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总结

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总结

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总结

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ICU;专科护士;临床实践

Abstract:Through the hospital ICU specialty nurses four roles in clinical practice experience, including direct caregivers and nursing instructors, researchers, educators, collaborators and clinical adviser, the specialist nurses discusses the confusion and the experi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for junior nur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Key words:ICU; Specialist nurses; Clinical practice

随着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ICU专科护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是在护理专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临床护理工作者。我院综合ICU有省级危重症专科护士3名。通过实行专科护士与护理组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护理人才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医院及科室危重症护理水平、规范护理人员培训、带动护理科研和创新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实践

1.1直接护理者和护理指导者 专科护士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利用专科护士在某一领域的专长和技术为患者和社会人群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和护理教育。我院综合ICU实行专科护士与护理组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专科护士亲自参与病情复杂患者的临床监护工作,如严重多发伤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罕见病种、新开展的大手术等。对其他护士遇到的护理难题予以指导和解决,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专家的优势。护理组长的身份使得专科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护理管理、质量控制。

1.2教育者 专科护士的教育对象不仅仅限于本科室范围,还包括全院各科临床护士乃至市级或院级专科护士。有研究表明[1]:实施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专科护士有帮助,其急救和重症各项理论技能综合能力、临床应变能力大为提高。在护理部的组织下,2013年ICU作为医院急诊医学中心的一份子共同参与南通市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临床教学;2014年完成第一批院级危重症专科护士的培训。科室内部实施分层培训,全科护士根据资历和学历层次、ICU工作能力分为N1-N4共5个阶段,其中N2又分为N2-1和N2-2。专科护士承担了主要的培训和考核任务。N1级护士是培训的重点,培训形式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通过培训前后的理论和操作考核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对比,年轻护士进入工作角色的时间、掌握专科护理的程度、应急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进步等方面,专科护士均显著优于普通护士培训。

1.3协作者和临床顾问 护理会诊是发挥专科护士作用的重要途径[2]。全院各科凡遇到危重疑难病例、专科不能独立解决的健康问题和需求、高难度的专科护理技术以及新型仪器的使用等均列入会诊范围。对会诊结果均书面填写护理会诊单,一式二份,其中一份留在会诊科室,一份交给护理部。目前已成功指导CCU开展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参与妇产科进行羊水栓塞的救治、协助兄弟医院及其他病区对病情危重的肾衰患者进行床边肾脏替代治疗、帮助临床科室解决机械通气方面的困惑等。

1.4研究者 专科护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接受过护理科研知识的培训。开展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本专业是专科护士必须完成也是有能力完成的一项任务。我院2010年开始实行护理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综合ICU 3名专科护士被列入首批培养对象,为专科护士进行护理科研、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平台。分别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预防、腹泻患者造口袋的应用、PiCCO导管监测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护理临床研究,撰写论文6篇,参与科室的市级课题申报工作。打造学习型科室、科研型科室。培养科内成员科研意识及进行科研基础知识的培训。带动护士姐妹根据个人的工作兴趣和潜能,选择某一专科作为学习和研究方向,并把学习体会和研究结果与全院护士共享。

1.5管理者 护理部成立危重症质控小组,危重症专科护士为核心成员,各临床科室选出1~2名护士为网络成员。质控小组核心成员定期对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资料汇总、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方案。护理质量管理不是指责错误,而是改进程序。针对全院护士在中心静脉导管和气管切开护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重新修订了护理质量标准、优化了工作流程,并组织网络成员学习和实施这些流程和标准,大大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2体会

2.1专科护士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护理的发展和转变,护理角色和功能性日趋复杂。专科护士的形成和确立是护理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标志。培养专科护士不仅是医学发展和患者的需求,更是落实国家卫生部"十一五"护理发展规划的要求。实践证明,专科护士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对治疗的遵从性、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2.2实践过程中的困惑

2.2.1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认知 ICU作为一种专业在我国仅有20多年的历史,ICU专科护士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学历、计算机和英语水平、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课题、人员分配等方面存在较大的认知差异[3]。专科护士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其专业地位的认可,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我相信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2.2.2专科护士的实践方向 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和使用尚未规范化,大部分医院存在重培养、轻使用的现象。专科护士和其他护士一样从事常规护理工作,很少专职从事专科工作,很大程度影响了专科护理的发展。危重症患者大多数局限在监护病房和病区抢救室内,也决定了危重症专科护士不能象糖尿病、造口专科护士那样开展护理门诊和社区咨询等工作。如何在繁琐的日常工作中找准专科护士的定位?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专业活动?就成了摆在危重症专科护士目前的难题,还需要大家的努力探索。

