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72 -02

一、引言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模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受益于线上线下互动的消费和生活模式。作为我国经济半壁江山的小微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小微企业自身信誉度不够,企业财务状况不透明,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缺乏担保等因素使其难以获得融资。资金紧缺已经成为小微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的绊脚石。本文从江苏省小微企业传统融资模式和当前融资现状出发,结合江苏省小微企业独特的融资需求特点,对比互联网融资模式相对于传统融资模式所具有的潜在优势和风险,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适合江苏省小微企业的融资模式,以解决江苏省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促进江苏省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江苏省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为本次项目提供更真实和客观的数据,我们团队进行了本次问卷调查。收集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数据和资料,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总结和归纳互联网背景下江苏省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调查对象:江苏省南京市、南通市等8个地级市17个县级市以及辖区,所调查行业涉及了电子商务、机械制造等9类行业的小微企业。

调查方法:为保证本次调查尽可能地得到科学的结果,我们做出了以下努力,将125份调查问卷分两次发放,在发放75份之后根据问卷的反馈情况,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进行修改,并继续完成问卷的发放,历时两个月,共完成了125份调查问卷的发放,最终回收了95份。

调查内容:问卷涉及江苏省小微企业所属于的行业、目前主要采用的融资方式、企业所处的阶段、融资需求等。

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江苏省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于民间借贷,所占比重达36%,银行贷款占27%,其中互联网和风投都占了9%,所占比重不高。

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当前江苏省小微企业发展前景依旧严峻,当前72%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不足50万元,每家小微企业的平均资金缺口为70.5万元。且现在,超过55%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未能获得有效满足。

由于传统银行提供融资成本高,审核周期长,接近65%的江苏省小微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即使能够得到银行的贷款,对于企业发展来说,银行信贷利率依旧过高,企业难以承受。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小微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民间借贷、非正规金融渠道。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管理结构、财务制度存在问题,其简易的经营方式让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难以掌握,造成了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担保抵押品不足,企业透明度较低更加剧了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取资金支持的难度,所以外部融资的情况较为困难。

三、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1.融资渠道狭窄

从以上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为狭窄,2015年以民间融资和银行借贷为主。然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贷款对象的审核也越来越严格,正规的金融机构为降低风险,提出的担保条件越来越严格,多数小微企业难以接受。小微企业本身规模比较小,信用等级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很多融资方式都无法获取资金,比如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在社会公开募集资金。

2.融资成本偏高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江苏省小微企业有其自身的融资需求,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贷款时,为降低信用风险,给小微企业提供的贷款利率相对较高,所以,一些小微企业无法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支持,只能选择通过民间借贷机构,民间借贷机构比银行这些正规的金融机构贷款条件宽松,但是贷款利率相对较高,这使得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偏高。

3.融资支持政策缺乏执行力

2013 年,为解决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我国出台了一些关于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江苏省也根据国家相应政策出台一些区域性的配套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然而,政策出台后执行力度不够,多数金融机构都是为了迎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

(二)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2011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由积极型向稳健型转变的货币政策。近几年,存款准备金率数次调整,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经由2008年12月份的最低位15.5%上调到2015年2月份的21%。据测算,央行每一次增加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大约3700亿元资金被冻结封存。近三年,多数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逐年减少。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降低风险,银行会优先满足大中型企业的资金需求。小微企业则面临信贷配给,这进一步增加了江苏省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但是总体来说,跟国有企业和大中企业相比,还是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国家扶持政策一直倾斜于大企业,而忽略了对小微企业的扶持,这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2.小微企业自身问题

(1)小微企业的存活时间短,抗风险能力差

小微企业大多设备比较落后,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市场占有率较低,缺乏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小微企业对未来的发展缺乏战略性思考,导致财务混乱,抗风险能力不高,存活时间短。

