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不确定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08-05

在高度货币化的当代社会, 几乎所有的社会交易与资源配置都离不开金融活动。但是,金融市场上存在的不确定性、金融风险,以及金融危机都可能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 并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严峻挑战。 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引发的当代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美国经济, 而且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沉重打击,进而引起人们对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及其关系的高度关注。可以认为,对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概念与内涵进行辨析, 识别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金融风险的理论研究, 而且还有利于指导金融危机管理的具体实践。

一、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概念与内涵

20世纪初,随着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加快,金融危机的爆发越来越频繁,其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以及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的阴影至今挥之不去,2008年由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又接踵而来。根据Laeven和Valencia(2008)对金融危机的定义及统计数据显示,在1970~2006年间,全球共发生了124次银行业危机、208次货币危机和63次债务危机 [1] 。金融危机不仅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 而且对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由于金融危机爆发是金融风险的聚集、放大与扩散,而金融风险又源于金融市场中的不确定性, 因此有必要首先对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概念与内涵进行辨析。

(一)不确定性

经济学中对不确定性概念的界定, 通常与风险的概念相提并论。但是对于两者的具体内涵,学术界并没有形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不确定性即风险。菲利普・乔瑞(2010)指出,风险是资产价值、股票价格和盈利情况出现非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从广义上可分为商业风险和金融风险 [2] 。汪浩瀚和徐文明(2005)指出,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中,不确定性被定义为风险并可以度量, 从而处理不确定性因素被转化成为局部的风险规避 [3] 。曾康霖(2008)认为,从心理角度来看,风险是人们期望值的不确定性,并且这种不确定性在市场竞争中才会发生 [4] 。基于此,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内涵几乎是相同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 不确定性与风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奈特(1921)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对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概念做了区分。他认为,不确定性不可以被度量,表现为非概率型随机事件的发生,人们不能通过现有理论或经验对没有发生过的未来事件进行预测和定量分析。 风险则表现为概率型随机事件的发生,人们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区分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准则是:不确定性不可以被保险,而风险可以被保险 [5] 。Preffer(1956)指出,风险是客观的,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度量,而不确定性是主观的,只能通过心理偏好来测度, 心理偏好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概率 [6] 。Kaplan and Garrick(1981)进一步指出,风险可表示为不确定性和某种损失的和,它不止是概率或单个数值, 而是一个三维数组集合(Si,Li,Xi),其中Si是事件发生时的情景,Li是事件发生的概率,Xi是事件发生后的结果,这个三维数组集合试图回答的问题是:(1)将会发生什么事件?(2)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3)如果事件真的发生,则会产生什么结果? [7] Tversky and Fox(1995)认为,风险指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已知的, 而不确定性指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在决策理论中,人们对风险的敏感度要高于对不确定性的敏感度 [8] 。Rodger and Petch(1999) 从项目决策的角度区分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指出不确定性是项目运作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而风险则是指项目运作产生损失或收益的概率, 在项目决策之前,人们会更加关注于对风险的评估,而很少关注项目预期结果的不确定性 [9] 。

本文所要讨论的不确定性, 特指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是在金融交易活动中,无论是交易主体的决策结果, 还是金融产品的价格水平和市场环境的完善程度等, 都无法被预知或事先确定,从而在价格、交易量或市场环境等因素变动的情况下, 交易活动将会产生资产收益或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的非“完全有效”。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源于自身有限的认知能力,他们事先不能准确知道自己投融资决策的结果以及产生各种结果的概率。市场的非“完全有效”是指在信息不对称、 交易成本高昂和交易主体心理变化无常等因素的作用下, 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不能完全地发挥优化作用,而且经常失灵,市场处处隐藏着难以预测和度量的不确定性。

(二)金融风险

Crockett(1997)将金融风险定义为,由于金融资产价格的非正常波动, 或大量金融机构背负巨额债务,或其资产负债结构的恶化,使得金融体系极为脆弱,并可能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严重威胁 [10] 。维基百科中指出,金融风险是“任何有可能导致企业或机构财务损失的风险” ①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虽没有明确给出金融风险的概念,但指出风险现象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没有它,每个时期金融市场的活动就是单纯的票据交换, 通讯业就不复存在,投资银行的职能将退化为简单的记账 ② 。

李宝庆(1997)认为,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经营不善、违规扩张、债务人违约以及其他原因,使得资金、财产和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11] 。魏加宁(1998)指出,金融风险就是经济主体在从事资金融通过程中遭受资产损失或收入减少的可能性 [12] 。周新辉(1999)认为,金融风险是市场参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也就是市场参与主体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 [13] 。陈观添(2000)认为,金融风险是因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的金融领域一系列矛盾显露、激化,进而对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14] 。姜旭朝和胡斌(2000)将金融风险纳入整个经济活动中进行分析, 认为金融风险是金融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以及由此引起实体经济混乱的可能性 [15] 。裴平等(2006)指出,金融风险是在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因金融交易的期限性、逐利性、投机性,以及金融交易与实物交易严重脱离等而引发较大损失的可能性 [16] 。韩龙和许明朝(2010)认为,金融风险通常指因某一事件爆发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通过风险模型可以量化这种可能性和损失程度 [17] 。

