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建筑工程设计

古建筑工程设计

古建筑工程设计

古建筑工程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电站;选址;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project location, engineering overall arrangement and the main building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should be seriously in investigation, exploration, test, study, obtain reliable basic material. Design should be safe, reliable,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aving invest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 Also should have the analysis, argumentation, have the necessary project, and have a clear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Through the GuXing hydropower station, the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tion, the engineering TiZong arrangement and the writing of the main building, the more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to each and every one of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depth requirements expression comes out.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Hydropower station; Location; The overall layout; The main building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 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尤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写中,将根据江河流域(河段)规划,区域综合规划或水利水电专业规划的要求,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在可靠资料的基础上,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中进行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的确立及编写尤其重要,以下谈谈古兴水电站应如何工程选址、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 工程等别和标准

1.1 工程等别及建筑级别

古兴水电站以发电为主,总装机容量为5000kW,校核洪水位时的总库容为588.12万m3。按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工程属Ⅳ等工程,小(Ⅰ)型规模。电站的永久建筑物(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厂房)均按4级建筑物设计,导流围堰等临时工程按5级建筑物设计。

1.2 洪水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规定,电站建筑物的洪水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洪水标准

建筑物 设计洪水重现期(年) 校核洪水重现期(年)

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厂房 30 200

1.3 设计基本资料

水文气象

古水河流域自上游至下游主要气象参数为:多年平均气温20.8℃~20.7℃,最高气温39.1℃~39.4℃,最低气温-3.9℃-4.2℃.多年平均相对温度81%,多年平均风速0.9~1.1m/s,最大风速13~5.3m/s。

2 工程选址

古兴水电站坝址的选择受下游蒙坑电站正常水位的制约,没有较多坝址作比较,考虑到上游已建成的大良水电站坝址、梯级电站的水位衔接等,选择上坝址和下坝址两个方案比较。上坝址位于下距旧电站100m上游,下坝址位于上坝址下游50m。

2.1 上坝址方案

2.2.1 地形、地质条件

坝址河床呈不对称的“U”型。河流呈“S”形急转弯后再折向SW,河道弯曲。坝轴线走向取205°。河床砂砾石层厚约4m,左岸为土质岸坡,右岸为浅部发育强风化岩。

2.1.2 工程型式、布置

上坝址方案拟于竹黎村正对面河段修筑拦河坝,并在河床上处布置厂房及附属建筑物,属河床式开发方案。厂房布置在河流左岸,拦河坝布置在右岸。

2.2 下坝址方案

2.2.1 地形、地质条件

下坝址位于上坝址下游约50m处。下坝址河床呈不对称的“U”型,左岸坡角45°~55°,右岸坡角约5°~25°。坝轴线方向为285°,河床宽约75m。枯水位67m时,水面宽约40m,水深1~3.5m。

2.2.2 工程型式、布置

工程在河左岸筑坝挡水,河床的右岸布置厂房和附属建筑物,属河床式开发方案。

2.3 坝址比较和方案选择

上坝址河床相对宽阔,有利于布置厂房等建筑物,上部松散覆盖层厚度不大,河床基岩埋深较浅,基岩面较平坦且较容易开挖。下坝址右岸河岸边强~弱风化基岩, 开挖量大,工程投资大,而且厂房布置接近原来的公路,升压站的布置比较困难。

综上所述,上坝址优于下坝址。建议选择上坝址。

3 坝型选择

坝址处河面较窄,正常蓄水位50.1m时,宽度为60~65m,而洪峰流量相对较大,设计洪水洪峰流量2473m3/s。校核洪水洪峰流量3495m3/s,洪水宜从河床渲泄,因此,挡水、泄水建筑物采用重力式。坝体采用混凝土型式。

4 枢纽布置选择

本电站水头较低,选定坝址处没有引水或其他布置的地形条件,所以厂房采用河床式布置。枢纽为河床式电站,由拦河坝、厂房、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

4.1.1 拦河坝

拦河坝由溢流坝、非溢流坝组成。河床绝大部分被溢流坝及河床式厂房占用。

(1)、溢流坝

1)溢流坝布置

溢流坝全长50m,设5扇弧形钢闸门,闸门的尺寸为:10×8m(宽×高),堰体为WES标准剖面的实用堰,堰顶高程为42.50m,堰高8.5m,上游堰面曲线采用椭园方程:

2)泄流能力

闸门全开后,冲沙孔拉开泄洪,冲沙孔的泄洪能力用闸孔出流公式计算,根据上述计算表和冲沙孔泄洪计算成果点绘出古兴电站坝上Z~Q关系曲线图。

本水电站为径流式水电站,根据电站的坝上Z~Q关系曲线图查得,设计洪水位为52.30m,校核洪水位为54.80m。

4.1.1.1坝顶高程

坝顶高程的确定,是在各种运行情况水库静水位加对应风浪高程和安全超高中选取最大值。

坝顶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的计算公式为:

Δh=2hL+ho+hc

表2 坝顶高程计算成果单位:m

上述成果表明,坝顶高程由校核洪水位控制,定为56.30m,最大坝高22.70m,坝顶长度 62.00m。

4.1.1.2 消能设计

根据下游水位较高的情况,采用底流式消能。根据计算,消力池的长度为30m,护坦的长度为10m,堆石防冲段长20m。岸坡采用护坡处理,其护砌长度29m,护坡顶高程为10年一遇洪水位。

