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建建筑设计

古建建筑设计范文精选

古建建筑设计

古建建筑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古建筑设计;融合设计

我国古代建筑的建筑技术、建筑设计理念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建筑领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时间的推移过程中,古建筑设计不仅实现了设计理念的丰富化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建筑技能的优化与完善。虽然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合理地将古建筑设计理念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建筑元素与古建筑元素之间的深度融合,还可以推动我国建筑设计的长远发展以及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注重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区别

1.1建筑设计理念的区别

建筑设计理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古代,建筑设计受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建筑设计理念中通常会融入当时的社会文化、观念等理念,在建筑中得到充分展现。如果将古代的设计理念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不仅可以促使现代建筑更具特色,而且在古代历史文化巨大的冲击下,还可以赋予现代建筑新的活力与文化内容。现代建筑设计师设计理念多数都没有实现古代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反而出现了大规模缺乏创新的建筑设计,导致社会民众以及设计师出现审美疲劳。建筑设计师通常都将更多的眼光投入国外设计中,虽然国外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的建筑设计理念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现代建筑设计与古代建筑设计之间产生了巨大隔阂,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发展。

1.2建筑材料方面的区别

就建筑选材方面而言,古建筑设计多数都选用木材为主要材料,即典型的木结构建筑,现代建筑设计通常选用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因此也被称为钢混结构。二者之间在材料选用方面存在极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木材逐渐被结构性更好、稳定性与强度更高的钢筋混凝土取代,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木材作为一种消耗品,在建筑中的使用不仅无法满足建筑使用需求,还会造成森林面积下降,对自然环境造成一系列破坏,且木材极易受到火灾、腐蚀、潮湿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在力学性能方面远高于木材,还可以有效解决木材在建筑使用中的各项不足与,因此钢筋混凝土更符合建筑需求。

1.3建筑设计方式的不同

在古建筑设计理念中,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通常会在设计中将花园、园林、景观等设计理念融入整体设计中,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古典建筑。现代建筑设计通常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为目标,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的便利性,所以现代建筑中更注重人们的功能需求,如电梯安装、监控设备、智能系统、安全系统等。虽然这些设备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导致现代建筑失去了对古建筑形式的传承。现代建筑设计形式已经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的改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设计形式,所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注重尊重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当适当的融入古建筑元素、思想以及历年,实现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2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现状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代建筑设计的融合,能够使建筑设计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即仿古建筑风格。仿古建筑风格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是利用古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应用于现代施工技术建设的一种建筑样式。现代建筑设计人员了为设计更高质量的仿古建筑,通常会在设计过程中将古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现代建设、装饰技术有机融合,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仿古建筑[1]。近年来,仿古建筑虽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出现了仿古建筑同质化的问题,导致人们审美疲劳,制约着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发展。所以,加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仍是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与发展方向。

3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路径

3.1建筑设计思想方面的融合

受地域文化、生活环境、民俗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古建筑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地区的古建筑特征通常彰显了建筑所有者的地位与身份,相对于北方的古建筑,南方古建筑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融合。所以,南方古建筑更多的是依水而建、依山而建,更注重园林、植物以及建筑物之间的协调,这样的古建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建筑物所有者的身份与地位,但增加了更多的自然属性。现代建筑设计中常会利用自然特征增强建筑的自然属性,与古建筑设计思想相似。由此可见,建筑设计思想方面的融合,不仅是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的重要路径,也是建筑设计思想方面的融合,还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灵感,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工程量的同时提高建设效率,有效满足现代社会民众追求自然的实际需求。例如,世博会中国馆就是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案例[2]。

3.2建筑材料方面的融合

建筑材料不仅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核心,也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纽带,在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中,建筑材料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古建筑设计中,由于技术、施工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建筑材料主要以木材为主,使得建筑物具备较强的自然属性;现代建筑以钢筋混凝土、钢结构为主要材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牢固性,但缺乏自然属性。通过建筑材料方面的融合,不仅可以赋予现代建筑自然属性,还可以推动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深度融合,实现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

