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1篇

一般而言,一个时代的思想、精神资源主要来自于自己的传统。我们都是站在先人的文化土壤上发言。对中国而言,中国具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数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传统。在世界文化的“轴心时代”,中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一批确定以后的文化路向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化大系的主要源头。而且,其中的儒家思想后来成为国家正统意识形态,通过建制得以实现思想的政治化、世俗化。政治化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与一人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以儒家礼仪安排政治秩序与法律秩序,以儒家的仁、忠、义等观念安排君臣等角色关系。而世俗化则是儒家思想深入到民间社会,全面渗进宗法社会结构的宗法秩序之中。世俗化依赖政治化以确立,只有政治权力的承认与推崇,甚至从制度上加以鼓励——例如晋代推荐贤良为官,主要就是以儒家的基本价值为标准。明清鼓励失节妇女自杀,理论上的根据就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教条——儒家思想几乎无孔不入的渗入民间社会。

文化学奠基者泰勒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⑴古代中国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便包含了传统的政治制度、观念模式与价值模式。1840年至今,整个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形态与文化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真正从观念上把西学引入中国的,就是“五四”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们。他们喊出“打倒孔家店”与“全盘西化”的口号,一方面颠覆传统文化,一方面把“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插到人们的心里。从此,中国文化开始了另一个传统。“五四”至今八十多年,我们事实上已经开始在形成一种“五四”的传统,就是“反传统文化”的传统。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刊物是《新青年》,“民主”与“科学”的大旗便首先在《新青年》上由主编陈独秀写出。今天有很多人批评当时的“民主”与“科学”只是口号,缺乏深刻的学理认识,诚然如此。陈独秀、胡适们对“民主”并没有一种确切的理解,对“科学”更往往把它和“技术”混为一谈。然而,在一个既没有民主传统,又缺乏自由精神的国度,光是作为口号引入这两种观念,就足以产生无穷的震撼力。“五四”之后的历史,就是民主自由人权科学在中国不断被认识、不断遭挫折,不断被言说的过程。

对今天的中国思想而言,我们的思想、精神资源既包括了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也必须包括“五四”以来的“反传统的传统”。

“五四”以来的“反传统的传统”是中国人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而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形成的结晶。鸦片战争开始,这个曾经征服过无数民族的文化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无比艰难的文化裂变中开始他的换血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m·列维将国家现代化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内源发展者”,一种是“后来者”,也即“早发内生型现代化”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区别。如果把1840年以来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视为中国现代化从起步到进行的历史,那么,在这一进程中对现代化产生的影响最大的时期就是“五四”时期。

首先,五四时期的语言革命对思想现代化具有无与伦比的推动力。在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之前,中国人习惯上都是利用文言文表达思想与传承学术。文字本身不具意义,而语言却是思维模式的形式化。古代的文言文具有模糊性、概括性等特点,这与古代思想学术的特点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白话文则引进西方的文法结构与语法结构,是一种分析性的语言,有助于把模糊问题清晰化、条理化。例如古代文字中说到“天”字,便是笼统的一个“天”,冯友兰从思想史的角度分析这一个字背后的内涵时说:“在中国文字中,所谓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曰主宰之天,即所谓皇天上帝,有人格意义的天、帝。曰运命之天,乃至人生中吾人所无奈何者,如孟子所谓‘若夫成功则天也’之天是也。曰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是也。曰义理之天,乃宇宙之最高原理如《中庸》所说‘天命之为性’之天是也。”⑵从中可以看出,由文言文至白话文之后,文言文中的模糊、抽象、笼统的字词,都可以而且必须经过现代人的诠释用白话文明晰、科学、具体地表达出来,使思维清晰化、具体化、条理化。现代人对古代文化的诠释,首先便在于弥合由语言断层造成的思想断层。白话文的另一重要意义是有利于思想的传播,以引车卖浆者流的语言作为表达深刻思想的手段,有助于思想的迅速传播。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字,其文法结构乃至思维方式都是“五四”时期语言变革的产物,也就是说,“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的正宗,不管你赞同还是反对传统文化,赞成还是反对五四思潮,你所使用的书面语言都是以“五四”为主要源头的语言。

其次,“五四”开始了一种深刻的思想文化转型。余英时先生认为,儒学的批判是从内部开始的,不仅晚清如此,“五四”也是如此。晚清时期,无论是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今文经学家还是以章太炎、刘师培为首的古文经学家,均无意识的站在西方立场对儒家礼俗有所批评。因此余先生认为现代反儒学的运动“最初源于儒学的‘内在批判’。”⑶而这种批判在后起的陈独秀、胡适、鲁迅身上就变成对“礼教吃人”的激烈抨击,甚至做出“打倒孔家店”的姿态。由儒学“内在批判”始而至于“打倒孔家店”,期间突出的一点,就是西方文化的大规模进入。陈独秀、胡适们观察中国历史、现实的参照坐标,他们赖以理论的思想资源,都是西学。总体言之,他们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视为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而他们自己淫浸于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深谙中国文化、制度的痈疽,而且为之深感痛苦,特别是深重的民族危机更使他们有一种以学术去唤醒国人的使命感。因此,他们不得不摆出一副传统颠覆者的姿态,以西学的价值观念去颠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这种颠覆的姿态,造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空前大撞击,西方的“民主”、“科学”、“自由”、“人权”等观念深入人心。虽然这些观念停留在口号的阶段,但是这却使中国人第一次认识到除了儒家的“礼教”之外,还有另外的更合理的社会秩序值得追求,除了儒家的“圣人”之外,还有另外更合理的人生境界可以向往,除了皇帝一人专制制度之外,还有更合理的“无君无父”的制度值得探索。而且,近百年来,中国人就这样追求着,向往着,探索着,虽有过无数的艰难曲折,经历过一次次的悲剧循环,但是民主科学自由人权的薪火,屡扑不灭!

