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景观学

景观学

景观学

景观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 城市景观; 研究

引言: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学随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背景。在这样的生态浪潮激荡下,城市景观结构研究成为了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内容,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着眼于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规划学的脉络而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它引起了对描述、解释和规划景观结构的传统方法的重新思考,也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传统研究和科学交叉提供了新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景观规划理论原则上的指导,甚至为景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方法论。

一、景观与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分析

景观生态学中景观(Landscape)概念的引入将地理学家采用的表示空间的“水平”分析方法和生态学家使用的表示功能的“垂直”方法结合起来。弗曼(1995)对景观的解释是由相互作用的重复出现的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镶嵌组成的异质区域。它具有空间异质性,是实在的地理实体,即包括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系统整体。

景观生态学是1939年由德国地理学家C.特洛尔提出的,对其最简单的表述就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它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由此应运而生的“生态景观”强调重视景观的生态效益、利用绿色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城市景观整体规划特征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是典型的以人类干扰为主的景观,是一种连续的景观,城市主体的研究以城市地域社会为对象,探讨人类活动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城市景观绿化是对城市公园系统、绿地系统和城郊风景区的规划与管理,城市是其对象与主体。城市景观格局亦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景观组分类型中以高密度的人类活动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原则;其次,城市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主要受人类有目的的规划、建设、活动的决定性影响;第三,城市景观组分的内涵性重组和外延性扩张行为非常频繁;第四,城市景观组分的镶嵌性分布特征十分突出,相互之间的功能联系一般通过发达交通系统中的能流、物流和人流来实现;最后,城市景观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破碎性,城市景观主要靠人为输入或输出不同性质的能量和物质来协调和维持,变化极快且对人类调控存在高度依赖性,城市功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都很脆弱,一旦人类活动失调,就很容易导致城市生态衰退。另外,城市交通系统网络将城市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斑块,城市景观要素斑块之间及其与城市外部之间的,与人类活动相关的能量和物质流同速率很高,而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生态过程受阻,提高城市景观生态连通性,就成为维持城市景观生态过程和环境功能的基础。

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与设计原则

李团胜(1998)认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应该包括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规划、绿色空间体系规划以及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由此总结生态规划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生态的基础资料: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即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城市景观的要素、结构、功能,这是做好景观生态规划的基础性工作;拟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最后,提出合理城市规划的原则,对城市空间及景观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城市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实现优化利用。此外,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遵循合理安排城市空间结构,相对集中开敞空间,组织和谐的土地利用,保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斑块之间的联系,以绿色生态空间体系建设为中心的保护环境敏感区等规划原则。

三、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就对景观中一系列的生态进行整合规划,此种整合是在整体和生态设计观念基础上的创造。与柯布西耶“光明城市”的伟大理想不同,整合思想的核心是对现成结构的把握及改良,此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想不谋而合。

在整合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总目标是改善城市景观结构与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景观的持续发展。具体有如下目标:①生态稳定性。即维持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景观的结构功能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②通达性。有效地确保城市生活的方便,各斑块间有廊道共同,交通易于到达。③舒适性。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融合技术与自然于一体的理想环境。④美观性。通过景观规划使景观结构适量有序又富于变化,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并富含文化特征。

五、总结

现代城市景观是文化和自然的载体,它在百年间的历史演进中,承载着民族艺术追求、实用性理念与时尚精神。在突飞猛进的城市设计浪潮,冲击着现代城市的景观设计的迅速发展,它将对未来全球化的城市景观设计的形成和趋势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城市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构建现代城市景观结构生态优化模式,对于指导城市空间结构的改造和重建过程,以及维护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秀珍 肖笃宁著:《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年 第2期 维普资讯网。

[2] 苏伟忠 杨英宝著:《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

景观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景观规划;景观生态;景观化校园

景观生态学是景观规划与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景观规划与生态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演绎和构造出了极其生动和精彩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景观”一词在英、德、俄语中词义颇为相似,都是指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它具有明确的边界和统一的外貌,可辨识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是其主要特征。生态学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9年定义的一个概念,它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如今,由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主要工具。景观的空间结构包括类型与格局,而景观的形态则是指人类感知的视觉景观,二者共同组成了景观的基本特征——空间构型[1]。现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业迅猛发展,许多高校不约而同将自身办学空间的未来发展投向了城郊,这使得大学新校区校园环境景观在继承原有校园景观功能和文化风格外,利用景观生态理论方面知识突出反映低耗能、低排放型等运行模式的生态环境成为可能。而怎样的规划能更好地为学习、生活服务,怎样的规划既突出了效率与秩序,又合理地继承了学校的文化及历史,这就涌现出很多关于校园规划的讨论[2]。

大学校园景观不仅包括自然景观,如山地、湖泊、天然矿地等最容易形成校园环境特色因素,还包括了人造景观,如广场、道路、庭院等大学师生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区域与独特的校园人文环境形成的重要因素[3]。所谓景观化校园,是指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植物造景为主,以人为本,实现校园环境、功能、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环境[4]。