3.3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融合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物数量不断增长,导致建筑设计出现变革,也造成古建筑结构在建筑设计中逐步消失,其原因主要是古建筑更强调以庭院建筑为主,而现代建筑更强调以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核心目的。为了提升现代建筑设计水平,必须注重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与古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融合,将自然景观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合理融入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将木材与钢筋混凝土相互结合,增强建筑的美感与文化内涵,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4-5]。由此可见,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融合不仅是实现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的重要路径,更是推动现代建筑设计水平提升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4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发展趋势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创新发展,而且还要深刻认识古建筑设计是历经千年的重要文化遗产,这是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基石。所以,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既要注重创新发展,也要注重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协调、融合发展,并通过设计二者深度融合的共存方案,更好地发扬我国优秀的古建筑文化,实现我国建筑设计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6-7]。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大力推动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在创新的同时尽可能保存我国古建筑的艺术文化,充分发挥现代建筑设计的科学技术优势,借助古建筑的设计理念提升建筑文化内涵,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满足现代社会民众对于美的追求[8-9]。促进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是我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之路。

5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的本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者场所,即建筑物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因此,推动现代建设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是汲取与提炼古建筑设计中的优秀设计理念与文化元素,借助现代建筑设计的技术优势,满足现代社会人们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增强建筑的美观性与实用性,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注重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融合路径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与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泓怡.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中国住宅设施,2021(1):76-77.

[2]巩玉发,韩萌.浅析传统大木作在现代仿古建筑设计中延续与发展——以“南仕堂”为例[J].住宅科技,2020(10):65-68.

[3]李小燕.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7):225-226.

[4]王健尧.中国古建筑抗震设计理念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20,17(7):196-198.

[5]郭琦.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22-23,28.

[6]赵刚.探讨现代建筑设计如何与中国古建筑设计相融合[J].建材与装饰,2019(33):139-140.

[7]刘雅婷,李宪锋.由中国近现代仿古建筑复兴思潮总结现代仿古建筑的发展与革新[J].明日风尚,2020(5):158,160.

[8]包颖.浅析中国古建筑装饰美学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与发展[J].居舍,2019(36):17.

古建建筑设计范文第2篇

我校的古建筑专业是培养高级的古建筑设计人才,我偿试这种老方式,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是单纯讲理论,而是把理论贯穿到整个的古建筑设计制作过程中,我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一定比例的模型,就好比是让学生亲身搭建一座古建筑。这样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同时有理论作指导进行模型的制作,变相地为学生提供古建筑搭建的机会,而且记忆牢固。对培养技能型的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方式方法。我们考虑和古建筑研究机构合作,给古建专业的学生提供实战的机会,使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符合现行行业的要求,为我们培养高级的古建筑设计人才又多了一份保障。

具体构想如下:

1.全面系统地分析国内关于古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以此为引导,同时从社会对古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特性出发,研究行业技能型人才的特质与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可以借助其他院校关于古建筑相关课程总结的教学经验,和我校的古建筑专业相结合取长补短,运用行业要求引导我古建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使其更具备竞争的能力。

2.调研了解国内高校戏古建筑专业实践课程具体形式,特别是河北省各高校相近古建筑专业实践教学现行情况,对古建筑专业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进行实证考察调研,对我校的古建筑专业教学的主要实践环节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3.古建筑专业教学模式框架构建和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原则、体系、环节、方法、手段和评价等程序与内容的构建和设计。特别是对课程实习、实践和实习基地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设计。以行业技能为指导,对专业实践环节的方法、手段、内容、形式等诸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改革。

4.同时通过实证法研究。以我校古建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设计完成的技能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运作结果和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技能型人才从理论上的研究。

5.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古建筑专业教学模式实施与推广的对策研究。主要从政策导向、评价体系、政府、社会的支持力度出发,以及高校教学设施的布置、教学计划的安排、教学改革的激励等方面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

二、古建筑设计专业在我校的培养的目的及当前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进行的教改项目最终目的是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古建筑技能型人才为宗旨,紧密结合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河北省古建筑设计需要,对古建筑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教学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本项目改革的目标为:在理论研究、调查分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新世纪古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提出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新世纪特征、实践可行性强的古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路、教学改革方案和措施。

具体方法为:

1.加快推进我省高校古建筑专业的技能教育和实践教学,将技能教育与实践教学与具体的专业教学良好结合,培养技能人才。

2.加快古建筑专业建设,特别是加强我省高校在实践教学中的技能操作,快速提高我省高校古建筑专业教学水平,为河北省培养古建筑专业人才,提高河北省古建筑设计研究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教改使河北省古建筑专业的技能教学改革和教学水平步入全国前列。

最主要待解决的问题为:

1.古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特质与具体表现形式。

古建建筑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街仿古建筑建筑风格

1现代商业街以及仿古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与结合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各大城市开始现代商业街的建设,世纪之交我国迎来了商业街发展的高潮,集休闲、购物、餐饮、运动等多元化需求为一体的商业模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一站式的消费理念逐渐被人们接受。2000年以后商业街得到迅猛发展,商业街的设计构造及其运营理念都有了质的飞越,商业街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商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繁荣程度。到现在,商业街在我国的数量据粗略统计已有200条左右。在数量上的急剧增加,加大了城市对商业街风格的要求与审美,在人们不断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的同时,人们开始注意到中国传统建筑与世界建筑风格的迥异和它的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具有单体建筑功能,木架构体系建筑群组布局,廊院式组合的中国传统建筑让人耳目一新,加上社会积极倡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迅速的到人们的支持喜好,也使得使得各大城市纷纷效仿,由此掀起了仿古建筑设计的高潮。而在商业街中加大仿古建筑的建设力度,建设现代商业模式与传统文化气息相结合的商业街成为各大城市的奋斗目标,成为商业街对外宣传的亮点,提高的商业街的含金量和文化底蕴重要手方式。

2在世界多元建筑风格下的中国仿古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设计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布局,构成,艺术处理手法方面,建筑风格的不同主要来源于文化底蕴的不同和差异,中国的古代建筑以宫殿建筑为例,具有平面严谨对称,主次分明,飞檐,雕梁画栋的特点,从结构艺术上都体现着古代的中庸儒学思想,商业街中的仿古建筑也大都模仿古代宫殿,楼塔等类型的建筑风格。不可否认的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被迫打开国门,遭受到列强的压迫和摧残,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打击,向西方学习成为人们反抗压迫的诉求,传统文化被否认乃至肆意破坏,中国效仿西方的政治体制,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甚至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道路上,传统文化也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毁坏,以北京的四合院老胡同为例,在四合院的废墟上立起来的是一栋栋高楼大厦,如今古老的四合院所剩无几,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中,中华传统文化为何受到人们冷眼热讽,中华传统文化是否毫无价值可言,答案显然不是,单独就建筑风格来说,中国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其所包含的理念思想,其所体现的美学艺术就值得我们深究传承,然而如何研究并传承正是我们现在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3商业街仿古化的发展潮流和必然性

仿古建筑在商业街中的发展应用,为商业街注入了新的活力,完全的仿古商业街也成为商业街设计的一种类型,并很大程度上受到地产投资者的热衷。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商业街的空间布局角度观察,仿古建筑已经形成一个或几个街区,主要以轴线的形式分布,和商业街的商业活动相结合相依托而延生到后巷乃至片区,可以加大商业街的空间面积,更大程度上集中更多小商小贩,与大型的购物商城相呼应。

(2)商业街自身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开发,商业街具有休闲娱乐的要素特征,本身具有一定意义上旅游要素,通过传统仿古建筑的庭院楼阁,画廊雕刻等为文化设施打造了更为丰富的体验,获得了更多的人气。同时作为文化展示体验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使商业街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人文中心。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年轻人准求追求新奇成为大势所趋,中老年人群更喜好节奏平缓,内涵较深的休闲项目,仿古建筑同时满足了这两者的分级化要求,更大程度上迎合了更多消费群体。

(4)仿古建筑满足高端消费者游的高消费品味,高端的消费场所也日益与仿古风格相结合,甚至出现高端高端休闲的配套服务与休闲项目,包括各种茶馆,影剧院,等各类娱乐设施。

