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远程医疗市场趋势

远程医疗市场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远程医疗市场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远程医疗市场趋势

远程医疗市场趋势范文第1篇

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正被信息技术改变。但现实中,移动医疗似乎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大型三甲医院依然人满为患。那么,移动医疗到底遭遇了怎样的瓶颈和痛点?移动医疗的未来是否值得期待?

改变就医模式

2015年,“互联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年过去了,“互联网+医疗”已不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马秀珍说,通过互联网技术开展相关诊疗活动,既是信息化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资源不足地区共享优质医疗资源的便捷通道。

在往年的移动医疗产业大会上,许升达常感到无所事事。但近年来的情况出现很大变化,许升达要面对很多医生、IT专家、风险投资人士的咨询。许升达是厦门凌拓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凌拓科技”)总经理,公司主要从事可穿戴设备的研发,主要应用于移动医疗领域。

通过使用相关设备,医生可以远距离及时收集、存储、分析和病人生命体征方面的数据,展开病情监测;利用覆盖完善的移动网络,通过手机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和远程支持。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白春学看来,传统的“到医院看病、门诊随访”的医疗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健康资源的需求,而且无法有效地做到对重要器官疾病的提前预警、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将现有的“病发后到医院”的被动治疗模式改为“及早预警和及早主动治疗”的现代医学模式。

随着现代IT技术、无限传感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医疗模式逐渐成为现实。“综合运用云计算、无线传感器及相关软件的物联网医学,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检测重要器官功能、支持实时抢救与治疗,对海量检测数据进行深度加工和挖掘,精细、动态和智慧地管理疾病预警,更早进行诊断和监护治疗,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同时进行临床试验的数据采集。”白春学表示。

“互联网医院并不是‘医院’。”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坦言,移动医疗目前形不成气候,实际提供的仅仅是医疗咨询服务,并不具备“医院”资质。医院看病这一形式目前不是移动医疗可以替代的。但是,赵平肯定地表示,在目前的医疗状况下,互联网医院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给实体医院提供辅助。

前景被看好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共同了移动医疗白皮书,预测今明两年将是移动医疗快速发展时期。”工信息部信息化推进司郭顺义称。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则表示,移动医疗拥有巨大的蓝海市场。首先是亚健康人群大幅增加。相关调查发现,35岁至65岁的人群正在成为慢性病大军。其中,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和脂肪肝、高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疾病发生之前通常有“生理异常”,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对亚健康指标进行测量,可以提早发现慢性病,有利于治疗。

其次是老龄化加剧,预计2020年-2050年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是医疗保健增长的基础。空巢化趋势与独居老人增多,对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将不断增加。此外,人力成本上升也在推动对远程实时监控的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需求量的增加。

第三是慢性病年轻化,患病时间长,服务需求大。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中,糖尿病患者目前超过1亿人,高血压病人超过2亿人。

“上述三大人群都需要时刻的健康监测,这催生了对移动医疗设备的性需求。”卢朝霞表示,移动医疗设备能够实现长时间的动态监测,提供全面的临床诊断数据;有利于寻找病因,实现防病和早期治疗。

同时,通过移动智能医疗设备可以持续跟踪患者后续情况,医生可以动态评价药物的疗效,及时跟踪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对暂时无法痊愈的疾病,如糖尿病,需要进行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控。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预计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25.3亿元。郭顺义表示,工信部一直在推动医疗产业信息化,提高宽带接入能力,助力移动医疗产业发展。

近年来,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市场迅速扩张,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约为29.5亿元;2015年增长44.7%,达到42.7亿元;预计2017年将达到120.8亿元。从用户规模来看,2014年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0.72亿人,2015年增长到1.38亿人。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国家对医疗事业的重视、大众对医疗健康的关注、移动医疗本身的优势助力移动医疗将保持长期增长的态势。

权威机构预计,到2020年,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规模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在2015年上半年,国内移动医疗风投总额近8亿美元,超过2014年全年45亿元人民币的总和,全国移动医疗平台数量超过2000个。

如何盈利是难题

去年,借着一股席卷中国移动医疗行业的投资浪潮,医疗健康应用“平安好医生”在一轮融资中估值达30亿美元,平安好医生的竞争对手 “春雨医生”也都跨入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初创企业行列,但投资者现在开始对这类企业实现盈利的能力失去信心。

2016年10月5日晚,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死,不幸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张锐的突然离世,亦在创业圈内掀起反思,创业不易,移动医疗创业由于触及传统医疗体系更难。

春雨医生是移动医疗领域最能够吸金的一家公司。2011年11月,上线仅几个月的春雨医生就获得了蓝驰创投150万美元的投资。2013年2月,春雨医生再获得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直到2014年8月19日,春雨以5000万美元的创纪录C轮融资让整个市场都为之震惊。

投资方之一的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称,之所以持续投资春雨健康,是断定在中国移动健康领域必然会孕育出市值超越百亿美元的巨型公司,非春雨医生莫属。即便如此,移动医疗走过的几年里,从喧闹到冷静,张锐一直焦虑的是春雨的盈利模式。

