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独立思考的精神

独立思考的精神

独立思考的精神

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学生 独立思考精神 创新 情景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94-01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行以来,语文教学向多样化转变。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具有更新型的特点。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方面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在课堂实施新型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1]。本文就课堂如何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精神展开讨论。

1 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心理学家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兴趣作为基础。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也不例外[2]。小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进入积极的、最活跃的语文思维状态,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也会得到弘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语文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创设情景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1激情导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文的导入可以多样化,不同的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但是所选方式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教师可以设置相应课文题目的悬念,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入到课文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例如,教师要上《孟母教子》一课时,就可以首先给同学们设置一个好的情景。教师可以这样说“想必同学们都有自己崇拜的伟人吧,但是你们是否知道他们小的时候就很刻苦努力的读书了呢?要是他们小时候生长在不好的环境中,那么他们的母亲会怎么办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孟母教子。”通过这样的情景导入,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同时也怀有一定的好奇心,能很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

1.2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设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会提出一些比较苛刻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兴趣。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反而会使得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带来负面效应。其实,发展个性要以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为前提,要让每一位学生轻松的上课,在课堂上放松压力,完全融入课堂的活跃气氛中,完全融入课文主人公的境遇中。这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例如在学习《开天辟地》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想象出开天辟地的姿势,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做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更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思考主动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学定教。而以学定教不仅体现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还应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上。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2.1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使得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爱好来学习不同的课文或同一课文的不同部分,这样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在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学《再见了,亲人》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思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部分来学习,也可以选择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学,可以选择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来学等等。这完全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的特点,而且学生在课文中学习到的新知识或由此而发现的新问题,都是自主学习的收获。总之,通过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他们的思维发展了,有了新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

2.2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不同的学生肯定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而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要基于这一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不断的进取。如在《海上日出》一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做学习结果汇报。这样,在汇报时,有的学生就会满怀激情地描绘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有的则选择当中的词句的细细品味,有的则结合自己看日出的经历进行对比。教师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空间,让学生个性得到最好的张扬,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精神的很有效途径。

3 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精神的有效教学路径,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学生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独立精神;自由;批判

一、大学独立精神的内涵与维度

(1)大学独立精神的内涵

任何一所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存在,其独立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属性,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独立”一词,古已有之,《老子》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荀子・儒效》日:“而师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辞海》中对“独立”一词的解释为“不依靠他人或组织亦或是脱离原组织而单独存在。“

《易・大过》日:“君子以独立不惧,逐世无闷。”所以,其引申义为超凡脱俗,与众不同。

“精神”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亦或是宗旨、意义、活力”,从哲学层面上来讲,

“精神”指的是“过去事、物的记录及此记录的重演”。

对于大学而言,独立精神指的是一所大学在组织架构、办学宗旨以及组织活动中所体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与传统。其中,自由、传统、批判,是大学独立精神的三个维度,它们构成了大学独立精神的稳定性品质与持久活力。

(2)大学独立精神的维度

自由,是大学独立精神存在的前提。对于任何一所大学而言,自由最本质的体现是对人之天性的尊重、释放与引导。人生而就有好奇与求知的天性,家庭、学校与社会虽然在人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的不同的角色和职能,但都是人满足自身求知欲望和发展需要最重要的课堂,尤其是知识最为聚集的大学,更是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尊重、释放和合理引导人之天性,是大学独立精神的象征,更是大学独立精神形成的前提。

传统,是大学独立精神历史性的传承与延续。任何一所大学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发展背景与脉络,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那些优秀的历史性积淀与传承,就是大学传统。这不仅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更是大学独立精神存在的根源,它对于任何一代大学人都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大学发展的走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批判,是大学独立精神的最本质体现。批判是指对任何一种事物、观点或规律求同存异的过程。求同是人对知识本身规律性的认同和遵循,是一种归纳和总结的过程,存异则是在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对知识本身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的反思。批判体现着对知识本身的修缮、革新与重构,是大学殿堂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发动机”,更是大学创新精神的起点和源泉。

