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学差异分析

统计学差异分析

统计学差异分析

统计学差异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学习; 学习成效; 性别差异; 统计分析;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网络学习是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手段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学习全新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1]学界对网络学习内涵的理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学习包括一切基于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资源进行的教学活动。狭义的网络学习则指利用网络或其他数字化资源,对某一门特定课程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本文的网络学习取其狭义内涵,专指成人学习者在网络教育机构注册后按照其教学计划开展的有规律、有组织、有步骤并能取得学历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将有助于制定分别适合男女生的网络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整体成效,提升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学习成效

学习成效是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学习结果与实现这一结果所付出的学习成本之比,即单位学习成本的综合学习结果。[2]相应地,网络学习成效则是学生参加网络学院的系统学习后,所取得的学习结果与实现这一学习结果所付出的学习成本之比。对网络学习成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王昭君通过文献分析后提出影响网络学习成效的四大关键要素:学生特性、网络课程特性、学习平台特性和教学互动;[3]何字娟、李爽在借鉴已有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用四元远程学习者特征(人口学维度、支持性维度、心理维度和策略维度)分析网络学习成效的影响因素;[4]而张家华、张剑平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网络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习者、教学者、网络课程及学习环境。[5]可见,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影响网络学习成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就是“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人的内部因素,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策略等;外因是人以外的所有因素,包括教师、平台、课程、互动、环境、情境等。

同一网络学院的学生,网络学习的条件一样,影响网络学习成效的因素便主要是内因。对男女生而言,若网络学习成效存在差异,则应是由性别及其心理学、社会学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男女生心理学方面的差异包含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是人的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分析判断力、创造力及应变力等。非智力则指智力以外的心理能力,具体包括倾向性(兴趣、态度、动机、需要、归因等)、情感(信仰、世界观等)、意志力(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等)、调节力(情绪调节、环境适应等)、气质、性格和情绪等。社会学方面的差异主要是性别偏见、学习策略引起的差异。

对网络学习成效的评估,Moore(穆尔)和Thompson(汤普森)曾指出:基于双向交互通信的远程教学,其成效只有通过学习成就、师生态度以及投资与回报来衡量时,其评估结果才是有效的。[6]这一观点基本得到国外学界的认同。美国教师联盟探究了近10年有关远程教学成效的研究,得出评估远程教学成效的三个方面:①学生学习成绩,包括期末成绩和平时测验成绩;②学生对网络学习的态度;③学生对网络教育的满意程度。台湾洪明洲认为,评估网络学习成效,特别针对具体学习效果时,应包括客观的学习效果与主观的学习收获。客观的学习效果包括测验成绩、完成进度时间、学期分数等;主观的学习收获包括学习满足、成就、偏好等。[7]王昭君在认真查阅、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比较了很多研究者及机构的网络学习成效评估指标,得出大多数研究者网络学习成效的评估指标基本一致,一般包含学生主观感受(如学习满意度等)和客观表现(如期末成绩等)。[8]黄天慧、郑勤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大多数研究者在关于远程学习绩效评估指标方面的研究基本一致,倾向于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对学习的满意度来衡量数字化学习绩效。[9]评估网络学习成效,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成效进行统计分析、作出价值判断,是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对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成绩就是学习所取得的成就、收获,它是衡量学习者学习行为综合结果的指标之一。在网络教育中,学习成绩也叫总评成绩,包括期末成绩、作业成绩和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0%、20%和10%。期末成绩是学生学习完一门课程后,参加总结性考核的成绩;作业成绩是老师布置的、让学生课后完成的学习任务的成绩;平时成绩是学生学习过程积极程度的评价。本研究以学生的网络学习成绩为指标,对其性别差异进行统计与分析,找出性别影响网络学习成绩的缘由与规律,提出一些提高网络学习成效的建议及对策。

二、统计结果

(一)研究对象及问题

本文以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4年秋季、2005年春季及2005年秋季入学并已毕业的专升本计算机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其中男生335人,女生54人。期末成绩来源于该学院教学教务管理平台的数据库(截止日期为2010年10月)。由于该学院采用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5年,本文将对调研对象学习年限内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学习成效的性别差异,进而分析性别对学习成效的影响。

