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养生概念

体育养生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养生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养生概念

体育养生概念范文第1篇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深化英语课程改革。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有些教育专家指出: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则失去了依托和活力。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外语是教会的,过分强调教师的“讲”,造成“满堂灌”,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而素质教育则认为:外语是学会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英语教学不仅是教语言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开发其潜能。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2、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学生是一个个有感情、有智慧、有个性的人。他们每个人的未来是多样的,我们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是要尊重他们学习的差异,因材施教。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一张课桌,教师唱独角戏。在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别是面对新课改,我们这些站在课改前沿的一线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努力寻找学生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最佳结合点,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正如语言学家亚力山大所言:“A teacher is just a facilitator. Teachers cannot teach anybody anything. The student is not an empty glass that will be filled with liquid , with knowledge and with wisdom .The teacher can only facilitate, make it possible to motivate students .”

3、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

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理论。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已走出“语言翻译法”转入“任务型”、“交际化”的教学时代。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们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课堂效益的提高来设计教学行为。把英语真正当作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用;把语言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把英语学会、学活。

二.创设语言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教学实践证明:环境造就人。“语言环境”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的学生缺乏真实的英语环境,教师应创设“仿真”的语言实践环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一是教师应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坚持用英语授课。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等教学设备,创设情景化的语言环境。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如唱英文歌、英语朗诵、口语竞赛、英语作文竞赛等。

2.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或难度,需要学生意志克服困难,寻求解决 问题的途径、方法;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所以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个兴奋点。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善于设计问题;同时也应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深刻领会谚语:“He who questions nothing learns nothing.”(无所问者,无所获)。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

体育养生概念范文第2篇

摘 要 几千年来,养生思想在养生家虔诚的驱动下,通过长期不懈的养生实践和种种对人体生命奥秘的探索,在人体科学、运动医学、运动保健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美学和运动生态学等领域中积累了丰富的体育养生思想。这些体育养生思想带有鲜明的儒家、释家、道家和医学等传统文化特色,丰富并推动了中华传统体育思想的发展。

关键词 古代体育 体育养生 价值取向

中华民族传统运动养生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上古时就知道以舞蹈、导引、按跷按摩的方法活动筋骨,治疗寒热疾病,并以这种养生方法_到健身祛病目的,并在生产活动、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为后来养生理论和实践打下基础。据文字记载,其萌芽可追溯到殷商时代,据甲骨文考证,当时记载的多发病即有疾止足、疾肘、疾骨、疾目、疾耳、疾齿、疾口、疾首、疾腹、疾胸等十多种,商代人将这都归咎于谴神罚或作崇,把治疾寄托在祭祀或问卜上。这种祈求当然无效,但却表现出对健康和平安的追求,可认为是养生思想的萌芽。

据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中说“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奎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闷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这种舞就是宣导气血,活动筋骨的养生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指出,在中国中部地区,地势平坦而潮湿,各种植物都可以生长,人们吃的很杂,但是劳动不够,所以很容易得病,就用导引和按摩来治疗《内经素问・异法方宣泻》。

春秋战国时期到西汉,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医学与哲学结合,引入像阴阳五行・精・气・神这些哲学概念,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中医理论,出现了《黄帝内经》等重要著作,导引行气术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迅速发展起来,出了两大养生派别。一种是在养生中强调“动”重要性,这种以动为主的养生思想,直接导致以肢体活动为主,配合呼吸运动和自我按摩导引术,也许我们可以用现在语言把这类养生术称为“医疗保健体操”,另一派别则是强调“静”是通过控制意念和呼吸运动养生治病的持气术,这就是后人所说的“静气功”。这两大养生形式共同构筑起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体系。

南北朝时,佛教的另一个瑜伽教派传入中国,它主张修心养性调心静坐,其方法在形式上与中国道教之食气、吐纳和胎息相似。南梁武帝时,天竺人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创立禅宗。禅,意为坐禅静虑,静坐修心,其方法与瑜伽派相反。这是佛教在新的土壤中发生的变异,受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欢迎,从而流行起来。