二、我国大学独立精神难以释放的原因

(1)依赖式的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的教育程度与依赖程度呈现倒置金字塔结构,即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至高等教育,教育程度越高,教育成本越高,依赖政府决策的程度就越高。单就大学教育体系而言,从大学教育的日常管理、教学、科研、人事任免、经费预算甚至发展方向等都或多或少需要依赖于政府的决策才能够正常运转,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发展行政化色彩严重,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首先,从教育经费角度上来看,我国公立大学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由于教育本身属于面向全体公民的非盈利性组织,其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所以教育成本庞大,但由于自身不具有盈利性,所以不得不依赖于政府的投入,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通过制定教育方针和政策,委托和指导教育部门和机构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来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这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可以说,两者是各取所需。但对政府投入的过度依赖直接导致了大学发展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其次,从人事任免角度上来看,我国公立大学的决策层均由政府部门直接进行调整和任命,并且严格划分了行政级别,行政化色彩严重a大学教育的决策层直接影响着大学自身的发展节奏和发展方向。所以,决策层也只能采用僵硬的行政化管理方式来严格执行政府部门对大学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和目标,以确保实现预定的政府对教育决策的目标和人物。

再次,从教学和科研角度上来看,我国公立大学的科研和教学也严格按照政府制定的政策完成预定的科研任务和教学任务,自主化程度明显偏低。大学教师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和课程设置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才能拿到绩效工资,科研人员也只能从政府决策需要的角度去认真执行和完成相关的科研人物才能获得大量的科研经费。

(2)模仿式的精神传承

目前,我国大学的独立精神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很多大学在确立、传承和发展精神传统方面并未立足于创校实际,违背了自身大学的发展宗旨,甚至在最能展现本校精神传统的校训上互相模仿、抄袭以致出现雷同。据统计,在全国所有的“211工程”大学校训中,“求实”共出现了30次,

“创新”出现了28次,“团结”出现了18次,“勤奋”出现了16次,“博学”出现了13次。此外,39所大学的校训格式相同,均为四个词语组成。所以,相比于各国的名校而言,具有独特性的精神传统对于我国很多大学来说是一件“奢侈品”。

(三)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方法依然主要沿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即教师按照设定好的教学大纲和教学重点,将课本上的知识直接以识记、理解、考试测验等路径和方法被动地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本科阶段应用的最为普遍。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高等教育自研究生阶段开始,才逐渐摆脱这种单向性的知识传授方法,采用一些带有启发性和研究性的教育方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更加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内在的知识诉求,但依然要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框架许可的范围内才能够正常实行。

灌输式教育方法虽然将某一专业领域的的知识体系、架构及应用方法等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传递给了学生,但这种僵硬化、无选择、单向式的教育方法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们最初对探索知识本身的欲望和诉求,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的热情度和兴奋感急剧下降,只能选择被动地接受课本中的知识,疲于应付各环节的知识考核。同时,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也泯灭了学生们对现有知识体系和内容叛逆性的好奇感和探索欲,限制了学生们发散性、带有一定幻想性的创新灵感空间,学生们被严格限制在僵硬的知识框架内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功利化的教育目标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外界社会功利化因素的影响,学生们被贴上了标准化的生产标签,全部按照统一的教育标准、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来完成知识的学习。在人才培养上,也越来越追求一种只为适应社会需求、努力实现最大产出和效益的“工厂式”教育目标。在价值追求上,把如何最现实地满足社会需要、最捷径地实现就业推销、最高效地完成预定任务作为大学的立身之本和存亡之道。

同时,大学为安身立命和自身发展也越来越依赖于社会资源的投入,决策层和管理人员在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资源投入方所提出的客观要求,把满足对方需求放在首位以换取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教师层迫于现实的职业压力,不得不按照设定的课程标准和科研要求,被动地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以换取自身生活的需要和职业发展的空间;学生层迫于现实的就业压力,不得不按照设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被动地接受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努力完成正常的知识考核,争取实现正常的毕业以换取一份具有稳定和丰厚收入的职业。大学在社会化的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急功近利,追求短期的效益目标。

三、大学独立精神创新性的释放与塑造

(一)尊重独立精神传统,赋予独立精神以时代内涵。

任何一所大学,处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阶段,最初都有其独特的创办宗旨和精神传承,对于大学独立精神的传承,动机源于一种古老的祖先崇拜,是一种精神上的图腾。所以,客观认识自身的创办宗旨,尊重自身精神传统的独特性,是实现精神释放的前提,同时,以历史发展性的眼光赋予大学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大学能够保持勃勃生机的活力源泉。

尊重大学独立精神传统,需要能动性地认识自身客观存在的历史背景、创办宗旨,发展脉络以及独特优势。历史背景指的是对自身生存、发展、变化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因素,对历史背景的认识应该重点把握那些在关键环节和重要转折点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创办宗旨是大学独立精神传统延续的灵魂;发展脉络指的是在创办宗旨的引领下,大学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包括标志性的事件、关键性的人物、主要的组织架构、突出性的贡献等内容。发展脉络是大学独立精神传统传承的骨架,是大学独立精神历史性的“活化石”;独特优势是大学独立精神存在的关键来源,是区别于他类的关键属性,是一所大学能够在激烈的优胜劣汰中脱颖而出的独有财富和资本。

