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血压诊治流程

高血压诊治流程

高血压诊治流程

高血压诊治流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 频谱多普勒检查; 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pectral doppler examin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hypertension caused by renal artery stenosis.Method:From April 2013 to June 2015,33 cases of hypertension caused by renal artery stenosi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another 33 cases of normal renal hypertensive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wo group implemented spectrum doppler examination and the inspection resul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The mean value of peak blood flow velocity and mean diameter of the main renal arter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Hypertension; Renal artery stenosis; Spectrum doppler examination; Diagnosis

First-author’s addres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Jieyang City,Jieyang 522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1.034

肾动脉狭窄高血压为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其在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高达5%~10%[1]。导致肾动脉狭窄发生的原因有很多,肾动脉发育不全、纤维肌肉发育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及多发性动脉炎等均为常见原因。肾动脉狭窄发生后,肾脏血流量会不断减少,对存在于肾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导致血压升高[2]。明确病因对高血压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频谱多普勒检查在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患者33例(肾数=66个)作为观察组,另择同期收治的33例

(肾数=66个)肾脏正常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24~67岁,平均(40.5±1.6)岁;对照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25~68岁,平均(42.5±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实施频谱多普勒检查所用仪器均为迈瑞DC-7彩色超声诊断仪,仪器探头频率为3.5~5 MHz。实施检查时,指导患者保持常规仰卧位,并将上腹部充分暴露,在检查部位均匀涂上耦合剂,将探头放置于被检者前腹壁进行扫查。对中上腹部实施横切扫查,将探头放置于第1、2腰椎水平,将腹主动脉、左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作为标记,于腹主动脉两侧寻获主肾动脉。同时,沿着下腔静脉纵断将右肾动脉横断面寻获后,将探头进行90°旋转,有利于右肾动脉更加清晰地显示。检查过程中,主要应用局部放大技术(Zoom),频谱多普勒取样的容积为1~3 mm,声束与血流之间的夹角为≤60°,壁滤波在50~100 Hz范围内,彩标通常使用“红迎蓝离”。选用脉冲频谱多普勒技术和B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本次研究根据实际需要,对主肾动脉血流图进行采集,对主肾动脉峰值血流速度(Vmax)、主肾动脉直径(D)、阻力指数(RI)等进行测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频谱多普勒检查过程中的Vmax、阻力指数(RI)、D及动脉狭窄程度。RI=PSV-EDV/PSV,式中,PSV为收缩期流速峰值,EDV为舒张末期流速。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主肾动脉血流参数比较 观察组中20例(肾数=20)患者为单侧肾动脉狭窄,23例(肾数=46)患者为双单侧肾动脉狭窄,共有66个肾存在肾动脉狭窄。观察组主肾动脉峰值血流速度为45.6 cm/s,主肾动脉直径均值为1.6 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5 cm/s和6.5 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肾狭窄程度与峰值血流速度均值的关系 观察组66个狭窄肾中,33例(50.00%)患者狭窄程度

3 讨论

肾动脉狭窄是导致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肾动脉狭窄高血压为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其在高血压患者所占比例高达5%~10%。导致肾动脉狭窄发生的原因有很多,肾动脉发育不全、纤维肌肉发育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动脉炎等均为常见原因。肾动脉狭窄发生后,肾脏血流量会不断减少,对存在于肾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刺激作用,进而导致血压升高,明确病因对高血压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血压出现持续性增高,舒张压明显升高,应用一般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病情控制效果不理想,常伴有腰痛症状,听诊可闻及血管收缩期的杂音,部分患者存在蛋白尿和/或血尿症状[3-4]。因此,加强对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的有效诊断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应用B超方式对肾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检查具有无创伤、操作快捷、可重复操作、价格低廉等优点,其在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5-6]。王君等[7]认为除了依靠二维图像可对肾动脉内径进行直接测量之外,肾动脉狭窄定量的关键环节就在于血流参数的测定。对患者实施频谱多普勒检查可了解患者肾脏血流状态,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通过彩色频谱多普勒显像技术可对患者主肾动脉血流相关参数进行采集,进而依靠这些参数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动脉狭窄,同时还可对狭窄进行准确判断[8-9]。实施频谱多普勒检查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对肾血流进行检查,一种方法为肾血流能量图,另一种方法为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肾脏血流能量图主要是通过血流信号的充填情况、色彩的明暗情况来对肾血流的灌注情况进行推测[10]。现丽妮等[11]报道中指出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可对血流包括Vmax、搏动指数(PI)、RI等相关信息进行检测。通常处于正常状态时,肾动脉血流频谱表现为高速低阻型。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RI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峰值血流速度(Vmax)的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实施频谱多普勒检查可促进肾动脉狭窄性高血压病的鉴别,诊断准确率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玉玲,付世文,陈延涛,等.肾动脉起始部频谱分析在肾动脉、主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15,44(9):1254-1255.

