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

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

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

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信息化;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就是各类信息的管理过程,施工过程综合运用信息处理技术并加强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综合可称为项目管理系统,目前较常见的信息系统主要有财务管理系统、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商业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随着市场竞争的剧烈加大,企业的成本意识也不断加大,作为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也随着各类项目管理软件的出现而出现,并不断完善,已具备从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向采用信息化手段方式来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条件,从本质上提高项目管理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1 .成本信息化管理及其现状

1.1 成本信息化管理

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有工作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人员流等四个主要流动过程,每个项目信息流又包括两个主要信息交换过程,一是项目与外界的互相信息交换;二是项目内部信息交换,包括横向或网络信息交流,正式与非正式信息渠道等。在工程管理中也出现了成本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合同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材料管理信息系统及进度管理信息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的紧密结合与相互之间的数据共享,达到管理信息的集成,各个系统之间也通过信息共享达到协调一致,防范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高层决策得心应手。

1.2 成本信息化管理现状

1.2.1认识误区。很多人将成本管理狭义的理解为预结算工作,实际上成本管理是一个涉及设计、采购、招投标、合同管理的综合系统工程,即现代化成本管理应为全过程管理工作;

1.2.2重视程度不够。传统的成本管理往往以财务或造价人员为主,而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应涉及采购、生产、销售、技术及质检全过程管理;传统成本管理只注重对实际成本的核算与控制,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划归于现场班组或生产单位,在现实生产中以成本控制为幌子,奉行一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手段来所谓的“降低工程成本”,而对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及相关信息沟通不良等导致的成本则往往忽略不计;

1.2.3数据不准确,不及时。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建筑产品主要以手工、半手工等多种形式,由此而得的数据的准确性及及时性通常很难保证;

1.2.4标准成本难执行。部分建筑企业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而制定的类似企业定额等标准成本,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很大难度,往往由于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撑而导致成本差异分析、成本标准更新及完善等工作的科学性和动态性都较差。

以上情况当在太多的项目同时进行时,情况更为突出,无法进行统一管理,相关人员也无法快速及时获取所需信息,无法分享和保留信息,工作重复,最后造成工程进度滞后,质量降低,成本失控的后果。

2. 成本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2.1 成本信息管理软件实施的意义和原则。

信息管理主要包括硬件设施升级和软件开发。具体实施原则:从前期收到项目任务开始进行成本估算操作(试项目情况而定);从规划设计开始到施工图设计,进行目标成本的录入和修订工作;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进行合同的录入、变更签证、结算工作;软件系统根据以上数据自动生成动态成本信息,通过对估算、目标、计划、合同、合同执行的管理,计算出动态成本,并比较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找出差异,实现合同管理、付款计划及动态查询。这样企业可以成本与资金控制为核心,将成本控制与项目进度计划、甲供设备材料密切关联,将财务资金流入关联,实现业务的全过程、全方位协调管理,力求最大限度的揭示问题的实质,以降低决策失误的风险,最终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2.2 信息管理实施要点

2.2.1组织架构设置。针对该种信息的开发.其组织架构通常采取集中管理制,公司总部设立成本管理部,区域公司设立成本控制部,各区域公司专职人员负责对信息管理软件中数据的录入与维护,总部对区域公司数据进行汇总、运用。

2.2.2标准流程的建立

企业内部或工程项目部在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前,应对成本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并对成本管理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最终根据其制定出规范的成本管理流程,在管理实施后则应随时对各个成本环节进行监控,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2.2.3成本科目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必须要先行制定一系列的标准科目,科目设置应与各企业的产品具体要求相配套,并可以进行“渐进细分”,力争作到与合同对应。

2.2.4目标成本管理。与项目的时间计划一样,成本计划及控制也有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粗放到细致的过程。在项目初期,首先是确定一个项目总体的投资估算即估算成本,然后在逐渐细划到成本目标的过程。运用信息管理软件,可做到在成本目标制定、动态成本和目标成本偏差处理以及成本责任制度方面均采取集中管理制,由公司总部制定、修订成本目标,区域公司设置成本负责人,相关各部门则根据成本目标将责任进行再分配。

2.2.5 责任成本划分

大多数管理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虽有责任划分但往往由于管理条件限制导致责任成本的执行和考核不能落实,因此在信息化管理中应对整个项目的经济生命期内各个环节的责任成本予以明确界定,使项目的各个成本核算和控制能围绕目标的实现来运作,最大程度的减少“目标与执行脱钩”现象的出现,真正做到“权责明晰,有据可依”。