唐朝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581-682)在其著作《千金方》里面写到养生术也与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腰痛导引法:在医疗体操方面,他记录了一个治腰腿病痛的方法:“正东坐,收手抱心,一人于前踞摄其双膝,一人后捧其头。徐牵,令偃卧,头倒地。三起三卧,久久效”;天竺婆罗门按摩法:这是一套完整的肢体运动。它说:“依次行三遍后,一月后除百病,行及奔马,补益延年,能食,眼明,轻健,不复疲乏”。这套健身操,可能是在中国古代导引的基础上,吸收了古印度的某些健身动作而创编的。它可使身体各部分受到锻炼,运动量适度,对中老年人有良好效果。

八段锦流传于我国民间,是一种八节连贯的防病健身操。八段锦之名始见于北宋。据《夷坚志》记载,徽宗政和七年(1117),起居郎李似矩“尝于夜半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八段锦按活动方式区分,可分为文八段和武八段两种。文八段采取坐势进行,它吸收历代健身术中的行气、叩齿、嗽咽、按摩、集神等方法,配合简单的头颈、躯干、上肢的活动。武八段采取立式进行,多以肢体活动为主,而辅以呼吸或咽津。[3]这种导引术包括身体各个部分,简便易行,并分别提出各段对身体部位所起功效,较其他导引术广为流传。

与八段锦同样具有养生价值的易筋经,始见于明末熹宗天启四年(1624)的手抄本。它是在我国传统导引术基础上,采用立势,吸收武术动作,强调肢体运动而加以创编的。到了清道光三年(1823)和咸丰八年(1858),相继有傅金铨、来章氏两种《易筋经》刻本。易筋经具有全面锻炼身体的价值,书中提出的“内壮神勇”,就是指内脏器官的锻炼与坚实;“外壮神勇”就是指肢体的锻炼与强壮。书中还规定“内壮既熟,再练外功”。说明古代导引侧重“内功”,不重练力。自明末清初开始,增加了力量练习,从而成为健身运动新导引。原来多为文人练习的导引,从此以后,也为武术家所练习。

今天我们研究运动的养生价值时,旨在系统挖掘研究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所内蕴的丰富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并以科学态度和理性眼光分析批判传统运动养生中渗杂的宗教神秘主义、巫术迷信内容,摈弃其糟粕,挖掘其中有价值的精华部分,为人类的健康保健事业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连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模式及其现代文化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4-5.

体育养生概念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对武术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进行分析,以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武术、了解武术,进而喜爱武术,并且愿意为武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更好地传扬出去。

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和交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国粹的武术其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2008年的奥运会,多少国人希望武术能借此东风走进奥运赛场。

1武术的内涵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它具有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养生修性、竞技比赛、娱乐观赏等功能,是一项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从而激发练习者的兴趣。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武术运动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临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

2武术的社会功能

2.1武术文化价值功能

2.1.1武术的哲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和谐”观念无疑是对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儒家关于“和谐”的观念是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作为起点,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继而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能不破坏“自然的和谐”这种由内而外、由人到自然的和谐,恰恰体现在武术的技术范畴里,而且贯穿始终,诸如上下相合,内外合一,“眼随手动”、“目随势注”,讲究“六合”;而躯干与四肢相合的“身法”,表达了周身和谐的高度境界。

2.1.2武术的教育性

在当代社会中,经济的发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物质利益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武术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类,它具有十分独特教育功能。首先,武术教育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可以开发智力、充足精神,对于受教育者的身心具有十分积极影响;其次,武术教育具有培养、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的功能;再次,武术教育具有锻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功能,这对于适应当代高竞争社会,增强生存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武术教学就是修炼学生思想道德作风、处世哲学的过程,更是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改造过程,这种内外双修而以修心为先导的思想观念更具有重要的人生指导价值。

2.2武术的技击价值功能

武术的源起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原始社会的生产活动,人们为了生存而与猛兽进行搏斗,逐渐练就了击打、闪躲等格斗技能,而且创造了尖锐锋利的生产工具,并具有使用利器与兽搏斗的本领,这些技术孕育了武术技能,为武术的产生准备了物质条件。原始社会崇尚勇敢精神,每个猎手也同时是战士,手中的工具也就是武器,勇敢的战士成为一种社会的荣誉和人们的渴望,为武术的产生准备了精神条件。