4.1.2 厂房及变电站

4.1.2.1 厂房布置概述

厂房布置在河床右侧,装机2台,总装机容量5000kW,为河床式厂房,其主要尺寸(长×宽×高)为23.7m×19.5m×16.5 m,其安装高程41.20m,水轮机层高程 44.225m,发电机高程48.7m,尾水管底高程34.91m,屋顶面高程65.20m,设50t/10t桥式吊车1台,厂房进口设防洪门。

进水口设拦污栅及检修门各1道,门机启闭。各设快速主闸门1道,固定式启门机启闭。

稳定计算

上游底板高程37.14m,下游底板高程33.41m。假定滑动面为厂房基底面。根据地质报告,取f=0.45。

计算公式:k=

抗滑抗倾的稳定计算成果如表3。

厂房地基面上的垂直正应力(计入扬压力)控制(按材料力学公式)。

σMax≤2500kN/m2σMin>0

表3 厂房整体抗滑稳定性计算成果表

4.1.2.2 升压站

升压站布置在室外,高程53.00 m,面积为25m×18m,安装1台主变压器,主变容量为6300kVA,35kV出线1回。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工程选址、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是编写过程中主要体现建筑物和工程布置的一项主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应认真进行调查、勘察、试验、研究,取得可靠的基本资料。设计应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密切结合实际,节约投资,注重经济效益;还应有分析,论证,有必要的方案,并有明确的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3-0901实施

[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

古建筑工程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代建筑;保养;修缮

[中图分类号]K8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0-0058-04

古代建筑是重要的文物之一。保护古代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保存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程、艺术方面的成就,作为今天的借鉴,向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今所用。

古建筑尤其是木质结构建筑物,经历了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漫长岁月,经受着各种各样的破坏,影响它的“健康”和“长寿”。这些破坏因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破坏,一种是自然力的破坏。人为的破坏使中国古代许多优秀的建筑物遭到毁灭,历史上这样的记载举不胜举。例如公元前3世纪,著名的秦朝宫殿阿房宫,被六国旧贵族的代表项羽放火烧掉,史书记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近代的如山西省应县木塔,在旧中国的军阀混战中,遭受了200多枚炮弹的袭击,致使部分梁柱劈裂、歪闪。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内的一座铜亭,在抗战时被日本帝国主义分子掠走,至今下落不明。直至新中国建立以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文物保护法令,相继成立了管理机构,才基本杜绝了这种人为破坏。自然力的破坏包括物质自然的老化作用以及风、雨、雷、火、地震、白蚁等对古建筑的危害。当人为的破坏基本杜绝之后,自然力的破坏就成为保护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敌人”。

在保护古代木质结构建筑物的工作中,如何防止自然力的破坏和破坏后如何进行维修,成为急需研究的课题之一。

修缮工作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措施之一。修缮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原则作为指导,不仅不能达到保护的目的,有时还会造成不应有的浪费,甚至还可能使古代建筑变得面目全非,造成无谓的“破坏”。因此,修缮工作要遵照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第十四条规定,在古建筑进行修缮、保养时,“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其基本精神与以前所提的恢复原状或保存现状的原则是一致的。修缮古代木结构建筑,恢复原状是最高的要求,保存现状是最低的要求。因为保存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现存状况,往往为恢复其原状创造了有利条件。某些砖、瓦、石建筑物,特别是雕刻品,如造像、石碑、经幢,建筑物中的附属艺术,如壁画、早期的彩画等,常常是以保存现状作为修缮工作的最高要求。因为单一类的古代遗物,恢复原状的可能性是极小的,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恢复原状。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这两种修缮原则要求虽然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古代建筑物。

原状是指一座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物当初建造完成时的面貌。但当初建筑的时候,不一定就是建筑物最早的历史年代,大多数情况是指现存建筑物的建筑时代。例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最早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后经几次修建、重修,现存建筑物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和明代初建时相比,尺寸、式样、间数都有所不同,因而要说太和殿的原状,应该是指靖康熙三十四年的原状,而不是指明永乐十八年的原状。

恢复原状时,往往由于资料、技术等条件的限制,这种愿望和要求有时不可能完满地达到。因而常对其主体结构,如梁架、斗拱等予以复原;对其附属结构如装修、瓦件以及一些装饰构件等,在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时,仍应保存现状,使总体建筑风格尽可能接近原来的面貌。建筑组群的恢复原状是更为复杂的问题。一个建筑组群中往往包括若干时代的单体建筑物,总体布局常常是各个时期的综合产物,要恢复原来建筑时代的面貌是非常困难的,因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严格地保持现存的面貌,不再增加任何建筑物。由于特殊的原因,需要对某个建筑组群恢复原状时,通常采用两种方案:一是较大的古代建筑组群,如有可能,最好是恢复其历史上最兴盛时期的面貌;二是一般较小的建筑组群,可以恢复到它原来建筑时期的面貌或是最后完成时期的面貌。

现状是指目前存在的面貌。对木结构建筑而言,这种现存的面貌应是建筑本身“健康的面貌”,不应该是局部坍塌、瓦破屋漏,或是柱歪梁斜的“病态”。因为木结构建筑的这种现状是不利于长期保存的,但对砖石结构的建筑物和一些雕刻品,如石碑、石像、经幢等,由于结构和质地上的差异,则需单独考虑。