1 项目背景

1.1 项目概况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简称一师)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以一代伟人为代表的一批历史杰出人物曾在此求学或工作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亲笔题写了“第一师范”校名。

一师的新校区——东方红校区位于长沙市岳麓区东方红镇,总占地面积72.67hm2。在岳麓山大学城内,符合长沙市“西文东市”的总体规划。规划总建筑面积40.2万m2,建筑总占地面积9.8万m2,总绿化覆盖率47.5%,水体面积2.5hm2。教学区是学院平面规划划分的5种类型之一,已有文科楼、理科楼、科技楼、实验楼、图书馆5栋教学楼,建筑面积共9.75万m2。学生生活区已有学生公寓14栋,建筑面积共11.39万m2,食堂,超市和商店等,建筑面积1.46万m2,完全能满足学生日常生活需求;体育运动区有体育训练馆,建筑面积共0.468万m2;教师生活区已有周转房2栋,建筑面积共0.62万m2。学院完成共约10.67hm2绿化工程建设项目任务,现有人工绿化栽植面积约16hm2,未开发的原始山林面积约10hm2。

1.2 基地位置与现状

新校区地形总的趋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东部丘岗岗顶标高69.4~70.8m,中部岗顶标高在60.6~68.5m之间,西部冲沟平坦地带地面标高38.8~49.9m,丘岗坡度玻璃一般为10~25°,地面相对高差一般在10~20m之间,岗坡植被覆盖良好,冲沟平坦地带现为稻田。基地地形层次感强,高低错落有致,树木葱郁,有山有水。

2 设计理念

2.1 理念基础

2.1.1 创造“依山就水、绿荫环抱”生态校园。依据校园的场地条件和环境特点,强调生态校园的主题,以群山为背景,以溪水湖面为核心,创造生态校园。

2.1.2 “凭水聆风、诗意生活”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场所。塑造丰富的校园公共空间,特别是营造宜人的滨水空间,促进交往,增强校园活力和人文精神。

2.1.3“弹性布局、融合共生”人工与自然有机融合的弹性灵活的布局。寻求简洁而灵活富有自然地形布局结构,建筑形成组群且可替换,可灵活应对场地条件。建筑群以村落状与绿化环境相融合达到人工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1.4 “有机生长、持续发展”细胞式的开发建设方式。树立开发建设环境先行的观念,以如细胞生长般组团式的建设方式,力求首期建设集中紧凑,留有余地,使建筑族群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达到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2.2 主题:润

“润物细无声”一语道破老师的高尚品质,孜孜不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其中一个“润”字意味深长,它没有“洒”的夸张;没有“泼”的高调;没有“溅”的放肆,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状态,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就好像一师,虽没有显赫的名气,却培养出了中国的一代伟人;虽没有很大的规模,却有了百年的历史。“润”字处处体现了一师的精神,于是,选取“润”字作为一师的景观主题,景观润物、大学润人。以史之润、文之润、绿之润、新之润,4个方面进行展现。

2.3 总体分布结构:一轴、二环、四区

从校园与城市的相互关系角度探讨大学校园的空间模式,并构建出以复合功能分区、多层次开放空间以及功能基本单元为主要框架的结构模式[5]。一轴:景观主轴;二环:环绕教学区的车行道和环绕山体的游步道;四区: 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游憩区。

2.4 景观结构

“绿在校中,校在绿中”,校园处处与环境相互融合,互相滋润,以达到润物润人的思想。

2.4.1史之润。史之润──景观主轴,历史轴线的表现:在从学校内大门到图书馆水池前的200m轴线上,布置21盏景观广场灯。一共10排,尽头单独1盏在中间。景观灯6m高,每排距离是20m。景观灯底座上照刻有从古至今的21个年份,代表着学校历史沿革的重要事件。同时根据时间年份不同,变化广场铺砖。铺砖的形式以标尺上的刻度代表重要的时间和事件。黑白红3色为主要铺装色彩,块状为主要铺装形式,材料以普通石材或砖材为主。三色铺装间隔铺设,白色为基础,作为标尺,黑色和红色铺装分别铺设在中轴线两侧,作为标尺上的刻度,代表重要性事件处的刻度形状与其它刻度相比稍大,与此处的灯柱相呼应。其中红色刻度代表具有红色革命意义的事件与时间,而黑色则代表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与时间。

2.4.2 文之润。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主旨,将“求知”、“有知”、“识知”、“传知”、“解知”、“共知”作为6个内庭院的主题,按顺时针的顺序布置,寓意知识的循环与更替,学与教的衍化。其中加入一些汉字的小品进行点缀与补充。

求知——即使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适当以小乔木和灌木如棕竹、珊瑚树等用于视线遮挡,同时还可以采用驱虫性较好的树种,以达到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不被外界所分散的功能效果。

有知——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却不知道应用的实际的方法;该庭院与知识的大体风格一致(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把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是一个互相穿插的过程),以中型乔木和小灌木造景,在院内营造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适当安排一些座椅,此外,也可将在君子亭“静中求学”的学习态度传承。