2.3武术的健身与医疗保健康复功能

2.3.1武术的健身功能

人类在创造越来越多的财富的同时,自身的运动机会却越来越少,导致了所谓的“文明病”的发生,大部分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开始关注武术。武术以其特有的健身功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武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当中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养生学、医学的诸多精华,大大扩展了武术的健身价值,认为“形要小劳,无至大疲”。实践和科学实验也证明了武术的健身价值,武术对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人体机体的适应与免疫能力、延缓衰老都具有特殊的功效。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武术健身事业,力争普及武术健身功能,促进全社会的健康水平。

2.3.2武术养生与医疗保健康复功能

系统地进行武术训练,对人体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人体各部位“一动无有不动,”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锻炼。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即不仅要进行外形肢体运动,还要善于养内,运气调息内守心神,使内在的气血和顺、精气充沛、情绪稳定,从而达到身心健康。武术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起到“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作用。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独特的练功方法,它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其原理是武术能激发患者的内在机制恢复正常,从而不治而愈。气、血、精、津是人体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其具体表现。气、血、精、津旺盛,人体就健康。

3结语

武术本身具有的价值远远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其潜力是巨大的,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发扬光大。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武术应该更好地发挥它本身价值为社会服务。武术教育可以起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武术练习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通过观赏武术表演,不仅能够加深对武术的认识,而且还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振奋民族精神和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1.《武术理论基础》、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3月第一版

2.《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张选惠、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

3.《中国文化概念》、张岱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二版

体育养生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弱势群体

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要“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以及要“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1]。由此,在体育课程及教学改革中不同的学者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建设性的建议,如学者刘成[2]首次提出体质弱势群体的概念,学者周二三[3]对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等;包晓法[4]、杜治华[5]等学者从体育课程资源的角度进行了不同层面的研究,指出设立体育保健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目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领域。而随着社会对健康及大学生体质问题的高度关注,本文针对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开展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探究,旨在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体育保健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到体育保健课程活动,并有利于体育保健课程目标达成的各种因素。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亦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2大类[6]。素材性资源主要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锻炼方法与手段、教学组织与教法、课程目标、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等5方面;条件性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doi:10.16104/j.issn.1673-1891.2017.01.034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刘晓莉(亳州学院体育系,安徽亳州236800)摘要:高校体质弱势群体是特殊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身体部分异常和病、残、弱及体质不及格且体重指数和体育器材用品资源等5方面。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要根据课程目标进行探索和创造一切有可能进入到体育保健课程建设的各种因素;而对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利用则是要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因此,对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丰富体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完善体育保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体育教育质量,节约体育经费投入,对促进体育保健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健康促进理念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2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2.1体育保健课程资源观念淡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观是对保健课程资源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起着导向、维持和监督的作用,同时还决定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和效果。目前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由于受到传统体育课程教材权威性观念的影响,认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就是教材,从而限制了教师对教材内容开发利用的创造性以及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其次,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体育保健课程观,在“三基”指导要求下,更加注重培养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保健课堂适应性、正确的健康促进理念和有效的健身方式方法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2.2体育保健教师专业成长缓慢自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要求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及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已近14个年头,整体实施现状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一是相关部门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引导、规范和监督具体的实施情况;二是没有对以康复、保健为主的课程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导致部分高校没有相应的专业教师任课;三是配套的以保健、康复为主的教材及辅助教材空缺或是不足,导致相关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依可循。目前体育保健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由保健学专业、康复学专业或是一般体育教师担任,这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担任常规的课堂教学,但是对课程的理解和贯彻力度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进一步提高或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空间及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出现精力不足或懈怠现象。因此,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迫切需要专业教师的快速成长,以便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体质健康实际,在构建自身专业化水平及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上,构建体育保健课程教材框架,完善教材内容,满足学生健康需求,实现教师教学的专业化和学生健康促进的现代化。2.3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实效差目前,体育教师在体质弱势群体体育课程教材的选用方面多以《大学体育与健康》为主,或兼顾体育保健或体育康复课程内容,较少有针对体质弱势群体的健康需求及学校情况进行编制或研发的《体育保健课程》校本教材。这就为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但同时,由于教师的非专业化以及监督管理力度的松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课程资源的盲目开发,如侧重于对体育设施、信息和课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忽视素材性与条件性资源间的相互转化。另一方面,意识淡薄导致大量被开发的课程资源不能够及时利用,形成了有价值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闲置和湮没。因此,高校应积极组织相关的专业教师,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并结合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健康状况及体育运动需求研发或编制校本教材,切实做到体育保健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最大化。2.4课程资源优化配置有待提高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丰富程度,决定着体育保健课程目标实现的广度和深度。而其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质就是利用开发出来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并促进与提升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的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大学生。目前,体育课程资源的建设与优化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在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尚需要进行长时期的探索与提高。同时,制定并研发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是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