现在所做的修缮工作,大多数依照“保存现状”的原则进行。这不仅仅是为了减少经费,而且经验证明,在进行原状的研究时,对现状所作的深入、细致的分析,是取得研究成果的必经途径。现状所保留的结构形式、艺术装饰纹样等,许多的时候都与原状有某些明显的或是不十分明显的联系。所以,轻易地改动现状,就意味着放弃了这种可贵的参考资料,将会给恢复原状工作造成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困难。

一、古代建筑修缮常用处理方法

(一)经常性保养工程(简称保养工程)

保养工程是指不改动古建筑的结构、色彩、原状而进行的经常性小型修缮。如瓦顶除草、补漏,疏通水道,庭院清理杂草杂树,检查、整理避雷、防火设备等。每次的工程量不一定很大,但需经常进行。对于残毁情况尚不十分严重的古建筑物进行经常保养修缮,可保持较长时期内不塌不漏,避免残毁情况扩大,延长建筑物寿命。

(二)抢救性加固工程(简称抢救工程)

古建筑物发生严重危险时,由于技术、经济、物资等条件限制,不能及时进行彻底修缮时,采取临时性的加固措施,称为抢救工程。如梁、柱遇巨震突然歪闪下沉时用戗柱支顶等。此工程的目的在于保固延年,但不能妨碍以后的彻底修缮。因此,一切技术措施都要做到既要安装方便,又要比较容易拆除。

(三)修缮工程

修缮工程是一种较为彻底的处理方法,重点是结构加固、归安等保固性处理,以保持现状为主或局部的恢复原状。工程范围一般包括揭佤、瓦顶,局部或全部拆卸木构架,更换或拨正歪闪构架等。

(四)复原工程(又称修复工程)

复原工程是一种最为彻底的处理方法,不仅要恢复残毁结构的原来式样,而且还要将历代修缮中被歪曲、变形、增添或者去除的部分予以复原,恢复到原来建筑时期的面貌。工作中不仅要对残毁部分如何修缮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对原状进行科学、细致地分析,因而是技术复杂、要求标准很高的一种修缮工程。

(五)迁建工程

许多基本建设工程常常与古建筑保存发生矛盾,根据既对基本建设有利又对文物保护有利的“两利”方针,或者是基本建设工程让路,或者是古建筑搬家。为了解决与基建矛盾而进行古建筑迁地重建的工程,称为迁建工程。此项工作不论残毁程度如何,都需要全部拆卸后搬到新选地址,重新刨槽筑打基础,然后依原样并用原有构件重新建造。在重建过程中,根据需要与可能,可以保存现状,也可以恢复原状。

二、古代建筑保养与修缮步骤

保养与修缮,就是防与治的问题。加强日常的保养工作,就会减轻或延缓修缮任务。俗语说“再好的刀口药,不如不拉口子”,因此我们提倡“保养为主,修缮为辅”的方法,不仅仅是为了减少经费的支出,也能使古建筑在较长时期保留现状,为详尽的研究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对古建筑进行保养与修缮,通常分为勘查、设计、估算、审批、施工等几个主要阶段。

(一)残毁情况勘查

勘查工作依其性质可分为两类,即法式勘查与残毁情况勘查。法式勘查在修缮前,绝大多数已由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人员提出书面报告,修缮前应进行学习并在现场进行校对,以明确修缮中应特别注意的该建筑物的法式特征。残毁情况的勘查必须由负责修缮的人员来进行。此项工作对于古代建筑的修缮来讲,如医院的医师给病人进行健康检查一样,“初诊’时应该进行全面检查,记录出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根据精确的勘查记录,对于不正常部分也就是残毁部分,进行分析研究并确定修缮的技术措施。忠实地、负责地全面勘查,是每个勘查工作者必须有的工作态度。残破情况的勘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1.首先注意勘查的应是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情况,即梁架的完整情况。如各个梁、枋、柱子等是否歪闪、拔榫、劈裂、糟朽或折断,并应详细注明现状,如向某方向歪闪多少厘米,糟朽、劈裂也要同样要注明损坏处的准确部位、范围、深度,必要时应另画详细大样图表示现存情况。条件许可应辅以照片,作为确定技术措施的参考。数量多、尺寸小的一些构件,如椽子、斗拱、瓦件等,可以利用表格填写清楚。

2.勘查残毁现状时,最好同时考虑初步修缮意见,并清楚写在记录本上。这样做的好处,当检查时面对残毁的情况印象最深,但也可能由于经验不足,会产生误差或不够全面的地方。确定修缮方案时,要根据各种资料进行校对研究,可以弥补这些缺点。

3.用文字和草图记录的同时最好辅以照片记录。这种照片和我们常见的照片不同,艺术性要求不高,只要求画面清晰,能说明问题。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更应多利用照相记录,以便勘查后向经验丰富的人征求意见。经验证明,在向各方面说明残毁情况及修缮意见时,照片的作用比图纸、文字说明等更为有力。此外,这一类照片在修缮工作的宣传上,也是新、旧对比的好材料。