4商业街仿古建筑的设计思路和建筑方法

商业街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商业利益,仿古建筑的设计应用也只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商业街的经济效益。所以建筑设计的首要考虑便是商业街功能的的合理性,让建筑布局能最好的满足商业活动和消费者购物的要求;其次考虑成本因素,当然成本也制约着空间布局的规划实施;另外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消费水平,可签约的商户,人口流动比率等来设计规划门面数和门面大小布局;还要考虑仿古建筑的内涵及意义,是否盲目升班赢他,是否与当地文化相关联,所传承的文化底蕴是否得到当地人的喜好,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仿古建筑的吸引力,让商业街成为当地的文化经济中心。真正意义上的仿古并不是表面的建筑设计,有时独特的风景场景便能给人怀旧的情怀,例如老房子,老牌坊,古井等。商业化的建设需要用好这些因素,否则盲目扩建拆除只是适得其反,对老街区老房子拆除重建是商业街建设施工的重要内容,但保留部分旧街道旧文物旧建筑,或者仅仅对旧建筑外部加以修理,内部结构加以优化往往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大大节约施工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5商业街仿古建筑发展的问题和措施

仿古建筑风格完全照抄照搬,与周围地域特色格格不入。很多开放商看到仿古建筑带来的经济效益,盲目模仿生搬硬套,最终只是东施效颦,不仅没有吸引消费者引来的反而是吐槽;为了仿古建筑牺牲功能配置,造成商业街旅游休闲娱乐功能不足,甚至出现基础设施欠缺的现象;建筑风格过度商业化,本来是为了仿古,却只有了表皮没了内涵,严重缺乏本土内涵和历史文化底蕴让消费者并不能留下深刻印象。如何避免这些问题,首先要探讨这个区域是否适合仿古建筑,仿古建筑并不是适用于任何地域,要与当地特有的文化相结合才能发挥仿古建筑的作用,要做到真正的以文养街,以情养街才能让商业街的活力源远流长;加强商业街的统一组织布局,如今为了模仿古建筑,很多商业街的古建筑单独零散布局,呈现业态杂乱,功能划区不合理,缺乏商户的现象;加强仿古建筑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仿古建筑采用的钢筋混领土的原材料构架,相比以前的木质结构,屋顶的瓦片设计不科学,容易出现漏水严重的现象;注重道路的设计与规划,仿古建筑占地面积大,设计不科学可能影响道路通行,高峰期造成人群拥堵现象;注重风格的创新,继承展现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融入其他建筑风格,创新风格模式,引领建筑风格潮流。

6结语

传统仿古建筑的风格与现代商业的发展,是文化时间差异的交流碰撞,利用好中国特有的古代建筑风格,不仅可以给商业街带来巨大的经济空间,也能促进我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发展,让其成为世界建筑风格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陈小力,曹蕾.浅析商业街中的仿古建筑设计[J].江西建材,2014(17):36.

[2]周曙,汤微.商业街改造中的仿古建筑设计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3):105-106.

古建建筑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混合结构;混凝土;木作;石作;瓦作

引言

仿古建筑在当代的营造过程中,设计方式主要有木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混合结构[1],其中木结构最能还原传统建筑的精神及时代内涵;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材料属性的问题,在建筑外观仅能做到形似,在触感及细节上仍与木结构有较大差距。混合结构是以综合协调设计水平与造价成本的双重因素为目的,采用两种或以上的结构混合设计,主要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木结构的混合。本文以江山春好项目中的苏式仿古厅堂建筑为例,通过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对比,详细分析仿古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与木结构的混合设计方式。江山春好项目为蓝城集团传统合院类住宅产品,风格主要为传统苏式风格,合院共77套,总建筑面积为3.95万平方米。项目中轴线设计为四进院落景观轴,其中在第二进院落设计苏式传统厅堂,在项目期间主要用途为客户接待,后期作为业主服务用房。该厅堂前后均有院落,且厅堂四周布有廊轩,厅堂外观为歇山式屋顶,黑瓦乌柱,四周作戗角;正间前后开门,柱间均为落地窗,廊柱上部悬有挂落,下部设有半栏。建筑层数为一层,面阔五间(含廊轩),总面阔为20米,正间面阔为6.4米,次间为4.75米;总进深为11.1米,内四界深为7.5米,廊轩与落翼均为1.8米;檐高为4.5米。厅堂主体及屋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廊轩、檐椽及戗角为木结构(图1)。