3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3.1以体质弱势群体学生身体健康实际为本的原则高校体育保健课程主要是针对病、残、弱等学生群体进行的体育保健康复课程,因此针对以该部分群体学生为教学对象的课程资源开发,必须首先考虑学生的实际体质状况,再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如针对患有疾病且不适合剧烈运动的学生,可以选用健身走、远足、郊游等学生喜欢且又不引起学生健康隐患的运动项目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再根据学生的具体体质状况及对健康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既能够参与到健身康复活动中,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质健康水平。3.2有效促进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健康针对性原则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保健康复教学,主要采用分层教学或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设置运动健身处方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设计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但其宗旨一定是符合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旨在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因此,在择取课程资源及教学内容时,要突出不同个体学生的体质现状和健康需求,实现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最优化和高利用率。3.3因地制宜原则不同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文化背景及传统体育养生特色不同,要求各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的情况下,体现区域特色、地方特色和传统养生特色。不同的高校要根据本校所处的环境背景及师资力量、场馆设施等条件,有选择地引入并优化到体育保健课程教学中。比如身处“武术之乡”的亳州学院,就可以重点借助亳州的体育养生文化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传统华佗五禽戏、晰杨掌、六合八法拳等民俗特色项目的开发利用,不仅有效促进传统地方高校的文化发展与传承,还能够有效优化和促进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体质健康水平。3.4经济实用性原则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节约体育教学经费,还可以更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的教学实效,因此在实际的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尤其是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注意经济实用性原则。经济实用的体育课程资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进行科学健身及有效促进体质健康水平。因此,简单实用的体育保健课程资源,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开发成本,降低教学器材消费,还可以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课余健身的兴趣和积极性。

4高校体育保健课程资源开发途径

4.1教材内容资源的开发体育保健课程教材内容的开发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引用等方面。在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改造方面主要体现在对运动项目的简化,包括简化规则、技术动作、战术等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团队意识的提高、适应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对于有氧性的走跑类项目,比如快走、健身跑等,重在培养学生健身的热情、意志品质的提高等方面。在新兴运动项目的引进方面,主要根据学生的体质现状进行选择,比如定向运动、瑜伽、拓展训练、健身舞等方面资源的开发。而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根据当地的民俗特色进行开发,比如亳州武术之乡的拳术等。4.2人力资源的开发体育保健课程的人力资源是直接促进课程资源建设和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对于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人力资源开发至关重要。高校体育保健课程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对体育教师或是专业教师资源的开发、学校领导资源的开发、地方特色体育传承人、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相关人员的资源开发与利用。比如,对体育教师资源的开发,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教学及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并对实际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相对了解,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使用,节省了教师针对教学资源利用的培训时间,缩短了针对教学资源的熟识度,方便了教学,更好地促进了教学实效。地方特色体育传承人资源的开发,可采用外聘的形式,指导高校体育保健课程教学,同时还可选派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等。4.3信息资源的开发体育课程信息资源的开发,旨在利用网络传媒的快捷实效性特点,及时了解体育保健、养生、体质健康促进等方面的最新消息,以及生动直观的视频资源进行课程资源的吸收和相关教学内容的更新引进,比如央视开展的健身舞起来、养生堂等栏目,不仅对大众健身进行了普及,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选择地选取相关内容进行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恰到好处地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实现体育保健教学的实效化。4.4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体育设施是体育课堂教学的物质保证,因此,对于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体育保健课程教学的前提条件。高校可以依附体育专业建设的体育场馆、实验实训室、康复保健室、体质测试室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教学。比如针对体育保健专业学生开设的体育保健实验实训室、体育康复实验实训室、运动康复实验实训室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质现状及教学层次,有选择地进行使用,既保证了体育场馆、实验实训室的使用率,还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质弱势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时,还可以依附学校校医院的保健康复器材进行针对性教学,校外健身俱乐部以及医院保健康复部门的校企合作等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4.5自然资源的开发校外的自然环境是最直接最经济的体育保健课程的绿色资源,因此在校内教学环境受限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利用空气和阳光进行慢跑、有氧健身操、日光浴等有氧运动;利用季节变化进行水上或是冰雪运动;利用野外环境进行定向、越野等适应自然环境的教学等。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还可以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5结语