在春雨医生即将上市的关键时刻,张锐突然离去。对移动医疗整个行业来说,张锐的逝世折射出整个行业艰辛的发展历程。从市场层面看,移动医疗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据艾媒咨询显示,到2016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达到74.2亿元,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规模将高达184.3亿。

就在2016年6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增速达20%以上,而据统计,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这短短两个月,就有近十家移动医疗互联网项目获得融资。

艾媒咨询相关报告还称,2015年1至12月在线医疗行业App端月度使用次数呈逐月上升趋势,12月更是增长至17.1亿次,超越PC端(基本稳定在4亿次)并且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

在资本寒冬到来之前,资本对移动医疗行业的青睐也是显而易见的。相关数据表明,在被称为“互联网+”元年的2015年,移动医疗领域共发生投融资221起,同比增长445.4%。

但是,随着去年8月份移动医疗第一股就医160(宁远科技:834750)裁员三分之一的消息被曝光,移动医疗的盈利能力再次受到大众的关注。就医160的2015年年报显示,当年实现营业收入2371.98万元,亏损高达7136.8万。

作为行业领军者的春雨医生,虽然2015年实现营收1.3亿,盈利达到3000万,但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人,从这一角度看,即使是春雨医生,盈利依然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行业呈现井喷式发展的同时,却没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于是,熬不下去的企业只能默默地退出市场。如成立于2013年9月的心卫士,主营心电监护及自动心电解析的远程实时健康信息服务系统;成立于2013年10月的金健康伴侣,为病人记录血压、血糖数据,进行健康管理等均退出了市场。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此前曾表达了自己对移动医疗盈利模式的担忧。如今他再次表示,移动医疗在盈利上存在“先天不足”,国内医疗在门诊费用上与国外相比要低很多,利润微薄,但许多App恰恰是把盈利重心放在诊疗环节。此外,有些移动医疗企业试图在药品上寻找突破,但药企和医院两方都很难接受。

今年80%企业将被淘汰

乔芳帆认为,中 国医疗领域存在大量的市场需求,但是有效供给却极为不足。这也使得投资者看准这一市场空白,纷纷开展各类创业项目。虽然一度吸引了资本的青睐,但是想要做起来依旧是难度不小,不少巨头企业甚至退出移动医疗的布局和投资。

近日,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宣布,3月10日起关闭在线医疗咨询服务平台“百度医生”,所有服务将于4月1日前正式结束。百度自2015年开始关注移动医疗领域,曾推出过不少相关服务,市场反映不错。但在魏则西事件后,声誉受损。

根据百度医生官网数据显示,“百度医生”已在中国343个城市开通,涵盖超过近1.3万家医院,累计服务人数超过900万人次。2月初百度曾调整过医疗事业部,除了部分业务转入其他团队,其他业务则关闭。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表示,现在移动医疗太浮躁了,应该进入冷静、反思期。他透露,2016年下半年移动医疗成为融资最难的行业之一,就是因为投资公司没办法证明这件事是靠谱的。

他预计今年年底或将有80%的移动医疗机构面临出局。“医疗是一个整合社会资源的事情,不是一个纯粹互联网的事,医疗又是一个关乎人命关天的事情,很容易出问题。”

事实上,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一家从事移动医疗领域的企业,旗下涵盖了实体医院、互联网医院、医药电商等领域。2016年6月,其旗下的39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运行。

而在这之前的2015年9月,朗玛信息旗下的第一家互联网医院――贵州互联网医院已经上线运行。据了解,贵州互联网医院以三甲、二甲医院为核心,以社区(乡镇)医院、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实体药店等便民场所为就诊点,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成为互联网医院的自然延伸。

王ケ硎荆在短短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贵州互联网医院已经为贵州地区提供了数十万次的服务,贵州互联网医院的单日视频问诊量已经突破6000人次。但他也承认,贵阳互联网医院整个投入了两年的时间,这两年是没有收入的。“但是每天有超过6000人次的病人,并且有超过60%的病人是慢病病人,我认为这个价值是巨大的。”

王伟表示,2013年在选择做移动医疗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能耐得住3到5年的浸润期。 “目前,我国在移动医疗领域百花齐放,为创业者提供了很多机会。”对于移动医疗是不是真的能成气候,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表示,每一个创新业态的出现,不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移动医疗的创业公司一开始是满足少数人群的,但以后会有许多机会。

制度理念待同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涉足医疗,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显现。事实上,通过移动医疗的试水,业内人士也发现了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

谈及目前众多互联网医院的实践,马秀珍坦言,在筹备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缺乏相关法律依据。她建议,构建多方参与机制,通过政府的监督和引导,形成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共同参与的创新治理模式。完善“互联网+医疗”相关顶层设计,建立完善互联网医院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

“与互联网医院一样,以网络医疗咨询和药物销售为服务内容的网上医疗机构也急需规范。”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表示,目前国内的移动医疗App至少有3000多个,83.2%的网民有过网络问诊经历。然而,除了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移动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外,未有其他法规细则。