可以说,“五四”的反传统,就是在僵化了的传统中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输入新鲜的血液,吹入新鲜的空气,而这新鲜的血液、空气,恰恰就是推动中国现代转型,促进中国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五四”开辟了一个与中国固有传统完全不同的新传统,也就是以“反传统文化”姿态出现的传统。

当前的中国人面对这样两种貌似冲突的传统,要合理深入的继承这两种传统给我们的精神、思想资源,就必须对这两种传统做出梳理。这两种传统要共同构成今天我们的精神和思想的资源,它们首先不能是水火不容,而必须是可以互相容纳甚至具有互补性的。在我看来,这两种资源是可以并行不悖而且必须并行不悖的,只有如此我们的精神、思想资源才可能更加丰富。这两种传统主要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冲突的关系。

转贴于 三

“五四”时期以《新青年》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全盘反传统。而所谓“传统”,事实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我认为如果仅仅把五四思想家抨击的对象视为一个整体,而后断定他们反礼教而且反孔子,必定无法理解五四思想家们的激烈姿态背后的理性,更难以发掘他们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在传统社会,儒家思想通过国家化、政治化、世俗化,造成一种复杂的思想-社会体系。而儒家由思想家的思想转变成为全面安排人间秩序,体现于政治、经济、社会制度之中的思想,中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环节。思想家的思想本身是一条脉路,而在思想的意识形态化,也就是政治权力通过权力行使把思想政治化世俗化加以推广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关系,体现于政治、社会现实的价值观念,就往往不再与原来的思想家的思想相一致,甚至走到思想家元思想的对立面。儒家思想正是从思想家在“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中从善良的愿望出发重新安排人间秩序,而后被政治利用,政治化、世俗化,并且造成各种罪恶的教条。明清时期,也就是儒教社会的成熟时期,“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杀人的价值信条,无一不是来源于儒家思想家的教诲。

陈独秀、胡适、鲁迅、吴虞等人对孔家店的批判,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孔教的基本教义不适合于中国现代社会。对于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陈寅恪曾说:“吾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其所依托以表现者,实为有形之社会制度,而经济制度尤其最要者。”⑷在1911年,帝制就已经在建制上崩溃了。也就是说,“三纲”的“君为臣纲”一条已经在实际上消失了。这意味着传统文化建制化的最基本一环的消失。对当时大多数受过西方民主自由思想影响的中国知识人来说,帝制的崩溃展示了中国走出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的希望。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却又使他们不得不正视政治改造与社会改造的艰难。革命不过是揭去屋檐的几块瓦片,以示“革命必须破坏”,在广袤的农村,处处都是阿q、闰土、鲁四老爷之类的人物。而在政治上,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充分表现了这个国度对帝制的迷恋。袁世凯特别借重儒学以期建立其帝位的合法性,更加深了知识分子对儒学的恶感。我们回到当时的现实,与儒家“礼教”在现实中紧紧结合在一起的,不是孔孟对国家道德的温情脉脉的描述,没有《礼记》对圣王与大同世界的深情款款的向往,更非二程、朱熹对圣人、道德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而是一整幅与现代文明出于对立状态的文化场景与心理场景:在政治上,是固有的民本主义思想,甚至渴望君臣大义的重建;在社会生活中,是小脚、姨太太、贞洁牌坊,残暴的监狱与法庭;在价值领域,仍然是贵贱、上下、尊卑、男女、父子的人格不平等。这些现实都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如果要展望一个文明社会,就应该批判这些现实并且寻找这些现实的价值根源。而这些现实的价值根源无疑与儒家礼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儒家思想与政治化、世俗化之后的儒家世俗观念区别开来,我们对“五四“启蒙思想家们对礼教咬牙切齿的态度就可能更具同情之理解。无论是陈独秀,胡适,还是鲁迅、吴虞,他们都是紧贴着地面发言,他们的工作都是基于现实批判而进于文化价值批判。陈独秀在《新青年》的答辩状中列出了《新青年》的几条“罪案”: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无非是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忠、孝、节),破坏旧艺术(中国戏),破坏旧宗教(鬼神),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特权人治),这几条罪案。”⑸

这些“罪案”,实际上就是《新青年》集团当所从事的事业。陈独秀的逻辑是这样的:“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⑹也就是说,他们反对的是和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之精神相冲突的中国现状。即以反“孔教”言之,在当时任何一个人,只要反对帝制追求民主,便不得不反对孔教尤其是其中“君为臣纲”的教条。陈独秀在袁世凯复辟过程中写了不少反孔文章,因为袁世凯复辟所借助的价值力量与思想力量便是传统礼教。陈独秀直接斥道:“盖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理之自然,无足怪者。”⑺陈独秀的反孔,实质上就是反“立君”,反“复辟”。鲁迅之反对“吃人的礼教”也是如此。《狂人日记》中,“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⑻吴虞解释说,那些最热衷于讲仁义道德的人,事实上就是吃人者。鲁迅这种貌似偏激的批判,是建立在对中国民间社会与中国野史的深切理解的基础上的。儒家的教条中,光是一个对“贞节”的鼓励与提倡,便不知道夺去了多少妇女的生命!儒家教条的泛道德主义思维模式,则更是用僵死的道德观念紧紧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在《我的节烈观》中,鲁迅写道:“中国的社会,虽说‘道德好’,实际却太缺乏相爱互助的心思。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⑼这些道德明显来源于传统的儒家思想,但是它们作为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后的观念,切入实际生活中却成为杀人的教条。鲁迅所说出的赤裸裸血淋淋的现实,鲁迅的批判也指向这些丑恶的现实。与陈独秀一样,鲁迅所憎恶的,是“礼教”借国家机器实现对思想言论的扼杀,他说:“汉朝以后,言论的机关,都被‘业儒’所垄断了。宋元以来,尤其厉害。我们几乎看不见非业儒的书,听不到一句非士人的话。”⑽五四思想家们对儒学的反感,最主要的方面,就在于当时的现实及中国的历史中,儒学的一尊地位,压制了其它思想、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正如陈独秀所说的:“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⑾因此他们对儒学的批判,与其说是对儒家原思想的批判,不如说首先是对这种政治上社会上思想一尊局面的批判,是对思想专制的批判。在一个一种思想独尊,并且压制其它思想发展的时代,对这种专制思想进行批判的意义,并非在于否定这种思想本身的价值,而在于通过思想批判达到社会批判的目的,也就是为社会提供一个新的思想空间,一种新的思想可能性,如果没有一种新的可能性出现,就没有思想自由的可能。没有对中国盘踞独尊之位的儒家思想的批判,就不可能有民主、自由、人权观念的传入。我们今天尽可批评五四思想家们对民主自由等等现代观念的认识的局限,但是在当时,在这些现代观念开始传入中国的那个阶段,如果没有在传统思想中扯开一点自由空间,这些观念无法在中国生根。而对原始儒家思想的态度,五四思想家的主要目的,是把它还原为百家争鸣中脱离政治,可以批评的一家。正如胡适在早期的论文《先秦名学史》的导论中说的:“我确信,中国哲学将来有赖于从儒学的道德伦理和理性的枷锁中得到解放。这种解放,不能只用大批西方哲学的输入来实现,而只能让儒学回到它本来的地位;就是恢复它在其历史背景中的地位。儒学只是曾经盛行于古代中国的许多争鸣学派中的一派,因此,只要不把它看作精神的、道德的、哲学的权威的惟一源泉,而只是把它看作灿烂的哲学星系中的一颗星,那末,儒学独尊的局面就将不复存在了。”⑿