(2)小微企业自身信誉低,融资担保的能力弱

大多数小微企业由于本身存活时间短,导致信用记录匮乏。而且还有一部分小微企业缺乏信誉,存在违规经营、恶意拖欠贷款、老板逃跑等现象,影响了江苏省小微企业的整体信誉。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普遍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持谨慎态度,对信贷资源从严控制。此外,小微企业由于资金匮乏,往往缺乏厂房,设备等可以用于抵押的固定资产,导致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较弱。

(3)小微企业管理不规范,信息透明度较低

小微企业大多规模小,员工数量较少,缺乏正式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与流程,管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财务制度也很不健全,企业通常会准备两套账,一套自用,一套应对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的检查,导致难以向外部提供真实、客观、可靠的财务报表,使得企业的信息透明度较低,银行很难获取有关小微企业真实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从而造成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四、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改善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环境的措施

我们应该改善小微企业自身融资条件,比如: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体系与信用数据库,增强政府调控能力,完善金融体系建设。只有政府和企业自身双重努力才可以解决小微企业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江苏省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和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新途径

2015年江苏省已首先推出了“银税联动”,这个项目主要就是为了扶持小微企业的贷款问题,通过小微企业过去一段时间的税收情况了解其企业健康发展状况,以此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程度,使得融资机构可以更加了解借贷方的具体状况。

(三)阿里金融与宜信p2p

阿里金融和宜信p2p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融资机构,其核心概念就是“风险控制”和“大数据”,新型融资平台通过互联网上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可以掌握千千万万小微企业的资产负债还有现金流情况,在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下,又通过平台对借贷双方的资金往来进行风险控制,分散其融资风险,来保护融资客户的资金安全,以此解决了借贷两端的众多困难,将是未来融资方式的趋势。

(四)大众筹融资模式

江苏省小微企业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自己的项目、产品等展示出去,以此来吸引大众投资者关注,进而获得资金支持。这种方式为小微企业,尤其是资金需求量较小、有创意的项目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这种方式限制少,对筹资的项目也没有严格的要求,只需要展示出项目或者产品的可操作性。而且在网上成本较低。国内类似的平台有天使客、众众投、智锐创想、大家投等。

五、结论

总之,互联网金融对于改善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前景十分美好,但仍需要更多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完善。此外,可在现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基础上,寻找更多切入点,为江苏省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带来更多新模式,以解决江苏省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

参考文献:

[1]林毅夫,李永军.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成因和根本解决思路[J].风险投资, 2004,(03):27-28.

[2]吴腊.中小企业融资与国际借鉴[J].现代企业,2010,(03).

[3]梁红英.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网络联保贷款[J].2010,中旬刊(05).

[4]闫真宇.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J].浙江金融,2013,(12).

[5]巴曙松,华中炜.小微企业融资引爆大创新[J].新远见, 2013,(05) .

作者简介: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2篇

但近年来背景调查已经有越来越普及和越来越严格的趋势,所以也越来越值得公司人重视。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招聘服务中心经理朱诗勃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很多外企在全球范围内的招聘过程中其实都有背景调查的环节,国内之前只是由于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原因无法落实这项调查而已。而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服务那些外企的人力资源公司、调查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加上本土的人力资源公司和不少第三方机构也开始从事背景调查业务,它在公司――尤其是一些金融、高科技、消费品行业的跨国公司对求职者的判断元素里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这件事并没有多神秘。EMC中国卓越研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狄巧介绍说,在EMC,公司决定录用一名员工时会同时将Offer和背景调查的通知一同寄出,调查主要也就是根据简历中提供的信息进行确认。

“背景调查就是对过去的职业经历进行验证,只要不撒谎,不伪造,就不用过分担心。”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金融行业业务总监花少群觉得公司人不必对背景调查过分紧张,它其实就是一个诚信调查。