这使得不少网站打着“健康咨询”的旗号,行网络诊疗之实。不仅如此,针对网络非法诊疗、药托、医托等问题,相关部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方式。而正规平台网络问诊中出现的纠纷主要依靠平台自身调解,相关职能部门并未介入。

“中国要逐步建立移动医疗管理标准,虽然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就此出台了一些,但我个人认为远远不够细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举例说,应建立远程医疗影像传输标准,因为在心电图传输方面,只有达到相应标准,医生才能分辨清楚而不至于影响诊断。

远程医疗市场趋势范文第2篇

6月指数显著回升,根据往年经验,并购市场走向将趋于稳定,并逐步上升。但从并购趋势指数图来看,今年的波动明显大于2003年,所以,并不排除下半年并购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

万盟并购月评

并购市场日趋活跃

6月份并购市场的趋势指数为1472点,较上月增加360点。全年来看,并购市场已企稳,并开始活跃。根据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统计,6月份上市公司累计发生并购交易45笔,较上月减少5笔;但总涉案金额达67.4亿元,与上月相比增加28.4亿元。 从行业角度来看,电子行业在6月发生并购交易6笔,连续两个月位居并购市场首位。除电子行业外,农业和零售行业在6月的并购市场也异常活跃。

政策扶持促进农业整合

今年年初以来,国家针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受此影响,农业领域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也开始活跃起来。其中,万向三农最为引人瞩目。

6月15日,万向集团将3681.25万股华冠科技社会法人股(占总股本的23.75%),以每股1.76元的价格转让给浙江万向三农。24日,万向三农以同样价格受让黑龙江富华集团所持有的华冠科技社会法人股股份9610000股,成为华冠科技第一大股东。27日,万向三农又与深圳通联投资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受让深圳通联投资公司所持有的承德露露67405000股社会法人股,成为承德露露第二大股东。万向集团似乎正在以万向三农为平台进行农业资产的整合。

零售业迎来并购高潮

4月份以来,零售行业在并购市场上表现一直十分活跃。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10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幅度,已经成为亚洲零售消费业最具增长潜力的国家。但是,中国商业零售企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采购成本高,竞争力弱。今年12月,中国就将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利用巨大的存量商业资产,通过并购重组进行扩张,成为了中国零售企业发展的捷径。

最具影响力的5宗并购事件

1、AB天价收购哈啤

6月2日,哈啤原第一大股东,世界第二大啤酒集团SAB宣布接受世界第一大啤酒集团AB以每股5.58港元收购哈尔滨啤酒集团有限公司(0249.HK)股票的报价,SAB将向AB出售它所持有的29.6%哈啤股权,总价为50多亿港元,AB成为哈啤第一大股东。

点评:H股10年历史上最大的购并案,以AB的胜利而告终。国际啤酒巨头开始新一轮的豪赌中国,国内诸多啤酒品牌面临新一轮“资本化”浪潮。

2、中国铝业公告收购兰州铝业

6月16日,中国铝业(2600. HK)与甘肃省国资委、兰州铝业(600296. SH)第一大股东兰州铝厂签署合作意向书,中国铝业拟以现金方式出资认购兰州铝厂持有的兰州铝业部分国有法人股,约15727.47万股。

点评:受中国氧化铝等铝业产品价格变动等种种原因影响,和出于国际竞争的考虑,使得以中铝为代表的中国铝业加快了壮大扩展电解铝业务、完善产业链的行为。

3、东软和飞利浦成立合资公司

6月23日,中国东软集团和皇家飞利浦集团共同投资成立的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其中,东软数字医疗公司占股份49%;飞利浦中国集团占41%;飞利浦中国投资公司占10%。

点评:中国对医疗业经济型和中端产品的强大需求,已经给全球医疗市场带来重要影响,甚至将改变全球中端和经济型医疗产品的竞争格局。对于东软,这是进一步开拓国际医疗市场的里程碑。

4、中远航远3.7亿元收购广远40艘船舶资产

6月28日,中远集团旗下中远航运(600428)收购广州远洋运输公司40艘船舶,实际总交易价款为3.7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中远航运控制的船舶将达81艘,总载重吨达到124万吨。

点评:中国航运界最大规模的一次资产收购。中远航运通过收购实现与广远公司资源整合,经营航线将实现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最具规模的特种远洋运输企业。

5、攀钢集团重组川投长钢大股东

远程医疗市场趋势范文第3篇

2007年,卫生行业信息化最明显的特征是新的市场需求扩大。最明显的需求是: 随着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特别是出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而提出的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社区医疗、加强区域医疗协同系统建设,为医疗IT市场展现出了非常大的空间。随着这一空间的展现,已经有很多中小厂商开始深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信息管理,深入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更有一些实力较大的厂商开始承建城市或地区的数据中心和区域医疗协同系统的建设。

对行业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变化是用户对信息化本质的认识有明显的提高,处理方法更加理性,用户更加成熟。

产品市场也令人欣喜,传统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依然快速增长; 临床信息系统进一步走向专门化、精细化,而且销售形势很好。对医疗IT企业来说,不管是对服务理念还是服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谓任重道远。