3 .结语

企业规模在不断壮大中,能否做到多少程度的信息资源流畅是判断这家公司是否摆脱粗放式开发管理的关键。通过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做到规范业务流程,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经营风险,大大提高了企业决策者对项目单位成本的控制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字:建筑工程项目;项目管理特征;信息化管理

一、现状分析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

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2007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为11.9%,全年增幅预计不低于10%。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大。根据中国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状况,对未来建筑行业需求总量做出的预测是: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营业额)预计将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

为了适应这种迅速发展的形势,当前建筑业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也更加迅速顺利进行。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经济效益、技术手段和工程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建筑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

我国建筑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并首先表现在各大设计院坚定不移地推行计算机画图。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北京、上海及各省省会城市现己不同程度的普及了电子政务。但是,全国建筑业的发展很不平衡。设计院虽己普遍实现计算机画图,但仍多停留在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上,校核、审批图纸仍延用传统手段;大多数工程施工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更低,仍停留在手工画、写的方式;上级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也较慢。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根据欧美国家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工程设计人员每天约有35%左右的工作时间花费在查阅图纸资料及交流协调上;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多达50%的工作时间用

来搜查必要的信息和信息交流,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上述调查统计还显示:远程管理和文件传输的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左右。我国工程量堪称世界之冠,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纸,快速进行组织、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织管理技术文档,共享设计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协同设计与施工,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为了和国际接轨,建筑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科技、强化科学管理和加速信息化。

二、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

建筑施工的目的,是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建筑物产品。建筑物产品的位置固定、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和体积庞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建筑施工具有生产周期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对建筑施工过程本身以及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工作涉及部门、专业多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管理内容。

(2)工作量大

一个建筑物的形成,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同参与。对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工作的深入到位,可以想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而这些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和材料管理两个侧面。

(3)合作性性强

项目管理工作必然要符合建筑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协作、安排有序。

(4)各种信息交流量大

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建筑施工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并不孤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于是,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繁等特点。

可是,在传统的建筑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中,项目上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信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可见,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地限制了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建筑施工单位率先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辅助项目参与人进行某些项目管理工作。例如,专业预算员使用概预算软件编制施工概预算,生产计划员使用网络计划软件安排施工进度,技术资料员使用AutocAD图形软件绘制竣工图纸等等。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显著改善。一方面,这说明在建筑施工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各参与人单机独户式的工作方式,必然导致数据信息在参与人群体中得不到共享。频繁的信息交流与传递,重复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同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如出一辙。此外,由于各软件使用的数据标准不尽相同,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得不到保证,从而为用于决策的综合信息难以提取。

可见,建筑施工单位应用计算机技术,并不是做得不好,而是做得不够。应该看到,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意味着在建筑施工项目内部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它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它基于信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对管理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项目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它使监督检查等控制及信息反馈变得更为及时有效,使以生产计划和物资计划为典型代表的计划工作能够依据已有工程的计

划经验而变得更为先进合理,使建筑施工活动以及项目管理活动流程的组织更加科学化,并正确引导项目管理活动的开展,以提高施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三、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3.1 准备工作

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之前,首先针对工程项日本身的基本内容,系统的实施人员和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相互配合,利用先进的网络计划技术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能够准确的用施工工序的逻辑关系反映项目实施过程;(2)理解网络计划中如工期等时间参数及其含义;(3)结合现场施工经验,标明关键路径与关键作业;(4)结合现场施工经验,理解进度、资源、费用的相互关系;(5)结合目标工程,了解目标管理与网络计划技术结合对项目实施动态跟踪控制的方法。

3.2 管理层次的划分

施工企业总部管理层采用工程组形式管理工程,进行。分头管理、统一协调。各工程之间人、材、机项目协调调度,充分利用资源,在工程组层面进行分析统计。

公司总部管理层该层可以认为是工程项目的业主监理、总承包商。公司工程技术处和信息中心总体规划,由各业务处室包括财务、物资、经营计划、档案、质量、安全部门等部门参与。主要负责工程进度、成本、合同、安全、质量、协调等信息的控制和管理,及时掌握公司所有工程的进度、资金使用、物资到货、安全、质量、成本等信息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

项目部管理层该层是施工现场管理层。主要负责工程进度计划的具体实施和实际的进度控制、资源加载、安全、质量、工作联系等信息的提供。并且负责向公司总部定期上报具体工程施工进度、资源和费用情况的报表。

施工队管理层该层提供施工现场实时数据。施工部门根据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任务,并负责将本日、本周的施工情况进行上报。

3.3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及审查

项目进度管理人员将工程分为4级进度计划,进行控制与管理:

(1)里程碑进度计划,此计划由业主建设单位根据项目总体安排确定;

(2)由业主或建设单位编制的指导性计划及各承包商的总进度计划合并的总控制计划;

(3)公司总部各部门编制的详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上一级级控制计划编制。反映公司总部对项目内容的整体安排,此计划要报监理批准,为3级总体目标控制计划。

(4)项目部编制的具体指导施工的进度计划,根据第3级进度计划编制。反映项目部对具体施工方案的安排。此计划要报公司总部批准。各级计划相互依存,各级进度计划工序与工作分解结构编码对应。

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构建;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地达成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去摸索尝试,加大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构建,只有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根源,掌握构建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的有效措施,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让信息技术真正地为工程项目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构建的要求及内容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属于领域信息化的范畴,它和企业信息化也有联系。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建设项目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包括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和使用阶段的设施管理中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目前总的发展趋势是基于网络的建设项目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图1为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1.1信息沟通的信息化

工程项目参与方进行沟通和管理是建立在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之上的。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建设电子商务网站,通过网上进行材料和设备的买卖和采购,降低管理成本和采购成本。

1.2数据和文档管理的信息化

实现全部信息的无纸化,是目前已经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是以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为对象的。用电子设备储存所有的工程信息,方便项目的各个参与方对数据的利用和共享。同时,知识库和专家库的建立,也便于工程参与方对与工程相关的知识的了解和利用。

1.3过程控制的信息化

要实现监控系统的建设,使过程控制的信息化成为现实。在管理工程的过程中,根据经验和现状,建立的科学的预控系统,再经过一系列的推算,那么工程上下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则能被预测出来,这就使得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有时间去调整相应的管理和实施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构建的作用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构建对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及协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体现:

2. 1 企业管理与发展

1)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建立企业级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可有效控制项目的投资 进度和质量,提升项目管理 协调和控制的效率。2)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现项目管理全过程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和积累,减少知识资源的流失。3)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现不同项目信息数据的自动分析 统计,提高项目集成式管理的效率,满足单项目管理 多项目管理 项目组合管理等不同层次的需要。

2. 2 项目管理与决策

1)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现工程项目信息跨地域管理,通过数据交换及统计,使得决策层可随时了解各项目的总体计划及执行情况。

2)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建立基于工程项目的信息资源,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使决策层可及时定位和把控项目重要信息。

3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现工程项目的移动办公,使得决策层随时随地查看项目信息,及时作出决策审批,提高办公管理的便捷性。

2. 3 项目执行

1)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现项目执行过程中模板及知识的管理,方便项目的快速复制,提高执行效率。2)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现项目管理过程中进度、成本等信息的自动推送及信息的实时预警,使得项目数据实时化、动态化、准确化。3)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现智能化工作分解,实现项目的自动分工及职责分配,提升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4)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现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实现项目参与部门及时高效的沟通和协作。5)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实现标准的项目管理工具与项目管理系统的融合,方便项目的规划和执行。

三、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大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内部网络系统,虽然有的大型施工单位有完备的内部网络系统,但管理状况依然落后。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最终仅成为一种形式。此外,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是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关键,其次才是系统的开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系统开发不重要,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的支持是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基础,相比起建筑行业以外的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工程项目信息化存在这明显的不足。缺乏相应的信息化建设人才,信息操作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明显偏低,很多企业为了节约相应的人力资本,忽视了信息化人才方面的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是很多施工单位和建立公司都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甚至包括一些项目管理公司。

四、加强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4.1建立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

加强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分解和项目管理信息流程。过于追求计算机、网络和项目管理应用软件的先进性,是无法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目标的。同时,建设项目管理应确保标准化,在发达国家,建设工程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而且有几个国家统一的地区标准。而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连一些基础性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标准都没有,如建设工程费用分解结构、全国统一的建筑工程项目划分方法和编码标准都是没有的。因此,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建立项目管理的网络平台,其是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构建的信息沟通平台,网络平台上的活动主体是用户,是构成了一个虚拟的项目管理组织的用户群体,而网络平台上项目管理活动的核心是建设项目的信息管理,包括了项目信息的创建、集中管理和共享等几个方面(如图 2所示),从而为建设项目参与各方营造一个高效、稳定、安全的网络项目管理工作环境。

4.2建立适合现代项目管理的组织文化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相应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适应。现代项目管理的模式、文化和法律背景形成的,它们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方面,而人们在这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宣传,做好信息化工作的保障,就是提高员工和管理层的信息化意识,提高项目管理相关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企业管理层要有意识的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让相关的工作人员意识到信息化的优势,信息化不但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4.3加大信息化管理