(二)设计工作

造一座新房子,事先必须经过周密的设计,是大家所熟知的常识。古代建筑的维修,必须按原样修理,即“依样画葫芦”。为什么还要设计,这是初学者的疑问之一。因此,首先应该明确古建筑的保养与修缮,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它所采取的手段之一。要想使古代建筑完好地保存下来、流传下去,修缮时必须正确地掌握国家保护文物的政策精神,科学地分析其残毁的原因,合理地解决修缮中的一切技术问题。同时,还要贯彻精简节约的精神,少花钱多办事。因此,事先没有周密的考虑是不行的,也就是说必须要先进行设计,然后按照设计文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古建筑的保养与修缮。

1.确定一座残毁建筑如何修缮,首先要对该建筑的残毁程度做出鉴定,该小修的不要大修,应该修补的构件不要随意更换新材料。此外,它还受许多因素制约,最主要的是修缮的目的性如何。根据“古为今用”的方针,急需的先修,不急需的缓修或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其他如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工具和材料供应等,都是要综合考虑的内容。

经济条件:保护文物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每年拨出相当数量的经费,对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进行必要的修整,但不可能是百废俱兴,必须分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进行。有时需要大修的,由于经费不足,只能采取临时加固。

技术条件:修缮是保护的手段之一,为保证修缮过程中不损害建筑物的价值,包括历史的、艺术的和科学的价值。为此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方能从事此项工作。这里所说的技术,包括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例如依据残毁情况应采取的合理技术措施是否有把握做好,某些特殊的技术是否已经过关,技术工人的熟练程度是否能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等,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工具和材料:工程中各种技术措施所需要的主要工具和材料,如杉杆、脚手板、起重设备、木料、砖、石、瓦件以及一些特殊材料的购置,都需要事先考虑。有了经费,具备了技术力量,如没有工具或材料,计划仍不能付诸实践。

据此,一座建筑的修缮,必须在残毁情况勘查了解的基础上,综合以上所述种种条件,最后才能定出适宜的修缮方案。应该尽量避免不切实际的空计划。

2.编制各种设计、施工文件,主要包括设计图纸、做法说明书和工程预算书。

设计图纸:包括两种不同性质的图样,一种是修缮前的现状图,也称实测图;一种是要求修缮后达到的式样,称为设计图。在一般完全保存现状的修缮时,总体结构的实测图即可代替设计图纸,个别加固措施另绘设计大样图。复原性的工程必须绘制两套图(实测图与设计图),便于进行分析研究。

做法说明书:编写做法说明书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修缮意图、方法,作为施工中技术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说明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应包括以下内容:指明修缮目的及建筑物的法式特征和其他特征;指明残毁情况、修缮范围及其主要构件的数量(梁枋大料应注明根数);指明修缮技术措施的实施方法、操作程序、技术要求和所用材料的规格、加工程序等。必要时应包括结构计算书在内。

工程预算书:根据设计图纸、做法说明书,通过单方定额和工程数量计算,以求得工程的人工、材料和经费的数量,就是工程预算。预算的目的是为了合理使用经费,控制计划,提高设计质量,注意节约,提高设计定额,改善施工管理,降低成本及加强财务监督。

(三)工程预算的编制方法

设计图纸、做法说明书等齐备后,即可进行工程预算的编制。第一步应熟读图纸、做法说明书及有关文件,然后依照图说中工程项目列出预算项目;第二步为工程数量计算,自图纸中量出各个修缮部分的尺寸,计算其需要进行的工程数量,如揭佤、瓦顶若干平方米,拆砌砖墙多少立方米,梁柱等应从图说中查出具体根数或列为一个总项,填写在工程数量计算单内;第三步工作是查找有关工程定额,列出每一单方或单项需要的工料数字、工料价格,然后求出单方或单项所需的总数,填入单价分析表内;第四步是将以上两项求得的结果填入预算总表内,再加上管理费,一般情况下至此已完成了全部预算工作。常常为了结合施工,改用工料分析总表代替预算总表。

工程预算分为概算和预算两种。概算比较粗略,主要是为了大致得出工程所需费用,作为研究、控制经费的指标,是初步设计的文件之一。预算又可分为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设计预算是技术设计的文件之一,由设计部门编制;施工部门编制施工预算,作为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指标,保证在设计预算的限额以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因为设计预算是经费拨付的最高限额,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超出。经常性的保养工程和一般小型修缮,只需编制施工预算。

此外,应该说明的是,预算所依据的工料定额,基建工程早已由国家公布统一的工料定额,古代建筑修缮工程由于各种条件特殊,尚无全国性的工料定额,各地区大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工作,或以北京地区的定额为基础,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必要的修订。有时由于修缮范围的大小不同,地区制作手法和熟练程度的差异以及某些特殊的项目,古代建筑工程找不到合适的定额时,一般请工人师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凡与基建相同的项目应根据国家规定的定额进行工作。

(四)审查批准

各种工程设计工作完成后,需按规定送交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然后才能进行施工。各种工程送审时应报如下文件:

1.保养工程:应包括工程做法说明书、施工预算,尽可能附有图纸。

2.抢救工程:应包括加固做法说明书、设计图纸、施工预算,并附送残毁情况的清晰照片。重大工程须附送结构计算书。

3.修缮工程:呈报文件应包括现状实测图、设计图、做法说明书、设计预算。

4.复原工程:一般分为两次呈报。第一次为方案图,也称初步设计,应包括现状实测图、复原方案设计图、方案说明书、概算;第二次呈报技术设计,除实测图、设计图以外,包括各种结构大样图、做法说明书、设计预算等。