识知——了解并完全明白了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并可以以这些知识为载体做出一些贡献;同时与“有知”园内植物配置相一致。

传知——把我们了解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即人生的传递,文明的传递,历史的传递;同时做一些有起伏的微地形,以水体和假山,搭配一些矮灌木,把水体流动过程展现出来,象征文化的传播。

解知——解释和教导有知之人去将自己的知识融入实践生活中,并且分享自己的心得,而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认知,就有了不同的知识领域;以彩叶稍耐荫树种为主体,配置一些多年生花卉,布置桌椅供师生交流之用,以色彩丰富的彩叶树种代表知识的多元化。

共知——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的最好办法。植物配置上注重乔、灌、草的搭配,同时配置少量彩色叶树种。

2.4.3绿之润。绿之润——把环抱校区的四座山加上在建的艺术楼、学生宿舍、体育场做成一个绿色的环带,把整个校区包裹在绿色的生态气息之中。

绿之润通过3个方面来展现:视觉、嗅觉、听觉。

(1)视觉:配置植物要遵循绿地植物的配置模式,将植物以群体集中的方式进行种植[6]。校区的四座山,以不同季相变化的植物进行展现,使四季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图书馆旁的小山坡用春季开花植物形成自然天际线,形成障景,加强空间纵深感,图书馆周围选用桃李,成片栽植成景,示意桃李满天下。艺术楼旁山体则用春夏季观花植物,示意生生不息。武警农田处保持原有山体,混植秋色叶及观果树种,体现“层林尽染”的别样景观。西北部山体使用冬季落叶观枝干与观花植物,以腊梅与梅花为主,增强冬日阳光的通透性。

(2)嗅觉:对学生宿舍区的植物配置进行补充,以保健树种、芳香树种、驱蚊植物为主,为学生的生活区域营造一个舒适、温馨、芳香的生活环境。两栋为一组共6组庭院,每组庭院由宿舍分开,分别以清香、醇香、远香、留香、沉香、暗香、梦香为主题院落,通过植物设置归属感强的院落。分隔绿地里设置一些交流空间,预留小空地供学生进行小团体活动。

(3)听觉:以琴声、鸟声,竹声为设计的出发点,对艺术楼原有竹林,生态农场部分区域进行改造设计,突出声音的效果。琴声以艺术楼的琴声和音乐厅的声乐为具体形式,通过景观设施放大其音乐的艺术效果,把其用到景观设计的立意上面来,同时结合绿色主题。艺术楼的南面的山体结合艺术楼的特质而充分利用起来。把小山坡作为一个平时艺术楼学生们走进大自然练声的场所。所有声音最原始的来自于大自然,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眼睛闭上,呼吸大自然,触摸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灵感,是一种完美的体验。

此处主要给艺术楼的同学们提供独自练声的场所,因此,此处不需要设置太多桌椅,更多的要放置一些相对独立的木平台,木质材料更加具有亲近大自然的感觉,相对独立的平台能够在相对独立的空间中提供一种开阔感。

鸟声:拟定在武警农场的后山作为鸟声体现,在山体上主要栽植引鸟树种,同时在原有大型乔木上安置各式各样的人造鸟巢,以此吸引鸟类栖息,鸟巢要设计的比较新颖,要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树下主要给人一个聆听鸟声的环境空间,而且鸟声能松弛神经、陶冶性情,起间接愉悦听众的作用,同时,此处也是一师范学生们能够进行一定的课程学习与帮助的场所。

竹声:拟定保留原来的竹林区域,并进行必要的改造,竹子与石、白墙组合成景,在古典园林中的非常常见,黄金间碧玉、毛竹、孝顺竹等都是很好选择,同时在竹子底下种植麦冬,其色泽与竹子对比明显,和石头又能完美地搭配起来,并且能修饰竹林底下的泥土。

2.4.4 新之润。新之润——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体现学校与时俱进的步伐。

在景观生态规划中推倒一切和没有继承的规划是没有生态性的。景观资源化是景观规划设计,开发利用,建设管理的核心。树立景观资源概念来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7]。

雨水收集系统则是可行的措施之一,包括“初期弃流——过滤──储存——杀菌——回用”4个阶段。

通过运用铺设管道,陶瓷透水砖,雨水收集花池等雨水收集技术将雨水和学生用水收集,然后,再运用自然生态水景处理方法将收集用水净化处理,最后,再以沿路铺设管道和水泵抽水的方法,把图书馆前的水体和武警农场水体联系到一起,形成一个环流,可以保证水系的质量,又可以免去集中处理污水的成本。

整个校区也运用了一些科技环保材料,例如木塑复合材料,凝石,GUP石木材料,陶瓷透水砖等材料,新材料的运用体现学校与时俱进的步伐。

在植物搭配上也体现“新”的理念,建设节约型园林。因地制宜,优先选择利用乡土植物,生态优先,利用原有植物资源进行植物造景,选用节水抗旱植物构建节水型园林,应用粗养护型植物,降低养护成本。

参考文献

1 朴浩,许晓东.大学新校园景观规划的生态适应性设计研究初探[J]. 建筑设计管理,2009(9)