投入资金、技术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只有政府和企业同时提高这方面的投入,才能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筑企业才能与国际接轨,实现良性发展。企业要重视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工程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计算机水平,具体包括举办培训班、建设培训基地、知识普及和网上培训等多种方式,这也是提高工程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基础。加强关键技术的研究,这是提高项目管理信息技术水平的中心。政府要运用立法和行政的手段,加大信息化规程和制定,对于破坏良好的信息化环境的个人和组织,进行惩罚,这也是建立发展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一个重要措施。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实际应用状况却并不乐观,对建设项目管理的促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管理的基础工作、组织和组织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讨研究,采取一定的策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高效能。

参考文献

[1]丁 力.浅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科技信息,2011.

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 F270.7

1. 引言

传统采用的人工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要求,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手段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2. 工程项目中信息的分类与要求

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到验收的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信息纷繁复杂。一般来说,工程项目中的信息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项目的基本状况,如项目的立项信息、设计方案、合同信息、项目中各参与方的组织信息等。

(2) 项目的实施情况,如实际工期、工程质量、投资成本、资源消耗情况等。

(3)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指令、决策信息。

(4) 项目的环境信息,如建设物资的市场信息、项目融资信息、与项目有关的技术信息、气候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等。

(1) 可靠性

项目信息需要准确、可靠的反映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这是开展正确、有效的项目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这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 各类报告、报表要反映实际情况,实事求是。

2) 各类计划、指令和决策要以实际情况为依托,有据可循。

(2) 适用性

工程项目中专业众多,不同职能、不同专业的项目参与者,在不同的时间,对于不同的工作任务,有着不同的信息要求。所以项目信息必须符合与职能相适应、与专业对口的适用性。

(3) 及时性

信息应满足接受者的实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收集和传递。在项目管理中,只有及时的提供信息,才可能实现及时反馈,项目管理者也才能及时的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过时的信息会导致错失决策良机,给项目造成损失。

(4) 简明性

信息要让使用者易于理解和分析,所以项目信息的表达形式应当符合项目的不同参与者日常接收信息的习惯。例如,对于不需要了解工程管理细节的业主方决策层,宜采用较为直观的表达形式,如模型、图形、表格等。

3.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3.1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与功能

(1)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包括项目的决策、设计和实施等过程),不断收集项目实施状况和环境状况的信息,特别是项目实施状况的各种原始资料和数据。

(2)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生成相关的报告。

(3) 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到供决策使用的关键信息。

(4) 针对项目实施状况和环境状况的信息,做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调整决策,发出指令,或调整计划,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以控制项目的实施过程。

3.2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需要经过专门的策划和设计,充分考虑项目管理组织与业主的实际需要。针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等关键性的任务要求,工程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包含相对应的功能子系统。

3.2.1 项目进度控制子系统

项目进度控制子系统的任务是辅助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工作任务分解(WBS),编制和优化项目进度计划,对项目的实际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发现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计划进行纠偏,以实现对项目进度的动态控制。该子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 输入原始数据;

(2) 根据原始数据进行工作任务分解(WBS),编制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等);

(3) 对项目的实际进度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做出预测,检查项目按当前的进展速度能否完成预定的工期目标;

(4) 将当前的实际进度数据与计划进度数据进行动态比较,发现偏差;

(5) 调整进度计划;

(6) 输出各种图形、报表,如进度比较图、进度预测报表、进度比较报表等。

3.2.2 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

项目质量控制子系统可以帮助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动态控制,其功能如下:

(1) 存储有关的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文件,进行设计质量的评定;

(2) 存储有关的工程质量标准、施工技术规范,为项目管理人员实施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3) 处理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评定数据;

(4) 建立计算机台账,对主要材料、设备等进行跟踪管理;

(5) 对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提供事故分析报告。

3.2.3 项目投资控制子系统

项目投资控制子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1) 输入计划投资数据,明确投资控制的目标;

(2) 根据实际市场的变化情况调整相关的价格和费用;

(3) 输入实际投资数据,与计划投资数据进行动态比较;

(4) 分析投资偏差值;

(5) 对未完工程进行投资预测;

(6) 输出报表。

3.2.4 项目合同管理子系统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构建项目合同管理子系统,可以有效的辅助项目管理人员对合同的起草、签订、执行、索赔等一系列工作。其主要功能有:

(1) 收录常用的合同模板,编辑和打印合同文件;

(2) 合同信息的录入、统计与查询;

(3) 合同执行情况的跟踪审查,记录合同变更;

(4) 通过分析和计算,建立索赔与反索赔报告;

(5) 提供各类经济、合同、建设法规的查询。

4. 结语

通过构建工程项目中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可以有效的提高项目管理的宏观视角,拓展管理手段,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的科学化、高效化管理。未来,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实践,将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热点与趋势。

作者简介:

李云(1986.1~ ),男,安徽淮南人,本科学历,现工作于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矿,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基本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成虎,陈群.工程项目管理[M].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王黎锋.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9.