笔者认为, 金融风险是指在货币经营和信用交易等金融活动中,由于受到市场环境、交易主体行为等随机因素的影响, 使得投资者或金融机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 并且造成资产损失的概率。金融风险是可以控制但不能避免的客观现象,与预期目标的偏离是金融风险产生的充分条件, 损失发生和损失大小的概率是评价金融风险的核心变量。根据金融风险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根据金融风险涉及行为主体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个人金融风险、企业金融风险和政府金融风险;根据金融风险涉及范围和可分散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笔者还认为, 金融风险具有这样几个特征:(1)客观性。金融风险伴随着金融活动的全过程,只要金融市场上存在交易活动, 金融风险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扩散性。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 个别金融机构或金融环节出现问题会迅速扩散到其他金融机构或金融环节,进而波及整个金融体系,并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打击。(3)隐蔽性。金融风险往往因金融机构的信用再造功能而被掩盖, 这使得金融风险能够潜伏于金融体系内,并且不断聚集与放大。(4)可控性。交易主体和监管机构可以对金融风险采取事前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化解等措施, 并在量化金融风险的基础上,转移和分散金融风险。同时,通过不断完善金融制度和监管手段, 也可将金融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金融危机

Mishkin(1991)认为,金融危机是一种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变得太严重, 以至于金融市场不能够有效地将资源导向那些拥有最高生产率的投资项目,进而引起金融市场的崩溃 [18] 。Sachs(1996)指出,扰乱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危机包括三种形式:财政危机、汇率危机和银行业危机,现实中的金融危机通常是这三种形式的混合体 [19]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将金融危机界定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期和超周期的恶化” ① 。金融危机的基本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售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挤兑套现,货币贬值,从而对社会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8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金融危机归纳为四种类型: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系统性金融危机和国际债务危机 ② 。Bordo等(2001)认为,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和金融机构破产而造成的金融市场波动, 并伴随着政府为抑制金融市场波动进行行政干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0] 。

郑振龙(1998)将金融危机定义为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总和, 其中银行危机是指重要金融机构发生挤兑、破产或被政府接管的情形;货币危机是指由于货币受到猛烈冲击而导致的货币大幅度贬值或国际储备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21] 。吴念鲁(1999)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 认为金融危机是一国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 从而对银行信用体系、 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乃至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22] 。石俊志(2001)将金融危机定义为突发的、 覆盖几乎全部金融领域的金融状况恶化。 他指出,金融领域的“平和”建立在货币供求、资金借贷、资本市场和国际收支四大均衡的基础之上, 当四大均衡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金融危机,直接表现为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和人们因信心丧失而造成的金融领域严重动荡等 [23] 。张吉光(2001)的研究表明,金融危机是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乃至崩溃,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各种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并大量破产,进而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24] 。李东荣(2003)指出,金融危机是由于信用基础的破坏而导致整个金融制度出现动荡和混乱的现象, 它可以伴随经济危机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后再诱发经济危机的爆发 [25] 。

笔者认为, 金融危机的概念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危机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一国大部分金融指标非正常地急剧恶化,如银行严重挤兑、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以及金融机构大量倒闭,从而对该国经济基本面及社会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广义的金融危机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源于一国金融市场的动荡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 从而引起危机发生国和危机传染国同时出现金融秩序混乱和经济衰退,并导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现象。

还值得指出的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金融危机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金融危机的起因,可分为周期性金融危机、非周期性金融危机、自发性金融危机和传导性金融危机。按照金融危机发生的特点,可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业危机和综合性金融危机。按照金融危机影响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金融危机、中期金融危机和长期金融危机。按照金融危机影响的地域范围, 可分为国家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不论是哪种类型的金融危机,它们都具有强破坏性和高传染性。 强破坏性体现为金融危机将会造成资产的巨大损失, 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高传染性体现为金融危机能迅速扩散到其他国家,造成全球经济的迅速衰退。

二、不确定性、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一)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