2 王恬,刘飞.功能主义校园规划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以中国矿业(徐州)南湖校区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0(2)

3 王静.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发展趋势简析[J].教育建筑,2009(2)

4 丁可武,曹智.建设景观校园 提升校园文明——试述福建师大福清分校校园景观规划构思[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6(2)

5 沈祖光,刘文.新形势下大学校园规划的空间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11(4)

景观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美学;艺术性;生态意蕴;人造景观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landscape, the environment has always been totally inseparable whole, they co-create from the external space of human existence.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object of study of landscape aesthetics personified natural, man-made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o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o bring together in culture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geographical connotation from another reflects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value.Keywords: landscape aesthetics; artistry;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artificial landscape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当代文化视野中的景观美学 新一轮自然美学的讨论正在展开。有学者认为新的自然美学理论框架中,应该以生态美学为体,景观美学为象,环境美学为用。相比之下,景观是最直观和具象化的。在现实中,我们并不可能直接领略到什么抽像的生态观和环境观,往往是面对一个具体的景观(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造景观或人文景观),在赏游观看的经历中去逐步体会它的生态和环境的情况。这一点对于自然景观尚易理解,其实人造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生态和环境除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意义以外,融会在其间的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地域文化的内涵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生态和环境的价值。我们不妨以景观美学为体,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构成两翼,构成所谓“一体两翼”式的自然美学理论框架,这个“体”不是本体的“体”,而是一个具象化的存在,而生态观和环境观的两翼是景观赖以存在的抽像化的基础。

景观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景观美学;审美文化;自律;他律

一、当代文化视野中的景观美学

新一轮自然美学的讨论正在展开。有学者认为新的自然美学理论框架中,应该以生态美学为体,景观美学为象,环境美学为用。⑴笔者以为此三者的分野并不是那样截然清晰的,生态、景观、环境本来就是浑然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他们共同营造起人类生存的外部空间。相比之下,景观是最直观和具象化的。景观美学中需要面对具体的土地和人的关系,而通常意义上的景观美学研究对象其实绝大多数都是“人化的自然”,甚至就是“人造的自然”,是人和自然相互协调的产物。无论是中国古代“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古典园林,还是西方20世纪以来专业景观设计师描绘在图纸上构筑在现实中的“诗意栖居地”,其实都体现了这一理念。而支撑这一理念的是基于不同哲学基础的生态观和环境观。在现实中,我们并不可能直接领略到什么抽象的生态观和环境观,往往是面对一个具体的景观(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人造景观或人文景观),在赏游观看的经历中去逐步体会它的生态和环境的情况。这一点对于自然景观尚易理解,其实人造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生态和环境除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意义以外,融会在其间的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地域文化的内涵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生态和环境的价值。WWW.133229.coM我们不妨以景观美学为体,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构成两翼,构成所谓“一体两翼”式的自然美学理论框架,这个“体”不是本体的“体”,而是一个具象化的存在,而生态观和环境观的两翼是景观赖以存在的抽象化的基础。作为自然美的不同层次,无论是环境、生态,还是景观,它们都具有整齐一律、合乎规律和和谐的形式属性⑵,同时又和人类的日常生活、心灵体验和审美感受密切相关,在逐步克服“人类中心主义”偏见的前提下,如果我们认定景观是一种既定的具体的现象,那么透过现象观察其本质,即体味景观的生态意蕴;评价现象的价值,即衡量景观的环境价值,就成为可能。

无论在《辞海》还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中都没有收入“景观美学”这个词条,在一般的美学理论读物和应用美学理论著述中也少见”景观美学”这个美学分支。根据1996年出版的《社会科学学科大全》所收录的词条“景观美学”所表叙:我国学者陶济在《新美术》1984年第4期著文《景观美学刍议》,最早对景观美学进行了系统论述⑶。1985年陶济先生又在《天津社会科学》杂志上撰文《景观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景观美学的研究范围。但是此后,景观美学的研究虽有一定拓展,但相对于其他艺术部门美学而言,无论是发表的论文还是出版的专著都乏善可陈。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外景观设计思想的大量引进和新世纪之初景观设计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认定为我国的新职业之一,在建筑理论、园林设计和环境科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基于专业视角的对景观美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如吴家骅著《景观形态学:景观美学比较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等著述。而在美学文艺学界,伴随着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与后工业时代人类生存问题的热烈讨论和逐步展开,景观美学、环境美学等概念也活跃在人文学术的视野中,成为美学文论界关注的话题。据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目前国内为数有限的一些专著使用了“景观美学”或“景观美”这个名称,如王长俊著《景观美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王旭晓编著《造化钟神秀:景观美》(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版)以及杜卫在《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有关景观美育的论述等。此外,在时尚旅游杂志等大众传媒领域,审美意义上的“景观”一词也频繁见诸版面,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推出了“选美中国”特辑和“景观大道”珍藏版,对于景观文化和景观审美的关注可谓偏好有加。另外,在业内人士主持的专业网站如景观中国()、中国景观建筑网(lbbs.com)、网易园林(http://co.163.com/index_yl.htm)、中国建筑艺术网(.cn/cn)、中国园林网()、abbs建筑论坛(.cn/bbs)等网站上经常有关于景观美学的思考与认识,甚至还出现了类似“建筑评论”、“建筑随笔”的“景观评论”、“景观随笔”等景观艺术的批评文体。

