设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管理科学、面向两个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国内一流的‘四跨’型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规划了“到2010年,总资产达到200亿元,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净资产收益率达到5%,职工年均收八达到30 000元”的效益目标。

得益于开滦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敢为人先的勇气、矢志不渝的奋斗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到2007年底,集团发展战略规划的各项效益目标已提前完成:总资产达到239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57亿元,实现利税19.8亿元,职工年均收入达到30.518元。

在此期间,开滦财会系统进入了由管理型向风险防范型的转变过程:

(一)制定并实施财务战略

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撑开滦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集团财务部于2007年12月制定完成了包括“一个总体目标、四大总体思路、十二大具体战略”等内容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战略》,并报经集团黄事会批准;在2007年12月14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经营与财务战略管理高层论坛”上,《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战略》荣获“2007年度财务战略管理成果”奖。

“倾全集团之力。全面实施财务战略”成为2008年开滦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董事长专题部署实施要求,总经理亲自作实施动员报告,党委理论中心组进行专题学习研究,成立总经理为组长的财务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印发“实施规划”,下达“2008年重点实施措施”,制定“财务战略评价与调整办法”,建立并实行了财务战略实施工作月度调度例会制度;建立并实行了财务战略实施工作年度考核评价制度;各二级公司和总部相关责任部门分别制定了“财务战略实施方案”,并将其有序推进落实。

财务战略实施一年多来,取得了积极效果:集团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对财务战略必要性的认识空前提高;财务管理在集团公司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取得了实质进展。

(二)构建财务集中管控体系

2005年3月28日,开滦集团党政会议决定:用二到三年时间,建成以管资金为核心、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程序合理、运转科学的集团公司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到2007年底,包括8个有机自成部分的开滦集团财务集中管控体系基本建成:1、核心是管钱。组建了集团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及蔚州矿业资金结算分中心、能源化工 股份资金结算分中心并相继全面运行,实现了全集团公司资金统一收付、统一对外融资,有效提高了资金运营及使用效益。2、手段是管人。制定并实施《开滦集团公司财务负责人管理实施细则》,在集团公司和各二级公司配备总会计师,在规模较大的三级公司任命总会计师,实行财务机构负责人下管一级办法;明确了各级财务负责人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并实行了半年工作述职及年度考核评价制度。3、关键是防风险。建立健全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制定并实施了《开滦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办法》:落实了财务风险管理的6项责任。明确了财务风险管理的6个流程,建立了定量的财务风险基准值指标体系,实现了按季度分别向二级公司领导层和集团公司董事会提交《财务风险分析报告》。4、根本是统一财会政策。修订完善集团公司财务规章制度并辑印成册,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开滦集团公司实施细则》,每年初印发《开滦集团公司财务政策》。5、平台是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了全集团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均纳入全面预算管理并以现金预算为核心统领各专项预算;做到了在年底前即完成下年度预算的编制批复;实行了按月调度预算执行情况、按季向董事会提交《企业运营分析报告》;采取了及时调控预算执行偏差、确保预算滚动平衡的办法措施;将预算监控指标与集团年度绩效考核相链接并实现了与薪酬挂钩。6、基础是管会计报告。全面实施“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现集团内会计信息生成及处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强化账目、账户管理及会计与业务、统计等衔接控制,落实会计信息真实责任制,保障法定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围绕企业重点工作、领导重大决策、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等,充分发挥管理会计报告的功能。7、保障是监督检查。落实财会人员的岗位监督职责;针对关键控制环节及流程、重点工作及规章制度、存在问题及解决情况,开展年度财务会计工作大检查,并通报问题、建章立制,使其不断完善和提高。8、支撑是考核评价。组织开展年度财会系统创优争先评比表彰活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专项考核评比工作;将精神鼓励与物质奖罚相结合,促进财会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三)建设一流财会团队