(二)课程成绩的统计结果

统计学差异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微积分;SPSS软件;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49-02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举措,对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具有重大的贡献。但是独立学院入学的新生与本部大学的学生相比数学基础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微积分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素养,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并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方法,并对专业课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及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教学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就很有必要。

为研究独立学院的微积分课程学习成绩总体情况,以及不同性别,不同的学院,不同教师所带班级的成绩是否有明显差异,我们不同系里各抽取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本分析研究成果对于学院教学资源的配置,对不同学院,不同性别的学生采用不用的教学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一、原理及分析方法。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统计软件是世界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它拥有强有力的数据管理能力,强大统计图形和制表功能,且拥有专业级的统计分析功能。SPSS还提供一个初级用户易于学习和掌握的统计分析的用户界面,简单的菜单和交互式对话框使得复杂的分析变得简便,直观,是我们进行统计分析的理想工具。在本文中,主要使用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功能处理抽样所得的数据。

二、数据抽样

由于我院学习微积分课程的学生较多,如果对所有学生的成绩进行普查整理,会加大工作难度,因此采用抽样的方法进行数据调查。今选取学院2011级第二学期的微积分成绩作为本次统计分析的数据,本次抽取四个教学系,七位教师所带12个班级共569个学生成绩。

三、抽样学生的基本统计分析

基本描述统计量包括平均值,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偏度,峰度,统计结果见表1。

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学生的平均成绩75.95,标准差14.637,样本方差214.241,偏度-1.109,峰度2.287,可见学生成绩分布不是正态分布,呈负偏态分布,也就是成绩低于平均值的人数比高于平均值得人数要少。

分析和总结学生成绩的呈偏负态分布的原因,我们知道大学期末考试一种合格水平考试,它不同于选拨性考试,它的目的在于考核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不要求学生的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反而希望呈现偏负态分布。再者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在期末考试之前,任课教师都会学生做大量的模拟练习,认真辅导。教师在命题时,也会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题目会出的相对比较简单,从而导致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成绩普遍偏高。

四、参数检验――检验分析学生的性别对学生的成绩是否有显著影响

结果表明男女的平均成绩分别为70.16和79.14,标准差分别为17.855和11.345,均值误差为1.256和0.592。在检验男女生成绩两总体方程是否相同的检验值为33.906,其相伴概率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男女生成绩方差相等的假设,可以认为男女生成绩的方差有显著性差异,从方差不相等时T检验的结果(第二行),T统计量观测值对应的双尾概率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男女生平均成绩相等的假设,也就是说男女生的平均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上面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生的成绩远高于男生的成绩,且比男生的成绩稳定。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财经类独立学院在争夺优秀生源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优秀男生方面的情况更为突出。其次男生在心里发育的成熟度滞后于女生,更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容易产生浮躁心态。男生在学习方面缺乏自控能力且不够努力,而女生在学习方面比男生更加努力和坚持,成绩明显高于男生。

五、单因素方差分析

1.检验不同教学系之间学生的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方差齐性检验的Levene统计量为0.981,所对应的P值为0.401,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认为各个系总体方差是相等的。

从方差分析表可以看,方差检验的F值为3.921,相伴概率0.009,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则拒绝各系学生成绩无显著性差异的假设,也就是说四个教学系中至少有一个教学系的成绩与其他教学系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从S-N-K法多重比较的结果看到:工商系、国贸系、金融系三个教学系之间,其学生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会计、金融两个教学系之间,其学生成绩无显著性差异。而会计系学生平均成绩与国贸、工商系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分析造成系别之间学生成绩之间差异的原因,作为财经类独立学院,学院在会计、金融两个大方向的实力较强,且会计和金融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使得大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填报会计、金融专业,因此造成在大一的数学课程学习中,这两个教学系的成绩要好于其他系的成绩。