5.迁建工程:呈报文件与修缮工程基本一致,此外,还应附加迁移理由说明、新地址环境图纸等。

(五)施工

古建筑的修缮,首先要有正确的计划和合适的技术方案,若没有好的施工,一切计划都不能圆满实现,施工时稍不注意往往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一座古建筑修理的好坏,与施工的关系非常密切。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进度计划,制定有关现场管理、工具材料的购置、工人的调度制度等。古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施工前除熟读设计文件外,还应对有关该建筑的调查报告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明确该建筑物特有的制作手法、结构特征、突出成就等,便于施工中引起注意。

2.要掌握尽量使用旧构件的原则。因为一座古建筑物的价值,尤其是它的历史价值,与许多古老的构件有关。施工中每更换一个构件,都或多或少有损于古建筑的历史价值。所以,施工中对于构件的更换必须采取慎重态度,能修补加固的坚决不要更换。

3.做好施工记录,注意隐蔽部分结构。对古建筑的了解,在平时只能看到它的表面,内部结构如墙内结构、基础情况、木构件搭交榫卯,只有在修缮中才有机会见到,这是极为难得的机会。因此要在施工中,尤其是大型的修缮工程、复原工程和迁建工程中,把了解隐蔽部分的结构作为重点工作之一,随时用文字、照相、图纸进行记录,作为对一座古建筑深入研究的重要资料。对于平时不易发现的题记、绘画等,除了文字记录、照相以外还应进行临摹。

工程完成后,应按规定报请主管部门和原批准单位进行验收。但工程中有些项目在最后完工时已被掩盖,不易查看效果,如基础、瓦顶的灰背、墙内的柱子等,遇有此类项目应在做好后及时查验,以便对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随时进行改正。最好的办法是发现不合要求的地方及时主动改正,以免造成更多浪费。

三、结语

古建筑工程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预算定额编制

我国古建筑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将我国古代独特的建筑艺术体现,在古建筑中透露着民族文化,我们要对我国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在我国的《文化保护法》中涵盖了古建筑的修缮、迁移等内容,我们根据古建筑修缮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对古建筑的预算定额收费编制进行研究。

1、预算定额的基本概念

预算定额是在施工图设计初级阶段,对工程预算进行编制的定额:预算定额是计价性定额;预算定额直接将社会平均生产消耗标准反应,也可以将其称为社会定额;预算定额的划分可以分为两种,较为传统的划分方法是根据工程项目和工程作业对其进行划分,目前预算定额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工程实体进行划分;预算定额显示的是社会平均水平;预算定额中包括了人、物、机械等的消耗。预算定额的编制要根据一定的编制原则进行,首先根据社会中劳动量的平均分配对预算定额的水平进行确定;然后要保证预算定额的适用性、准确性、简明性以及严谨性;最要要保证预算定额是进行集中领导以及分级管理。

2、古建筑预算定额编制的重要性

在任何一项工程建设中都需要经历很多阶段,其中有项目的决策、研究、设计、施工等阶段,古建筑的修缮工作也包括了这些环节,只有经历了这些阶段和环节才可以将项目工程的使用价值体现。古建筑修缮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其造价控制主要根据三方面为依据:预算指标、预算指标及定额、预算定额。其中的预算定额是工程项目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工程项目建设投资进行控制的手段。

古建筑修缮设计预算文件必须严格的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要实事求是的按照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古建筑的各项环境修缮条件进行分析,按照相关的修缮要求对其进行预算定额编制。

在古建筑修缮的初步设计中就要进行预算定额编制,通过批准的古建筑修缮建设项目投资预算,将作为整个修缮项目编制设计预算的控制定额,设计预算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要生成可行性报告,在初步设计的古建筑修缮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预算编制[1]。任何施工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修缮方案进行私自修改,不得擅自将古建筑修缮规模扩大,或者增加修缮建设的内容,使得将古建筑修缮投资预算增加。古建筑修缮预算方案初步设计得到批准后,就会成为整个古建筑修缮建设的最高投资限额,预算编制的内容直接的将古建筑修缮建设的全部组成反映,将其古建筑修缮建设的控制和指导意义进行明确,同时有很重要的经济地位。

3、古建筑修缮及预算定额编制

3.1古建筑修缮

古建筑修缮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得将古建筑的形状、结构、建筑材料等内容改变,要在原建筑的基础上,对古建筑破损等问题进行修缮,不得将古建筑结构改变,以免破坏古建筑的价值。我国古建筑结构主要以木结构为主梁,这些木质结构的古建筑,在历史的变化中,经历了地震、地基变化等事件,产生变形、歪曲等现象,为了更好的保护古建筑,需要对其进行修缮,尽量维持古建筑原来的风貌。根据木质结构古建筑的变形情况,对其采取一定的修缮措施。其中对木质结构古建筑主梁进行的加固措施有三种:(1)在梁架归安过程中,将檩头复位,并在连接处用铁件对其进行加固。(2)当檩身在横向上出现劈裂时,要对劈裂部位及时的进行修补,并使用相应的树脂进行灌缝,然后再用铁箍进行加固。(3)当出现檩条外滚的现象时,要增加一些拉结构部件,将其复位。古建筑修缮预算定额在檩修缮过程中,也只是将檩的拆卸、安装、更换等内容进行简单的罗列[2]。在古建筑中使用一些化学材料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古建筑,化学材料在木质结构中的使用有防腐、防虫等作用,同时还可以将木结构加固。