但是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面对“景观”一词,真可谓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有时“景观”一词的使用几近随意。其实在文化学、社会学、旅游学、林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以及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等学科都有一套出于本学科知识谱系的对于“景观”的认知话语,而在美学文艺学领域,常见的做法是往往将“景”和“观”拆开来理解,犹如中国古典文论中将“情”和“景”拆开来作一种二元对立统一式的理解一样,其实这是一种带惯性的文论思维模式,容易拘于字面意义的限定而忽略其更深层次的人居文化内涵,从而将景观美学的研究对象和旅游美学混淆起来。严格意义上的“景观”一词,其实是一个外来词汇。我们可以从英语、日译汉语和汉语三个语境来梳理一番,在英语中,“landscape(景观)”的古英语形式如landscipe、landskipe、landscaef等和其古日尔曼语系的同源词如古高地德语lantscaf、古挪威语landskapr、中古荷兰语landscap等表示的含义是接近的,都与土地乡间地域地区或区域等相关,而与自然风景或景色无关。在汉语中,作为最为流行landscape的译名“景观”,其词义也是非常暧昧和复杂的。据认为,景观这个日语汉字词汇是由日本植物学者三好学博士于明治35年(公元1902年)前后作为对德语“landschaft”的译语而创造的,最初作为“植物景”的含义得以广泛使用,后来被陆续引入地理学和都市社会学领域。而中国学者的著作中首次出现“景观”一词,是在1930年由中国景观学科的先驱陈植先生在其著作《观赏树木》的参考书目日文部分列有三好学的《日文植物景观》。后来陈植先生在1935年出版的《造园学概论》中有两处使用了“景观”的词汇。其时的景观一词已有“景色”、“景致”和“景物”等意思⑷。而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景观学(简称la学科)概念时,是有其特定的内涵。这里需要提及到“景观学”的概念,所谓景观学(landscapestudies)是一门建立在景观规划与设计学科基础上,以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总目标,以环境、生态、地理、农、林、心理、社会、游憩、哲学、艺术等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为基础,以规划设计为核心,面向人类聚居环境创造建设、保护管理和人文建设的学科专业,是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产生的新型综合性的现代学科⑸。自100多年前在国际上出现第一个独立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专业(landscapearchitecture)以来,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都逐渐建立起成熟的景观教育体系,成立了景观教育(师)组织,负责制订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评估办法,有专门的评估机构,并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和有影响力的国际景观教育组织。我国引进景观学科和景观教育体系只是最近10多年的事。而引进国门不久的景观学科理论和传统的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在“正名”的问题上也一直存在着分歧。在此,我们无意把景观美学概念狭隘地理解为景观学美学,但我们也不能无视景观规划设计在中国当代城市建设中方兴未艾的现实。现代景观设计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城乡协调发展和保护自然生态的新的重要环保手段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景观美学的研究重心不宜过于宽泛,把山岳河流湖泊草原湿地的审美研究悉数收入囊中,也不能只是停留在主要研究体现士大夫审美趣味或中世纪贵族鉴赏心态的古典园林的层面上,而应该更多的关注现当代各类景观建筑实物和城市化进程中各类景观设计、景观规划思想的美学品格。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深入,景观学科和景观教育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景观建筑点缀我们的生活,它们在协调土地和人的关系,营造和谐诗意的人居空间中发挥积极作用,对此我们应该运用美学的眼光给予认真研究。可以说,景观美学是生态美学和环境美学的具象化和人居化,是建筑美学的延伸和拓展。预期在不远的将来,和人居环境与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景观美学研究完全可以成为和建筑美学、影视美学、工艺设计美学并列的重要艺术部门美学分支。