但对于公司人来说,在今后的求职过程中,一定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背景调查这个过去可能有些陌生的考察方式。《第一财经周刊》邀请了EMC中国卓越研发集团人力资源总监狄巧、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金融行业业务总监花少群和中智上海外企服务公司招聘服务中心经理朱诗勃,从企业、人力资源公司和第三方机构的视角来理解公司人背景调查的含义,以及公司人该做好哪些准备,以免在背景调查中因为不必要的失误而错失一个好的工作机会。

背景调查的背景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金融行业业务总监花少群介绍说,“背景调查的主要征信内容有三点,一是诚信,二是基本信息,三是职业背景和能力。”

花少群告诉《第一财经周刊》,“企业重视背景调查是因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能够找到在未来符合人才选拔甄别的标准的人,所以才需要对素质模型进行确认。”

狄巧认为背景调查的好处是“对大公司求职者来说有一定的威慑力。”她认为背景调查其实是预防性的,大部分都能通过,只有极个别的一些在简历上做过修饰的求职者在得知会进行背景调查后选择主动退出。

不过狄巧也提到,像EMC这样的研发企业,因为非常注重知识产权,对诚信特别看重,主要就是验证简历真实度,只不过对于某些需要持证上岗的岗位,例如会计,还需要对其专业证书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背景调查谁来做?

第三方调查机构

一般来说,大公司和知名企业在招聘时对候选人的背景调查,都是请中立的第三方调查机构做的。

“有的知名大公司还会请专业的背景调查公司,比普通猎头公司的调查更专业。比如摩根士丹利会请国际非常知名的背景调查公司,甚至连求职者多年前的犯罪记录都能查出来。”花少群介绍说。

邀请第三方机构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在进行几人甚至数百人的大型招聘时,无法同时进行大量的背景调查。

公司自行调查

有一些公司也会采取由企业HR自行进行背景调查的方式。

公司自行调查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与第三方独立机构的办法类似,对求职者基本信息进行确认;二是在基本信息之外,在行业内收集对候选人的工作能力等主观评价,这就需要求职者个人长期保持自己的专业度和职业道德水准,因为口碑毕竟很难临时打造。

主要调查什么?

基本信息

一般包括求职者的身份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离职原因、刑事犯罪记录等。针对一些专业岗位,像财会类或其他技术类岗位,可能还会对求职者提供的专业资格证书进行验证。

“有的调查内容甚至还包括与上一任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这是一些公司出于避免出现商业间谍的考虑。”朱诗勃说。

不同的侧重点

根据岗位和职位的不同,背景调查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

基层员工和毕业生:重点验证包括学历在内的基本信息。

中高层管理岗位:在调查中会更注重职业素养方面,例如专业能力、管理能力、沟通技巧、向上管理和向下管理的能力,以及过往的经历。

朱诗勃补充了一点是,由于中高层管理岗位会涉及到企业的关键信息和核心技术,因此也可能针对敏感信息做一些背景调查,例如曾经的工作的职责范围、工作绩效表现、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抗压能力。

几个关键人

由于背景调查主要是针对求职者此前的职业经历,所以你的前公司里会有几个关键人,他们提供的信息对于新公司如何对你做出评价非常关键。

前老板:一般是候选人的前直接老板,对候选人前一阶段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给出评价。但前老板并不限于刚离职的前一家公司,之前的两三家公司的直接老板可能都在征询范围内。

前公司HR:对候选人之前的绩效表现、工作考核评定给出参考。同上,也不仅限于前一家公司。

前同事:当企业进行360度的背景调查时,和你平级的同事或者下属对候选人的评价也会被企业当成评价参考。

提醒公司人注意

一定不能造假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企业进行背景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候选人的诚信进行考察,或者可以说在背景调查中诚信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所以真不能造假。

“调查中发现候选人的能力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好,这未必导致淘汰,而诚信出问题却可能致命。”花少群说。

狄巧也强调,“像我们研发岗位的招聘,能够过面试已经证明了能力水平,所以我们在做背景调查时还是注重于学历是否真实。”

