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防流感的方法

预防流感的方法(精选5篇)

时间:2023-05-17 17:50:14

预防流感的方法

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第1篇

【幼儿园预防禽流感教育活动方案一】

设计意图:一天中午小孩的午餐食谱是栗子炒鸡丁,李镜夹起一块鸡,还没入口就说了起来:高老师,现在不能吃鸡了,有禽流感。话一出口,孩子们便打开了话匣纷纷围绕禽流感说了起来,鉴于孩子对禽流感直接的感受和兴趣,也为了帮助孩子对禽流感有一个正确认识,我们与孩子共同制定本生成活动。

认知活动:什么是禽流感

活动目标:

1、结合现状初步了解什么是禽流感。

2、培养幼儿对H7N9病毒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有关禽流感的图片,H7N9型病毒的图片,禽流感预防的VCD。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引出预防禽流感的主题:

现在世界各地都在预防一种病毒,叫什么?(禽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

概念:有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感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身上,是一种从呼吸病到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

特点:传播快,危害大

二、 鸡鸭鹅是如何传染人的?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人类直接接触受H7N9型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7N9型病毒都会受到感染。

三、 观看H7N9型病毒的图片及工作人员如何加强卫生工作的。

四、 看预防禽流感VCD

1、 高度重视禽流感

2、 科学认识禽流感

3、 积极预防禽流感

五、 鼓励幼儿平时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禽流感。

【幼儿园预防禽流感教育活动方案二】

目标:1、 初步了解(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准备:新闻视频、图片、健康小卫士粘贴标志(幼儿人数相等)。

过程:

一、播放视频(儿童医院门诊及有关禽流感的报道)

刚才你在电视里看到了什么?有的人他们生了什么病?你知道这些病的危害吗?

二、播放有关禽流感病毒资料,了解有关禽流感知识。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 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征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之后,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血痰,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者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三、了解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禽流感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病毒并不可怕,科学能战胜病毒。

科学家本领真大,发现了这么多抵抗病毒的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做?

不许禽流感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内、多锻炼、开窗、不到疫区、打预防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来预防禽流感的传播,其他的人还不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告诉他们。

预防禽流感的方法

1、不去疫区旅游。

2、不与活禽接触。

3、重视疾病预防。

4、重视高温消毒。

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甲型H7N9流感;突发性流行传染病;发热门诊;护理管理

流感是国际监测的传染病,我国是流感大流行株的发源地和新变异株的多发地,加强流感的监测极为重要。对不固定人群进行流感抗体的横向检测,可了解人群对流感病毒的免疫水平,探讨流感的流行趋势,为流感的流行预防和了解流感病毒的变异提供重要依据,甲型H7N9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7N9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和接触传播[1]。为了应对突发性流行传染病卫生事件,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我科加强了甲型H7N9流感的护理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3年3月~2013年6月,共收治甲型H7N9流感排查疑似病例共128例。

1.2 方法

面对突发的传染病,我院立即启动了甲型H7N9流感应急预案,加大了应急管理力度。具体措施:①人员培训(从2013年4月举办甲型H7N9流感知识讲座3次,共627人参加,操作培训4次,共196人参加。理论及操作考核全部合格,见表1。②设置规范的预检分诊点。③设立规范的发热门诊并严格执行有关要求。④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管理。⑤适宜的消毒措施。⑥有效的隔离防护。⑦做好关口筛查;⑧现场督导。⑨健全的应急组织管理。

2 结果

制定并落实了甲型H7N9流感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2013年3月~2013年6月,我院共接诊呼吸道发热患者1580例,留观排查甲型H7N9流感128例,无1例甲型H7N9流感发生。

3 讨论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甲型H7N9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甲型H7N9流感传播,医院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救治组,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军队有关法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和甲型H7N9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等特点[2],制定了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医院甲型H7N9流感预防控制预案》,并拟定了工作职责、诊疗流程、报告程序、隔离防护等工作流程,统一组织、协调、指挥甲型H7N9流感疫情的预防,监测和治疗,负责建立和统一调配甲型H7N9流感疫情应急临床专家、急救药品、器械、隔离病区的保障机制,建立完善专家会诊机制,科学指导甲型H7N9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阻止疫情的蔓延。我院发热门诊建立了长效的应急突发传染病的培训机制,在平时进行常规的培训及流程演练,我院多次反复对医护、医技、后勤人员进行甲型H7N9流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从2013年4月举办甲型H7N9流感知识讲座3次,共627人参加,操作培训4次,共196人参加。理论及操作考核全部合格,见表1。掌握其诊疗标准、检测方法、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掌握新的信息及流行动态,提高其职业的敏锐力及判断力,由于平时注重流程演练及强调职业安全教育,强化防护意识及技能,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训练有素,并组建医务人员后备小组,以应对甲型H7N9流感的暴发流行。要落实感染控制首先要落实人员培训,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做出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预案,并进行了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全员培训及考核、演练,做到人人掌握,在收治具体工作的各环节设置监督岗,是院感控制工作有力的措施保证。