尊重大学独立精神传统,还需要统筹全局,着眼长远,赋予大学鲜明的时代特色。任何一所大学的兴衰,都不可能脱离时代背景而历史性的客观存在,任何大学独立精神的传承,也都离不开对时代脉搏的把握,时代是大学独立精神活力的源泉。所以,把握时代性,就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地认识到时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历史中去总结经验和教训,提炼出有助于大学独立精神健康发展的营养成分。利用时代的进步性因素,紧跟时展的大势,为大学独立精神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永葆大学的勃勃生机。

(二)注重独立精神人性化原则,努力实现独立精神人格化。

好奇、幻想与探索是人类对新事物产生学习和研究兴趣的源泉。人性化,简单来讲,指的是教育应该尊重人性中的天性,努力激发出人性中对新事物好奇与幻想的天性和对知识探索的欲望。在尊重人性化的前提下,以人类求知的自然性发展带动大学独立精神的社会性人格化发展。人性化是大学独立精神人格化的基础,人格化是大学独立精神走向成熟的标志。

好奇,幻想与探索是人类对新事物充满新鲜感、想象与强烈认知渴望的体验,它们是人的天性,是人性中的优秀品质,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虽然在幼年时期表现的最为强烈,但却是在青年时期才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大学不仅具有宽松而自由的学习环境和思考空间,更有各种不同的学术思想、理论观点最为密集的碰撞,在青年学子逐渐趋于成熟的理性化思维的加工下,独立精神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和创新性的塑造。

人格化是大学独立精神实现固定化、特征化并最终形成自身发展特色的高级阶段。人格化指的是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大学能够成为具备独立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的“社会人”。人格化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将彰显自身特色的独立精神得以固化,深刻地影响甚至同化着处于大学之中的每一个成员,让创新性传承成为可能,更能够及时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能动地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但大学独立精神人格化的实现有赖于代代大学人的共同努力,需要长期的历史性积淀。

(三)积极培育大学批判精神,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的碰撞。

批判不仅是大学独立精神的生动体现。更是大学创新精神的源泉。努力培育大学批判精神,让各种学术思想、理论观点在大学之中自由的碰撞,既可以极大地激发大学人强烈的求知欲望,更可以进发出创新的火花,让进步与超越成为可能。

反思中国的大学为何难有世界知名的大师级学者和优秀人才,其实质就是缺乏一种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向真理挑战的批判精神和品质,大学应该是枯禅孤鸣者的天堂,是知识探究者的殿堂,是无数知识分子和学子为真理献身的墓葬。

培育批判精神,需要给予大学更多自由发展的便利条件。政府应该从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为大学软硬件环境的改善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与帮助;应该从法律层面规范大学自由发展的权限,尊重大学合理性的选择与诉求,尽可能的减少对大学发展决策、教学科研、人事管理等方面僵硬的行政化干预手段。

培育批判精神,需要积极完善大学思想论坛的建设。大学本身是知识的集散地,学术思想碰撞的场所,所以应该不断鼓励大学创办各种形式的思想论坛,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育方针,让更多的知识分子和大学人借助论坛平台参与到大学思想建设过程中来,让各种创新性的灵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进发,为创新性人才的培育提供肥沃的土壤。

培育批判精神,需要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大学办学经验和理念,孕育了众多世界级的知名大师,它们的管理方式、教学科研、课程设置、办学理念都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我国应该从实际出发,既要不断增加与世界级知名大学之间交流的渠道,更要积极引进和吸取其办学经验中的精华,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

参考文献:

[1]潘艺林.大学的精神状况一高等教育批判功能引论[M].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4.

[2]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五卷)[C].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第3篇

(青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摘 要:大学精神主要表现为修为精神、修学精神、求真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关怀精神,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是大学精神的折射.本文仅从浅阅读透析大学精神面临的危机,希望大学通过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重塑大学精神.

关键词 :浅阅读;大学精神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49-03

科学技术进步,电子产品成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普遍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些都在悄然无声地改变大学生阅读方式.大学生采用浅阅读的阅读方式,正侵蚀着大学精神.