由“儒教中国”的现实出发,五四思想家猛烈抨击这些丑恶现实背后的价值观念,也就是儒教教条。“旧伦理”、“旧艺术”、“旧政治”等等都是这些教条支配下的产物。早在1919年3月,林纾便写信给蔡元培,控诉北大“覆孔孟,铲伦常”和“尽废古书,行用土语”。蔡元培回信辩解,认为北大的教员所反对的只是那些依托控制之名而反对革新的言论,而非与孔子本人为敌。他说:“‘新青年’杂志中,偶有对于孔子学说之批评,然亦对于孔教会等托孔子学说以攻击新学说者而发,初非直接与孔子为敌也。……使在今日,有拘泥孔子之说,必复地方制度为封建;必以兵车易潜艇飞机;闻俄人之死其皇,德人之逐其皇,而曰必讨之,岂非昧于‘时’之义,为孔子之罪人,而吾辈所当排斥之耶?”⒀蔡元培向来以兼容包并之气度著称,他对林纾这样的回应,来自他的客观的观察。在儒学被定为一尊的思想社会局面中,要打破这种独尊局面,便需要这种思想之外不同的声音。周策纵先生在《五四运动史》中认为:“‘五四运动’早期的新知识分之们攻击儒学,主要是攻击现行的对儒家学说的正统解释。这种解释也好,这种攻击也好,虽说都并非完全没有根据,但是也不一定完整地把握了孔子的理论或精神。”⒁“儒家学说的正统解释”就是陈独秀们攻击的旧伦理旧政治的理论基础。

余英时先生曾论及西方近代反基督教思想家们的态度:“基督教在西方近代文化中有两重性格:制度化的中古教会权威在近代科学的冲击之下已经彻底崩溃了,但是作为价值来源的基督精神则仍然弥漫在各个文化领域。外在超越型的西方文化不能完全脱离它,否则价值将无所依托。启蒙运动时代西方文化思想家所攻击的只是教会的专断和腐败而非基督教所代表的基本价值。反教会最强烈的伏尔泰,据近人的研究,其实是相信上帝的。尼采和齐克果都曾著书反对基督教,但是他们对原始教义仍然是尊重的。他们只是不能忍受后世基督徒的庸俗和虚伪。”⒂余先生以此为参照系对比中国情况:“‘五四’以来反传统的人又误以为现代必须以全面地抛弃中国文化传统为前提,他们似乎没有考虑到如何转化和运用传统的精神资源以促进现代化的问题。”⒃西方中古教会权威的崩溃,经历了数百年的科学发展的积累,哥白尼的地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无不对教会权威造成极大的打击。但是这样的科学在中国并不存在,而且这样的科学也无法摧毁中国传统中独尊的儒学的地位。要从价值上摧毁儒学独尊的地位,只能以观念战胜观念。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思想的传入对当时很多人的思想起到了颠覆性作用,加上朝代末世各种社会危机的并发,直接导致清王朝的灭亡,也是中国皇帝制度的灭亡。儒学三纲中的君臣一纲在表面上已经消亡了,但是儒学的建制远远没有崩溃,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它仍然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由此才有“改造国民性”运动的进行。这时启蒙思想家的反孔,与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家们一个大致相同的地方,就是主要力量集中于反对建制化,政治化的儒学,而非孔孟的原始精神——虽然他们同时也认为即使是孔孟的原始精神也有太多和现代应有的文明格格不入的内容。而且他们自己本身在安身立命之处常常就是传统主义者。鲁迅的一个思想核心是“中间人”角色的自命,也就是说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因袭了传统的重负”的。而胡适1929年的日记就记载了傅斯年的话:“我们的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然是传统的中国人。”胡适评论这句话道:“孟真此论甚中肯。”⒄胡适、鲁迅对待他们的母亲的态度,就完全符合中国传统儒家精神中“孝”的要求。五四思想家们做出全面抛弃传统文化的姿态,实际上是充分考虑了文化的惰性,企图使态度与现实折中。鲁迅就曾说过,“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间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和平的改革也不肯行。”⒅