通过各种感染措施的实施,加强了医务人员对甲型H7N9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提高了应对甲型H1NI流感防控工作能力。积极应对突发性流行传染病的发展,及时启动预案,合理调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知识培训,精心护理。排查疑似患者128例,采取如上管理方法。因此在甲型H7N9防治工作中起作了重要作用,对甲型H7N9的预防、控制、治疗及医务人员零感染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甲型H1NI 流感疫情, 有效控制疫情蔓延。面对疫情, 我们应以高度警觉时刻准备着, 积极响应上

级安排与号召, 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流感 防控教育 措施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以急性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据统计【1】,每年约有5亿人罹患流感,因流感并发症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再加上环境、经济、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影响,我国的流感发病情况比较严重,是流感发生的高发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发现了多种流感病毒株,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目前已成为人类主要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2】。因此,加强流感的预防控制教育,严重加强防范措施对减少流感患病率、防止流感爆发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地区人群进行流感防控教育,提高人群对流感的认识、预防、治疗等,提高防控能力。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对我地区人群进行流感健康教育。

1.2 方法:① 为我地区人群发放流感宣传手册,让人们了解流感的发生原因、症状、传播途径、并发症、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等,向人群进行流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做到有病及时治,无病早预防。② 加强流感疫情监测。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世界各地不断有流感疫情的流行和爆发【3】,应对流感疫情进行及时监测,应通知各基层卫生单位在发现门诊上呼吸道患者人数连续增多3~5d的情况下立即报告,及时进行调查和病毒分离。③病因预防。向本地区人群宣传流感病因预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老年人和儿童,应注意天气转变和环境的影响,对家里有流感症状的人群尽量隔离治疗,以防止发生传染。④消毒预防。宣传消毒的重要性,尤其在饮食和卫生方面。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饮食和营养是防治流感发生的主要措施,对餐具、用具可进行煮沸消毒,衣物可阳光下暴晒2h,公共场所应坚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和湿度,加强锻炼,增强自身体质。⑤ 疫苗接种预防。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流感的发病率,但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而影响疫苗效果,因此接种疫苗时应根据流感监测情况推荐流感灭活疫苗,尤其是对老年人、婴幼儿、人体免疫力低下人群可有效减少流感的发生,减轻流感并发症的发生。

2结果

通过对我地区进行防控教育,我地区人员普遍掌握流感防治知识;经对各基层卫生单位流感发生情况监测,发生率普遍降低。

3讨论

流感是我国最常见、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或冷热交替之际多发,属正黏病毒科,系RNA病毒。本病除散发外,容易发生爆发流行、大流行。其根据白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A、B、C三型,A型变异较快,每2~3年可发生一次,易导致世界性流行,B型变异较慢,易导致局部流行,C型流感未见变异,常呈散发流行。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世界各地不断有流感的散发流行和暴发,一旦有新毒株出现流行可能迅速波及全球。因此,对流感流行情况进行监测,掌握流感流行动态及毒株变异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据报道称【4】,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每周在疫情周报上公布流感的部分疫情,,并于每年2月提出下一年度流感疫苗毒株选择的建议,对各国国内要求加强疫情报告、疫情观察和病毒分离。

经对我地区人群进行流感防控教育,我地区人员普遍掌握流感防治知识;经对各基层卫生单位流感发生情况监测,发生率普遍降低。本人认为,加强对人群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教育是减少易感人群、减少流感传播的重要途径。首先加强对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流感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鼓励人们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其次加强对人群辨别基本的流感症状和防治流感的知识教育,对待流感患者要根据情况进行隔离,以免发生病菌继发性感染,对老人或儿童要视为重点保护对象,可给予疫苗接种或暂停外出或聚会等。第三应注意环境、用品、餐具、手的消毒,保持环境的温湿度和通风,以免发生传播,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有研究表明【5】,流感病毒在人手上能存活70个小时,健康人若与患者握手或在公共场所接触了患者触摸过的物品,手上就会带有流感病毒,从而引起流感的发生,应勤洗手,保持手部的清洁。总之,加强对流感的预防和控制教育,可有效提高人群对流感的预防能力,减少流感发生和传播,保证人群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姜柯羽,世界卫生组织2011~2012年流行性感冒流行季节(北半球)使用疫苗成分的建议[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1,04,67~68

【2】Huang Xiufeng,Liu Qiongling Analysis on demand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campus toward knowledge abo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1N1 influenza and implement effect[J],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1,25(27):341-346.