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其内涵存在三方面的差异:(1)从属性来看,不确定性是中性的,既可能产生资产收益,也可能产生资产损失;金融风险是非中性的,只能带来资产损失。(2)从可认知性来看, 不确定性不能通过统计方法进行量化,且不能被人们完全认知和规避;金融风险是可以被测度的,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识别和规避。(3)从交易主体的敏感度来看,由于不确定性可以为交易主体提供获利机会, 而金融风险只会造成交易主体的损失,因此交易主体对金融风险的敏感度较高,且会努力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但是,不确定性与金融风险并非毫无关系。不确定性和金融风险都具有客观性, 时刻存在于金融活动中。在不能知道未来结果的情况下,不确定性将会带来资产收益或资产损失, 而金融风险是不确定性的负向累积,即资产损失的增加。不确定性蕴含于资产价格波动或资产交易收益波动之中, 表现为资产的实际价格水平或交易收益水平围绕其均衡价格或均衡收益上下变动。也就是说,不确定性存在于变化之中,不确定性是产生金融风险的必要条件,而金融风险只是不确定性产生的结果之一。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金融风险不等同于金融危机。只要有金融活动,就有金融风险,但存在金融风险并不一定出现金融危机。金融风险是金融危机产生的前提,而金融危机则是金融风险的充分暴露,并产生重大损失的结果。金融风险是否转化为金融危机取决于风险的承受力、风险的扩散性、风险的消除能力,以及社会机构的信用等因素。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后果具有明显的差异。金融风险带来的是可能的损失,但可采用资产组合、套期保值等措施进行对冲,进而降低发生损失的概率及造成损失的程度 ① 。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则是现实的巨大损失,很难分散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只能采取危机应急措施控制其进一步恶化, 并且通过结构调整和制度完善减轻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持续性影响。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金融风险是潜在和隐蔽的,当其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受某些因素诱发,就会引起社会的资金与信用链条断裂,公众的心理预期恶化,进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之间很大程度上存在因果关系, 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聚集并放大的结果,也是金融风险的充分暴露和“极限效应”。

(三)从不确定性到金融危机

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具有逻辑递进关系,其演进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表明,不确定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之间呈逻辑递进关系, 即不确定性的负向累积产生了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的聚集与扩散导致金融危机。例如,政策失误、认知偏差和市场环境恶化等都可能触发和加快不确定性转化为金融风险的进程; 金融风险出现后,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聚集与扩散,并通过贸易、 金融和心理传染等渠道迅速向实体经济蔓延,最终演进为金融危机。

三、对我国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启示

对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概念与内涵进行辨析, 并且探讨三者之间的异同与逻辑递进关系, 能够从理论与实践上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供有益的启示。

1. 从源头上减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金融危机源于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又源于市场参与主体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的不完全有效。 为减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并从源头上防范金融危机,要通过职业教育、机构培训和社会宣传等形式,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认知能力、决策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其理性地对待不确定性造成的资产收益或资产损失,避免“羊群效应”和“心理放大效应”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还要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市场运作机制,规范市场交易行为,促进金融市场稳健、高效地运行。

2. 在演进过程中控制金融风险的聚集与扩散。金融风险不可避免, 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的。因此, 要在金融风险向金融危机的演进过程中控制金融风险的传导,降低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例如,要加强金融监管, 打击金融犯罪,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建立金融风险预警和减震系统等,尽可能地分散和规避金融风险。

3.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一旦金融危机爆发, 政府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且见效快的应急管理措施, 以防止金融危机蔓延和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例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世界各国迅速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对金融机构和重要企业实行救助,调整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政策, 刺激居民消费和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启动G20国际协商与合作机制等, 这些应急管理措施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并为今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Laeven L,Valencia F. Systematic Banking Crises:A New Database [EB/OL]. IMF Working Paper,WP/08/224,http://省略/external/pubs/ft/wp/2008/wp08224.pdf,2008.

[2](美)菲利普・乔瑞(Pillippe J.). 风险价值VaR:金融风险管理新标准[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汪浩瀚,徐文明. 现代不确定性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凯恩斯与奈特[J]. 经济评论,2005(1): 90-93.

[4]曾康霖. 对金融风险、金融危机的理性认识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回顾[J]. 中国金融,2008(5):45-47.

[5](美)富兰克・H・奈特(Knight F. H.). 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Peffer I. Insurance and Economic Theory[M]. Homewood,Illinois:Ricard D. Irwin Inc, 1956.

[7]Kaplan S.,Garrick B. J. On the Quantitative Definition of Risk[J]. Risk Anal,1981(1):11-27.

[8]Tversky A.,Fox C. R. Weighing Risk and Uncertainty[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5(2):269-283.

[9]Rodger C.,Petch J. Uncertainty & Risk Analysis[EB/OL]. A Practical Guide from Business Dynamics. Pricewaterhouse Coopers,MCS,April 1999,http://clem.mscd.edu/~mayest/Excel/Files/Uncer-tainty%20and%20Risk%20Analysis.pdf.

[10]Crockett 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ial Stability[M]. International Finance Section,Princeton University,1997.

[11]李宝庆. 试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和化解思路[J]. 陕西金融,1997(9):19-20.

[12]魏加宁. 金融风险有关情况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1998(10):2-13.