用户更加理性

促企业能力提升

经过几年的摸索、几年的摔打和碰撞,总结几年来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的用户在医疗信息化问题上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主要表现在:

在选择产品、选择系统时,不再只是像购物那样只注重产品本身,只注重“问价”,而今,关注更多的是产品或系统能带来的整体效益以及对持续发展的支持,在长远发展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更加关注系统在长期运行中需要付出怎样的维护成本、管理成本以及消耗成本。也就是说,要对产品或技术做出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绩效评估。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用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不仅是看其提供的产品本身,更多的是还要看整体集成能力、服务能力和服务理念,看系统运行以后的经济性和易管理性。也就是说,我们的用户,已经从以前的单纯买产品变成了同时买集成、买服务,从单纯看眼前的“物”发展到要看引进产品以后的整体效益和长远效益,看你的长远支持能力。

再高一层的业务主管们,同样更加理性了。比如,有的地区主管或部门主管,在他那里有系统更新和系统整合的需求,有新建和扩建的需求,也有经费,但他们对经费的使用非常谨慎,他们不再是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撒一点,他们要调查清楚的是: 谁能给我做出合理的真正具有指导作用的全盘规划,继而能给我进行整体的组建,能给我长期稳定的服务支持。这个底细不搞清楚,对谁都不表态。一些新建和扩建的机构更倾向于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人形象地称为“智能楼宇”)、信息系统建设一直到售后服务全由一家总包。

建立新应用系统的用户,同样关注整体集成和整体利益。比如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再只是解决病历的书写,同时要解决全部诊疗记录的集成,从而构成真正完整的电子病历系统,要求你解决电子病历的充分运用难题。

随着对信息化建设理性认识的提高,用户对软件系统、对系统服务价值的认可程度也有明显提高。一年来,用户为此而愿意付出的资费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随着观念的转变,我们的用户在处理与商家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一两年来,用户与商家之间的关系,已经从单纯的买卖关系逐渐变成了合作伙伴关系,变成了协商的关系、共赢的关系,正如我们一些商家们所说: “我们在用户那里感觉到的不再是“冷冰冰”的,而变为“热乎乎”的,从常遭冷眼变为真正把我们当人看待了。”

用户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理性认识的提高,带来的不仅是医疗IT市场的繁荣、供需双方的共赢,更使商家看到了更多的希望,感到责任的重大,更感到需要企业能力的提升。我们也经常看到听到,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商家已经意识到,用户认识的变化,理性程度的提高,实际上是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更强的内功,要求企业必须更真诚地对待客户,更加具有诚信,在企业内涵上不仅要有更好更精的产品,还要有更强的研发能力和更为厚实的咨询能力和规划能力,要有良好的服务能力。

应用向纵深发展

系统潜能进一步显现

一些中大型医院,特别是一些技术实力较强的医院,在普遍解决了与医疗有关的各项基础业务管理的基础上,正在把力量用于深化系统应用―优化业务流程、加强系统整合、挖掘数据资源、扩张服务内容,从各方面提升信息系统的整体效能。这方面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现举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总医院对门诊系统重新进行优化。他们努力优化流程、让“信息走在人的前边”、把“信息送到医生桌面上”,凡能让机器干的尽可能让机器完成。按照这样的理念,再加上一卡通技术,使就诊者到了收费处,卡一刷费用就结算出来了,人没到取药窗口药品就已经准备好了; 他们努力简化操作,一分一秒地压缩各环节的操作时间。结果是,不仅明显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还大大改善了对就诊者的服务。近两年来,该院门急诊量和住院收容量增加将近一倍,在人员和设备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反而使排队等待现象大大缓解。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信息系统的潜能还是相当大的。

武汉同济医院信息中心依据医院年初制定的预算,职能部门实时监控,年终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设计了一套《医院财经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起一套预算的申报、审批、执行和监管体系,并与HIS和办公系统整体集成,再通过统一规范的收支名细数据源以及实时刷卡记账等手段,使医教研的收支和效益情况准确实时地展现在监管者和各级管理者的面前,从而使整个医院经济管理过程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还基本实现了无纸化。这一系统的应用已经得到国务院主管领导充分肯定。

联勤部组织开发的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医院经济管理系统》,以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为抓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探索出“四一五全”管理模式,即: 以一个机构管理、一个账户收付、一个账簿反映、一个信息平台运行的集中统管方式,实现全要素核算、全资产管控、全流程封闭、全绩效考评、全自动集成的全成本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应用,不仅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还为医院、医院上层各级主管对所辖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管提供了得力手段。

北京协和医院全力地整合历史遗留下来的数十个孤立的模块,解决“一次性录入”问题,使系统间全面实现了“互联互通”。

上述各应用系统的新增和优化,大都是在已有基础设施的基础和已有设备上实现的。各医疗机构都已经建立了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基础数据也已经有了,在这一基础上多多地开发各种辅助临床、辅助管理的应用,我认为这是今后各医疗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

产品向精细化发展

市场分工更趋合理

据与部分商家的讨论以及本人的粗浅观察,今年以来,我国医疗行业IT市场出现了这样几个新的特点:

一个是传统的HIS产品销售量继续增长。增长的空间主要在于早期的HIS产品更新换代以及地县级医院开始建立信息系统。增长幅度相当可观,据悉,某个主力HIS供应厂商今年的销售数量同比增长接近5成; 某个实力较强、声誉较好的厂商,仅今年一年的HIS销售金额就接近某名牌产品以往十年销售额的一半。

第二是临床信息系统产品更趋专业化和精细化。专门提供PACS、RIS、LIS、手术麻醉信息管理、监护管理、电子病历管理、心电信息管理以及用药咨询等专业厂商越来越多,而且销售增量可观。据悉,一个专门提供临床手术麻醉和监护系统产品的公司,今年的销售额较去年几乎翻了一番; 而另一家专门提供“电子病历”的厂商今年的销售量竟有成倍的增长。这种产品的细分,特别是辅助临床产品的精细化发展对深化医疗IT的应用是非常有力的,希望今后出现更多的精品。

第三是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开始介入医疗IT市场。最为典型的是: 中国网通集团与总医院合作研发科技部下达的“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 浙大中控公司在总医院实施了智能化楼宇并在开发出若干医疗所需的功能模块的基础上,组建了“数字医疗中心”; 还有上海万达公司正在承建上海这一超大城市的医疗协同服务工程,简称“医联”工程。

第四是外资开始注入国内医疗IT市场。由于我国医疗IT市场需求日趋旺盛,一些医疗IT企业茁壮成长,这一发展变化,受到了一些境外投资者的青睐。今年以来,已有数家医疗IT 企业成功引进外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医疗IT市场的兴旺发达,说明我们有些医疗IT企业成长壮大的势头良好。

市场旺盛,并不意味着容易生存,事实上,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已经出现且必然出现市场向强者集中的趋势。

前景光明 任重道远

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用户对信息化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为医疗IT企业提供了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信息技术应用向着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需要我们的企业认真把握好这个机遇。对市场的需求,不仅要看到其量和域的增长,更要看到需求内涵的不断丰韵、需求方面质的变化、向着精细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今后的发展,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如果只是具有传统的产品而没有适应新需求的创新,没有对医疗业务中潜在的、深层次需求的认识和理解,不具备从客户整体需求出发,从提供咨询服务到集成服务、再到良好的乃至长期服务的能力准备,势必将被边缘化。随着产品的精细划分,要求供应商必须把产品做精,不仅产品本身要好,能够被用户欣赏,还必须有极强的系统集成能力和服务能力,否则同样有可能在激烈竞争中被边缘化,直至被淘汰。目前,似乎已经出现了市场逐渐向强者集中的趋势,这很值得每个企业主管们认真地思考。

开辟新领域的应用,是商业机会,更是施展才华的新战场。我想提示我们的企业家、系统分析师和系统设计师们,充分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不能再像以往出现过的那样急功近利,要把眼光放远,做产品,做系统,再不要匆忙“开发”、匆忙“上线”,要多花些功夫思考项目的内涵和外延,既要考虑当前的要求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要充分运用以往的积累,使做出的产品和建成的系统具有长远的适应力,让用户的投入能够产生更多的价值,产生长远的效力。举例来说,目前不少地区的医药卫生主管机关提出建立数据中心,他们眼前的需要是通过采集基层的有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把结果展示出来,以加强对所辖业务运行情况的实时监管。这种要求的提出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的商家仅就这一要求组建一个“数据中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对整个医疗业务、包括公共卫生需求在内的整个需求做个综合分析,便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如果把眼光放远一些、目标放大一些,把区域协同医疗乃至公共卫生的信息管理一并综合考虑进来,完全可以使类似的投入产生更多的效益。《计算机世界》报《重审中国信息化》一文已经提示到: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这些事关和谐社会的四大体系,无疑给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面对这些新领域的应用,我们的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如果还是抱着“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的陈旧观念,做出的系统必然是短命的,必然还会造成用户的重复投资。在进入这些新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时候,需要我们站在领域应用全局的高度,配合业务主管,做出全盘规划。事情可以一件一件地做,急的先做,但每走一步,都要考虑这一步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保持应用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面对需求的变化,面对新的需求所带来的机遇,希望我们的企业家们和系统设计师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强大和更有远见。

作者简介

远程医疗市场趋势范文第4篇

答:我对OTC市场的期望是“理性”:政府、OTC制药企业、连锁药店、流通渠道商,大家都理性一些,理性进入、理性管理、理性博奕、理性竞争、理性监管。医药产业链谁都不希望那个环节死掉。

趋势和特点之一:进入OTC市场的中外企业增多,广告竞争加剧,投入广告的企业收效将不大。比如河北以岭药业等开始进入了OTC市场,面对的方法是更加理性、从调研、广告运作、线下终端推广策略都要密切策划于到位执行。仅凭广告打开市场已经不太现实。

趋势和特点之二:终端零售价格体系提升和维护价格体系稳定将成为普遍趋势,很多企业将采取商务和终端推广队伍分开管理,以加强终端推广工作力度。

趋势和特点之三:生产商和零售商强强联合趋势加强,做做深做透终端变成做深做透形象终端成为趋势和首选。企业做终端效率递减,但不做终端更会使你在价格体系、终端形象、陈列等个方面被边缘化。因此必须坚持做新型终端。

趋势和特点之四:这个医药产业链随着政策趋势和竞争的白热化,行业集中度将大大提升。

趋势和特点之五:品牌产品痛定思痛,开始渠道重塑,控货维价,以提高终端毛利率。增强终端推力。

二、《中国医药人》记者:李总,OTC市场营销是一个体系营销过程,您认为新形势下OTC营销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环节?关键的控制点是什么?