【3】李宏,洪荣涛,黄文龙等,福建省2004~2008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09,205~206

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66-01

新生儿病房严重的医院感染率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专家的检查发现[1],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存在各种隐患。我院新生儿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新生儿科的床位数需求量越来越多。尤其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且大部分为急危重症患儿。为了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在2013年01月到2014年01月期间,本院对收治的重症新生儿加强预防与控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01月到2014年01月本院收治的508例重症新生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新生儿303例、女性新生儿205例。同时收集2010年01月到2011年01月本院收治的508例重症新生儿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新生儿302例、女性新生儿206例。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1.2.1完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

结合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根据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实际特征,不断完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形成新生儿配奶、洗手、工作人员出入病房等环节的有序流程。

1.2.2检查医院感染制度的落实

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首先完善全医院感染质量检查评估组织,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其次,结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医院感染质量检查评估标准。最后,采取多样化的医院感染质量检查形式。医院感染质量检查形式主要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科内检查, 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的院内检查以及各部门的医院感染质量专项检查等。

1.2.3采取针对性的各项监测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过程中,采取前瞻性与目标性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发现于处理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在区域或床旁做好隔离警示标识,增强标准预防的执行力度。同时,采取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环境卫生学监测,确保新生儿接触人员手卫生达到标准。

1.2.4提高全员参与积极性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工作人员都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具有相关性,每一个进入病房人员都必须做好基础的洗手流程管理,参与到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当中。院方可加强有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其专业操作技能,共同参与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执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后,医院感染率、漏报率分别为2.95%、1.57%,

明显低于执行前的13.39%、10.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随着危重患儿数量的不断增加,有创技术使用日趋广泛,医院感染事件风险率逐渐增高。新生儿的明显特征是对医疗环境与医护人员高度依赖,针对实际情况,在本研究中有机保持制度、流程与实际工作的适应性[2],争取得到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批准,对科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充分的指导。同时,落实各项监督、检查措施,针对性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有序的医院感染流程,制定完善的检查评估标准。在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由专职的感染科工作人员,到病房实施医院感染病例的前瞻性与目标性监、用药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等[3],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从而采取及时的应对措施。最后,提高科室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和全员参与程度,增强洗手流程、出入病房流程的执行力度。通过以上研究表明,执行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后,医院感染率、漏报率逐渐降低。综上所述,加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漏报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军,王英.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13):305-306.

预防流感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流室;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本文对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期间, 前来河南省中医院实施人流手术的患者(2000例)给予临床分析, 总结医院人流室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有效措施, 达到降低人流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现报告如下。

1. 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 2012年本院仅对人流室医院感染实施常规预防与控制措施;2013年初, 本院总结以往经验, 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讨论, 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及难点并加以解决, 在人流室常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基础上进行完善。记录2012组与2013组人流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自拟满意度调查表, 内容包括人流室环境、服务、治疗结果等, 满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则患者满意度越高), 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1]。

1. 2. 2 预防与控制措施 ①成立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小组负责本院人流室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工作流程, 指定总负责人及分项责任人, 专项责任人专职负责具体工作;②人流室应定期开窗通风, 每日给予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5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室内仪器及物品、地面湿式清扫(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拖把后清扫), 每人次手术完成后应彻底更换手术床一切用品;③每季度监测1次消毒液体, 每月不定期对空气、医护人员手部、室内物品细菌分布情况进行检测, 每周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无水酒精擦拭1次, 每半年监测1次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低于70 uw/cm2则应更换灯管);④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 手术前后均应对鞋、衣、帽完全消毒, 穿戴无菌衣及无菌手套, 一次性物品使用完成后集中放置并指定专人销毁;⑤若医护人员患有传染性疾病(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或自身皮肤出现外伤, 为避免交叉感染应暂停该工作者操作人流手术, 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乙肝、艾滋病及梅毒检测一次;⑥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应由院内消毒供应室集中回收消毒, 纱布、棉球等物品拆开无菌包装后应于24 h内使用完毕;⑦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六步洗手法, 接触患者前应使用流动水、抗菌皂液洗手;⑧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 提高医护人员实施人流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积极性, 若条件允许可指派专人监督工作, 及时纠正错误现象;⑨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学习国内外人流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先进措施, 探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提出解决办法, 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流程。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 患者在医院内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类疾病称为院内感染, 可包括治疗期间内感染或治疗期间获得而出院后感染[2]。人流室是各医院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主要场所, 也是医院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的重点场所。研究显示, 若患者实施人流手术期间发生院内感染, 则将延长患者治疗时间, 且对其身心均造成一定损害, 甚至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 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3]。因此提示医护工作者对医院人流室进行必要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将有效降低实施人流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几率, 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本文研究可知, 2012年本院对人流室院内感染采用常规预防与控制措施, 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占人流总数9.00%, 患者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较低;在2012年工作基础上, 本院2013年完善人流室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占人流总数仅为0.70%, 且患者对本次治疗满意度显著上升,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对医院人流室进行完善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可显著降低人流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几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彭少芳,王文珊,李少芬,等.五种微生物感染与人流术后不孕关系的研究.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3(1):2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复制文章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3秒钟快速获得
下载验证码

被举报文档标题:预防流感的方法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1mishu.comhttps://www.1mishu.com/haowen/16988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相关期刊更多

失效分析与预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西省教育厅

肿瘤预防与治疗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江苏预防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推荐服务

期刊推荐

期刊咨询、进度管理优化,不成功退款

立即咨询
文秘服务

一对一指导,助力提升语言质量

立即咨询
联系我们
400-888-9411 在线客服 服务时间:8:00~23:00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股权挂牌

版权声明

学术服务

业务介绍

服务流程

企业优势

四大保障

常见问题

参考范文

服务说明

服务流程

常见问题

使用须知

用户协议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侵权申诉

个人隐私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