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 项目管理 信息化

一、前言

据欧美国家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工程项目预算每天约有35%的工作时间花费在查阅图纸资料及交流协调上;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多达50%的工作时间用来搜查必要的信息和信息交流,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而我国建筑工程量堪称世界之冠,建筑工程项目中,历年来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纸、文字等资料,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处理好资料的归档、分类,如何灵活地组织、管理好工程项目概预算形成的技术文档,快速实现查询、检索等功能,已成为建筑界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着重就建筑工程项目中概预算的信息化管理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1]

二、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现状概述

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概预算分析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它具有涉及面广,交叉点多,专业性强及政策性硬的特点,因而要做好一项工程的概预算不仅要求负责人具有扎实的概预算专业知识,还要非常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及工程施工的具体步骤及方法。随着我国建筑市场体制的改革,建设投资持续增加,要对建设资金进行高效利用,这就要求对项目做出更加可靠的概预算,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虽然近年来建筑项目概预算相关管理单位均对精确设计、精确编制工程量清单和概预算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在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做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超概预算问题。超概预算是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管理中最为常见的问题。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建筑工程承担者对国家关于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概预算管理规定视而不见,施工过程中不断抬高施工成本,最大程度地谋取个人利益,工程造价一升再升,最终投入建设资金远远超出建筑工程概预算。[2]

2.监管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管理薄弱,监督不严是其产生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在工程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及设计审批等初级监督监督管理部门没有进行细致的考察和缜密的研究就进行批复和拨款,管理薄弱;项目施工阶段监督不严,超概预算问题时有发生,问题出现后也没有问责,只能核批和补款,使造价管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3.编制概预算的随意性问题。当前我国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分析负责人在编制概预算时毫无根据的凭空捏造,所得结果不能真实反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同时也给后续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编制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的主要目的是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然而随意编制的极不准确的项目概预算使这一工作丧失了其实际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概预算编制工作,以实现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

三、传统工程项目预算模式的分析

1.传统的工程项目预算模式中,项目中各种信息的存储主要是基于表格或单据等纸面形式,信息的加工和整理完全由大量的手工计算来完成,债息的交流则绝大部分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手工传递甚至口头传递,信息的检索则完全依赖于对文档资料的翻阅和查看。信息从它的产生、整理、加工、传递到检索和利用,都在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运动,这容易影响信息作用的及时发挥而造成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失误。

2.传统工程项目预算模式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以致预算工作中,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够了解,造成预算、设计和施工的脱节,极不利于主动地考虑降低造价、节约投资,’很难调动各方人员的积极性。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

3.随着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技术的难度与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部门和单位交互的信息量也不断扩大,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得越来越频繁,建筑工程项目算的复杂程度和难度越来越突出。可见,传统的项目预算模式在速度、可靠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明显限制了建筑企业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三、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管理可行性措施

信息化概预算管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项目管理。不容置疑,它们的出现也为工程概预算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条件,建筑工程项目概预算不再由纯手工进行编制和管理,而是结合这一系列现代化科技手段建立一套与现代化建筑行业相适应的项目概预算管理体系实现对项目的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对新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处理。将项目预算时可能用到的各种计算规则(新建工程施工费用计算规则、工程布线施工费用计算规则、工程采购设备费用计算规则、工程软件开发费用计算规则、旧工程改造费用计算规则、工程主要材料费用计算规则、工程培训费用计算规则、工程监理费用计算规则、工程设计费用计算规则、工程验收费用计算规则等)置入计算机内,组成工程预算管理系统。信息化概预算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模块来实现的,包括工程合同、采购合同、变更令及费用调整等模块,概预算人员本身是无法直接在费用工作表中手工填写的,而只能直接由管理系统设定的费用工作表查找到所匹配的费用数据。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工程预算进度、成本、合同等信息的层次化控制和管理,也便于工程预算管理数据的更新与反馈的实施操作。[3]

四、结束语

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并且是切实可行的。遵循一定的开发步骤是研制开发高质量建筑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保障。 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访,为项目参与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造成的管理失误和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苟伯让.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