高校针对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开设的体育保健课程及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属于新课程改革领域中的新篇章,其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尚需要深入细致的研讨。就目前的发展现状,还需在加强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筛选,研发并编制体育保健课程教材;强化校外课程资源开发,避免资源的闲置和荒废;课程建设要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体育保健课程资源的内生性;构建体育保健课程资源评价体系,体现课程资源设置的最优化等方面进行完善。

作者:刘晓莉 单位:亳州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EB/OL].(2002-08-06)[2016-11-18].http///20021227/3074984.shtml.

[2]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与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5,5(12):72-74.

[3]周二三,刘成,李秀华.体质弱势群体的理论构建[J].体育学刊,2008,7(15):47-49.

[4]包晓法,叶献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2005,25(6):100-102.

[5]杜治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6):92-94.

[6]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张伟东,龚勋.黑龙江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3):100-101.

[8]施小菊.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体育科学,2003,12(4):20-24.

体育养生概念范文第5篇

一、概念界定

(一)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指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机制体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实现区域旅游产业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二)养生旅游

养生是一个比较中国化的词语,把养生理念植入旅游活动之中,谓之养生旅游。在国内,养生旅游是养生与旅游的融合体,是将与养生有关的理念与活动贯穿在旅游行为之中,为旅游者提供促进身心健康的旅游体验。养生旅游,兼顾“养生”和“旅游”两大主题,盈利能力强,发展势头猛,被看做是“世纪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国外,养生旅游指以维护健康促进健康为主要需求动机的空间移动活动所引起各种关系和现象总和。

(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指在开放的产业系统中,构成产业系统各要素的变革在扩散中引起不同产业要素之间相互竞争、协作与共同演进而形成一个新兴产业的过程,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创新。

二、《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内涵理解

《市县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提出全盘考虑资源特色、整体环境、产业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居民与游客满意度、智慧旅游及人才培养等因素;通盘考虑产业融合、新型城镇化、旅游富民,坚持“深化公共服务、促进产业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原则,形成旅游全域化综合评价体系。

(一)全域共享共建

全域旅游倡导为外来游客提供优质服务时,兼顾考虑本地居民休闲需求。让旅游目的地成为宜游之地、宜居宜业之城。按“主客共享”理念,加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以“智慧旅游”为手段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全域覆盖,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共建的高品质社会生活环境。

(二)全域整体营造

全域旅游提出树立全新旅游资源观,突出城市与乡村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新型城镇化及市场口碑对游客的吸引力。树立“景城一体”理念,实施景区、城市一体化战略,以景区理念规划整个区域,按景点要求建设村镇,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旅游新格局,实现旅游资源整体营造。

(三)全域特色突出

全域旅游杜绝千城一面,强调城市个性特色。要求城镇与乡村景观风貌独特,城市建筑富有地方特色,城市文化氛围浓郁,传统文化挖掘到位,文化能传承与发扬。突出反映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体现地方特色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以及特色明显的旅游商品、手工艺品、纪念品和美食等。

(四)全域有机融合

全域旅游强调居民与游客有机融合,游客除观赏当地自然风光外,应参与体验当地民风与生活方式,融入当地日常生活环境。通过提高当地居民幸福指数建立热情好客的旅游形象、打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秩序以及合理利益的共享机制,满足游客旅游体验及地方文化,提高游客满意度。