[2]高小瞻,胡文法,毛剑平,等.肾动脉及副肾动脉狭窄超声诊断及漏误诊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55-56.

[3]刘建新,王贤明,何晶晶,等.超声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1):2372-2373.

高血压诊治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急诊处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008-01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HCH)是指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该病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且病残率及病死率较高,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为了探讨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效的诊治方法,现对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抢救的1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35例患者,男84例,女51例,年龄47~86岁。其中急诊120出诊103例,接回99例,院前死亡4例,家属护送前来就医32例。131例患者均进行急诊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发病时间在3h以内106例(78.52%),4~8h 24例(17.78%),超过8h 5例(3.70%)。血压高于200/110mmHg 121例(89.63%),临床出现昏迷患者93例(68.89%),瞳孔不等大43例(31.85%),瞳孔缩小66例(48.89%),抽搐23例(17.04%)。

1.2 院前诊断:135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明显升高,发病急,进展较快,其中有冠心病病史18例(13.33%),有糖尿病病史34例(25.19%)。发病至急诊抢救时,患者多出现意识障碍,少数出现偏瘫症状。

1.3 诊治方法:依据病情首先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吸氧、心电监护以及静脉通道或镇静等常规处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神经。随后通过快速静滴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药物控制脑水肿,降低患者颅内压,应用利血平及止血药物调节患者血压,防止患者继续出血。对呼吸不规则及烦躁患者酌情应用呼吸兴奋剂和镇静药物。对呼吸骤停患者行气管插管,院前使用简易气囊或简易呼吸机维持呼吸,并迅速运回急诊科进行抢救,行头颅CT检查,确认患者病情,对症治疗。

2 结果

本组中4例患者因院前抢救无效死亡,99例安全转送回急诊科及32例家属护送前来就医的患者中,107例住院行内科保守治疗,24例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9例患者因呼吸骤停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转入急诊ICU抢救,其中4例血压高于240/120mmHg,静脉滴注硝普钠,待血压迅速下降后改用多巴胺升压,3例患者于36h内心跳骤停死亡,1例病情好转;另5例患者未使用硝普钠,3例6d内死亡,2例病情好转。131例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54例,留有残疾61例,死亡16例,治愈率为41.22%,存活率为87.79%。

3 讨论

3.1 及早诊断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多为急性发病,病情恶化多发生在发病的1~3h内,这期间是抢救患者的良机[1],如果超过该抢救时间,很难保证患者的预后效果。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恶化,为入院治疗奠定基础,必须建立完整的急诊体系,能够根据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早作出诊断,及时进行抢救。本组有106例(78.52%)患者在发病后3h内得到了及时的抢救治疗。

3.2 院前救治: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120出诊比例较高,因此院前急救在整个急诊过程中非常重要,应受到重视。在院前急救时,应重视一般的常规处理,检查并监测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瞳孔等重要生命体征,并详细记录,为后期的入院治疗提供依据。对昏迷患者应使其平卧,头偏于一侧,并清除口腔异物,防止误吸而造成窒息。对有呼吸衰竭初期征象的患者,为避免因缺氧而加重脑水肿,应对其进行常规气管插管,因为气管插管和高流量给氧可降低二氧化碳分压,能够有效、快速的降低颅内压[2],因此急诊医护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同时,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尽早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进行降低颅内压治疗,预防和减轻颅内压增高,防止脑疝的形成。本组患者经早期脱水降脑压后43例瞳孔不等大患者瞳孔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3例抽搐患者症状缓解,120出诊转运途中无脑疝发生。