[13]周新辉.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研究[J]. 金融研究,1999(2):64-69.

[14]陈观添. 政企银各尽其责 共同防化金融风险[J]. 南方金融,2000(6):26-27.

[15]姜旭朝,胡斌. 关于金融独立性分析:强化与异化[J]. 金融研究,2000(12):56-62.

[16]裴平. 国际金融学[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7]韩龙,许明朝. 风险模型之殇与对金融风险监管的审视――根植于这场金融危机的考察[J]. 国际金融研究, 2010(7):68-78.

[18]Mishkin F.S. Anatomy of a Financial Crisis[EB/OL]. NBER Working Paper,Cambridge,Massachusetts,No. 3934,http://省略/papers/w3934.pdf. 1991.

[19]Sachs J. D.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Financial Crises in Emerging Markets[J]. Revista de Economica Politica,1996,16(62):40-52.

[20]Bordo M. D.,Eichengreen B.,Klingebiel D.,Martinez-peria M. S. Is the Crisis Problem Growing More Severe?[J]. Economic Policy,2001,16(32):51-82.

[21]郑振龙. 构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J]. 金融研究,1998(8):28-32.

[22]吴念鲁. 金融危机及其防范[J]. 国际金融研究,1999(13):13-25.

[23]石俊志. 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防范[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流金融 融通仓 仓单市场 物流银行 物流保险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资本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这促使我国物流产业和金融产业迅猛发展。在网络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物流和金融之间强大的吸引力已经产生学科交融的奇葩,它给物资流通带来的巨大影响被敏锐的学者准确地捕捉到,进而从理论的高度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平台—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物流金融的理论研究最初是沿着物资银行、仓单质押和保兑仓的业务总结开始的。早在198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的陈淮就提出了关于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90年代初期也有学者发表文章,探讨物资银行的运作。但是,那时的“物资银行”还带着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是探讨通过物资银行来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由于物流的概念没有被充分发现和认识,所以当时的物资银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存在较大差异。

1998年4月,时任陕西秦岭曾氏有限金属公司总经理的任文超探讨了利用“物资银行”解决企业的三角债问题,是这一概念的一个突破。随着物流学的不断发展,物资银行的概念也逐渐发展成熟。2003年9月,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的学者于洋、冯耕中,2004年任文超以及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治等,都对物资银行的含义重新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比较规范的概念。仓单质押业务的理论总结始于1997年6月,当时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张平祥、韩旭杰对粮棉油货款的仓单质押业务展开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将物流的概念结合进来。

此后,随着物流学的兴起,相应的研究开始增多。2001年,烟台大学的房绍坤;2002年,学者孙宁;2003年,东南大学的郑金波;2004年,学者邵辉等对此都进行了研究。该业务与物流业发生紧密联系只是近几年的事。对于保兑仓业务的研究则是基于仓单质押业务而衍生出来的。

物流金融领域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是“融通仓”的研究。2002年2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罗齐和朱道立等人提出“融通仓”的概念和运作模式,迄今仍有系列成果推出。 2004年5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邹小、唐元琦首次提出“物流金融”的概念,定义了它的内涵和外延,“物流金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至此,物流金融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基本确立,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归纳出了一系列的运作模式。在学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学者做出探索。2005年3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陈祥锋、朱道立提出了与物流金融相类似的“金融物流”的概念。但因其相对于“物流金融”在表达上不够准确,续用者不多。物流金融领域的另一项标志性成果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出现与普及。2004年,广东发展银行在“民营100”的金融平台基础上及时推出了“物流银行”业务,期望有效解决企业的融资与发展难题。从2004年底至今物流银行业务迅速在各行业中得到应用,如中储与华夏银行的合作,福建中海物流公司 、泉州正大集团与中信银行的合作等等。物流银行业务是以产品畅销、价格波动幅度小、处于正常贸易流转状态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抵押或质押为授信条件,运用实力较强的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银行业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可以看出“物流银行”是“物资银行”业务的升华,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物流金融近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网络技术的物流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等领域。

物流金融的相关概念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这些资金和信用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提高全社会的福利。该定义指出了物流金融所研究的领域和基本的研究方向,它还强调金融创新思维和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

“融通仓”作为物流金融领域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复旦大学的罗齐和朱道立在2002年提出。朱道立等人系统地介绍了融通仓理论。他们认为,因为融通仓所涉及的对象数量众多,要想把这些分散的个体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资金、信息和物流的结合,除了借助先进的信息通讯系统和交通技术之外,还要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模式和结构,包括基于动产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资金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基于风险管理的融通仓运作模式等三种。他们设想的融资结构有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星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四种。这些结构的设想主要是来自对不同环境与规模类型的企业给出的因对象而异的分析。基本思路是以“仓”为突破口,运用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程序,实现对仓中动态的物资的计价,使它们可以与资本实现转化。资本、物流、仓储是企业运作过程中流动资产的三个代表性的形态,它们覆盖了企业日常运作的全部流程。朱道立等人的理论研究强调物流对金融的融资功能的辅助,注重基于银行服务的讨论,给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扩大服务范围,开发新的高利润服务项目的思路。其中虽然涉及了物流金融的结算职能,但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讨论。