1 浅阅读

1.1 界定

有学者认为:浅阅读指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浅显浏览替代传统“青灯黄卷”的经典阅读.[1]可分析其不精确之处,浅阅读并不是阅读主体不思考,是思考较浅显,大脑参与程度不高.有学者认为:浅层次甚至娱乐性为终极追求的阅读.表现:速读和缩读;读图时代;崇尚时尚和轻松阅读;网络取代纸质图书.[2]界定中,可分析只强调阅读形式特点:快、现代媒介,并没提高阅读效果.本文认为浅阅读是指读者从书面语言和符号中获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阅读主体参与程度不高,对阅读语言和符号理解程度低,停留在了解或大概层面上.[3]

1.2 特点

1.2.1 大脑参与程度低

浅阅读内容浅显,不需阅读主体耗费大量脑力;手机和网络阅读等电子版页面承载信息量有限,求快感,没深思文字背后深刻含义和隐含价值观.

1.2.2 知识含金量低,系统性差

以娱乐性为目的,引发人深思的知识少,因而知识的价值含量低;“碎片性”、“零散性”,知识结构单项度化、残缺.

1.2.3 阅读效果差

大脑参与程度低,由视觉看到的信息和知识处于“知”层面,达不到理解和探索,效果差的.

1.2.4 功利性

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只浅显性阅读“有用”书籍,考取资格证书,只掌握应试技能和知识.

2 大学精神

何为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过长期历史积淀,有着稳定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约束着大学行为,显示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大学精神下个定义: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4]本文认为大学精神主要包括修为精神、修学精神、求真精神、独立精神、创新精神和关怀精神.

3 浅阅读对大学精神危机的表现

3.1 忽略修为精神

修为精神主要指修身和修心.修身,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大学生要修身和涵养,流行速成的浅阅读与修身背道而驰,很难静下心来研读有价值的书籍尤其是经典名著,其营养是浅阅读无法比拟的.修心,做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博大的胸襟靠阅读、品味有益书籍培养起来.

3.2 淡化修学精神

修学为本,探索求知是大学生的信仰和追求,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要求大学生平时要多读、多品味.读书时要提炼观点,形成独特思想.但浅阅读使大学生无法做到这些.

3.3 淡忘求真精神

在浅阅读成为大学生普遍阅读方式的背景下,浮躁的心态使大学生急功近利,给大学的求真精神即追求真理带了不良影响.浅阅读使大学生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宽的视野,使其在追求真理面前望而却步.通过读书培养深厚的文化素养,追求真理,树立责任意识.

3.4 丧失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闻朔指出,包括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等,其中最基本的是独立人格.[5]?独立人格是“君子群而不党”,“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在浅阅读盛行,大学丧失了独立精神财富,成为社会的附庸.

3.5 侵蚀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指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一代代学人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理念改造、发展大学,使大学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者.[6]虽强调大学要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但也靠自己的努力,多读、思、疑、实践,才能培养创新潜质.阅读主体大脑参与程度低,侵蚀着创新潜质和创新能力,会使大学的创新精神日渐衰退.

3.6 削弱人文精神

大学的关怀精神即人文精神,指大学所倡导的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己关系时的价值观及建立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的行为规范.[7]强调人的价值、精神和心灵追求,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浮躁心态使大学生越来越现实.马加爵事件,黄洋投毒案,类似的发生在校园里.人与人互争既得利益,缺少人文关怀是悲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4 挽救大学精神危机的对策和建议

4.1 学校层面

4.1.1 构建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和谐校园人文环境的构建为师生提供良好读书环境,形成浓浓的读书氛围,书香之气陶染学生,使其自觉读书.斯蒂芬·利考克教授在《我见之牛津》:“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可见,大学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熏陶要比被动接受教育更深刻”.[8]使学生体悟自然之道的过程中,涵养性情,提高文化修养,提升心灵境界.

4.1.2 制度建设

制度能够约束和规范师生行为.高校应建立师生阅读制度.促进大学生阅读,读书质量.

4.1.3 课程

课程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改变浅阅读的重要途径.

4.1.3.1 大学人文——国学经典课

经典指有特定生命力,经过历史考验,经久不衰的著作,其内容或被遍接受,或是专业领域根源的知识.具有典范性和专业权威性,刊载了该领域内最基本和最根源的知识.从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主流看,经典是中国历史文化中逐渐形成的历代中国人公认的各种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体现了孔子“王心圣意”“微言大义”[9]经典具有教育意义,深入洞见宇宙人生之根本,生命力亘古常新,能启迪智慧,涵养人性.