2.2.3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目前专科护士在临床实践能力、教学指导能力、咨询能力3个方面达标率较高,科研能力水平相对较低[4-5]。导师制的实施有望弥补专科护士科研方面的薄弱点,使护理科研更具前瞻性、可行性。要转变落后观念、提高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使护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3总结

专科护士的发展在中国可谓欣欣向荣,全国各地不断组织专科护士培训班,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医院护理质量的提升输送了大量护理人才。但专科护士培训完成后回到各自医疗单位,如何开展专业护理活动、如何进行护理科研,还缺乏有力的后续跟踪和支持。这有赖于医疗行政部门、专业学术部门、医疗单位、专科护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玲.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70-71.

[2]刘云,田付丽,霍孝蓉,等.专科护士的使用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9):15-18.

[3]夏华安,黄美凌,涂红梅,等.医护人员对专科护士的认知差异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8):93-94.

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急症科具有紧急抢救性、同步协同性、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急症科对急、难、险、重症的处理是否成功,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院总体水平的高低。因此,搞好急症科的管理是急诊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现将5年来急诊护理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护士管理

急症科的护士应具有较全面的护理知识,而且必须技术娴熟、操作准确,遇到紧急情况,能做到镇静、从容不迫。这就需要组织护士不断学习,通过送护士到教学医院进修学习、定期技术培训和岗位练兵等长期有目的的人才培养,努力掌握各方面先进的护理知识,只有技术上精益求精,人人成为多能护士,才能更好地挽救病人生命。此外,要想保证急诊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护士的人员配备也必须合理,按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排班。以老带新,搞好传帮教工作,以保证急诊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护士长应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素质,并认真组织业务学习,督促检查全科护士、护理员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应把握好对护士批评的方式、时机和效果,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对策进行帮助教育,以期共同进步。应重视对护士的思想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爱岗敬业,注重加强集体凝聚力。

2 业务管理

2.1 环境管理:急症科环境必须干净、整洁、舒适、优雅。这样,病人来就诊不会产生恐惧心里,并能很快消除焦虑情绪,适应新环境。作为管理者应随时督促、检查护理人员的工作,作好消毒隔离工作,搞好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医疗环境。

2.2 服务质量管理:来急症科就诊的病人大多病情急、重,病人的心情急躁,有的甚至态度专横。这时,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以满腔热忱来迎接病人,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病人,对于病人的冷言粗语,不要与其计较,要好言相劝,耐心解释,要以自己温柔的举动、和善的语言感动病人。这样,大多数病人都能够逐渐稳定情绪,配合医护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做到态度和蔼、技术熟练、动作轻快,以得到病人的信任,让病人感到温暖和放心。病人情绪稳定,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对我们的护理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2.3 组织纪律管理:急症科的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即使没有病人,也不能擅自离岗,要通过建章立制和考核等办法约束大家的行为,以保证有充足的医护人员随时投入抢救工作中。

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结合我院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可行的应对措施的及时制定[4]。结合随机数字表法,抽取该期间不安全现象相对应患者90例,男女患者分别为50例、40例,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2.51±3.51)岁。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良好,依从性也比较高,可以与护理人员工作保持紧密的配合。1.2 方法对90例急诊ICU重症患者护理过程,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定期随访医护人员。通过ICU护理科、医学专家开展讨论会[5],为深入分析和讨论该期间患者出现的不安全现象提供一定的渠道,这其中也包括讨论和总结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在分析出具体问题以后,及时采取可行的应对办法。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在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指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操作能力差、应变能力差等,其中临床医学知识掌握不足例数为40例,其占比为44.44%,操作能力差例数为30例,其占比为33.33%,应变能力差例数为20例,其占比为22.22%。见表1。表1 急诊ICU护士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问题[n(%)]2.2 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情况回顾性分析ICU护士的护理过程,在采取措施之前,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掌握水平有待提升,护士的满意度为72.22%(65/90)。在采取措施后,显著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养和护理技能掌握水平,护士满意度为94.44%(85/90)。采取措施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采取措施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存在问题3.1 知识掌握不足在病房护理中,临床理论和护理知识是重中之重,其中骨科、妇科、外科等是ICU重症监护室接受病例较多的相关科室,所以对于急诊ICU护士而言,必须要加强专业医学知识的掌握[6],但是一些急诊ICU护士的知识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护理人员,失误现象难以避免,从而加剧不安全事件的出现,这已经成为了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3.2 操作水平有限急诊ICU重症患者,其机体处于比较虚弱的水平,出现生命危险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领域地监测,在监护室中,借助气管插管、微量注射器等相关仪器进行辅助治疗[7]。因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熟练操作各种仪器。3.3 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有待提升急诊ICU重症患者与普通病房患者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出现突发状况和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8],所以护理人员必须将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提升上来,给予护理质量一定的保障。现阶段,在临床上,一些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处于较为低下的水平,没有及时采取质量治疗,并且判断也出现失误。