物流金融理论在实践中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物流银行打破了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传统思维,创新地运用动产质押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广发银行在国内物流银行业务的开拓上走出了第一步。广发行对生产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品牌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经销给予支持,改变了以往单个经销商达不到银行授信条件而无法获得银行支持的局面,同时银行通过全国范围内的经销商和生产商内部的调剂,分散了风险。“物流银行”与前面的“融通仓”在寻求对流通中的资产进行评估的思路上保持了一致,区别是它更多地站在银行努力寻求在扩大贷款的同时控制风险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物流金融理论的研究发展

在“物流金融”概念问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涉足这个领域,他们的研究丰富了物流金融学的内容。刘高勇(2004)从网络技术的角度讨论了企业物流与资金流的融合。他论证了网络环境下企业物流与资金流融合的可能,其中信息充当物流和金融整合的媒介,对生产和经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陈祥锋、朱道立(2005)提出了面向供应链的金融物流的概念,尝试从物流金融提供者的角度转换到物流金融的客户角度来开展分析。徐莉、罗茜、熊侃霞(2005)介绍了物流银行业务的特点与作用,指出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并就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设想。王颖琦(2005)介绍了物流保险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唐少艺(2005)以UPS和和广东发展银行为案例,描述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的物流金融业务,向准备在我国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企业提出了针对市场现有状况合理运作的建议。邹小 (2005)在《管理塑料价格风险的利器: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一书中指出,在传统现货批发市场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而建立的中远期仓单市场,是全新的流通方式,极具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有效满足业界规避价格风险和违约风险的需求。该书以浙江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仓单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从阐述仓单交易市场的基本内涵、形成、现状、功能作用和市场运作等角度入手,对网上中远期仓单市场的组织架构、市场管理、交易者、交易行为、交易目的等进行论述,对市场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作了详细的解说,研究了衍生品交易和物流服务如何结合并产生效益和控制风险。唐少麟、乔婷婷(2006)用博弈分析的方法从风险控制的角度论证了对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指出相应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管理工具(主要是管理信息系统)加以有效控制。

现实世界里,“资金”、“原材料”、“库存”这三种资产形态经常相互转换,而转换过程通常很难受到全程不间断地跟踪,特别是“物流”的过程在先进的通讯和信息技术得以广泛应用之前是很难被考察的。因而传统的会计学和金融学在研究企业运作时通常取其“现金”或“库存”的静止状态进行分析,很少涉及动态的转换。 “物流金融”的长处就是能解决运动中或处在不稳定状态下的资产利用的问题。它好比社会科学中的“微积分”, 使商业领域中的变量可以计量。

通过众多学者的努力,物流金融的理论体系初步建立,明确了融资、结算、风险控制等主要职能,总结出替代采购、信用证担保、仓单质押、买方信贷、授信融资和反向担保等服务模式,在实践中收到成效。UPS的综合性物流金融服务、中储股份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广发银行的“物流银行”、TCL应用融通仓思想开拓手机市场等案例对理论做出很好的印证。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类金融企业;全面风险;风险管理框架

1 类金融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类金融,是和金融融资相近的一种运作方式,其概念起源于零售行业,零售商通过供应链增加预收款、延迟支付应付款,从而使公司免息持有大量流动资金,企业通过这部分资金的运作来获得利润。

本文所指的类金融企业,并非仅指此类企业,而是指实际为非金融企业,但却与金融企业盈利或运作模式类似的企业。因此类金融企业在广义上包含通过供应链的资金管理获得利益的企业,但从企业性质上讲,更多是指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资本控股集团等企业。

类金融企业具有以下特点:企业对资金的运用不纳入证券、银行、保险三大金融监管体系,而是根据公司组织形式的不同,通过公司章程或合伙协议制约资金使用方式,在资金运用上更为灵活;企业参与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控制子公司风险并获得子公司利润,企业本身不产生增值,而是通过投资企业产生权益回报;企业没有生产管理部门,只有财务、人力、法律、行政等后援支持部门,另外常设行业研究、风险管理、审计、稽核等管理职能部门,在部门设置上兼有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特点。

值得说明的是,因类金融企业有明显的金融企业特点,我国拟将此类企业逐步纳入金融体系的监管,如证监会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征求意见稿拟将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纳入证券监管体系。但这对于类金融企业的持续稳定规范经营是远远不够的,类金融企业风险管理的灰色地带依然明显。目前国际上对于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模型较为成熟,但对于非金融企业甚至于类金融企业尚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因此,对于类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2 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和现状