3.3 合理调整血压:合理调整血压是阻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的重要措施,血压过高会加重患者脑出血,而血压过低则影响各重要器官的血流量,造成缺血缺氧,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脑水肿的程度。目前临床对与如何合理的调整血压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只有在影像学检查有大面积脑出血的情况下才可小心地将患者血压降至200/120 mm Hg以下[3];另一种观点认为应维持患者颅内压,若血压超过185/105mmHg可以降压,将平均动脉压维持在130mmHg以下[4]。甘露醇在脱水降颅压的同时可以起到基础降压的作用,因此本组患者以使用甘露醇降压为主。本组有4例患者血压高于240/120mmHg,静脉滴注硝普钠,待血压迅速下降后改用多巴胺升压,3例患者于36h内心跳骤停死亡,与没有使用硝普钠的5例患者比较急诊ICU抢救时间明显缩短,死亡时间提前,因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急诊抢救期间应慎用硝普钠进行降压。

在经过院前处理之后,应将患者快速安全的转运至医院进行急诊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患者头部固定,避免因高速运行产生的惯性作用加重头部充血引起再出血,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电及生命体征,对异常情况做好紧急处理的准备,本组99例患者转运途中未出现死亡。本研究表明,加强院前急救室挽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张鹏博.急诊高血压脑出血15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229-1230

[2] 冯丽洁,黎檀实,沈洪.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治疗的新观点[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1):64

[3] 吴印生.高血压急症的分类及处理[J].中国处方药,2003,9(9):41-42

高血压诊治流程范文第3篇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1],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确诊。随机分成临床路径组和非临床路径组各100例。临床路径组男66例,女34例;年龄45~78岁,平均599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2±112分;出血量10~30ml,平均20ml;出血部位:小脑8例,丘脑16例,脑叶18例,基底节区60例。非临床路径组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4~79岁,平均612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9±114分,出血量8~35ml;出血部位:小脑7例,丘脑15例,脑叶20例,基底节区58例,出血量6~32ml。两组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方法:非临床路径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路径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其流程是[2]:⑴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I61902),内科保守治疗。⑵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为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神经系统症状:①壳核出血;②丘脑出血;③小脑出血;④脑叶出血。辅助检查:①头颅CT扫描;②头颅MRI扫描。⑶标准住院日为≤21天。⑷进入路径标准: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161902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编码。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脑疝晚期患者不进入路径。⑸符合出院标准,同意出院。⑹变异及原因分析。

结果

两组FAM积分、Barthel指数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后3周FAM积分HE Bathel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

两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的比较:临床路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临床路径组(P<005),治疗费用低于非临床路径组(P<005),患者满意度983%,高于非临床路径组的942%,见表2。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进展快、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在使用临床路径的方法治疗,感到工作有头绪,忙而不乱,而且患者的疗效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因此认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治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高血压诊治流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急性右心室梗死; 漏诊、误诊、误治; V3R-V6R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161-02

doi:10.14033/ki.cfmr.2016.4.089

急性右室梗死(acute right ventricular infarction,ARVI),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不足,患者生前诊断困难,仅限于解剖学的研究。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特别是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学、血流动力学监测、核医学、影像学等检测方法的发展,有关ARV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右心室梗死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但基层医院的医生对ARVI认识仍存在不足,重视不够,医学检查手段相对较少,心电图上的特异性表现存在的时间较短,常规的12导联心电图往往不易发现,因而还存在着漏诊误诊的现象。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自1995年5月以来的病例档案资料查阅分析,发现有3例ARVI的患者在首诊时出现了漏诊误诊误治,对其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例1:男,68岁,于1997年10月21日上午因“胸痛、胸闷伴大汗30 min”来院就诊,高血压病史18年,冠心病史12年。急查心电图,抽血化验心肌酶。心电图报告为急性前间壁、下壁心肌梗死。急入监护室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血压血氧饱和度检测,患者家人拒绝进行PCI手术治疗,给予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异舒吉、辛伐他汀、吗啡等治疗。患者病情一度平稳,下午突然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小便失禁等休克症状,给予多巴胺后血压有所上升但仍不理想,检查患者发现心率46次/min,听诊双肺清晰无音,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考虑有右心衰竭。查看首诊心电图,Ⅲ导联与Ⅱ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大于1,再做心电图检查并加做V7~9、V3R~V6R,发现V3R、V4R、V5R的波形呈QR型。ST段存在弓背型略有抬高。遂诊断为“急性前间壁、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停用异舒吉、吗啡等,给予平衡液、低分子右旋糖酐快速输入扩容,并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和尿量等,患者病情逐渐好转直至出院。