林毓生在《五四时代的激烈反传统思想与中国自由主义的前途》中对五四思想家批评道:“既然五四反传统的知识分子有意完全拒斥儒家的传统,他们当然就不会去寻求创造性地转化传统的可能性了。即使他们要将儒学与西方自由主义相整合,他们也会觉得并不可能,因为他们对儒学的了解深受传统思想模式的约制之故。”⒆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林毓生批判五四思想家把传统视为整体的,而他自己却把“知识分子”视为整体的。事实上,对“五四反传统的知识分子”,陈独秀、胡适、鲁迅们而言,儒家思想只是中国思想中的一支,他们也希望把儒家还原为争鸣的一家,因此,他们丝毫不会去干涉别人——不管是“完全接受儒家传统”了的辜鸿铭,还是“最后一个新儒家”梁漱溟——去拥抱儒学甚至拥抱儒家礼教的自由。今天即使有反传统的知识分子,也不会干涉林毓生“创造性地转化传统”的自由,而林先生指责五四先驱没有他的“创造性地转化传统”,背后有两个基础,一是以今人立场指责前人思想,一是预设了儒学的普适性,在儒学的立场上把它看作一种普适的“价值来源”,从而批评五四思想家对这种普适性的怀疑。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中国古代传统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社会体系的态度,有两种不同的角度。如果我们仅仅看原始的孔孟荀朱陆王,那是哲学的角度,在这一层面上,儒家思想可能成为构建我们新的精神家园的一个最主要的根基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能补救西方文化的一些弊病。中国哲学这一学科模式来自西方哲学,从胡适写出第一部现代意义的哲学史开始,中国哲学的内容,基本上是西方哲学主题的异域变奏,很多西方学者不承认孔孟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符合他们的“哲学”定义,因此并不承认中国有哲学,比如黑格尔。但是今天,一部分西方哲学家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古代哲学,并且把它放到与西方哲学对等的地位上加以审视。他们把中国哲学视为西方哲学的一面镜子,在《孔子哲学思微》一书中,作者郝大维、安乐哲这样说到:“在我们当前这个历史的决定性时机,不去吸收中国的智慧,就会使西方失去一个惟一的发现自己的机会。”⒇另一种角度则是从儒家原始思想政治化、世俗化之后形成的教条入手,批判这些教条的反现代特征,对人性的桎梏,对捍卫人道底线的无力,这是历史的角度。在这两个角度中,哲学角度承接了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历史角度则开辟了一个“反传统文化”的传统。而这两种传统在今天可以并行不悖。

我们观察五四时期的反孔与尊孔的论争,便会发现他们的分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陈独秀向来被目为极端反传统的,他在《旧党的罪恶》中有这么一句话:“言论思想自由,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无论新旧何种思想,他本身本没有什么罪恶。”而梁漱溟向来被视为“最后一个儒家”,“新儒家”的第一代开山祖师。但是梁漱溟在赞美孔子的同时,对“礼教”桎梏下的中国人的批判,丝毫不比陈独秀们温情。他曾经批评中国人:“中国人始终记念着要复辟,要帝制,复辟帝制并非少数党人的意思,是大家心里所同。他实在于他向来所走的路之外,想不出别的路来。”(21)“几千年来维持中国社会安宁的就是尊卑大小四字。”(22)废除帝制,废除尊卑大小的不平等关系,实际上都是儒家礼教所视为不可忍受之事。同样,熊十力对家族制度的批判也毫不客气。事实上,在现实层面,任何有良知的知识人都会批判当时的儒家教条,只不过反传统的思想家不再理会,甚至直接批判原始儒家价值,而尊孔的思想家在批判现实的同时在灵魂层面回到原始儒家价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与九十年代的国学“复兴”,意味着 “反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经历了三十年“文革”破坏之后的承续。这两种传统都是我们今天赖以思想、发言的基本土壤。而且,这两种传统的并行不悖,可以为未来思想状况提供更加丰富的可能性。“五四”思想家们宣传“民主”、“自由”、“人权”的事业,得到传承,并且人们进一步梳理这些观念,以补五四时期认识粗疏之弊。而儒学经过“五四”的洗礼,已经不得不把民主、人权等观念融入自身,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就是把民主科学观念植入儒学体系的一种富有价值的尝试,而儒学究竟能否通过现代解释而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文化价值来源,这一问题的回答尚待人们的努力。

注 释:

⑴泰勒《原始文化》,蔡江浓编译,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⑵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两卷本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第3页。

⑶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第2、3、4页

⑷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见《陈寅恪诗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10、11页。

⑸⑹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

⑺陈独秀《复辟与尊孔》,《独秀文存》第115页。

⑻鲁迅《呐喊·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一卷,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44页。

⑼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第67页。

⑽鲁迅《坟·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一卷,第58页。

⑾陈独秀《答吴又陵(孔教)》,《独秀文存》第646页。

⑿胡适著,欧阳哲生、刘红中编《中国的文艺复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第17页。

⒀蔡元培《致公言报并答林琴南函》,转引自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⒁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8月出版,第435页。

⒂⒃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联经出版事业出版,第15页。

⒄转引自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第27页。

⒅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二卷,第8页。

⒆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12月出版,第193页。

⒇郝大维、安乐哲著,蒋戈为、李志林译《孔子哲学思微》,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第255页。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传统节日;民族性;设计;文化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关于中国传统节日

传统节日在我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璀璨的历史,形成了诸多光彩夺目的民族文化传统。它作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一个产物,鲜明的印记了农业文化烙印,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社会规律和人们对于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它凝结着中国人的生命意识、伦理情感、审美趣味与宗教情怀,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其影响力从古至今,无处不在。

所谓“节”,是针对一年中气候变化而言的。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将一年分为四时八节。后来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把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统称为“二十四节气”。据《礼记·曲礼上》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由此观之,节日是一种固定的风俗,一旦形成就很难再取缔,它只能继承发展,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改造和补充,这就使节日风俗具有传承性的特征。

(二)关于设计文化

1、文化的定义范围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文化总是在连续不断的继承与创新中发展,没有继承,文化就会断裂;没有创新,文化就会枯竭。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如同当前国际经济潮流的发展趋势一样,设计也是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活动。

2、当设计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现在正流行着一种说法,“设计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的时代是设计文化时代也是文化设计时代,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信仰以至自然环境和传统生活习惯的不同表现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是不相同的,对色彩、造型、文字也会各有偏爱。而这些偏爱也会反应到传统产品的设计中。