二、正确处理景观美学理论建构与其他相关学科建设的关系

中国的景观美学从诞生之初起除了概念定义上的语焉不详和学科归属上的困惑之外,还因为景观科学本身就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和传统的园林美学,建筑美学以及旅游美学、生态环境美学和地理科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正确处理好景观美学理论建构过程中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是与古典园林美学的关系问题。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历史悠久的造园技巧与艺术,而且在十七、十八世纪中国、日本与英、法等国的造园艺术有过较为频繁和密切的交流与影响。⑹面对丰厚的中外古典园林艺术的遗产和东西方园林艺术的交流历史,今天的景观美学研究具有广阔的继承和开拓的空间。一方面,可以从传统的造园理念,特别是古典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上获得启迪。如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中强调“师法自然”,讲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⑺;日本园林更加抽象和写意,尤其是“枯山水”更专注于所谓永恒;法国园林受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大陆理性主义哲学影响,推崇艺术高于自然,人工美高于自然美,讲究条理与比例、主从与秩序;英国自然风景园林受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美学启发,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肯特甚至认为“自然讨厌直线”⑻。但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之细部也较为粗糙,园林空间也略显空洞与单调,以致于钱伯斯曾批评它“与普通的旷野几无区别,完全粗俗地抄袭自然”⑼。以上古典园林中的自然观,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本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处理,差异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手法的侧重点不同,从而造就了风格迥异的园林艺术形态,这对于现代景观的设计与规划的美学思考无疑是值得珍视并继承的历史的观念与实践。另一方面,现代园林景观还需要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开拓。这种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摹仿”自然,向生态自然拓展。如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教授迈克·哈格(lanmcharg)早在1965年就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withnature)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另一个拓展,是静态自然向动态自然的拓展,即现代景观设计,开始将景观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设计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画景色。有意识接纳相关自然因素的介入,力图将自然的演变和发展的进程,纳入到开放的景观美学的体系之中。典型的例子如20世纪90年代荷兰的west8景观设计事务所设计的鹿特丹海堰旁的贝壳景观工程。此外,现代景观在功能定位上,也不同于古典园林以宫廷贵族和少数文人士大夫为主要服务对象,主要的功能只是围绕他们的日常活动和心理需求展开,而是更多考虑大众的多元需求和开放式空间中的种种行为现象,充分运用环境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方法来为大众“量身定做”现代园林景观。总之,现代景观美学在全面吸收与继承古典园林美学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艺术手法亦有很大的创新。

其次是与建筑美学的关系问题。这里首先涉及到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区别问题。在米歇尔·柯南看来,“通过景观作品实现的意图,在景观再美化的阶段显现自身。此时,创造者和大自然的结合更像是一种对话而不是一种先在的造型律令。与艺术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景观创造是长久的、一系列的交流过程,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却被艺术家们自己忽略了:建筑基于对人类意志自由的肯定,它确定了空间对时间的优先权。景观设计艺术通过自然意志与人类创造性想象之间的重新对话,对现有的场所进行重塑。在不断显现出来的变动中,自然总是会打上人类曾在此生活过、参观过和工作过的新烙印”⑽。当我们不断感叹建筑文化对人类的生存空间和历史风貌的巨大改观时,不妨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文艺复兴以来主宰着建筑设计和园林与景观设计的、片面追求艺术作品的统一性的经典思维方式,反思一下欧洲传统的艺术观,即认为高尚的艺术品味标准是由上层社会来决定的习惯思维。新时代的景观设计在相当程度上要实现一种建筑文化领域中很难实现的突围,这种景观美学将不拘泥于特定的等级品味,而是向不同使用人群诉说;其美学价值也必须通过使用者的互动来实现。这种景观美学理念下的创作视角会兼顾不同人群的兴趣。这一景观美学的创作视角和思维方式符合当今全球化和多文化社会的需要,将对全世界范围内关注当代社会中自然观的文化多样性的人们有重大的启发。此外,和建筑评论不同,景观评论的所有诗意源于生物与能量的动态运作,即与自然的诗意交融,这种动态活动将超越一切人类艺术或工程创造的界限。如当代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景观美学问题就值得充分重视,如何创造性地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的独创性和与场所的对话性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若干施展景观艺术才华的舞台。新的景观思维方式与当代中国问题的结合,可以预期产生中国特色的当代景观美学。

此外,在景观美学理论建构中辨析和处理好与旅游美学、生态环境美学和地理科学的关系,加强对国外景观文化和景观设计思想的译介和消化吸收,都是促进中国本土景观美学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有效方式。

三、景观美学的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城市文化建设

景观美学的理论建构中应该始终体现功能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相统一的原则。这既是从景观设计与规划艺术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的要求,也是适应了当今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