1厅堂传统外观营造

“凡园囿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立南”“堂者,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2],厅堂在传统园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园林建筑与风景构图的核心,同时也带有堂堂正正、高大敞亮的外观特点。在苏式营造中,厅堂的檐部高度较普通平房更高,因在内四界前后设轩,规模更大,结构与装修较其他类型建筑更为复杂。传统歇山厅堂是家庭活动的主要场所,经常与附属房屋形成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空间形态。四面环布廊轩的四面厅外观稳重舒展、灵动通透、朴素淡雅,更能与周边景观形成有机联系而融为一体。传统歇山厅堂屋面采用四坡落水,屋面作向上反曲优美的曲线,在廊轩转角处的屋面作向上弯曲的戗角。厅堂内部与廊部经常用轩,并根据室内外的不同布局调整轩的高度,在起到隔热、防尘的作用同时,让室内外空间形象丰富、主次分明。大木作方面,通过扁作或圆作的梁架形式完成屋面举架及室内外空间的划分;小木作方面,檐下装饰通常在正间安装长窗,如果是四面均有廊轩的情况下,边贴同样安装固定窗,同时在檐下布置挂落及半栏。

2厅堂混合结构方式设计

厅堂采用混凝土结构及木结构设计时,往往由混凝土结构承担结构安全部分的功能,而外观特点由木结构进行补充。一般将木结构用于混凝土结构,在掩饰混凝土结构的同时,也达到复原传统建筑风格的目的。在混合设计过程中,处理的关键是保证木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的牢固搭接,同时还要依据混凝土结构的布局对木结构的传统营造方式进行调整。

2.1混凝土主体

为保障建筑的外观效果,结构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屋面提栈及歇山的构造处理。传统厅堂主体结构依靠柱、梁、桁、椽形成整体,在举架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提栈和歇山处理,项目案例中的提栈与歇山两部分设计方式主要是通过混凝土结构的方式按照古建筑外观进行设计(图2)。2.1.1提栈。传统厅堂正贴中,内四界步柱架设大梁,大梁架设金童柱,金童柱支撑界梁,界梁再置金童,内四界分别由步桁、金桁及脊桁支撑各类屋椽[3]。提栈设计一般按脊柱七算,童柱六算,步柱五算。混凝土结构的部分主要为正间及次间的内四界范围,采用框架结构,共设混凝土柱6根,框架柱置于内四界内侧,用斜梁方式完成屋面的提栈,提栈比例自高往低分别为0.55、0.5、0.45。在提栈方面,混凝土结构较传统木结构简单很多,屋面仅靠纵向斜梁及横向长梁便可以完成提栈设计。如果室内有装修,屋顶便可以不再进行处理;如果内部仿古要求较高,还可以将梁构造形式参照举架方式进行设计或者将梁重新按木作装饰处理。2.1.2歇山传统歇山设计上,主要有顺梁及趴梁两种做法,在单层苏式歇山处理上常采用次间拔落翼的设计方式。以川童、川桁、双步、柱构成该部分结构,另外梁架与童柱间嵌山花板作为外墙,同时在歇山屋面斜交处设计老戗以作戗角。混凝土结构在歇山处,按照歇山墙体造型设计现浇墙身,在面阔方向外侧柱处外伸0.9米,作现浇折板,同时斜坡面外挑1米,另外混凝土屋面延山面在柱两侧外挑1.9米,均在外挑板面预留上翻梁作为木作结合处的固定。

2.2台基

台基是基础的露明部分,一般外表面石作,包含侧塘石、阶沿石、磉石、鼓磴,以阶沿石外侧边线的下檐出要缩进相应距离[4],防止雨水溅入。在传统做法中,分别用砖砌磉墩与栏土作为基础。在项目案例设计中,石作仅用于廊轩,柱下基础设计地梁防止沉降,因室内地面高程设计原因,取消侧塘石,在混凝土垫层上施工阶沿石,磉石与阶沿石相同厚度,然后布置鼓磴(图3)。