有史以来,东西方文化就有过积极的交流,这种交流和对话,为地区之间的了解、交流做出了贡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已真正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越来越多的设计艺术正朝着“民族化”大流发展。例如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文化正大规模的影响着亚洲国家,由圣诞节衍生出的设计就是运用了西方节日文化内涵,这些西方节日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时,已不再是单纯地购买产品,而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进行一种文化熏陶。可见,设计艺术民族化,已成时代的潮流。对今天的学者来说,只有在世界史的宏观视野中,在各大文化的比较中,中国的特色才得以显示出来。

二、现状和问题

(一)关于传统节日放假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放假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传统文化特色仍显缺乏,这些年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中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二是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针对在法定假日调整方案进行了网上民意调查,由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出2个结论:1、有利于保护民族的文化身份、民族情感、民族的精神方式;2、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放假是顺应时展的一种趋势,是迎合本族人民对于复兴传统文化的迫切要求。

(二)设计,不能没有文化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民俗和文化,更没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半个世纪来,人类科学技术又有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全球化是一个尚在争议的话题,因为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弱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就会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在城市规划方面我国卷起各种“狂潮”,短短不足20年的结果,尽管房子建了不少,但是“千城一面”。

(三)由反思回归论述的主题

因随着黄金周、洋节日的增多,我们的传统节日正逐渐被人们遗忘,由节日文化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不能不得到正视。黄金周出游是批发式的旅游,对旅游景点压力很大,不少地方政府、旅游经营部门都竭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热衷于在风景名胜上建星级宾馆、桑拿等,导致了景点的“城市化”,法定假日调整势在必行,国家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淡薄也说明文化遗产的流失,而从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才是设计创新的出发点。

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如中国人的筷子与西方人的刀叉,设计师应秉着“something new, something different”的设计哲学从传统文化和思想根源中汲取设计思想,但同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应用也不能忽视。设计文化的重点不只是强调文化的差异,而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设计师的根本责任与任务及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创造美的、健全的、平衡的与环境协调的适合人类生存,体现人类文明的和谐空间。由传统节日传递出的中国文化其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也正体现了这点。

三、结语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3篇

在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助推下,大陆沉寂多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开始升温,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交流活动也日趋频繁。近年来,通过国台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就举办了多次大陆古籍书展、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巡展、两岸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观摩、传统文化教材编写与引进等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如何构建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代价值体系,如何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传统文化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建设,等等,正成为海峡两岸教育界同仁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有幸组织并参加了“海峡两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季”活动,对如何有效实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和

思考。

一、充分发挥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建立科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它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思想、行为处世准则对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中的青少年至关重要。尽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已为多数有识之士接受,但由于受认识水平、基础教育“功利化”倾向、升学压力和师资力量等诸多因素影响,许多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场所,学校不仅具有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功能,更应承担起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中华经典文化教育的重任。充分发挥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是有效实施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

1.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保证一定的授课时数

经典国学篇目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规范的课堂教学是实现系统学习国学经典篇目的保障。教师通过对经典国学著作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吸收的思维习惯和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敬畏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的自豪感。长期以来,大陆对传统文化进课堂没有硬性规定,相当一部分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位置。2014年教育部下发的《纲要》从战略高度阐释了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应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在教学环节中渗透相关内容。但从目前情况看,大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通过语文及其他人文学科课程来体现,没有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并对其融入教材的权重也无明确要求和考核标准,使得传统文化教育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

台湾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国文课来实现的,其《语文课程纲要》中明确将“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国文课约占在校学习时间的30%,随着年级增长逐步加大文言文比重。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地区高中阶段安排有“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科目,属于必修科目,并统一使用《中华文化基本教材》,这是台湾地区高中阶段长期使用的一本国学教材。从两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看,明确经典国学教育在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和内容比重,尽快将其纳入主修科目,保证一定的授课时数,是有效实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环。

2.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是一个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笔者在参访台湾地区几所中学时发现,他们特别注重利用社团活动和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中华文化之美,体会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而真正领悟和认同传统文化,践行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台湾建国中学有79个学生社团,其中国乐社、民俗记忆社、社会科学班、人文社会自由班等都是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社团,传统文化的元素渗透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从而实现其多元、自主、精致、创新的育人目标。对外合作交流是台中二中开放办学的一大亮点,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去国外游学和交流,通过与不同国别、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情怀,促其成长为具有民族情怀与世界眼光的现代中国人。基隆百福国中以科学、系统的阅读活动为抓手,将国文教学计划融入阅读活动中,带动全校各科教学和师生阅读能力提升,如通过“阅读游台湾”主题阅读,让学生感受台湾多样性文化和人情之美,培育学生的民族意识。屏东县陆兴高中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生涯发展结合起来,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陆这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是一所公办国际学校,国际化是学校的重要特色,他们在国际化办学和交流活动别注重对学生“根”的意识培养,提出了“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的办学目标,因为他们坚信:只有有了“根”,国际化才“立得住”。广州市增城新康小学是一所民办学校,他们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通过日常践行、课程融合、活动渗透等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师生、家长、社区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实现了其“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

3.利用区域文化教育资源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效果

传统文化与地域关系密切,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地域等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两岸这方面都有一些很好的做法。以河南省历史教学为例,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原大地上数千年来涌现出众多影响中国历史的名家大儒,楚国的老子、战国的惠施、秦代的李斯、西汉的贾谊、三国的阮籍、唐代的韩愈,不胜枚举。将这些厚重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名人选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增强了学生的地域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热情。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利用避暑山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避暑山庄文化为背景,开发出富有园林文化、历史文化和诗词文化特点的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台湾地区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有益探索。台北金华国民中学在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优势,采用“融入”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成效显著。除课堂融入外,还有艺术融入、生活融入、家庭融入等贴近生活的各种实践活动,延伸和拓展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在“融入”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提升、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加大教师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和专业能力培养、培训工作的力度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它对教授者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授者的学识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两岸中小学,尤其是中学阶段,普遍存在优质师资匮乏问题,缺少学贯中西、文化底蕴深厚的学者型国学教师。目前大陆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课程多由语文教师和其他人文学科教师教授,还有一些自身缺乏传统文化知识积累、经典著作储备不足的非传统文化专业背景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很难担负起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加强传统文化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是有效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