2.检验教师所带班级之间学生的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方差齐性检验的Levene统计量为0.613,所对应的P值为0.720,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可认为不同教师所带班级总体方差是相等的。

从方差分析表可以看,方差检验的F值为4.177,相伴概率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拒绝各个教师所带班级学生成绩无显著性差异的假设,即七个教师中至少有一个教师所带班级的成绩与其他教师所带班级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通过S-N-K多重比较可得,徐老师所带班级的平均成绩与其他老师所带班级的平均成绩有显著性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徐老师在该学期所带的这个班是与其他班级合班上课,人数较多,其他老师所带的班级都是单班上课,人数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大班教学的效果没有小班教学的效果好。

六、结论

在上述分析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利用SPSS软件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是非常简单易行的,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女生的成绩比男生的成绩要好,并且稳定,因此在对待不同性别的学生上,加强对男生学习的管理。不同的教学系之间,会计系的学生成绩要显著的高于其他教学系的成绩,说明不同专业的招生的情况对学生成绩有显著的影响。在不同教师之间,由于个别教师大班合班上课,造成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之间的成绩有显著差异。因此为了加强课堂的教学管理,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建议数学课程尽量安排小班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力宾,顾光同.多元统计分析:模型、案例及SPSS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陆小华,付申,李媛媛.2003-2004学年高等数学成绩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4(18).

统计学差异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对比分析;病历;质控水平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71-02

病历质量一直都是反映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方面,如何保障和提高病历质量也一直是每个医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每一份病房病历在出科前质控员都要进行检查,因此把好出科前病历质量关是确保终末病历质量的重要关口,所以质控员的病历质控水平直接影响终末病历的质量。那么如何提高质控员病历质控水平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医务科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申请院级课题,希望通过课题的实施,依据统计学数据结论说明课题方法能有效提高质控员病历质控水平,保障病历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和方法

每月病案室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终末病历随机抽取8份,1个病房1份,医务科和八位病房质控员逐一对8份病历进行检查,即每份病历都经过医务科和每位质控员的检查,每月进行病历检查得分差异原因对比分析研讨会,历经1年时间,最终选取研讨会前后两个月每份病历医务科得分与质控员病历评分均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对比。

1.2 样本病历纳入标准:

上个月每个病房符合优势病种的出院病历,患者年龄在70±10,住院时间1周以上,除外抢救病历和死亡病历。

1.3 病历检查标准

全部采用《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2010年版)》及《北京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指南》进行病历检查。

1.4 统计分析

应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录入,均以=0.05作为检验标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应用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同一份病历质控员检查平均分与医务科检查得分差值见表1。从表1分析看出,差值原因分析研讨会前后两组样本个数均为n=8, ±S分别等于4.97±1.81、3.62±1.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差值原因分析研讨会前后质控员病历检查平均分与医务科检查得分差异显著变小,质控员病历质控水平显著提高。

表1 同一份病历质控员检查平均分与医务科检查得分差值比较(单位:分)

组别 第一份 第二份 第三份 第四份 第五份 第六份 第七份 第八份

差值原因分析研讨前 3.71 5.19 1.88 8.5 5.38 6.13 3.94 5.06

差值原因分析研讨后 2.84 4.17 1.90 4.5 4.0 5.3 4.0 2.3

2.2 研讨前后每份病历得分最大差值见表2。从表2分析看出,两组样本个数均为n=8,±S分别等于9.38±1.51、6.38±1.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差值原因分析研讨会前后同一份病历所有检查者打分最大差值显著变小,质控水平逐渐接近。

2.3 差值原因分析研讨前后病历首页部分出现错误项目病历份数比例比较见表3。从图表3 可以看出,两组样本个数均为n=8, ±S分别等于32.14±23.78、8.93±9.4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研讨前后病历首页部分出现错误项目病历份数比例显著减少。

2.4 差值原因分析研讨前后入院记录部分出现错误项目病历份数比例比较见表4。从图表4 可以看出,两组样本个数均为n=8, ±S分别等于41.01±17.25、23.21±19.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研讨前后入院记录部分出现错误项目病历份数比例显著减少。