花少群给求职者的建议是不要有侥幸心理,“现在背景调查公司非常专业,他们能够把你过去的经历全部都挖掘出来。”

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调查征询人

企业在进行背景调查时,所参考的征询者一般情况下还是由候选人自己提供的,比如前一家公司的老板或者HR。所以这时候你完全可以在不造假的前提下,合理避开不那么友好的前同事,尽可能选择会对自己做公正和有利评价的人。

如果跟前单位不愉快,那么诚实说明

如果上一次离职过程中出现过不愉快,那么最好提前跟公司诚实说明。花少群的建议是,“解释一下之前可能跟上一任公司闹得不太愉快,是不是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例如由非直接领导或有共事关系的主管来对我进行评价。”其次,候选人可以向录用单位提供更多的平级同事、HR以及下属的联系方式。或者提供更早之前工作的一两家公司。“一般背景调查会调查到候选人前三家或者前四家的用人单位,如果所有公司和领导都给否定答案,才说明是这个人有问题。”

注意不要让猎头过度包装

狄巧分享了一些EMC的案例。不少求职者虽然工作能力不错,但是不太会制作简历,因此交由猎头公司帮忙准备。一些猎头公司出于善意可能会对简历进行二次加工,例如对工作年限进行延长,以增加工作的延续性,而这很有可能造成新公司对你诚信度的质疑,弄巧成拙。所以在让猎头进行简历制作时需要谨慎,需要注意自己原始简历上的关键信息。

利用好社交媒体

社交网络的出现可能会令不少人的个人想法和隐私更多地被外界获知。

朱诗勃说,对公司人来说,“如何针对日后可能存在的背景调查而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网络虽然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快速交流,但是也会暴露你更多的隐私。”

只是狄巧也提到,愿意做背景调查的公司通常也比较严谨,“比如EMC就不大会以由非正常渠道获得的信息做判断,因为这可能会损害企业形象,并且让年轻人很反感。”但需要注意,尽管目前互联网上的信息并不作为招聘时的主要参考依据,但随着网络发展和数据化更加普及,未来这方面的参考比重一定会加大。

背景调查里常见的“事故”

1.学历造假

首先当然是直接伪造某个学历,或是进行完某一阶段的课程但并没有拿到学位证书,却声称自己达到某某学历。这类行为存在相当的主观故意,一旦被查出来也无可辩解,属于严重的道德问题。

“EMC曾经有一个求职者,说是本科学历,但知道我们要做背景调查之后,他自己就放弃了,因为他只拿到了结业证书。我们最后收回了Offer,因为他在诚信方面确实无法令我们接受。”狄巧说。

我们这里要提醒公司人注意另外一种情况:由于背景调查的报告在描述时没有任何语言修饰,基本都用是和否来确认信息,所以求职者在表达自己信息的时候也要严谨。比如狄巧曾经遇到过一位求职者,在简历中提到了Phd,但是背景调查显示他并没有获得Phd学位。原来他是博士在读,简历中写的也是“in Phd”,但是由于说法太过模糊,被当成伪造信息。经过沟通和重新确认之后,这位求职者才总算避免了被拒绝录用。

2.工作时间造假

这种造假可能并不被很多人重视。比如有些求职者为了使自己的工作经历看起来更稳定,流动率低,会延长某一段工作经历的时间,使简历上的工作更具连贯性。但这些情况很可能在背景调查中被发现,并且不会被当做小失误而原谅。“一般来说这种做法会被认为是有目的的。”朱诗勃说。

花少群就曾遇到过一位求职者,在简历中写着在某金融企业有一段连续的工作时间,但实际上他当中有一段时间没有在这里工作。被发现这段时间造假之后,虽然他已经拿到Offer了,最终还是被取消录用。