病例2:男,76岁,因“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1 h”来院就诊。患者意识清楚,自诉晚饭后1 h左右胃部有疼痛不适,有烧心、恶心、呕吐,呕吐3~4次,晚饭中有中午剩菜。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近20年。查体:BP 130/60 mm Hg,P 54次/min,T 37.6 ℃,R 20次/min。心律齐,瓣膜区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无音,腹软,有压痛,肝脾未触及。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初诊为“急性胃肠炎”。在门诊观察,给予间苯三酚、左旋氧氟沙星、钾镁盐、奥美拉唑与盐水输液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感到心慌胸闷,听诊心率50次/min左右,心律不规整似有早搏,查急症床旁心电图:Ⅱ、Ⅲ、AVF,V3R、V4R、V5R的ST段均呈弓背型抬高大于0.1 mV,诊断为“急性下壁、右心室心肌梗死”,急查心肌酶:CK、575.2 U/L,CK-MB 185.6 U/L,LDH 656 U/L。收入监护室,停用上述药物。改用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参麦注射液,快速输入平衡液,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尿量变化。治疗中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平稳出院。

病例3:女,80岁,因“头晕、意识不清0.5 h”来院就诊。患者家属诉老人饭后头晕,不能坐立,不能说话,马上送医院,途中出现小便失禁,神志不清。患者有糖尿病16年,高血压病20年,4年前患过中风。查体:BP 90/50 mm Hg,P 50次/min,R 23次/min,怀疑有脑出血,立即行脑CT检查,检查报告:多发陈旧性脑梗死,排除脑出血,初步诊断为脑梗死。给以吸氧,甘露醇、脑神经生长素、降纤酶、银杏叶制剂等治疗。患者血压继续下降,给以多巴胺、多巴酚胺,血压仍升不上去,测血压时发现心跳很慢,急查心电图,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Ⅱ度Ⅱ型传道阻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左室面ST-T改变,加做V7~9、V3R~V6R导联,这6个导联的ST段都明显抬高,V4R抬高约0.2 mV,“急性下壁、后壁、右心室心肌梗死”诊断无疑。停用上述药物,给以阿托品注射,静滴维持;准备临时起搏器,快速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平衡液、参麦注射液等,患者的心率、血压慢慢上升,意识恢复,病情基本平稳。以后病情基本顺利,好转出院。

2 临床分析

2.1 漏诊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ARVI)诊断的教训

病例1:(1)心电图出现了下壁心肌梗死,但未作为常规加做左室后壁、右胸的导联。(2)心电图上出现了ST Ⅱ/ST Ⅲ>1,未加做右室导联。(3)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右心室功能衰竭和右心室梗死的特征时,才发现患者还有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而耽误了治疗。病例2和病例3则是首诊医生完全被患者首诊的表面的突出表现所误导,过于相信了自己的第一判断,未深究原因,一下子进入了诊断和治疗的误区,做出了完全不相关的诊断和治疗,所幸对患者未造成严重影响或死亡,但教训也是深刻的。之所以造成这些漏诊误诊误治,其原因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1)ARV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肌梗死,单独发生的极少,占全部急性心肌梗死的3%以下[1],多与左室下壁和/或后壁心肌梗死合并出现,发生机理较复杂,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常规12导联心电图非专科医生容忽视ARVI的表现。(2)心电医生和临床医生业务不够熟练,知识面窄,临床思维不够开阔,缺乏临床经验;考虑问题较单一,不够深入;对于ARVI的心电图和临床表现,特别是不典型的临床表现缺乏认识和学习。(3)这3例患者均是68岁以上的老人,多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多种疾病伴发,发病时往往无胸痛胸闷等症状;老年患者体质差,并发症多,记忆力差,反应迟钝,口齿表达不清楚,病情陈述不清。