2.5 差值原因分析研讨前后首次病程记录部分出现错误项目病历份数比例比较见表5。从图表5 可以看出,两组样本个数均为n=8, ±S分别等于26.07±14.88、17.19±17.6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研讨前后首次病程记录部分出现错误项目病历份数比例显著减少。

2.6 差值原因分析研讨前后病程记录部分出现错误项目病历份数比例比较见表6。从图表6 可以看出,两组样本个数均为n=8, ±S分别等于39.28±28.34、23.44±23.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研讨前后病程记录部分出现错误项目病历份数比例显著减少。

2.7 差值原因分析研讨前后病历其他部分出现错误项目病历份数比例比较见表7。从图表7可以看出,两组样本个数均为n=8, ±S分别等于25±11.58、12.5±9.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可认为研讨前后病历其他部分出现错误项目份数比例显著减少。

3 讨论

3.1 质控员检查病历情况讨论

各病房质控员对于同一份病历的检查表分析中可以看出第一个月检查相同病历得分情况差距较大,个别病历不同人员检查得分相差最大可以达到10分以上,说明质控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参差不齐或对于病历书写个别细节标准掌握不清。经过每月将医务科和质控员检查病历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讨,其中包括晾晒两者检查的病历照片、一起讨论某处是否应该扣分等,统一了病历某些细节的书写标准和扣分程度,并在最后一个月的检查中类似扣分点未在出现或明显减少出现频率。说明例举病历中出现的错误细节并进行实例对比分析研讨,统一标准,可有效提高质控员病历质控水平。

3.2 病历存在问题讨论

统计学差异分析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e re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course teaching quality must be simultaneous with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terms of the evalu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curriculum teaching quality, effectivenes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should be evaluated from two aspects: description and in-depth statistics. Furthermore, teaching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department should be evaluated properly.

关键词: 统计分析;项目化课程;教学质量;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Key words: statistical analysis;project-based curriculum;teaching quality;implementation effect;evalu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222-03

0 引言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永恒的主题,课程质量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质量,这已成为众多高职学院在探索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共识。新一轮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项目化教学的形式实施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这就要求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再沿用常规的评价体系,必须构建与工学结合、能力本位课程相对应的项目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近3年来,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借鉴美国CIPP评价模式,综合各种因素,创新了一套可操作的,适合该院实际的项目化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但相关部门却在课程实施效果的统计分析方法及评价结果的运用上出现了偏差,为此,有必要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和探讨,以便共同警醒。

1 “三评”结果统计

该院针对项目化课程教学,专门制定了项目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教学目标评价、教学设计评价、教师主导评价、学生主体评价和教学效果评价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评分等级4个,分别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依据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表,评价督导部门对2012-2013学年度实施项目化教学的36名教师“三评”(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成绩进行了统计,见表1。

2 统计结果的运用

表1只是对教师“三评”成绩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但在实践中,相关部门却直接将描述性的统计结果直接用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一种是直接用总评分多少来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总评分越大,教学质量越好,总评分越小,教学质量越差,以此结果在全院或系部对教师教学质量排序,并和教师评职晋级挂钩;另一种是直接用各系部总评分的平均分来评价各系部的教学质量,系部的总评分的平均分越大,教学质量越好,系部总评分的平均分越小,教学质量越差。

很显然,相关部门犯了如下错误,一是没有考虑各组数据的整体分布形态;二是没有考虑不同评教类型之间、相同评教类型内部之间、不同课程之间、不同系部之间的同质性问题;三是没有考虑不同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差异问题;四是没有考虑课程教学贬值等问题。

尤其是用平均分来评价教学质量,其隐含的基本假设是这些项目都测量同样的东西,但大多数量表的每一项目都有各自不同的内涵,这样,平均值的含义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可比性受到质疑。

3 科学的统计分析及结果运用

3.1 统计过程。[案例]评价各系部教学质量优劣(基础数据见表1)。比较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首先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各系部总评分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差异显著,接着再进行组间多重比较。如果差异不显著,只能分别考察不同评教类型对不同系部教师的评教分数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此来评价各系部的教学质量优劣。