4.1.3.2 通识课

通识课指除专业之外的基础课,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广博性,使学生拓宽视野,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可开设《悲剧鉴赏课》,亚里士多德在《诗学》“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用的是由各种雕饰提供的语言,不同的雕饰在不同的部分;方式是通过动作而不是通过叙述;引起怜悯和恐惧,导致情感净化”.[10]

4.1.4 发挥高校图书馆“第二课堂”育人作用

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交流的中心和教学、科研的重要阵地,是推动大学生阅读的重要力量.提供丰富、高质量、开放共享的信息,满足师生多样化阅读需求,是高校图书馆的职责.发挥教育和引导功能,培养大学生阅读习惯和素养,也是高校图书馆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11]

4.2 教师层面

4.2.1 潜心阅读,立德化人

教师是大学精神的缔造者和践行者,对大学生的影响是直接性.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涵养自身,沉潜生命,览群书,潜心思考,躬身践行.

4.2.2 推荐书目

有些大学生不知读什么书拓展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提升修养.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推荐书籍,引导方向,推荐书目.

4.2.3 指导阅读

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后,要指导大学生如何阅读这些书,并不是仅仅将“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如何欣赏书目中精华部分,使知行统一.

4.3 大学生实现阅读自觉

阅读自觉指阅读主体在无意识投入条件下,对阅读内容的客观掌握和理性沉思,对情感的体验,过程的享受,最终形成自觉的文化信念.”孔子“上学下达”之道可引领大学生实现阅读自觉.

4.3.1 下学是根基

文化是世界各民族在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过程中,经过时间淘洗,沉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在知识迅速更新和信息瞬息即变的时代,要以谦恭的下学态度践行阅读自觉.

4.3.1.1 树立正确的阅读自觉观

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史是其阅读史.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有长远的发展,先“成人”后“成才”,阅读自觉是大学生“成人”的重要途径,能够使大学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修养,领会“成人”的道理.要有长远眼光,静心深思,实现阅读自觉.

4.3.1.2 融会贯通科学和人文知识

大学生要自觉阅读科学和人文书籍,掌握科学和人文知识,将科学理性和人文感性结合起来,潜心反思,在“博”知识的基础上达精神之雅,促进全面发展,增加创新潜质,成为复合型人才.

4.3.1.3 体悟我国文化精髓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释道融为一体.大学生要在自觉阅读我国文化的过程中,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品味精髓,化为行动,融入生活.在体悟我国文化过程中明心见性、陶染情操,提高修为.

4.3.1.4 汲取西方文化精华,借鉴其文化价值

阅读西方文化时要自觉思考,批判接受其文化价值观,汲取精华,全盘接受,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以科学态度博采其精华,自觉与我国文化融合,不断创新.

4.3.1.2 上达是根本

大学生以谦恭的态度下学,最终目的要实现上达,对下学的知识分析整合,最终形成独特见解,达到学、思、行统一.

大学精神是大学灵魂,无形财富,可通过各种有形形式表现出来,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是重要的表现形式,若大学人普遍采用带着思考、怀着崇敬的心态和提升自身修养品味的阅读方式阅读经典名著,会使大学精神日渐丰盈,滋养大学人.通过大学人特别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改变不良阅读方式,挽救大学精神危机.然而,改变大学生浅阅读的阅读方式,只是挽救大学精神危机的一方面,其他方面如重新认识大学的性质,确立正确的大学理念.然而,要改变原有的阅读观和阅读方式需要大学人共同努力.

——————————

参考文献:

〔1〕柳斌杰.“浅阅读”凸显出版业文化使命[EB/OL] [2009-08-28]culture.?people.Com.c/GB/22219/618366/.html/.

〔2〕蔡红,唐秀瑜.“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深度选择[J].图书馆,2007(3):42-44.

〔3〕周亚.“浅阅读”概念界定及相关分析[J].理论探索,2013(8):20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2000:1.

〔4〕〔6〕〔7〕刘宝存.何理念为大学精神[J].高教探索,2001(3):13-14.

〔5〕闻朔.何为北大精神[M].东方文化,1999.84-88.

〔8〕张跃进.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10.43.

〔9〕达朝红.谈图书馆:经典文献导读工作[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1):105.