3.岗位描述造假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

1.互联网金融背景

1.1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金融是以网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经济形态,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实现经济行为并实现经济利益。通过网络进行的买卖、投资行为等,都是网络经济的重要形式。互联网金融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在我国蓬勃发展,我国居民对网络支付方式的需求刺激银行的网络业务的发展,由此引发了理财投资领域的业务网络化。在物流业的支持下,网络经济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对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深远。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实体经济的地域限制和经济事件双方的角色限制,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经济价值,对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引导着未来社会消费的基本方向,值得我们进行相关的探索。

1.2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消费金融正式进入互联网时代是在21世纪之初,时间比较短,因此在金融结构方面仍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传统金融受互联网的打击,在消费业市场上碰壁,但是,实体店经营仍然占据了消费金融市场的多数份额,很多消费者的购物行为逐渐变得“理性”,从互联网中撤出来重新转移到实体消费方面,究其根源,在于互联网消费风险高,商品的质量和服务无法与传统金融相提并论;从金融行业自身发展的角度讲,互联网金融对消费者的了解不多,限制比较少,存在着大量提前消费的情况,由于消费者本人的信用问题,给互联网金融的运营带来巨大风险。根据互联网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有20%的消费者存在信用记录不良的问题,造成互联网金融众企业或者金融机构的资金周转不畅。

2.消费金融发展趋势

2.1商家和消费者角色多样化发展

消M金融市场主体将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已经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不争的事实,实际上,这种趋势还会愈加明显,商家和消费者的角色朝向多样化发展,逐渐转变为互联网上的用户拥有着双重的身份,既为商家,也为消费者。人人贷使互联网用户参与了消费金融的发展,个人在网络上提供自己的资金资源用于信贷业务,同时也享受了互联网信贷业务的利润和方便。随着互联网的继续发展,此类消费金融还会继续发展下去,微信之后,瓜子二手车直卖网等网络金融平台的出现,促使商家和消费者的角色更加多样化。另外,在原来的消费金融市场上,市场主体以商业银行为主、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为辅,而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将改变这种局面,支付宝和实体商家的联合、支付方式的选择,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消费金融中参与力度提高,使市场主体变得更为多元化。

2.2第三方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快速发展,汽车金融公司、小贷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在为其提供相关服务,在一定程度有利于提高消费金融的市场竞争力。除了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参与之外,各种小额贷款公司将个人手中的资金资源集中起来,在一定的圈子内形成信贷链条;另外,基金等货币业务,也参与了消费金融的发展,成为隐形的“第三方机构”:不限数额的随投随取业务,使得小型货币基金拥有大量的流动资金,参与消费金融的发展。第三方机构服务的发展会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不断细化和深化,商家之间互为服务机构的状态将很快形成。例如,微信平台的“公众号”服务对网络商家提供宣传服务等,其他零售商、电商等非金融机构也在为消费金融提供某些服务,如为客户提供分期付款形式的信用服务,第三方服务机构与互联网消费金融在互相促进的状态中不断发展着。

2.3金融模式创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金融,最明显的发展趋势是金融模式的创新,这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特征相关,也与消费金融的发展需要相关。互联网的“云”技术发展使得金融市场发展的各种要素都得以实现,例如,大批量地进行消费者需求调查、进行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渠道调查等,这些调查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判断外部市场,进行更有效的产品宣传,也正因如此,商家和金融机构能够突破各种限制,寻求金融模式的创新。神州车闪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新的金融模式,为有车一族提供新的融资渠道;各种银行代扣业务和自动理财业务也是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出现的消费金融形式,这是对消费与个人征信进行平衡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提高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