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是开滦集团财会队伍建设持之以恒的目标。为此:1、在廉洁自律方面:制定《开滦集团公司财务系统廉洁从业规范》并教育、督导全体财会人员模范遵守;邀请市检察院领导举办财务系统廉政教育报告会;利用反面典型,做到警钟常鸣。2、在打造执行力方面:每年初制发《年度财务会计工作指导意见》及《落实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每月初召开“财会工作例会”,分析工作、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布置任务;每半年开展集团财务部主任和二级公司总会计师工作述职以及集团财务部各科长工作述职,推动工作计划的落实。3、在政策研究方面:针对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立足于解决集团公司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全集团财会系统开展调查和政策研究工作,并按年度辑印《开滦集团财会系统政策研究成果报告》。4、在创建学习型队伍方面:制定并执行《关于创建学习型财会队伍的意见》,实施年度全员培训、职称上档、学历升级、任职门槛提高工程;先后举办“开滦集团会计制度实施细则电视大赛”、“开滦集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知识竞赛”和“开滦集团财务战略知识竞赛”;创办《开滦财税信息》,搭建业务学习交流平台;制发《开滦集团财会人员岗位轮换办法》,推动岗位成才和综合素质提高。5、在全员定岗定责方面:明确每一名财会人员的岗位名称、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并制定“岗位职责明细表”,并以财务机构为单位单独装订成册,作为培训、任职、理顺流程、工作考核的标准,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奠定基础。

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化机制;集体耕作制;计划配置机制

一、计划体制的确立及其特征

(一)计划体制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后所确立的计划体制,并非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原始构思,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国情的一种“独立自主”的选择,一方面,它脱胎于1940年后在陕甘宁边区形成的“延安模式”,这种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保障了战时供给,可谓“居功至伟”;另一方面,建国初期政权未稳,延续这种战时体制是必要的,从制度实施成本角度看也是最经济的。因此,计划体制在中国的确立,有着特殊的政治和社会背景,符合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原理。

(二)计划体制的功能与特征

为了应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封堵策略”以及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独立自主,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新中国建国伊始就确立了“赶超战略”。然而,在一个发展水平低、资源和资本极度缺乏的国家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首先意味着要利用一种“非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或行政命令,有效集中资源并向重工业倾斜,这就要压缩其他产业的发展空间;其次,计划体制通过“统收统购”等政策机制,人为压低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形成“价格倒挂”;再次,为了实现资源的计划配置目标,国家成立了国有企业和,这就必然牺牲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利益。由此,为了贯彻“赶超战略”,国家确立了由宏观政策体系、资源配置和微观经营机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计划体制,而这三个子体系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

(三)计划体制决定了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方式

从制度构成要素上看,集体耕作制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产权的多级控制性、产权的不可交易性以及产权支配的内部随意性。其中,产权的不可交易性对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的影响最大:首先,之间不允许土地产权的交易,农地不能在横向组织间买卖、租赁、赠予,它只能在纵向组织间由行政命令进行调配;其次,劳动的自由流动更为困难。严格的城乡隔离制度(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禁止其他非集体和公有制的经济组织存在制度阻止了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劳动者本人或者它所属的经济组织――均几乎没有劳动的转让权和处置权;再次,作为生产必须的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机具、耕畜、农药等都属于国家统购统销的物资,每年根据种植计划进行指定采购,几乎不能流动或者说很难自由买卖。

二、计划机制的弊端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考量一个经济制度的优劣,主要从信息传递和处理能力、激励机制和实施效应三个方面入手。从制度绩效看,计划体制在短期内发挥了其优势,但其借助于“大一统”的产权安排和政治运动来发展经济的做法,不但没有促进农业的迅速发展,也未能减少交易费用,反而在实施过程中增加了制度成本和风险,最终不得不接受盲目急进所酝酿的恶果。

(一)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息来反映供求关系,并通过价格信息来调节生产和流通,从而实现供求之间的基本平衡。在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除非特殊情况,政府一般无需介入。在计划体制下,价格机制不再发挥作用,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主要依靠中央机构。当信息流呈几何级数递增,最终超出政府信息处理能力的极限后,就必然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市场供求难以平衡。因此,在供求信息处理上,计划体制无疑是一种“计算机乌托邦”。

为了按计划配置稀缺资源和监督计划执行,产生了纵向管理系统和地方行政管理体系的交叉,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便为争投资、争物资的关系所替代。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机构难以获取准确信息,因此其制定的计划往往变成一种“事后调整”。同时,由于价格机制失去作用,供求往往难以平衡,中央政府只能利用各种直接、间接补贴(预算软约束)乃至行政指令等手段来进行事后调整,因此所有经济部门都在非均衡价格水平上进行生产。但是,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部门为重工业提供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受价格波及效应较强,因而往往处在不利计算价格状态下。