答:不错,OTC产品营销的的确确是一个体统工程,涉及产品规划、营销企划、市场沟通传播、渠道分销管理、终端铺货与促销、价格持续维护等环节,缺少了那个环节的到位管理都不行。但主要的关键控制点有三个:一是品牌传播;二是渠道驱动、三是终端形象和推广。只有三者联动,才能快速启动市场,在目前竞争环境下,靠单一环节的发力基本是难以达到较好效果的。

三、《中国医药人》记者:李总06-07年第三终端发展较为迅猛,08年第三终端市场会有哪些新的特点?

答:笔者以为有十大新特点:

1、进入第三终端的国企、外企将越来越多,但更加理性

由于第三终端的市场持续快速扩容,城市第一终端市场由于招标、两票制、一品两规、反商业贿赂等的进一步加强,第一终端竞争将使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出局。而在第二终端由于连锁药店的崛起,实施PB、OEM、高毛利主推等策略,也是很多企业在这一市场无所作为,因此进入第三终端的企业将越来越多。尽管第三终端进入存在产品结构、开拓成本、人员管理、竞争激烈等诸多难题,但企业还是勇往直前的进入,毕竟谁先占领了这一市场,谁就能取得先入为主的竞争优势,后进入者开拓的成本会远远大于先进入者。

由于跨国药企在国内一、二级市场的销售网络已经建立起来,他们一般都有丰富的产品线,在研究如何运用产品资源挖掘现有市场潜力的同时,广阔的第三终端市场必将是下一步的发展策略,因此外资企业加大力度开拓第三终端市场是市场竞争的必然。

2、第三终端商业公司趋势:增多、分化、定位专业、物流外包

主动出击型商业公司将越来越多,快配型、控制终端客户能力强、数量多的终端覆盖型商业公司将逐步胜出,竞争将在2008变现得更加激烈。

·首先是纯销快配型医药公司崛起,其凭借着低价和到位的产品配送,取得终端客户的信任,从而在一个区域取得绝对领导地位,巩固好自己的区域市场后,就开始向周边扩张,比如浙江的华通医药、三江康恩贝公司等都是这样定位的,在比如金华医药股份公司其配送半径除了大金华地区的8个县、市外,已经开始向周边衢州、丽水的第三终端配送扩张。再如四川绵阳天诚医药物流的农配网就能覆盖周边7个县的近1000多家终端。

·其次联盟合作式占领第三终端客户的商业公司出现:最为典型的是西南商业巨头-四川的科伦医贸,不但通过和地州级商业公司相对紧密一点的联盟扩大了其第三终端客户数量,今年更是以参股及相互参股的方式加强对终端和商业单位的管控力度。

·终端会员制商业公司出现:典型的是南京医药的“五心药学采购包”的出现,和其控股的徐州淮海医药股份,直接推出终端客户会员制,成为会员可以销售其更多的各种超值服务。

3、集中人财物力区域性第三终端市场突破趋势

适合第三终端营销的是普药、新普药和大普药,由于这些产品的利润空间都是有限的,物流成本成为一大项,其销售半径一般在300公里以内,而商业公司的快配半径,也大多在150公里半径范围内,超过了就没有了价格优势。因此各地都是地产产品在第三终端占优势企业,这一现状短期内有无第三方物流的滞后,较难解决。

据此推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拓第三终端的企业短期内不多,而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公司必将成为开拓第三终端的趋势之一,由于在区域内的管理半径、人力成本、配送费用、商业关系、地政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很多企业在在区域第三终端市场范围内有所作为。

4、第三终端数据库营销趋势

针对第三终端普药价低利润少、渠道多而管理难、终端分布广难覆盖、费用高难控制、政策执行效率低、促销方法重复等特点,必将出现一些企业研究实施第三终端数据库营销。按照二八原理,通过建立第三终端VIP商业及终端客户数据库,然后在应用企业网站、商业网站、短信平台等方式进行营销,使得企业与商业及终端客户之间的信息点对点告知、策略互动式交流,及时反馈终端需求,持续产品知识教育,降低投入提高产出,逐步建立区域品牌、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等,使得企业在第三终端销售上保持领先,打造企业在第三终端营销模式(体系)上的核心竞争力。

5、第三终端系统营销趋势

第三终端是一个体系营销,需有三年规划,不可能吹糠见米立竿见影。我们知道在第一终端医院销售形成了医院微观管理、医药代表专业拜访等体系营销;第二药店形成了包括终端建设、终端拦截、终端推广、陈列维价、店员教育等形成了一套营销体系。笔者预计,第三终端营销必将出现同样的系统的开拓管理方法,