(一)功能性原则。毫无疑问,景观设计与规划,首先是科学,然后才是艺术,美学。在充分尊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指出景观美学中功能性因素的重要性。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评价景观设计的优劣,不单单在于环境好看与否,更重要的是其是否首先解决了功能的问题,是否形成了适宜的场所感,使用上是否方便舒适,与周围环境是否和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等。景观规划的使用功能存在于各类景观设施自身,它直接向人提供便利、安全、保护、信息等服务。它是景观设计外在的、首先为人感知的因素,因此也是第一功能⑾.。有时我们往往过于偏重景观形式的新异怪诞、色彩的眩目夸张和某些象征意义含混的符号构成,而忽略了其技术含量和对功能的合理诠释;人们容易把某种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甚至不无浪漫、理想主义的设计理念寄托在形式之上,而忽略了功能的完美和景观对人的良好服务才是美的真正源头。事实上,形式也只有和功能密切结合,才具有理性的根基。城市景观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美学价值,也只有在功能与形式的相互协调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艺术性原则。卡尔普纳认为,艺术不能提供任何知识层面的意义(intellectualmeaning),艺术只以美为对象⑿。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对景观规划的美学评价,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至于附着在景观规划之上的时代精神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往往蕴涵在我们对形式—观念提出的新的解读之中,而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更不能用替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权利意志,先入为主的所谓某某文化的特征、风格、功能来束缚甚至窒息了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景观设计。如期不然,往往会导致设计的呆板和思维的僵化,所创造出来的景观可能是既流于形式的空洞化又缺乏精神蕴涵的败笔。如在有“中国角”之称的武汉南岸嘴地区的景观规划的招标方案的评审中就体现出这一原则。武汉南岸嘴地区位于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北邻汉口,东望武昌,南枕龟山,西接月湖,作为武汉山轴水系的交点,是武汉特大城市自然景观的中心。为了将南岸嘴地区建设成为具有鲜明滨水特色的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旅游观光中心和城市景观中心,塑造武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标志性景观,武汉市邀请了荷兰、澳大利亚、日本、德国、香港和内地等9家海内外知名的景观设计机构的参与规划竞赛,并对提交的11个创意方案进行了两轮评审。在这些方案中,有两个选用了塔的造型,两个用了“白云黄鹤”造型,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在这些古典的塔式、白云黄鹤式、黄鹤展翅式、万众一心式的造型中无一例外地都被贴上了诸如历史、传统、楚文化、时代精神等标签,而这种将传统文化泛化成一种大众文化的叫嚣工具的做法,则直接导致了传统文化在作为“卖点”和炫耀的存在中消失了原有的深刻内涵。虽然任何一个景观设计,尤其是城市的文化景观设计,必然要涉及特定城市的历史文脉、地理环境以及人文风俗等要素,但一味固守这些原则的定律,无疑会扼杀艺术的创意和美学的精神。一个真正优秀的景观设计,要体现出继承传统和尊重文化内涵的品位并非简单机械套用传统的躯壳那样肤浅。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⒀”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景观设计与规划,各种文化传统和地域文化都可以作为要素“从属于自己”,而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造、更新、发掘出新的艺术意蕴也正是景观设计与规划美学走向成熟和深刻的必由之路。

(三)生态性原则。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城市景观规划中一个焦点问题。在景观设计中,环保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亲和及绿化等方面。西方的绿色研究(greenstudies)提倡市内的绿色景观与室外的自然融合,内外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而景观,则是对自然的改善和提升。如贝聿铭先生的设计的许多景观都是没有基座的,与地面直接接触,好象建筑物是从地面直接“生长”出来的。这些生态景观设计正如布鲁诺・赛维所描叙的那样,景观规划“一方面将取代拥挤的、污染严重的、混乱的、充满凶杀的城市,另一方面也将代替荒凉的、未开化的山林。⒁”它带给人的不是一时的视觉刺激,而是长久的精神愉悦,具有持续不断富于创造性的审美体验。与此同时,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原则还应该体现在节约上。现代建筑对能源的巨大消耗以及对生态平衡的破坏所引发的生态问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景观建筑中某些富于象征意味的视觉形象,在看似简洁、明快的景观造型背后,往往要付出比传统的繁文缛节式的造型更加昂贵的代价。英国人hackett曾指出:“在针对景观规划这样大面积地区的规划领域,日益注重对生态学基础的需要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实,但接受生态学原则是一回事,而将其付诸实践又是一回事。⒂”在当今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化扩张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的城市扩张模式和规划编制方法的诸多弊端,如何协调在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景观设计与规划与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俞孔坚博士的“反规划”思想值得重视,其对于国际上曾经风靡一时的“城市美化运动”和中国当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小农意识和“暴发户“心理所走入的某些景观设计与规划的歧途都有较为清醒和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一整套建立土地与人居相互融洽,努力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景观规划的思路。⒃

此外,设计适度性原则、文化传承性原则、地域化原则等也均是在当代审美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城市文化建设实践的有机体中多层次、多方位、动态地提升景观美学的理论建构水平和现实审美价值的题中之意。在对美的本质认识上,当我们已经开始突破传统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禁锢,强调美是生成的,不是现成的。同样对于景观美学的认识也应该是开放的和不断拓展的,景观美学的理论建构将在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逻辑起点,广泛吸纳和综合相关学科知识视野和思维方法的基础上,伴随着城市文明建设的步伐不断丰富与完善。

参考文献:

⑴刘成纪.生态学时代的新自然美学[n].光明日报2005-2-8.理论周刊

⑵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6-128.

⑶高放等.社会科学学科大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63

⑷以上有关“景观”的词源学考察,可以参看:林广思.景观词义的演变与辨析(1)(2)[j].中国园林.2006.(6)(7)

⑸.cn/la2005/index.htm.首届国际景观教育大会网站“会议宗旨”中关于景观学的界定。

⑹童寯.造园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1

⑺计成著.陈植注释.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⑻[日]针之谷钟吉著邹洪灿译.西方造园变迁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⑼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台北:明文书局.1995.

⑽[法]米歇尔·柯南著.赵红梅李悦盈译.穿越岩石景观—贝尔纳·拉絮斯的景观言说方式[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6-19.

⑾刘建平.关于中国城市景观规划的美学沉思[a].项家祥王正平主编.小康社会与都市文化建设[z].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⑿melvinraderandbetrainjessup:artandhumanvalue,1975.prentice_hall.inc.