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由;独立;文化;文艺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8-0051-02

一、陈寅恪的文艺美学学术基础

在中国学术界中,自王国维后便很少有人像陈寅恪那样受到人们普遍的崇敬和仰慕了。陈寅恪一生都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体验着中国传统文化纷纷降落之苦痛,一生坚持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孤寂前行,至死不眠。陈寅恪的文艺美学思想也最先体现在这一点上。陈寅恪所毕生遵奉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他的文艺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自由思想乃陈寅恪对文艺家进行品评之根本标准。“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1]。因此,在论陶渊明时,揭示其自然说与名教说之不同,及与当时政治现实之关系,特别是对旧自然说的改造与超越,“推其造诣所极,殆与千年后之道教采取禅宗学说以改进其教义者,颇有近似之处。然则就其理义革新,'孤明先发'而论,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岂仅文学品节居古今之第一流,为世所共知者而已哉!”《论再生缘》也首列“思想”,次及“结构”与“文词”。以为“端生此等自由及自尊即独立之思想,在当日及其后百余年间,俱足惊世骇俗,自为一般人所非议”。这种把自由思想置于文艺首位的观念,从精神哲学上来观照文艺创造,就取得了一种超越的看法。还尤其应该注意的是陈寅恪于自由外,对独立的强调。而陈寅恪之重视“自由思想”,又将其推到文艺美学本体的高度上来认识:“故无自由之思想,则无优美之文学”;“但此种理想能具体实行者,端系乎其人之思想灵活”。思想之自由、灵活、活泼,最终引发了语言的解放,使“在镣铐中跳舞”的对偶韵律之文能达到“融化贯通无所阻滞者”,其实是自由思想新导致的人感性的解放,将语言的感性特征完全解放出来。“灵活”,“活泼”作为“自由”之引申,其中心在“活”,是活生生的生命体、活生生的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表达人的自由,才能表现出文艺之自由。陈寅恪之文艺美学思想正由于切中美学中人的生存的关键问题而显得超凡脱俗具有卓越的见解。

二、陈寅恪对文艺美学思想发展的贡献

重视“自由思想”的观念,也使陈寅恪对文艺发展从此角度加以论述:“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文章亦臻上乘,其骈骊之文遂亦无敌于数千年之间矣”。[2](p72)陈寅恪一贯认为中华文化造极赵宋,因为他认为宋代思想最为自由,坚持“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2](p182) “空文”在此是指抽象的哲学思考,宋代新儒学的发达,正是哲学思考的发达,是思想最为自由的一种表现。当然,此种自由思想本身其实是压抑人的自由的思想,但是陈寅恪重视哲学思维的自由灵活与文艺发展的关系,却于此进一步表现了出来。

陈寅恪在文艺美学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形成了颇为独特的美学阐释学理论。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有一段著名的话:“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具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了解之同情,始有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3]。值得重视的是,陈寅恪强调的是文艺美学的“欣赏”眼光与精神,是以“感性”的投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神游冥想”而达到的“神遇”与“意会”,其与王国维“境界”说有着深刻的联系,都是让心灵进入超出语言文字之外的世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超出感性的媒介而达到心灵的沟通。柏拉图论灵感有神灵附体的“迷狂”说,亦与庄子之说同意,都是企图经由感性投入而直接与神灵相通“通灵”而入于“太虚幻境”,才真正进入了“境界”。在论王国维时也说:“神州之外,更有九州。今世之后,更有来世。其间傥亦有能读先生之书者乎?如果有之,则其人于先生之书,钻味既深,神理相接。不但能想见先生之人,想见先生之世,或者更能心喻先生之奇哀遗恨于一时一地、彼此是非之表欤?”[4]这里所说的“神理相接”,即是越过语言媒介而直接与作者的灵魂相遇,但于此又进一步强调了“心喻”,强调在知人论世之后与作者的“奇哀遗恨”相感通。由“神理”而至“心喻”,显然是将阐释的“了解之同情”扩充到整个精神世界以情感的沟通为最深挚的沟通。这正是美学的阐释学,它不是止于对思想的理解,而是要用整个心灵的智慧与意志去拥抱人,用情感作最终的体察与验证。

最后,我们不能忽视的还有陈寅恪基于其中国文化本位论而对中国文学自身特征的高度自觉和深入思考。在20世纪初,“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受世界思潮之激荡”。 [5]对中国语言文字都产生了怀疑,兴起了变革之大潮。而陈寅恪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虽然是谈以对对子测试国文水平的合理性,却对汉语的特殊性作了深刻的阐发,思锋所至,涉及中外文学之比较,及“创造一真正中国文法”的期盼由于陈氏精通多种语言,所论自具通识通解。这种对中国语言特性的重视,使他对汉语文学的理解与分析具有独特的见地,而不同于那些妄肆比较的做法。如在晚年《论再生缘》中对中国弹词体与外国史诗的比较,就落实到“文词”的层面上进行。他特别提出:“中国之文学与其他世界诸国之文学,不同之处甚多,其最特异之点,则为骈词俪语音韵平仄之配合”。这种从文化的最为基本的层面来分析文学的做法,实际与现代西方哲人所谓“语言乃存在之家园”的看法相通,而其中蕴含着的以民族文化本身特性为基础吸取外来文化而进行新创造的观念,则尤其是文艺美学所当注意发掘与吸收的。