(五)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挥旅游业在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和新型城镇化过程的带动引领作用,催生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促使旅游各要素配置完善,通过“旅游+”使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综合带动对投资、税收、就业的贡献,使旅游从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六)全域监管保障

全域旅游强调从游客进入目的地后的全程保障。提出加强旅游执法力度强化监管,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建立旅游资源承载力与游客总量管控机制,做好高峰期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营造优质旅游环境。完善安全保障与救助应急管理系统,建立集旅游资讯、风险警示、旅游投诉、执法监管、应急救援、旅游保险的旅游风险保障体系。

(七)全域多边协助

全域旅游强调旅游目的地全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建设、管理使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要求政府应重视旅游业发展,建立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通过部门联动、协调配合,支持旅游业发展形成社会发展旅游共识。

三、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一)理论研究

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最早王慧敏提出:融合模式可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之一。王颖: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出现新增长点的集中体现是旅游业态的兴起。杨颖: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旅游业出现以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趋势,提出空间融合、组织融合、产品融合和治理融合等4种等产业融合方式。李太光、张文建认为,对旅游业来说,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有三种路径,其一是“泛休闲化”;二是“广服务化”;三是“准模块化”。研究表明,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理论已有部分理论研究涉足。

(二)现实研究

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已实现技术、企业、产品、市场、制度等方面的融合,基于产业融合的创新,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源泉,正从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过渡,体现出:第一,养生旅游产业投资正从资源、资本投入向资本、创意投入转变;第二,产业市场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第三,产业投资主体正在从单一养生旅游投资向社会多元投资主体转变;第四,产业形态正由养生旅游单一产品形态向多种形态转变的现象。融合进程中呈现出:①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在“机制创新、产业升级、体系保证、政府扶持、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等方面未深入探讨,跨行业、跨部门综合协调管理未形成。②政策扶持力度较弱。③养生旅游资源开发闲置、同质竞争、品牌建立及顶层设计等问题有待研究解决。④养生旅游复合型人才较少,现有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更新等不足。

四、《县市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下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针对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的不足,按“全域旅游”及《县市旅游全域化评价指南》理念模式,提出对我国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的探讨。

(一)建立“产业化”融合发展机制

全域旅游主张产业融合及产业转型升级,强调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相互渗透,向资源要素配置完善,产品附加值高,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

养生旅游应发挥产业融合调节作用,推动养生资源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及产业良性发展。养生旅游属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业态,产业链完整成熟、蔓延趋势较快,继续推动养生旅游与新型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紧密结合,形成养生旅游与城镇、文化、产业、生态、互联网、科技、乡村建设等的深度融合发展,并将触角延伸及各行各业,培育养生旅游新业态,推进“养生旅游+”的产业化融合发展。

(二)健全“资本化”投资竞争机制

全域旅游鼓励发挥国内外投资企业平台作用,加大产业投融资力度,出台灵活的投资机制,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加大对旅游公共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建设,探索政企合作的双赢模式,做实旅游“硬环境”投入,建立良性的市场竞争。

1.引导“养生旅游+”的资本投入。养生旅游正值旅游企业、开发商为投资主体的全民、社会投资的新阶段。此趋势下,应出台更多相应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参与养生旅游建设,重点考虑在投资政策、税收优惠、土地供应、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市场开拓、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按照“引导资金产业基金项目集合资产孵化证券入市”的路径,启动项目识别、策划与包装工作;以“养生旅游+”模式为产业技术核心,以产业基金为资金杠杆,以养生旅游产业孵化与同质化资产包装盘活存量资产,完善存量资产到股权、从股权到股票、从股票到现金的增值循环,指导产业资本与价值链升级重组,让养生旅游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突出市场主导作用,用特色资源、特色项目、特殊政策引进战略投资者,以“投资+EPC+PPP”产业运作模式,打造“养生旅游+”的产业杠杆,稳步实现“养生旅游+”项目包装、招商建设、投资运营同步推进。加快建设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的重大养生旅游项目,培育形成一批养生旅游产业基地和集聚区。

2.遵循“优胜劣汰”市场竞争。养生旅游应发挥市场在产业发展中的调节作用,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推动养生产业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实现产业良性发展。通过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产业整合、优化;实现自然、资本、创意、科技等资源最佳配置以及养生旅游产业良性发展。