20世纪50年代,风险管理在美国以学科的形式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70年代以后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管理运动。美国一些大公司的重大损失使公司高层决策者开始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我国的企业风险管理约在2000年前后开始,并随着央企风险管理指引,三大金融监管体系的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逐渐形成理论雏形,之所以说雏形是因为在实践中并没有广泛获得认可的适合中国企业的全国风险管理框架。

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已经提出了若干年,但一直没有广泛应用,现在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行业发展的高度来进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尚有一定的局限性。那么全面风险管理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一直没有企业重视?一是因为没有专门的机构或组织,二是没有专门的人才,三是风险管理的效果尚没有办法进行衡量,我国经济和企业粗放式发展的利益增长掩盖了精细化管理对企业风险防控的需求。

3 类金融企业ERM的应用

2001 年北美非寿险精算师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并对这种基于系统观点的风险管理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它认为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其目的是提升企业对于股东的价值,并且强调广义风险的概念。而2004年COSO 对此下了新的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各种经营活动之中,目的是识别可能会影响企业价值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于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这又强调了全面风险管理对经营者的重要性。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风险管理是为股东服务还是为管理者服务?基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把投资者和经营者分离,风险管理在这个问题上显然不能过于暧昧。

全面风险管理虽然是为投资者服务,但其对于管理层不应该是负面作用,也应该对管理层实现经营目标和绩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实务中,大体可将企业内部人员分为三个部分:管理层(或决策层),即董事会、监事会、高层管理人员;执行层,即副总裁、总监、部门经理等;操作层,即部门主管、主办、专员等基层员工。既然全面风险管理是公司各层级人员共同实现的过程,那么上述三个层级人员在风险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应该在风险管理框架中体现,这是目前ERM体系研究稍微欠缺或者说与实践结合稍显不足的地方。

笔者在企业风险管理实践中有以下几点经验:

(1)职能设置:风险管理部门一定要向管理层或者决策层汇报,而不是向总经理或总监汇报,目前许多上市公司有风险管理委员会,但委员会成员多为执行层人员,缺乏一定的独立性,无法起到风险管理作用。

(2)管理手段:中介机构和企业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体系不完整,更多地根据管理经验进行访谈或者记录,时间成本很高,这也是很多企业没有动力做此项工作的原因,既浪费了人力,又影响了生产。

(3)信息传递:目前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没有时效性,即风险发生后并没有相应的检验程序或渠道将风险提示给相关执行岗位和最高管理者,这也是美国某著名投行倒闭牵连很多企业的重要原因。

4 类金融企业ERM的应用前景

类金融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不可以忽略小概率事件的,因此不可以用风险的期望值来衡量风险管理的投入产出比,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何种程度的风险管理是适宜的?如何来衡量管控不足和过度管控?正是由于类金融企业的独特性,相对于非金融企业,这个问题更容易在现有风险管理模型上得以解决,即通过企业内部运营数据(包括财务数据、生产数据等)及外部风险量化模型(如市场风险、利率汇率风险、经济政策风险等)得以解决。

类金融企业因资本对利润的追求,更注重投资前对风险的评估和分析,忽视了投资后的管理,随着目前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和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经营也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式管理,那么类金融企业的投后管理日益显得重要。在缺乏投后管理的当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为类金融企业的精细化经营提供了一条可以尝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CAS.Overview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2003

[2]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 2004

[3]张琴.陈柳钦.论全面风险管理(ERM)框架体系的构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009

[4]张琴.陈柳钦.企业全面风险管理(ERM)理论梳理和框架构建. 当代经济管理.2009,31(7)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范文第4篇

资本成本是现代公司财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旦理解错误或是计算错误,都将导致项目的决策错误,影响企业的资源配置,造成企业资源浪费。然而现行资本成本概念的界定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混乱。从表面上看,企业在实际使用资本时是先将其转化为货币,然后进行投资或购买实物资产等。从这一意义上讲,外在形式上资本与资金可以统一表示为货币,因而资本成本与资金成本似乎也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是从深层次看,资本成本与资金成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

二、内涵的不同

西方财务理论对资本成本内涵的描述:《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给出的:“资本成本是商业资产的投资者要求获得的预期收益率。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的经理把资本成本作为评价投资项目的贴现率或最低回报率”。“Therateofreturnafirmmustearnonitsprojectinvestmentinordertomaintainitsmarketvalueandattractneededfunds(为维持其市场价值和吸引所需要的资金而在项目投资时所必须达到的报酬率)”;或者“Thecostofcapitalistherateofreturnafirmmustearnoninvestmentinordertoleavesharepriceunchanged(资本成本是企业为了使其股票价格保持不变而必须获得的投资报酬率)”(LawrenceJ.Gitman,1991)。可见,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所要求的预期报酬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投资项目的风险补偿。