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P25,P75)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率表示。

2结果

2.1被调查的90所医院的一般情况在90所接受调查的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22所,三级乙等医院10所,二级甲等医院58所。西医医院81所,中医医院9所。接受调查者职务:护理部主任70人,副主任4人,护理部助理或干事16人。90所医院床位数和医院护士总数分布情况见表1。在被调查的医院中,77.78%医院认为重症医学科、70.00%医院认为急诊科、86.67%医院认为手术室可能更为需要男护士。

2.290所医院专科设置情况(见表2)。

2.3设置5个专科的医院对专科护士需求情况

2.4对专科护士最需具备的3种素质要求对专科护士最需具备的3种素质按从高到低分别是:专科知识水平(65人)、良好的思想及职业道德素质(50人)、沟通协调能力(32人)、护理学科的基础知识(20人)、良好的身体及心理素质(19人)、护理学科的基本技能(15人)、动手能力(14人)、评判性思维能力(14人)、开拓创新能力(14人)、观察能力(13人)、自学能力(3票)、自然学科知识(0人)、社会学科知识(0人)、人文学科知识(0人)。

3讨论

专科护士的概念源于美国,得到英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认可。目前,国内专科护士的定义为:在某专科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能熟练应用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能独立解决该专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专门从事该专业护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注册护士。我国专科护士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进入21世纪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护理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专科化已成为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策略和标志性方向之一。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和《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11—2015)》中均对专科护理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颁布了《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提出了在我国针对临床护理技术性较强的5个专科[重症监护(ICU)、手术室、急诊、器官移植、肿瘤]开展专科护理培训工作。由于器官移植专科要求高,故本研究选择了康复科来进行调查。调查发现,90所医院均设有手术室,其中有3所医院没有设置专门的急诊科。

重症医学科和肿瘤科设置率也比较高,在80%{JP3以上。设置率最低的为康复科,仅40.00%,可能由于调查医院中二级医院比重较大有关。研究显示:各专科的护士人数配置不足,尤其是重症医学科,要求的配置比例为1∶(2.5~3),即每张床位至少需配置2.5名护士,而现有的护士配置比例小于1∶2。各级医院对专科护理人才需求潜力很大,未来3年每年每所医院各科需求1人或2人,其中以重症医学科需求人数最多,P75为10人,这与近年来重症医学的迅速发展有关。在对护士的学历要求上,三级甲等医院更希望接受较高学历的护理毕业生,大多数可以接受护理学硕士毕业生,但对护理博士研究生的需求较少,仅2所大学的第一附属医院愿意接受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同样对于较低学历的中专毕业生,也仅有4所医院愿意接受。说明学历过高或学历过低的毕业生在就业上有一定的困难。而处于中间的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需求相对较多,就业范围广。对于医学院校培养的专科护士,大多数医院都能接受,仅仅少数医院不愿意接受院校培养的专科护士。说明医学院校在培养专科护士方面有一定的前景,可以进一步研究、探讨和实施。随着专科护理的发展,相应的人才需求必定增加,但由医院选出的有工作经历的护士进行全脱产式培养,这种培养方式培训人数有限。

因此,由医学院校培养的专科护士在就业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重症医学科,大多数医院从没有过该专科护士,自己无法培养,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当然欢迎。对院校培养的专科护士素质要求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专科知识水平是最主要的,说明对专科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各级医院的调查结果较一致。良好的思想及职业道德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分别位列第2位和第3位。由于目前的社会因素和医疗环境,沟通协调能力也成为专科护士最需具备的3种素质之一,也是一名普通护士所需的基本素质之一。

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癌痛;疼痛管理;护理;角色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1-0121-02