2.4金融法制完善

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是消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征信体系的有效完善,可以掌握更多民众的消费情况,从而提高消费金融市场的占用率。目前,人民银行收录有24%左右人群的信用情况,因此,数据还不够完整,需要高度重视征信体系完善问题,才能真正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参考信息。另外,目前我国居民在提前消费以及使用个人信用方面还存在着误区,部分居民存在严重的个人征信问题,部分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征信也存在着问题,这是由于网络金融提供给消费者大量的提前消费的业务,由此可见,加大征信体系的完善力度,注重互联网数据的科学运用,对于提高消费金融的征信服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除了消费者征信之外,商家的制假贩假也是网络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中的重要问题,为了使消费市场更加健康,建立完善的法律打击不良商家,维护互联网环境中的消费秩序,也是消费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

3.对消费金融的建议

3.1借助互联网金融背景改善区域金融差异

互联网消费金融将逐渐覆盖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的几乎所有网络人群,使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消费金融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得到改善。从网络化经济来看,虽然网络经济已经做到全国覆盖,但是,配套服务发展慢的地区,网络经济发展仍受到限制,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运费和货运时间成为制约网络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江浙沪一带,则借由发达的货运和仓储条件,在网络经济发展中独占鳌头;从国民消费行为来看,城市与乡镇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这成了城市与乡镇金融发展区域化差别巨大的主要原因;从区域资源特征来看,东北地区占据着重工业和资源类企业充足的优势,西北和西南地区占据着自然环境资源优势,东南地区占据着对外金融贸易优势,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主要形式、发展速度各不相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化发展,区域金融条件将被妥善利用起来,借由互联网的便利性,金融差异应该被弥合,只有金融市场基础平衡和稳定,互联网消费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起来。

3.2对消费金融进行差异化监管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消费金融发展,由消费者、商家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共同参与,这个模式还会随着网络的发展变得更为复杂、呈现出多样化和精细化的趋势。据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提供服务来看,互联网背景下的消费金融有着一定差异,不但与它们的经营范围、运营模式等有关,还与不同金融机构的监管标准和行业制度有关。例如,银行原本有着较为严密的监管体制和行业制度,在进入互联网金融,参与消费之后,出现的问题比较少;而新兴的其他融资服务方,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多。如此看来,要使消费金融健康发展,还需要制定不同的监管标准和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消费金融市场风险的有效监控,最终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

3.3进一步控制消费金融的运营成本

互联网金融环境给消费金融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消费金融不断发展起来,但是,消费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成本的限制,商家的利益很难实现最大化,消费者始终对商品的性价比存在疑虑。在消费金融的未来发展过程中,控制运营成本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是解决各种问题、满足各种发展需要之根本。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立法完善,个人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用以解决信用问题的资源使用比较少,将大幅度降低征信成本;另外,行业制度的完善使经营资料得以整合,各行业内部的管理成本降低,部分种类消费金融的运营成本降低,利润最大化也会得以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背景的发展特征给消费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互联网金融本身的发展问题,也对消费金融提出挑战。这些发展契机和挑战共同决定了消费金融的发展趋势,消费金融必须要尊重互联网金融规律,强化自身,才能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实现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金融经济;产业转型;社会整体利益

一、经济新常态下金融经济的发展趋势

"新常态"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特点的新概括,是指经济、金融危机过后经历较为漫长、痛苦的恢复过程,这段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都出现了新的特点。新常态给中国、给金融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全球经济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普遍放缓,但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增量却保持可观局面。金融经济风险波及之后,呈现平稳局面。

2、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

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关键在于产业结构如何转型升级。金融产业在历经长时段的经济危机之后,为迎合世界发展,顺应发展潮流,逐渐优化升级。

3、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由配置。金融经济的有序高效发展,离不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政府逐渐简政放权,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政府干预,释放市场活力,促进金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对我国金融经济的影响

1、促进经济结构转型

当前我国正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有本质区别。金融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交流与合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球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有效促进了金融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化与升级 。在竞争激烈的严峻市场形势下,金融企业通过强化自身的经营成本管理,开源节流,紧缩开支,杜绝浪费,着力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依靠压缩管理成本、优化物流设计、运用科技创新等措施提高交通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有效促进企业自上而下的经济集约管理,促进其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