总之,独立之思想,自由之情怀,是陈寅恪的文化选择,更是他一生为之坚持和实践的文化根基,在文艺学领域则体现为“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的中国文艺美学的一个奇观。而这无论在当时、现在还是将来,都无疑将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其中蕴含的诸多思想资源,将值得我们一直加以探寻和追索,他对于文艺学各方面的研究启示,则尤其值得我们珍惜。

参考文献:

[1]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A].讲义及杂稿[C]. 三联书店,2002,463-464.

[2]陈寅恪.赠蒋秉南序[A].寒柳堂集[C]. 三联书店,2001.72.

[3]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A].金明馆丛稿二编[C]. 三联书店,2001.285.

独立思考的精神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精神 统计分析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是指人的创新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与习惯”,包括批判怀疑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和勇于探索精神。作为创新生力军,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涉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基于这一认识,2006年4月初,课题组在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三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涵盖文、法、经、管、理、工、医、体育。为便于统计,把法、经、管归于大文科类,把理、工、医、体育作为大理工类。共发放问卷2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600份,其中,本科生1 390份,研究生210份。对回收的有效问卷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及其成因,初步探讨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途径,旨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1 批判、怀疑精神分析

勇于批判、大胆怀疑是创新精神的能源和动力,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要真正实现学术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获得首创和突破,做出前所未有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就意味着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满足、怀疑、否定和超越。“创造新知识不是简单地向别人学习或从外界获取知识”“创新必须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现状、永远进取的精神。”大凡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人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没有批判和怀疑,就无从发现问题,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就会欠缺能源和动力。为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1)如何看待教科书上的知识。从不怀疑,完全接受:本科生141人,占10.1%,研究生24人,占11.43%;有怀疑,但不去深究:本科生668人,占48.1%,研究生100人,占47.62%;有点怀疑,但没提出来:本科生381人,占27.4%,研究生49人,占23.33%;怀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本科生186人,占13.4%,研究生37人,占17.62%;未答:本科生14人,占1%,研究生无。

可以看出,有10%以上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48%左右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对知识缺少强烈的探索欲望;只有13.4%的本科生和17.62%研究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分析,从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一点,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2个百分点。还有23.33%的研究生和27.4%的本科生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虽有怀疑,但没提出来”。说明他们虽有发现问题的才气,但缺少提出问题的勇气。

(2)听学术讲座时。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本科生345人,占24.8%,研究生63人,占30%;从来没想过提问题:本科生325人,占23.4%,研究生38人,占18.1%;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本科生5.3人,占36.2%,研究生70人,占33.3%;常常提问题:本科生185人,占13.3%,研究生36人,占17.1%;未答:本科生32人,占2.3%,研究生3人,占1.4%。

由此显示,听学术讲座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只记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和“从来没想过提问题”的占48%以上。这表明学生缺少一种最重要的创新素质——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对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急于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用理性去追问现存事物的合理性,从寻常现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品质。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如果对什么问题都见怪不怪、熟视无睹,认为它们理所当然就该是那样,提不出问题,压根就没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那就无从进行科学研究,也永远做不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另有33.3%以上的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个数字明显高于对教科书的态度,可能是不敢直接面对专家提问题。只有13.3%的本科生和17.1%的研究生“常常提问题”。

2 独立思考精神分析

独立思考是创新精神的灵魂。因为创新的成果具有与众不同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唯一性,所以,要求创新主体能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存事物的合理性,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敢于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如果经过缜密思考,坚信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那就要力排众议,敢于坚持,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超然独立是创新人才的人格特征。

(1)面对一个问题,当自己意见和别人意见不一致时。放弃自己的看法,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66人,占4.7%,研究生19人,占9.0%;再想想,也许是自己错了:本科生701人,占50.4%,研究生95人,占45.2%;怀疑他人错了,但没提出来:本科生175人,占12.6%,研究生30人,占14.3%;坚持自己的看法:本科生429人,占30.9%,研究生62人,占29.5%;未答:本科生19人,占1.4%,研究生4人,占1.9%。