此案例中,各系部总评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见表2、表3。

表2是方差齐性检验结果。Levene统计量为0.764,P=0.557>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样本所在各总体的方差齐。表3是变异数分析结果。F=2.124,P=0.101>0.05,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各系部总评分之间变异不大,差异不显著,即尚不能认为各系部之间的教师项目化课程教学质量有何不同。故只能分别考察不同评教类型对不同系部教师的评教分数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应进行三个比较分析,即不同系部的学生评教是否存在差异、不同系部的同行评教是否存在差异和不同系部的专家评教是否存在差异。每个比较分析只有一个结果,即差异显著或差异不显著。很简单,如果差异显著,就可以通过平均值比大小,看评教的优劣,以此推断教学质量的优劣。如果差异不显著,就不能用平均值比大小(此时平均值没有统计意义),以此推断教学质量的优劣。前提还是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来考察不同系部的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如果差异显著,接着再进行组间多重比较。如果差异不显著,说明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专家评教)没有统计学意义。

以不同系部的学生评教统计分析结果为例。(见表4、表5、表6、表7)

3.2 讨论分析

3.2.1 表5方差齐性检验结果。Levene统计量为1.675,P=0.181>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样本所在各总体的方差齐。

3.2.2 表6变异数分析结果。F=5.576,P=0.002

3.2.3 表7多重比较结果。自动化和石化有显著差异(P=0.045

同时可以看出,机械和石化没有显著差异(P=0.916>0.05);机械和自动化没有显著差异(P=0.100>0.05);炼油和自动化没有显著差异(P=0.409>0.05);炼油和应化没有显著差异(P=0.151>0.05)。

接下来对不同系部的同行评教和专家评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过程同上,此处略),结果是不同系部的同行评教(F=0.835,P=0.513>0.05)和专家评教(F=0.669,P=0.619>0.05),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不同系部的同行评教和专家评教没有统计学意义。故“三评”结果只能采用学生评教的

数据。

3.3 结果应用。由以上分析可知:应化比自动化、机械及石化的教学质量都好;炼油比石化及机械的教学质量都好;自动化比石化的教学质量好。

机械和石化没有显著差异,机械和自动化没有显著差异,炼油和自动化没有显著差异,炼油和应化没有显著

差异。

4 启示

4.1 不能直接用平均分来评价系部之间、相同课程的教师之间教学质量的优劣。

4.2 在统计方法上,应分别采用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及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其中T检验用于进行两组样本均数的比较,如比较相同课程2名教师授课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进行三组或三组以上样本均数的比较,如比较相同课程的3名教师授课班级的学生考试成绩。再如,比较3个以上系部的教学质量等。若发现不同变量上有显著差异时,还可进行随后的两两比较,甚至精确设定均数比较方法,如前面[案例]评价各系部教学质量优劣,随后进行的两两比较的方法就是LSD法。

4.3 应加强对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统计基础知识培训,重点进行Excel和SPSS统计分析培训。实践中发现,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在基础数据的统计上,还是沿用老办法,用计算器对每个班级的问卷进行统计,连Excel表都不用,造成很多原始数据丢失,建立不了数据库,无法进行深一步的统计分析,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资源,也给后续人员的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4.4 随着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评价教师的信息已经影响到教师的评职、晋级和任期,这些都直接和教师的薪金挂钩,因此,必须使学生评价教师的信息可信可靠,其唯一的办法是要求学生在评价表上签名或写上学号。

4.5 评价课程教学质量不仅仅要注重结果质量,还应重视过程质量和条件质量。应从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化,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还要关注形成性评价。

4.6 要注重多元评价和多内容评价。在评价主体上要有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企业评价、毕业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等多元主体。在评价的内容上要增加学生考试成绩合格率和优秀率、学生对课程实施效果满意率、背景内容和叙述性内容等。

参考文献:

[1]钟锦文,张晓盈.美国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

统计学差异分析范文第5篇

方法:对80例浆膜腔积液分别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显微镜计数法进行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计数, 比较两法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对64份无异物标本,显微镜计数法算得白细胞计数为52―9700×106 /L,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法算得白细胞计数为49―9819×106 /L,二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16份有异物的标本,两种方法的计数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

结论:当浆膜腔积液细胞数目较多时, 可以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做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检查,但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显微镜计数法。

关键词: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血液细胞分析仪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533-01

浆膜腔积液检查是一个是重要的常规体液检测项目,而细胞计数是其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检查办法是在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技术,但其操作繁琐、灵敏度低、重复性差,若浆膜腔积液中白细胞含量较多或呈血性时,用显微镜计数就显得十分耗时。本文分别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以及显微镜对选取的80份浆膜腔积液标本进行细胞计数检查,探讨血液细胞分析在浆膜腔积液检查中的应用意义。

1一般资料

随机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检验科进行浆膜腔积液检查的80名病人的积液标本,其中男54名,女26名,年龄范围19―68岁,平均年龄(39.2±6.8)岁。其中腹水积液标本48份,胸水积液标本32份。

2方法

2.1检查仪器与试剂。①血液细胞分析仪:型号为sysmex-xT-1800i,含相关配套试剂;②显微镜:型号为0L丫Mpus-cx31;③改良牛鲍氏细胞计数板;④EDTA- K2溶液:150g/ L。

2.2检查方法。在采集完浆膜腔积液后,及时取6mL用0.1mLEDTA―K2溶液对采集液进行抗凝处理,并尽快采用不同方法完成细胞计数。

2.3显微镜计数法。以《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为操作指南,严格按照其标准进程规范操作。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用双盲法进行细胞计数,最后对结果取平均作为最终计数。

2.4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法。在使用仪器前,先确认仪器可以正常运行,对各个指标予以校准,设置空白背景值以及质控,并直接将标本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标本中是否存在结晶、肿瘤细胞以及细胞碎片等异物。采用稀释法进行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具体操作如下:根据Medonic CA620分析仪的操作指南进行外稀释,把浆膜腔积液当作末梢血,合理调整稀释倍数,令积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值均在仪器的现象范围内,然后根据此时的稀释倍数以及对于的测量值,换算出对应的细胞数量。每份标本都进行2两次计数测量,二者取平均记为最终计数。

2.5观察指标。观察计算各标本中的红细胞与白细胞数量。

2.6统计学方法。显微镜细胞计数红细胞数大于1010 /L 的标本标记为血性标本;所有数据经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P

3结果

3.1直接涂片后,在显微镜下未发现异物的浆膜腔积液标本共64份,红细胞计数小于1010 /L 的非血性标本共54份。

3.2两种方法对白细胞计数的结果比较。以显微镜下未发现异物的64份浆膜腔积液标本为检查对象,显微镜计数法算得白细胞计数为52―9700×106 /L,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法算得白细胞计数为49―9819×106 /L,二者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16份有异物的标本中,8份显示有肿瘤细胞,5份显示有细胞碎片,3份显示有胆固醇,两种方法的计数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

3.3两种方法对红细胞计数结果的比较。以显微镜下细胞计数红细胞数小于1010 /L的52份非血性标本为检查对象,显微镜计数法算得红细胞计数为43―33500×106 /L,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法算得红细胞计数为399―35000×106 /L,二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依据本文研究结果不难看出,当标本中没有异物时,显微镜计数法与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法在计算白细胞数目方面差异较小(P>0.05);有异物时,两种计数法的一致性很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当积液中有异物时,仪器无法正确识别出异物以及异常细胞,从而引起计数偏差,而导致两法对非血性标本红细胞计数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则可能与Medonic CA620分析仪的精度以及无法识别因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红细胞形态变化有关。

总之,当浆膜腔积液细胞数目较多时, 可以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做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检查,但无法完全取代传统的显微镜计数法。

参考文献

[1]孟冬娅,牛景阳,徐亮.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5分类法原理[J].沈阳部队医药,2010,23(4):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