对古建筑地面、砖墙等的修缮,主要是根据出现裂缝的大小以及出现裂缝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修缮措施。墙面裂缝较小的可以进行铁件拉结,较大的裂缝可以进行化学材料灌缝,或者在裂缝上面加钢板,这些措施的采用都是为了防止裂缝扩大。在维修预算费用定额编制中,没有这部分的内容,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只能以现代建筑的定额为准或者对其进行推算,这种预算定额编制没有准确性,也很不严谨。在古建筑的砖墙中一般都有雕刻、有着精美的图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目前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古建筑腐蚀、风化,人们对进行的修缮也只是使用一些材料对出现的裂缝进行粘接。如果在修缮的过程遇到石结构的古建筑,它们有很大的艺术雕刻价值,解决它们出现的断裂等问题,需要一些特殊的机械和手段,这种修缮预算定额费用很高昂,在定额中也没有相应的标准对其工序进行保护,也没有相应的费用标准[3]。

3.2古建筑修缮预算定额编制

由于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各种影响因素,使得古建筑修缮预算定额编制工作没有正常进行,导致古建筑修缮预算定额标准没有制定,而古建筑修缮预算定额,大多是根据房屋修缮工程费用定额进行修缮定额编制的。古建筑修缮和房屋修缮,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工序,采用相同的预算定额标准就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所以古建筑修缮要有自己的预算定额标准。在古建筑修缮中,要将保护古建筑这个原则贯穿到整个修缮工作中,对修缮预算定额采取时刻保护。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大多是手工操作,工序很复杂,而且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古建筑修缮需要有古建筑考证,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古建筑修缮和现代房屋修缮的费用定额标准是有不同之处的,因此不能使用相同的预算定额标准。

根据以往古建筑修缮预算定额标准存在的不准确性和不合理性,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出适合古建筑修缮费用定额编制执行标准。将古建筑修缮预算定额编制中要遵守的原则、预算定额编制方法进行确定。在预算定额编制中要遵守的原则有:古建筑修缮工程实体性消耗和施工措施性消耗要保持分离;修缮工程的项目要齐全,布局要合理;古建筑修缮工程量的计算规则要简明适用;修缮预算定额的水平要可以将社会平均水映;预算定额的编制表现形式要将各种工程的特点体现。预算定额编制的方法有:(1)要将修缮工程中包含的内容进行全面、合理的考虑;(2)对修缮项目的保护措施消耗费用的合理性,以及各项目分摊预算定额进行充分的考虑。通过以上的预算定额编制原则和方法,最后对古建筑预算定额编制进行评估分析。预算定额编制要符合工程量的计算要求,要能够满足在不同情况下的工程预算消耗需求,对工程进行阶段性的评估报价,让预算定额编制起到真正的作用[4]。

小结

在当前的古建筑修缮工程中,预算定额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将古建筑修缮定额费用标准完善,古建筑修缮管理开始向着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将古建筑修缮定额制度进行制定。古建筑修缮预算定额费用标准的编制,为古建筑修缮提供了保障,推动文物保护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暴长.浅谈概算定额的编制方法[J].华章.2011(11):72-73

[2]李娟.广州市工程造林预算定额编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

古建筑工程设计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本文结合实践,阐明了建筑规划专业中古建筑浏绘的重要性,分析了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现状及问题。重点研究了古建筑测绘教学的方法和实践,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教学、双导师负责制、断浏绘技术的引进、实习教学中建立实习基地和高年级负责制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考核方法。

古建筑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又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的一种载体。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古建筑测绘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个学习和研究的过程。通过古建筑测绘,会给予人们以艺术的滋养和传统的熏陶。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60年,到目前为止己招收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学生24届,园林专业本科学生6届,为国家培养出2000余名建筑学及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成为安徽省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的骨干技术力量,已经成为培养安徽省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园林景观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主要基地,并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古建筑测绘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学中一次多学科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古建筑测绘的学习,增强对中国建筑传统经验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巩固和灵活运用中国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建筑测量、投影与制图、建筑设计基础、计算机制图等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并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认识和理论修养,培养建筑空间概念、尺度感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制图表现包括计算机制图水平、审美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亲手把建筑实物按比例制成工程图纸与数据资料、掌握测绘方法、加深对建筑造型与营造方法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建筑空间概念和设计思维能力,提高图纸表现力,为学习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奠定基础。这些图纸与资料为发掘、整理、研究和保护、维修、开发中国古代建筑遗产,为继承传统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为中国建筑史的教学等方面,提供丰富而翔实的基础资料。

古建筑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以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技术上可归人侧绘学的分支中的工程测量学的范畴。但是,测绘技术方法只是手段,并非古建筑测绘的全部,它包含了对建筑遗产在科学与人文、技术与艺术方面的体验、认知、理解乃至探究、甄别、发现和评价,包含着对建筑实体、空间及其精神意蕴的理解、再现和表达。因此,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应区别于单纯的工程测量学。根据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侧绘多年教学的经验,现对建筑规划专业古建筑测绘的教学做出一些研究和探讨。