由此显示,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不强,偏重求同思维。而自信心和独立性又恰恰是创新所必须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支点,有了自信,才敢于想他人所未想的事,说他人所未说的话,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做他人所未做的事情,写他人所未写的文章,别具一格,标新立异。如果人云亦云,力求和大家保持一致,那永远也不可能做出新发现、新发明。

(2)对爱和老师讨论问题的学生。爱出风头,喜欢表现:本科生180人,占13.0%,研究生39人,占18.6%;不尊重老师:本科生16人,占1.1%,研究生1人,占0.5%;不讨人喜欢:本科生167人,占12.0%,研究生23人,占11.0%;有思想,有独立见解:本科生994人,占71.5%,研究生146人,占69.5%;未答:本科生33人,占2.4%,研究生1人,占0.5%。

(3)你所崇尚的人格特质。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本科生55人,占4.0%,研究生17人,占8.1%;含蓄点,不争议:本科生537人,占38.6%,研究生83人,占39.5%;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本科生311人,占22.4%,研究生55人,占26.2%;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本科生461人,占33.2%,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26人,占1.8%,研究生2人,占1.0%。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

3 敢冒风险、勇于探索精神分析

冒风险、勇于探索是创新精神得以贯彻实施的保障。重大的创新成果,都是以怀疑、突破前人或同时代的权威性见解为基础的,本身就是一种冒险。而冒险总是面临未定风险,其失败的概率自然就大,往往要经历许多挫折,失败和反复,然后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这是创新活动的一般规律。正如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所言:“我的成功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对未知问题的回答是: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17人,占8.1%;无动于衷:本科生120人,占8.6%,研究生83人,占39.5%;尝试提出不同的想法:本科生770人,占55.4%,研究生55人,占26.2%;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本科生235人,占16.9%,研究生53人,占25.2%;未答:本科生30人,占2.2%,研究生2人,占1.0%。

由此显示,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尝试提出不同想法”和“有种强烈的探索冲动”的占本科生的72.3%,表明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探索欲望,创新意识较强。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生的探索冲动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表明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高于本科生,但“尝试提出不同想法”这一项却又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表示“无动于衷”的高于本科生近31个百分点,这一反常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语

(1)大学生并不缺少创新意识,但缺少深究问题的创新热情和提出问题的创新勇气。近90%的大学生能用怀疑的眼光审视教科书上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怀疑精神,但有75.5%的人虽怀疑,但“不去深究”或“没提出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听学术讲座时,有33.3%的大学生即使“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说明缺少一个能够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勇气的环境氛围,使之不敢创新也懒于创新。如何从社会、文化、教育着手,营造一个鼓励标新立异,百家争鸣的创新生态环境,使大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是高校乃至社会都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2)大学生主观上具有崇尚独立思考、不盲从轻信的意识,但在客观现实环境中却又缺乏自信,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力求和他人保持一致。大学生的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之间的反差,折射出的是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问题。规范化试题,标准化答案,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话语权,结果只能造就平庸化的学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由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思维方式、观点、看法,一个问题不可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要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要善于倾听并因势利导,给学生以应有的尊重。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是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3)研究生相对本科生具有较强的探索冲动和较弱的探索勇气。在对教科书知识和学术讲座“表示怀疑”并“常常提问题”、“凡事都想问个为什么”方面研究生高于本科生4个百分点;面对未知问题,选择“先放那儿,等别人去研究”的低于本科生近9个百分点;对未知问题“有种强烈探索冲动”的高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这表明研究生的学习较之本科生更具主动性和理性,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合理质疑,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探索冲动。但是,在勇于探索方面,研究生的表现却不如本科生。选择“凡事和大家保持一致”、“含蓄点,不争议”的研究生高于本科生5个百分点;选择“喜欢冒险,敢为天下先”又低于本科生8个百分点;面对未知问题,“尝试提出不同想法”的研究生竟低于本科生29个百分点。这表明研究生不是不愿创新,而是不敢创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培养方式、评价机制问题,但主要原因是缺少一个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使研究生不能承受失败之重。由于任何一项创新,都存在风险,都时时面临失败的挑战,甚至会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不允许失败”,就意味着将一切创新和创造扼杀在襁褓之中。“不允许失败”是创新的致命杀手。因此,应当遵循创新活动的规律,优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生态环境,为创新失败人才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使其不因害怕失败而踌躇不前。有学者说,“是否宽容创新失败,是检验一个社会是否支持创新、善待创新、创新氛围浓厚与否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陈开岩.浅论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5)

2 金吾伦.当代西方创新理论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