2.3木作

木作对于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持是最关键的因素,木作与混凝土的结合是仿古建筑设计的关键点。为尽量保持传统建筑的装饰功能及结构样貌,将廊轩的檐下空间作为木作的设计重点,按传统古建的营造结构方式展开设计。传统廊轩的营造也有多种方式,木作的结构构件主要有廊柱、轩梁、云头、廊桁、檐椽等。装饰廊轩顶部空间经常采用鹤胫轩、菱角轩、船篷轩等方式[3],当出檐过多或规制较高时,还作云头挑梓桁的营造。在项目案例中,将廊轩内空间形式按照船篷轩进行设计,木作按照卯榫做法进行施工(图4),同时在材料选用上,柱、梁、枋、椽均选用优质老杉木,挂落、雀替、半栏选用菠萝格,材料均需做好防白蚁与防腐处理方可使用。2.3.1木柱。廊轩内的廊柱及步柱均不承担主体荷载,共设计檐柱24根,步柱12根,因步柱仅作装饰使用,高度矮于檐柱,柱顶仅满足船篷轩施工即可。廊柱紧贴外挑混凝土檐板梁,步柱紧贴混凝土柱外侧,分别在柱顶部用螺栓与主体结构固定连接。木柱在进深方向为轩梁预留榫眼,面阔方向依次为连机、木枋预留榫眼。柱在后期施工中,还应考虑到木材容易开裂的缺点,对木柱进行包麻处理后,方可进行腻子与油漆施工。2.3.2木梁(枋)。在进深方向,采用扁作形式,于廊柱与步柱间设轩梁,轩梁背上设置双斗,双斗间距离为廊轩距离的1/3,双斗上承荷包梁,梁上再承圆形轩桁,在轩梁上设计花卉雕刻。在面阔方向,廊柱间设置廊枋、夹堂板、连机、廊桁,廊枋上设计回字纹雕刻,步柱间仅设置步枋。在廊柱外侧通过蒲鞋头承云头以架设梓桁。在传统设计中,轩梁底口一般与云头底口一致,案例中因混凝土挑板底梁原因,云头底口高度较轩梁底口高,云头底口与船篷轩弯椽上口一致。同时传统设计一般将弯椽固定于廊桁与步枋上,在案例中调整为固定于廊坊与步枋上,且步枋与廊坊高度一致。2.3.3船篷轩。船篷轩是按照轩椽的外形定义的。在传统建筑中,其轩椽一般由顶部弯椽与两侧的三弯椽组成,需在廊桁与步枋预留方形回椽眼以支撑椽头。在项目案例中,将回椽眼按均匀间距布置于廊枋与步枋上,轩椽一端固定于轩桁,另一端插入回椽眼。廊枋下端设计挂落,轩椽上按照细望砖设计,望砖需按轩椽曲面磨平处理,同时还应将望砖边线刨边直缝,保证望砖覆盖严密美观。2.3.4檐椽(飞椽)与发戗。传统屋面椽包含脊椽、步椽、檐椽(飞椽),分别由脊桁、步桁、檐桁承托。在框架结构特点中,步椽及脊椽均已取消,仅保留檐椽(飞椽)用以维持古建筑外貌特征。另外传统营造中,檐椽由步桁及檐桁承托,对于出檐较多的情况再布置梓桁。在项目案例中,檐椽由外挑屋面、檐桁、梓桁承托,檐椽按照单根方式固定,分别在檐椽根部及飞椽连接处用螺栓于现浇屋面固定,同时用钢钉将檐椽分别与檐桁与梓桁固定。传统做法中,老戗由相交的步桁及檐桁承托,用千金销固定嫩戗与扁担木,在老戗周边放射状布置网椽,同时通过弯里口木均布立脚飞椽。在项目案例中,整个发戗部件中老戗、嫩戗及网椽预制完成后,在现场固定安装。老戗的固定在根部由通常钢压条及膨胀螺栓固定,中部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同时交接的檐桁也参与承托。待预制构件安装后,在网椽及飞椽上作望板及卷戗板(图5)。为保护网椽及檐椽构件,檐边作遮檐板,发戗作弯遮掩板。为解决防水问题,檐椽及发戗施工前应在混凝土屋面满铺防水卷材,待檐椽及发戗固定完成后,在檐椽与飞椽上部铺设望砖,发戗部分的网椽上满铺望板,立脚飞椽上铺卷戗板,最后满铺丙纶防水布,同时用砂浆作保护层。2.3.5外檐装修。传统外檐装修主要包含门窗、挂落及栏杆。在项目案例中,挂落及半栏按照传统营造方式进行设计,门窗考虑节能等因素,材料采用铝合金型材,于中空玻璃外侧参照传统样式布置网格形状,且门窗比例均按照传统比例进行设计。门窗周边仍按传统方式分别于步柱傍设置抱柱,步枋下侧设置上槛,铝合金门窗与抱柱进行固定,用封口板对交接处进行装饰(图6)。