2、拉动经济增长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经济增量仍然可观。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大幅度转变,消费者对购物的需求也更趋于多样化、高档化、便捷化以及舒适化,这些都给我国的金融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广大市场。人们对消费的市场需求的扩大,促进产业的规模发展,而产业的新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市场需求的扩大。当前企业间的企业兼并,合作,开展了多样化联合等方式,开展金融、物流,资金三位一体的产业链联合,以一个共同的整体对外对接市场,谋求发展,扩大市场。这样的方式也促进了市场需求的有效扩大,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3、扩大就业岗位

金融产业,作为一种发展时间就短,但绩效明显的新型服务产业,其中环节涉及到的相关产业空前广泛,交通、物流、信息技术、银行、信贷、电子商业等一系列部门,都需要大规模的专业工作人员的参与。如快递人员等职业的衍生,就有赖于此。快递员使用快递专用工具、设备和应用软件系统,从事国内、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快件揽收、分拣、封发、转运、投送、信息录入、查询、市场开发、疑难快件处理等工作。其中,他们的收入是不等的,差距也较大。工资额数主要是靠基本工资与提成相加的,而提成又主要是根据快递人员配送物件的多少而决定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金融经济的成长成为了当前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创造了多种新型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

4、创新贸易方式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传统贸易方式不再完全适应全球化发展和经济危机现状,促进了新型贸易方式的成长。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广泛兴起和开展的第三次世界革命,使信息技术广为传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网络贸易将成为重要的贸易方式。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的出现,使金融贸易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贸易的应用,既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又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增强贸易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5、整合社会整体利益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整体利益是促进并且满足人类社会的有机体生存以及发展的各种需要的总和。金融经济不是一个单项发展的个体,它涉及社会层面、国家层面、个人层面等等各个利益体。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模式有了根本性改变。同时,旧的国际秩序也在逐渐向以公正合理为核心的国际新秩序迈进,基于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以及行政手段等各种手段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进行了必要的调节。国家和政府认真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迎合全球化的趋势,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进行调控,以此有效的促进社会进步,以及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保障了人民的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有效整合。

小结:金融危机周期性的爆发,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不可避免的固有矛盾,无法完全规避。关键在于社会各行各业在面对经济危机时的调整与适应。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趋势,国家与政府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迎合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主题,适时调整经济政策,推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推动我国金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加强对外话语权。通过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加强创新驱动金融发展,以创新引领金融前行。

参考文献

[1] 陈路晗;新常态下金融改革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及对大型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思考;《农银学刊》;2015年.

[2] 朱广德;顾锦新;适应新常态 迎接新挑战――关于银行业如何应对经济金融发展“新常态的思考[J];《现代金融》;2014年.

[3] 王文杰; 新常态下金融支持白酒行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以甘肃省陇南市为个案[J];《时代金融旬刊》;2015年.

[4] 霍东平;郭永梅;新常态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及金融支持的调查与思考--以乌海市为例[J];《北方金融》;2015年.

金融机构背景调查范文第5篇

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务监管模式是采用外国现行的监管模式,这也是一种集中型的监管模式,可以为投资银行业务开展提供良好的管理。但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投资银行业务监管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了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也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1.现行的监管发展模式没有明确的定位。当前世界的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附属全能银行模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独立发展模式,这种不同的模式也造成监管模式的多样化,我国的大多数投资银行是以证券公司或者金融机构附属部门的形式存在,并没有主流的发展模式,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的投资银行的发展模式依然处在探索的阶段,在一些规章制度方面没有完备的发展模式。当前金融市场的开放性不断的增强,对于我国的投资银行专业化水平和市场占有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模式逐渐的完善,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也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变产生重要的影响。