MM定理对资本成本内涵的描述:“任何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将其预期收益水平按照与其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折现率进行资本化”。这其中的“与其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折现率”指的就是资本成本。

然而理论界和实践中,资本成本往往被理解为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成本,即为了取得和使用资金而发生的价值耗费,包括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笔者认为,这实际上是对资金成本这一概念的描述,而非资本成本,反映出理论界和实践中对二者的混淆;资金成本的概念仅是基于表面上的观察,是从资金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分析的是资金使用者的融资成本,并没有充分考虑资金投入者的回报要求。

对于资本成本含义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资本成本的实质是机会成本。根据《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的定义,“机会成本就是对大多数有价值的、被舍弃的选择或机会的评价或估价。它是这样一种价值,为了获得选择出来的对象所体现更高的价值所做的放弃或牺牲。”在企业实践中,投资者将资金投资于某一企业或项目,就不能再投入另一个企业或项目。由于投资于此项目而丧失了投资于另一个企业或项目可获得的潜在收益,这就是投资者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投资者所要求的报酬率不应低于其机会成本。而投资者的报酬率对企业来说,就是资本成本。可见,资本成本的实质是机会成本。例如,某公司有A、B两个项目,A项目的报酬率是11%,B项目的报酬率也是11%。该公司为如期进行项目投资,与银行达成了贷款500万元的协议,利率为8%。在这种情况下,若该公司选择了B项目,则对其进行投资收益评价时的适用资本成本应是被放弃的A项目的报酬率,即11%,这是选择B项目进行投资的机会成本。如果被选择的投资项目不能提供11%的报酬率,就必须放弃这一项目。在B项目投资收益的评价中,虽然贷款利率对企业利息费用有影响,但它对项目决策来说是非相关因素。第二个层次,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投资者对企业要求报酬率的高低,而这又取决于企业投资项目风险水平的高低,即资本成本归根结底是由投资风险决定的,而不是由融资活动决定的。

三、风险考虑的不同及其在计算公式中的具体体现

从二者使用的不同期限看,资本一词在这里与资本市场中的资本一词是相通的,是指为公司的资产和运营所筹集的长期(大于等于1年)资金。从资金成本定义对资金筹资费和占用费的强调可以看出,我国理论界的资金成本其实相当于西方财务理论中企业发行的短期(小于等于1年)融资工具(即货币市场工具,如大额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等)的成本,与资本成本具有不同的使用期限。

由于使用期限长,资本资产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即风险,并且其长期性又决定了资本资产的风险要大于货币资产的风险。货币资产由于期限短,其风险可以忽略,因此可以直接使用筹资费用和占用费用来对其定价。而资本资产的定价则必须考虑风险的大小。西方企业在融资决策中就主要使用风险定价的资本成本概念。相反地,我国理论界过去一直都忽视了资本定价中的风险因素,在我国理论界缺乏风险报酬意识的背景下,企业融资时侧重使用建立在筹集费和占用费基础上的资金成本概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普通股为例,在资本成本计算中,普通股的资本成本计算方法通常包括资本资产估价模型(CAPM)、债券收益率加权风险报酬率和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等方法。而资金成本的计算通常仅简单表示为用资费用与实际筹资额之间的比率,没有体现风险因素。

四、二者混淆的不良后果

(一)不利于资本的合理使用

由于企业融资的资金成本没有考虑风险因素,仅是从融资者角度出发,因此资金成本必然小于已考虑风险的资本成本。若以资金成本来代替资本成本,即用资本使用者决定的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来计算属于资本提供者的企业价值,在实践中会高估项目的净现值,导致投资过度和资本浪费。我国曾经出现过的投资过热现象也与此不无关系。特(下转第16页)(上接第14页)别是在当前依然存在严重的冲突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加大资本使用者处置所筹集资本的自由度,并且认为这一处置过程和投资者是无关的。

(二)不利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融资成本的制约。对债务融资而言,债务资本成本与债权人所要求的收益率相关;对股权融资而言,股权融资成本与股东所期望的收益率相关。

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下,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一般都要遵循“啄食顺序理论”,即公司偏好内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偏好低风险的债权融资,发行股票则是最后的选择。这是因为公司的管理层受到股东的硬约束,经常面临分红派息的压力,股权融资成本并不低,而且由于债务的避税作用,债务成本往往低于股权融资成本。他们的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一般先使用内部股权融资(即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是外部股权融资。而在我国,绝大多数非上市公司都偏好于上市募股融资,而上市公司则配股积极、增发踊跃。由于股东对经理层的约束较弱,上市公司分红派息压力较小,外部股权融资成本成为公司管理层可以控制的成本,因此国内债务融资的顺序明显排在外部股权融资之后,股权融资成为上市公司最主要的长期资金来源,其比重占绝对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资金成本的概念来解释资本成本,即资本成本被定义为企业为了取得和使用资金而发生的价值耗费(包括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则容易使人忽略了那些成本形式不明显的资金使用成本如权益资本的成本,导致了管理者认为权益资本成本为零而忽略了使用权益资本的效率,并在筹资方式上放弃债务筹资,一味地通过发行新股或配股等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企业的各种资金需求,从而使企业的资本结构难以优化。