1、古建筑测绘教学模式的探讨

建筑规划类专业教授古建筑测绘课程的目的,是经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可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使其思想情感领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学生经过在艰苦环境中的严格训练,在职业道德、吃苦耐劳、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也得到相应提高。

1.1古建筑测绘教学现状

古建筑侧绘综合运用测量和制图技术来记录和说明古建筑,所以古建筑测绘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两大特性。目前,各高校的古建筑测绘的教学模式大致相同:

(1)给学生讲授测绘基本理论知识、运用及仪器操作方法;

(2)学生按4-6人分为一组,进行古建筑对象的考察与测绘;

(3)在现场各小组分工绘制草图;

(4)以草图和采集的测绘数据为依据,各小组绘制正式测绘图纸。

这种教学模式为建筑教育、建筑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教学模式逐渐不适应学科的发展和古建筑测绘教学的目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规划专业学生对于古建筑测绘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

(2)一般高校古建筑测绘都设置在酷热的暑期进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测绘工作的开展、管理与进程会受到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3)测量工具和测绘手段已跟不上工程生产实际的需要,导致测绘的效率低、成果差,严重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测绘技能的传授。

(4)考核方式各高校千差万别,大都以手绘图纸作为教学成果,采集数据的记录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表格存储也各不相同。

(5)学生测绘实践教学后,缺乏书写实践和学习心得体会。并对古建筑保护、蕴含的历史文化及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不足。

1.2古建筑测绘教学新方法

古建筑测绘的教改与实践在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优越性,但现在技术的进步,这种模式需要进行革新。古建筑测绘课程充分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根据企事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正在企业从事古建筑岗位工作的学生及专家的建议,可以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引导,学习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要实现该教学目的,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古建筑测绘多媒体教学方法

利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计算机模拟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引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古建筑测绘基本理论知识、测绘方法、技术要求和仪器操作技能等。

在古建筑测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或pp7,课件,以文字图像、连续动画、片断动画以及视频资料等手段,从多个角度演示古建筑的方方面面,把测绘方法动态化、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从而优化了古建筑测绘插图教学及教学过程。此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并增大了古建筑测绘内容及方法的教学信息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准确理解图的内涵、掌握正确理论的教学目的,并且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方法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专业与企事业合作紧密,在安徽省影响较大,校企合作产学研比较成熟。这就为双导师负责制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在校内接受课堂理论教学;在企事业中对在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古建筑测绘现实问题运用所学测绘知识进行处理,并有企业导师指导和传授实践技能和仪器操作。这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对实践中的方法和技能的透彻理解,动手和操作能力也得到培训和提高。单纯的课堂教学和课堂实验难以得到这样的教学效果,而且实现高等院校与企事业产学研联合,对促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3)新测绘技术教学的引人

传统的古建筑测绘以直尺和角尺、垂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及其构件的尺寸,获取的最终资料是图纸和一些文字记录。这种方法优点是原始简单,但精度与效率低,且登高测量有一定的危险性并会对建筑物有损坏。随着gps、遥感、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现代新测绘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难以满足教学和实践生产的需要,必须采取一些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手段给古建筑测绘提供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在古建筑测绘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对这些新测绘技术的原理、方法给学生加以讲解,以符合实践生产的需求。

(4)计算机制图教学方法

在实验机房,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多媒体教学广播系统讲授计算机绘制测绘图的要求、规则、要领和autocad高级技巧及古建筑绘图常用技巧。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现场操作进行各种制图技巧的学习。学生再通过实习采集的数据进行autocad制图,从而进一步深化古建筑测绘的知识及技能,对采集的测绘数据和影像进行系统化和流程化的处理。

2、古建筑测绘课程实习教学

古建筑测绘实习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古建筑测绘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古建筑测绘技术,学会古建筑测绘从搜集资料、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自我检查到评估工作的全过程,全面培养了学生的古建筑测绘岗位职业能力。

2.1建立实习基地

为了更加系统、完备的实习教学,建立实习基地有重要的意义。我院建筑学院古建筑测绘实习基地建立比较早,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测绘技能、认识古建筑保护和开发价值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我院的实习基地有:黔县屏山美术、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查济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上庄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绩溪县伏岭镇胡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径县桃花潭镇陈村古建筑测绘教学实习基地。

2.2高年级负责制

高年级建筑规划专业学生负责制教学的模式就是让学过古建筑测绘的大三或大四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学习古建筑测绘技术;以小组为单位给小组成员讲解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课堂实验与社会实践中给以专业指导和讨论。学生相互之间往往比师生之间的探讨更易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提高。这种教学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拓展学生专业的视野。但全程需要专业教师的宏观掌控,及时调整高年级学生的责任心和能动性。

3、考核方法

结合多年的上述教学方式的尝试经验,对于古建筑测绘学课程的考核,应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和完成作业质量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有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3.1测图手稿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2仪器草图占总成绩的25%,按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

3.3计算机成果图占总成绩的30%,正式图用计算机绘制,并符合事先制定的规范。

3.4工作日志、数据表、考察报告、心得体会等占总成绩的10% ;

3.5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10%,主要考察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纪律性;责任心等。

古建筑工程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设计;仿古建筑;应用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文章对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对仿古建筑的定义及设计要求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特点分析