2.2 对于ARVI的治疗不熟悉也容易进入误区

ARVI的治疗不同于一般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上有其特殊性。ARVI要避免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吗啡等药物,快速大量液体输入扩容是抢救ARVI患者成功的关键,快速扩容要早要快要量大,才能保证其正常循环[2]。但对于高龄老人、大面积心肌梗死、合并严重的瓣膜疾病和有心肌梗死病史时输液不能太快,否则有发生急性肺水肿的危险,可根据患者心率、血压、尿量确定补液量和速度,有条件的医院在必要时插入Swan-Gang漂浮导管来指导临床输液,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如果患者的血压仍低,可以联合应用多巴胺,以增加患者的心排血量。

3 讨论

3.1 临床表现

ARVI的临床表现除了心肌梗死的剧烈的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等一般表现外,主要有右心室功能不全和左心排出量不足的特征,包括四肢厥冷、脉搏细数、低血压、颈静脉充盈、心率缓慢、三尖瓣反流性杂音、奇脉、右室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患者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或下后壁心肌梗死时如果出现了低血压、颈静脉充盈、双肺听诊清晰的临床三联征则是右室梗死的特征性表现[3]。这些临床表现在容量减少时容易被掩盖,而在得到扩容后又变得较为明显。

3.2 诊断

典型的急性右室梗死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动态监测及心电图动态改变诊断并不困难。心电图这种无创伤性地检查方法仍然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右心室梗死主要的可靠手段。通过心电图胸前导联(V1~V3)、右胸导联(V3R~V6R)及肢体导联(Ⅱ、Ⅲ、AVF)ST段的改变诊断是否有右室梗死已经得到很多临床试验证实[4]。多数学者提出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标准是:(1)合并于急性下壁或正后壁心肌梗死。(2)1个或多个右胸导联ST段抬高≥1 mm[5]。在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右胸导联(V3R~V6R)ST段抬高≥1 mm是诊断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较可靠的指标,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在90%左右[6]。另外,ST段抬高Ⅲ导联>Ⅱ导联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3%,准确性为85%[7]。王丽慧等[8]认为,V2导联ST段压低与AVF导联ST段抬高的比值≤50%也可做为急性右室梗死的诊断标准。另外,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右室梗死的诊断也非常重要,右室梗死是否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异常程度与右室受损程度有关,轻者可无任何异常或于容量负荷后出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有临床意义的右室梗死的诊断和估价伴随的左心功能状态及指导治疗均至关重要。

3.3 治疗

由于右室梗死具有自身的病理、生理、解剖、临床各个方面的特点,因此决定了其在治疗上与单纯的左室梗死的不同。右室梗死的治疗原则包括早期维持右心室前负荷,降低后负荷;增加右心室收缩力和早期再灌注,避免使用影响前负荷的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等。主要措施有:(1)扩容,即快速输注液体,提高左心室充盈压和左心排出量,扩容有效的指标为患者尿量地增加。可选用平衡液、706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生理盐水等。医院有条件应对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在监测指导下进行补液治疗[9]。(2)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如果在充分扩容后,患者的心排血量未相应增加,血压仍然升不上去则必须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它可增加患者的心排血量而不增加肺毛细血管嵌压。(3)避免使用减轻心脏容量负荷的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吗啡等,如需止痛可选用非麻醉类药物,如强痛定。(4)抗凝和溶栓的治疗:右室梗死同样需要抗凝和溶栓的治疗,其治疗原则同一般心肌梗死。(5)在有条件的医院应尽可能地施行再灌注治疗,使患者梗死血管尽早地得到血运重建,包括直接PCI或急诊CABG。这对于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10]。(6)并发症的治疗:严重的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可选用阿托品治疗,必要时安装心脏起搏器。

参考文献

[1]陈新.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3-64.