1.建立一支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师队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和课程体系,需要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在师范院校中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加大在职传统文化相关学科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的力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传统文化教育优质师资短缺的有效途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把这项工作放到立德树人的战略高度,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培养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

头人。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教师培训总体规划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部级培训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等教师培训活动中。通过各级培训,帮助教师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关系,帮助他们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教育

要求。

3.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系到青少年“三观”的养成,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所有环节中。将其纳入教师资格考试,旨在激励教师学习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4.借助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专业化水平

可采用专兼职结合的办法,聘请高校、社科院所和文化机构中的国学专家为客座教授,定期给教师授课。

还可结合成功案例,组织教师参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成效突出的学校,学习和借鉴他们的经验和

做法。

三、高品质教材是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根本

教材是课程最重要的载体,构建科学的传统文化教材体系是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关键。需要强调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的教材,它承载着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多重功能。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最优秀的部分甄选出来,如何针对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设计出相应的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这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大陆除地方教育部门和出版机构组织编写的传统文化教材外,没有统一规划教材,还有许多学校自编校本教材,但教材水平不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庞杂,教材编写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问题。

1.确定符合《纲要》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纲要》明确指出,新时期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编写者在确定传统文化教材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时应紧扣《纲要》要求,在知识学习和情感培养方面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针对不同学段孩子的认知水平,深入研究,反复论证,以确定每一册、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内容。以北师大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该教材在编写时紧扣《纲要》中对初高中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具体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在单元主题及导语、选篇设问、栏目设计等方面均体现了《纲要》要求,兼顾了学生接受和实际教学的渐进性特点,体现了“盈科而后进”的学习

规律。

2.确定符合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养成的编写架构和编写体例

传统的国学教材和读本大多是对历代国学名篇的解读,缺乏对青少年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解读和引导,尤其缺乏对传统文化中不符合时代价值理念内容的摒弃。遴选和提炼适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教材架构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同类教材一般都采用史论的思路,这种架构较为系统、清晰,便于传授。但从另一方面讲,青少年不仅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更要成为传统文化的体验者和践行者,所以加强教材的互动和实践环节非常必要。比如,以单元主题下组合选文的方式,通过“导语”“提示”“思考”“链接”“诵读”等引导性、互动性、扩展性板块设计,既保证了教材体系的完整性,又体现出文化形态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3.确定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选篇

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庞杂,卷帙浩繁,许多古代的文化形态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加以摒弃或改造。甄选出既符合《纲要》要求,又能体现传统文化特征且难度适宜的经典篇目,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选篇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材内容质量的高下,体现出编写者的专业水平。当下,一些自编国学教材中存在原搬古文、不加取舍的现象,非常不利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养成。在文化多元时代,编写者应站在更为宽广的文化背景下,将符合当代青少年价值观养成要求和认知特点的经典文章遴选出来,这样才能触及现代教育的育人本质。

4.确定由不同学术背景组成的编写团队

专业化的编写团队是保证高品质教材的首要条件。中华传统文化形态多样,构成复杂,彼此关联,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优秀传统文化的脉络和精华,甄选出哪些是要“学”的内容,这就要求编写者既要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义,发掘出符合当代价值要求的“优秀”部分,又要了解和把握当代文化价值理念,这对编写者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笔者策划并参编的北师大版面向全国职业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编写团队囊括古典文学、文献学、训诂学、民俗学、文化学和出版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他们以不同学科的视角论证了教材的内容和呈现方式,确保了教材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也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系统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适合青少年道德养成和认知规律的教育方式和实施途径,是海峡两岸教育工作者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5.

[2]石中英.关于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师,2015(1).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设计学;现代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57-03

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内,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冲击、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洗礼后,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色彩。在中国,传统文化也渐渐淹没在飞机大炮、高楼大厦之间,甚至被冠以僵化、保守、封建余孽、重玄学轻科学等罪名,总之是不符现代社会的需求。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重新思考,并大声疾呼传统文化的重生。于是有人开始办私塾、穿汉服,以微薄的力量唤起传统文化的重生。甚至有人喊出“西方文化已死,21世纪就是儒学复兴的世纪”的口号。作为设计人,笔者看到西方的设计理念、西方的美学原则正一步一步影响并代替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学原则,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走出学校后拿出来的都是现代主义、简约风格……让外国人也叹息“上海只不过是纽约的一个缩影”。

1 中国传统文化的遗失

中国传统文化即指中国千百年来流传下来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如儒家、诸子、阳明心学等。自从西方人用火药炸开中国的大门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加以“中国文化西来说”的泛滥,西方文化中心论在中国深广的影响,导致几十年来对传统文化批判多于继承,否定多于肯定,缺少认真的总结。时至今日,很多人已经忘记了传统,更不会去评价它的好坏,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正在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新华网曾报道,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京剧或其他各种地方剧种“不感兴趣”。关于传统文化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小学生中文化品味比较西洋化;在对待食品方面,只有12%的人选择中餐作为大餐,51%的人选择麦当劳、肯德基作为大餐,还有26%的人选择牛排作为大餐;在对“最喜欢的一首歌”的选择上,37%的人选了英文歌曲(占的人数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大陆老歌,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另外,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调查中,38%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25%的人不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写毛笔字。被调查者总体上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四成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发展不抱乐观态度。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过的是圣诞节,只有33%的孩子喜欢过春节,14%的孩子喜欢过中秋,12%的孩子喜欢过国庆节。