开拓第三终端的趋势是产品结构调整(处方药、新普药、数量、质量等全方位调整)、人员选择招聘培训、开拓模式设计、绩效考核与激励、管理组织架构、人员定位与制度管理、市场开拓投入、第四终端推广、第三终端渠道和终端客户网络建立、服务、维护等形成系统思维和操作模式、和固化管理制度,并且形成操作手册,这样才能长久享有这个市场的红利。

6、第三终端深度分销开始进入精细化运作趋势

第三终端的开拓模式基本上分成两大类:一是企业总监队伍开拓模式,二是依托(非依靠)第三终端开拓型医药公司开拓模式。围绕这两种模式形成了许多具体的方式方法,但不论什么方法,都开始进入精耕细作阶段,工作重心下移,工作细化成为趋势,也是取胜的法宝。

精细化运作的模式只把医药公司作为物流商、配送商,自己企业产品的销量和企业产品形象、企业现象、产品宣传靠自己的队伍来协销来实现,尤其是销量和订单的来源,靠自己的队伍下乡巡回式协销来完成。

7、 第三终端会议营销进入细分化,数量将显著减少

针对第三终端客户的定货会推广会由于成本高,开定货会的生产企业和医药流通企业都在增多,边际效益显著递减,五年前开个会可以定出30-60万元的货物,现在开个会也就是几千元到几万元。因此不少企业将不再选择以会销的方式作为主流的第三终端市场开拓模式。第三终端的会议营销进入了细分化时代 。

·县级医院和县级中医院:这是第三终端有影响力和最权威的客户了,有时可以借助县级医院覆盖更多的其它类型的第三终端客户。是重点的第三终端客户。

·乡镇卫生院:是一个相当大的终端群体,是第三终端的主体之一。

·乡村卫生室(所):几乎大一点的村庄都有的卫生室。都有乡村医生,很多疾病尤其是小病、多发病、常见病都是在自己的村、庄、堡、屯搞定的。这是第三终端的主体。

·个体诊所:主要是县镇一级的终端客户。

·村镇药店:一些较大的村镇还有药店,几乎都是个体

这五类客户的规模、需求、订货方式、产品结构需求、销售模式、对奖励的期望等都不相同,因此订货会的模式,推广的产品、定货会的推广方式等都不相同,因此开会应该根据他们的需求来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有差异性的定货会。

8、第三终端营销政策化趋势

通过组建队伍,推广代表终端拜访来开发卫生院、私人诊所等第三终端的模式已经有很多企业在操作,但是效果往往不甚理想,这其中当然有第三终端面广、点多、分散、推广代表拜访线路长等客观原因,也有拜访技巧、客情维护、考核监督等执行力方面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思考的一点是,第三终端的营销思路和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新农合、建设新农村、国家把基层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向农村倾斜,这是十七大的既定政策,只有顺应政策的趋势,企业的营销效率才能达到最大化。如果企业仅仅站在自身角度和营销技巧角度考虑问题,营销手段的成效可能无法体现。

9、第三终端的学术营销趋势

笔者和海南亚洲制药总经理何天立先生深入沟通过,他们的第三终端学术推广可谓是大手笔,何先生决心针对第三终端消费者和乡村医生实施大规模的教育培训活动。这将成为一些品牌厂家开拓第三终端的选择之一。

第三终端的学术推广有四个要点:

一是公益性,结合产品特点,配合相关卫生部门如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疾控中心、中国药学会等机构,开展公益主题的学术推广和乡村医学扶持计划。

二是乡村医生的长期教育培训影响,针对基层医疗终端和乡村医生,可以从提高医疗水平、诊疗培训、乡村医生扶持、真正从提升基层医生专科、专项诊疗技能和处方水平的角度出发,通过培训帮助基层医生在当地树立其在患者当中的医疗口碑,同时建立企业和产品在患者当中的品牌形象。

三是长期影响消费者,可以从用药安全,疾病预防(结合企业产品)角度出发,假冒伪劣识别、产品优质优价的原因等方面传播。

四是要研究第三终端市场的特点,第三终端消费者喜欢什么形式,就应该用什么形式进行宣传,只要是城镇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都可以采用,比如农村墙体广告,一定会降低公益活动的档次吗?并不见得,关键看如何与其它形式配合。

第三终端学术推广和品牌传播中,有以下问题不可回避:第三终端的消费者与城市消费者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他们更注重产品的使用价值而不是情感价值。因此,推广宣传时容易遇到三大困惑:第一,到底谈不谈功效?谈有可能花费不菲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不谈则可能达不到传播效果;第二,对传播内容的深浅把握。讲得太深,消费者难以理解,太浅,则达不到效果;第三,虽然传播中已广泛使用空中传播法,但这些并不是第三终端特有的传播方式,新的地面路演式、小报、广播、墙体过高等不可忽略。