⒀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5-236

⒁[意]布鲁诺・赛维.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29

景观学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分析,提出了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方法,以期对 旅游 资源景观的开发和改造有所帮助。

一、 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因素

景观视觉美学是指景观视觉的美学价值对人的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开发活动对景观可能造成的美学影响程度做出预测,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景观的视觉美学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主体因素。

不同的观赏位置对景观的审美评价是不同的,因为景观是立体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实物。观赏距离将景观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近景是靠近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或按人的尺度,人的视野所看到的景物,如建筑立面的局部(细部)景观。中景是离观景点较远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观赏方式。远景是远离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在大视野内观赏到的景物及它周围的环境。观赏角度也就是我们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观赏角度通常分为仰视、俯视和平视。仰视会使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会产生压迫感和震撼感。俯视则是人处于较高位置观赏下面的 自然 景观,会感觉豁然开朗,从而激发人心。平视是一种与景物相对接近的观赏方法,会使人处于一种平和的心态,产生享受安宁感和平感。

作为欣赏主体的人,往往因欣赏主体观赏目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知识背景、意志经历等的不同,从心理上对景观的欣赏不同;欣赏主体还因生活环境、社会角色、文化因素、 经济 收入等的不同,他们对于同一景观所感受到的美是不一样的。

二、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景观与环境的融合度越高,则景观敏感性就越高。因此,可以将色彩、形状、质感作为景观美学视觉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1、色彩指标

明暗对比是表达三度空间幻觉的强项,这首先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明亮度,形成的阴影里无质却有形,并有大小深浅之分,能对景观画面的相对均衡起到一定的作用。由色彩的明暗度相差而构成的明暗对比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色彩对比形态。

冷暖对比是色彩结构中对人的感情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色彩对比,如人们看到红橙色联想到火光,而觉得热;看到蓝色联想到冰天雪地,感受到冷。这类色彩的变换使人的色彩感情像在波浪中起伏的小船,随着冷暖色彩倾向性而上升和跌落。

补色对比是最鲜明的色彩结构。补色对比反映出人的色彩视觉的内在需要被完全满足,故而补色对比具有永恒的色彩和谐价值。当人们眼睛疲劳的时候,欣赏一处由不同色彩结构构成的美丽风景,在得到美的色彩享受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调节了人的色彩视觉机能。

色彩纯度对比表现出单色性色彩本质的秩序感。纯度即颜色的饱和度、彩度、鲜明度,反映色质饱和程度的等级。色彩纯度对比就是以高纯度的颜色同稀释后不同纯度的颜色并置。同一种纯度色相,由于面积不同,对于人的感情影响力也产生巨大差异,所以面积对比被认为是一切色彩对比的重要形式因素,而面积对比的主要依据在于各种颜色的明度。

2、形状指标

形状指标应包括外轮廓线和形状面积。人们认识物体,首先看到的是物体边线形成的外轮廓,因为边线外轮廓将这一物体与其他物体划分开来。 外轮廓线有粗细、曲直、浓谈、虚实之分,加上角度、方向的配合,就可以经过交错、排列灵活地表达各种景观不同的主题,并能在人们视觉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对于凹进或成曲线状的景观来说则很难确切把握其边线、外轮廓,因为这些物体结构的形状并不都是由该物体实际边线呈现出来,因为如此,所有物体真正形状是以它的基本空间即基本体积所构成,也就是它的面积构成了它的形状。形状面积只有大小的对比,不同性质区域面积大小的不同搭配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质感指标

质感是物体的表面物质特性给人的感觉。质感具有丰富景观画面视觉效果的功能。质感在视觉景观中意味景物的表面特征,不同的质感可以相互衬托,产生视觉的张力,尤其是视觉质感差异大的事物放在一起容易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粗糙灰白的砾石地上几颗珠圆玉润的红樱桃,反比把它们放在丝质台布上时更加晶莹夺目。

三、建构 科学 合理景观美学评价的方法

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最后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才有实际的意义和效果。因此,要建构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采用 现代 信息技术,获取景观评价数据。由于景观美学评价涉及到评价主体与客体的诸多因素和一套复杂的指标体系,要保证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操作的合理性,就必须在科学性与文化性中找一个平衡点。而这一平衡的技术支持就是遥感技术、图形分析处理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采集评价指标时,减少人的因素;在统计过程中,也减少人的因素。

建议分步评价方法,保证景观的文化性。分步评价方法即先进行景观的科学审美评价,然后再进行人文评价。由于景观的美学评价是一个主观性十分强的活动,要保证其客观性,仅有科学性的审美评价是不够的,还必须以人文评价来保证景观的文化性不受到科学性的破坏。

建设开放式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景观美学评价不只是一个专业问题,也是一个民族和大众的问题,所以应该把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纳入评价体系,让民众的声音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建设开放的评价体系,对景观审美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 文献 :

[1]周宪.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n].解放日报,2004-7-25.

[2]王玉婷.关于视觉造型 艺术 中的色彩对比美[j].美与时代, 2004.3: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