近一个世纪以来,已经没有多少人回答得出来什么是四书五经了。学生对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的支柱思想体系一头雾水。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学生从周杰伦的《东风破》里开始接触古典诗词之美,学琴(指的是钢琴而非古筝)一定要考级,下棋除非是想成为国手,书画是少年宫的常备项目,为的是升学时加分……那种初始的风雅在父母的严责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意境。

仔细想来其实丢失了很多,不仅仅是丢失了过年摸门钉放鞭炮、上元吃汤圆放花灯扭秧歌、端午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等民风民俗,更多的是忘记了忠、孝、仁、义、信、礼、智、勇这些传统的思想道德。何为忠孝仁义?何为信礼智勇?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人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目前,社会各界将更多的目光投到传统文化上,关于传统文化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人们各抒己见,其中不乏客观的、冷静的思考,于是传统文化的重现和复苏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现代私塾的出现最直截了当地将传统文化带到人们面前,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系统地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培养一种对中华古典文化的切实的爱好,打造一些可以承担继绝兴亡之责的毛坯,期冀他们成为栋梁。他们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道德准则,忠孝仁义信礼智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任侠之气 、匹夫之责。人们无权去评价它的优劣,但至少可以让家长重新审视传统与现代的区别,给传统的琴棋书画一个正确的定位。

学术界更是早已掀起对传统文化的大讨论。钱钟书老先生让国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及中国古人的智慧,中西文化是应该平起平坐的;钱穆主张知识在水平线以上的国民对本国历史应有所知,否则“只算是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是有知识的国民”,对本国家的历史与文化要存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一民族失去历史,如一人之失去记忆;一民族没有哲学,如一人之丢失灵魂;一民族忘却先祖,如一人之背却血统。各种形式的讨论、探讨正在沸沸扬扬地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越来越多的人给传统文化做了新的诠释。

传统文化的复苏,正在影响社会的每个角落。中国文化的乳汁喂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历史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小心地把这些好东西择出来,精心地研究、总结,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中华文化才能发扬光大。

3 传统设计思想现状

作为设计人,笔者更多地关注传统设计思想的现状。在传统文化大量遗失的情况下,传统设计思想也没能幸免,从近些年兴起的城市建设中就可以看到,传统特色已经荡然无存,即使出现些许带有传统设计符号的建筑形式,也只是拙劣的模仿,完全没有体现出古典建筑的气质、内涵。

建筑是城市记忆的载体,以北京为例,这个古老的城市正在慢慢失去记忆,亲切的胡同没了、热闹的四合院没了,连老北京的小吃也变了味。2008年奥运会让北京沸腾,可是胜利的狂热过后,北京是什么样子?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鸟巢、水立方……一座座现代建筑落户中国,有人说是为了给中国带来一些新鲜的设计元素,可当你抬头看看身边,哪个不是新鲜的或曾经新鲜的设计元素?而所谓的陈旧的落后的设计元素还有吗?正当国外反思疯狂建设的后果时,中国为什么还在重蹈覆辙,而且乐此不疲呢?任何城市都是在建筑的实验中发展的,北京当然不能只拘泥于四合院,还需要给后代留下一些新的好的东西,但是不能让北京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所谓的大师们带来他们的文化,将他们的价值与理念强加给中国,这也是文化殖民主义的表现。

文化是一个城市最珍贵、最本质的东西,局外人不管贴上什么标签,也不可能对异族的文化有切身的感受,更不能深入这种文化的精髓。任何表面上的做法只能造成水土不服,因为任何建筑不是孤立的,要融入城市,融入生活。如果说大师们的实验是一种文化的殖民,那么听之任之就是一种自觉的殖民主义,其结果是逐渐用外来的观点观赏建筑,用外来的思维方式思考建筑。北京与过去相比是有了不同,不同就是满身是瑞士的影子、德国的影子,而惟独没有北京的影子,所以为北京的记忆担忧,也为现在的建筑风气担忧。不反对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在中国创造,但是反对国外的殖民文化;不反对向国外的大师虚心学习,但是反对自觉的殖民主义。

虽然对建筑形式起作用的结构、材料、技术等已经世界化,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也已改变,当代建筑应当积极适应新的功能、新的工业化技术、新的经济条件和新的审美趣味,但是建筑的精神功能所具有的民族化内涵和对于文化空间独特的表述方式决定了建筑不同于大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其他现代物质产品。要清醒地知道形式可以改变,但唯一不可改变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是内在的无形的精神产物。

与狂热的城市建设相对比,民间艺术更显冷清,如剪纸、皮影、戏曲、民族服饰等民间的民族特色似乎成了外国人眼中的珍宝、中国人眼中的砂土。中国的民间艺术大师多半生在农村,至今处于温饱的边缘,大量的艺术作品得不到保护。即使少量的作品被地方文化站收购,其价格也与其真实价值极不相符。艺术价值无法实现造成这些民间艺术随老一辈艺术家的去世而失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严峻的现实向人们提出该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的问题。

在此对比一下日本的做法。在日本,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都被国家定为“国宝”。日本最多的国宝是寺庙,很多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如京都的金阁寺,奈良的东大寺、招提寺等。它们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同时,日本很多城市也都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如名古屋、熊本古城等。日本每个城市都有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文物、书籍、模型和画像,让人们对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日本保护传统文化是官民并举的,大家都在自觉地保护着文化传统。保护文化传统对日本人来说有两重作用:一是了解自己的历史,知道自己的根,在精神上没有失去自己的家园,从而产生自信和面对未来不失前驱的勇气;二是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放松紧张的神经,每天有个好心情对任何人来说都十分重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并没有把传统看成是现代化的对立面,传统并没有影响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日本人的观念中有迷信的成分,但他们又是现代人,有时间观念、金钱观念和效益观念。个性张扬不够,这是东方文化的特点,日本人个性张扬不够却并没有阻碍日本的进步,恰恰相反,团队意识对增强日本人的向心力还大有帮助。