(三)构建“智能化”监管共享机制

全域旅游主张“主客共享”的理念,以“智慧旅游”为手段提升带动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全域覆盖。努力构建外来游客与本地市民共享的现代化高品质的社会生活环境。

1.做实“智慧云”共享平台。伴随“大数据”、“微时代”和“信息化”的来临,养生旅游应利用互联网智慧云端推动融合,推动业态创新、提高服务效能,实现主客共享,信息共享、智能互动,利用信息服务、信息统计、信息共享平台,让主客皆能体会智能化带来的便捷高效。建立行业统计范围和统计口径相融的统计监测体系,规范数据来源,提升动态管理水平,推动养生旅游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深度融合发展。

2.做足“全媒体”全域覆盖。养生旅游应继续拓展国内外客源市场,全力挖掘覆盖区域人群的养生旅游需要,用全媒体手段广泛传播,建立广播、电视、短信、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全媒体信息传播机制,加快构建跨区域、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养生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体系,精准把握养生旅游市场需求多样性、层次性、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的产品服务供给,通过全媒体直指消费者“痛点”“痒点”和兴奋点,引导、创造和拉动养生旅游新消费。鼓励建设养生旅游产业自主核心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全域覆盖。

(四)提升“精品化”核心力机制

全域旅游强调推进“旅游+”的精品化营造,提出“旅游+产品采集+商贸洽谈+论坛”、“主客共享”、“旅游+体育+文化”互动等精品模式,主张游客除观赏自然风光外,应深度体验旅游休闲的生活方式,深度融入当地。

养生旅游精品化提升应以景区为突破,挖缺产品资源、优化产品结构,加大旅游供给侧改革。围绕挖文脉、展创意、抓特色、提品质等方面做“新”旅游业态,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做示范,使老景区焕发新活力、新景区展现新风采;考虑养生旅游产品供给的全季性、常态性、多样性,为游客创造更多生活化时空,形成全天候全季性养生旅游消费需求。实现养生旅游产品从大众体验向深度体验并重转变。同时,加快养生旅游购物平台建设,开发独具特色的养生旅游特色小商品,构建成熟合理的养生旅游商品供给体系。

(五)推动“协同化”保障机制

全域旅游提出两方面的“协同化,”一是,政府应高度重视旅游业投资发展,形成旅游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多规合一,部门联动协同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形成全社会发展旅游共识。二是,从游客进入目的后各部门的全过程监管保障。

养生旅游推动“协同化”保障机制建设,第一,做“足”政策支持,发挥政府在旅游规划、产业引导、管理机制方面的主导作用。第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强化监管,建立整体规划、统一协调、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推进治旅进程;第三,应加强地区、部门、行业间的协同联动,开展行业协会自律建设,解决不合理低价、强迫购物、合同违约等问题,营造公平、透明、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第四,建立旅游资源承载力和游客总量的协同管控机制,特别在高峰期政府各部门的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机制,营造优质的旅游环境。第五,完善安全保障与救助应急管理系统,建立吃、住、行、游、购、娱得全面覆盖,集旅游资讯、旅游投诉、风险警示、应急救援、执法监管、旅游保险为一体的旅游风险保障体系。

(六)实施“可持续化”人才学科发展机制

1.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万物发展,人才先行,人才持续供给及现有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更新是养生旅游发展的关键,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应加快培养既具养生康复知识又兼有旅游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保证人才供给。加强现有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建立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及黑名单公示制度,建立健全专业人员的准入退出管理机制,研究符合养生旅游人才管理体系的改革措施,形成优胜劣汰的正面导向。

2.加强学科体系。发挥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优势,加大养生旅游研究领域的科研投入,提升养生旅游研发机构及高校相关专业的科研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养生旅游基础理论、市场供求关系以及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等方面深入探讨,促进科研与产业相结合,为我国养生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全域旅游既是供给侧改革重要领域,也是养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实践。《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指出“发展养生旅游利于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养生旅游应以全域旅游的理念模式为融合切入点,在融合发展中提升养生旅游产业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推动和产业竞争力,以极大的扩散渗透效应推动养生旅游融合发展,为新常态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