1.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概念简述

中国建筑文化历史悠远,形成独特,建筑物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宏伟中不失细腻,庄严中不失优雅。而“仿古建筑”一词正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上世纪末学术界在理论上的探讨,褒贬不一,可以说它经历了一个坎坷不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仿古建筑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或传统建筑材料,对古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狭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在特定范围内对古建筑的复原,严格讲属于文物修复范畴。

2.仿古建筑的特点简述

仿古建筑通俗点讲既是用现代的施工工艺体现古代建筑的外形。而我们知道由于古代建筑材料和理论的局限性,古建筑并不存在高层结构;故而现今的仿古建筑多以单层和多层为主。众所周知,现代多层建筑多为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所以在仿古建筑中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1)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体现在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并保持构架制原则。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鉴于木结构的耐火性很差且使用周期短,在现今建筑中已经不提倡使用;而构架制的结构形式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极为相似:传力途径明确,主体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这就说明框架结构是最能体现古建筑精髓的结构形式。这也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2)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但彩画制度这一形式在现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只能通过外贴或喷绘等装修手段才能达到。

(3)中国古代建筑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所特有的形制,它既是梁和柱之间传递荷载以及承担抗震作用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为一体的精华所在。随着现代结构形式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斗拱这一重要的结构构件应用在仿古建筑中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质性作用,而仅仅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装饰构件。但是它作为古建筑的代表性构件是不可或缺的。

三、仿古建筑的定义及设计要求

1.仿古建筑的定义

仿古建筑是指在建筑形式上较忠实地模仿传统建筑,并保证建筑外观基本上反映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其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均反映近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近现代的建筑作品。

2.中国古建筑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3.仿古建筑的设计要求

如今的仿古建筑物大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不是木结构,为了使得建筑物在装饰之后的外观效果能达到模结构的程度,仿古建筑物在结构设计时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模数要求和构件定型化

建筑物中各个受力构件的大小和形状都要满足古建筑的模数的要求。其他各传力构件也要严格按照古建筑物中各构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

(2)屋面造型要求

建筑物屋面各部位的变化要明显,对其构造也有很高的要求,构架体系可使用步架和举架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屋面坡度越往上越陡峻,越往下越平缓的效果,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一面完全展现出来。

(3)在建筑结构中有许多构件具有独特的装饰作用,主要包括斗拱和雀替两种:

①斗拱

在斗拱中有一个方型的底座叫做斗,上面的船形木块叫做拱。斗拱是古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型制,处于柱子和木结构梁之间,它的主要作用是传导屋面的荷载、加大屋檐挑出的长度、以及吸收地震的能量等。对于如今的仿古建筑物来说,斗拱主要起着装饰的作用。

②雀替

用于额枋,与檐柱相交处,类似于三角形,在其表面一有雕有装饰的构件。其主要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辅助拉结和装饰等。

四、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1.古建筑一直采用木构架为主要的受力体系,工程施工与设计主要以传承的经验、方法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的以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为主要受力体系的仿古建筑。为了对古建筑模仿做到形似,就势必遵照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形式和尺寸权衡,另外还得符合现代建筑规范要求。

按照现代力学理论进行简化,运用现代计算工具进行建模、计算、分析。这样将给建筑和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仿古建筑的设计之初,设计人员脑袋里已经有了即将仿建的古建筑形式,是硬山、歇山还是攒尖,是卷棚还是正脊,开间、进深各为几间,有没有外廊,屋面举折情况等等。

构想出要仿取的纯正古建筑具体情况,然后再根据古代建筑模数制度计算各种构件的几何尺寸,再根据简化结构简历结构模型,运用现代结构计算软件计算其内力,复核其截面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2.大屋顶结构设计

屋顶形式多样,有重檐歇山、十字脊、顶、攒尖、四坡。大屋顶的屋面板是由几段折板组成,在折板的转折点,按照建筑的要求,主要区域直接设置钢筋混凝土梁,局部次要区域梁高与板底有高差时,用砖墙填砌,对于一些不能加梁的区域,则按照构造要求设置弯折钢筋。外墙的封檐板因为尺寸的限制,不能用填充墙砌筑,则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内配置双层双向钢筋,分别锚入屋面板和屋面梁内。

3.斗拱和雀替的设计

笔者在考察其他仿古建筑时了解到:其斗拱大多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各级斗与拱之间通过预埋件焊接连接。尺度较大时或座浆连接尺度较小时,斗拱在结构中为受力构件,这种做法的主要缺点是做工较粗糙、不美观而且前者由于构件数量太多、防腐和维修费用较高、后者受力不太可靠。应用现代设计,

雀替仅作为装饰部分,不考虑其受力则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定型模板在施工现场制作,主体结构施工时在相应位置留设预埋件。预制的雀替通过预埋件与主体结构的额枋檐枋和檐柱焊接连接,木斗拱与混凝土的预制雀替都是作为装饰构件与主体结构不是一起现浇成型,但采取了上述方式与受力构件连接后,再经过油漆彩绘处理整个建筑物浑然一体,完全达到了传统木结构的艺术效果。

五、结束语

仿古建筑中,合理的应用建筑设计,可以在体现建筑的古典气息的同时,更好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缩短施工周期,当然,还是很多可以深化的地方,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实践才行。

参考文献:

[1]钱小虎.现代建筑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9,(07):17-18.

相关期刊更多

古建园林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

紧固件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机械工业标准件科技情报网;沈阳标准件研究所;机械工业紧固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基础件分会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