4 对设计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其中设计史是主要的研究方向,但对于设计史的研究只是近几年的事,所以还有很多欠缺之处。现在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感观上的冲击,设计已经背负起设计生活方式、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精神的重任,所以就要更加慎重地对待设计学尤其是其中的传统文化部分。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期,存在道德危机、生态危机、社会诚信缺失,传统美德被破坏,现实在呼唤一种规范和一种理念,呼唤民族的文化重建和再生,呼唤民族文化的创新和超越。设计界也有同样的呼声。作为理论性的学科,往往对实践起着指导性作用。笔者认为更应该对传统的、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怎样的角度看待传统,以怎样的态度继承传统,以怎样的方式发扬传统,等等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设计教育是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教学系统的完全的现代教学体系,在我国几乎是全盘照抄。经历了这几十年的检验,年轻的一代设计师懂得了现代主义,懂得了构成,但没能打上中国的印记。所以,在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注入尤为重要。

1)传统手工艺技能的教学。如传统刺绣、剪纸、蜡染、手工木雕、泥塑等,这些是最直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途径。各地区也可结合当地特色加入地方特色手工艺。如在呼伦贝尔地区,作为北方三少民族及蒙古族的聚居地,当地特色手工艺很多而且特色鲜明,所以将蒙古族传统皮画制作工艺加入装饰画的教学中。另外还有桦树皮工艺、刺绣、剪纸等课程。

2)传统文化内涵的教学。传统工艺的学习是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但这不是目的,理解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才是目的。所以在教学中并没有采用聘请民间艺人教学的方式,而是组织教师学习传统工艺,然后进行教学,并在教学中加入教师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解读传统工艺背后的内涵。这样,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更多的是文化内涵,这对学生今后的设计应用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3)传统文化的设计应用。传统文化的学习最终就是要完成设计应用,所以在教学中要主动加入传统文化应用的设计项目。学生的设计课题中经常会有当地的设计项目加入,这样直接将所学转换成现代设计成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统文化。

总之,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中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国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有益的尝试,并取得成效。现代设计界已经有很多中国设计师的席位,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带着传统文化的精髓走向世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全部历史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只有把好东西择出来,精心研究,薪火相传,中华民族才会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林皎皎.中国古代建筑与传统文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1):91-93.

[2]马齐飞.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3):43-46.

[3]姜晓萍.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意蕴[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12(1).

[4]马玉鹏.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思考与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0(12).

[5]苏叔阳.别让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一体化[EB/OL].cn.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思考

一、渗透传统文化对中学生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风雨洗礼,成为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里众多古文明都成出现中断,唯独中华民族屹立不倒,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同化力、包容性有着密切联系,更与中华民主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密不可分。时至今日,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依然指引着我们不断向前发展,但不少的现代人却早已不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至抛诸脑后。中学生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阶段,正确的在思想品德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无论是对学生的成长还是对文化的发扬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情怀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情况,端正的人生态度是影响深远的,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当非常重视这个阶段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塑造。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需要的一定是具有高尚品德的爱国人士,而非单纯的知识“机器”,一个人在社会中实现价值,并不是看他有多大的才能,而是取决于对社会有多大的奉献,当今世界能够取得非凡成就之人,往往并非聪明绝顶者,而是宅心仁厚心系天下之人。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对人品质和思想的教育,以爱国主义和孝道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情怀意义重大。

(三)培养端正刚毅的品格

在传统文化中,古人常常为梦想坚持不懈、为理想奋斗不息,马革裹尸还的刚毅精神以及头悬梁锥刺股的坚定信念都是当前众多学子所缺失的重要品格。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重大成就,优越的物资生活让很多人丧失了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遇难而退的人原来越多,迎难而上的好男儿越来越少。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这种传统优良精神,将能够激发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意志,培养坚定不移刚毅不屈的优秀品格。也只有这样的才人,才是能担当能为祖国和社会做出卓越贡献之人。

二、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一)重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导向性

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育思想教育应当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生思想引导的重要课程,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丰富学生人文知识的同时,巧借传统文化强大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思想品德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第一项原则就应当是重视思想引导性,努力以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端正的思想态度和人生信念。

(二)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在过去老式教学课堂体系下,课堂的主体是老师,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并不考虑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打消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更磨灭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切实以学生为主导,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认可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三)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要灵活运用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多如浩瀚的繁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巧妙的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相结合是教学的重点。中学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和传统文化都有充足的了解,然后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不会感觉到疲惫和困乏。学生兴趣的培养是教育有效性的前提,运用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是当前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四)坚持思品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思想品德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应当是一脉相承,相互融合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这而这融会贯通,切忌在教学中生搬硬套,将思品教学内容和传统文化相互隔离的做法。中学生处在只是较为贫乏的阶段,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依然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点部分,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系统的融合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而相互割裂的知识体系则略显枯燥和乏味。

三、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

(一)在知识传递中渗透传统文化

知识传递是中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和目的,任何教育都具有两方面的作用的目标,一个是思想引导,一个是知识传递。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知识内容的传递,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和提升头脑思考能力,在知识传递中教师就要学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巧妙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并且在潜意识中形成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教学才算是成功有效的。

(二)在知识启发中渗透传统文化

学生学习知识最终还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知识知道社会实践,否则死记硬背知识点是毫无益处的。知识的学习考记忆,知识的应用则是靠思考,在教学中教师更重要的作用应当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思考,对知识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对知识的运用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样学生才能够学有所用。因此,在对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启发学生去自己思考和探索知识,同时融入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学生思维空间,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探索的兴趣。

(三)在知识检测中渗透传统文化

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敦促学生认真学习的有效手段。通过在知识检测中加入传统文化内容,学生会以更高的热情和积极性,更专注的注意力去关注和思考传统文化,并且在考试中主动将传统文化与所学知识点相结合,提升自身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结语

相比较现代的教育教学方法,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所教导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而言更为有用,也更有利于学生后期成长和发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即是对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也是对学生性格培养的重要帮助。中学教师应当在今后的教学中,广泛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的力量,全面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熊豪.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意志品质培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