[2]高守信,陈瑞清,韩威,等.右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扩容治疗[J].中国急救医学,1998,18(1):41-42.

[3]张朝君.急性右心室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7,28(2):145-146.

[4]白国喜,彭俐,马景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探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5,3(14):195-196.

[5] Chou T C.Electrocardiography in clinical practice[M].Philadelphia:WB Sounders Company,1991:132.

[6]邵耕.现代冠心病[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416.

[7]姚建东.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22例心电图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2,8(1):122-123.

[8]王丽慧,吴树燕.现代心血管疾病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60-161.

[9]喻朝宁.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11例治疗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732-4733.

高血压诊治流程范文第5篇

高血压患者基本情况介绍

江东区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宁波核心城区,管辖11个社区,人[16.1万,>60岁老年人][ 200人,在册管理高血压8840人,>18岁人群发病率为22.3%,高于我国平均发病率,高血压的防治任务繁重而艰巨。

社区高血压人群管理的主要做法

在传统的高血压管理基础上,借助宁波云医院网络平台,全科医生通过多点执业形式在云医院开设云诊室,成为注册的云医生,利用云医院资源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网上诊疗、会诊、健康管理等服务。

高血压网上诊疗通过云诊室,高血压患者可随时随地与签约的云医生进行复诊、交流。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提供健康咨询及诊疗服务,并通过云诊室HIS系统开具处方流转至患者附近药房或网上药店。患者可选择就近药房现场取药或接受药品配送上门。这种方法方便了病情稳定、诊断明确、需长期用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就诊。

高血压网上分级诊疗宁波云医院最大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市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院共同参与,这为开展网上分级诊疗提供了基础。中心和服务站设立了远程会诊室,音视频同步,与市属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通过实时共享病历、诊疗和历史健康记录等,为患者提供病情分析、疾病诊断、确定治疗方案等远程专家会诊和双向转诊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的专家医疗服务。

根据网络性质,结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制定了网上分级诊疗规范,适合网上会诊的高血压患者有:①按治疗方案用药2~3个月,血压未达标的;②血压稳定的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的;③血压波动大,临床难以处理的;④服降压药后出现不能解释或难以处理的不良反应。专科医生在网上会诊后,出具书面指导意见,对需要进一步检查或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可实时办理转诊和接收工作。

高血压网上健康管理对血压不稳定、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和调整或初服降压药的患者,云医生可提供家庭血压监测仪,患者在家测量的血压数据能实时上传至云医院数据库和医生的手机,云医生依据居民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及健康干预方案,满足居民随时随地管理自身健康的需求。

初步成效

自2015年4月承担云医院落地试点任务以来,中心以网上高血压管理为人手,探索互联网+医疗新模式,完成了高血压等社区常见慢性病网上诊疗规范和网上远程会诊规范的制定和服务流程的设计。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网上健康咨询1300人次,网上会诊83人次,网上转诊12人次,为30例患者提供家庭血压监测210日次,不但为社区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提升了管理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为全市全面推广互联网+医疗新模式积累了经验

思考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广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高,病程长,对居民生活影响大,疾病负担重,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重点管理的慢性疾病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血压管理方法主要是社区综合防治、高血压三级管理、高血压自我管理以及规范化管理,但随着患者数的增长,出现了很多新的挑战,如何完善规范化管理体系和方法是今后我同高血压社区管理的重要议题。

互联网+高血压管理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是传统高血压管理方法的补充和发展,在提升管理效率、效果,提高患者知晓率、控制率和自我管理,降低再就诊率和缩短就诊时间等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但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互联网+高血压管理模式也需要完善和进一步探索。

政策支撑问题云医生利用网络媒介进行诊疗,其线上诊疗服务的合法性、医生多点执业的管理、网上医疗风险管理等,目前缺乏法律依据。同时,大数据开放带来的数据安全、数据利用、数据标准规范,也需要政策层面的指导与规范。另外,云医院的物价收费、运营管理等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