10、第三终端市场医疗器械市场扩大明显

得益于近年来国家新农合对基层医疗体制改革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基础公共卫生网络尤其是县级、乡镇级医院和卫生院的投入,同时也为基层的医疗器械市场注入了活力。同时县级医院的民营化趋势加快。

一份来自上海某咨询公司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第三终端已成为医疗器械特别是电子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增长最快的终端。该咨询公司分析认为,中国一二级市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以及主要省会城市)的电子医疗器械普及度高,主要的采购需求来自产品的更新换代,市场增长平稳,而增长最为突出的是县级、乡镇市场,与去年前三季度相比,同比增长24.6%。

监测数据显示,县级、乡镇电子医疗器械市场在整体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扩大。2005年,中国各级电子医疗器械市场总额约为180.7亿元人民币,2007年预计达到243.2亿元人民币。其中,县级、乡镇市场为29.2亿元人民币,由2005年的10.7%升至2007年的12.0%,增长率居于各级市场之首。预计,这个趋势还将贯穿于未来3~5年的医疗器械市场发展中。

四、《中国医药人》记者:07年有许多处方药企业在OTC市场拓展,但许多企业却是无功而返,对于新进入医药零售市场的企业。您认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对于新进入零售市场的企业来说应该注意一下问题:

一是调研好零售药的营销环节及竞争状况。具体就是渠道和终端两大环节。零售的渠道和终端比处方药复杂得多。有些处方药企业转型时犯了简单化的错误。二是竞争环境,处方线医院制剂的退市,医院作为处方线终端不再和制药企业竞争,但是零售渠道除了和同质化生产企业竞争外,还要和连锁药店等大型终端的自有品牌PB产品竞争,难度比医院线产品营销难度还大。

二是传播、渠道、终端三管齐下,规划好,坚持之,才能有所崭获,否则较难突破。

五、《中国医药人》记者:李总做了10多年OTC医药营销,也有许多的营销感悟,跟我们所有的中国医药人分享一下吧?

主要体会有三点:

天道酬勤,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持之以恒就能成功,人一生只能做成一样事情就不错了。

远程医疗市场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循证医院管理;现代医院管理;趋势

医院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强医院现代化管理改革是尤为必要的。传统医院管理更多的是根据工作经验进行,这种管理模式对于新环境适应性不强,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无法更加合理有效的进行判断,有效解决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为患者带来安全隐患。由此,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应用循证医院管理模式,转变传统医院管理思维,能够有效解决医院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医院管理成效。由此看来,加强循证医院管理改革在现代医院管理的趋势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循证医院管理重要性

1.1医疗体制改革需要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人均寿命增长,相应的对社会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实现低廉的医疗价格,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迎合人均物质快速增长对医疗事业带来的挑战,成为我国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循证医院管理正是应这一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管理思路,有助于促进我国医疗体制改革[1]。

1.2新型医患关系需要

在当前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相应的促进了新型医患关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服务模式的变革。传统的医患关系主要是以医院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主的新型医疗模式。循证医院管理方法能够让患者更为充分的感受到自己在医院的重要性,从患者角度出发,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定管理方法,从而有效降低医院管理成本和患者就医费用,共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

1.3改善医院管理现状需要

以往的医院管理工作更多的是投入高于产出,所以导致医院无法更有效的权衡医疗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对于患者而言,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现象尤为明显,造成医院内部管理十分混乱,从而制约医院的长远发展[3]。循证医院管理则是在科学管理基础上制定的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医院管理成本和就医费用,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1.4提高医院市场竞争优势的需要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国内外医院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大大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由于我国社保体系较为落后,难以更好的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造成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危机重重。这就需要我国医院能够整合有限资源,结合市场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协调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降低成本,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2实现循证医院管理对策

2.1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循证管理团队

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医院为了谋求长远发展,需要成了属于自己的循证管理团队,着重培养护士长和中层管理干部,转变以往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将管理模式落实到实处[4]。此外还需要引导和督促医护人员在管理中不断学习,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开展工作,提高管理质量,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此外,还可以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更为广泛的收集资料和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辅助作用[5]。

2.2循证收集资料

医院护士长和医院中层管理干部是循证管理的主体,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应该充分要求管理人员了解医院现有管理情况,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寻求合理的管理对策,促使医院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全面,不断优化和创新,寻求更为合理的管理路径。

2.3完善循证管理

循证管理作为一项新管理模式,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质,在循证管理依据基础上,结合自身管理经验来完善循证管理工作,以求更为充分发挥循证管理改革在现代医院发展中起到的促进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前激烈市场竞争背景下,循证医院管理为现代医院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有效改变我国当前医院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提升医院管理质量,促进医疗事业发展。

作者:张艳 赵勇 马君 单位: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刘旭新.循证医院管理改革在现代医院管理的趋势探讨[J].中国经贸,2015,22(15):88.

[2]林新宏,黎莉,刘明英,等.循证医学与医院管理改革[J].中国医院管理,2012,22(11):7-9.

[3]孙丁,李幼平,周荣乐,等.从国内外医院质量评审体系对比看中国医院评审改革[J].中国西部科技,2013,24(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