疼痛是国际医学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之一,也是当今研究热点。国外肿瘤专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临床已将疼痛列为第5大生命体征[1]。如何解除疼痛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正确而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已成为医务人员的紧要工作。WHO于1982年成立世界卫生组织肿瘤疼痛委员会,提出2000年全世界范围内的“肿瘤癌痛患者不痛”的目标[2]。2005年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重度癌痛应被视为急症。为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11年3月30日,我国卫生部办公厅下发[2011]43号红头文件,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通知。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我科共有床位35张,医务人员34人,护士15人,疼痛护士3名,有护理疼痛患者10年以上经验。我科以中西结合治疗肿瘤为特点,在有效控制肿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在疼痛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特色治疗方法,所以我科已经申请卫生部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按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评审标准”,我科成立疼痛治疗小组,由科主任、疼痛医生、疼痛护士、护士长组成。作为肿瘤科护士在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以及缓解由疼痛带来的痛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护士作为观察者

护士工作的特殊性,朝夕与患者相处,在交流、操作中随时可以对患者进行观察。护士在评估疼痛强度时,应该以患者主诉为依据。主动、客观、连续地评估疼痛,才能采取正确合适的控制措施,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3]。新入院患者在8 h内由疼痛护士完成对患者的全面的、动态连续性的疼痛初步筛查评估,评估后建立疼痛护理病历,并如实记录,疼痛患者床头粘贴醒目疼痛标识。筛查内容包括:疼痛部位、疼痛强度、疼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目前治疗用药情况,含疾病治疗情况和疼痛治疗情况、社会心理因素(性格、语言、身体、情绪反应、文化、接受程度)[4]。如初筛为疼痛患者,护士保证每周全面评估一次,每日上午10:00和下午14:00进行2次疼痛强度的评估并记录,关注患者爆发痛的规律并及时处理。根据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观察患者使用止疼药情况,持续观察、动态连续评估,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及精神状况,如初次及长期大剂量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患者,需要观察是否便秘、恶心呕吐、镇静程度,密切观察瞳孔及呼吸变化,避免发生呼吸抑制。及时与医生沟通,为医生提供参考资料及动态信息,调整镇痛治疗方案。

2 护士作为学习者

飞速发展的高科技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新药、新信息、新治疗方案,要求护士有过硬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疼痛治疗的观点转变,对疼痛护理重视程度。

我科要求:①护士会对患者判断有无疼痛,如有疼痛应会准确如实评估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并如实记录;②掌握控制疼痛方面的知识及止痛药物的专业知识;③护士掌握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有效管理疼痛的相关知识[5]。

WHO于1990年设计了一套简单有效、公认的、可合理安排的癌症疼痛治疗方案及三阶梯治疗方案[6]。目前已成为在国际上被广为接受的癌症疼痛治疗方案。我科护士对三阶梯止痛方案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对疼痛护理知识及治疗观念已经转变,重视疼痛这一症状,重视患者提出的疼痛疑问。科内邀请具有国际疼痛护理经验的权威人士来院讲座,疼痛教育列入我院护士的继续教育项目,护士长及疼痛护士积极参加了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并且参与国内其他医院的疼痛查房,及时了解疼痛护理的新进展,组织每月进行科内疼痛治疗患者护理查房一次,每周四次疼痛护理及止痛药物知识小讲课,每日晨会总结并讨论前一日遇到的疼痛难题。

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疼痛护理评估、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原则及方法、止疼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止疼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癌症疼痛药物治疗的护理。

3 护士作为执行者

从患者入院时疼痛的全面评估,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按时发放患者止痛药物并协助服用,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实施,护士是医嘱主要执行者。护士动态连续性的疼痛评估记录为医生制定疼痛治疗方案提供了信息,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材料,以确保治疗方案的顺利有效进行[4]。护士还可参与癌症疼痛的非药物治疗,首先掌握常用非药物治疗的适用范围及方法,包括皮肤刺激(冷、热、湿敷、按摩等)、锻炼、固定术、音乐疗法、针灸疗法、中药穴位贴敷、理疗仪器等,帮助患者减轻疼痛[7]。

护士关注疼痛患者心身健康,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安静、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疼痛患者备受疼痛折磨,已经情绪抑郁、体力不支,长期卧床、被动,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做好优质护理,落实责任制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如:为卧床患者做好压疮风险评估及皮肤减压措施、建立翻身卡,预防褥疮及静脉血栓;禁食患者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黏膜完整;大小便失禁患者正确使用便器,保持床单位清洁,防止泌尿系感染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护士作为宣教者