2.业务范围窄,创新能力差。当前国外的商业银行业务开展广泛,其业务创新性较强,但是,我国银行投资业务范围窄,创新不足,也是制约我国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投资银行从事的业务主要有证券承销和经纪,各个商业银行的金融业务没有太大的差别,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部分较大规模的银行开展了财务顾问、并购重组、风险投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但是,在业务的开展过程当中,存在着业务经验不足、业务信誉和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的问题,这也和我国的投资银行开展业务的时期比较短有关,但是,也反映出了其和外国投资银行之间存在的差距。

3.监管方面存在着未能覆盖的灰色地带。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跟不上金融发展的脚步,在监管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多的灰色地带,例如: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是负责投资银行的监管机构,但是,其监管权限只限于商业银行,不能够对整个的金融行业进行统筹的监管,从而造成了金融行业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经济极度扩展的时期,投资银行的部分业务更是处于无人监管的局面,这种宽松的监管环境,造成了投资银行为了追求过度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同时金融创新也给业务的监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业务的创新造成了金融业务操作变得越来越复杂,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的高层机构也很难全面的预测出其业务开展所带来的金融风险。此外投资银行的证券业务和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以及保险公司的业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形成了风险相互承担的局面,一旦爆发经济危机,就会造成了风险的扩大化,从而加重了经济危机的危害性,造成不可预估的严重损失。

二、我国投资银行的监管趋势和建议

1.投资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对于投资银行而言,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美国的投资银行调查结果显示,混合经营的模式并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优势,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的投资银行纷纷转型,以缓解投资的流动性不足,对于投资银行而言纠正金融交易过度放大的杠杆率才是避免出现金融危机的关键所在。否则,投行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并产生关联交易,会蕴藏更大的危害。根据我国的金融发展现状,对于经营模式的选择要吸收外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同时结合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信用状况,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经营模式。中国的投资银行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可以在集团综合法人分业模式下进行,探讨分析有利于提高效率的经营模式,同时要注意经营模式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在综合经营的过程之中,要加强对于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管,对于其信用衍生产品也要强调其资本约束,避免在开展业务的过程当中出现道德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的的推行之中,要秉承透明的原则,让客户充分的了解到产品的信息情况,限制衍生产品的杠杆率并纳入资本充足率监管;还应该控制投资银行的规模,对大金融机构也不宜放松风险控制和杠杆率约束。

2.在风险的转嫁中控制和管理风险。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对于投资银行的业务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避免投资银行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过度的扩张其业务,要加强对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的监管。因此,要关注储蓄率对于经济和金融的基础性作用,金融行业的发展以及其新产品、新业务的创新要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进行,避免出现在发展金融业的同时忽视了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此外严格的风险管理是金融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和关键,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要灵活的进行风险转移,可以把金融风险由商业银行转移到投资银行上,从而把金融风险的危害性降到最低,这就需要国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投资银行等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增强对于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机制,控制风险的过度扩张。

3.加强信息的披露、规范银行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并不能够把风险完全的消除,而是把风险从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分散和转移,降低风险的破坏性,因此,金融创新并不能够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因此,要加强市场信息的披露,降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尤其是要规范银行的金融创新,规范和改善投资银行的业务模式,提高产品的信息透明度。此外还要对金融创新过程之中的利益共同体加强监管,避免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创新产品的透明度监管标准,提高整体市场的透明度,加强系统性风险的披露,防治潜在的风险通过金融创新进行转移。

4.建立良好的竞争环境,促进行业的整合。当前我国的法律针对投资银行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法律法规,从而造成了行业规范的空白,因此一旦出现任何的问题,并没有可以供参考的法律依据。此外很多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投资银行的业务发展依旧存在着比较多的制约,尤其是在对投资银行的违规和处罚方面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界定,这种法规的不规范和滞后现象,给金融监管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不利于我国投资银行形成有序的竞争环境。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为投资银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有助于其提升自身的实力,当前我国的投资银行整体资金实力都比较弱,因此,应当加强其行业内部的整合,积极鼓励投资银行业内部兼并重组扩大实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