(二)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

在计划体制下,农产品价格陷阱的损失主要由农业和农民承担,而得益者则是工业和城市居民。舒尔茨批评到,为了完成工业化积累,国家任意压低农产品价格,甚至强制农民交出农产品,其结果必然是“极大地损害了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经济刺激。”一方面,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产品实行强制性“统购统销”,在其后30多年里,农产品市场调节机制基本丧失,致使工农业产品比价长期失衡。(1)在“统购统销”政策体系下,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低且收购比重大,如1978年高峰时期粮食收购比例高达94.4%,农业承受的压力和损失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有意抬高工业产品价格,使农产品相对价格或相对价格指数下降,以此向工业转移农业剩余,由此产生“农产品价格陷阱”。从表2可知,我国工农业产品比价自1951年开始明显失衡,两者交换价格差(即“剪刀差”)为92.1%,而后逐渐缩小。

据测算,从1952年以来,我国通过农业税和“剪刀差”等途径向工业提供了1.3万亿元巨额积累。这种农业剩余的转移在建国初期是必要的,但长期不变地实施这样的价格策略,除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外,也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

集体耕作制借助于“大一统”的产权安排和政治运动来发展农村经济的做法,不但未能减少交易费用,反而在实施过程中增加了制度成本和风险。科内尔指出,集体耕作制是一种“短缺”的经济发展方式,由于取消了市场经济机制,价格、货币和利润的作用相当微弱,农地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指令性计划机制,表现为高度集中化、垂直等级管理和非价格信号,而这种机制所造就的必然是“短缺经济”。

在激励机制上,计划体制是极其低效的:其一,仅仅依靠国家意志和政治图景,没有任何经济依据就剥夺农民的土地产权和生产资料,其负面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使传统农户经营的优势完全丧失,由于无法实现劳动的充分计量和合理报酬,也就无法避免社员普遍性的消极怠工,造成了劳动力的极大浪费;其三,在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同时,持续高比例的定额收购计划使绝大部分农业剩余被国家占有,农民和管理者的生产积极性均受到严重压制。从农业产值增长看,除了1952年至1957年之间农业总要素生产有小幅上升以外,1983年以前的集体耕作制生产率明显低于1952年个体农业生产水平。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不得不依靠“阶级斗争”等意识形态做法来提高生产效率,结果造成“愈穷愈斗、愈斗愈穷”的恶性循环,制度摩擦成本不断增大。

三、农村改革的市场化取向

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都必须依靠农村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全球低收入国家千百万小农及其雇佣劳动者的未来命运,取决于能否改善它们进入良好的市场的可能性。”70年代末以来的农村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其精髓就在于市场化取向,改革正是沿着冲破和统购统销这两个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体制因素,使农村逐步从传统计划体制束缚下摆脱出来这一内在逻辑向前推进的。

依据科斯的理论,当交易费用不为零时,资源配置方式(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状况是否最优紧密相关。在一定条件下,总有一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交易费用是最低的,于是便有了资源配置方式选择的根据。总之,离开对交易费用大小的判断,无法说明各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劣问题。建立计划经济制度暗含了这样三个前提假设:(1)零交易费用假设;(2)利他人假设;(3)人类理性天赋差异假设。显然,这三个假设是无法成立的,其虚伪性已被证明。实际上,计划体制有着先天的致命缺陷,当其所依存的政治和社会因素消失或弱化之后,其衰落就是不可避免的了。1978年之后,国内外经济学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否定计划经济的观点和思路,而实行市场机制的论点逐渐得到了高层的重视和认可。

现代经济学认为,市场和政府在资源配置中是一种相互替代的关系,鉴于市场配置资源效率高而成本低,当市场机制能够正常运转时,政府就没有必要介入或替代;只有出现市场失灵的情况,或市场调节在产权结构明晰、合理的状态下仍无法使其运行成本低于计划调节的运行成本时,后者才有出现的必要。因此,农村改革的创新在微观经营机制上的产权调整及资源的非农化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的逻辑势必要求政府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始终是不断减少政府计划份额,增加市场幅度。

参考文献:

[1]郭剑雄.二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0.

[2]林毅夫.中国人过去是怎样养活自己的--中国粮食生产回顾与前瞻(上)[J].中国经贸导刊,1998(14).

[3]施威、蔡玉叶.1978年以来农业制度变迁的动因研究:以苏南为例[J].黑龙江史志,2014(5).

[4]谢明干.一个世纪的经济学大论战[J].?百年潮,2006(5).

[5]施威、张璇.中国农业科教体系演变、绩效与未来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4(12).

[6]罗纳德・科斯.社会成本问题[A].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

[7]施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创新及其绩效表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3).

[8]亚诺什・科内尔.短缺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3.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