因为癌痛患者缺乏癌痛相关知识,对疼痛治疗现状存在误解和担忧,所以癌痛患者的误区认为用止痛药会“成瘾”,一般患者认为“生病就是应该有痛[6],忍痛是坚强的表现”,而癌症患者更可能发生疼痛并且恐惧疼痛,以为出现疼痛标志着病情加重,而存在疼痛症状的癌症患者认为“医生主要任务是给我治疗癌症,癌症好了疼痛就消失了”,这就会影响他们如实、及时、主动地报告疼痛。

在我科患者入院后,疼痛护士首先教会患者正确使用疼痛强度评估标尺(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视觉模拟量表VAS)[8],教会如何表达汇报疼痛,患者就可以准确地表达疼痛强度。告知患者随时汇报疼痛情况,按时服药,不能自行停药、自行减量。讲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处理措施,如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①便秘:保持平衡高纤维饮食;坚持运动(如果可能);服用缓泻剂(遵医嘱)。②恶心、呕吐:卧床休息;服用止吐药物(遵医嘱)。③困倦:避免警觉性操作,如:开车、做饭、爬楼和使用重工具;医生会为你调整药量。疼痛患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消除对“成瘾性”的疑虑。帮助患者学会疼痛的自我管理,例如:在我科护士鼓励并指导疼痛患者记录“疼痛日记”,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止痛感受、治疗效果。根据疼痛日记的内容可以调整不同程度的护理内容。为让每一位癌痛患者感受“无痛”,了解“无痛”,我科每间病房内及楼道粘贴大量简单易懂的疼痛宣传图案及手册。对出院的疼痛患者疼痛护士会定时进行随访,讲解麻卡的办理流程。

5 护士作为监督者

护士严格执行物的管理制度,在疼痛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及监督医生的麻药医嘱;护士要对患者配合止痛治疗过程进行监督;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意识清醒但不能配合止痛治疗的患者,应绝对严格遵循“三阶梯止痛”原则;护士充分了解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支持系统,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扭转不正确观念,因为家属并不是旁观者。对患者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评估和监督,对患者接受疼痛知识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和监督;在疼痛规范化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监督尤为重要,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相互沟通协调,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加强管理。护士作为监督者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及积极调配,确立正确的工作模式,确保疼痛护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疼痛护理质量。

6 护士作为管理者

护士应加强麻醉和管理,严格品使用制度,科室内品放置于保险柜内由专人管理及设置密码双锁管理[9],使用院内专用品登记本,品保险柜钥匙独立放置、随身携带,粘贴名专用标识、摄像头实时监控、每班清点并登记、使用后及时登记每次麻药的具体信息(药名、剂量、使用量、使用时间、药品批号)和患者信息(床号、姓名、病案号),严格执行每条麻药医嘱与处方及空置药瓶批号完全吻合[10];护士长监督品登记本记录情况,护士长和疼痛护士负责召开疼痛患者及家属工休座谈会,做到和谐护患关系、关注疼痛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情况,建立正确的疼痛理念[11]。护士作为疼痛治疗管理者,应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过硬的护理操作技能,长期不断学习疼痛理论知识,做好患者疼痛健康宣教内容。护士作为疼痛治疗管理者,应在疼痛护理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积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12年11月18日我中西医结合暨老年肿瘤科成为卫生部第一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在此期间,我科规范化治疗疼痛,提高了治疗疼痛水平,收治的几百名癌痛患者获益,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的同时也提高了生活质量,真正做到癌症患者的“无痛人生”,体现生命意义的可贵。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活动中,我科护理人员积极参与患者的全程疼痛护理,护士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承担了多种角色,充分发挥着职能,也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来共同呼吁各方面的力量,让社会关注疼痛。护士应该继续站好自己的岗,扮演好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所需的重要角色,为我国癌痛治疗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蒋守洋,袁胜涛. 肿瘤疼痛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6,11(12):1332-1335.

[2] 姜安丽. 新编护理学基础[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9.

[3] 郭秀云. 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25-326.

[4] 张荔,潘婷. 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提升护理品质的体会[C]. 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2011.

[5] 王雅杰. 规范癌痛治疗从转变观念入手[J]. 医学与哲学,2009,30(2):6-8.

[6] 徐波,马双莲,薛岚. 肿瘤护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1-106.

[7] 李漓,王兵,袁方,等. 癌症患者的疼痛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J]. 护理学杂志,2000,15(4):199-201.

[8] 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 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09-411.

[9] 张菁. 品护理管理的工作实践[J].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21):2014.

[10] 张荔,潘婷. 在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护士的角色[C]. 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2011.