2.4瓦作

厅堂屋面选用小青瓦屋面,筑脊形式采用黄瓜环脊,四周作戗角(图7)。2.4.1青瓦屋面。小青瓦屋面底瓦采用大瓦,盖瓦采用小瓦,檐边还有花边瓦作盖瓦收头,滴水瓦作底瓦收头,铺设时底瓦大头向上,盖瓦大头向下,底瓦搭盖处外露一般不大于1/3,盖瓦搭盖处外露一般不大于1/5。在传统营造中,为解决防水及粘接屋面瓦的问题,在椽子上铺望砖或望板后,一般用纸筋灰作为粘结材料粘接屋面瓦[5]。在项目案例中,屋面设计需考虑节能及防水,混凝土坡屋面在防水及防水完成后,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为保证木构与混凝土交接处的防水及坡度,檐椽上部望砖的防水保护层需与混凝土屋面防水保护层保持齐顺,同时采用1∶2∶4的水泥白灰砂浆加水泥重的麻刀卧浆为粘结材料铺设青瓦屋面。2.4.2筑脊。歇山厅堂一般九脊,分别是正脊、竖带及戗角,各自又有不同种类做法。在项目案例中,屋顶选用回顶形式,不用正脊,采用黄瓜环瓦做成黄瓜环脊,前后竖带环通形成环包脊,戗角按照内戗发戗样式设计。黄瓜环瓦同样分为底瓦与盖瓦,黄瓜环瓦的底瓦与小青瓦底瓦搭接,黄瓜环瓦的盖瓦与小青瓦盖瓦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小青瓦长度的2/3,粘接材料与小青瓦一致,同时保障脊的边线齐平。竖带采用不设花篮座,与戗根相接后,直接转为戗角的形式,由脊座、滚筒、瓦条、盖筒组成,同时侧边由望砖叠出披水,并用石材作博风板及悬鱼装饰。戗角按照砌筑戗座、滚筒、瓦条、筒盖、勾头的顺序形成戗角。待青瓦屋面及筑脊完成后,对屋面瓦及屋脊进行喷漆处理,让屋面颜色均匀。

2.5构件尺寸

传统营造的构件遵循相应的制度,无论是木作还是瓦作都有遵循的尺寸要求,但在现代仿古建筑设计中,因为结构形式及构造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尺寸变化关系不能完全套用。结合传统建筑的常规尺寸,将项目案例中的构件设计详细尺寸及要求进行汇总(表1)。

3结语

江山春好项目中的仿古厅堂设计在把握传统厅堂建筑营造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将混凝土结构与木结构做好衔接,对过程中的木作、石作、瓦作等传统营造进行深化设计以便于与混凝土结构更好地融合,同时利用现代的保温及防水技术解决建筑节能与防水问题,这些设计方式都能为类似的仿古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仿古建筑设计在传统街区改造、传统住宅、历史文物修缮中还将经常遇到,需要设计者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展开不同方式的设计,重点是把握建筑的外观精髓,充分利用现代的技术措施使仿古建筑的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达到充分展现传统建筑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锡玖.中国仿古建筑构造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2]计成.园冶[M].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3]候洪德,侯肖琪.图解《营造法原》做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4]梁思成.梁思成全集(清式营造则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古建建筑设计范文第5篇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都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的。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组成都是由阶基、屋身、屋顶(屋盖)三部分组成,即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整座房屋;屋身由木质框架构成,砖石做围墙,其间安装门窗隔扇;身屋上面是屋顶由木结构屋架制成,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青灰瓦或琉璃瓦,形似冠冕。单体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主,只在有特殊情况下,才用方形、八角形、圆形等形式;但在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常采用不规则平面如扇形、万字形、套环形等。屋顶有多种形式,共分九级,其中以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级别最高,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半坡顶。各种屋顶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形式。中国古建筑对建筑用料、构件标准、彩画等都制定了相应标准,要遵照礼制的规定。宋《营造法式》中对各种单体建筑作了概括的原则的记述。清工部《工程做法》对官式建筑列举了27种范例,对应用上的等级差别、做工用料都作了具体规定。这种定型化的建筑方法对汇集工匠经验、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建筑成本固然有显著作用,但礼制的存在为以后建筑的创新产生了一定阻碍。