(三)不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在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下,市场参与者具有强烈的资本成本意识,投资者能够保护自己的投资利益。在投资者具有强烈的资本成本报酬意识的条件下,其所要求的资本成本对于公司管理者就具有了硬约束性。如果公司管理者大肆进行股权融资,而实际支付的融资成本(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达不到具有同等风险的公司的资本成本,就会出现原股东回报率下降的情况,股东就可以利用公司法人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制约管理者的行为:或者“用手投票”,在股东大会上否决再融资提案或撤换管理层;或者“用脚投票”,在股票市场上出售公司股票造成该公司股票市值下降从而使公司容易遭到敌意收购,以此形成对公司管理者的有效约束。这样,公司的实际股权融资成本与股权资本成本将趋于一致,同时,公司的债权融资成本也将与债权资本成本趋于一致。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股权资本成本要比债权资本成本高出一个风险溢价部分,由此股权融资成本高于债权融资成本,公司融资自然应首选债权融资。然而,在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的情况下,投资者不能很好地约束公司管理者的融资决策,在这种软约束机制下,公司股权融资的实际资金成本(筹资费用和用资费用)就会小于其股权资本成本(投资者要求获得的必要收益率),甚至可以为零,从而使投资者的利益遭受损失,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

五、结论

综上所述,资本成本作为企业取舍投资机会的财务基准;作为企业根据预期收益的风险变化,动态调整资本结构的依据;作为资本市场评价企业是否为股东创造价值、资本是否保值增值的指标。资本成本应从资本的提供者即投资者的角度提出,它体现的是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对资本风险报酬的尊重,而资金成本只能反映企业单方面的融资成本。在我国财务理论界应使用资本成本的概念,即资本成本是企业投资者所要求的预期报酬率。

金融中的风险概念范文第5篇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不确定性概念的认识,进入30年代以后产生了大量对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成果,同时这些成果又积极推进了高校科研管理的活跃与发展。在本文以下部分简要概述与评价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成果。

关键词:金融;科研管理;学术界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得到了飞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因此受到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大型企业的重视与研究。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风风雨雨中取得巨大发展的30年。中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能更好地适应高校使命和任务的变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这其中,教学管理体制优化和创新成为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重点内容,这也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金融风险管理是一种风险量化技术,所谓的风险是指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及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结果的不确定性。例如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在整个金融分析的框架中,不确定性概念的引入是具有重大作用的。最早Kenes(1936)和Hicks(1939)提出了风险补偿的概念,认为由于金融产品中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应该对不同金融产品在利率中附加一定的风险补偿。随后,Von Neumann(1947)应用预期效用的概念提出了解决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选择的方法,在此基础上Markowiz(1952)发展起了证券组合理论,他认为投资者选择证券组合时关注的只是未来现金流的均值与方差。他假设投资者的预期效用符合二次分布或者是多项式分布。Markowiz的主要研究结论是在不确定的前提下,最优的投资决策是分散化持有。Tobin(1958)认为投资者出于自身流动性偏好的不同选择收益与风险的均衡。这进一步完善了证券组合选择理论的框架。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是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数学学科和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已经使风险量化成为了一种可能。

目前,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受到了许多大型企业的推崇,掀起了一场把金融风险理论应用于实践中的热潮。

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社会组织,必须尽快同国际接轨,对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迎接挑战。

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未知事物的活动。风险与其同源共生,理应引起我们对风险的关注与重视。

正如前文所述,对现实中的一些现象很难单纯用不确定性(风险)来得到满意的解释,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金融问题中的不对称信息的关注,加上在20世纪60年代以博弈论为代表的信息经济研究方法的突破,使得许多学者在对金融问题中的不对称信息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特别是用不对称信息可以完美地解释许多有关财务结构方面的问题。

由于科学研究本身的不确定性,风险涉及科研管理的面很广:

1.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影响的风险。

2.科研经费在科研活动中是否到位,预算与成本控制是否合理的风险。

3.在科研过程中,科研人员的稳定性,能力与道德的风险。

4.科研成果是否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要风险。

对于这些问题,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与金融模型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思路。

本研究通过对高校科学研究活动的流程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高校科学研究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并运用var等金融模型工具,从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实际出发,勾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在于把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的科研管理,将科研管理与金融学科进行结合,丰富了科研管理理论。以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利用金融模型等金融工具尽力全新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为我国的高校科研发展做出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