2、平面布置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庄严对称式主要用于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这种布局的最大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轴线上,次要建筑布置在轴线两边。这种布局庄严雄伟、主次分明、左右对称,完全体现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善。北京故宫就是这种布局的完美体现。另一种布局则与之相反,以曲折变化,灵活多样为主,不求对称。这种布局多用于风景园林、民居以及山村水镇等。建筑师根据山川形势、河流水网、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建筑布置,这样不仅突出了自然风景的自然美,其中亭廊楼阁的错落布置,更突出了建筑的美感。苏州园林(拙政园),周庄等都是这种布局的典型代表。苏州园林在建造布局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了“借景”这一造园技巧,并将其发挥的淋漓尽致。明计成《园冶》一书中专门有“借景”一章。他说:“园林巧于因借……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把园外远处的山峰冈峦、楼阁塔影以至山林树木、海山景色都可借入园内成景。景与景之间,也相互为借,隔院楼台,出墙红杏都可相互借用,构成一个大的环境空间。还有些园林建筑是以消闲、休息、观赏、游览以及登高望远为目的的,所以设计要结合地势,建筑要和游廊,矮墙,曲桥以及花木竹石,水面等形成有主有次、大小不一、曲折变化、意境各异瓦为因借的空间景点。

3、空间布局

中国古建筑的室内结构除了砖墙外,用到了各种隔扇、门、罩、屏等来作为室内间隔,这样不仅便于安装、拆卸,而且能任意划分室内空间,为房屋使用者提供了充足的布置自由。庭院,作为室外空间,是与室内空间相互统一的。通过在庭院中栽种花草树木,建造假山,修建池塘,为房屋使用者提供了小的自然环境。在单体建筑物之间修建走廊,不仅将建筑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建筑群,而且作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的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营造出不同的建筑环境。

4、色彩装饰

建筑外形方正、轮廓简单、缺乏生气,而多样的色彩装饰恰恰弥补了这一点。首先,中国古建筑以木框架结构为主,木材在质感上略显粗糙,故用色彩装饰;其次是通过在色彩中掺入各种胶和漆,可以起到防腐防蛀的作用,这也是我国许多古建筑能流传至今的关键。古建筑装饰色彩的运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国古代,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建筑色彩表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国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与这五行相应的颜色是青、赤、黄、白、黑。其中黄色是帝王之色,庶民不可滥用。黄色是帝王之色,庶民不能滥用,白色除了用作江南民居建筑的墙体颜色外,一般不常用,黑色在建筑中仅用以描绘轮廓,此外不多用。为了增加建筑的美观,除了彩绘,还在梁、柱、门、窗等构件上加入了浮雕、饰纹等装饰。民居饰纹多以吉庆、祥瑞、花草、佛道、故事、风俗等为主要题材。在传统民居装饰中盛行“八宝图”。所谓建筑中的“八宝图”,是指松、磐、鹤、玉鱼、鼓板、龙门、和盒、灵芝八种吉祥物。它们多出现在古建筑的门嵋砖雕、门扇裙板、堂内挂落、隔间屏风等处。而龙凤等高贵的图案只能出现在皇宫中。

总结

相关期刊更多

古建园林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房地集团有限公司

紧固件技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机械工业标准件科技情报网;沈阳标准件研究所;机械工业紧固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基础件分会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